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水火气血论
中医原理精髓解读
中医原理精髓解读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它经过数千年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医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和脏腑学说。
阴阳学说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指万物存在的两个基本极端状态,即阴和阳。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本法则。
阴阳不仅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界的事物,也可以用来描述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一旦失衡,就会导致疾病。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将自然界和人体的变化划分为五个元素,即木、火、土、金和水。
这五个元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在人体中,五行与五脏相应,即五脏对应五行,互相影响。
五行学说可以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指导中医的辨证施治。
气血理论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气是人体内外的能量活动,它可以激发人体的生理功能和抵抗力。
血是肉体的精华,它主要在心脏中生成,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行到全身。
气血的生成、运行和调节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或郁滞都会引起疾病。
脏腑学说中医将人体的器官分为脏和腑,共有五脏六腑。
五脏包括心、肺、肝、脾、肾,它们在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六腑包括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三焦,它们主要参与消化、吸收和排泄等功能。
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调节系统,任何一个脏腑的功能失调都可能引起疾病。
综上所述,中医原理的精髓就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和脏腑学说。
这些理论相互关联、相互依赖,通过对人体内外环境的观察和理解,为中医的辨证施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调节和平衡,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的理论精髓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健康观念和医疗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注意: 因为被要求不要带AI、人工智能、Markdown、GPT等关键词,所以本文档没有提及这些内容。
中医的五大理论基础
中医的五大理论基础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了五大理论,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这些理论构建了中医学的基石,为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涉及到我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观念,认为所有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方面。
阴阳的平衡与失衡是导致人体健康或疾病的重要原因。
中医通过调节阴阳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通过药物的寒热、滋补与泻疏等特性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将自然界的事物分为五个相互关联的元素,即木、火、土、金、水。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也可以用五行来解释,通过分析五行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确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中医治疗常常运用五行学说的原则,例如选择适合患者体质和疾病特征的草药,以达到平衡五行,调理人体的效果。
三、气血理论气血理论是中医独特的生理学观念,它认为人体内存在着气和血两种基本物质,它们在人体的营养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气血的运行和质量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中医治疗疾病时经常注重调节气血的平衡。
例如,根据中医的气血理论,中医师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刺激人体经络,调节气血的运行,从而恢复人体的健康。
四、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对人体内脏器官的一种分类和理解方式。
中医将脏腑视为人体内部重要的生理器官,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相互联系。
通过观察脏腑的功能以及脏腑间的相互作用,中医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展情况。
中医治疗疾病时常常根据脏腑学说来选用相应的草药和疗法,以调节脏腑的功能,恢复人体的平衡。
五、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中关于人体经络系统的理论,它认为人体体表和体内存在着一套复杂的络脉系统,贯穿全身,并连接脏腑和组织器官。
经络的通畅与否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治疗常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来调理经络,以促进气血的流通,恢复组织器官的功能。
中医学概论四
中医学概论四中医学概论是指对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和讲解的一门学科。
在这个系列的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包括中医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
本文主要介绍中医的四大基本理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和脏腑学说。
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总结,形成了阴阳学说。
阴阳是一对相对而言的概念,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贯穿始终,包括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阐述,以及对药物和治疗方法的运用等方面。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通过对人体脏器、经络、病理等的归类和研究,揭示了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联系。
根据五行学说,中医学提出了五行对应脏腑的观念,如心属火、肺属金等。
三、气血理论气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气血在人体内循环不息,维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
中医学通过气血理论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并以此作为调理和治疗的依据。
四、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学的又一重要理论。
中医将人体内的脏器分为五脏和六腑,包括心、肝、脾、肺、肾五脏和胃、小肠、大肠、膀胱、胆五腑。
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通过脏腑学说,中医学认为脏腑之间相互沟通,而出现疾病时也是整个人体系统的紊乱。
中医学的四个基本理论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这些理论对于中医学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和脏腑学说,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医学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但它并非万能的,也有其应用的范围和局限性。
在实践过程中,中医和西医可以相辅相成,互相借鉴,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1.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强调事物的相对性。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动态平衡。
阴阳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五行学说: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是描述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生理病理变化的符号和方法。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互制约,构成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理论。
3.气血理论:气是构成人体基本物质的能量,血是营养物质的载体。
气和血在人体内部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气血的运行和充盈与健康密切相关。
4.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部的概念,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系统贯穿整个人体,连接脏腑、肌肉、骨骼等组织器官,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5.脏腑学说:脏腑是中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分类和认识。
脏腑功能相互关联、相互依赖,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
脏腑功能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6.病因病机:中医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的认识。
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因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病机包括病邪入侵、正气受损、脏腑功能紊乱等。
7.辨证论治: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
辨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机,判断疾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采用针灸、草药、推拿等治疗方法,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恢复身体健康。
8.药物学:中医药物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草药以及一些矿物和动物性的药物,根据其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方式等进行分类和应用。
9.针灸学:针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强调整体调节和个体差异。
10.养生学:中医强调养生,预防疾病重于治疗疾病。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通过调整饮食、运动、休息、心理等方面,保持身心健康。
学会喝阴阳水
學會喝陰陽水!如何讓腰和肚子三天內變小!這是中醫經典的方子,看完轉給有緣之人! [長生不老的秘訣]釋、道、醫三家有個共同的秘訣:“要叫人不死、腸中須無屎”。
佛家除要求人們戒殺吃素外,還認為早飯是天食,中飯是人食,晚飯是鬼食。
因此,為了身體健康,不妨礙修行,佛家還要求人們過午不食。
道家也要求人們食素,同樣要求人們過午不食,甚致專門修練一種可以幾日甚致幾年不食的“辟穀”術以求“長生”並成仙了道。
醫家自古就提倡“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晚餐不吃最為好”,並特別強調“人要長生、腸要常清”。
總之,佛道醫三家教人“過午不食”的目的就是要保持腸中無宿便,這是人體減緩衰老、防止疾病從而保持“不死”的常用大法。
【現代醫學告訴我們】人的腸道有8-10米長,並且千褶百皺,平均每隔3.5釐米就有一個彎折,人們即使每天都排泄,也總會有一些食物殘渣滯留在腸道的褶皺內,它們在細菌的作用下幹結、腐敗、發酵。
日積月累,這些食物殘渣最終形成厚達5-7毫米,重達5-6公斤的黑色、惡臭、有毒的物質,並像“鏽”一樣牢牢地粘連在腸壁上,其堅硬程度與輪胎相似,它們慢慢侵蝕著我們的身體,人們習慣稱之為宿便。
這些宿便堆積在腸道內發酵、腐敗,並不斷產生各種毒素、毒氣,被腸粘膜吸收到血液並輸送到身體各個細胞,首先造成腸內環境惡化、腸胃功能紊亂,既而引發內分泌失調、新陳代謝紊亂,最後引發各種病症,促使人體衰老與死亡。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腸道問題是人體萬病之源。
科學研究結果還顯示,人體的免疫系統逾50ȯ位於結腸。
結腸一旦無法正常運作,體內的毒素就會經由其它管道(例如腎臟、皮膚及呼吸)而被排出【其具體方法】一、陰陽水清腸方:過夜之涼開水兩公升當時燒沸的熱開水兩公升鹽半兩(搖勻即成)。
1.為什麼要用過夜的涼開水呢?因水乃天地之靈物、生命之源泉,其天生就俱備吸收和貯存宇宙能量的能力。
2.對於地球來說,太陽升起後為晝、為“陽”,太陽落山后為夜、為“陰”。
燒開的水在涼後放一個晚上,會吸收夜間天地靈氣而恢復其“陰性”的生命活力,可以調理人體的一切“陽性”疾病。
中医人体运行原理
中医人体运行原理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运行原理主要包括“阴阳”和“五行”理论。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人体运行原理。
阴阳理论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阴阳是天地两种相反且互相依存、制约的力量,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无处不在,并在人体内外相互作用。
阴阳理论是描述人体内外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
中医还使用“五行”理论来描述人体的运行原理。
五行分别是木、火、土、金、水,它们代表了生命活动中的五个基本物质和运动状态。
五行之间存在相生和相克的关系。
相生指的是五行之间相互促进和滋养,例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克指的是五行之间相互制约和消耗,例如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在人体中,不同脏腑和组织器官对应五行中的其中一元素。
中医师通过观察人体的外部表现、望诊、切诊等方法来判断人体内五行的运行状态。
通过调节五行的平衡,可以促进人体的健康。
经络系统被认为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通路,它连接了全身的脏腑和组织器官,使其能够相互协调和运行。
经络中有气血运行,保证了脏腑的正常功能。
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
气血是在呼吸中获得的营养物质与人体内经脉系统循环的血液相结合而形成的。
气血在经脉系统中流动,养育脏腑和组织,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当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疾病出现。
中医师通过调节气血的运行来治疗疾病。
总结起来,中医人体运行原理包括阴阳理论、五行理论、经络系统理论以及气血运行理论。
这些理论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医对于人体运行原理的理解和调理方法。
中医通过观察外部表现和内部运行状态,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并通过调节阴阳平衡、五行平衡、经络通畅和气血运行来维持人体的健康。
气血阴阳的辩证关系
气血阴阳的辩证关系气、血、阴、阳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相对来说比较综合的反映了人体的生命活动。
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
一、气血阴阳的概念气、血、阴、阳是中医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被称为“四大体液”。
其含义可以大致总结以下几点。
气:又称为“精气”,意为人体中的能量。
比如,我们所吸入的氧气,通过肺的作用,转变成人体的气血,供给身体的需要。
血:血液中主要含有红细胞和血浆,其作用是给身体补充元气和营养,同时保证各个器官的正常运作。
阴:阴是指生理和生命活动中的消极方面,如内向、沉静、阴凉和收敛。
阳:与阴相对,指生理和生命活动中的积极方面,如外向、活动、阳热和散发。
二、气血阴阳的辩证关系气、血、阴、阳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
在中医学中,健康体现为气血阴阳的相对均衡和协调,并且不同的身体状况需要不同的平衡点。
1. 气与血的关系气和血关系较为密切,两者相互依存。
气是血的母物,没有气则不能形成血;而血也是气的载体,没有血则气无法在身体内传递。
2. 阴与阳的关系阴与阳是相对的,在人体内互相制约和协调。
中医认为,身体内有阳才有能量,有阴才有物质,两者相互依存。
在人体内,阴阳要协调,才能维持生命。
3. 通过调节气血阴阳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气血阴阳的平衡状态十分重要。
所以,通过调节气血阴阳,能够达到治愈许多疾病的效果。
在中医学中,调节气血阴阳有很多方法,比如食疗、气功、中药等。
在治疗疾病时,要选用相应的调节手段,从根本上解决疾病的问题。
三、总结气血阴阳是人体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生命活动体液,其辩证关系十分密切。
因此,在中医理论中,调节气血阴阳是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希望人们能够重视气血阴阳的平衡,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功效。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医五行学说治病的原理
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医五行学说治病的原理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中医治病的重要原理之一。
阴阳学说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由阴阳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力量组成。
阴阳在中医中被运用到诊断和治疗上,有助于维持人体的健康平衡。
五行学说是中医中另一种重要的理论,它构建了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体系。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相互生克制约,通过了解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判断人体内脏经络功能的平衡与失调,从而通过治疗来调节和恢复平衡。
中医治疗的核心思想是“治病求本”,即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的整体平衡状态,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根据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是通过阴阳的平衡和五行的和谐来维持的。
当人体内部的阴阳失去平衡,或者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例如,中医认为阳虚是一种常见的身体失调状况。
阳虚指的是人体阳气不足,阴气相对过盛的状态。
阳虚的人体内寒气重、阳气不足,常表现为手脚冰凉、易感冒、容易疲劳等症状。
通过中医的五行学说,可以将阳虚归类为五行学说中的“寒”属性,因为寒气是阴性的,与阳气相背离。
治疗阳虚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中药调理,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适合的药物。
在阴阳五行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师会选择一些具有温和效果的草药来补充阳气,调整体内阴阳的平衡。
同时,中医也强调通过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阴阳五行理论在中医治疗中还有其他应用。
例如,中医认为某些疾病是由于人体内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这时候可以通过调整阴阳和五行来改善气血循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此外,中医还可以根据阴阳五行理论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状况,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结一下,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五行关系,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治疗强调的是整体性的调理,即治疗疾病的同时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状态,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理论
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理论中国传统医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医学体系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一些独特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很大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些独特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和气血理论。
一、阴阳理论阴阳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是对宇宙和人体两个层面进行阐述的一种哲学观点。
阴阳是相对而言的,它们是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阴阳理论中,阴与阳代表了自然界事物的两种相对状态和属性。
阴是指事物的负性、阴冷、质量重、能量低下等,阳则是指事物的正性、温暖、质量轻、能量高等。
在人体内部,阴阳的平衡与协调是健康的关键,不平衡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国传统医学通过平衡阴阳来调节人体的健康状态,例如采用中草药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五行理论五行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描述了宇宙和人体的五个阶段、五个元素或五个能量。
这五个元素包括金、木、水、火和土,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创生、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在人体内部,五行理论用来描述五个内脏和经络系统的相互关系。
每个内脏和经络系统都与一个元素相对应,并且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活动。
通过调节和平衡五行,中国传统医学可以调整人体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三、气血理论气血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它指的是体内的气和血。
气是生命的能量,血是生命的营养物质。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气血被认为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的基本物质。
气血的运行和循环被认为与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密切相关。
任何气血的不平衡或运行障碍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中国传统医学通过调节和平衡气血来治疗疾病,并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来促进气血的运行和循环。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和气血理论,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这些理论通过调节和平衡身体内部的能量和物质,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对《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的气化阐释
对《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的气化阐释标签:气化;阴阳;水火;气血;脏腑;经络;血证人体健康状态主要依赖于气血的正常生化运行,疾病的发生即与气血的生化运行有直接的关系。
王清任认为:“无论外感内伤,要知初病伤人何物,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
”气与血正常生化运行中紧密联系的纽带——“气化”机制是最具中医特色的内容。
唐容川《血证论》一书即从气化理论入手,基于阴阳、水火、气血的生化运行机理,探讨各种脏腑经络内外血证的机理、临床病证和治疗。
1 阴阳水火气血运行的基础——气化“气化”的概念最初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张景岳《类经》作了进一步阐释:“卫气属阳,乃出于下焦,下者必升,故其气自下而上,亦犹地气上为云也。
”其中的“气化”、气的升降、“地气上为云”等概念来源于古代哲学家对天地阴阳气化的理解。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天地自然的阴阳运动。
阴阳的产生来源于古代先民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自然现象、生命活动的直接观察。
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阳光的一面为阳,背光面为阴。
随着人们生活经验的丰富和认识的深化,将阴阳这对朴素直观的概念推演到分析万事万物及复杂的人体生命现象。
如西周末年,伯阳父就曾用“阳伏而不动,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来探讨地震的原因,他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蓝天、太阳是由清阳之气形成的,大地、江河是由浊阴之气形成的。
天上的阳气下降促使地上的湿(水)气不断上升,就会聚而成云,天上积聚的云气向下降落就会变而为雨。
此天地之间在天阳和地水相互作用下,水气的升降,形成了天地阴阳的交感,促进了万物生机的延续。
这就是天地阴阳之间的运行转化和相互作用。
天地阴阳之运行转化、相互作用,养育了万物,使万物在此阴阳升降的转化中有了蓬勃的生机。
天地阴阳二气相互消长转化运动形成了四季的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也促进了万物的生长、滋发、收敛、闭藏。
中医的“精气血津液神”之间有何关系
中医的“精气血津液神”之间有何关系从生命活动的大体上来看,人体可分为“形”与“神”两个部分。
精、气、血、津液均是人体内的基本精微物质,是产生一切机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皆归属为“形”。
而人体生命的主宰及总体现,包括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概称之为“神”。
无形则神无以附,无神则形无以活;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
人体生命来自于精,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于气,生命活动的体现及主宰即是神。
精、气、神三者为人身之“三宝”,可分而不可离。
《景岳全书.血证》又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
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
人生所赖,唯斯而已。
”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生化基础和载体,因而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说法。
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升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
血液的化生以营气、津液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在这些物质本身的生成以及转化为血液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这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临床上治疗血虚的病变,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取得较好疗效,即源于气能生血的理论。
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及肝气的舒泄调畅,《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说:“运血者,即是气。
”气能摄血,是指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
气能摄血的主要体现在脾气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
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两个方面。
血能养气,是指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
血能载气是指气存于血中,依附副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运行全身。
气与津液相对而言,气属阳,津液属阴。
气与津液的关系十分相似于气与血的关系,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固摄作用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气在体内的存在及运动变化也离不开津液的滋润和运载。
津液来源于水谷,饮食水谷经过脾胃运化、小肠分清别浊、大肠主津等一系列脏腑生理活动后,其中精微的液体部分被吸收,生化津液以输布全身。
在津液生成的一系列脏腑整理活动中,诸多脏腑之气,尤其脾胃之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唐宗海
血证论
全书共分八卷。 卷一为总论,分述阴阳水火气血、男女异同、脏腑病 机、脉证生死、用药宜忌、本书补救论; 卷二论述血上干证治; 卷三为血外渗证治; 卷四为血下泄证治; 卷五为血中瘀血论治; 卷六为失血兼见诸证; 卷七与卷八,编列出本书应用的方剂200余个,并附 以方解。
③“肺经燥气,气不清和,以致其血牵动”以清燥救 肺汤加犀角等润燥降气宁血; ④“肝经风气鼓动,血不宁者”以丹栀逍遥散;“肝 火偏胜,致全血不能藏者”以当归芦荟丸清肝泻火降 气以宁血。
三、血证的治疗
(一)通治血证四大法 4、补血
“邪之所凑,其正必虚,去血既多,阴无有不虚者矣。 阴者阳之守,阴虚则阳无所附,久且阳随而亡,故又 以补虚为收工之法。”
学术观点
论水火气血的关系 论血证病机 血证的治疗
一、水火气血的关系
“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两字,即 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 火即化血”
“水火即是气血”
一、水火气血的关系
1、气的生化(气与水的关系) ①生成
唐氏以“易之坎卦,一阳生于水中”之理,体会 水为生气之源,“水即化气”。 “人身之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脐下者, 肾与膀胱,水所归宿地也。”“鼻间吸入天阳, 从肺管引心火,下入于脐之下,蒸腾其水,使化 为气。 “水即化气”过程与肾膀胱、心肺之阳气密切相 关。
代表方:仲景泻心汤
三、血证的治疗
(一)通治血证四大法 2、消瘀
“血止之后,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既与 好血不相合,反与好血不相能,或壅而成热,或变 而为痨,或结瘕,或刺痛,日久变证,未可预料, 必亟为消除,以免后来诸患,故以消瘀为第二法”。 “凡血证,总亦祛瘀为要”
血证论原文及译文
血证论原文及译文《血证论》是清朝著名医家唐宗海所著,成书于1884 年。
1.卷一相关原文及译文示例:1.原文:“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
水即化气,火即化血。
何以言水即化气哉?气着于物,复还为水,是明验也。
盖人身之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
脐下者,肾与膀胱,水所归宿之地也。
此水不自化为气,又赖鼻间吸入天阳,从肺管引心火,下入于脐之下,蒸其水使化为气。
”2.译文:人的身体,不外乎阴阳,而阴阳两个字,其实就是水火,水火两个字,也就是气血。
水能够转化为气,火能够转化为血。
为什么说水能够转化为气呢?气附着在物体上,又会重新变为水,这是明显的验证。
人身体中的气,产生于脐下的丹田气海之中。
脐下是肾与膀胱所在的地方,是水所归聚的地方。
这里的水不会自己转化为气,还依赖从鼻子吸入的天空中的阳气,从肺管引入心火,向下进入到脐下,熏蒸水使其转化为气。
2.卷二吐血相关原文及译文示例:1.原文:“平人之血,畅行脉络,充达肌肤,流通无滞,是谓循经,谓循其经常之道也。
一旦不循其常,溢出于肠胃之间,随气上逆,于是吐出。
盖人身之气游于血中,而出于血外,故上则出为呼吸,下则出为二便,外则出于皮毛而为汗。
其气冲和则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营运,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
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气不止而血欲止,不可得矣。
”2.译文:正常人的血,在脉络中顺畅流动,充盈到达肌肤,流通没有阻滞,这叫做循经,就是遵循它正常的路径。
一旦不遵循正常的路径,从肠胃之间溢出,随着气向上逆行,于是就会吐血。
因为人身体中的气在血中游走,也能从血中出来,所以向上就表现为呼吸,向下就表现为大小便,向外就从皮毛渗出成为汗。
气平和的时候,气是血的统帅,血随着气而运行;血是气的守护者,气得到血就会安静。
气郁结则血凝结,气虚弱则血脱失,气逼迫则血妄行,气不停而想让血停止,是不可能的。
唐宗海介绍和基本理论
3)治气治血,以脾为先:
“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 而上主于肺,其间运上下者,脾也。水 火二脏,皆系先天。人之受胎,以先天 生后天;人之既育,以后天生先天。故 水火两藏,全赖于脾。”
“治血者,必以脾为主,乃为有要。至于 治气,亦宜以脾为主。”
(二)血证病机
《血证论》:血证,指血不循经,越其 常道而导致的各种疾病。
C 咳血
咳血主于肺,因“肺主气,咳者气病也, 故咳血属之于肺。”如肺气失宣,制节 不行,则可气逆,损伤血络而咳血。
j实证咳血:外因风寒暑湿,内因肝火、 胃火。
风寒:因风寒外感日久,“咳嗽气逆, 牵
动诸经之火以克肺金,肺气亦能
牵动胸背脉络之血,随咳而出。”
暑热:“又有温暑、湿热者,亦可攻发 而
k “气载水阴而行于上者”—— “太阳之 气上输于肺,肾中之水阴即随气升腾而 为津液。”
l “气化于下”—— “则水道通而为溺。”
(3)气的病变
生理:“水即化气”,气又“即能化 水”。
病理:相互影响,相互为病。
水病及气:“水化于气,亦能病气。”
“水停不化,外则太阳之气不达,而汗不得 出;内则津液不生,痰饮交动,此病水而即病 气矣。”
2、肺失统摄,血无归附
血液流行于脉中而不外溢,必须靠元气 统摄,元气衰惫,则血无所摄而溢出脉 道。所谓“气虚则血脱。”然而,气虚 又往往关于脾虚。
伤脾原因:思虑、劳倦 j “七情郁滞,脾经忧虑”,但每能伤
及脾阴,所谓“每因思虑,而伤脾阴。” k劳倦、饥饱失节伤脾,造成脾气虚弱。
A 唾血
A 吐血 “凡人吐痰吐食,皆胃之咎。血虽非胃所
主,然同是吐证,安得不责之于胃。” 治责:调胃降气。
B 呕血
“呕血者,其血撞口而出,血出无声。 呕血者,血出有声,重则其声如蛙,轻 则呃逆气不畅遂而已。”
中医上,气血与阴阳是什么关系?
中医上,气血与阴阳是什么关系?气血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古代伤科中,更是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一直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
现就气血理论的渊源、分类作一粗浅探讨,以供同道参考。
1 气血理论渊源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物质。
气血理论源于《内经》,《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不居集》又曰:“气即无形之血,血即有形之气。
”《内经》论疾病发生之理,是基于阴阳而归结于气血。
伤科疾病,不论在脏腑、经络,或在皮肉筋骨,都离不开气血。
《医宗必读》曰:“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
”而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提出由于跌打坠堕,可伤及经络血脉导致出血;或血液不能循经留注,离经妄行,即可出现“伤血”的病理表现。
孙氏运用止血、化瘀等法,成为后世骨伤科的治疗常规。
而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发展了《黄帝内经》的气血学说,提出了“亡血”之说,西晋葛洪《肘后方》则强调血管损伤后,会导致大出血而死亡,他说:“若中筋交脉血出不可止,尔则血尽杀人。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古代骨科进入了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
薛己著《正体类要》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变,脏腑有所不和。
”阐明了肢体虽然受损于外,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外连于肢节,内属于脏腑,必然由外及内使气血伤于内,引起脏腑功能不和,出现不同的内证。
又有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记述:“跌仆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同流,气凝则血亦凝矣。
气凝在何处,则血亦凝在何处矣。
”说明人体偶发损伤后,必引起气血之伤。
到了现代,气血理论更是贯穿于整个伤科三期辨证施治的过程之中。
2 气血理论的分类2.1 专从血论古代医家从其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伤从血治”为主的独特理论体系,它的根据是:“伤必及血”,血贯整体,故必从血论治。
如《伤科补要》曰:“跌打损伤,专从血论”;伤科内治,早期宜破血,中期宜和血,后期宜补血。
医中说医:人活着就离不开“水火气血”!——“水火”篇
医中说医:人活着就离不开“水火气血”!——“水火”篇“水”和“火”是阴阳的征兆,所以在人体中,水火最能够代表阴阳。
人体阴阳要和谐,所以在水和火的关系上,也要和谐。
水是生命之水,火也是生命之火。
那么,“水”与“火”在人体是怎么运行的?对我们自身有哪些影响?下面,我给大家讲“水”与“火”。
水我们知道,解剖不是西医的专利,在汉代之前,中医经历了解剖认识人体的过程。
人体解剖时,首先看到了血,伴随着血液流淌而出的,还有各种湿滑、黏糊的液体,这些液体可以统称为水液,中医称人体内一切正常的水液称为“津液”。
虽然这种黏糊的感觉很难让人喜欢,但只有在这样黏黏糊糊的环境下,生命才能存在和延续。
一、“津”和“液”古人用字是很讲究的,现在我们说“津液”,而对于古人来说,津就是津,液就是液,区别分明。
再比方说血液,古人认为血是血,而液是液。
所以我们在读古书时,也要注意。
“津”和“液”同样体现了阴阳的思想。
假设没有阴阳思想,二者都是液态,肯定就不会分成两个部分了。
古人把人体里的水液依据性质,一分为二,一类是比较清稀的,一种是比较稠的。
津,是清而稀薄的,流动性大,分布在皮肤、肌肉、孔窍等比较表浅的地方,也会渗入血液,起到滋润的作用。
从阴阳的角度来划分,津属阳。
液,是浓而稠厚的,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到濡养的作用。
液属阴。
血也有濡养的作用,“血”和“液”的濡养是不一样的。
“血”的濡养是提供营养物质,“液”的濡养,是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起润滑作用。
二、水液的四种功能1)滋润和濡养津主要用于滋润,液主要用于濡养,就是给脏腑提供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2)充养血脉津和液都是液态的,相对血而言,它们都属于阴,可以跟血互相转化。
3)调节阴阳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当着凉的时候,会流鼻涕、会拉稀;天气很冷的时候,即使没有喝水,也不断的去小便。
这是因为水属阴,身体阳不足时,就要减少阴。
反之,在身体很热的时候,尿液会减少,增加体内的水来对冲火,这就是调节阴阳。
阴阳水火气血论
阴阳水火气血论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何以言水即化气哉.气着于物.复还为水.是明验也.盖人身之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脐下者肾与膀胱.水所归宿之地也.此水不自化为气.又赖鼻间吸入天阳.从肺管引心火.下入于脐之下.蒸其水使化为气.如易之坎卦.一阳生于水中.而为生气之根.气既生.则随太阳经脉为布护于外.是为卫气.上交于肺.是为呼吸.五脏六腑.息以相吹.止此一气而已.然气生于水.即能化水.水化于气.亦能病气.气之所至.水亦无不至焉.故太阳之气达于皮毛则为汗.气挟水阴而行于外者也.太阳之气.上输于肺.膀胱肾中之水阴.即随气升腾.而为津液.是气载水阴而行于上者也.气化于下.则水道通而为溺.是气行水亦行也.设水停不化.外则太阳之气不达.而汗不得出.内则津液不生.痰饮交动.此病水而即病气矣.又有肺之制节不行.气不得降.因而癃闭滑数.以及肾中阳气.不能镇水.为饮为泻.不一而足.此病气即病水矣.总之.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是以人参补气.以其生于北方.水中之阳.甘寒滋润.大生津液.津液充足.而肺金濡润.肺主气.其叶下垂以纳气.得人参甘寒之阴.内具阳性.为生气化水之良品.故气得所补益焉.即如小柴胡.仲景自注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是通津液即是和胃气盖津液足.则胃上输肺.肺得润养.其叶下垂.津液又随之而下.如雨露之降.五脏戴泽.莫不顺利.而浊阴全消.亢阳不作.肺之所以制节五脏者如此.设水阴不足.津液枯竭.上则痿咳.无水以济之也.下则闭结.制节不达于下也.外则蒸热.水阴不能濡于肌肤也.凡此之证.皆以生水为治法.故清燥救肺汤.生津以补肺气.猪苓汤.润利以除痰气.都气丸.补水以益肾气.即如发汗.所以调卫气也.而亦戒火攻以伤水阴.故用白芍之滋阴.以启汗源.用花粉之生津.以救汗液.即此观之.可知滋水即是补气.然补中益气汤.六君子.肾气丸.是皆补气之方也.何以绝不滋水哉.盖无形之水阴.生于下而济于上.所以奉养是气者也.此水则宜滋有形之水质.入于口而化于下.所以传道是气者也.此水则宜泻.若水质一停.则气便阻滞.故补中汤.用陈术以制水.六君子.用苓半以利水.肾气丸.亦用利水之药.以佐桂附.桂附以气药化水.苓泽即以利水之药以化气.真武汤尤以术苓利水为主.此治水之邪.即以治气.与滋水之阴.即以补气者.固并行而不悖也.且水邪不去.则水阴亦不能生.故五苓散去水邪.而即能散津止渴.并能发汗退热.以水邪去.则水阴布故也.然水阴不滋.则水邪亦不能去.故小柴胡通达津液.而即能下调水道.总见水行则气行.水止则气止.能知此者.乃可与言调气矣.何以言火即化血哉.血色.火赤之色也.火者心之所主.化生血液.以濡周身.火为阳.而生血之阴.即赖阴血以养火.故火不上炎.而血液下注.内藏于肝.寄居血海.由冲任带三脉.行达周身.以温养肢体.男子则血之转输.无从觇验.女子则血之转输.月事时下.血下注于血海之中.心火随之下济.故血盛而火不亢烈.是以男子无病.而女子受胎也.如或血虚.则肝失所藏.木旺而愈动火.心失所养.火旺而益伤血.是血病即火病矣.治法宜大补其血.归地是也.然血由火生.补血而不清火.则火终亢而不能生血.故滋血必用清火诸药.四物汤所以用白芍.天王补心丹所以用二冬.归脾汤所以用枣仁.仲景炙甘草汤所以用二冬阿胶.皆是清水之法.至于六黄汤.四生丸.则又以大泻火热为主.是火化太过.反失其化.抑之即以培之.清火即是补血.又有火化不及.而血不能生者.仲景炙甘草汤所以有桂枝.以宣心火.人参养荣汤所以用远志肉桂.以补心火.皆是补火生血之法.其有血寒血痹者.则用桂枝细辛艾叶干姜等.禀受火气之药.以温达之.则知治火即是治血.血与火原一家.知此乃可与言调血矣.夫水火气血.固是对子.然亦互相维系.故水病则累血.血病则累气.气分之水阴不足.则阳气乘阴而干血.阴分之血液不足.则津液不下而病气.故汗出过多则伤血.下后亡津液则伤血.热结膀胱则下血.是水病而累血也.吐血咳血.必兼痰饮.血虚则精竭水结.痰凝不散.失血家往往水肿.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盖在下焦.则血海膀胱.同居一地.在上焦.则肺主水道.心主血脉.又并域而居.在躯壳外.则汗出皮毛.血循经脉.亦相倚而行.一阴一阳.互相维系.而况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即是血.气为阳.气盛即为火盛.血为阴.血虚即是水虚.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人必深明此理.而后治血理气.调阴和阳.可以左右逢源.又曰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主于肺.其间运上下者.脾也.水火二藏.皆系先天.人之初胎.以先天生后天.人之既育.以后天生先天.故水火两藏.全赖于脾.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之谓血.故治血者.必治脾为主.仲景炙甘草汤.皆是此义.以及大黄下血.亦因大黄秉土之色.而大泄地道故也.地黄生血.亦因地黄秉土之润.而大滋脾燥故也.其余参.运血统血.皆是补脾.可知治血者.必以脾为主.乃为有要.至于治气.亦宜以脾为主.气虽生于肾中.然食气入胃.脾经化水.下输于肾.肾之阳气.乃从水中蒸腾而上.清气升而津液四布.浊气降而水道下行.水道下行者.犹地有江河.以流其恶也.津液上升者.犹土膏脉动.而雨露升也.故治气者必治脾为主.六君子汤.和脾利水以调气.真武汤.扶脾镇水以生气.十枣陷胸等汤.攻脾夺水以通气.此去水邪以补气之法也.又有水津不灌.壮火食气.则用人参滋脾以益气.花粉清脾以和气.凡治气者.亦必知以脾为主.而后有得也.李东垣治病.以气为主.故专主脾胃.然用药偏于刚燥.不知脾不制水固宜燥.脾不升津则宜滋.气分不可留水邪.气分亦不可无水津也.朱丹溪治病以血为主.故用药偏于寒凉.不知病在火脏宜寒凉.病在土脏宜甘缓也.此论不专为失血立说.然治血者.必先知之.而后于调气和血.无差爽云.。
阴阳水火气血论,开合枢的原理,临床运用
阴阳水火气血论,开合枢的原理,临床运用古派巨灵针灸尊《灵枢经》为针经圣典灵枢经里的“开合枢” 的道理不大好讲,本文利用唐荣川的阴阳水火气血论,来论述“开合枢”的关系,以及临床案例分析解读,把“开合枢”的原理解释得非常清楚,很值得一读!感恩黄老师分享!黄贵生老师(古派巨灵针灸传承人)讲课笔记黄贵生:唐容川,是清朝末期的人。
所写的血证论,提出了水火气血的说法,也挺有意思。
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
水即化气,火即化血。
倪海厦老师对于脏腑气血的理解,受唐容川讲的水火论影响挺深的。
何以言水即化气哉, 气著于物, 复还为水, 是明验也, 盖人身之气, 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 脐下者肾, 与膀胱水所归宿之地也, 此水不自化为气。
又赖鼻间吸入天阳, 从肺管引心火, 下入于脐之下, 蒸其水使化为气。
黄贵生:唐容川在这里把中医里讲的水,物质化了。
倪海厦老师直接就讲气就是气化的水。
气在人身里有两种形态,液状的和气状的。
从形而下的角度来讲,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讲,就不全面了。
中医里讲的是精气神,有精微的物态,有气,还要神,人的意识形态的存在。
但是读唐容川的水火论,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气化的脏腑物质,对于深受唯物论西医思想影响的现代人,很容易明白理解。
这个也是倪海厦老师讲中医,容易被人接受的原因之一。
不像那些所谓的教授,讲了一些连自己都不明白的道理给学人听。
再往下看:如易之坎卦, 一阳生于水中, 而为生气之根, 气既生, 则随太阳经脉为布护于外, 是为卫气,。
给大家讲一下这个坎卦。
这个坎,外面都是阴,里头是阳,水是寒的,里头还有个阳,这个是中医的伟大。
比如说,我们说的水和热,是生命的最基本的元素,你看自然里头的植物,依靠水和热生长。
植物的根,在土里头,依靠水来维持生命,但是这个水也必需是温热的,土里头的水一旦结成了冰,没有了热量,这个水是养不成植物的。
水里头的热量,我们从这个坎卦中间的一阳来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水火气血论
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
水即化气,火即化血。
何以言水即化气哉?气着于物,复还为水,是明验也。
盖人身之气,生于脐下丹田气海之中,脐下者肾与膀胱,水所归宿之地也。
此水不自化为气,又赖鼻间吸入天阳,从肺管引心火,下入于脐之下,蒸其水使化为气,如易之坎卦,一阳生于水中,而为生气之根。
气即生,则随太阳经脉为布护于外,是为卫气,上交于肺,是为呼吸。
五脏六腑,息以相吹,止此一气而已。
然气生于水,即能化水,水化于气,亦能病气。
气之所至,水亦无不至焉。
故太阳之气达于皮毛则为汗,气挟水阴而行于外者也。
太阳之气,上输于肺,膀胱肾中之水阴,即随气升腾,而为津液,是气载水阴而行于上者也。
气化于下,则水道通而为溺,是气行水亦行也。
设水停不化,外则太阳之气不达,而汗不得出,内则津液不生,痰饮交动,此病水而即病气矣。
又有肺之制节不行。
气不得降,因而癃闭滑数,以及肾中阳气,不能镇水,为饮为泻,不一而足,此病气即病水矣。
总之,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气。
是以人参补气,以其生于北方,水中之阳,甘寒滋润,大生津液。
津液充足,而肺金濡润。
肺主气,其叶下垂以纳气,得人参甘寒之阴,内具阳性,为生气化水之良品,故气得所补益焉。
即如小柴胡,仲景自注
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是通津液即是和胃气。
盖津液足则胃上输肺,肺得润养,其药下垂,津液又随之而下,如雨露之降,五脏戴泽,莫不顺利,而浊阴全消,亢阳不作,肺之所以制节五脏者如此。
设水阴不足,津液枯竭,上则痿咳,无水以济之也,下则闭结,制节不达于下也,外则蒸热,水阴不能濡于肌肤也。
凡此之证,皆以生水为治法。
故清燥救肺汤,生津以补肺气,猪苓汤润利以除痰气,都气丸补水以益肾气,即如发汗,所以调胃气也。
而亦戒火攻以伤水阴,故用白芍之滋阴,以启汗源,用花粉之生津,以救汗液,即此观之,可知滋水即是补气。
然补中益气汤、六君子、肾气丸是皆补气之方也。
何以绝不滋水哉。
盖无形之阴,生于下而济于上。
所以奉养是气者也,此水则宜滋,有形之水质,入于口而化于下,所以传道是气者也,此水则宜泻。
若水质一停,则气便阻滞。
故补中汤,用陈术以制水;六君子,用苓半以利水;肾气丸亦用利水之药,以佐桂附,桂附以气药化水,苓泽即以利水之药以化气;真武汤尤以术苓利水为主,此治水之邪,即以治气,与滋水之阴,即以补气者,故并行而不悖也。
且水邪不去,则水阴亦不能生。
故五苓散去水邪,而即能散津止渴,并能发汗退热,以水邪去,则水阴布故也,然水阴不滋,则水邪亦不能去,故小柴胡通达津液,而即能下调水道,总见水行则气行,水止则气止,能知此者,乃可与言调气。
何以言火即化血哉?血色,火赤之色也,火者心之所主,化生血液,以濡周身,火为阳而生血之阴,即赖阴血以养火,故火不上炎而血液下注,骨藏于肝寄居血海,由冲任带三脉,行达周身,以温养肢体,男子则血之转输,无从觇验,女子则血之转输,月事时下,血下注于血海之中,心火随之下济,故血盛而不亢烈,是以男子无病而女子受胎也。
如或血虚,则肝失所藏,木旺而愈动火;心失所养,火旺而益伤血,是血病即火病矣。
治法宜大补其血,归地是也。
然血由火生,补血而不清火,则火终亢而不能生血,故生血必用清火诸药。
四物汤所以用白芍;天王补心丹所以用二冬;归脾汤所以用枣仁;仲景炙甘草汤所以用二冬阿胶,皆是清水之法。
至于六黄汤、四生丸则又以大泻火热为主,是火化太过,反失其化,抑之即以培之,清火即是是补血。
又有火化不及,而血不能生者,仲景炙甘草汤所以有桂枝,以宜心火;人参养荣汤所以用远志肉桂,以补心火,皆是补火生血之法。
其有血痹者,则用桂枝细辛艾叶干姜等,禀受火气之药,以温达之,则知治火即是治血,血与火原一家,知此乃可与主调血矣。
夫水火气血,固是对子,然亦互相维系,故水病则累血,血病则累气,气分之水阴不足,则阳气乘阴而干血,阴分之血液不足,则津液不下而病气,故汗出过多则伤血。
下后亡津液则伤血,热结膀胱则下血,是水病而累血也。
吐血咳血,必兼痰饮。
血虚则精竭水结,痰凝不散。
失血家往往水肿。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
是血病而兼水也。
盖在下焦,则血海膀胱,同居一地。
在上焦,则肺主水道,心主血脉,又并域而居。
在躯壳外,则汗出皮毛,血循经脉,亦相倚而行。
一阴一阳,互相维系。
而况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即是血,气为阳,气盛即为火盛。
血为阴,血虚即是水虚。
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人必深明此理,而后治血理气,调阴和阳,可以左右逢源。
又曰,血生于心火而下藏于肝;气生于肾水而上主于肺。
其间运上下者,脾也。
水火二脏,皆系先天。
人之初胎,以先天生后天,的之既育,以后天生先天,故水火两脏,全赖于脾。
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之谓血,故治血者,必治脾为主。
仲景炙甘草汤,皆是此义。
以及大黄下血。
亦因大黄秉土之色,而大泄地道故也。
地黄生血,亦因地黄秉土之润,而大滋脾燥故也。
其余参芪,运血统血,皆是补脾,可知治血者,必以治脾为为。
乃为有要。
至于治气,亦宜以脾为主,气虽生于肾中,然食气入胃,脾经化水,下输于肾,肾之阳气,乃从水中蒸腾而上,清气升而津液四布,浊气降而水道下行。
水道下行者,犹地有江河,以流其恶也。
津液上升者,犹土膏脉动,而雨露升也。
故治气者必治脾为主。
六君子汤和脾利水以调气。
真武汤扶脾镇水以生气。
十枣陷胸等汤,攻脾夺水以通气。
此去水邪以补气之法也。
又有水津不灌,壮火食气,则用人参滋脾以益气,花粉清脾以和气。
凡治气者,必知以脾
为主。
而后有得也。
李东垣治病以气为主,故专主脾胃,然用药偏于刚燥,不知脾不制水固宜燥,脾不升津则宜滋。
气分不可留水邪,气分亦不可无水津也。
朱丹溪治病以血为主,故用药偏于寒凉,不知病在火脏宜寒凉,病在土脏宜甘缓也。
此论不专为失血立说,然治血者,必先知之,而后于调气和血,无差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