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血论
中医气血理论
中医气血理论
中医气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气血是中医学用来描述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
气血由气和血两部分组成,气是人体内最微小的物质之一,血则是由心脏不断泵出的红色液体。
中医认为气是“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而血是“体内资源的源头”。
气和血是相互依存的,气的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而血液的营养则可以提高气的质量。
在中医气血理论中,气和血的运动和质量与人体的健康直接相关。
中医认为,气和血在人体中的生物活动可以相互转换,同时又互不可缺。
如果人体的气和血量不足或者质量不稳定,就会出现各种健康问题,包括疾病和不适感。
中医通过理解人体气血的特性和分布情况,可以采用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来调整和改善气血的状态。
在治疗中,中医师通常会进行诸如调整饮食、用药、针灸等措施来改善气血的状态。
总的来说,中医气血理论是一种理解身体健康与疾病的重要工具,通过丰富的知识库和术语,使中医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描述身体的生理状态,为健康和医疗提供了足够的支持和帮助。
中医气血理论
中医气血理论引言:中医气血理论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医学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
它强调身体的气血运行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认为气血的平衡与充足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一、气血的概念和作用1.1气的概念气是指人体内的生命活动能量,它与呼吸、血液循环、新陈代谢、运动等都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分为天然之气和后天之气。
天然之气是指从父母继承的气,在出生时固定,影响人的先天体质。
后天之气是指后天所得的气,主要通过呼吸吸入空气中的气体和食物摄取所得。
1.2血的概念血是指人体内的液体,它主要由血液和精液组成。
中医认为,血负责运送氧气和养分到全身各个器官,维持器官的正常功能。
正常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排除废物和毒素,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二、气血的生成和运行2.1气血的生成中医认为,气血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脏器的功能和饮食的调节。
脾脏是气血的生化之源,充当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它将食物中的养分转化为气血。
同时,脾脏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气血的能量,使之供给全身各个器官。
肺脏则负责吸纳外界的气体,与脾脏共同参与气血的生成。
2.2气血的运行气血的运行主要依赖于脏腑的协调和通道的畅通。
中医认为,心脏是气血的主要泵,负责推动气血的运行。
肺脏通过呼吸作用将气体吸入体内,与心脏共同推动气血的循环。
此外,肾脏的功能也对气血的生成和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三、气血的失衡和疾病3.1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是一种常见的身体状况,主要表现为疲劳、气短、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体虚或病后恢复不良等原因引起的。
治疗气血不足可以通过调节饮食、增加运动、中药调理等方法来恢复气血的平衡。
3.2气血瘀滞气血瘀滞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疼痛、局部肿胀、皮肤发黑、经血不畅等症状。
中医认为,气血瘀滞可以由于外伤、情绪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的,治疗气血瘀滞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的中药、理疗和针灸来改善。
四、调理气血的方法4.1饮食调理饮食对于气血的调理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何为气血).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
理功能:①生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 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 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 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肝、心、脾与血???
肝藏血——肝脏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 心主血——心主行血和心主生血的概括,指心有总管 一身血液运行和生成的作用。 脾统血——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 脉外的功能
肝藏血
① 贮藏血液。肝如同“血库”一般,能够贮藏一定的血液,以供人体
活动所需,发挥其濡养脏腑组织、维持相应功能作用。《灵枢·本神》提到: “肝藏血,血舍魂。”《素问·五脏生成》亦云:“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 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②心主生血: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之说
饮食水谷经脾胃之气的作用,化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再化为营气和 津液,营气和津液入脉,经心阳作用化为赤色的血液。
脾统血
“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统血是说脾具有统摄、控制血 液在经脉中运行而不溢出于脉外的功能。脾既是生化之源,又有 统摄血液的作用,这种统摄功能,主要是通过“气摄”和“脾升” 的功能来实现的。脾气健旺,上升正常(脾升),则血液受脾气 控制而能正常运行于脉道之内不致外溢。如果脾气虚弱,失去统 摄作用,气不摄血,则血离脉道, 而出现各种出血症,如长期便血、崩屚等。
六腑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跳: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 道路。
中医养生的气血理论如何指导养生
中医养生的气血理论如何指导养生中医养生源远流长,其中气血理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的充盈和运行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
那么,中医的气血理论究竟是怎样的,又如何指导我们进行养生呢?气血是什么?简单来说,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
血则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具有濡养和化神的作用。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气血的充盈和运行顺畅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失眠、月经量少等症状;如果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导致气滞血瘀,出现疼痛、肿块、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因此,保持气血的充盈和运行顺畅是养生的关键。
那么,如何通过中医的气血理论来指导养生呢?首先,要注意饮食调养。
饮食是气血化生的源泉,因此要保证饮食的均衡和营养。
多吃一些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猪肝、菠菜等。
同时,要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以免损伤脾胃,影响气血的化生。
其次,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中医认为,夜间是气血收藏的时候,如果经常熬夜,就会耗伤气血。
因此,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和调整。
再者,适度的运动对于气血的运行非常有益。
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但要注意运动的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比如,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温和的运动方式。
此外,情志的调节也不容忽视。
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导致气机郁滞,从而影响气血的运行。
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
可以通过听音乐、旅游、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来缓解压力,调节情志。
中医还有许多调理气血的方法,如艾灸、按摩、拔罐等。
艾灸可以温通经络,补气养血;按摩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疲劳;拔罐可以去除体内的寒湿之气,疏通气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按摩一些穴位来调理气血。
中医中的气血理论
中医中的气血理论气血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们在人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维持着人体的健康平衡。
在中医中,气和血被认为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一、气的概念和作用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生命能量,贯穿于整个人体。
气可以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
先天之气是人类在出生之前所获得的,它决定了个体的基本体质和先天禀赋。
而后天之气则是通过饮食、呼吸和运动等方式获得的。
气在人体中的作用非常广泛。
首先,气能够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它流动于经络中,供应身体各部分所需的养分和能量,使身体各个器官能够正常运转。
其次,气还能够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病菌的侵袭。
强大的气能够形成一种屏障,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此外,气还能够调节身体的温度,保持体内的热量平衡。
二、血的概念和作用血是人体中的液体组织,具有营养和生命活动的功能。
在中医中,血被认为是身体的基本物质,是气的载体。
血的生成主要通过脾胃消化吸收、呼吸吸取和脏腑功能供给等途径。
血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血可以滋养脏腑和组织器官,使它们保持正常功能。
各个器官和组织都需要血液的滋养才能正常运转,血液中的养分和氧气为其提供了所需的能量。
其次,血还承担着运输养分和代谢产物的重要角色。
通过循环系统,血将营养物质和废物等输送到各个部位。
最后,血还与气相互作用,调节和维持人体生理机能。
血中的气给予其活力,而血则为气提供了营养和传导的通道。
三、气血失调的表现和调养方法在中医理论中,气血的平衡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如果气血失调,就会出现各种症状和疾病。
常见的气血失调症状包括疲劳乏力、精神不佳、面色苍白、心慌气短、月经不调等。
调养气血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来实现。
首先,通过调整饮食来补充气血。
增加摄入富含铁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红枣、黑芝麻、菠菜等,可以促进血液的生成和循环。
其次,适当运动也是调养气血的重要方法。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中医气血理论解析
气血调理的方法
中医调理气血主要通过食疗 和中药疗法,如红枣、枸杞 等食物及当归、黄芪等药材 。
气血充足的标准
气血充足表现为面色红润、 精神饱满、思维敏捷,是身 体健康的重要标志。
04 中医调理气血的食疗 方案
中医调理气血的食疗方案
1 红枣桂圆糯米粥
红枣桂圆糯米粥是中医气血调理的经典食疗方案
枸杞炖乌鸡
气血的调节机制
气血的调节机制主要依赖于 脏腑功能的协调和平衡,如 肝藏血、肾藏精等。此外, 情志、饮食、作息等因素也 会影响气血的运行状态。这 一调节机制强调了中医治疗 疾病时,需关注整体调理、 内外兼治的原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 常见的气血问题及调 理方法
常见的气血问题及调理方法
气血不足的表现
气血不足的症状多样,如面 色苍白、易疲劳、记忆力下 降等,是身体亚健康状态的 警示。
1 气血在中医中的地位
气血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涵盖了生命的生成、
气血的运行原理
2
维持和消亡过程,是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
气血的运行依赖于脏腑的功能,通过经络系统进
基础。
行输送和调节,保证全身各器官的营养供应和废
物排泄。 3 气血失调的表现与调理
气血失调会导致各种疾病,如气滞血瘀、气虚血
弱等,通过中药、针灸、食疗等方法可以调整气
血,恢复健康。
02 气血运行的基本规律
气血运行的基本规律
气血的生成过程
气血的生成过程主要依赖于 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以 及心肺输送血液的功能。这 一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医理论 中“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 为血脉之主”的观点。
气血的运行路径
气血的运行路径主要包括经 脉和络脉,其中经脉是气血 运行的主干道,络脉则是经 脉的分支,负责将气血输送 到全身各个部位。这一运行 规律揭示了中医治疗疾病时 ,需要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的重要性。
中医气血理论
中医气血理论在中医学中,气血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理论与实践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气血理论是中医学中的核心之一,它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一、气的概念气是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可以指示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中医学认为,气分为天然之气和人体内部的气。
天然之气指的是空气和食物等来自于外界的气,而人体内部的气则是由五脏六腑和经络等组成的。
气的运行和调节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血的概念血是中医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体内气血运行的载体。
中医学认为,血主要是由肝脏来制造和储存的,它在人体内起到滋养和温养的作用。
血的运行和循环对于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非常重要。
三、气血之间的关系在中医学中,气和血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
气的运行和调节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和运输,而血液的滋养和温养也能帮助气的运行。
气血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
四、气血的调节方法在中医学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调节气血的平衡和运行。
其中包括针灸、推拿、按摩、草药疗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调整气血的运行和循环,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护健康的目的。
五、气血失调的影响如果气血失调,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出现。
比如,气血不足可能会导致疲劳、贫血、容易生病等问题;而气血过盛可能会出现高血压、血栓等疾病。
因此,保持气血的平衡和调节是非常重要的。
六、气血理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尽管气血理论主要是中医学中的概念,但是它在现代医学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比如,在中医针灸中,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来调节气血的运行和循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此外,一些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气血的平衡与健康密切相关。
总结:气血理论是中医学中的核心之一,它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中医学中,通过调节气血的运行和循环,可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保护健康的目的。
同时,气血理论在现代医学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中医气血理论的内容还需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何为气血)
血为气之母
血能载气、养气,气的充盛及其功能 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
03 气血失调类型及表现
气滞血瘀证型分析
临床表现
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躁、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 或见瘀斑、脉涩等。
病机分析
本证以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为先导,由气及血,导致气滞血瘀。肝主疏泄而藏血,具有条达气机,调节情志的功 能,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肝脉则肝气郁滞,疏泄失职,故见性情急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气为血帅,气滞则 血凝,故见痞块疼痛拒按,以及痛经、经闭、脉涩等症。
气血失调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保持气血平衡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 有重要意义。
疾病预防与治疗意义
通过调理气血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如调整饮食、起居、情志等,使气 血保持平衡状态。
气血理论在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医生通过望闻问 切四诊合参,判断气血的盛衰和运行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经络系统与气血运行
经络网络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遍布全身,形成网络。
气血流注
气血在经络中按照一定的 规律和方向流注,维持生 命活动。
脏腑经络联系
脏腑通过经络与体表、四 肢百骸相联系,实现气血 的输布和调节。
气血相互转化原理
气为血之帅
气血相互依存
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是血液生成 和运行的动力。
气血相互依存,互根互用,共同维持 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气血理论在临床实践应用
中医辨证施治
气血理论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症状、 体征等判断气血状况,进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
针灸、推拿等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等方式 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基础知识了解中医的气血理论
中医基础知识了解中医的气血理论中医基础知识:了解中医的气血理论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中医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气血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
了解中医的气血理论对于理解中医诊疗的原则和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医气血理论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在中医实践中的应用。
一、气血的概念中医气血理论中的“气”指的是人体内的生命能量,包含了人体内各种正常功能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而“血”则是指血液,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养分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气和血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维持人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
气血的盛衰与人体的健康与否密切相关。
二、气血的特点1. 气的特点气是人体内的生命能量,具有以下特点:(1)气具有温热的性质:气的运行和功能是以温热为基础的,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需要一定的温度。
(2)气能够上升和下降:气的运行具有上升和下降的趋势,通过这种运行方式维持人体各系统的平衡。
(3)气的运行循环:气在人体内通过一定的运行路径和循环方式进行输送,并与其他生命物质相互作用。
2. 血的特点血是中医气血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物质,具有以下特点:(1)血具有滋养和充实的功能:血液通过血管系统将养分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提供支持。
(2)血具有滞停和开花的性质:血液在人体内具有运动和停滞的两种状态,正常的血液循环需要保持畅通无阻。
三、气血失调的病理表现中医认为,气血的盛衰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当气血失调时,会引发各种疾病和病理表现。
1. 气虚血虚气虚血虚是指气和血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身体正常的生理需要。
这种情况下,人体容易出现疲乏、气短、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
2. 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是指气和血的运行不畅,导致气血停滞不通。
这种情况下,人体容易出现胸闷、腹痛、经期不调等症状。
3. 气郁血瘀气郁血瘀是情绪和气血失调导致的病理表现。
中医如何从气血论诊断心脏疾病
中医如何从气血论诊断心脏疾病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脏作为人体的重要脏器,其正常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气血的充盈和运行通畅。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中医如何从气血的角度诊断心脏疾病。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气血是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和物质基础。
当气血出现异常时,心脏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各种心脏疾病的发生。
首先,气血不足是导致心脏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
气血不足时,心脏失去足够的滋养和推动力量。
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头晕、自汗等症状。
患者面色往往苍白或萎黄,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这种情况下,心脏的搏动无力,血液循环缓慢,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问题。
比如,一些女性由于月经过多、产后失血等原因,导致气血亏虚,就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心脏不适的症状。
其次,气滞血瘀也是引发心脏疾病的重要因素。
气滞则血行不畅,血瘀则脉络阻滞。
患者常表现为心胸憋闷、疼痛,疼痛部位固定,夜间加重,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在中医看来,很多都与气滞血瘀有关。
长期的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者寒邪凝滞、外伤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停滞于心脉,从而引发心脏疾病。
再者,气血逆乱也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比如,暴怒可导致肝气上逆,气血随之上冲,出现突然的头晕、头痛、心慌、甚至昏厥等症状。
又如,高血压患者在情绪激动或劳累时,气血上冲,容易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危急病症。
此外,气血不和还可能导致心脏的节律失常。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气血的平衡与协调对于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至关重要。
当气血失调时,如气血亏虚不能濡养心脉,或痰火扰心、气血逆乱等,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出现心悸、脉结代等症状。
在诊断心脏疾病时,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来判断气血的状况。
望诊方面,观察患者的面色、唇色、舌象等。
面色苍白无华、唇色淡白多提示气血不足;面色青紫、唇舌紫暗则可能是血瘀的表现。
中医对于气血的理论与调养方法
中医对于气血的理论与调养方法气血在中医理论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中医认为,气血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疾病。
因此,中医注重对气血的理论研究和相应的调养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于气血的理论和调养方法,并介绍一些实用的调养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中医对于气血的理论1. 气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气是人体内的重要物质,它包括了人体能量的概念。
气的产生主要与饮食、呼吸及造血等相关。
中医认为,气的流动与质量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2. 血的概念血是人体内的重要物质,它主要由骨髓造血功能产生。
血液循环系统是通过血液泵送,将氧气、营养物质等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中医认为,血的充足与循环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3. 气血的关系中医认为,气和血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而血则是气的载体。
只有气血充足、流通畅通,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二、中医调养气血的方法1. 饮食调养中医推崇“饮食为养生之本”,因此推荐通过饮食调养气血。
一些有益于气血的食物包括黑豆、红枣、黑木耳、猪肝等。
同时,中医也强调饮食的调养养生原则,如适量进食、定时定量、多样化、合理搭配等。
2. 呼吸调养通过合理的呼吸方式,可以调节气的流动和血液循环。
中医倡导腹式呼吸,通过深呼吸使氧气更充分进入体内,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气血运行。
3. 运动调养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调节气血。
中医认为,身体锻炼可以使气血流通,增加氧气供应,促进新陈代谢,对气血的调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都有利于气血调养。
4. 情绪调节中医认为,人的情绪对气血有着直接的影响。
负面的情绪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甚至出现气滞、血瘀等问题。
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积极调节情绪,是调养气血的关键之一。
5. 中药调理中医药物在气血调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通过合理选用中药材,调配中药方剂,可以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
例如,人参、黄芪等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气血调养中。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中医气血学说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中医气血学说展开全文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营养人体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宜充足协调、运行正常。
若因某些原因,可致“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频率加快,工作压力、精神压力等增大,气血虚弱、气血失调及亚健康状态的病症时常出现,特别是女性,加上特有的生理特点,月经、胎孕、产育和哺乳以及更年期的影响,更容易出现气血失常的表现。
只有气血旺盛,才能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健康状态。
健康是财富的根本,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做到未病早防,有病早治。
气和血关系密切,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中医理论认为:气血不足,用补法;气血失调,用治法。
因此仅仅补是不够的,必须补气结合,调根治本。
下面就气虚、血虚、气血俱虚,气血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以及现研究进展,进一步阐述,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气血病的证候,一方面为气血亏虚,主要有气虚、血虚,属虚证的范畴;一方面为气血运行失常,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一般属实证的范畴。
临床尚有气陷、气不固、气脱、血脱等证,一般是气、血虚特殊表现;所谓气逆、气闭,一般属气滞范畴;所谓血热、血寒、实际即血分的热证、寒证。
一、气虚类证气虚类证包括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
气虚证是指元(真)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气虚证见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呼吸气短,神疲乏力,或有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舌质淡嫩,脉虚等。
气虚证的形成,常由久病、重病或劳累过度,而使元气耗损;或因先天不足、后天饮食失调,而使元气生成匮乏;或因年老体弱,脏腑机能衰退而元气自衰等导致。
由于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故出现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气虚不能上荣,则头晕目眩;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肤表,故为自汗:“劳则气耗”,所以活动劳累后诸症加重;营气虚不能上承于舌,故舌淡嫩;气虚鼓动血行之力不足,故脉象虚弱。
补气血的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的验证
补气血的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的验证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的一门博大精深的医学体系,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其中,补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探讨补气血的中医理论,并结合现代科学的验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推广补气血的疗法。
一、补气血的中医理论1.1 气血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气和血被视为生命的重要物质。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能量,负责运送营养物质和调节身体的各项功能。
血则具有养生阴液、滋养脏腑组织的作用。
气和血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1.2 补气血的方法中医学中,有多种方法可以补充气血,包括草药调理、中药食疗、针灸等。
其中,常用的草药有人参、黄芪等,它们被认为具有补气固表、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中药食疗强调通过食物来调理身体,补充气血。
比如,红枣、枸杞等食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调理中,它们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可以增加气血含量。
而针灸则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气血,促进身体的平衡与修复。
二、现代科学验证补气血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学正逐渐开始对中医理论进行研究和验证。
在补气血的方面,现代科学研究对中医理论进行了一定的验证。
2.1 草药的验证研究人参是一种常用的补气草药,它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通过现代科学的验证,研究人员发现人参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等作用,从而证实了中医理论中人参的补气作用。
2.2 中药食疗的验证研究许多中药食疗的效果也得到了现代科学验证的支持。
例如,红枣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抗氧化作用。
枸杞则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以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和改善眼部健康。
这些研究显示了中药食疗在补充气血方面的有效性。
2.3 针灸的验证研究近年来,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也受到了现代科学的关注。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包括调理气血的平衡。
例如,针灸可以增加血流量、提高组织氧合水平,从而达到补气血的效果。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理论气血理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对中医诊断、治疗和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气和血的概念、功能、相互关系等方面出发,探讨中医气血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气的概念与功能在中医理论中,气被视为构成宇宙万物的物质基础,也是组织和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气以无形的形态存在于人体内外,包括天地之气、营卫之气以及后天之气等。
其中,后天之气是人体通过呼吸、饮食吸收而获得的气。
气的功能主要包括推动血液循环、温养脏腑、促进新陈代谢等。
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能量源,也是体内各脏腑功能的保证。
正常的气机运行可以保持人体的健康状态,而气机不畅则可能导致人体出现各种疾病。
二、血的概念与功能血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气的物质基础,在体内主要以液态形式存在于血管中。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滋养身体组织、运送养分和氧气、排出代谢废物等功能。
血的生成主要依靠脾胃的运化和肾的滋养。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将后天之气和饮食精微转化为血液;肾藏精,为生血之源。
血液如果不足或者循环不畅,就容易导致人体气血失衡,引发各种疾病。
三、气血的相互关系在中医理论中,气和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二者密切相关,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气的运行主要依赖于血液的滋养,而血液的运行则需要气的推动。
气血失调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比如,气虚血瘀会导致气血循环不畅,引发疲乏乏力、脸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气血亏虚会导致血糖降低、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因此,调节气血的平衡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
四、调养气血的方法中医通过调节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来调养气血平衡。
饮食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富含养血气的食物,如红枣、黑芝麻、瘦肉等。
起居方面,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也对调养气血非常有益。
此外,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体质。
中医还有一些特殊的调理方法,如针灸、推拿等,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调整气血运行来平衡气血。
中医行业的经络与气血理论
中医行业的经络与气血理论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较为独特的理论体系包括经络与气血理论。
经络与气血理论是中医学中的核心概念,被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
本文将探讨中医行业中经络与气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一、经络理论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指人体内外输送气血的通道系统。
经络理论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与经络密切相关,经络的畅通与否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为主干,络脉为分支。
经络系统的走向与组织器官的分布密切相关,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通道网络。
经络理论强调了经络的畅通对保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中医诊断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观察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经络的畅通情况。
如果经络堵塞或不畅通,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调理经络是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二、气血理论中医的气血理论认为,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主动,血为养。
气血互相依赖,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气血的运行不畅或质量不佳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气的概念在中医中非常重要,它指的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具有温度、凝聚、上升和下降等性质,贯穿于全身的经络中。
气的运行主要包括升降出入四个方向。
升阳降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原则。
当气血运行不畅时,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载体,它主要由气所化生,通过经络运行,为全身各个组织提供养分和能量。
血液的正常运行与气血的协调密切相关。
如果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气滞血瘀,形成疼痛和疾病。
三、经络与气血理论的应用经络与气血理论在中医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医师通过切脉、望舌、询问症状等手段来判断患者的经络与气血状况,从而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病因。
在治疗方面,中医医师通过针灸、推拿、草药等方法来调理经络和调节气血。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运行。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经络,促进气血的流通和调节器官的功能。
中医气血津液理论如何指导调理
中医气血津液理论如何指导调理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其中气血津液理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的运行和平衡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理解和运用这一理论,可以为我们的健康调理提供有力的指导。
气血津液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
血是营养和滋润人体的重要物质,具有濡养脏腑、四肢百骸的功能。
津液则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汗液、唾液、胃液等,具有滋润、濡养的作用。
当气血津液出现失衡时,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比如,气血不足可能导致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状;气滞血瘀则可能引发疼痛、肿块、月经不调等;津液不足可能表现为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
那么,如何运用中医气血津液理论来进行调理呢?首先是饮食调理。
在饮食方面,要注重营养均衡,多食用一些有助于补充气血津液的食物。
例如,红枣、桂圆、黑芝麻等具有补气血的作用;银耳、百合、雪梨等能够滋阴润肺,补充津液。
同时,要避免食用过于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运化。
其次是运动调理。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像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运动方式,动作舒缓,能够调和气血,促进津液的代谢。
但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损耗气血。
再者是情志调理。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会影响气血的运行。
长期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气滞血瘀。
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
然后是起居调理。
规律的作息对于气血津液的平衡也非常重要。
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气血的恢复和津液的生成。
此外,要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合理调整起居,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对于气血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改善。
比如,八珍汤是经典的补气血方剂,由四物汤和四君子汤组成。
四物汤补血养血,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两者合用,气血双补。
但使用中药调理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学中的气血理论如何指导治疗
中医诊断学中的气血理论如何指导治疗在中医的诊断学中,气血理论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气血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疾病。
理解并运用气血理论来指导治疗,对于中医从业者而言是一项关键技能。
气血相互依存,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血则具有濡养、化神等功能。
当气血出现失调,各种病症便会随之而来。
气血不足是常见的病症之一。
其表现可能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乏力、月经量少等。
在治疗气血不足时,中医通常会采用益气养血的方法。
比如,选用归脾汤、八珍汤等方剂。
归脾汤中,人参、黄芪、白术等补气,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等养血安神,共同起到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作用。
八珍汤则是由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和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组合而成,气血双补。
气血瘀滞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常见的症状有局部刺痛、肿块、舌紫暗或有瘀斑等。
治疗时,活血化瘀是主要的原则。
血府逐瘀汤就是常用的方剂之一,其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牛膝引血下行,桔梗、枳壳升降气机,使气行则血行。
气逆也是气血失调的一种表现。
比如,肺气上逆会导致咳嗽、气喘;胃气上逆则会出现恶心、呕吐、呃逆等症状。
对于气逆之症,治疗需降气平喘或和胃降逆。
例如,苏子降气汤可用于治疗肺气上逆的喘咳,旋覆代赭汤常用于胃气上逆的呕吐、呃逆。
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个体化治疗。
比如,对于久病体虚的患者,在调理气血时要注意扶正祛邪,避免过于攻伐而损伤正气;对于体质较强的患者,可以适当加大祛邪的力度。
除了使用中药方剂,针灸也是中医调理气血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
例如,针刺足三里、气海、血海等穴位,能够起到补气养血、活血通络的作用。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情志和生活习惯对气血的影响。
饮食方面,要保持均衡,避免过度食用生冷、油腻、辛辣之物,以免损伤脾胃,影响气血的生成。
中医学 “气血辨证”——气虚证
中医学“气血辨证”——气虚证
气虚证是指机体元气不足,脏腑组织机能减退,以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脉虚等为主要表现的证。
一、证候表现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头晕目眩,自汗,动则诸症加剧,舌质淡嫩,脉虚。
二、证候分析
1.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久病、重病、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导致元气不足,使气的推动、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失司而成。
2.元气不足,脏腑机能减退,故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短;气虚推动乏力,清阳不升,头目失养,则头晕目眩;气虚卫外不固,肌表不密,腠理疏松,故自汗;劳则耗气,故活动劳累后诸症加重;气虚无力推动营血上荣于舌,故舌质淡嫩;气虚无力鼓动血脉,故脉虚。
3.由于元气亏虚,常常导致诸多脏腑组织功能减退,故临床上常见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胃气虚证等;也可各脏气虚证相兼出现,如心肺气虚证、脾胃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脾肺气虚证等。
4.气虚可因多种原因所致,而气虚又可引发多种病理变化。
例如,气虚而机能减退,运化无权,推动无力,可导致营亏、血虚、阳虚、生湿、生炭、水停、气滞、血瘀,以及易感外邪等。
同时,气虚可与血虚、阴虚、阳虚、津亏等兼并为病,而为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阳气亏虚证、津气亏虚证等。
三、辨证要点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脉虚、动则诸症加剧为主要表现。
中医气血津液理论如何指导中医情志调理
中医气血津液理论如何指导中医情志调理中医理论源远流长,其中气血津液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的运行和代谢与人体的情志状态密切相关。
在中医情志调理中,气血津液理论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的气血津液理论。
气,是一种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的精微物质。
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
津液,则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气血津液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平衡。
从气血津液理论来看,情志的产生与气血津液的运行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人的情志活动由心所主宰。
而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又与气血的充盈和运行密切相关。
当气血充盈、运行通畅时,心神得养,人的情志就会保持稳定、平和。
反之,如果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就会影响心神的功能,导致情志失常。
例如,气血不足时,心神失养,人就容易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同时也可能表现出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不良情志。
而气郁血瘀时,气血运行受阻,往往会使人烦躁易怒、胸闷胁痛。
津液的代谢失常同样会影响情志。
津液不足时,人体会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症状,同时也可能伴有烦躁、焦虑等情绪。
相反,津液代谢障碍,水湿内停,会导致身体困重、胸闷腹胀,进而影响情志,使人感到困倦、郁闷。
那么,如何运用气血津液理论来指导中医情志调理呢?调理气血是关键。
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情志问题,中医常采用益气养血的方法。
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多食用一些具有补气养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黑芝麻、乌鸡等。
同时,也可以运用中药调理,如八珍汤、归脾汤等方剂。
此外,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气血的运行,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都能够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情志状态。
活血化瘀也是重要的调理手段。
对于气郁血瘀引起的情志失常,中医会采用活血化瘀、理气解郁的方法。
可以使用丹参、赤芍、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的中药,以及柴胡、郁金、青皮等理气解郁的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气血论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胖瘦皆在气血间 [转载]来源: 张常芝的日志从中医角度来讲,人体的气有肝气、肺气、肾气、脾气、卫气、营气、宗气等。
气是生命之本。
古人说:“气聚则生,气散则亡。
”《难经》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意思说,气是生命的精髓。
自然界中,风起云涌,风吹草动,这都是气在运动。
水能可以转化为电能,风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在人体中,能量也可以相互转化,肾水可以转化为肾气,血可以转化为汗,水谷可以转化为血……总之,身体内精、气、血、津、液的相互转化及新陈代谢都是靠气来实现的,我们称这一能量转化的过程为“气化”。
人体气足,气化功能就强;人体气虚,气化功能就弱。
气化功能强大,可以化邪、化湿、化寒、化毒、化脂、化瘤、祛百病,即便是吃了一些有害物质,也没有多大关系,身体很快能将它“气化”,代谢出体外。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所以,气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长寿。
气虽然是生命之本,但是气又不能太过,过犹不及,著名的中医大师朱丹溪曾说过:“气有余便是火。
” 张景岳说:“气不足便是寒。
”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黄帝内经》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
气和血一阴一阳,气无形而动,属阳,血有形而静,属阴。
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
中医里叫“百病生于气”。
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风是天地之气,太阳是火,太阳光照射到海面就是火在下降,火降之后,阳光的热量把海水蒸发成了水蒸气,冉冉上升,在天空中形成了云,云降而为雨,水又回到了地面。
天地之气就是这样水升火降,周而复始。
人体内的火脏是心,水脏是肾,心火下降,温暖肾水,肾水就会上升,中医称为“肾水上承”。
《格致余论》说:“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有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有焉。
”上火是什么,上火就是该下降的火不下降了。
身体内本来应该有火,这就像天地间本来应该有太阳一样。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
正因如此,中医里派生了一个“火神派”,专门以补火为主。
然而,火的运动方向应该是向下的,如果火不下降了,总是在上面燃烧,那么,人的头部和面部就会长痘长疮,口腔溃疡、牙龈肿痛。
这就是上火。
在人体内,随着心火下降的有肺气、胃气和胆气;随着肾水上承的有脾气和肝气。
肺气不下降了,肺就会有火,这时人就会喘逆咳嗽,小便不利,大便不畅,还会全身浮肿,胸闷、腹痛。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等,则可以多吃些猪肝降肺火。
胃气不降了,胃就会有火,这时人就会不思饮食,胃胀胃痛,嗳气吞酸,呃逆呕吐。
绿豆味甘,性寒凉。
胃有火,则可以用绿豆粥来败火。
胆气不降了,胆就会有火,这时人就会胆气郁结,患上胆囊炎、胆结石和胆囊息肉。
梨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生吃可以清六腑之热,熟吃可以滋五脏之阴。
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长痈。
说明肝胆上有了火,这时可以生吃一些梨来败火。
莲子心味苦,性寒。
如果心火旺,心烦多怒、口腔溃疡,用莲子心来泡水喝,可以败心火。
气血失衡分为下列情况:气滞血淤人体内的气是不断运动的,气升气降、气出气入,血液的流动、能量的转化、汗液的流出、大小便的排泄……这一切都依赖气的运动。
然而,一天,气的运动在身体的某个地方突然停滞了下来,接着,血液的流动也随之停滞了下来……这就是气滞血淤。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气滞血淤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疾病。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气不摄血气是血的统帅,统帅孔武有力,血就会一切行动听指挥。
一旦统帅的力量减弱,血就会擅自做主,溢出脉外来,这时人便会出现吐血、便血、崩漏、皮下淤斑等情况。
气虚血淤人体的气并不虚弱,却被堵塞住了,这样导致的血淤,叫气滞血淤。
人体的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这样导致的血淤,叫气虚血淤。
气虚血淤兼有气虚和血淤之象,常常会引起胸腹疼痛和突然中风。
气随血脱气血相互依存,当血液大量流失之时,气无所依,便会随之外脱。
气脱阳亡,这时人就会脸色苍白、手足冰冷、大汗淋漓,严重者则会当场昏迷。
气血两虚气虚血也虚,这种情况多由久病不愈耗伤气血引起,此时的人弱不禁风,面色淡白或萎黄,常常头晕目眩、心悸失眠。
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一个气血平衡的人,身体内气的运动充分,进餐之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吸收了,该排泄的排泄了,该气化的气化掉了,他的身体就会不胖不瘦。
一个气虚之人,身体内气的运动不充分,进餐之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没吸收,该排泄的没排泄,该气化的没气化掉,结果,这些没有被气化掉的物质就被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
脂肪是什么,脂肪就是体内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
肝上没被气化掉的垃圾叫脂肪肝;血管里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叫高血脂;肚皮上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叫小肚腩;所以,气虚才是肥胖真正的原因,而肥胖则是判断一个人气虚最明显的指征。
人之所以胖,是因为气虚。
气虚之后,人体内气的运动就没有了力量,气化功能就弱了下来。
气化功能一弱,脂肪和其他杂质就不能正常被代谢出体外,于是,人就胖了。
人吃了一顿饭之后,胃气会对其进行消化,脾气会将消化后最精微的物质上传给肝,化生成血液,再输入心脏,而将其废弃物向下传给大肠,转化成粪便排出。
《黄帝内经》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中医说它们是后天之本,也就是人们说的中气。
除此之外,人体内还有元气、卫气和营气等,它们共同推动着身体内能量的转化和新陈代谢。
有很多瘦人吃得很多,就是不长肉。
人之所以瘦,是因为血虚。
血虚,火就旺。
火是什么,火就是多余的气。
气太多,动力太大了,不仅将该气化的气化掉了,而且把不该气化的也气化掉了,瘦人整个人体的新陈代谢都呈现出了病理性的亢进状态,所以,血虚是消瘦真正的原因,而消瘦则是判断一个人血虚最明显的指征。
胖补气,瘦补血中医看病叫调理,就是要让全身的气血平衡,气不足则胖,气不足的原因有四种,因而胖子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气虚,就是说,这个人身体内的气本来就不足,气化功能弱,不能气化掉身体内的脂肪,古人叫这些人“脂人”,“均一性肥胖”,形体匀称。
一般来说,气虚的人不爱说话,不爱运动,不爱冒险,整天没精打采,气喘吁吁,说起话来,总是怯声怯气虚弱无力;容易感冒,一感冒就是一两个月,迁延不愈;看一个胖子是不是气虚,还应该特别注意舌头。
气虚的胖子舌体胖大,舌淡红,边有齿痕。
气虚型胖子气短懒言,容易疲乏,还经常头晕健忘。
古人所说“其人肥白,多属气虚”这类人总是白白胖胖的。
二是阳虚,指人的阳气虚弱,从而引起气化功能变弱,古人称这类胖子为“肥人”上下皆肥;他们特别怕冷,大热天还要穿上秋衣秋裤,手足冰凉,精神不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阳气包括肾阳、脾阳和心阳等。
肾阳不足,生命之火弱小,所以会体凉、畏寒、怕冷;脾阳不足,脾胃无力消化食物,所以会大便溏薄;同时,肾阳不足,肾水就不能蒸腾上升,化为肾气,肾气不足,所以会小便清长,而且还会出现阳痿。
三是痰湿,指人体内的气本来不虚,可是由于身体内有痰和湿,这两样东西一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引起了身体气虚。
古人称这类胖子为“膏人”,《说文解字》中说:“凝者曰脂,释者曰膏”。
体内有痰湿的胖子额头油光可鉴,眼睛下挂着两个大大的肿眼泡,经常胸闷痰多,爱吃肉。
什么是痰,痰是肺、脾、肾运化所产生的废弃物,中医有“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一说。
痰有外痰内痰之分,藏在五脏六腑内的痰,肉眼无法看到,但藏在皮肤下的痰,我们却能看到,它就是一个肉疙瘩,可以长在身体的任何部位,西医叫脂肪瘤,中医叫痰核。
湿是什么,水进入胃后,水的精气便向上输运到脾,脾会将水之精气上传给肺,肺气肃降,调通水道,又将水下输于膀胱,这样上下循环,水和津液便滋润了整个身体。
如果脾和肺的功能松懈,水的运化不及时,水停留在了身体的某个地方,就形成了湿。
湿就是身体内的死水。
四是湿热,指身体内的湿和热相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古人称这类人为“肉人”结实型的肥胖。
《灵枢?卫气失常》中说:“肉人者,上下容大。
”他们性格急躁,动不动就发火。
湿热蕴藏在人体内,排不出去,就会造成胆气上溢,口苦口干,急躁易怒。
这类人脸上还经常会长痤疮、粉刺,就是因为体内湿热郁积,排不出去;同时食欲旺盛,能吃并不表示脾胃功能正常,相反是处于“胃强脾弱”的病理状态。
体内有湿热会影响到胃,胃有湿热,中医称为“胃热湿阻”,胃受热之后,其功能就会亢进,这时人的饭量就会大增,动不动就会感到饥饿。
然而,胃纳过旺,就势必加重脾运化的负担,脾有“运化水湿”的作用,脾的负担过重容易造成“水湿内停”。
所以,中医又将这类胖子称为“胃热湿阻型肥胖”。
舌质偏红舌,苔黄腻,体内的热越盛,舌苔就越黄,所以舌苔的颜色越深,证明你体内的湿热越严重。
如果身体里热重于湿,则大便燥结;湿重于热,则大便黏滞,小便短赤。
两眼内有红血丝,这些都是湿热型胖子的表现。
不同原因造成的气虚,有不同的调理方法——这就是中医的辨证施治。
荷蒂粥——气虚“脂人”荷蒂就是荷叶的蒂,它包括荷叶的基部连同叶柄周围的部分叶片。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荷(莲藕)这种植物。
荷出淤泥而不染,居水中而不被水没,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它独占三行,它生于土中,秉承了土气,居于水中吸收了水气,长成为植物,又蕴藏了木气。
荷全身都是宝,根茎是藕,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莲子心能清心火;荷叶能清热凉血,降血脂;而荷蒂则能生发元气,补脾胃之气。
荷蒂在荷的中间部分,它既有上面莲子心清心火的作用,又有下面莲藕补脾胃之气的作用,更能生发元气,用它来煮粥最适合气虚的胖子。
同时,每天用艾条艾灸四个补气的大穴:脾腧穴、足三里、气海穴和膻中穴。
党参性味甘平,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气虚不足、倦怠乏力、气急喘促。
同时,小米、猪肚、胡萝卜和香菇,这些都是补气的食物。
金匮肾气丸——阳虚“肥人”张仲景著名的方子——金匮肾气丸,又叫八味肾气丸,由八味药组成,分别是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肉桂、附子。
如果去掉后面两味药,就成了六味地黄丸,因为它比六味地黄丸多了肉桂和附子,所以,人们又叫它桂附地黄丸。
其功能为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附子和肉桂这两味药,能将寒冷的肾水加热气化。
附子性味辛甘,大热,肉桂性味辛甘,温,它们一进入人体之后,就能产生热能,将寒冷的肾水加热,变成肾气,这样,人的全身就开始逐渐温暖起来。
督脉总督一身阳气,经常按摩督脉上的长强、命门和百会这几个穴位能使阳气生发。
赤豆薏米粥——化痰祛湿同时还可以多吃冬瓜、赤小豆、荷叶和山楂,枇杷叶拔火罐——胃热湿阻型肥胖多吃绿豆、冬瓜、苦瓜、莲子、薏米千万不要吃辛辣燥烈之品,如辣椒、狗肉、牛羊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