浅谈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不管教师怎样教或教什么,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学,而学生学习的过程又是对教师所教知识实行感知、分析和记忆的过程。教育心理学指出:注意是感知的先决条件,凡是注意所指向和集中的对象,其对该对象的感知就完整、清晰、突出,感知的信息也能进入长时记忆系统。而没有注意的知觉,一般只能进入短时记忆阶段。所以说,学生只有在集中注意时,学习效果才最好,水平提升得也最快。
小学生的注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2)小学生容易被一些直观的、具体的材料所吸引,对于一些抽象的道理却不能引起注意;(3)小学生的注意易于分散并不能持久,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易于被新奇有趣的事物所吸引。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注意力的首要条件
我们知道,每一种注意都是依兴趣为转移的。无意注意是依赖于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而有意注意则依赖于对这种活动结果的兴趣。据此,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的兴趣走向广阔与固定。
第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创设情境是引发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比如,对于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内容,教材提供的情境是松鼠和小兔比较自己拾的贝壳的多少。因为我们这个地区学生拾贝壳的活动较少经历,且学生收集的画片能够以10张为单位(直观地看出几十和几十比较的结果)表现出来,所以我在教学时将问题情境改成:“两个小朋友收集画片,胖胖收集了46张,嘟嘟收集了38张。你知道谁收集得多吗?”之后,继续利用收集画片的情境,引导学生尝试比较53和56、100和98这两组数的大小。这样,学生在整体的情境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持续丰富比较的方法。
第二,设“障”立“疑”。如果说情境创设有时只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直接兴趣,那么巧妙地设“障”立“疑”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教师在新课教学的开始阶段,要善于揭示教学内容在学习中的具体意义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随意报数,然后很快判断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学生用除法验算后感到很好奇。教师指出:像你们这样一个一个去除太费时间,能否不用除法,一看就知道一个数是否是3
的倍数的快速方法呢?此时,学生便会因为好奇产生对学习内容的有意注意。
二、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是培养注意力的重要举措
单纯听讲,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实行学习,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不好。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活动,能使学习活动引起学生的持续有意注意。例如,教学体积的概念时,部分教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体会物体都占有空间,但不同的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不同。继而概括体积的概念。应该说,这样的教学学生可能也能模仿着叙述体积的概念,但对体积的意义感悟和体验不够。所以,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展开具体的操作,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例如,能够出示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让学生先摸一摸空玻璃杯,感受玻璃杯的空间。之后,通过往玻璃杯中倒水,直观地看到玻璃杯中放了桃后,空间被桃占去了。这个层次的活动旨在让学生感受物体占有空间。接着,继续通过类似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这样,学生通过动手触摸、操作,动眼观察等多种感官直观地感受了体积的意义。
三、教师的有效教学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根本保证
人处在注意状态时,他的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于一定对象,并使理解在一定时间内始终集中在该对象上,而抑制与此无关的活动,这就是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对儿童的注意特点研究表明:7~10岁的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20分钟,10~12岁的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25分钟。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小学生连续注意的最佳时间,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教师应通过有效教学有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其一,讲授要精。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意义地接受教师的讲解,仍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在讲授时,要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或数学结论的核心,讲授时注意言语清晰、表述准确,引起学生的注意。有的教师上课时拖泥带水,讲解时含糊不清,都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其二,组织交流合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把全班学生根据学习水平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然后针对教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有时还能够穿插一些有益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这样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培养了合作精神。“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原本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在同伴的影响下,会持续增强听课的注意力。
其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是小学生的又一年龄特征。在数学课上,到了练习阶段,学生会有一种疲劳感。疲劳是大脑皮层的一种保护性抑制。当人长时间以一种方式从事一项工作时,如果长期得不到休息,疲劳就会积累,使大脑产生保护性抑制,从而影响注意力的集中。采用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有利于学生听课注意力的提升。所以,课堂练习的设计切忌形式单一和机械重复,应该注重学生对练习是否感兴趣,使练习富有童趣,富有变化,富有挑战。
其四,准确评价,适当鼓励。在学校里,学生成了集体的一个成员,他希望做一切事情都不亚于其他人,渴望受到教师的表扬。所以,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即时满足学生被肯定的心理需要。比如,当学生因为注意听讲,准确地回答教师的问题之后,教师应即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学生集中注意紧张思考之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独特想法,教师也应即时给予表扬。
当然,学生的注意总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要注意通过适当的方法指导和必要的训练,努力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能深入地细致地观察和思考,在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学习体验,获得更充分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会将注意力集中作为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