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语文高二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高级中学《仁者爱人》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孔规子,强圣调人,训提,高首道孝德修悌养,之次后谨,信还,要提
高文化修养。第一,别当坏蛋。第二,别当
笨泛蛋爱。众即,先而当亲好仁人,,再有当余知力书,达则理学的文人。。
——李零《丧家狗》
做人第一,学问第二。
做人第一,学问第二
【解读】
首先是做人的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 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
「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
“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 “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 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 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 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圣与仁的不同境界
(9.10)子见齐衰(1)者,冕衣裳者(2)与 瞽(3)者,见之,虽少,必作(4);过之, 必趋(5)。 • 「注释」 (1)齐衰:音zī cuī,丧服,古时用麻布制 成。 (2)冕衣裳者:冕,官帽;衣,上衣;裳,下 服,这里统指官服。冕衣裳者指贵族。 (3)瞽:音gǔ,盲。 (4)作:站起来,表示敬意。 (5)趋:快步走,表示敬意。
(10.17)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
马。 • 「评析」
•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
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
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
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
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
思想的发端。
(7Biblioteka Baidu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
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一以贯之:用一个原则将整个学说或主张贯穿起来。 (宾前)
何谓:谓何。说的是什么。(宾前)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人对事 尽心竭力,积极为人。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仁爱宽厚,推 己及人。
比较这三位仁者各从什么角度来体现 “爱人”的?
子路:(豪爽)侠义之气,义胆忠肠,乐 于助人,物质上共享来体现“爱人”之心。
颜渊: (谦虚)仁者之风,不自我夸耀, 加强自身修养来体现“爱人”之心。
孔子:(大气)圣人之行,博爱众人,天 下为己任的胸怀来“体现”爱人之心。
孔子与学生谈“志”,为何孔子的 “志”更接近“仁”?
在《尚书》中,“仁”字出现1次; 在《诗经》中,“仁”字出现2次; 在《国语》中,“仁”字出现24次; 在《左传》中,“仁”字出现33次; 在《论语》20篇中,“仁”字出现109 次。
《克己复礼》中关于“仁”的句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
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
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
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孔子之所以
这样做,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
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无论问人、导盲还是礼丧,其最终指向 有两个,一是强调爱人,这是“仁者”的行 为;二是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仁” 的境界,因此,孔子身体力行,正是他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思想的体 现。同时,他将这些行为规范提升到“道” 的高度,即“礼”的层面,而孔子的最终理 想就是要将外在的“礼”的规范内化为内心 的自我道德约束,即“仁”,就是“克己复
(5.26)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②各言尔
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③裘与朋友共,敝④之而
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⑤,无施劳⑥。”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 • ①侍:指立侍,站在旁边陪着。 • ②盍:“何不”的合音字。 • ③轻:此字是唐以后加上去的,应去掉。 • ④敝:使动用法,使……破旧 ,坏。 • ⑤伐善:夸耀自己的好处。伐,自夸。 • ⑥施劳:自夸自己的功劳。
的意思。
提问: 仁的境界和实践“仁”的途径、方法
分别是什么? 从孔子与子贡的谈话,可见孔子对“仁”
的要求不是很高,是人们都能实现的。能 “博施于民”“济众”,就令孔子激动不已, 甚至认为超出了“仁”,简直是圣人所为。 孔子对此举如此激动,可见他对“仁”的渴 求。
如何达到“仁”,孔子给大家指明了一条 途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近取譬”做到这些,就找到了实现“仁”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 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平?”的问题时所说 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 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 及人。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 也想这样;自己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我 们今天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动。从某种意 义上说,正是推行的忠恕之道。推而广之,所谓“让世界
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 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 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 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 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 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实际上就是“他为人民 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的境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 “必也圣乎!”的境界。 这当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 的。不仅一般人做不到,在孔子看来,就连尧舜那样的圣 人也没有完全做到。
仁的境界就不一样了。仁的境界,只要你努力就能达 到,因为那不过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罢了: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所以,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也想到别人想做 什么。将心比己,推己及人。说到底,也就是曾子所概括 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面“忠”的一方面,加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 “恕”的一方面,就完整地 构成了孔子所谓“一以贯之”的“道”。 这个“道”不 是别的什么,就是“仁道”。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 仁,如乐何?
朗读课文,读正确下列字音:
裘(qiú)
厩(jiù)
冕(miǎn)
齐衰(zī cuī)
衣裳(cháng)
瞽(gǔ)
弋(yì)
匡(kuāng)
被(pī)发左衽(rèn)
渎(dú)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 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 力,则以学文。”
• 这是不是太迂腐了呢? 不是。这是圣人性情纯正,设身处地为他人
着想:人家在丧事的哀痛中,你在这里大吃大喝, 像话吗?另一方面,也是圣人尊崇礼节规范的表 现:遇到人家的丧事,自己要表示哀悼。真心哀 悼,难道还能大吃大喝吗? • 不吃饱饭肯定不是礼的规定。而孔子之所以如此, 完全是他的“将心比心”,因为体味旁人的心情, 而使自己也保持了哀戚之心,所以吃不饱。 • 当然,我们今天没有必要真像圣人那样,去 参加人家的丧礼就连饭都不吃饱,甚至,与死了 亲属的人在一起吃饭也不敢吃饱。但是,我们现 在有些人又是不是该在人家的丧事中去大吃大喝, 猜拳行令喝老酒,麻将打到通天亮呢?
(7.27)子钓而不纲(1),弋(2)不 射宿(3)。
• 「注释」 (1)纲:大绳。这里作动词用。在水面上拉一 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叫纲。 (2)弋:音yì,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 (3)宿:指归巢歇宿的鸟儿。
用“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说明什么? 说明孔子的仁德之心,不但爱人,而且也爱物。
仁?必也圣乎!尧舜(3)其犹病诸(4)。夫(5)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6),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成1语):施:动词。 (2)博众施:济指众众:人广。泛地救济困苦的人。形容人广施 (恩惠3),尧使舜人:免传于说患中难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 子心立目人中达的人榜:样帮。助儒人家建认立为功是业“地圣位人。”。 (4能)近病取诸譬::以能···为够难就近。诸拿,自己“作之例乎子”来的比合方音别。人。 (指推5)己夫及:人句,首将发心语比词心。。也指能用就靠近的事物 (来做6)譬能喻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
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 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 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 仁德之心罢了。
异竹不锄当路笋, 伐薪教护戴巢枝。——蔡元培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我们感受到的孔子,是一个亲近自然万物的圣人,
一个心地善良的哲人,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他对万物生灵 的仁爱之心。对照2500多年前的孔子,现代人对动物的 凶残捕杀,对自然界的肆意破坏,是值得正视和反省的。 想吃海鲜用钓竿去钓,别一网打尽;想吃野味,射飞 鸟,别射杀入巢的归鸟。在华夏文化中,即使天子或诸 侯在狩猎的时候,也只能“三驱”,也就是三面包抄, 给动物留一条生路,并且遇到的第一个动物不能杀。
从某种意义上说,圣的境界是天才和英雄的境界。所 谓时势造英雄,天才和英雄的业绩实际上不是单凭个人努 力就能创造出来的。所以也可以说,圣的境界实际上不是 个人的境界。因为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 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而仁的境 界则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境界,是从我们自己身边做起的 境界。所以,我们所能做到的,也不过是努力实行仁道, 使人人都有一颗仁爱的心而已。
原来,就是在孔子自己的心目中,“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也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所以要作终身的努力。
既然如此,那么子贡没能做到这一点不足为怪,就是
我们大家都没能做到这一点又有什么可怪的呢? 只能
说 ……
“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
济众(2),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
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
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
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 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将再作剖析。
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曾子没有说,但孔子自己在别的地方有过解说。所谓
(5.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
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诸: 兼词,“之于”合音
及:做到
【解读】 自己不愿意别人强加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实
际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 我们已经知道,子贡是孔子的高材生。作为这样一个
高材生,又抓住了老师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来谈体 会,按理说该得到赞许,却不料被老师一盆冷水迎面泼下 来,说:“赐呀,这不是你做到了的。”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老者安之”,就是要让老年人无论在精神上 和物质上都得到安顿,无论是采取退休制度还是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朋友信之”, 就是要让人与人之间互相理 解,互相信任,再没有欺诈,没有仇怨。
“少者怀之”,就是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永远爱护下一代,让世界充满爱。
老中青三代都有了着落,社会安定而美好。 圣人之志,岂不就是要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吗?
换句话说,如果你要学习文化知识,精通学问之道, 也只有从做人的体会、人生的经验入手,才能够学有所成, 学以致用,而不会成为读死书的书呆子。这也就是“世事 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四回)的 道理所在。
可见,不论是德育第一,智育第二的教育方针,还是 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德育"公共课,设专职"德育教授", 都是持之有故,继承着儒教传统的。
(15.42)师冕(1)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 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 固相(2)师之道也。”
• 「注释」 (1)师冕:乐师,这位乐师的名字是冕。 (2)相:帮助。
提问:有人评论15·42章说:“说得极平实极浅显”,“活画出一个 相师仪节来了”。(牛运震《论语随笔》)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 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 明确:“师冕见”一章的生动,得益于具体细微的记述。从“及阶” 到“及席”到“皆坐”,每一个环节都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表现, 这种记述上的不厌其详,真切地反映了孔子对盲人关心的无微不至。 如果去掉这些细节,采用原则性的陈述,文章就没有这样强的感染 力和说服力。
高文化修养。第一,别当坏蛋。第二,别当
笨泛蛋爱。众即,先而当亲好仁人,,再有当余知力书,达则理学的文人。。
——李零《丧家狗》
做人第一,学问第二。
做人第一,学问第二
【解读】
首先是做人的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 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
「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
“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 “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 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 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 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圣与仁的不同境界
(9.10)子见齐衰(1)者,冕衣裳者(2)与 瞽(3)者,见之,虽少,必作(4);过之, 必趋(5)。 • 「注释」 (1)齐衰:音zī cuī,丧服,古时用麻布制 成。 (2)冕衣裳者:冕,官帽;衣,上衣;裳,下 服,这里统指官服。冕衣裳者指贵族。 (3)瞽:音gǔ,盲。 (4)作:站起来,表示敬意。 (5)趋:快步走,表示敬意。
(10.17)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
马。 • 「评析」
•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
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
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
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
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
思想的发端。
(7Biblioteka Baidu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
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一以贯之:用一个原则将整个学说或主张贯穿起来。 (宾前)
何谓:谓何。说的是什么。(宾前)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人对事 尽心竭力,积极为人。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仁爱宽厚,推 己及人。
比较这三位仁者各从什么角度来体现 “爱人”的?
子路:(豪爽)侠义之气,义胆忠肠,乐 于助人,物质上共享来体现“爱人”之心。
颜渊: (谦虚)仁者之风,不自我夸耀, 加强自身修养来体现“爱人”之心。
孔子:(大气)圣人之行,博爱众人,天 下为己任的胸怀来“体现”爱人之心。
孔子与学生谈“志”,为何孔子的 “志”更接近“仁”?
在《尚书》中,“仁”字出现1次; 在《诗经》中,“仁”字出现2次; 在《国语》中,“仁”字出现24次; 在《左传》中,“仁”字出现33次; 在《论语》20篇中,“仁”字出现109 次。
《克己复礼》中关于“仁”的句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
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
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
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孔子之所以
这样做,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
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无论问人、导盲还是礼丧,其最终指向 有两个,一是强调爱人,这是“仁者”的行 为;二是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仁” 的境界,因此,孔子身体力行,正是他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思想的体 现。同时,他将这些行为规范提升到“道” 的高度,即“礼”的层面,而孔子的最终理 想就是要将外在的“礼”的规范内化为内心 的自我道德约束,即“仁”,就是“克己复
(5.26)颜渊、季路侍①。子曰:“盍②各言尔
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③裘与朋友共,敝④之而
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⑤,无施劳⑥。”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 • ①侍:指立侍,站在旁边陪着。 • ②盍:“何不”的合音字。 • ③轻:此字是唐以后加上去的,应去掉。 • ④敝:使动用法,使……破旧 ,坏。 • ⑤伐善:夸耀自己的好处。伐,自夸。 • ⑥施劳:自夸自己的功劳。
的意思。
提问: 仁的境界和实践“仁”的途径、方法
分别是什么? 从孔子与子贡的谈话,可见孔子对“仁”
的要求不是很高,是人们都能实现的。能 “博施于民”“济众”,就令孔子激动不已, 甚至认为超出了“仁”,简直是圣人所为。 孔子对此举如此激动,可见他对“仁”的渴 求。
如何达到“仁”,孔子给大家指明了一条 途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近取譬”做到这些,就找到了实现“仁”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 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平?”的问题时所说 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 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 及人。所谓人心都是肉长的,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 也想这样;自己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我 们今天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中有他人的活动。从某种意 义上说,正是推行的忠恕之道。推而广之,所谓“让世界
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 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 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 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 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 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实际上就是“他为人民 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的境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 “必也圣乎!”的境界。 这当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 的。不仅一般人做不到,在孔子看来,就连尧舜那样的圣 人也没有完全做到。
仁的境界就不一样了。仁的境界,只要你努力就能达 到,因为那不过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罢了: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所以,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也想到别人想做 什么。将心比己,推己及人。说到底,也就是曾子所概括 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面“忠”的一方面,加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 “恕”的一方面,就完整地 构成了孔子所谓“一以贯之”的“道”。 这个“道”不 是别的什么,就是“仁道”。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 仁,如乐何?
朗读课文,读正确下列字音:
裘(qiú)
厩(jiù)
冕(miǎn)
齐衰(zī cuī)
衣裳(cháng)
瞽(gǔ)
弋(yì)
匡(kuāng)
被(pī)发左衽(rèn)
渎(dú)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 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 力,则以学文。”
• 这是不是太迂腐了呢? 不是。这是圣人性情纯正,设身处地为他人
着想:人家在丧事的哀痛中,你在这里大吃大喝, 像话吗?另一方面,也是圣人尊崇礼节规范的表 现:遇到人家的丧事,自己要表示哀悼。真心哀 悼,难道还能大吃大喝吗? • 不吃饱饭肯定不是礼的规定。而孔子之所以如此, 完全是他的“将心比心”,因为体味旁人的心情, 而使自己也保持了哀戚之心,所以吃不饱。 • 当然,我们今天没有必要真像圣人那样,去 参加人家的丧礼就连饭都不吃饱,甚至,与死了 亲属的人在一起吃饭也不敢吃饱。但是,我们现 在有些人又是不是该在人家的丧事中去大吃大喝, 猜拳行令喝老酒,麻将打到通天亮呢?
(7.27)子钓而不纲(1),弋(2)不 射宿(3)。
• 「注释」 (1)纲:大绳。这里作动词用。在水面上拉一 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叫纲。 (2)弋:音yì,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 (3)宿:指归巢歇宿的鸟儿。
用“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说明什么? 说明孔子的仁德之心,不但爱人,而且也爱物。
仁?必也圣乎!尧舜(3)其犹病诸(4)。夫(5)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6),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成1语):施:动词。 (2)博众施:济指众众:人广。泛地救济困苦的人。形容人广施 (恩惠3),尧使舜人:免传于说患中难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 子心立目人中达的人榜:样帮。助儒人家建认立为功是业“地圣位人。”。 (4能)近病取诸譬::以能···为够难就近。诸拿,自己“作之例乎子”来的比合方音别。人。 (指推5)己夫及:人句,首将发心语比词心。。也指能用就靠近的事物 (来做6)譬能喻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
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 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 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 仁德之心罢了。
异竹不锄当路笋, 伐薪教护戴巢枝。——蔡元培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我们感受到的孔子,是一个亲近自然万物的圣人,
一个心地善良的哲人,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他对万物生灵 的仁爱之心。对照2500多年前的孔子,现代人对动物的 凶残捕杀,对自然界的肆意破坏,是值得正视和反省的。 想吃海鲜用钓竿去钓,别一网打尽;想吃野味,射飞 鸟,别射杀入巢的归鸟。在华夏文化中,即使天子或诸 侯在狩猎的时候,也只能“三驱”,也就是三面包抄, 给动物留一条生路,并且遇到的第一个动物不能杀。
从某种意义上说,圣的境界是天才和英雄的境界。所 谓时势造英雄,天才和英雄的业绩实际上不是单凭个人努 力就能创造出来的。所以也可以说,圣的境界实际上不是 个人的境界。因为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 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而仁的境 界则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境界,是从我们自己身边做起的 境界。所以,我们所能做到的,也不过是努力实行仁道, 使人人都有一颗仁爱的心而已。
原来,就是在孔子自己的心目中,“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也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所以要作终身的努力。
既然如此,那么子贡没能做到这一点不足为怪,就是
我们大家都没能做到这一点又有什么可怪的呢? 只能
说 ……
“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
济众(2),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
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
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
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 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将再作剖析。
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曾子没有说,但孔子自己在别的地方有过解说。所谓
(5.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
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诸: 兼词,“之于”合音
及:做到
【解读】 自己不愿意别人强加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实
际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 我们已经知道,子贡是孔子的高材生。作为这样一个
高材生,又抓住了老师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来谈体 会,按理说该得到赞许,却不料被老师一盆冷水迎面泼下 来,说:“赐呀,这不是你做到了的。”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老者安之”,就是要让老年人无论在精神上 和物质上都得到安顿,无论是采取退休制度还是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朋友信之”, 就是要让人与人之间互相理 解,互相信任,再没有欺诈,没有仇怨。
“少者怀之”,就是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永远爱护下一代,让世界充满爱。
老中青三代都有了着落,社会安定而美好。 圣人之志,岂不就是要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吗?
换句话说,如果你要学习文化知识,精通学问之道, 也只有从做人的体会、人生的经验入手,才能够学有所成, 学以致用,而不会成为读死书的书呆子。这也就是“世事 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四回)的 道理所在。
可见,不论是德育第一,智育第二的教育方针,还是 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德育"公共课,设专职"德育教授", 都是持之有故,继承着儒教传统的。
(15.42)师冕(1)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 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 固相(2)师之道也。”
• 「注释」 (1)师冕:乐师,这位乐师的名字是冕。 (2)相:帮助。
提问:有人评论15·42章说:“说得极平实极浅显”,“活画出一个 相师仪节来了”。(牛运震《论语随笔》)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 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 明确:“师冕见”一章的生动,得益于具体细微的记述。从“及阶” 到“及席”到“皆坐”,每一个环节都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表现, 这种记述上的不厌其详,真切地反映了孔子对盲人关心的无微不至。 如果去掉这些细节,采用原则性的陈述,文章就没有这样强的感染 力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