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联素

合集下载

脂联素ppt课件

脂联素ppt课件

.
18
xx xx
脂联素具有调节葡萄糖转运的作用 。研究发现通过静脉 注射脂联素可以降低肝脏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和葡糖6-磷酸酶的mRNA 表达 , 抑制肝糖生成酶的表达 , 从而减 少了内源性糖的生成。
.
19
xx xx
脂联素能够影响机体处理糖类和脂肪的能力。脂联 素可能通过抑制TNF-α通路增强胰岛素PI-3K通路,增强胰 岛素的敏感性。同时β细胞是脂联素直接作用的靶细胞,血 清脂联素浓度和β细胞上脂联素受体的多少决定了脂联素对 β细胞的作用强弱,这暗示了脂联素对调节糖代谢有着双重 作用,即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及改善β细胞功能。
.
4
xx xx
Maeda 等oQ 的类似物, 因其与胶原质Ⅹ、Ⅷ和 补体因子C1q 有高度相似, 并且在脂肪组织中基因转录产 物最丰富, 故称为 apM1;
Nakano 等( 1996) 用明胶亲和层析分离人血浆蛋白时发 现了该蛋白质, 故命名为明胶结合蛋白( GBP28);
.
16
xx xx
在培养的 3T3-L1 脂肪细胞, 给予短期的胰岛素刺激, 可促进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和转录, 使脂联素的合成和 分泌增加。在 3T3-L1 脂肪细胞里, 生长激素( GH ) 可增加脂联素的表达水平, 且呈时间依赖性, 其作用 一般 30 h 后开始生效, 40 h达最大效应, 说明 GH 对 脂联素表达的调节具有迟缓性。
Arita 等( 1999) 将 apM 1基因产物命名为脂联素。
.
5
xx xx
人类脂联素由244个氨基酸组成(鼠为247个),翻 译后修饰为8种不同的同源蛋白,经胰蛋白酶裂解后得到 球形结构域,其活性远远大于脂联素,而且与Clq和TNFα家族具有结构同源性。

脂联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脂联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脂联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及机制分析脂联素,也被称为肥胖因子或糖脂调节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

它在调节葡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脂联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

首先,脂联素对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有着直接的影响。

脂联素可通过与胰岛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这可以增加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脂联素还可以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生成,进一步降低血糖水平。

其次,脂联素可以增加体内葡萄糖的利用。

脂联素能够增加骨骼肌中的GLUT4转运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GLUT4是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能够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并参与能量代谢。

因此,脂联素通过提高GLUT4的表达,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此外,脂联素还通过调节脂肪组织的分泌和代谢,进一步影响糖代谢。

脂联素可抑制脂肪组织中的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

这些炎症因子的过度分泌与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异常密切相关。

因此,脂联素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有助于改善糖代谢。

此外,脂联素也参与调节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一个重要病理机制。

脂联素通过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可以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活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此外,脂联素还可以通过激活AMPK(5'-AMP活化蛋白激酶)途径,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AMPK是一种能量敏感激酶,调节细胞内的能量平衡。

脂联素能够通过激活AMPK途径,增加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

总结起来,脂联素在调节糖代谢方面具有多种作用。

它可以增加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提高葡萄糖的利用,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等。

这些作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和改善糖代谢异常。

随着对脂联素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我们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有望发展新的治疗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药物。

脂联素分子式

脂联素分子式

脂联素分子式脂联素(Leptin)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它的分子式为C254H377N65O75S6。

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物质,脂联素在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脂联素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94年,当时,科学家们通过对肥胖小鼠的研究发现,这些小鼠由于脂肪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缺失而导致持续性的食欲和过度摄食。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物质正是脂联素。

脂联素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下丘脑的作用,抑制食欲和促进能量消耗,从而维持体重的平衡。

当脂肪细胞蓄积过多脂肪时,脂联素的分泌量会增加,通过神经传递到下丘脑,抑制食欲中枢的活动,从而减少摄食量。

与此同时,脂联素还会刺激脂肪的氧化代谢,增加脂肪的分解和能量的消耗,进一步减少脂肪的积累。

脂联素还参与调节其他多种生理过程。

研究发现,脂联素能够影响生殖、免疫、炎症和骨骼等方面的功能。

在生殖方面,脂联素可以通过影响性激素的分泌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对生殖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在免疫方面,脂联素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炎症反应的程度,影响机体对炎症和感染的应答。

脂联素的功能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例如,脂联素缺乏会导致食欲过度和体重增加,进而引发肥胖症。

肥胖症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的困扰,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此外,研究还发现,脂联素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脂联素缺乏会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针对脂联素的功能和相关疾病,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目前,脂联素的测定已经应用于临床,用于评估患者的能量代谢和调节功能。

此外,一些研究还尝试利用脂联素作为治疗肥胖和相关疾病的靶点,通过调节脂联素的水平和功能,来实现体重控制和疾病的治疗。

脂联素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物质,参与了体重平衡、生殖、免疫、炎症和骨骼等多种生理过程。

脂联素的功能异常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对脂联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激素的功能和调节机制,为肥胖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脂联素医学课件

脂联素医学课件

详细描述
脂联素可以与其他减肥药物或饮食疗法联合 使用,以增强减肥效果,改善肥胖症患者的 健康状况。此外,脂联素还可以通过调节脂 肪组织和肌肉组织的代谢,减少脂肪堆积和 肌肉萎缩,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的并发 症。
脂联素在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脂联素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详细描述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脂联素可 以调节血脂代谢,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
脂联素对肥胖的治疗意义
通过提高肥胖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或增 强其活性,有助于改善肥胖相关的代 谢紊乱,减轻体重并降低心血管疾病 的风险。
脂联素与心血管疾病
脂联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脂联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以保护心血管系统。研究表明,脂 联素水平低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脂联素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意义
03
脂联素与糖尿病并发症
脂联素还可能对糖尿病并发症具有保护作用。研究表明,脂联素可以减
轻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脂联素与肥胖症
脂联素与肥胖的关系
脂联素与肥胖并发症
肥胖患者通常存在脂联素水平下降的 情况,这与其脂肪组织功能障碍和胰 岛素抵抗有关。
脂联素还可能对肥胖患者的并发症具 有保护作用,如改善血脂异常、减少 泌的蛋白质,具有调节血糖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研究表明,脂联素可以增加胰岛 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抵抗,从而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脂联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词
脂联素可以作为糖尿病辅助治疗手段
详细描述
脂联素可以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降糖效果,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此外,脂联素 还可以通过调节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的代谢,减少脂肪堆积和肌肉萎缩,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 并发症。

脂联素

脂联素
脂联素
胰岛素增敏激素
01 基本信息
03 及其受体 05 功效
目录
02 生化特性
04
风湿性疾病中的免疫 调节作用
06 其他信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主要由大量聚集成团的脂肪细胞构成,脂联素(Adiponectin/ADPN)是脂肪细 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质。脂联素是一种胰岛素增敏激素(An Insulin-sensitizing Hormone),能改善小鼠的胰岛素抗性(Insulin resistance)和动脉硬化症;对人体的研究发现,脂联素水平能 预示II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展,并在临床试验表现出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和炎症的潜力。
Ouchi等发现脂联素可以降低单核细胞的粘附作用,单核细胞可以使THP-1细胞在人体大动脉内皮组织排列成 行,而这种粘附作用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损伤的早期。脂联素还可以降低多种粘附分子(VCAM-1、ICAM-1、 选择素-E)在内皮细胞的表达。核转录因子NF-κB是参与由TNF-α刺激VCAM-1、ICAM-1、选择素-E转录调节的重 要因子。Ouchi和Kihara等报道,脂联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信号通路调节内皮细胞的功能。NF-κB诱导激酶 (NIK)使IKB激酶(IKK)复合物磷酸化,激活NF-κB。TNF受体结合因子2是NIK和TNF-α信号通路连接蛋白,是 TNF-α诱导NIK– NF-κB激活和JNK或p38通路激活的分叉点,NIK不参与JNK和p38激酶的激活。据报道,cAMPPKA信号通路通过稳定IKB-α削弱 NF-κB的活性,虽然其精确的机制还未澄清。脂联素特异性地抑制TNF-α诱导 ΙκB-α-NF-κB通路的激活,不影响JNK、p38或 Akt激酶的磷酸化,表明脂联素在NIK和ΙκB-α之间降低了 TNF- α诱导NF-κB信号通路的转导。这些结果表明,脂联素不依赖 cAMP-PKA对TNF-α诱导的粘附分子表达产生 效应。

脂联素的主要功能

脂联素的主要功能

脂联素的主要功能
脂联素(Adiponectin)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它在调节糖代谢、脂肪酸氧化和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以下是脂联素的主要功能:
1.调节糖代谢:脂联素可以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使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它通过激活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途径来实现这一作用。

2.促进脂肪酸氧化:脂联素增加肌肉中脂肪酸的氧化,从而减少血浆中的游离脂肪
酸水平。

3.抗炎作用:脂联素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其他炎
症因子的产生。

4.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脂联素可以减少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动脉粥样
硬化的风险。

5.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低脂联素水平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有
关。

增加脂联素水平可能是治疗这些疾病的潜在策略。

6.其他作用:脂联素还与其他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有关,如骨代谢、生殖功能和某
些癌症的发展。

总之,脂联素是一个多功能的激素,对于维持能量和糖代谢平
衡以及预防慢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脂联素作为一种多功能激素,在维持糖脂代谢平衡、减轻炎症反应和保护心血管系统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然而,肥胖人群通常表现出脂联素水平下降的现象,这也是他们更容易患上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脂联素的检测原理

脂联素的检测原理

脂联素的检测原理脂联素是一种由脂细胞分泌的激素,它在调节脂肪代谢和血糖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脂联素的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脂肪代谢的状态,预测患者发生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并评估某些药物治疗的疗效。

目前,常见的脂联素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荧光法(IF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

下面将以ELISA方法为例,详细介绍脂联素的检测原理。

ELISA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免疫测定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检测物(如脂联素)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并通过化学指示剂的发色反应来测定其浓度。

具体步骤如下:1. 涂层:首先,在微孔板的孔中涂层抗脂联素的特异性抗体。

孔的数量通常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可以并行测试多个样本。

2. 样品加入:将待测样本加入涂有抗体的孔中,使样品中的脂联素与抗体结合。

3. 洗涤:利用洗涤缓冲液去除未结合的样品。

4. 检测:加入与脂联素结合的酶标记抗体,使其与未结合的脂联素结合。

5. 再次洗涤:用洗涤缓冲液清洗未结合的酶标记抗体。

6. 底物反应:加入含底物的显色或荧光溶液,使底物发生颜色或荧光反应。

7. 阻止反应:通过添加停止液停止底物的反应,以阻止进一步的颜色或荧光产生。

8. 读数:使用酶标仪测定对应波长下的光密度或荧光强度。

光密度或荧光强度与样品中脂联素的浓度成正比。

ELISA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并且可以高通量地同时处理多个样品。

但是,该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可能受到样本的稀释或污染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脂联素检测时,需遵循相关操作规范,并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

总之,脂联素是调节脂肪代谢和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其检测可帮助评估患者的代谢状态和相关疾病风险。

ELISA法是一种常用的脂联素检测方法,通过特异性抗体与脂联素结合,利用底物反应的光密度或荧光信号测定其浓度。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但仍需遵循相关操作规范,并进行多种方法的验证。

希望该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脂联素研究进展

脂联素研究进展

脂联素研究进展脂联素(adiponecti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为一种多肽激素,具有多种生理作用。

研究发现,脂联素与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各因素及内皮功能有明显相关性,与冠心病、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密切相关。

1 脂联素的发现、结构、基因与遗传1.1 脂联素的发现脂联素为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因子之一,1995年由scherer等[1]首先从鼠的脂肪细胞中分离出来,因其与补体C1q有很近的同源性,且相对分子质量为30×103的蛋白质,故命名为ACRP30[1];1996年Hu等从鼠脂肪细胞中克隆出cDNA,将其命名为AdipoQ;同年,Maeda等[2]在人脂肪细胞中得到ACRP30及AdipoQ的类似物,因其为脂肪组织含量最为丰富的基因转录产物,故称其为apM-1[2];同年,Nakano等在人血浆中提纯出apM-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103的明胶结合蛋白,称其为GBP28;1999年Arita等将其命名为脂联素。

1.2 结构与功能脂联素属于可溶性防御性胶原家族成员,含有244个氨基酸,一级序列分析提示其包含4个功能区:1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23个氨基酸组成的氨基端非螺旋功能区、一段22个胶原重复序列和137个氨基酸组成的羧基端的球形功能区。

球形区脂联素(globuar adiponectin,gAacrp-30)有比脂联素更为广泛而活跃的生物学作用。

脂联素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为:(1)作为一种胰岛素超敏化激素促进骨骼肌细胞的脂肪酸氧化和糖吸收,加强胰岛素的糖原异生作用,抑制肝糖元生成,调节脂肪酸氧化、糖代谢,为机体脂质代谢和血糖稳态调控网络的重要调节因子;(2)通过抑制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及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在人类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的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3)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前体细胞的生长与抑制成熟巨噬细胞的功能调节炎症反应等。

脂联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脂联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脂联素对糖代谢的影响及机制分析脂联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也被称为肥胖因子或瘦素。

它是一种多肽激素,由全长脂联素、大分子脂联素和小分子脂联素三种形式组成。

在不同的组织和细胞中,脂联素起到不同的作用。

在研究中发现,脂联素对糖代谢有着显著的影响。

脂联素的影响机制:1. 促进糖酵解脂联素可以促进细胞内的糖酵解过程,从而提高细胞内的ATP水平,增加能量的供应。

糖酵解是一种对细胞内能量产生贡献的代谢途径,与氧化磷酸化同级别的生成ATP分子,通常更加快速和直接。

2. 促进糖原的合成和释放脂联素可以增加糖原在肝脏和肌肉中的合成,并促进糖原的释放。

糖原是机体内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对于维持机体的代谢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脂联素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是一个重要的激素,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同时还能抑制葡萄糖在肝脏中的生成。

4. 抑制糖异生脂联素可以抑制肝脏和肾脏中的糖异生作用,从而减少机体内糖的产生。

糖异生是机体内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这种机制可以将蛋白质和脂肪转化为葡萄糖,从而确保机体有足够的能量供应。

综上所述,脂联素通过多种机制对糖代谢有着显著的影响。

与体重增加的肥胖人群相比,瘦人体内的脂联素水平通常较高。

因此,脂联素的补充或激活可能有助于改善糖代谢异常和肥胖等相关疾病。

在临床研究中,脂联素的补充已经被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根据一项对32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脂联素的补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并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此外,一些小型的动物实验还表明,脂联素可以起到减轻肝脏和肌肉的脂肪变性进程的作用,从而降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然而,脂联素的补充仍然存在一些争议。

某些研究表明,过量的脂联素会影响骨骼健康,增加骨折风险。

另外一些人担心,脂联素的补充可能会增加肥胖人群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疾病发生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脂联素治疗糖尿病或减轻肥胖方面,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究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脂联素代谢

脂联素代谢

脂联素代谢
脂联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具有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

它对身体的影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影响脂肪代谢,二是影响糖代谢。

本文将分步骤阐述脂联素代谢的过程及其作用。

一、脂肪代谢
1. 分泌:脂联素的主要来源是成熟脂肪细胞,当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时,脂联素的分泌量也会增加。

2. 作用:脂联素能够促进脂肪细胞内脂肪的分解和释放,并抑制脂肪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这使得身体能够更好地利用脂肪存储来提供能量。

3. 相关疾病:脂联素缺乏或抵抗可能导致肥胖、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二、糖代谢
1. 分泌:脂联素也能够由肝脏、胰岛细胞等组织分泌。

2. 作用:脂联素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合成和降低血糖浓度。

3. 相关疾病:脂联素缺乏或抵抗可能导致糖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

除上述两个方面,脂联素在其他方面也有所作用,如调节血脂、血压、血管功能等。

但总的来说,脂联素主要是通过对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的影响来发挥作用的。

值得注意的是,脂联素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分泌水平,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运动、饮食、睡眠等。

因此,维护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是维持脂联素代谢的关键。

总之,脂联素代谢在身体的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作用涉及到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等方面。

因此,关注和维护脂联素的健康代谢对于预防和控制相关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脂联素研究进展及其与康复运动

脂联素研究进展及其与康复运动

脂联素研究进展及其与康复运动【关键词】脂联素;康复;运动;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脂联素(adiponecti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蛋白,具有调节能量平衡、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

脂联素在健康机体血浆中含量丰富,但在肥胖、2型糖尿病、冠心病及原发性高血压等状态下,脂联素水平降低。

康复作为一种对机体的有益刺激能否影响患者体内脂联素水平,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1 脂联素概述1.1 脂联素的基因、结构、功能:脂联素(adiponectin)又称acrp30、adipoq、apm1、bp28,1995年由scherer等从鼠的脂肪细胞分泌出来[1]。

脂联素基因全长17kb,定位染色体3q27,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人与鼠的内含子/外显子相对保守,脂联素启动子区都缺乏tata盒。

脂联素蛋白质结构是由24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其分子结构包括4个功能区,用胰蛋白酶裂解脂联素可得到一个含有球形结构域的片段(acrp30),acrp30活性远远大于脂联素,能对抗动脉粥样硬化(as)。

1.2 脂联素的信号传导通路:脂联素受体有两种,分别为adipor1和adipor2,人adipor1和adipor2均在骨骼肌丰富表达;而小鼠adipor1主要在骨骼肌中表达,adipor2则主要在肝脏表达。

人类和小鼠的adipor1有96.8%的同源性,而和adipor2有95.2%的同源性。

adipor1和adipor2在结构上高度相关,具有66.7%的同源性。

这两个受体都是通过激活——磷酸腺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α代谢途径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增加脂肪酸的氧化,萄萄糖的摄取和降低糖异生,以此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2 脂联素的抗炎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2.1 脂联素的抗炎作用:生理浓度的脂联素能够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kappab(nf_κb)途径降低抵抗素(resisti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_α)诱导的血管细胞粘附分子_1(vcam_1)、内皮细胞选择素(e_selecin)、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_1)、白细胞介素_8(il_8)等内皮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单核细胞黏附[2]。

脂联素

脂联素

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胰岛B细胞、巨噬细胞和受损血管内 皮细胞等均有AdipoR的表达。大动脉内皮细胞和胰岛B细胞 同时表达AdipoR1和AdipoR2两种受体,但是优先表达AdipoR1 的mRNA。
图4 两种脂联素受体的立体图
-
脂联素的编码基因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脂联素的基因由apM1编码,不同种属其基因位点不同, 在人类定位于3q27染色体,全长约16 kb。apM1基因由3个 外显子(从18 bp到4 277 bp)和2个内含子(0.8 kb和12 kb)构 成。
新生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出生体重及头围呈正相关,儿童 青春发育前血清脂联素水平并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 到了青 春发育期则与成年人相似。女童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 男童, 男童脂联素水平呈V 字型 , 在10-12岁时达到低谷 ,这 可能与青春期性激素水平有关。
-
脂联素受体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
脂联素的表达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在人、猴子、小鼠中研究结果发现, 脂肪组织脂联素基因表 达量和血浆脂联素水平随脂肪过度沉积而下降, 随体重下降 而上升。 体内脂联素表达与脂肪沉积密切相关, 但是两者之 间如何调控的机理还不清楚。
-
脂联素的表达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调节脂联素在脂肪细胞表达的因素有生脂转录因子过氧化物 酶增殖激活受体-γ,激动剂(TZD)、β-肾上腺能受体、第2信 使cAMP、IL-6、IGF-I及皮质激素等。此外,影响脂联素基因 表达的还有生长激素、睾酮、内皮素-1及儿茶酚胺等。
脂联素结构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脂联素通过3个球形结构域单体连接成三聚体,4-6个三 聚体通过胶原结构域链接形成低聚体或者高级结构,其在 血浆内的浓度为5-30μg/ml,有全长和球形两种循环形式。

脂联素含量检测的金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脂联素含量检测的金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脂联素含量检测的金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脂联素(adiponectin)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重要激素,对机体的代谢调节和炎症反应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脂联素功能研究的深入和相关临床疾病的发现,脂联素含量检测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准确测定脂联素含量是了解其生物学功能、评估机体健康状态以及辅助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脂联素含量检测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脂联素的重要性和作用,以便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脂联素含量检测具有如此大的意义。

接着,我们将评估目前现有脂联素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然后,我们将详细阐述针对血清和组织中脂联素的检测方法,并解释其原理与验证过程。

同时,我们也会探讨在进行脂联素含量检测时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将总结文中所述要点,并对未来脂联素含量检测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全面概述和说明脂联素含量检测的金标准。

通过详细介绍脂联素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现有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高人们对脂联素含量检测重要性的认识,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

通过明确脂联素含量检测的方法与原理,以及解决可能遇到挑战的方案,旨在为研究人员和临床专家提供可靠可行的指导。

最终,本文希望能为未来脂联素含量检测研究指引提供一定参考,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2. 脂联素含量检测的金标准2.1 脂联素的重要性和作用脂联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它在机体内部起着重要调节代谢和整体健康状况的作用。

脂联素能够影响胰岛素敏感性、糖代谢、脂肪酸氧化和炎症反应等多个生理过程。

因此,在许多代谢性疾病如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中,脂联素含量成为了一个被广泛关注的指标。

2.2 现有脂联素检测方法的问题目前,存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检测脂联素含量,如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放射免疫分析法(RIA)以及质谱等。

然而,这些传统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脂联素在代谢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脂联素在代谢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脂联素在代谢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脂联素是一种蛋白激素,被广泛研究和关注其在代谢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

代谢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等,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脂联素的作用与机制,可以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脂联素最初被发现时,被称为一种调节脂肪细胞分化和代谢的蛋白。

它主要由脂肪组织合成和分泌,并进入循环系统。

脂联素能够通过与其受体的结合,调节许多生理过程,包括葡萄糖和脂肪酸的代谢、炎症反应、心血管功能等。

研究发现,脂联素水平与体重变化密切相关,肥胖者往往脂联素水平较低。

这一发现显示了脂联素在肥胖和相关代谢疾病中的可能作用。

关于脂联素在代谢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脂联素能够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在糖尿病患者中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问题。

研究发现,脂联素能够通过激活信号转导途径,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此外,脂联素还能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帮助维持血糖平衡。

因此,脂联素在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方面具有潜在的治疗糖尿病的价值。

另外,脂联素在调控脂肪酸代谢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脂肪酸是能量的重要来源,但是在肥胖和代谢疾病中,脂肪酸的过氧化和脂肪代谢紊乱常常发生。

研究发现,脂联素能够通过调节脂肪酸合成和氧化酶的表达,影响脂肪酸的合成和代谢过程。

此外,脂联素还与脂肪细胞凋亡和白色脂肪转化为棕色脂肪等过程相关。

这些发现表明脂联素在脂肪酸代谢调控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有助于防止脂肪酸沉积和脂肪代谢紊乱。

脂联素还与炎症反应和心血管功能密切相关。

在炎症状态下,脂联素的水平往往下降,而这与许多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研究表明,脂联素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作用,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此外,脂联素还能通过调节血管舒缩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

心血管疾病是代谢疾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脂联素的抗炎和心血管保护作用为研究和防治这些并发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脂联素医学课件

脂联素医学课件

脂联素在肥胖症治疗中的作用
能量代谢调节
脂联素可以调节能量代谢,减少脂肪 堆积和增加能量消耗。在肥胖治疗中 ,增加脂联素水平可以促进脂肪燃烧 和减少体重。
改善胰岛素抵抗
脂联素还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这对于肥胖伴糖尿病的治疗尤为重 要。通过增加脂联素水平,可以增强 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脂联素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应用
脂联素与代谢综合征
02
脂联素水平下降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
脂联素与肥胖相关并发症
03
肥胖症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与
脂联素水平异常有关。
脂联素与心血管疾病
1 2
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脂联素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和炎症 反应过程。
脂联素与心肌梗死
低脂联素水平可能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因为它 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脂联素最新研究成果
01
02
03
研究1
脂联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 新进展
研究2
脂联素与心血管疾病预防 和治疗的新发现
研究3
脂联素在肥胖和代谢综合 征治疗中的突破性进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3
脂联素与代谢性疾病
脂联素与糖尿病
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
脂联素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脂联素与β细胞功能
脂联素可以保护β细胞免受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损伤,维持其正常功 能。
脂联素与糖尿病并发症
脂联素水平下降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脂联素与肥胖症
脂联素与脂肪积累
01
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导致脂肪在腹部和肝脏等部位的积累。

脂联素的研究进展

脂联素的研究进展

脂联素的研究进展脂联素是胰岛素敏感的脂肪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脂联素自上世纪末首次由Scherer和Lodish发现以来,其生物学功能不断被挖掘。

已发现的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及正在被研究的延缓肾功能衰竭、评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等功能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本文主要综述了脂联素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肾脏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1 脂联素的来源及结构脂联素被Scherer和Lodish于1995年在小鼠中发现并命名为ACRP30[1],后Maeda等[2]分离出人脂联素基因,同年Nakano等[3]在人的血清中提纯出apMl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一种相对分子量28×103的明胶结合蛋白,称其为GBP28。

研究表明脂联素从属于C1q样蛋白超家族,由24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30KD。

血浆中的脂联素存在多种亚型,低分子(三、六聚体)、中分子及大分子(多聚体)。

高分子亚型即多聚体的脂联素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2 脂联素的生物学功能脂联素与脂联素脂联素受体1及脂联素受体2结合,主要通过激活AMPK 及NF-KB途径发挥生物学效应。

2.1脂联素与肿瘤据报道,某些肿瘤患者血浆中脂联素降低。

脂联素对某些肿瘤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4,5]。

王建等[6]对50名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免疫组化研究,癌组织中脂联素表达阳性者29例,阳性表达率为58%。

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脂联素表达阳性者41例,阳性表达率为82%,该组数据表明,大肠癌组织中脂联素表达程度比正常组织降低。

进一步检测脂联素在不同分期肿瘤中的表达发现,脂联素的表达在低、中、高分化组间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A Young King 等[7]将脂联素加入HCT116标记的结肠癌细胞中,观察癌细胞的生长,发现HCT116癌细胞的分化明显被抑制,而且抑制程度呈计量依赖性。

该项基础研究表明,脂联素对结肠癌细胞具有抗分化的作用。

目前已有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胃癌等肿瘤发生相关的临床报道[8,9,10]。

脂联素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治疗策略

脂联素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治疗策略

脂联素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治疗策略代谢性疾病(metabolic diseases)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包括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等。

由于现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的不断侵袭,人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脂联素(adiponectin)作为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在代谢性疾病的发病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脂联素的生理学作用、脂联素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以及脂联素在代谢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策略三个方面详细阐述脂联素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以及治疗策略。

1.脂联素的生理学作用脂联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在调节脂肪酸和葡萄糖代谢方面具有独特的生理学作用。

该激素在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学作用,包括调节葡萄糖代谢、促进脂肪酸氧化、减轻炎症反应以及改善动脉硬化等。

脂联素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同时还能够抑制肝脏中糖新生,从而改善血糖代谢。

此外,脂联素能够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储存,从而减轻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症状。

同时,脂联素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心血管系统和肾脏功能,调节胰岛素的敏感度,从而改善代谢紊乱和相关疾病。

2.脂联素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在代谢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脂联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激素,在调节代谢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身体脂肪组织增加时,人体分泌的脂联素水平会相对降低,这种情况会导致代谢过程的紊乱,从而诱发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实际上,脂联素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

例如,在肥胖病人身上检测到的脂联素水平往往偏低,而同时表现出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症状;而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脂联素水平也会有所下降,同时还表现出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症状。

3.脂联素在代谢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策略由于脂联素在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一些研究者开始探索脂联素在代谢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策略。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脂联素作为新一代的治疗药物具有很多优势。

山东脂联素收费编码

山东脂联素收费编码

山东脂联素收费编码摘要:一、山东脂联素简介1.脂联素的基本概念2.山东脂联素在山东地区的应用二、山东脂联素收费编码的产生背景1.我国医疗收费编码体系的建立2.山东脂联素收费编码在医疗收费中的作用三、山东脂联素收费编码的具体内容1.编码分类及含义2.编码使用注意事项四、山东脂联素收费编码的意义1.提高医疗收费的规范性2.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3.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正文:一、山东脂联素简介脂联素(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FAB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主要功能是结合脂肪酸,参与脂肪酸的运输和代谢。

近年来,山东脂联素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在山东地区的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

二、山东脂联素收费编码的产生背景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医疗收费编码体系,目的是为了实现医疗服务收费的标准化、规范化。

在这一背景下,山东脂联素收费编码应运而生,成为医疗收费编码体系中的一部分,为山东地区的医疗收费提供依据。

三、山东脂联素收费编码的具体内容山东脂联素收费编码是根据我国医疗收费编码体系制定的,包括脂联素检测、脂联素相关治疗等方面的收费项目。

具体编码分类及含义如下:1.脂联素检测:包括血清脂联素测定、尿液脂联素测定等,用于诊断和监测相关疾病。

2.脂联素相关治疗:包括使用山东脂联素进行治疗的项目,如药物治疗、生物治疗等。

在使用山东脂联素收费编码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根据实际检测项目和治疗方案选择相应的编码。

2.确保编码的准确性,避免因编码错误导致的收费问题。

四、山东脂联素收费编码的意义山东脂联素收费编码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1.提高医疗收费的规范性:通过统一的收费编码,使医疗服务收费更加规范、透明,有利于维护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2.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收费编码的实施有助于了解医疗服务的需求情况,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依据,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联素的发现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Maeda 等Q 的类似物, 因其与胶原质Ⅹ、Ⅷ和补体因 子C1q 有高度相似, 并且在脂肪组织中基因转录产物最丰富, 故称为 apM1;
Nakano 等( 1996) 用明胶亲和层析分离人血浆蛋白时发现
细胞表达脂联素受体。通过研究脂联素, 可以发现肥胖和肿瘤
之间的关系。
脂联素与肿瘤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Chen 等研究了血清脂联素水平和子宫肌瘤之间的关
系, 发现患子宫肌瘤的妇女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和正常对照
组相比明显降低。在< 65 岁的妇女当中, 血浆脂联素水平 每增加一个标准差, 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就降低 50%。
脂联素与肿瘤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Petridou 等测定了 1996~2000 年间201 例患有白血病
的儿童( ALL 179 例, AML 22 例) 和 201 例有轻微儿科疾病的
儿童的血浆脂联素水平, 结果发现脂联素和 AML 成负相关, 与 ALL 没有明显关系, 说明了脂联素可以抑制骨髓增生, 在 儿童 AML 的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
IL-6、C反应蛋白、皮质激素和TNF-α抑制脂联素基因表达。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人和动物的脂肪细胞脂联素表达及其 血浆浓度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程度呈负 相关, 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
脂联素的表达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在培养的 3T3-L1 脂肪细胞, 给予短期的胰岛素刺激, 可促 进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和转录, 使脂联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
图1 人与鼠的脂联素结构
脂联素结构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脂联素通过3个球形结构域单体连接成三聚体,4-6个三
聚体通过胶原结构域链接形成低聚体或者高级结构,其在
血浆内的浓度为5-30μg/ml,有全长和球形两种循环形式。
图2 脂联素的三聚体和低聚体
脂联素含量在人群中的差异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在 3T3-L1 脂肪细胞里, 生长激素( GH ) 可增加脂联素的表
达水平, 且呈时间依赖性, 其作用一般 30 h 后开始生效, 40 h达最大效应, 说明 GH 对脂联素表达的调节具有迟缓性。
脂联素的表达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肿瘤坏死因子α ( TNF-α) 对脂联素基因的表达起负调控作用,
脂联素与肿瘤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Bub 等发现亚生理浓度的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全长脂联素复合物
明显抑制了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脂联素还可以加强多柔比星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可能会对前列腺癌有治疗作用。
脂联素介绍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脂联素( adiponectin) 就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肪细
胞因子, 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与肥胖呈负相关的脂肪细胞特
异性蛋白。近几年的研究发现, 脂联素具有直接抗糖尿病、 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和抗血管形成的特性。
脂联素的发现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弹力纤 维
基质降解酶 胶原酶 金属蛋白酶 弹性蛋白酶
纤维帽
CD-40L
+ + + + + +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TNF- MCP-1 M-CSF
脂核
Libby P. Circulation 1995;91:2844-2850.
27
脂联素与动脉硬化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此外,在动物实验显示, 脂联素缺乏小鼠表现为内皮依赖
注射脂联素可以降低肝脏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和葡糖6-磷酸酶的mRNA 表达 , 抑制肝糖生成酶的表达 , 从而减 少了内源性糖的生成。
脂联素与能量代谢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脂联素能够影响机体处理糖类和脂肪的能力。脂联素
可能通过抑制TNF-α通路增强胰岛素PI-3K通路,增强胰岛素
的敏感性。同时β细胞是脂联素直接作用的靶细胞,血清脂 联素浓度和β细胞上脂联素受体的多少决定了脂联素对β细 胞的作用强弱,这暗示了脂联素对调节糖代谢有着双重作 用,即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及改善β细胞功能。
脂联素
——养猪、肿瘤和减肥
脂联素介绍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曾经被认为是“能量仓库”的脂
肪组织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脂肪组织可以分 泌出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抵抗素、脂联素、内脏脂肪 素等细胞因子和激素。这些物质具有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和 炎症、免疫应答等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
脂联素与动脉硬化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体外实验表明: 脂联素抑制 TNF-α 诱生的内皮细胞间黏附分
子( ICAM- 1) 、 血管黏附分子( VCAM- 1) 和 E-选择素的表达增
加。脂联素还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以及巨噬细胞向泡 沫细胞的转化。脂联素减少脂质在巨噬细胞细胞泡沫细胞的 累积,通过增加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用
单核细胞
管腔
LDL
黏附分子
趋化因 子
MCP-1
oxLDL
LDL
内皮
泡沫细胞
内膜
巨噬细 胞
Ross R. N Engl J Med. 1999;340:115-126.
25
动脉粥样硬化脂纹期 内皮下聚集的大量泡沫细胞
26
纤维帽基质的合成与降解
胶原
氨基酸 氨基酸
IFN-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在人、猴子、小鼠中研究结果发现, 脂肪组织脂联素基因表
达量和血浆脂联素水平随脂肪过度沉积而下降, 随体重下降
而上升。 体内脂联素表达与脂肪沉积密切相关, 但是两者之 间如何调控的机理还不清楚。
脂联素的表达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调节脂联素在脂肪细胞表达的因素有生脂转录因子过氧化物
脂联素与肿瘤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Ishikawa 等测定禁食后的 75 例胃癌患者的血浆脂联素 水平, 结果发现胃癌患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 照组, 上部胃癌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下部胃癌患者。
此外, 当肿瘤分期进展时, 脂联素往往会下降。
脂联素与肿瘤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新生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出生体重及头围呈正相关,儿童
青春发育前血清脂联素水平并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 到了青
春发育期则与成年人相似。女童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 男童, 男童脂联素水平呈V 字型 , 在10-12岁时达到低谷 ,这 可能与青春期性激素水平有关。
脂联素受体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Yamauchi等(2003)首次克隆出人类和小鼠脂联素受体,发现 高度保守的脂联素受体(AdipoR)有两种构成:AdipoR1和
Mantzoros 等测定了 174 例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和 167 例 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 结果发现血清脂联素水平和乳腺癌
发病风险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 绝经后患者尤其明显。
Miyoshi 等选取了 102 例乳腺癌患者做为试验组和 100 例
健康妇女做为对照组, 发现低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增加了患乳
有高亲和力,但对全长脂联素亲和力低,而AdipoR2主要表 达在肝细胞,对两者具有中等亲和力。
脂联素受体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胰岛B细胞、巨噬细胞和受损血管内 皮细胞等均有AdipoR的表达。大动脉内皮细胞和胰岛B细胞 同时表达AdipoR1和AdipoR2两种受体,但是优先表达AdipoR1
了该蛋白质, 故命名为明胶结合蛋白( GBP28);
Arita 等( 1999) 将 apM 1基因产物命名为脂联素。
脂联素结构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人类脂联素由244个氨基酸组成(鼠为247个),翻译 后修饰为8种不同的同源蛋白,经胰蛋白酶裂解后得到球 形结构域,其活性远远大于脂联素,而且与Clq和TNF-α家 族具有结构同源性。
腺癌的风险, 并且往往肿瘤体积较大, 分化较差。
脂联素与肿瘤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Wei 等从 1994~2002 年记录了 18225 例男性的血浆脂
联素水平, 把其中的 179 例患结直肠癌的男性做为试验组,
另外选择两倍的健康男性为对照组, 结果发现低血浆脂联 素水平的男性比高水平的男性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更高。
的舒张和NO 产生受损,低脂联素血症与糖尿病人较低的
血管舒张反应有关,在人的主动脉内皮细胞给予脂联素后 可增加 NO 产生。
脂联素与肿瘤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脂联素不但在糖类和脂类代谢过程以及炎症反应中起到 重要作用, 目前也认为和一些恶性肿瘤有关。 大量的临床试 验和基础研究表明, 肿瘤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偏低, 并且肿瘤
并依赖于时间和剂量。原因是脂联素和 TNF-α的结构相似, 它
们能够与对方的受体结合, 通过同一个信号通道, 发挥各自的 生物学效应。去甲肾上腺素抑制 3T3-L1 细胞中脂联素 mRAN 表达水平, 并呈剂量依赖性 。
脂联素与能量代谢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脂联素具有调节葡萄糖转运的作用 。研究发现通过静脉
脂联素通过抑制TNF-α在巨噬细胞中的合成以及在内皮细
胞中的作用 , 干扰TNF-α信号传导 ,减弱TNF-α的生物学效
应 , 降低炎症反应。
脂联素与动脉硬化
吴健雄学院 2015.10.21
现认为动脉硬化是以动脉炎症损伤为特征的系统疾病, 其
病理生理过程是由系统的代谢危险因素与最常见相关因素:
如肥胖、 白细胞、 血小板和血管壁细胞之间的复杂的交 互作用 。炎症驱动着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进展和破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