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态旅游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生态旅游学第一章

生态旅游学第一章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国外:主题旅游。第一个给生态旅游定义的是:谢贝洛斯 拉斯喀瑞。世界自然基金会、生态旅游协会的定义。 国内:卢云亭、王兴斌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的四个特点: 1.以生态学为基础 2.最高境界的旅游体验 3.负责任的旅游行为 4.使当地居民受益
生态旅游的五个主体: 1.有准备的旅游者 2.接受训练的当地居民 3.生态旅游经营者 4.研究者 5.政府
第三节 生态旅游的特点和原则
一、生态旅游的特点 1.以保护为前提 2.保护原始自然的风貌 3.公众的参与 4.科学性
5.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6.高境界性 7.遵循“非零和”游戏原理
二、生态旅游的原则 1.生态学原则 2.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的原则(八条)
第四节 案例—肯尼亚生态旅游发展经验
一、肯尼亚概况 1、地理位置 肯尼亚地处东非,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将该国家分为两半, 与横穿全国的赤道交叉,因此肯尼亚有地球上最大的十字 架——“东非十字架”。
原始印象
二、肯尼亚生态旅游发展过程 1.概况 肯尼亚是非洲各国开展生态旅游最早的国家,是生态旅游的 先驱,最早就起源于狩猎旅游。 2.教训 滥捕行为严重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生长和繁衍,国家公园和保 护区的环境状况急剧恶化。
3.措施 1997年宣布停滞狩猎游憩活动,宣布禁猎令。 强迫原住居民歉意,建立国家公园
三、肯尼亚生态旅游的成功经验 1、政府的支持 2、当地居民的利益 3、旅游与保护协调发展
圣经《创世纪》中写道:“主上帝在伊甸
现 代
园的东边开辟了一个园子,把他自己所造
人 类
的人安置在里面。主上帝又使地面长出各
的 种树木来,它们既好看又能结出美味的果

尚 实;在园子的中间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

第一章生态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生态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应该认识到:国内从事生态旅游的研究机构较
多,且各研究机构的学术背景差异较大,因而 在阐述生态旅游概念和内涵时也就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也由于其内涵的模糊和多样,生 态旅游在进入市场以后更是成了“万能的标 签”,在实践应用中非常混乱,无所适从。
生态旅游学研究的对象:
生态旅游学是研究生态旅游活动规律及生 态旅游环境伦理的科学。
1996年在武汉、1997年在北京召开的生态旅游或可持 续旅游研讨会,推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
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确定为“99生态环境游”,将生 态旅游推向高潮。
短短的10年中,“生态旅游”成为中国最时尚的名词, 变成旅游市场营销的“法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也 呈现出其内涵先天不足的问题。
(二)协会成立
第一节 生态旅游学的研究对象
一、生态旅游的起源
国际旅游界普遍认为生态旅游的思想起源 于20世纪60年代,其雏形是“生态性旅游 (ecological tourism)”,是1965年Hetzer在 反思当时文化、教育和旅游的基础上提出的 旅游发展思路。而正式把生态旅游 (ecotourism)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是由世 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 问Ceballos-Lascurái旅游的规范和标 准,以达成共识,促进生态旅游的开展。
目前已推出《中国生态旅游推进行动计划》 (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生态旅游区标准》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保总局)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则致力于 环境资源的研究,并主张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中广泛 应用,以体现生态旅游真实的魅力。目前其空气负 离子、植物精气、森林小气候等研究成果开始广泛 应用,并得到了一定的认同。
生态旅游,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生 态”+“旅游”,而“生态”和“旅游”均有 特定的含义,都有规范的概念。

生态旅游的新模式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的新模式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的新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第一章: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的分支之一,它将自然生态和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目的在于保护自然环境,尊重和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同时为旅游者提供愉悦、充实和教育性的旅游体验。

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方式,也是一种保护环境的方式,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并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传统的旅游业往往会给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带来影响,例如大规模的环境改变和文化上的冲突。

而生态旅游强调的是可持续性,旅游活动不应该对当地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而应该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当地居民能够从中受益。

第二章:生态旅游的新模式: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新模式,它将节能减排的理念融入了旅游活动中。

低碳旅游注重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尽量减少旅游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

具体而言,低碳旅游强调减少能源的使用、采用低碳交通工具和使用环保产品等措施。

低碳旅游的兴起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了减少碳排放量,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动节能减排的理念,鼓励国民采取低碳生活方式。

而旅游业是排放碳的主要行业之一,因此推广低碳旅游能够对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积极作用。

低碳旅游还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低碳旅游也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低碳旅游还能够增强游客的生态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和互动。

第三章:推广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合作与支持。

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推广生态旅游理念,鼓励企业和居民参与其中。

企业应该强化自己的环保意识,加大投入力度,推广生态旅游项目,提高游客对生态旅游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社会公众应该强化自己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和了解,积极参与生态旅游活动,为推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推广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加强宣传和媒体的支持。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案)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案)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1.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难点:旅游活动的产生。

教学内容:第一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

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

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

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一)中国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类型: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公务旅行: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宗教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地学考察、李时珍药物考察商旅:始终在各种旅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手册

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手册

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手册第1章农村生态旅游概述 (3)1.1 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征 (3)1.1.1 内涵 (3)1.1.2 特征 (4)1.2 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意义与价值 (4)1.2.1 发展意义 (4)1.2.2 发展价值 (4)第2章农村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5)2.1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调查方法 (5)2.1.1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5)2.1.2 调查方法 (5)2.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与方法 (5)2.2.1 评价体系 (5)2.2.2 评价方法 (6)2.3 农村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与潜力分析 (6)2.3.1 优势分析 (6)2.3.2 潜力分析 (6)第3章农村生态旅游规划与设计 (6)3.1 生态旅游规划原则与目标 (6)3.1.1 规划原则 (6)3.1.2 规划目标 (7)3.2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方法 (7)3.2.1 生态旅游产品类型 (7)3.2.2 设计方法 (7)3.3 农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7)3.3.1 基础设施规划 (7)3.3.2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8)第4章农村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8)4.1 市场分析与目标市场定位 (8)4.1.1 市场分析 (8)4.1.2 目标市场定位 (8)4.2 生态旅游产品定价与推广策略 (8)4.2.1 产品定价策略 (8)4.2.2 推广策略 (9)4.3 农村生态旅游品牌建设与传播 (9)4.3.1 品牌建设 (9)4.3.2 品牌传播 (9)第5章农村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9)5.1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与生态承载力 (9)5.1.1 概念与内涵 (9)5.1.2 评估方法 (9)5.2 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措施与实践 (10)5.2.1 法律法规保障 (10)5.2.2 旅游规划与设计 (10)5.2.3 生态修复与保护 (10)5.2.4 环境教育与宣传 (10)5.2.5 污染防治与资源循环利用 (10)5.3 农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10)5.3.1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 (10)5.3.2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综合效益 (10)5.3.3 加强社区参与,促进利益共享 (10)5.3.4 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 (11)5.3.5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11)第6章农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11)6.1 生态旅游产品类型与特点 (11)6.1.1 观光体验型 (11)6.1.2 休闲度假型 (11)6.1.3 科普教育型 (11)6.1.4 户外运动型 (11)6.1.5 文化探寻型 (11)6.2 农村生态旅游产品创新与升级 (11)6.2.1 创新产品设计 (11)6.2.2 提升产品品质 (12)6.2.3 丰富产品内涵 (12)6.3 农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延伸与优化 (12)6.3.1 产业链延伸 (12)6.3.2 优化产业结构 (12)6.3.3 促进产业融合 (12)6.3.4 提高产业效益 (12)第7章农村生态旅游服务与管理 (12)7.1 生态旅游服务质量与标准 (12)7.1.1 生态旅游服务质量 (12)7.1.2 生态旅游标准 (12)7.2 农村生态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13)7.2.1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13)7.2.2 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13)7.2.3 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3)7.3 生态旅游管理与保障措施 (13)7.3.1 政策法规保障 (13)7.3.2 生态旅游管理与监督 (13)7.3.3 旅游人才培训与引进 (13)第8章农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与扶贫 (14)8.1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模式与机制 (14)8.1.1 社区参与模式 (14)8.2 农村生态旅游扶贫政策与措施 (14)8.2.1 扶贫政策 (14)8.2.2 扶贫措施 (14)8.3 社区参与与扶贫的实践案例 (14)8.3.1 案例一:某山区社区自治型生态旅游扶贫项目 (14)8.3.2 案例二:某民族地区引导型生态旅游扶贫项目 (14)8.3.3 案例三:某乡村旅游企业主导型生态旅游扶贫项目 (15)8.3.4 案例四:某地混合型生态旅游扶贫项目 (15)第9章农村生态旅游教育与培训 (15)9.1 生态旅游教育与培训需求分析 (15)9.1.1 旅游从业者素质现状 (15)9.1.2 生态旅游市场需求 (15)9.1.3 政策法规要求 (15)9.2 农村生态旅游教育培训体系构建 (15)9.2.1 培训目标与原则 (15)9.2.2 培训内容 (15)9.2.3 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16)9.2.4 培训设施与资源 (16)9.3 生态旅游教育与培训方法与效果评估 (16)9.3.1 培训方法 (16)9.3.2 效果评估 (16)9.3.3 持续改进 (16)第10章农村生态旅游发展趋势与展望 (16)10.1 国际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动态与趋势 (16)10.1.1 国际农村生态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6)10.1.2 农村生态旅游产品多样化、特色化 (16)10.1.3 生态保护与社区参与成为核心关注点 (17)10.2 我国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17)10.2.1 发展现状 (17)10.2.2 存在问题 (17)10.3 农村生态旅游未来发展展望与建议 (17)10.3.1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 (17)10.3.2 深挖地域特色,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 (17)10.3.3 提高社区参与度,促进农民增收 (17)10.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17)10.3.5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推动农村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18)第1章农村生态旅游概述1.1 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征1.1.1 内涵生态旅游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及自然与文化体验的旅游形式。

生态旅游学教学大纲

生态旅游学教学大纲

《生态旅游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生态旅游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强调回归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与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共进可持续发展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得到了各国旅游组织的普遍重视,发展非常迅速。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发展潜力巨大。

生态旅游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它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品。

该课程是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

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旅游的发展及特点、理论基础、生态旅游者的形成及其行为、生态旅游资源形成、类型及其保护性开发、生态旅游业管理、生态旅游环境的容量及其保护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生态旅游理论和系统的观点分析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旅游环境,掌握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生态旅游业管理和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量测和调控的方法,并能在理论高度对生态旅游进行宏观理解、把握,培养运用生态旅游的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态旅游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生态旅游》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

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型的、可持续展的旅游产品。

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以及结合相关案例,理解生态旅游理论的具体实践和应用,了解目前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

着重应掌握的生态旅游的概念,旅游资源、旅游者和旅游业的基本知识,理解三要素间及其内部间的关系。

为将来从事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规划、开发、管理及教育储备必须的知识,学会一些工作方法并概括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提出本课程的任务。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了解生态旅游的产生、发展及特点,理解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和生态旅游系统,掌握运用生态旅游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旅游环境的方法;理解生态旅游者与传统旅游者的区别,生态旅游者的形成条件及其行为;掌握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以及分类,掌握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理解生态旅游业的特点,掌握生态旅游业管理的方法,了解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和展望;掌握生态旅游环境的概念、构成和特点,理解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量测方法和调空机制,掌握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对策。

生态旅游-第一章-2011

生态旅游-第一章-2011

(6)The Ecotourism Society: 生态旅游协 会:生态旅游是对自然区域负责任的旅行, 它将保护环境并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福利。
(7)Wallace & Pierce:生态旅游是指出 于研修、享乐或者志愿扶助目的到相对未被 侵扰的自然地区去旅行,这种旅行很关注目 的地的动植物、地质和生态系统,并且关注 居住在周边居民的需要、文化和他们与土地 的关系。其理念是自然地区既是全球意义上 的“我们共同的家园”(生态就意味着家), 更是“周边居民的家”。生态旅游被作为一 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工具——尤其是在那 些当地居民被要求放弃为外地人而对资源的 消耗性利用的地区。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所有生态定义中的关 键要素。 根据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 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1.5.2 本书的生态旅游定义
1.6 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方 式的关系
nature-based tourism(自然旅游) sustainable tourism (可持续旅游) adventure tourism (探险旅游) alternative tourism (替代旅游性) Consumptinve tourism (消耗性旅游) Non-consumptinve tourism (非消耗性 旅游)
Ⅱ.警戒阶段,20世纪70年代。除非进行 认真地规划和管理,否则,旅游将给旅 游目的地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警戒阶段的代表作有:
《旅游:祝福还是毁灭?》?)
《金色人群:国际旅游与娱乐区》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式
如果不对旅游的增长进行控制,迟早会导致旅游目 的地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承受水平被破坏, 这一观点的提出是警戒阶段的高潮。

生态旅游第1章

生态旅游第1章
人们提出在旅游中应关注环境,并注意当地 居民的参与,这就有了生态旅游的一些特点……
请用相机来拍摄肯尼亚
三、生态旅游的产生 ㈠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
生态旅游的概念迄今还没有定论,目前各国 都有自己的看法,就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可以 把生态旅游认为是旅游过程中有生态因素…… 生态旅游是一个外来词,是Ecological tourism 的缩写,1983年,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首先提出,至今世界上还没有一个 公认的定义。
(一)环境及环境问题 ⒉典型环境问题举例
④人口增长对物种的压力——生物多样性减少 集约化的生产使我们需要的物种越来越单一, 想想村里种的作物、养的牲畜,这会导致很多问题, 如中华蜜蜂被欧洲蜜蜂所取代、很难找到含有原始 基因的野生物种等。同时,物种的减少使得包括食 物链在内的生态链变得脆弱,所以要保障生物多样 性。 野大豆是一级保护植物,为啥?以袁隆平先生 实例来说……
㈡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与全球环境保护运动 ⒉全球环境保护运动 ⑴早期的环境保护运动和《寂静的春天》
②蕾切尔和《寂静的春天》 蕾切尔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的描述,让 大家普遍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当然这和科技进 步有关。 DDT类农药(我国的666)从出现到禁止,也是 几十年才知道其危害的。
㈡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与全球环境保护运动 ⒉全球环境保护运动 ⑵地球日与世界环境日 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让普通大众意识到 良好的习惯,一点一滴的努力都是为环境 改善做的巨大贡献……
原始社会中,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迷 信自然,这时讲究靠天吃饭、顺应天命…… 工业文明,人们迷信科技的力量,相信人可 以改造自然,人定胜天,所以我们填海造田、平 山修路,不顾一切的向自然索取…… 当今社会,人类讲究要与自然和谐发展,倡 导绿色经济,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第一章 生态旅游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第一章 生态旅游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
一、生态性旅游的保护性 二、生态旅游的两大要点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得到充
实 (二)生态旅游的两大要点

二 节
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
1.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观, 生态旅游是“回归大自然” 的“绿色旅游”
2.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该受到 伤害,生态旅游是“保护性 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
成本和代价)

三 节
生态旅游的要点及特点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要点 (一)要点一——新、高、专
的生态旅游活动性质 1.新观点 2.高层次 3.专项性

三 节
生态旅游的要点及特点
(二)要点二——争论中的生 态旅游对象
1.自然景物 2.自然与文化

三 节
生态旅游的要点及特点
(三)要点三——未定的生态 旅游者范畴
1.高素质、高消费的生态旅游 者
2.生态旅游者非大众旅游者的 观点受到挑战

三 节
生态旅游的要点及特点
二、生态旅游活动的特点 (一)普及性 (二)保护性 (三)多样性 (四)专业性 (五)精品性

三 节
生态旅游的要点及特点
(六)科学性 (七)持续性 (八)理性化

二 节
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
3.扶贫功能 4.环境教育功能 (1)普及环境保护知识 (2)普及生态知识 (3)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二 节
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内涵 得到充实,具体表现在: (1)教育对象的扩大 (2)教育手段的提高 (3)教育意义提升

二 节
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
5.促进社区协调发展 (1)经济收入 (2)相关产业 (3)资源利用方式(减少环境

《生态旅游学讲义》课件

《生态旅游学讲义》课件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旅游的关注不断增加,生态旅游将继续成为未来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们将展望生态旅游的未来,并探讨可能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生态旅游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生 态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包括壮丽的山 川、美丽的湖泊和丰富的动 植物。文化生态资源则展示 了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历 史遗产。
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和 开发
评价和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是 确保旅游活动与环境保护相 协调的关键。我们将学习如 何评价和开发可持续的生态 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和管 理
保护和管理生态旅游资源是 维持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我们将探讨保护和管理生态 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和有效策 略。
第四章:生态旅游营销和服务
生态旅游的市场定位 和目标市场
了解市场定位和目标市场是制 定有效的生态旅游营销策略的 关键。我们将探讨如何找准市 场定位和吸引目标市场的方法。
生态旅游营销策略和 手段
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可以帮 助我们增加市场份额并吸引更 多的游客。我们将学习生态旅 游营销的最佳实践和创新策略。
生态旅游服务体系和 质量管理
《生态旅游学讲义》PPT 课件
欢迎来到《生态旅游学讲义》PPT课件!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一起探索生 态旅游的魅力和重要性,以及它对我们和地球的影响。
第一章: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保护为目的,通过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可持续旅游方式。本章将介绍生态旅游的特征、原则,以及它对环境保护 和社区发展的重要性。
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是吸引游 客和保持客户满意度的关键。 我们将研究生态旅游服务体系 和质量管理的最佳方法。
第五章:生态旅游案例分析
国内外生态旅游典型案例
通过分析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典型 案例,我们将深入了解成功的生 态旅游项目和他们在可持续发展 方面的成就。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创新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创新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创新一、引言生态旅游是指将旅游与自然生态相结合,将旅游活动置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的一种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以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为主要旅游资源,倡导低碳环保、节能和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成为一个新兴的旅游业态。

二、生态旅游的发展1.生态旅游的起源和发展生态旅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出现了反主流旅游的潮流,倡导环保、野生生物保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生态旅游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生态旅游迅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其独特的市场和旅游资源。

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对生态旅游市场的不断开拓,国际生态旅游市场开始崭露头角。

2.生态旅游的特点生态旅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注重自然与环境的保护,强调可持续发展;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欣赏和学习自然生态,而不是为了消费和娱乐;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以生态和环境因素为依据;注重旅游者的文化体验和文化交流;注重参与性和互动性,旅游者可以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和恢复的行动中去。

3.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未来,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二是个性化旅游,注重游客的体验和服务质量;三是数字化旅游,采用智能化和信息化手段,为旅游者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的旅游服务。

三、生态旅游的创新1.生态旅游的产品创新生态旅游的产品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发更为独特、新颖的旅游产品,如亲子野外探险、花海旅游等。

二是注重旅游的体验性,设计和开发具有体验性和观赏性的旅游产品,如生态露营、采摘游等。

三是推出个性化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如自驾游、徒步旅游等。

2.生态旅游的营销创新生态旅游的营销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用新的网络营销手段,如搜索引擎营销、电子邮件营销等。

二是加强社交媒体的营销,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等。

三是定制化旅游营销,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1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1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1.2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1.2.2初步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一些国家和有远见的旅游经营者逐渐意识 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经营创新的经济效益,纷纷将生态旅游确 定为实现保护和发展目标的手段,世界自然基金会对此进行了 深入研究。我国也是在这个时期兴起生态旅游的。 1.2.3迅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生态旅游在一些国家的成功实践,其 相关理论研讨使人们对其认识日益深入,也全面推动了生态旅 游在我国的影响与发展。 1.2.4全面发展阶段 联合国将2002年确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并且提出国 际生态旅游认证的原则性指导文件—《莫霍克协定》标志着生 态旅游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1.1.1.3世界范围内的旅游环境问题
传统大众旅游对环境的负面效应表现在: (1)旅游给自然资源带来巨大压力; (2)旅游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包括生活污水、 粪便、垃圾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3)忽视了旅游目的地,尤其是当地社区居民 的利益; (4)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生活方式、社会结构造 成破坏。
1.1.2生态旅游的渊源
1.4中外生态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1.4.1世界生态旅游的困惑及发展趋势 1.4.1.1世界生态旅游的困惑 (1)生态旅游对旅游地环境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2)借生态旅游掠夺旅游地的生物资源; (3)生态旅游市场不规范。 1.4.1.2世界生态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1)客源市场拓宽的可行性日益明显,生态旅游者将 持续增加; (2)生态旅游在世界旅游业体系中的地位凸现; (3)生态旅游产品倾向于个性化和多样化; (4)生态旅游产业体系趋于完善。
1.2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1.2.1起步萌芽阶段 一个世纪以前,涌向 美国黄石公园(是世界第 一座国家公园,成立于 1872年)和约塞米蒂公园 (分别于1978年和1984年 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 旅游者是最早的生态旅游 者。而在发展中国家中, 非洲的肯尼亚和拉丁美洲 的哥斯达黎加是发展生态 旅游的先驱。

生态旅游的发展

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生态旅游的产生模式
1.主动式
发达国家旅游业常见的产生模式,这些国家因市 场需求促使生态旅游主动产生,如美国、日本、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2.被动式
欠发达国家旅游业常见的产生模式,这些国家拥 有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主 要是由于经济的压力。
二、生态旅游的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初步发展阶段 1.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正 式提出,并得到旅游界和自然界的认同。 2.我国生态旅游也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

生态旅游,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有三点:认 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如果说得再具 体一点,那竖立在美国国家公园服务处的标牌 可能是比较准确的:“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 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生态旅游是一种正 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 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塞上明珠—沙湖
• 沙湖生态旅游区以其独具特色的湖水、沙山、 芦苇、飞鸟、游鱼的有机结合,成为中国绝无仅 有的旅游胜地。沙湖风景名胜区地处石嘴山市与 平罗县之间,距石嘴山市区26公里,距首府银川 56公里。沙湖以自然景观为主体,沙、水、苇、 鸟、山五大景源有机结合,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秀 丽景观,是一处融江南秀色与塞外壮景于一体的 "塞上明珠开发的巨大压力 (2).脆弱的生态系统与旅游需求快速扩展之间 的矛盾。 (3).超负荷的游客量的负面影响 (4).旅游废弃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文化古迹资源及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 (6).民族文化艺术受到冲击和不良影响 (7).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受到同化和影响
(二)生态旅游开发实践的主要区域 香格里拉、西双版纳、长白山、澜 沧江流域、鼎湖山、新疆的哈纳斯等 地区。
西双版纳
香格里拉
鼎湖山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可持续经营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可持续经营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可持续经营第一章:引言生态旅游是指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方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自然环境的重视,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行业的热门发展方向,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第二章:生态旅游的背景与意义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

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尤其是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旅游方式,能够保护自然环境,提升旅游地的形象,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认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三章: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一)绿色发展生态旅游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这意味着在旅游过程中要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注重对当地文化的保护。

只有这样,生态旅游才能够长期可持续经营下去。

(二)可穿戴设备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可穿戴设备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比如,智能手表可以记录游客的行程轨迹和消费情况,智能眼镜可以提供游览线路和相关介绍,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旅游目的地,提升游览体验。

(三)大数据的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新的机遇。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位置信息、搜索记录、消费行为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了解游客的需求,调整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第四章:生态旅游的可持续经营(一)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生态旅游要注重产品的多元化,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可以推出生态游览、自然探险、生态养生等多种类型的旅游产品,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二)合理规划和布局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和布局是可持续经营的基础。

要科学评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合理规划旅游区的容量和承载能力,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环保意识的培养生态旅游需要游客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培养游客的环保意识至关重要。

s生态旅游 高俊

s生态旅游 高俊
针对如何防止公地的污染,哈丁提出的对策是共同赞 同的相互强制、甚至政府强制,而不是私有化。
救生艇理论—— Garrett Hardin(英国,1968)
“公地悲剧”被引申出“救生艇伦理”,把地球比喻 为救生艇,认为救生艇的载重有限,只有让一些人淹死, 才能让其他人获救。
增长极理论——Donella Meadows(美国,1972)
(3)景观视觉评价(LVEA)
景观视觉环境评价包括对景观视觉敏感度、景观视觉环 境阀值计算、景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景色质量等方面 进行评价。
人类学
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者/东道主研究 2.旅游与文化变迁 3.社区研究 4.我者/游客研究 5.他民族/族群认同研究
利益相关者理论
任何旅游生态经济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要把 旅游生态经济系统放在区域大系统内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 网络中,从结构和功能方面进行考察与研究。
人类既是旅游经济系统的主人,又是景观生态系统中 生命系统的主体。因此,人类应该而且有可能通过科学技 术这一中间环节,来构建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的旅游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 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生态经济强调的核 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 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
宇宙飞船理论—— K. E. Boulding(美国,1968) 整个地球就如同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依靠其自身的资
不同点: 生态旅游包括了自然旅游并不覆盖 的人文生态旅游。 自然旅游只是来自于对大自然的热 爱,而生态旅游则起因于生态保护 观念的兴起和环境意识的觉醒,更 强调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和对当地社 区发展的促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特征 :
1 、各国成立了生态旅游相关组织,旨在保护环境和 生物多样性。 2、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环 境的综合效应。 3、生态旅游地域范围越来越广、活动规模越来越大、 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 4 、某些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的国家已经注意到生态旅 游与当地社区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努力改善生态旅游发展 和社区发展的关系,为社区谋福利。
代表国家:澳大利亚 旅游产品:农场度假、滨海旅游、观鸟旅游、动物巡游 经验和教训: 执行一系列的生态旅游策略、成立全国与地方的生态 旅游协会组织、每年发行相关的行业指南、举办国际生态 旅游会议、成立国际研究中心、建立生态旅游相关技术的 最佳示范、设计生态旅游教育及训练课程,发展出全国的 生态旅游评价机构。 澳大利亚生态旅游之所以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归功 于该国联邦政府在1994年提出的国家生态旅游策略 (National Ecotourism Strategy),为澳洲的生态旅游 发展规划出一个全盘的架构。
归纳如下:自然取向的旅游、自然旅行、自然导向的旅游、友 善的环境旅游、环境朝圣、永续观光、另类旅游、伦理旅游、软性旅 游、自然观光、野生生物旅游、绿色观光、特定主题的旅游、适宜的 旅游、负责的观光;此外还有自然旅游、科学旅游、农业旅游、未经 破坏地区的旅游、探险旅游、乡村旅游、选择性旅游、适当的旅游、
代表国家之三:肯尼亚 旅游产品:野生动物之旅、土著文化旅游、滨海旅游 经验和教训:
非洲的肯尼亚素以野生动物数量大、品种多而著称。肯 尼亚早期的生态旅游是基于国家公园的大型狩猎游戏,当时 美其名曰“野生生物巡游”,79%的游客是受肯尼亚的原始 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吸引来此旅游的。
传统的旅游发展模式,由于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旅 游景区和景点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的不和谐建设——旅 游资源品位下降、生态环境质量退化、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缩 短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人们逐渐意识到再不改变发展模式,只强调对旅游资源 的利用和旅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将导致旅游资源的全面 退化乃至枯竭,使旅游业的发展空间被限制。 为此,需要一种更有生命力、更负责任的旅游发展的替 代模式,来保证旅游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着特别保护 责任的旅游发展模式——成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选择。
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隐患,各个国家公园 和保护区的环境品质急剧恶化,动物猎杀活动屡禁不止,社 会不安定的局面使得人心惶惶。 肯尼亚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于1977年宣布停止狩猎 游戏活动,宣布禁猎令,一些团体机构提出“用你的镜头来
猎取肯尼亚”,用来代替狩猎旅游。
(二)生态旅游初步发展阶段
LOGO
生态旅游
集宁师范学院经管系
王媛

生态旅游产生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展本章内容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趋势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产生
“生态旅游”一词最早由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的生态旅游顾问墨西哥人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 提出。 它用来表明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同时强调被观 光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是在持续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 旅游活动。
日本水俣事件:熊本 县含甲基汞的工业废 水污染水体,误食中 毒的鱼,造成283人 中毒,60人死亡。 1968年日本米糠油 事件,九洲受知县 多氯联苯因生产管 理不善混入食用米 糠油中,引发14005000人中毒。
痛痛病事件
1955年至1972年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 流域。神通川一带是日本主要粮食产地,后 来这条河的上游的炼锌工厂把大量污水排 入神通川。1952年,这条河里的鱼大量死 亡,两岸稻田大面积死秧减产,该公司不 得不赔偿损失300万日元。1955年以后, 在河流两岸如群马县等地出现一种怪病。 患者一开始是腰、手、脚等各关节疼痛, 延续几年之后,身体各部位神经痛和全身 骨病,使人不能行动,以至呼吸都带来难 以忍受的痛苦,最后骨胳软化萎缩,自然 骨折,一直到饮食不进,在衰弱疼痛中死 去,有的甚至因无法忍受痛苦而自杀。即 “痛痛病”。经骨痛病尸体解剖,有的骨 折达73处之多,身长缩短了30厘米,病态 十分凄惨。主要原因为是镉中毒
从生态旅游的兴起发展至今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萌芽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80年代初)
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中叶) 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叶至今)
(一)生态旅游起步萌芽阶段
1983年以前。一些学者开始思考传统的大众性观光旅 游活动对当地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系列 与生态旅游相近的观光旅游方式。
代表国家之二:加拿大 旅游产品:国家公园、滨海旅游、观鸟旅游、动物巡游
经验和教训:
加拿大政府于1930年颁布了《国家公园法》,明确宣布:“加拿大 国家公园体系致力于人民的教育、娱乐以及长远利益的活动——这些公 园必须毫无损害地留给子孙后代享用。”随着国家公园和省公园的蓬勃 发展,国家公园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以班夫国家公园为例,公园划分为五种区域:(1) 绝对保护区。包 含有珍贵的自然地貌和濒危的生物资源,约占公园总面积的4%,严格禁 止游客进入。(2)荒野区域。占公园面积的93%,多为陡峭的山坡、冰川 和湖泊,允许铺设一些人行小道和简易的宿营地,有控制地进行一些考 察和远足活动。(3) 自然风景区。约占公园总面积的1%,是游客乐意浏 览的地方。这里允许修建一些简易的旅馆和其他设施,但为了保护这些 地方的自然面貌,仍然只允许行人和非机动车辆进入。(4) 户外娱乐区, 这包括滑冰场、游泳场以及公路的沿线,约占公园面积的1%。允许机动 车辆进入,服务、娱乐设施比较齐全、是游客较集中的地方。(5) 旅游 城镇区,主要是班夫市区和路易斯湖游览中心。占地不及公园面积的1%。 是公园管理和业务的中心,也是游客住宿、娱乐和购物的中心。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1952 年12月4日,伦敦城 发生了一次世界上最为严 重的“烟雾”事件:连续 的浓雾将近一周不散,工 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 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 城市为浓雾所笼罩,陷入 一片灰暗之中。期间,有 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 亡;雾散以后又有8000多 人死于非命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3、各国对生态旅游这样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还不够 了解,人们对生态旅游也存在误解,把生态旅游等同于自 然旅游。
代表国家之一:哥斯达黎加
旅游产品:热带雨林游、海底观赏、观鸟观兽 经验和教训:
哥斯达黎加的国土面积只有5万平方公里,但是森林 和草地占国土面积71%,保护了世界百分之五的动植物 物种。该国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在全国建立了20多个 “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其总 面积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成为世界著名的“生态保护 国”。 国家公园与私人保护区都表现优异。尤其是私人保护 区,被赞誉为建立保护区的最低经营成本,超过政府的官 僚体系,比国家公园更能迅速提供生态旅游业的需求。
40年代初期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光化学烟 雾是大量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与空气 中其他成份起化学作用而产生的。 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 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 、一氧化碳。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 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 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中含 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滞留 市区久久不散。 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 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 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 ,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 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直到20 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 城"。
四日市哮喘事件
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
污染城市空气。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
1961年哮喘病发作, 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而自杀。 1972年该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人,死亡10多人。
返回
二、生态旅游产生的原因
1、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深层次原因
低影响的旅游、轻松的旅游等等。
以上所列名词有一共同特点——即相对于传统大众旅游提出了 新的观光趋向,尽管它与生态旅游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都是为了减 少传统旅游方式对生态环境或当地文化造成的负面冲击。
这个时期的总体特征 :
1、这一时期生态旅游活动基本处于传统大众旅游向 生态旅游转变的调整性旅游时期,其间既有生态旅游发展 较好的国家,也有在发展过程中走了弯路的国家——为后 一时期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生态旅游发展 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阶段。 2、生态旅游在世界部分地区和国家展开,还没有形 成规模。
生态旅游被认为是目前最能实现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它一 产生就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生态旅游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 迅速崛起并迅猛发展,有着深刻的时 代背景和旅游市场内外的诸多因素。
一、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1、旅游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 (1)区域性环境问题 酸雨、降尘、水污染、“八大公害”事件 (2)旅游开发建设导致的环境问题
科学技术的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导
致: (1)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需求增大; (2)人类面临着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的威胁,回归大 自然的需求与日俱增; 鉴此,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既 使旅游业的增长又保证环境持续利用——“生态旅游” 这一内涵丰富的旅游方式便应运而生了。
2、市场需求的拉动——外部原因
第二节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旅游是一种与人类历史相伴随的活动,人类的旅游活 动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史。 从“周游列国”的孔子 主张 “读万卷书,行万 里路”的司马迁;从“纵酒放歌,漫游南北”的李白 “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徐霞客;从马可· 波罗 高维诺; 从哥伦布 达尔文。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均留下了众多 旅行者们的足迹,也因此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