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分解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材内容详解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聚落的类型,知道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及其景观差异,知道聚落分布与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描述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通过联系实际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通过读图训练,进一步培养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
快乐点击1.乡村和城市(1)聚落——我们把人们的集中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2)聚落的分类:①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②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3)不同聚落的景观差异:(4)同类聚落的景观差异:①世界各地的乡村聚落有不同的特征:②世界各地的城市聚落也风格迥异。
2.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
②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
③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港口等)。
(2)聚落的分布:①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比较密集。
②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3)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1)聚落发展带来的利与弊①聚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
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②聚落的发展过程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有特色的民居正逐步消失。
(2)聚落的保护①原因:传统的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②措施: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的居住地和聚落》教案
《人类的居住地和聚落》教案第一章:人类的居住地1.1 学习目标:了解人类的居住环境,掌握不同地区的居住特点。
1.2 教学内容:人类的居住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地区的居住特点:城市居住、乡村居住、游牧居住第二章:聚落的发展2.1 学习目标:了解聚落的发展过程,掌握聚落的主要形式。
2.2 教学内容:聚落的发展过程:从原始居住到城市化居住聚落的主要形式:村庄、城镇、城市第三章:乡村聚落3.1 学习目标:了解乡村聚落的特点,掌握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3.2 教学内容:乡村聚落的特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因素第四章:城市聚落4.1 学习目标:了解城市聚落的特点,掌握城市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4.2 教学内容:城市聚落的特点:高楼大厦、交通便捷、商业繁荣城市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政策规划第五章:聚落的保护与发展5.1 学习目标:了解聚落的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掌握聚落保护与发展的方法。
5.2 教学内容:聚落的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社会发展聚落保护与发展的方法:规划管理、修缮保护、合理利用第六章:聚落的组成与结构6.1 学习目标:理解聚落的基本组成元素,掌握聚落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6.2 教学内容:聚落的基本组成元素:住宅、公共设施、交通网络、绿地系统聚落的空间结构:中心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聚落的功能分区:居住功能、商业功能、工业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绿地休闲功能第七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7.1 学习目标:探讨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聚落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
7.2 教学内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地形、气候、水资源、生态系统聚落适应自然环境: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利用自然资源聚落改造自然环境:土地开发、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第八章:聚落的社会与文化8.1 学习目标:了解聚落社会结构,掌握聚落文化特征及其对居住者的影响。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每张重点汇总)
第四章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要点一:聚落与环境(重点)1.聚落(1)定义人们的集中居住地统称为聚落。
(2)聚落的形式聚落分为城市与乡村。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聚落都是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来的。
①乡村聚落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主要形式的聚落。
在农区或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在渔业区,还有以舟为居室的船户村。
一般说来,乡村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特定环境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的附属设施。
小村落一般无服务职能,中心村落则有小商店、小医疗诊所、邮局、学校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郊区还出现了城市化村这种类似城市的乡村聚落。
②城市聚落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城市一般人口数量大、密度高、职业和需求异质性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般说来,城市聚落具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有工厂等生产性设施,以及较多的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2.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
②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
③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沿海等)。
(2)聚落的分布特点(3)聚落的形态团块状聚落:在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
条带状聚落:在山区,有的聚落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条带状;在一些平原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带状聚落。
[来源:学科网](4)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①当地的气候:东南亚的高架屋、云南傣族竹楼——炎热多雨,楼上住人避免潮湿,而且风大凉爽;西亚厚墙小窗——热带沙漠气候,防晒又凉快;北极冰屋——终年寒冷,冰屋冰块构筑,墙体较厚,利于保温。
②当地的资源:如我国黄土高原上的房屋多以窑洞为主,因为黄土具有直立性,厚厚的黄土经挖掘整理后成为房屋,冬暖夏凉,干湿宜人。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一课时)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一课时)导语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自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就开始以聚落的形式居住。
聚落是人类居住的基本单位,也是社会的核心单位。
在聚落中,人们相互依赖、协作,共同满足各自的需求,同时也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关系。
本文将主要探讨人类聚落的定义、类型以及其在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聚落的定义聚落是指人口相对集中,以共同居住和共同生活为特征的地区。
聚落可以分为城市、城镇和村落等不同类型。
城市是最大的聚落形式,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复杂的社会结构;城镇则相对较小,通常是作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过渡区域;而村落则是农村地区人口聚集的地方。
二、聚落的类型1. 城市城市是最典型的聚落类型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通常由高楼大厦、商业区、行政区和居民区等组成。
城市的特点包括:高度的人口密度、繁荣的经济活动、多样化的文化和社会资源等。
城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和便利的生活条件。
同时,城市也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2. 城镇城镇是介于城市和村落之间的地区。
它们通常人口相对较少,交通、商业等设施也较为简单。
城镇在过去是农村地区的经济中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镇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速。
城镇提供了工作机会,吸引了很多农村人口移居到城镇,同时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便捷的生活条件。
3. 村落村落是农村地区人口聚集的地方,是农民生活的基本单位。
村落通常由一些农民家庭组成,大多数人依靠农业和农村产业为生。
村落的特点包括:自给自足、生活方式传统、社会关系密切等。
尽管现代化的进程改变了一些村落的面貌,但村落仍然是农村社区的核心,承载着大量的农业生产和农村文化传统。
三、聚落的作用聚落作为人类居住的基本单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聚落在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作用:1. 社会交往和合作聚落提供了人们相互交往和合作的场所。
在聚落中,人们可以共同解决问题、分享资源、相互帮助,形成了紧密的社会关系网络。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课件1
福 建 土 楼
四川民居
安徽民居
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拆除或拆除重建
PK
1.聚落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不能拆,要合 理改造
2.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筑的 代表,要完整地保护下来。保 护四合院意义不仅仅是保护旧 房子、老房子,而是保护一种 优秀文化传统。
北
京
随着人口的急剧膨 胀,住房紧张,四合院 变得拥挤、混乱,干脆 拆掉,盖楼房算了。
水源:
肥沃
土壤:
充足
平坦
地形:
交通:
便利
气候:
适宜
自然资源:
丰富
3.聚落分布与环境
D
C A
B
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4.聚落形态与环境
透气口
门 睡觉平台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俺们这里面可是 冬暖夏凉哦!
窑洞内部
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观察图“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我国 黄土 高原上的窑洞”、“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完 成填表: 当地的气候 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地形、气候、资源、 交通、水文、土壤…… 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 聚落 密 集 ; 在高山荒漠地区, 聚落 少或没有 。 民居建筑的差异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聚落和环境
谢谢!
四
对老四合院进行既符合现代居住 需求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合理改造, 加入新的功能,如:厨房、卫生间等, 方便生活。
院
合
有些四合院老旧了, 开发者可以把它们拆了 再照原样重建。
拓展探究
景德镇作为一个城市聚落, 它 的形成发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结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专题17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解析版)
专题17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知识梳理1.我们把人类聚居的场所称为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种基本的类型。
2.乡村聚落分为: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市可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
3.我国南方,村落多沿江河湖泊分布。
4.传统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5、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皖南宏村、云南丽江古城、布达拉宫、故宫、平遥古城、长城等共48处之多。
6、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是意大利。
7、聚落的分布和形态:平原地区多为团块状山地、丘陵多分布在山谷地带,多为条带状河流地区多为条带状湖泊地区多为环状沙漠地区多分布在绿洲,多为点状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关于乡村和城市的差异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方式有很大的差异B.乡村和城市的功能不同,影响不同C.人口、规模、密度差异很大D.人们从事的职业、性别有很大差异【分析】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
【解答】解:乡村和城市都是聚落,两者的区别在于生产方式的不同,乡村和城市的功能不同,影响不同,人口、规模、密度也有很大差异,但与人们的性别无关。
故选:D。
2.东南亚的达雅克人住在长屋里,过着群居生活,那里的自然环境的特点是()A.寒冷干燥B.炎热干燥C.冬暖夏凉D.高温多雨【分析】聚落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者都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解答】解:生活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过着群居生活,居住的高脚屋长达200米,通风散热。
当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
故选:D。
3.关于保护传统民居的说法,错误的是()A.保护传统民居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B.传统民居又旧又小,不能满足人们住房的需要,都应拆掉盖成楼房C.保护传统民居是保护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D.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分析】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方法是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解答】解:选项A、C、D的做法都有利于保护传统民居,选项B不利于保护传统民居。
七年级上册第四节第三章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灌溉农业发达 地区
②农业技术得以创新
③出现劳动分工,集 市开始出现
④集市逐渐演变为城市
8
我国特色的聚落建筑展示
竹楼 土楼 窑洞 四合院
9
世界其他地区聚落建筑展示
北极冰屋
10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发展现状 好的现状
多数聚落在增长(占地面积增大、建筑物增多、道路交通越来越完善)
不好的现状 特色鲜明的民居正在消失(古迹被拆);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在减少。
面对不断减少的特色聚落,我们应该尽力保护聚落,挽救正在消失的文化特色
11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发展现状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目前,列入其
中的有300多处。例如: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的
平遥古城、云南的丽江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已被列入。
5
农村 乡 村 聚 落 聚 落 的 分 类 城 市 聚 落 服务业
耕作
牧村 放牧 渔村 捕鱼
林场 伐木 工业
6
聚落
房屋
道路交通
人口
对自然景观的改 变程度
乡村
数量少,比较矮
乡间小道,较高
宽阔的大马洛,道路网很大,
交通顺畅
多
大
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差异对比
7
城市的起源
皮皮课件
1
七 年 级 上 册 第 四 节 第 三 章 人 类 的 居 住 地 - 聚 落
2
目录
>> >> >> 乡村和城市 聚落与环境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01 02 03
3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存在哪些问题?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气污染、噪声 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就业困难等。
农村聚落有:
城市基本职能类型
城市基本职能类型 行政中心城市 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口岸城市、 部门交通性城市 重型工业城市、轻型工业城市
以流通职能为主的城市(贸易中心城 市、旅游城市)
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
世界文化遗产:共有300多处。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仰布光山长达大西城拉四云佛平埃宫合南塔遥尔雅院省古古斯典水比柬丽城罗巨卫城萨埔江马石故城威斜寨古大—宫尼塔的城斗—斯吴兽澳哥场大古窟利桥颐亚和园
福国寺
苏州园林
世界文化遗产:共有300多处。 保护传统聚落的原因?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 的聚落呈现出不同的景观。
P 79 2。
聚落与环境
请在下列各组地区中选择你认为最 适合定居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1)3)长江中下游平原 内蒙古高原 地形
(4)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地形 交通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有
密切关系。 分布特点?P 80
聚落? settlement
定居
人类的居住地
城市聚落 (后)
乡村聚落 (先)
城市 乡村 集镇(分别用1,2,3表示 3 1 2 出现的先、后顺序)
城市?乡村?
比较项目
居住地的 集中程度 房屋特点
周围环境
其它方面
城市
乡村
比较项目
人口规模
从事的生产 劳动 产业活动
对周围地区 的发展影响
城市
乡村
城市: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 产业的居民聚居地。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说课稿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聚落的形态、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以及聚落的发展与保护等知识。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人类的居住形式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念。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它是在前两节“人口与人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人类的居住问题,也是为后续学习区域地理中不同地区的聚落特点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观察分析能力,但对于聚落的概念和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思维活跃,但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聚落的概念和分类,能够区分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2)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能够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态、规模和分布的影响。
(3)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知道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2)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关注家乡的发展和变化。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聚落的形态、类型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2、教学难点(1)分析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态、规模和分布的影响。
(2)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课 人类的居住地
聚落是人类的集中居住地
2.聚落分为哪两大类?
乡村 (包括农村、牧村、渔村、林场) 和城市
一、乡村和城市
乡村
包括农村、牧村、渔 村、林场
1 . 聚落分为
城市 2. 乡村与城市的差别 类型 人口主体 农业人口为主 非农业人口为主
目前是人类重要的 聚居地,全球50% 的人住在城市
规模大小 较小 较大 形成早晚 较早 较晚
乡村 城市
大城市
长江中下游平原乡村
乡村与城市景观的差异
房屋 道 商 学 自然 路 店 校 景观 密 高 改变 集 度 的大 度 小 乡 村 城 市
稀 疏 矮 稀 少 少 疏 多 多 小
有 无 农 田
有 无 果 园
有 其他 无 差异 鱼 塘
有 人口 稀疏 无 人口 密集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中国
中美洲
世界最早出现的城市多数在大河的冲积平原上
3.各地聚落的建筑风格因环境而异 东南亚高架屋、西亚厚墙屋,北 极冰屋、黄土窑洞、傣族竹楼与当地 的气候特点有什么关系? 答:建筑外貌、建筑材料因环境而异。在 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们因地制宜,就地 取材,形成了结构、形式各异的民居。
四 川 的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非洲的农村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世界上多数聚落 都在发生变化,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2。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世界遗产——人类的无价之宝
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 与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好它们,是 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有 有
密 高 密 集 集
大
无 无
(优选)人类的居住地聚落ppt.
所以两者的主要区别前者为自然产物,后者为社会、 文化的人文产物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明清故宫: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颐和园: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天坛:文化遗产,1998年列入,北京市 长城: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北京市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河北省 平遥古城: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山西省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山东省 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甘肃省 大足石刻:文化遗产,1999年列入,重庆市 秦始皇陵: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陕西省 苏州古曲园林: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江苏省 武当山古建筑群: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湖北省 拉萨布达拉宫:文化遗产,1994年列入,西藏自治区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云南省 泰山:自然与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山东省 黄山:自然与文化遗产,1990年列入,安徽省 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文化遗产,1996年列入,四川省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1992年列入,四川省
房 屋道 商 学 医 农 果 鱼 其 自
路店校院田园塘他然
密 集 度
高密
度
集 度
的 数 量
的 数 量
的 数 量
面 积
面 积
面 积
差 异
景 观 改 变
大
小
乡 村
稀 疏
低小
小
少 少 少 大大 大
人
口小
稀 疏
城 市
密 集
高
大
多多
多小
人
小小 口 大
密
大
集
依据自然条件的差异,请你说出A、B、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仰布光山长达大西城拉四云佛平埃宫合南塔遥尔雅院省古古斯典水比柬丽城罗巨卫城萨埔江马石故城威斜寨古大—宫尼塔的城斗—斯吴兽澳哥场大古窟利桥颐亚和园
福国寺
苏州园林
• 小结:
• 什么叫聚落?
• 聚落形成于环境密切相关。
• 聚落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从不同侧面 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 的“百科全书”。
7、古朴自然的丽江古城在我国哪个省? B
A.贵州省 B.云南省
C.四川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 作业:乡村与城市景观差异表
5、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D
①地形②资源③土壤④水源⑤气候⑥植被⑦地质⑧交通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④⑤ D.全选
6、关于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叙述正
确的是 D
A.在一些河流中上游的地带,聚落密集
B.在一些河流下游三角洲,聚落较分散
C.在一些矿产地大量使用了土地,聚落少
D.在一些高山、荒漠地区,少或没有聚落
多
多
无
无
无 密集
大
水源 充足
土壤肥沃, 适于耕作
地形 平坦
交通 便利
自然 资源 丰富
聚落与环境
荒漠
聚落的分布
•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 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 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 比较密集(呈团块状),有 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 地等(呈条带状)。
居民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
城市聚落:从事工业.服务业
农村—耕作
牧村—放牧
渔村—捕鱼
林场—伐木
城市聚落—从事工业、服务业
农村聚落有:
乡村与城市景观的差异
房 房道 商 学 医 农 果 鱼 人 自
屋 屋路 店 校 院 田 园 塘 口 然
密高
景
集度
观
度
改
变
乡 村
稀疏
矮
稀 疏
少少
少有 有
有 稀疏 小
城 市
密集 高 密集多
北极地区因纽 特人的冰屋
我国黄土高原 的窑洞
我国云南西双 版纳地区的傣 族竹楼
当地的气候特 民居的建筑特
点
点
终年严寒 降水 墙体很厚,有
较少
利于保持室内
温度
冬冷夏热 降 利用黄土层挖 Nhomakorabea水较少凿成窑洞,冬
暖夏晾
炎热多雨 比较 通风较好,人
潮湿
住在楼上,比
较凉爽、干燥
中国“世界遗产”:
万里长城、泰山、北京故宫、莫高窟、秦始 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黄山、九寨沟、黄龙、武陵源、承德避暑 山庄及外八庙、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武当山古建筑群、布达拉宫、庐山、峨眉 山——东山大佛、丽江古城、平遥古城、 苏州古典园林、天坛、颐和园、武夷山、 大足石刻、青城山都江堰、龙门石窟、明 清皇家陵寝、皖南古村落、云冈石窟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突泉县六户中学 刘海江
聚落? settlement
定居
人们的这些聚居地
城市聚落(后)
统称聚落
乡村聚落(先)
城市 乡村 集镇(分别用1,2,3表示 3 1 2 出现的先、后顺序)
乡村和城市
• 1、聚落:人们的集中居住地——乡 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聚落 乡村聚落:农村、牧村、渔村、林场
C
C.渔村——捕鱼 D.林场——种植
3、城市聚落居民从事的工作是 B
A.耕作业和畜牧业 B.工业和服务业
C.渔业和林业
D.副业和建筑业
4、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C
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
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1、Ex关e于rci聚se落s: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
B.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C.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D.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 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
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农村——放牧 B.牧村——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