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人文地理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摩霍克河谷区:纽约州中部的摩霍克河谷地区,尼加拉瀑布附近 电机、化学、光学机械、钢铁、炼铝业等工业
(4)区兹堡——伊利湖岸区:宾州的西部和俄亥俄州的东部为中心。 北美最古老的钢铁工业区。因阿巴拉契亚山区产煤,苏必利尔湖附近高质 量的铁矿石。 钢铁、电气设备、机械、橡胶、机械工业等。
(一)北美工业带
2. 莱茵——鲁尔工业区:包括比、荷、德西北、法东北部; 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区,莱茵河和鲁尔河汇合处的鲁尔区是该区 工业企业最集中的地区。 该工业区煤铁资源丰富,钢铁、机械、机车、军工业发达。
3.莱茵中部工业区:位于德西南、法东部; 欧洲第二个重要的工业区,区位条件优越,人口集中。 法兰克福为该区的地理中心,也是铁路、公路、航空中心。 斯图加特是世界名牌汽车(奔驰、奥迪)的产地。 曼海姆以化学和制药工业闻名。 莱茵河西岸是法国钢铁工业的重要生产区。
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 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这次革命是技术的重大变革。
第一次革命的发明家多是经验丰富的工人,而第二次工业 生产革命的发明家多是专家学者,他们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 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将工业生产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突出表现为工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产量急剧提高,并以比 第一次产业革命更快的速度向各国扩散。
(1)条件 时间:1760~1840年左右
A 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 资本:海外贸易、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 C 劳动力:圈地运动; D 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知识; E 市场:打败西、荷和法,国外市场不断扩大。
(2)特点 A 重要的新机器,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 B 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C 首先在棉纺织业进行,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产生连锁反应; D 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 E 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一)伐木业 1.木材的采伐集中在寒温带与热带 寒温带森林(泰加针叶林):俄北部及远东地区、加拿大
北部、北欧 热带森林:巴西亚马列逊河流域、非洲赤道两边、东南亚 区域生态问题:采伐量在不少地区超过生长量 应合理开采与保护 森林不单提供木材,还具有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
善气候,防止沙漠化,保护环境等作用。热带森林是世界物 种的集中地,生物基因宝库,地球上氧气的重要供应源。
2交通运输业:富尔 顿—轮船(1807 年);史蒂芬孙—蒸 汽机车
工具的创制:汽车和 飞机的发明;
3电讯事业的发展:电 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
4人工合成材料
5分子生物学和遗传 学等
第2节 产业类型及其分布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在第一产业中属于工业领域的有:伐木业、捕捞业和采矿业。 伐木业、捕捞业以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可更新资源”为生产对象。 采矿业以煤、石油等不可更新资源为生产对象。
(3)影响 A 生产手段由手工生产转向机器大生产; B 生产组织由手工工场转为工厂; C 改变了城乡结构,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期,从一系列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的 1.首先出现纺织工业:
飞梭(1733年)手摇纺纱机(1765年)水力转动纺 纱机和织布机(1769年) 蒸汽机(1769年)
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意大利北部波河流域、米兰、都灵、热那 亚; 钢铁、运输装备(尤其是高质量的汽车)、纺织和食品等。
(1)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 利时,其次是法国。
(2)向北美的扩散: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 但是,其发展速度快。
(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 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 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1. 英国工业区 2. 莱茵-鲁尔工业区 3. 莱茵中部工业区 4. 意大利北部工业区
(二)欧洲工业带
1.英国工业区:位于英格兰的中部、北部、苏格兰的南部 区内钢铁、煤炭、纺织品等传统工业衰落,产业结构转型 现英国工业与欧洲大陆联系加强,工业布局重心由西海岸向 东南沿海地区转移。
英 国 地 图
(二)欧洲工业带
北岸地区。 钢铁、机械、食品、造纸、炼铝、汽车装配
(一)北美工业带
(7)东南工业区:从北卡罗来纳的格林斯伯勒——夏洛特——佐治 亚州的亚特兰大——亚拉巴马州的伯明翰,沿着阿巴拉契亚山脉 南部延伸。 纺织、运输装备、家具、食品、炼铝、钢铁及针织工业比较发 达
(8)海湾工业区:位于墨西哥湾北岸,以新奥尔良、休斯敦为中心 工业有炼油、化学、炼铝、电机、电子等
铬---多产于俄罗斯和南非 镍---多产于加拿大和新喀里多尼亚 铜---多产于智利、美国、赞比亚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贵重矿产中金与钻石以南非和俄罗斯为主要产区。 燃料矿产中: 石油——俄美、沙特、科、两伊、委、中、墨、尼日利亚等 煤:中、俄、美、德、波兰等 2. 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冶炼与加工工业多建在采矿地区或其不远的地方 沿海地区建厂(需矿石进、出口) 消费地
二、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第二产业: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 品)及工业原料进行加工而取得产品的,主要为制造业。加 工第一产业提供的原料,将其变成半成品或成品
分布:多集中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美、日、西欧、 中、俄等
工厂多设在交通比较方便的地区与城市,特别是沿海港 口城市
(一)北美工业带
一、 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一)科学前提与基础 农业社会:生产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维,一大批经验丰富、
技术训练的工匠; 欧洲文艺复兴中:自然科学走上实验道路 工业革命前夕:工匠与学者开始结合,消除脑力与体力劳动
的偏见,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技术 需求
2、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过程
二、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
(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1.第二次技术革命: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期 电气时代:发电机、内燃机、电的应用 钢铁工业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工业生产推向一个新阶段: 2.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产量急剧提高 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一、二、三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标志 蒸汽机
内燃机和电力
工业部 棉纺织工业
门
钢铁工业
电力、化学、石 油开采、汽车和 飞机制造
工业分 由分散走向集中, 形成西欧和北美
布
由河流峡谷走向 两大工业地带
煤炭产地
二战后开始
微电子技术
工业是在农业发展几千年后才出现的,但是一次比农业 生产更深刻的变革。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第1节 工业的出现与初期发展 第2节 产业类型及其分布 第3节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
第1节 工业的出现与初期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 生产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 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二)捕捞业: 1.淡水中的鱼类 2.海洋渔场:北海、挪威海、波罗的海、地中海、中国沿海、日本周
围海域、澳大利亚东南海域、秘鲁附近海域、南极周围海域 (世界四大渔场图) 3.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南极大陆周围的大量磷虾是新发现的水产资源。 限额捕捞或在鱼类繁殖生长期内停止捕捞的办法,以保护鱼类资源。 过度捕捞及其危害
电子计算机、半 导体、核工业、 航天工业
工业摆脱能源的 地域限制,向新 区扩散,形成新 工业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1棉纺织:哈格里夫 1电力的广泛应用:电 1原子能的应用
斯—珍妮纺纱机;卡 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 2航天技术的发展
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 3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北美的制造业集中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该区称为北美工业带。 1、发展的有利条件 (1)与欧洲的市场和技术有密切的联系; (2)原料与能源丰富; (3)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裕; (4)具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运输条件优越。 ---水运交通有圣劳伦斯河和五大湖,并通过哈德孙河和摩霍克河与大
西洋及东海岸相连。加上运河、铁路的辅助。
纺织工业迅速崛起,成为英国主导产业 2.钢铁工业
木炭炼铁焦炭炼铁鼓风机泵的应用反射炉生铁变成 熟铁带动机器生产、铁路建设
(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3.采煤工业: 煤可代替冶炼中的木炭、蒸汽机用的木材燃料需求量大
增出口到欧洲 4.运输业:
运河建设 陆路(以马代步、铁路)四轮马列车(硬质路面) 汽船:“海洋铁路”时代 5.机械工业: 蒸汽机、纺织机械、采煤机械、冶炼机械、运输机械 6.化学工业: 纺织中的漂白与染色化工 化学纤维 7.食品工业 缸头食品时代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三)采矿业 1.分布受地质条件的制约 :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某些矿产只集中在某些国家或地区 如金属矿:铁——俄(库尔斯克)、乌克兰(克里沃罗格)、美
(苏必利尔湖附近)、澳(哈默斯利地wenku.baidu.com)、加(魁北克拉布拉多地区)、巴西(米纳斯吉拉斯洲)、印(比哈尔邦 和奥里萨邦)、瑞典北部、法东北部、委内瑞拉东南部等。
蒸气机的发明对工 业革命的发展起了 关键作用。
(1)摆脱了受地理 条件的严格限制;
(2)提供的动力易 于控制,提高劳动 生产率。
(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纺织业
机械工业 钢铁工业 采煤工业
化学工业
交通运输业 食品工业
(一)工业生产的扩散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 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 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主要扩散方向是欧洲与北美。
(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位于佛罗里达州中部 食品、电机、电子部件
(10)西海岸工业区:位于加州的西南部,以洛杉矶、圣迭戈为中 心 宇航、飞机制造、电子、炼油、制药、服装等新兴工业为主
(二)欧洲工业带
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 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 大利北部,主要包括:
第6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工业——指采掘自然物质、或对农矿产品的加工的物质 生产部门。或:它是以取得自然界的物质资源(如采矿和伐木) 和农矿产品进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因为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必须的原材料、能 源、技术装备;也为广大人民生活创造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 故而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物质基础。
(5)大湖西岸工业区:芝加哥、底特律、托莱多、密尔沃基等。 这里是美国的运输网络中心。底特律及其周围汽车制造业占特 殊地位,芝加哥则以铁路车厢、拖拉机、农业机械、食品加工等 产业闻名。 运输装备、钢铁、汽车、机械、金属加工、印刷、出版
(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多仑多是区内最大城市 加拿大最重要的工业区,从圣劳伦斯河谷向西延伸到大湖东部的
(一)北美工业带
(1)新英格兰区:以马萨诸塞州大波士顿为中心,北美工业带中最古老的工 业区 19世纪早期纺织、成衣中心现在的电机、金属加工、电子产品
该区域附近有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波士顿被称为美东北的硅谷) (2)中大西洋工业区:纽约为中心,包括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宾夕法尼亚
州的费城和华盛顿。 工业结构由服装、钢铁、化学、机械、金属加工、食品等行业构成。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6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工业文明的出现及其发展过程,工业地 域类型及其分布,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以正确认识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及调整布局、优化结构的必要性。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主要是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所变化,工业发展的问题 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主要是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的理解和当前的全球经 济形势分析。 三、知识要点: 1.工业出现的科学前提;2. 工业革命的产生;3.工业生产的扩 散;4.第二产业及其分布;5.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6.工业发展对社 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法 五、课的类型:理论综合课、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
(4)区兹堡——伊利湖岸区:宾州的西部和俄亥俄州的东部为中心。 北美最古老的钢铁工业区。因阿巴拉契亚山区产煤,苏必利尔湖附近高质 量的铁矿石。 钢铁、电气设备、机械、橡胶、机械工业等。
(一)北美工业带
2. 莱茵——鲁尔工业区:包括比、荷、德西北、法东北部; 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区,莱茵河和鲁尔河汇合处的鲁尔区是该区 工业企业最集中的地区。 该工业区煤铁资源丰富,钢铁、机械、机车、军工业发达。
3.莱茵中部工业区:位于德西南、法东部; 欧洲第二个重要的工业区,区位条件优越,人口集中。 法兰克福为该区的地理中心,也是铁路、公路、航空中心。 斯图加特是世界名牌汽车(奔驰、奥迪)的产地。 曼海姆以化学和制药工业闻名。 莱茵河西岸是法国钢铁工业的重要生产区。
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 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这次革命是技术的重大变革。
第一次革命的发明家多是经验丰富的工人,而第二次工业 生产革命的发明家多是专家学者,他们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 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将工业生产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突出表现为工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产量急剧提高,并以比 第一次产业革命更快的速度向各国扩散。
(1)条件 时间:1760~1840年左右
A 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 资本:海外贸易、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 C 劳动力:圈地运动; D 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知识; E 市场:打败西、荷和法,国外市场不断扩大。
(2)特点 A 重要的新机器,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 B 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C 首先在棉纺织业进行,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产生连锁反应; D 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 E 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一)伐木业 1.木材的采伐集中在寒温带与热带 寒温带森林(泰加针叶林):俄北部及远东地区、加拿大
北部、北欧 热带森林:巴西亚马列逊河流域、非洲赤道两边、东南亚 区域生态问题:采伐量在不少地区超过生长量 应合理开采与保护 森林不单提供木材,还具有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改
善气候,防止沙漠化,保护环境等作用。热带森林是世界物 种的集中地,生物基因宝库,地球上氧气的重要供应源。
2交通运输业:富尔 顿—轮船(1807 年);史蒂芬孙—蒸 汽机车
工具的创制:汽车和 飞机的发明;
3电讯事业的发展:电 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
4人工合成材料
5分子生物学和遗传 学等
第2节 产业类型及其分布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在第一产业中属于工业领域的有:伐木业、捕捞业和采矿业。 伐木业、捕捞业以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可更新资源”为生产对象。 采矿业以煤、石油等不可更新资源为生产对象。
(3)影响 A 生产手段由手工生产转向机器大生产; B 生产组织由手工工场转为工厂; C 改变了城乡结构,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期,从一系列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的 1.首先出现纺织工业:
飞梭(1733年)手摇纺纱机(1765年)水力转动纺 纱机和织布机(1769年) 蒸汽机(1769年)
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意大利北部波河流域、米兰、都灵、热那 亚; 钢铁、运输装备(尤其是高质量的汽车)、纺织和食品等。
(1)向欧洲的扩散: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 利时,其次是法国。
(2)向北美的扩散: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 但是,其发展速度快。
(3)向其他地区的扩散: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 散到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 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
1. 英国工业区 2. 莱茵-鲁尔工业区 3. 莱茵中部工业区 4. 意大利北部工业区
(二)欧洲工业带
1.英国工业区:位于英格兰的中部、北部、苏格兰的南部 区内钢铁、煤炭、纺织品等传统工业衰落,产业结构转型 现英国工业与欧洲大陆联系加强,工业布局重心由西海岸向 东南沿海地区转移。
英 国 地 图
(二)欧洲工业带
北岸地区。 钢铁、机械、食品、造纸、炼铝、汽车装配
(一)北美工业带
(7)东南工业区:从北卡罗来纳的格林斯伯勒——夏洛特——佐治 亚州的亚特兰大——亚拉巴马州的伯明翰,沿着阿巴拉契亚山脉 南部延伸。 纺织、运输装备、家具、食品、炼铝、钢铁及针织工业比较发 达
(8)海湾工业区:位于墨西哥湾北岸,以新奥尔良、休斯敦为中心 工业有炼油、化学、炼铝、电机、电子等
铬---多产于俄罗斯和南非 镍---多产于加拿大和新喀里多尼亚 铜---多产于智利、美国、赞比亚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贵重矿产中金与钻石以南非和俄罗斯为主要产区。 燃料矿产中: 石油——俄美、沙特、科、两伊、委、中、墨、尼日利亚等 煤:中、俄、美、德、波兰等 2. 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冶炼与加工工业多建在采矿地区或其不远的地方 沿海地区建厂(需矿石进、出口) 消费地
二、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第二产业:是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农产品和采掘业产 品)及工业原料进行加工而取得产品的,主要为制造业。加 工第一产业提供的原料,将其变成半成品或成品
分布:多集中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美、日、西欧、 中、俄等
工厂多设在交通比较方便的地区与城市,特别是沿海港 口城市
(一)北美工业带
一、 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一)科学前提与基础 农业社会:生产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维,一大批经验丰富、
技术训练的工匠; 欧洲文艺复兴中:自然科学走上实验道路 工业革命前夕:工匠与学者开始结合,消除脑力与体力劳动
的偏见,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技术 需求
2、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过程
二、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
(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1.第二次技术革命: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期 电气时代:发电机、内燃机、电的应用 钢铁工业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工业生产推向一个新阶段: 2.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产量急剧提高 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一、二、三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标志 蒸汽机
内燃机和电力
工业部 棉纺织工业
门
钢铁工业
电力、化学、石 油开采、汽车和 飞机制造
工业分 由分散走向集中, 形成西欧和北美
布
由河流峡谷走向 两大工业地带
煤炭产地
二战后开始
微电子技术
工业是在农业发展几千年后才出现的,但是一次比农业 生产更深刻的变革。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第1节 工业的出现与初期发展 第2节 产业类型及其分布 第3节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
第1节 工业的出现与初期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 生产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 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二)捕捞业: 1.淡水中的鱼类 2.海洋渔场:北海、挪威海、波罗的海、地中海、中国沿海、日本周
围海域、澳大利亚东南海域、秘鲁附近海域、南极周围海域 (世界四大渔场图) 3.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南极大陆周围的大量磷虾是新发现的水产资源。 限额捕捞或在鱼类繁殖生长期内停止捕捞的办法,以保护鱼类资源。 过度捕捞及其危害
电子计算机、半 导体、核工业、 航天工业
工业摆脱能源的 地域限制,向新 区扩散,形成新 工业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1棉纺织:哈格里夫 1电力的广泛应用:电 1原子能的应用
斯—珍妮纺纱机;卡 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 2航天技术的发展
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 3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北美的制造业集中在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该区称为北美工业带。 1、发展的有利条件 (1)与欧洲的市场和技术有密切的联系; (2)原料与能源丰富; (3)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裕; (4)具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运输条件优越。 ---水运交通有圣劳伦斯河和五大湖,并通过哈德孙河和摩霍克河与大
西洋及东海岸相连。加上运河、铁路的辅助。
纺织工业迅速崛起,成为英国主导产业 2.钢铁工业
木炭炼铁焦炭炼铁鼓风机泵的应用反射炉生铁变成 熟铁带动机器生产、铁路建设
(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3.采煤工业: 煤可代替冶炼中的木炭、蒸汽机用的木材燃料需求量大
增出口到欧洲 4.运输业:
运河建设 陆路(以马代步、铁路)四轮马列车(硬质路面) 汽船:“海洋铁路”时代 5.机械工业: 蒸汽机、纺织机械、采煤机械、冶炼机械、运输机械 6.化学工业: 纺织中的漂白与染色化工 化学纤维 7.食品工业 缸头食品时代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三)采矿业 1.分布受地质条件的制约 :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某些矿产只集中在某些国家或地区 如金属矿:铁——俄(库尔斯克)、乌克兰(克里沃罗格)、美
(苏必利尔湖附近)、澳(哈默斯利地wenku.baidu.com)、加(魁北克拉布拉多地区)、巴西(米纳斯吉拉斯洲)、印(比哈尔邦 和奥里萨邦)、瑞典北部、法东北部、委内瑞拉东南部等。
蒸气机的发明对工 业革命的发展起了 关键作用。
(1)摆脱了受地理 条件的严格限制;
(2)提供的动力易 于控制,提高劳动 生产率。
(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纺织业
机械工业 钢铁工业 采煤工业
化学工业
交通运输业 食品工业
(一)工业生产的扩散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 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 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主要扩散方向是欧洲与北美。
(9)佛罗里达中部工业区:位于佛罗里达州中部 食品、电机、电子部件
(10)西海岸工业区:位于加州的西南部,以洛杉矶、圣迭戈为中 心 宇航、飞机制造、电子、炼油、制药、服装等新兴工业为主
(二)欧洲工业带
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 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 大利北部,主要包括:
第6章 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工业——指采掘自然物质、或对农矿产品的加工的物质 生产部门。或:它是以取得自然界的物质资源(如采矿和伐木) 和农矿产品进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因为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必须的原材料、能 源、技术装备;也为广大人民生活创造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 故而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物质基础。
(5)大湖西岸工业区:芝加哥、底特律、托莱多、密尔沃基等。 这里是美国的运输网络中心。底特律及其周围汽车制造业占特 殊地位,芝加哥则以铁路车厢、拖拉机、农业机械、食品加工等 产业闻名。 运输装备、钢铁、汽车、机械、金属加工、印刷、出版
(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多仑多是区内最大城市 加拿大最重要的工业区,从圣劳伦斯河谷向西延伸到大湖东部的
(一)北美工业带
(1)新英格兰区:以马萨诸塞州大波士顿为中心,北美工业带中最古老的工 业区 19世纪早期纺织、成衣中心现在的电机、金属加工、电子产品
该区域附近有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波士顿被称为美东北的硅谷) (2)中大西洋工业区:纽约为中心,包括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宾夕法尼亚
州的费城和华盛顿。 工业结构由服装、钢铁、化学、机械、金属加工、食品等行业构成。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6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工业文明的出现及其发展过程,工业地 域类型及其分布,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以正确认识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及调整布局、优化结构的必要性。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主要是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所变化,工业发展的问题 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主要是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的理解和当前的全球经 济形势分析。 三、知识要点: 1.工业出现的科学前提;2. 工业革命的产生;3.工业生产的扩 散;4.第二产业及其分布;5.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6.工业发展对社 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法 五、课的类型:理论综合课、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