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香港借壳上市案例

合集下载

国美收购永乐案例分析

国美收购永乐案例分析

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企业通过企业并购进行扩张是当下普遍的一种形式,而且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但企业并购带来的不仅是规模效益,稍有不甚,给企业带来的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企业的并购分析不仅仅是一种策略管理,更是一个公司的财务管理。

本文就企业并购的账务风险做了简要分析,并对风险提出控制措施。

由于企业并购不仅涉及到并购方的经营战略、目标选择、并购成本及并购后整合等问题,更涉及到融资、支付、财税、法律、政策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安排,整个过程异常复杂。

在并购的整个过程中,企业将面临一系列风险,应该采取措施进行相应的防范,使得并购活动顺利完成,达到并购目的。

本文通过对企业并购的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并购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一部分对企业并购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第二部分列出了企业并购的动因;第三部分分析了企业并购收益的分析;第四部分提出了风险与风险的防范分析;第五部分提出了建议和结论。

关键词:企业并购收益风险分析与防范English abstractEnterprises through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o expand is the common form, but also the effective way. But the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not only bring economies of scale, some not, enterprises to the potentially catastrophic consequences, therefore, enterprises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nalysis is not only a kind of strategy management, it is a of company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enterprise buys the financial risk is analyzed briefly, and the risk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Since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enterprises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M & a business strategy, target selection, acquisition cost and integration after the merger and other issues, but also involves the financing, payment, tax, legal, policy and other aspects of a series of work arrangements, the whole process is very complex. The acquisition of the entire process, enterprises will face a series of risks,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orresponding guard, make acquisitions smoothly, to M & a purpos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enterpris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research, 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alysis of the acquisition process of common risk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The first part of the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re summarized; the second part lists the enterprise merging motivation; the third part analyze in the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income analysis; the fourth part of the risk and risk analysis; the fifth part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conclusions.Keywords: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risk profi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目录第1章企业并购概述与案例背景(1)企业并购概述(2)案例背景第2章企业并购的动因(1)效率动因(2)经济动因(3)其他动因第3章企业并购收益的分析(1)规模化带来的收益(2)节省经营成本第4章企业并购风险与风险的防范的分析(1)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①融资风险②财务整合风险(2)人力资源整合的分析与防范③员工方面风险④组织结构方面风险第4章结论与建议一.企业并购概述1.企业并购概念企业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行为。

国美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国美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詹培忠绰号香港“壳王”,身居立法会议员要职,以操弄“仙股”倒卖 “壳”股著称。2000年9月詹培忠通过旗下的德智发展、Jumbo Profit、G
old en Mount和中介李祥福等,采取收购、配股方式等,使自己成为“0493京
华 自动化”第一大股东。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代价股:
指西方发达国家全流通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最常用的并购支付方式,即收购某一资 产时,不以现金支付,而以增发的本公司股份支付,该笔股份的价格,原则上以当 时该公司股票市场交易价为准,经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也可以在交易价的基础上溢 价或折让,该笔用于购买资产的股份称之为代价股份。
《上市规则》:
2004年4月1日生效的香港联交所新修订的《上市规则》的实施对借壳上市进行了限 制,主要体现在增设"反收购行动"一项,将进行反收购的上市公司视作新申请人, 必须按照IPO的程序审批。《上市规则》对反收购的界定是:注入资产值达到壳公 司资产的100%,且收购事项发生后,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动;在上市公司控制 权发生变化的24个月内,上市公司向取得控制权的人士收购的资产值达到壳公司资 产的100%。
国美电器借壳上市分析
2010.6
李欣、王小飞、周湘晖、刘柱、于子福、李大为
目录
一、国美电器简介 二、融资方式选择 三、借壳上市步骤 四、影响、条件、意义
Copyright © by ARTCOM PT All rights reserved.
2
www.art-com.co.kr
1. 国美电器简介
类金融模式
….
其他
www.art-com.co.kr
2. 融资方式选择

国美:案例分析(经典版)

国美:案例分析(经典版)
行的管理控制系统 见教材P69表3-7

战略计划型

控 制
战略控制型


财务控制型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财务战略执行
➢财务战略的执行过程
❖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 Card于1992年是由哈佛大学罗伯 特·卡普兰教授和复兴方案国际咨询企业总裁戴 维·诺顿提出的战略管理工具。 BSC 提供了将企业使命和战略转化为可衡量的目标 和方法。 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 成长四个平衡的层面将公司的战略目标转变为特定 的指标和目标,并以此来评价公司的业绩。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房地产开发
• 鹏润地产基本上套用做国美家电的方式来做房地 产.1996年开工建造面积达34万平方米的“鹏润家 园”,销售收入2O余亿元;之后是开发以出租业务 为主的京城单体面积最大、附带超五星级豪华酒店、 楼顶建有两个直升机停机坪的写字楼一国美总部 “鹏润大厦”;2004年投资建造位于北京东四环以 外、面积达100万平方米的“国美第一城”。国美第 一城于2005年1月1日开盘,售价每平方米在5000元 到5500元之间,低于周边房价近千元。很明显。此 地产项目直接借用了“国美”的品牌优势。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挤占货款获利
• 很多零售业的真正利润并非只靠销售商品,而是 靠赚负利率。一般国美以9O天为结款期限,如果3 个月的销售款不用还,1天销售额为lO万元的话, 9O天就有900万元,国美手中就一直有大额的现金 在流动,这部分钱存在银行,不仅不付贷款利息, 反而有源源不断的存款利息。从某种意义上说, 国美已经将商品经营运作成功地转化为一种短期 货币经营。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
• 整个鹏润集团而言,房地产和资本运营才是高利 润所在,而这两项业务恰恰需要国美电器为之提 供一个足够大的现金流。同时在商业地产上的扩 张也会为国美电器大大降低成本。因为零售业运 营成本中最大的一块就是店租,以一家年营业额 1亿元的店面为例,其年租金成本就高达300万元。 而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处理这部分成本上的成 功经验是先挣了钱再花出去,即选址后先买下土 地进行一级开发并售出,而后再租用其作为零售 店面。

国美电器借壳香港上市技巧分析

国美电器借壳香港上市技巧分析

2004年6月7日,中国鹏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鹏润,HK0493)在香港联交所的复牌公告称,将斥资83亿港元收购持有国美电器65%股权的Ocean Town全部已发行股份。

此次收购完成后,中国鹏润拟改名为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而国美电器也以借壳方式成功实现了在香港上市的计划。

一、具体案例介绍国美借壳鹏润上市,实际上是其共同的控股人黄光裕旗下的"鹏润系"的一次重大重组。

黄光裕自创业以来先后建立了国美电器和鹏润投资,形成了电器连锁、地产两大主业以及"国美"、"鹏润"两大品牌。

2002年3月,鹏润投资在香港收购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0493),并更名为"中国鹏润",而国美上市的计划也在同年正式展开。

首先,黄光裕将准备上市的资产打包装入"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由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最终控制人为黄光裕)持有其65%的股权,黄光裕直接持有剩余35%。

其次,黄光裕在BVI成立两家境外公司,即Ocean Town和Gome Hodings Limited,并先将北京亿福所持国美电器65%的股权转让给Ocean Town,使国美电器变成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再由Gome Hodings Limited全资拥有OceanTown。

最后,中国鹏润以代价股份和可换股票据支付,出资83亿港元向Gome Hod1/ 8ings Limited收购Ocean Town所持国美电器65%的股权,国美电器最终成功实现借壳在港上市。

二、国美电器的借壳过程国美电器的借壳过程采用了国际通行的途径,先在百慕大或维尔京群岛设立海外离岸公司,通过其购买上市壳公司的股份,不断增大持有比例,主导该上市公司购买黄自有的非上市公司资产,将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壳公司无论从资产结构、主营业务甚至是公司名称都会变化,从而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

国美电器香港借壳上市案例研究

国美电器香港借壳上市案例研究

国美电器香港借壳上市案例研究近年来,香港市场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之地。

作为中国家电零售行业的龙头企业,国美电器也选择了这一途径,通过借壳上市在香港。

本文将对国美电器香港借壳上市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一、借壳上市的背景和意义借壳上市,又称为“反向收购上市”,是指一家未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已在上市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从而实现自身在交易所上市的一种方式。

对于未上市公司来说,借壳上市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和高效的途径,既能快速获得上市资格,又能利用已上市公司的品牌、资源和股东基础,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市值。

对于国美电器来说,选择借壳上市的背景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 资本市场需求:国美电器是中国电器零售行业的领先企业,其在国内市场上的表现出色,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然而,随着国内市场的饱和和竞争的加剧,国美电器面临着需要进一步融资扩张的需求。

通过借壳上市在香港市场募集资金,为国美电器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资本平台。

2. 增强国际化形象:借壳上市可以使国美电器进一步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香港是亚洲金融中心之一,股票交易活跃,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通过在香港上市,国美电器能够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的关注,提升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形象。

3. 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借壳上市可以为国美电器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上市公司通常具备较为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经验,并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渠道,能够为借壳公司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有助于国美电器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二、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具体过程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具体过程可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1. 拟借壳公司选择:国美电器首先在香港市场寻找合适的上市公司,最终选择了一家已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作为借壳对象。

在选择过程中,国美电器需要考虑借壳公司的行业背景、财务状况、股东结构等因素,确保两公司业务互补、利益一致。

2. 股权并购:国美电器通过股权收购方式完成对借壳公司的并购。

并购完成后,国美电器将获得借壳公司的控股权,并变更其公司名称和业务定位。

公司上市案例:腾讯、蒙牛、国美

公司上市案例:腾讯、蒙牛、国美

当公司步入“鲤鱼跳龙门”阶段时,只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很有可能会错失良机。

此时,创业者都希望能与境外成熟的战略投资者牵手,完成国际化的蜕变。

得与失的平衡2004年6月16日,腾讯QQ正式在香港挂牌上市,上市简称为腾讯控股。

在此次上市中,其超额认购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将带来总计14.4亿港元的净收入,拥有公司14.43%股权的马化腾个人资产接近9亿港元。

腾讯此次IPO成功无疑是国内民营企业牵手境外资本的成功范例。

从1998年注册资本仅为50万元人民币的腾讯计算机(腾讯控股的前身)到今天价值约60亿港元的腾讯控股,国际投资机构功不可没。

2000年4月,IDG 和香港盈科共投入220万美元风险投资,分别持有腾讯控股总股本的20%,马化腾及其团队持股60%。

正是这220万美元的风险资金,为腾讯日后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2001年6月,在以110万美元的投资,不到一年即获得1000余万美元的回报后,香港盈科又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腾讯控股20%的股权悉数出售给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

起源于南非的MIH传媒巨头不满足于从盈科手中购得20%腾讯股权,MIH又从IDG 手中收购了腾讯控股13%的股份。

此后的2002年6月,MIH又从腾讯控股其他主要创始人购得13.5%的股份。

此时,MIH的连连出手使得腾讯的股权结构变为创业者占46.3%、MIH占46.5%、IDG占7.2%,MIH成为腾讯最大的股东。

显然按常规来看,一旦看清了腾讯的成长潜力,MIH下一步将不甘仅仅成为一个参股投资的角色。

可后来的事实却又证明MIH最终仍然扮演着参股投资的安分角色。

这就会引出一个疑问:在曾经占据股权优势的背景之下,MIH为何放弃绝对控股而接受与腾讯创业团队各占50%的股权安排?腾讯又有什么杀手锏让对方没有对自己进一步“蚕食鲸吞”呢?曾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尽管MIH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但对于腾讯控股而言,一旦没有马化腾及其他主要创办人“人”的努力,公司的运营和进一步发展就会失去方向,甚至对公司的运营和财务状况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国美控制权之争案例

国美控制权之争案例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小组成员:彭方才、朱薿、祝字文李楚、邢栋、栾凯2010年9月28日,一场历时近两个月的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终于落下帷幕,国美电器特别股东大会投票结果公布:大股东黄光裕提出的撤换董事局主席陈晓、董事孙一丁动议,未获通过;黄光域推荐的邹晓春、黄燕虹两位替代人选也未能进入董事会。

超半数股东支持了黄提出的取消董事会增发授权之动议。

在黄光裕输掉的四项提案中,每项议案的支持率均低于反对率3个百分点。

一、国美之争主角背景简介1、黄光裕:国美电器的缔造者黄光裕,国美创始人,于1987年创办国美电器;2008年11月19日被调查;2010年5月18日,一审被判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2010年8月30日二审维持原判。

现在仍是国美电器最大股东。

其创业奋斗过程简概:1986年承包北京珠市口东大街420号国美服装店,开始创业。

1987年将国美服装店更名为国美电器店,正式走上家电零售业。

1999年国美进军天津,此后开始大规模向全国扩张。

同年,创办了总资产约50亿元的鹏润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资本运作。

2001年12月,国美在12个城市共拥有49家直营连锁店及33家加盟连锁店,总资产达到5亿元。

2003年资产达到18亿元,在胡润富豪榜上排名第27位。

2004年6月,鹏润集团以83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其22个城市94家国美门店资产的65%股权。

国美实现以借壳方式在香港上市,黄光裕资产突破百亿元,成为中国首富。

2004年12月,国美电器直营门店达200家,并准备向海外进军。

2004年黄氏兄弟同上胡润富豪榜,黄光裕问鼎内地首富2005年黄氏兄弟投资20亿元打造国美家电工业园2006年黄氏兄弟因涉嫌违规贷款被调查2007年国美先后收购永乐电器、大中电器2008年黄光裕以430亿元问鼎内地首富2008年11月黄光裕被拘2009年1月18日黄光裕辞去国美电器董事职务2、陈晓:曾经的永乐创始人陈晓,上海永乐家电创建人,于1996年创建永乐家电;2005年10月14日,率永乐在香港成功上市;2008年11月任国美总裁兼任董事会代理主席,2009年1月16日起,出任国美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案例分析:国美电器借壳上市

案例分析:国美电器借壳上市

案例分析:国美电器借壳上市(一)背景介绍2000年,黄光裕认识了俗有“金牌壳王”之称的詹培忠,开始运作如何控股京华自动化。

2002年3月,京华自动化向Shinning Crown Holding Inc(黄光裕全资壳公司)定向配售13.5亿股,每股价格0.1港元(此时股价0.29港元、每股净资产0.187港元)。

至此,黄光裕持有京华自动化85.6%股份,成功控股京华自动化。

2002年6月20日,京华自动化更名“中国鹏润”。

2001年国美的销售额已攀升至几十亿元,成为中国家用电器零售业第一品牌,其对资本市场的向往也是顺理成章的。

2004年苏宁电器成功获批,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股票首发权”的家电商。

无论是从自身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竞争对手的压力来看,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公司的上市,都已成为国美集团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国美电器的借壳上市过程(1)2003年初,黄光裕成立北京鹏润亿福公司,并100%持股。

国美集团将北京国美等18家公司股权重组国美电器。

其中,北京鹏润亿福持有65%股份,黄光裕持有35%股份。

(2)2004年4月,北京鹏润亿福将其持有的国美电器65%的股权出售给Ocean Town公司。

协议价格为2.274亿港元。

Ocean Town是一家BVI1公司,黄光裕通过Gome Hodings(国美控股)全资持有。

(3)2004年6月3日中国鹏润收购Ocean Town公司,从而持有国美电器65%股权。

协议价格83亿港元,支付方式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上市公司向黄光裕定向增发2.4亿港元的股份;第二部分是上市公司向黄光裕定向发行第一批价值70.14亿元的可换股票据;第三部分是上市公司向黄光裕定向发行第二批价值10.27亿元的可换股票据。

至此,黄光裕持有上市公司中国鹏润74.9%股份,如果可转票据转化为股份,则持有97%股份。

至此完成国美电器借壳上市过程。

(三)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操作流程分析在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案例中,已上市壳公司是中国鹏润,非上市母集团公司是国美电器。

公司治理案例国美

公司治理案例国美

公司治理案例国美【篇一:公司治理案例国美】引子:引子: 20082008年年11 11月月28 28日日中国证监会证实??首富??黄光裕涉嫌在上市公司重组、中国证监会证实??首富??黄光裕涉嫌在上市公司重组、资产臵换等重大事项过程中违规资产臵换等重大事项过程中违规证监会表示:证监会表示: 20082008年年33月月28 28日和日和44月月28 28日,证监会对日,证监会对三联商社(三联商社(6.90 6.90,,--0.17 0.17,,--2.40%2.40%)()(sh 600898 sh 600898)、中关村(中关村(6.00 6.00,,--0.06 0.06,,--0.99% 0.99%)()(sz 000931 sz 000931)股票异常交易立案侦查股票异常交易立案侦查调查发现在涉及上市公司重组、资产臵换等重大调查发现在涉及上市公司重组、资产臵换等重大事项过程中,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有重大违法事项过程中,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有重大违法违规嫌疑,涉及金额巨大,证监会已经将有关证违规嫌疑,涉及金额巨大,证监会已经将有关证据资料移送到公安机关。

据资料移送到公安机关。

北京鹏润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黄光裕北京鹏润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黄光裕黄光裕所涉嫌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黄光裕所涉嫌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为操纵股价其一为操纵股价也就是也就是操控其兄黄俊钦控股的操控其兄黄俊钦控股的**st st金泰(金泰(4.07 4.07,,--0.03 0.03, 0.73%0.73%): 20072007年下半年,年下半年,**st st金泰连续拉了金泰连续拉了42 42个涨停板,个涨停板,被称为中国股市第一??妖股??。

被称为中国股市第一??妖股??。

它创下了它创下了aa股市场个股连续涨停数量的历史之最股市场个股连续涨停数量的历史之最其二是其二是黄光裕为让国美实现在香港上市,通过行贿前商黄光裕为让国美实现在香港上市,通过行贿前商务部官员郭京毅等要员而绕开商务部的相关审核务部官员郭京毅等要员而绕开商务部的相关审核规定;规定;其三是其三是早年黄光裕兄弟初创阶段曾出现违规贷款早年黄光裕兄弟初创阶段曾出现违规贷款13 13亿元亿元 20082008年年11 11月月24 24日日23 23点点北京鹏润大厦北京鹏润大厦18 18层的国美电器总部仍然灯火通明。

中国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中国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黄光裕帝国的倒下
2008年11月25日
国美电器首席执行官陈晓在晚上主持国美全国紧急视 频会议,暂时缓解了正在国美蔓延的慌乱。
国美留守内阁统一了对供货商以及普通员工的安抚策 略,并根据会议内容将制定《致国美全体同仁书》, 即日下发至遍布全国的1300多家门店
黄光裕帝国的倒下
紧急会议的第二天 国美迅速展开自我救赎:
黄光裕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五:半步说:
人与人之间是差不多的,差一步而已,有时是半步
黄光裕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六:六字真言: 黄光裕说: “我成功的秘诀是六个字:敢想、敢干、坚持。 敢想就是:
要树立目标,有理想,有广阔的视野和远见 一个人站不高就看不远 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一生是很难成就大事的
一次就“如同被扒了一层皮”
黄光裕帝国的倒下
现在无疑是国美的老对手苏宁提升市场话语权的 绝佳机会:
黄光裕一事曝光当天,苏宁即连夜在其总部南京召开 全国视频会议商讨黄光裕拘查的影响和对策。
黄光裕帝国的倒下
进一步看: 到2010年5月
国美需进行46亿元可转债的赎回 其年利润只有20亿元左右,资金压力可想而知 苏宁截止到2008年6月30日持有现金125亿元,是国美
的4倍,并非没有可能在必要时刻接盘国美
黄光裕财富
最近2004~2008的5年里,他当了三次首富:
在“胡润百富榜”10年的历史中,除了黄光裕之外, 只有荣智健家族曾三次当首富
2008年10月7日,《2008胡润百富榜》在上海揭晓, 39岁的黄光裕以财富430亿元,第三次当上中国首富
在此以前:他曾在
读博士是为啥呢?
是为了能去打工 归根结底是要去打工
黄光裕经典语录
黄光裕其它经典语录: 1、巨大的现金就在我这儿,谁也说不清它是谁

国美收购永乐案例

国美收购永乐案例

降低费用
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将原来的市场交易关系转变为企业内部的行政调拨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国美和永乐的经营业态相同,供货渠道、管理模式也基本相同,虽然降低交易费用主要是纵向并购的动因,但国美和永乐两家公司的网络资源有较好的互补性,国美并购永乐后可以充分发挥资源和货源的优势,且两家都是上市公司,可通过证券市场很快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不必要的支出,有利于企业的做大做强。
门店总数
726
632
国美电器与苏宁电器2007年主要财务与经营指标的对比
国美电器2006——2009年的财务业绩
指标
2006
2007
2008
2009
营业收入
247.29亿元
424.79亿元
450.89亿元
426.67亿元
同比变动
37.7%
71.77 %
8.03 %
-7.02 %
销售成本
223.69亿元
国美并购永乐后,必须要对永乐已有的优势进行定位,将竞争的成本和效用进行比较,将永乐的资产和销售网络以及供应商和客户群体很好的融入国美,培育新的利益增长点,综合国美和永乐的销售网络,迅速占领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实行一体化的经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如何才能在并购后实现正效应?
国美并购永乐后,企业的组织成本可能会增加,但是在同等的交易条件下,组织成本是低于交易成本的,国美要采取措施,降低组织成本的支出,提高组织成本相对于交易成本的优势。
动因:
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
虽然永乐的连锁经营区域辐射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福建、河南、四川、陕西等地,是国内家电连锁业的领导企业之一,但永乐的主要创收区域是在上海市场,难以摆脱区域性公司的形象。
由于竞争的激烈,永乐利润率有所下降,更大的压力来自于“对赌协议”,永乐管理层为保住企业股份要在协议中获胜,必须要使永乐两年内的年净利润增长率至少要达到60%,根据市场分析,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永乐被收购以后,对赌协议仍然有效,但国美可能会与私募基金协议修改相关条款,永乐被并购后将成为国美的全资子公司,可以依靠国美的规模优势,实现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在对赌协议中取得胜利,避免将企业股份拱手相让。

国美控股之争

国美控股之争

(二)陈晓:曾经的永乐创始人
姓名:陈晓
身份: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 现状:正常工作
简介:上海永乐家电创建人,于1996年创建永乐家电;2005年10月14日,率永乐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8年11月任国美总裁兼任董事会代理主席,2009年1月16日起,出任国美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创业史
1996年,他带领47位员工,集资近百万,创建上海永乐家电,任董事长。 2003年12月,陈晓兼并广州东泽,首开国内家电连锁业并购先河。 2004年底永乐成功引入美国摩根士丹利战略投资。 2005年7月,宣布以不高于1.4亿元的价格收购台湾灿坤在内地的半数门店。2005年10月 14日,陈晓率永乐在香港成功上市。正当他准备大展鸿图之际,国内家电零售业排行第一的国 美电器,突然于2006年7月在香港宣布并购永乐家电,这场迄今为止最大的家电连锁业并购案 耗资52.68亿,轰动全国,而在合并正式落下帷幕的第12天,陈晓担任国美电器总裁。 2007年12月14日,国美宣布通过第三方机构收购大中电器。陈晓成为国内最大的家电企 业的掌舵人。 2008年11月任国美集团总裁兼任董事会代理主席。 2009年1月16日起,陈晓出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同时兼任总裁。 2010年6月28日起,国美董事会同意公司主席兼总裁陈晓辞去总裁一职,陈晓任国美电器 董事局主席。 2010年9月28日国美股东特别大会陈晓留任国美董事会主席。国美大股东黄光裕提出的动 议,除了取消董事会增发授权得以通过外,其他议案支持率均低于反对率约3个百分点。董事 局主席陈晓、董事及副总裁孙一丁均得以留任。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背景知识 案例资料 国美控股之争 国美控股之争之我见 国美控股权之争反思
背景知识

最新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最新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案例分析国美电器借壳上市案例分析公司融资学国美电器买壳上市案例分析公司融资学摘要2004年黄光裕通过资本运作成功地将国美电器借壳中国鹏润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本文将从国美电器选择在香港借壳上市的历史原因,具体操作过程和其对我们的启示等入手分析其借壳上市的资本运作方式。

关键词离岸公司、代价股、股权证股权证、可转换票据、过桥融资1.国美电器选择买壳上市的原因: ......................................................................................- 2 -1.1.国美自身发展的需要..............................................................................................- 2 -1.2.外部同业间的竞争压力..........................................................................................- 2 -1.3.不同的融资方式,不同的规则。

..........................................................................- 2 -2.国美买壳上市的具体操作过程: ......................................................................................- 3 -2.1.国美电器重组..........................................................................................................- 3 -2.2.中国鹏润收购Ocean Town 100%股权 ...................................................................- 3 -3.国美成功融资的启示: ......................................................................................................- 4 -3.1.天时地利人和..........................................................................................................- 4 -3.2.灰色地带..................................................................................................................- 4 -3.3.0493国美控股的上市地位和个人财富 .................................................................- 5 -4.参考资料 ..............................................................................................................................- 5 -1.国美电器选择买壳上市的原因:1.1. 国美自身发展的需要1993年,黄光裕将北京自1987年以来成立的几家门店“国豪”、“亚华”、“恒基”等,统一为“国美”,于是拥有了响当当的品牌,因此为其以后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国美之争案件分析

国美之争案件分析

3、5.11事1日,股东周年大会上,大股东黄光裕突然发 难,投票否决5项决议包括贝恩资本三人成为执行董事。在部分 机构投资者缺席,投票率只有62.5%的情况下,拥有33.98%的 股权的大股东最后的否决票也只占54.65%,这意味着当时还没 有任何机构和公众股东支持大股东。此外,大股东也否决了向 董事会增发授权的普通决议,这也显示出大股东对国美电器董 事会的不满。 当晚,国美电器召开董事会,执行董事一致否决了股东投 票,重新委任贝恩的三名前任董事加入国美董事会,意味着大 股东彻底失去对董事会的控制权。 4、股权激励方案PK,董事会与管理层齐心 2009年7月,国美推出对全国总监级以上核心骨干105名 高管团队的期权激励方案的实施,黄光裕得知期权激励方案后, 再次表现出了对董事会的不满,并要求董事会采取措施,取消 期权激励,但他的意见再次没有被采纳。这一股权激励,并非 仅仅针对董事会成员,共计惠及了国美各级高管105人。就客 观效果而言,通过这一计划,陈晓不仅完成了国美电器董事会 内部的利益捆绑,亦实现了董事会与管理层的“连横”。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国美电器(GOME,以下简称国美)是中国的一 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2009年入选中国世界纪录 协会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国美电器控股 有限公司2004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成功借壳“京华自 动”上市,公司注册地为百慕大。香港地区的公司 治理结构受英国公司法律体系影响,根据联交所 《企业管治常规守则》的要求,国美的公司治理结 构采用英美模式的单层委员制,即由股东大会选举 董事会,不设监事会,由其管理公司财产、选聘经 营管理层,负责公司的各种日常经营的重大决策并 对股东大会负责
2、改股权结构,减少黄光裕持股比例
2009年6月,贝恩最终入局。虽然,贝恩目前仅持有国美电器 10.8%的股权(债转股之后),对黄光裕的持股比例摊薄有限。但事 实上,陈晓当时力主引入的一家投资机构,一度希望持股25%,但最 终因黄光裕反对而放弃。但一向以拥有绝对的控股权为先决条件的贝 恩资本也通过绑定陈晓实现了对于公司的部分控制。此时,公司董事 会在经营管理上去“创始人”化的做法合理与否?

_借壳上市_过程中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_以国美上市为例

_借壳上市_过程中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_以国美上市为例

一、国美借壳上市案例分析黄光裕通过借壳方式将国美在香港上市堪称经典。

黄光裕在“找壳”的过程中相中了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名为京华自动化的公司,与其他中介人合作,通过增发新股,收购黄光裕及其哥哥黄烈俊控制的公司等方式控制了京华自动化,并在2002年7月将其更名为“中国鹏润”。

其后黄光裕又成立了一家名为“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自己拥有100%的股权。

然后,把北京、天津、济南、广州、重庆等地共18家公司的全部股权装入“国美电器”中,由鹏润亿福持有65%股份,黄光裕直接持有国美电器剩余35%股份。

之后黄光裕又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OceanTown,然后通过在该地注册的国美控股100%掌控Ocean Town。

从2004年4月20日起,鹏润亿福将国美电器65%的股权转让给Ocean Town,最后由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鹏润”收购Ocean Town公司,从而持有国美电器65%的股权,并将“中国鹏润”更名为“国美电器”。

实现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目的。

国美电器通过与京华自动化大股东之间的交易达到了上市的目的,并且黄光裕通过套现的方式为自己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但是反观中小投资者在此次上市过程中在股价的大起大落中饱受痛苦。

2000年9月,京华自动化的实际控制人为了加大对公司的控制,京华自动化以全数包销的方式,增发3100万股新股,价格0.4港元/股,募得1190万港元,公司总发行股本增至18800万股。

股价却从6月的1.2港元/股到9月的0.6港元/股,并且此次配股数量为3100万股,折合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9.7%,恰好低于20%,因此,不需要停牌和经过股东大会决议过程。

可见中小股东在这一过程中任人宰割的境地。

2001年9月,京华自动化再次全数包销配售4430万股新股,股价0.18港元,募集资金797.4万港元,同样此次配售新股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19.8%依然不需要通过股东大会的决议,但是股价却跌到了0.2港元以下。

国美股权之争案例分析

国美股权之争案例分析
在黄光裕的对手名单上,只有张大中、陈晓、张 近东、张继升等人,2005年之后的两三年时间内, 他开动并购战车、按图索骥,将这些对手的公司 几乎全部收归囊中,博得“屠夫”之名。
仁义温厚
黄光裕还是比较讲义气的,有很多人离开国美然后又回来,他不会弃 之不用,可能会提拔到更高的位置上去。他有时处罚人,不是故意让 人很难受,而是为了试探一下心态。如果心态好,又有发展潜质,他 就会刻意去培养。”
国美股权之争
目录
1.背景----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现状 2.路线还是权利---国美股权之争始末 3.问题与思考 4.幕后旗手---贝恩资本背景 5.最成功的失败者---陈晓的结局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国美电器(GOME,以下简称国美)是中国 的一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2009年入选中国世 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国美 电器控股有限公司2004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成功 借壳“京华自动”上市,公司注册地为百慕大。 香港地区的公司治理结构受英国公司法律体系影 响,根据联交所《企业管治常规守则》的要求, 国美的公司治理结构采用英美模式的单层委员制, 即由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不设监事会,由其管 理公司财产、选聘经营管理层,负责公司的各种 日常经营的重大决策并对股东大会负责。
在不同的人嘴里,黄光裕的性格呈现出多样性。其秘书对他的评价是: 为人仁厚,没有架子。据说他下班时经常和大厦里的保安、清洁工人 亲切地打招呼。
采访过他的媒体记者也觉得,黄光裕为人直率质朴。但对于与他合作 的供应商来说,黄光裕是一个让他们“爱恨交加”的人。
陈晓
坚毅理性
出生于1959年的陈晓,比黄光裕大了整整10岁, 经历也更为坎坷。陈晓1岁多便患上了小儿麻痹症, 至今脚部残疾。10岁那年,作为家中顶梁柱的父 亲不幸过世,30岁的母亲便带着陈晓及弟弟妹妹 开始艰难的生活。更不幸的是,34岁那年,陈晓 的妻子因病去世了,他只好独自带着十多岁的女 儿生活。不幸的经历造就了陈晓隐忍、坚毅、理 性的性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美电器借壳过程“壳”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

而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借壳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强生集团的“母”借“子”壳。

强生集团由上海出租汽车公司改制而成,拥有较大的优质资产和投资项目,近年来,强生集团充分利用控股的上市子公司—浦东强生的“壳”资源,通过三次配股集资,先后将集团下属的第二和第五分公司注入到浦东强生之中,从而完成了集团借壳上市的目的。

国美电器的借壳过程采用了国际通行的途径,先在百慕大或维尔京群岛设立海外离岸公司,通过其购买上市壳公司的股份,不断增大持有比例,主导该上市公司购买黄自有的非上市公司资产,将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壳公司无论从资产结构、主营业务甚至是公司名称都会变化,从而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

国美电器通过以下七步操作实现了成功借壳上市的全过程:(一)寻找壳公司,锁定香港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2000年6月底,黄光裕通过一家海外离岸公司A,以“独立的机构短期投资者”名义联合另一个中介人,以1920万港元的现金收购了原大股东的小部分股份,开始染指京华自动化(0493)。

一个月后又通过另一家离岸公司B,再次通过供股方式,以现金5600万港元购得原第一大股东的绝大多数股份,从而控制了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这家公司后来成为国美上市的壳公司。

(二)增发公众股,加强对壳公司的实际控制力度2000年9月,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以增加公司运行资金的名义,以全数包销的方式,增发3100万股新股,公司总发行股本增至18800万股。

本次配发的股份数量,折合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9.7%,恰好低于20%,因此,不需要停牌和经过股东大会决议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股权比例,这种财技以后被多次用到。

(三)京华自动化购入地产,悄然转型2000年12月6日,京华自动化(0493),停牌发布公告,理由是公司打算发展收入稳定和不间断的物业租赁业务。

实际情况是从黄的手中把其持有的物业购买过来。

支付的方式是:现金支付1200万港元,余下的1368万港元以向卖方发行代价股的形式支付,每股价格定为停牌公告此事前一天的收盘价略微溢价后的0.38港元。

其中,现金与代价股的比例为什么是1200:1368,代价股1368万港元合股,折合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9.2%,又是恰好不超过20%。

通过这次操作,代价股全部发行后,黄以持股3600万股(16.1%),成为京华自动化的第二大股东。

而黄在整个过程中的付出,仅仅是所谓一纸商品房销售合同的债项和乙方股份,而被出售的物业的开发商人正是黄的哥哥——黄俊钦。

黄光裕把哥哥的房子卖给了自己化名持有的BVI公司,再把该公司转卖给京华自动化。

(四)明减暗增,逢低加注——不断增加股权2001年9月京华自动化再次公告,以增加公司运行资本金和等待投资机会的名义,全数包销配售4430万股新股,新股价格为公告停牌前一天的收盘价折让10%,即0.18港元,募集资金797.4万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配发的股份数量折合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9.8%,因此,也不需要停牌和经过股东大会决议过程。

(五)权衡利弊,先将地产装入壳中2002年2月5日,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增发13.5亿股新股,每股0.1元,全部由黄光裕独资的BVI公司C以现金认购。

这标志着黄已决心将其旗下的实业业务装入此壳中。

他选择了先装入地产,国美电器是他最值钱的核心业务,当时他正在全力以赴收购内地A股市场的*ST宁窖(600159),而且进展顺利,是否把核心资产拿到香港,他还要权衡两地优劣,选择更好的时机。

而买壳的现金支出1.35亿港元,全部进入上市公司发展地产业务,逐步收购内地地产行业的优质资产,京华自动化的公众股价格在这轮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连翻了四倍。

至此,黄光裕和其独资的A公司合计持有85.6%的股份,根据联交所收购守则,触发无条件收购。

即要么全部收购剩余的14.4%的公众股份退市,要么为了维持上市地位,必须转让到个人持股比例75%以下。

2002年4月26日,黄转让11.1%的股份给机构投资者,做价0.425港元/股,共得7650万港元现金,使其个人的持股比例降低到74.5%,这个减持比例做到了一石三鸟,既保住了上市地位,又实现一股独大,同时套现减压。

(六)一箭双雕,既实现地产借壳上市,又得到大笔回笼资金,壳公司更名为中国鹏润2002年4月10日,京华自动化出资现金加代价股合计1.95亿港元,收购了一家注册在百慕大的公司D(由黄光裕持有),而Artway拥有北京朝阳区一处物业权益的39.2%。

黄通过上市公司购买自身控制的内地物业资产,得以将上市公司账面的几乎全部现金1.2亿元转入自己的账户,顺利解除收购“净壳”支付的大笔现金的资金链压力,加上26日减持套现的7650万港元,一个月内其现金流入,即约2亿港元。

至此,黄通过先后把左手的三间办公室和物业,倒到右手的上市公司里,套现上市公司现金,使现金链条得以回笼,同时增持股份,白得了一个“净壳”。

2002年7月,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正式更名为“中国鹏润”,并在地产、物业等优质资产的带动下开始扭亏。

(七)重组电器零售业务,买入国美的控股公司,国美电器正式借壳上市2003年初,黄开始重组“国美电器”。

将“北京国美”的经营性资产、负债和天津、济南、广州、重庆等地共18家子公司94家门店全部股权装入“国美电器”,由鹏润亿福持有65%股份,黄光裕直接持有国美电器剩余35%股份。

2004年6月,中国鹏润(0493)公告宣布以83亿港元的代价,买下拥有65%国美股权的Ocean Town而成为了“国美电器”的第一大股东。

国美正式装入壳中,并正式更名为“国美电器”。

总而言之,国美电器上市操作的特点主要包括低成本取得壳公司控制权、重组过程中充分利用规则降低成本和“蛇吞象”式的反向收购,以此来达到自己快速上市的目的。

三、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资本运作技巧在国美电器借壳上市的资本运作中,有三个关键的环节,巧妙地规避了有关法规限制:1、为了规避商务部关于组建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企业,外方股份比例必须在65%以下的限制,黄成立了独资的“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该公司持有“国美电器”65%的股份,黄光裕持有35%的股份。

而新注册的“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除了持有国美电器的股权,并没有任何实际业务,之所以变身成黄从来没有涉足过的IT高科技产业,是为了借用国内高科技企业免税的优惠政策,回避出售股权需要支付的巨额所得税。

2004年4月,“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又把股权全部出售给一家BVI公司Ocean Town(由另一家BVI公司Gome Holdings全资持有,Gome Holdings由黄个人独资持有),名不见经传的Ocean Town转眼成了控制国美电器核心业务的第一大股东。

2004年6月,中国鹏润(0493)停牌后15天,公告宣布鹏润以83亿港元的代价,通过BVl全资子公司China Eagle,从Gome Holdings手中买下Ocean Town而成为了“国美电器”的第一大股东。

3个月后“中国鹏润”正式更名为“国美电器”。

2、中国鹏润发行4410万股的代价股是为了绕过香港无条件收购的规定。

香港联交所收购守则第26条规定,上市公司单一股东持有股份占己发行股份的75%,则触发全面收购,即其必须向其他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以市场交易价格,收购全部其他股份后退市成为私人公司。

收购前黄光裕持有中国鹏润66.9%的股份,国美电器是由黄光裕100%持有股份,收购国美电器后,加上这4410万股的代价股,则黄光裕共持有中国鹏润74.9%的股份,正好绕过了无条件收购的规定。

3、黄光裕在2002年买下中国鹏润(HK0493)这个壳,时隔两年,2004年才装入国美电器,正好绕过了2004年4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香港反收购条例买壳后两年内不得借壳上市的规定。

香港联交所新修订的《上市规则》的实施对借壳上市进行了限制,主要体现在增设"反收购行动"一项,将进行反收购的上市公司视作新申请人,必须按照IPO的程序审批。

《上市规则》对反收购的界定是:注入资产值达到壳公司资产的100%,且收购事项发生后,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动;在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的24个月内,上市公司向取得控制权的人士收购的资产值达到壳公司资产的100%。

由于国美和中国鹏润的控制权实际上都掌握在黄光裕手中,而黄光裕取得中国鹏润也已超出24个月的时限,顾这次实际上的反向收购成功得绕过了《上市规则》的限制。

四、国美电器快速上市的原因分析按照WTO市场开放协议规定,到2004年底,中国的零售业将全面对外开放,此时Ocean Town,可以100%控股“国美电器”,那么Ocean Town的总市值会增加35%,是什么使得黄光裕连几个月都等不急了?答案一是资金链条可能已经绷紧,如此大的收购行动,坐等两个月,实在可能夜长梦多;二是另外的35%,同样可以给未来的新代价股提供题材,不急在这一时,而且,国美,这个商务部的典范企业,分两次间隔一年变成“外商独资企业”,不会让商务部的领导们下不了台阶。

而且2001年国美的销售额已攀升至几十亿元,成为中国家用电器零售业第一品牌,其对资本市场的向往也是顺理成章的。

企业上市属于股权融资、直接融资,与向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上市融入的资金具有永久性,无需归还,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免受国家收缩银根等金融政策的影响;募集资金数量大、速度快。

如果企业以20倍市盈率发行股票,意味着需要用20年时间积累的资金可以通过上市一次性募集到位;企业上市后就获得了在资本市场持续融资的通道,可以通过配股、增发、发行可转债等方式多次融资。

上市融入的资金可以作为其它融资方式的基础,提高企业举债能力;企业上市还有助于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管理优势和制度优势;上市还可以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公信力和知名度,获得更多发展契机。

五、国美电器没有选择IPO直接上市的原因分析国美选择借壳上市,而没有选择IPO直接上市,显然是为了争取时间。

众所周知,国美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苏宁电器。

那时,苏宁电器已经获得了中国证监会核准,将于2004年夏季登陆国内A股市场。

上市谁先融资,谁将会先扩张,这对国美电器形成了极大的压力。

如果国美选择IPO直接上市,从操作程序来看,要从头走完IPO的全部审批程序,在理想的、没有任何反复和挫折的情况下,至少需要9个月的时间如果审核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国美上市将被拖得更久。

而如果在审核过程中,有关机构对拟上市公司过去3年财务报表资本、负债、营业额、税项和董事会架构等其中任何一项有质疑的话,半年内得不出结果极有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