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某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最新)

某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最新)

某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按照省、市关于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XX年)的总体部署,我县认真组织实施了XX县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XX 年)。

为巩固一期成果,进一步提升全县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转<XX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XX-2020年)的通知》(X政办发[20XX]2XX号)精神,在继续执行第一期计划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县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特制定XX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XX-2020年)。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落实好XX市教育局等七部门关于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决策部署,本着“履职尽责、特教特办”的原则继续支持特殊教育的发展,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使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幸福人生。

二、现状分析随着XX县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XX年)的实施,我县已形成了以特殊教育中心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

特殊教育办学条件整体改善,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普及率明显提高,受到省教育厅的通报表扬。

但从总体上看,我县的特殊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特殊教育整体发展不均衡,学前和高中特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等问题。

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推动我县特殊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三、总体目标继续完善以特殊教育中心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办学格局,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通过四年努力,不断扩大学前、高中特殊教育规模,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真正建立起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某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最新)

某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最新)

某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通知》、《X省教育厅关于印发<X 省特殊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和《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X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通知》(X 政办〔X〕60 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提升计划。

一、总体目标到X年,形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特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持证残疾幼儿学前教育入园率不低于92%;持证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低于97%;持证残疾少年高中段入学率争取达到85%,其中视障、听障少年高中段入学率争取达到90%,智障少年职业高中入学率争取达到80%。

二、重点任务(一)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坚持轻度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集中教育、个别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的安置原则,进一步探索卫星班试点工作。

(二)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提高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健全覆盖各学段的残疾学生资助体系;完善特殊教育政策保障机制。

(三)提升特殊教育质量。

坚持扬长教育原则,落实“一人一案”教育策略,全面推进个别化教育。

加强特殊教育人员配置和队伍建设,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强化特殊教育教学研究,开展随班就读和医教结合试点,不断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三、主要措施(一)加快特殊教育体系建设,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1.创新特殊教育安置形式。

加强残疾儿童早期诊断,完善“筛查—评估—建档—转介—安置—综合干预”的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

积极与市特殊学校及瓯海利宝特殊学校对接,做好特殊儿童的安置工作。

2.健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机制。

加快推进普通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到X年,全区每个街道至少建有1个资源教室,其中永中街道筹建2个资源教室,实现轻度残疾儿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零拒绝,随班就读学生在5人以上的普通学校,可增配1名特殊教育资源教师。

2024年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范文(三篇)

2024年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范文(三篇)

2024年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范文一、班级概况由于学生的特殊性,家长对孩子只是生活上给予满足,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上还存在欠缺,所以班中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在学习上学困生相对比较多,尚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强,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习惯及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仍是本学期班级的工作重点。

二、具体措施1、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团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

让学生在明确本学期班级目标,明确个人目标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以此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及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显示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2、组办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少先队工作计划,确定好我班本学期各项活动及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主题班队活动。

如手抄报展评、优秀日记展评、“特别的爱献给妈妈”等。

活动之前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用活动来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指导培养小干部精心培养小干部,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

4、加强常规检查评比从学生自身出发,在各方面设立监督岗或负责人,将各项常规工作抓细抓实,力争主动、科学、民主管理班级,切实抓好班风班貌建设,使班级的管理更合理化、规范化、艺术化。

5、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1)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

(2)针对行为习惯差、自控力差的学生,指定小干部对特殊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态度、日常行规等方面进行教育和训练。

沈阳市教育局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沈阳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沈阳市教育局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沈阳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沈阳市教育局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沈阳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沈阳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沈阳市教育局,沈阳市民政局,沈阳市财政局,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沈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公布日期】2018.04.23•【字号】沈教发〔2018〕32号•【施行日期】2018.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殊教育正文沈阳市教育局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沈阳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沈阳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沈阳市教育局沈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沈阳市民政局沈阳市财政局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沈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沈阳市残疾人联合会2018年4月23日沈阳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新要求,落实国家新颁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和辽宁省教育厅等八部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加快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全面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政府主导、特教特办、普特结合、医教结合和多元发展的原则,落实市、区(县、市)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通过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巩固前期工作成果,深化特殊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特殊教育体系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

二、总体目标以完善特教体系、推进融合教育、深化医教结合、提升教育质量为总目标,对残疾孩子实行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15年全免费教育,30万人口以上的区、县(市)都建有特教学校,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适合的且有质量的教育。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工作目标提升教学质量针对特殊教育的学生个体差异,本计划旨在通过引入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具体包括:•定制化课程设计:根据每位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其发展的课程内容。

•专业教师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在特殊教育领域的教学技巧和专业知识。

•先进教育技术应用:探索和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如辅助沟通工具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本计划着重于提升特殊教育学生的社交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增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力。

包括:•社交技能训练:开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和沟通技巧。

•生活技能培养:组织日常生活技能工作坊,如个人卫生、购物、烹饪等,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社会实践机会: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为他们提供实践和社交的平台。

改善学习环境为了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学习环境,本计划将重点关注以下方面:•无障碍设施升级:检查并改善学校设施的无障碍条件,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舒适和安全地学习。

•心理支持服务:增设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岗位,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情感疏导。

•家长参与机制:建立有效的家长参与机制,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和支持学生的成长。

工作任务教学改革•研究并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适应特殊教育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设计并定期评估定制化课程,确保课程内容与学生的个人发展计划相吻合。

教师发展•组织定期的教师专业培训,涉及最新的特殊教育理论、教学技巧和辅助技术应用。

•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教育创新项目,提升其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

学生支持•开展学生社交技能和生活技能的培训,通过模拟和实际练习帮助学生提高适应能力。

•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和社区互动项目,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锻炼能力的舞台。

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计划内容和结构。

任务措施教学资源整合•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和教学经验等。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二期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二期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二期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二期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新学期开始,学校如何制定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欢迎阅读。

学校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坚持以《萧山区特殊教育“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导,积极落实萧山区特殊教育工作计划,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对随班就读和辅读班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以学校工作为本,以教师工作为主,以让特殊需要的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为目标,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平等合适的学习机会,并给予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二、工作目标:提高特教教学质量,努力完成区特殊教育下达的工作和各项任务;不断开展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及教育教学能力;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好用活资源教室,充分利用资源教室的条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三、具体工作:1.完善学校特殊教育教研组,落实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明确特殊教育的职责与任务。

2.组织教师学习《现代特殊教育》和《中国特殊教育》,全面、深刻的领会特教工作及了解特教的动态和各种内容,帮助教师更好地教育教学。

3.认真落实制订好切合学生实际的个别化教学计划,目标措施有针对性有实效。

在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时,要有恰当的教育起点、恰当的长期和短期目标,注重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不断完善资源教室设备、设施。

把全体特殊学生纳入资源教室的服务对象,不仅限于智障学生,也包括自闭症、学习障碍等特别学生,也纳入资源教室活动的范围。

5.搞好教研活动,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提出反思。

6.积极参加上级发起的特殊教育教学方面的活动,鼓励中青年教师共同参与特殊教育的论文评比、案例评选活动,实实在在地研究,平时多注重笔录,争取能在各级评比中取得较好的名次。

7.教师要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总结,依据特殊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教育与分析,并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一些相关的教学案例或个案。

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最新)

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最新)

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最新)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深入落实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根据国家、省、XX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X-2020年)》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201X-201X年,按照国家、省和XX市的统一部署,我市实施了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办学条件、财政保障能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均得到明显提升。

但与普通教育相比,特殊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明显偏低,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仍需改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X-2020年),是巩固一期成果、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是落实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的重要举措。

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二期提升计划的重要意义,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持续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高质量的特殊教育服务。

二、总体目标坚持政府主导、普特融合、医教康教结合和多元发展的原则,落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完善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机制,构建医教康教相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和专业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到2020年,普及十五年特殊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6%以上,学前三年入园和接受康复教育训练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

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残疾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明显增强。

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运行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特教教师队伍。

形成科学的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特殊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三、主要措施(一)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1.扩大随班就读规模。

全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最新)

全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最新)

全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最新)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进一步推进我县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大力提升我县特殊教育水平,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x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x—x 年)》(x府办函〔x〕203号)、《x 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x—x年)》(x府办函〔x〕4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县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执行《特殊教育提升计划(x-x年)》,扎实开展“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工作,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好发展,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普及水平显著提高,财政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但是,通过“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验收发现,我县特殊教育发展水平仍然较落后,存在各部门协作机制需加强、医教结合有效机制需完善、特殊教育教师数量不足、个别化教育专业水平不够、康教一体课程建设力度不足、教育与康复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实施《x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x-x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巩固我县一期提升计划成果,补齐我县特殊教育短板,进一步提升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

二、总体要求(一)目标任务。

紧扣“建机制、强保障、保入学、提质量”四大重点任务,到x 年,我县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以医教结合为前置条件和专业支持的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运行保障能力全面增强,融合教育模式基本形成;特教教师队伍得到补充,个别化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康复专业技能显著增强;“一人一策”扎实落地,康教一体深入推行,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特殊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

加强县级对全县特殊教育的统筹,落实各镇(街道)和职能部门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相互配合。

二期特教提升计划 培训

二期特教提升计划 培训

二期特教提升计划培训一、背景介绍近年来,特殊教育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特殊教育是指针对患有智力障碍、身体残障、语言障碍、感觉障碍、情感障碍、学习障碍等特殊障碍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一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

特殊教育的发展和推广需要特殊教育教师的支持和帮助。

特殊教育教师是特殊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服务特殊儿童和他们的家庭。

二、培训目标1.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其对特殊儿童的理解和教育能力。

2.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

3.培养特殊教育教师对特殊儿童的关爱和耐心,提高他们的教育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

三、培训内容1.认知障碍儿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2.情感障碍儿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3.身体残障儿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4.团队合作与交流技巧5.特殊儿童的关爱与责任心培养四、培训方式1.专家讲座:特邀特殊教育领域的专家,结合自身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培训。

2.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教学案例,让特殊教育教师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应对特殊儿童的能力。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特殊教育教师身临其境地感受特殊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增强其对特殊儿童的理解和关爱。

4.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让特教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培训时间安排本次培训计划为期3个月,每周进行一次培训,每次培训时间为4个小时。

具体的培训安排如下:第一周:认知障碍儿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二周:情感障碍儿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周:身体残障儿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第四周:团队合作与交流技巧第五周:特殊儿童的关爱与责任心培养第六周:案例分析第七周:角色扮演第八周:小组讨论第九周:专家讲座第十周:总结反思六、培训效果评估1.定期考核:每月进行一次定期考核,考核内容覆盖上述培训内容的各个方面。

考核结果将作为评定特教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第一、工作目标1.1 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本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提升特殊教育的质量,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我们将通过采用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更加专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1.2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我们将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使之更加完善。

这包括完善课程设置,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完善评估体系,使之更加公正、合理。

1.3 加强特殊教育研究我们将加强特殊教育研究,通过研究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使之更加科学、有效。

第二、工作任务2.1 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为了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我们将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我们将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特点,然后根据他们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2.2 加强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加强教师的培训。

我们将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使他们更加了解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2.3 完善课程设置和评估体系为了使特殊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我们将完善课程设置和评估体系。

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使之更加符合他们的需求。

我们还将完善评估体系,使之更加公正、合理,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第三、任务措施3.1 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案为了落实个性化教学方案,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社交能力等方面。

2.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符合他们的需求。

3.定期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根据需要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3.2 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供最新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教学方法。

2.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

3.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水平,特制定本计划。

一、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普及水平明显提高;财政投入大幅增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教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但是,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普及水平仍然偏低,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整体相对滞后,特殊教育条件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待遇偏低、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是巩固一期成果、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重要举措。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实施二期提升计划的重要意义,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持续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推进,普特结合。

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融合教育。

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x全会“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x规划》、《残疾人教育条例》、《x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大力提升我市特殊教育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状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

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x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x-x年)实施方案》,并严格实施。

这几年来,我市特殊教育迅速发展,被教育厅遴选确定为“省级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

全面实现残疾学生公用经费生均6000元,市财政每年通过专项(特困学生生活补助等)资金用于支持特殊教育学校正常运转。

每年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实际需求引进若干专业教师,特教津贴按省级标准按时足额发放。

截至x年秋季,全市共有残疾学生615名,其中特教学校157名(含送教上门学生22名),入学率为94.18%。

全市已基本实现“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

但从总体来看,我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相对正常儿童少年来说仍然较低,学前和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整体相对滞后,特殊教育条件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特教教师队伍数量仍有不足、待遇偏低、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二、工作原则1.坚持普特结合,推进融合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全纳教育。

普通学校与特教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

2.坚持尊重差异,多元发展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潜能开发与缺陷补偿,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促进残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残疾学生的生活技能与社会技能,为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3.坚持普惠加特惠,特教特办普惠性教育政策和工程项目优先支持特殊教育。

针对特殊教育实际,专门制定特殊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并给予残疾学生特别扶助和优先保障。

4.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落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特殊教育发展。

全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最新)

全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最新)

全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最新)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县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按照《X 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X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X-X年)>的通知》(X教〔X〕11号),结合我县特殊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在中央、省、州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通过大力实施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X-X年),特殊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明显提高,特殊教育条件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由于我县人口总数仅14万,不具备开设特殊教育学校的条件,所有残疾儿童少年均通过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依托县外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等入学方式完成学业任务。

我县现有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183人(其中小学114人、初中69人),送教上门20人(其中小学17人、初中3人),外县特殊教育学校入学6人。

全县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82.21%。

总体上看,虽然我县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已经达到国家、省定的要求,但我县特殊教育发展较发达地区仍然相对滞后,特殊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偏低,特殊教育条件保障机制不够健全,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X-X年),是巩固第一期成果,加快特殊教育发展,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我县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加快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是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重要举措,更是满足残疾人受教育需求,彰显教育公平的生动体现。

三、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全面落实省、州关于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决策部署,本着统筹推进、普特结合,尊重差异、多元发展,普惠加特惠、特教特办,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基本原则,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使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进程中实现幸福人生。

普通小学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普通小学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水平,特制定本计划。

一、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普及水平明显提高;财政投入大幅增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教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但是,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普及水平仍然偏低,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整体相对滞后,特殊教育条件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待遇偏低、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是巩固一期成果、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重要举措。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实施二期提升计划的重要意义,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持续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

二、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1.坚持统筹推进,普特结合。

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融合教育。

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

2.坚持尊重差异,多元发展。

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

促进残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坚持普惠加特惠,特教特办。

普惠性教育政策和工程项目要加大支持特殊教育的力度。

根据特殊教育实际,专门制定特殊的政策措施,给予残疾学生特别扶助和优先保障。

4.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

落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加强省一级对特殊教育的统筹。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

实施方案: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重要指示和《残疾人教育条例》《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年)>的通知》教基〔××〕6号)《××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区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到××年,我区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规模显著提升;区特殊教育学校、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和医教结合运行保障能力全面增强;特教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二、重点工作(一)加快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鼓励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

区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可根据实际设置学前部或附设幼儿园。

通过对区特殊教育学校进行改扩建或新建,附设一所专门招收残疾孩子的特殊幼儿园,填补全区特殊儿童幼儿园空白,解决××区内残疾儿童早期教育和干预问题。

为残疾儿童提供功能评估、训练、康复辅助器具等基本康复服务。

鼓励各地整合资源,为残疾儿童提供半日制、小时制、亲子同训等多种形式的早期康复教育服务。

(牵头单位:区教育局、区残联;责任单位:区卫计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二)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逐一核实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数据,建立残疾儿童少年发现、诊断、评估、安置和实施教育等完整的教育评估与服务体系。

某某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某某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某某县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认真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进一步提高我县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

按照《XX回族自治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XX年)》和《XX县教育事业发展行动计划(20XX-20XX 年)》精神,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实施特殊教育第一期提升计划(20XX—20XX年)以来,我县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送教上门体系不断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普及水平明显提高;财政投入大幅增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但是,由于基础薄弱,点多面广,特殊教育仍是我县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普及水平仍然偏低,残疾人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特殊教育条件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性短缺严重,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XX年),是巩固一期成果、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公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

各单位、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实施二期提升计划的重要意义,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持续推进我县特殊教育改革发展。

二、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

1.统筹推进,普特结合。

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普特融合教育。

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

2.尊重差异,多元发展。

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潜能开发缺陷补偿,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

促进残疾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普惠加特惠,特教特办。

在制定和实施工程项目时加大支持特殊教育的力度。

合肥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

合肥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

合肥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教基〔2017〕6号)、《安徽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安徽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皖教基〔2017〕18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

坚持统筹推进,普特融合;坚持尊重差异,多元发展;坚持普惠加特惠,特教特办;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

到2020年,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规模显著扩大。

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运行保障能力全面增强。

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二)重点任务。

1.教育体系全面完善。

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提高巩固水平,解决实名登记的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问题。

加大力度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

2.保障能力全面增强。

统筹财政教育支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

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

全面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

建立健全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全面加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

提高残疾学生资助水平,实行残疾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15年全免费教育。

3.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促进医教结合,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加强专业人员的配备与合作,提高残疾学生评估鉴定、入学安置、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的有效性。

增强特殊教育教科研能力,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4.师资队伍全面加强。

健全特殊教育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和待遇保障机制。

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特教教师队伍。

二、主要措施(一)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某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某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某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某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为贯彻落实,某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加快推进我市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发展现状我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与市建设路小学共用一个校园),特殊教育指导中心1个,承担随班就读的中小学21所。

在校残疾学生108人,其中普通学校随班就读57人,特教学校就读51人。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87.6%。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上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扎实推进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特殊教育学校功能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探索持续深入。

以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辅助的特殊教育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特殊教育质量显著提高,特殊教育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由于我市特殊教育起步晚、底子薄,特殊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各阶段特殊教育发展不够均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质量亟待提升,送教上门工作需要加强政策和机制保障,特教师资队伍专业水平还不能适应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特殊教育跨部门协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这些都制约着我市特殊教育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特殊教育成为我市基础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

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办好特殊教育”的精神,树立全纳教育理念,按照“特教特办”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特教体系,满足残疾学生多样化需求。

坚持融合发展,促进医教结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坚持专业支撑,建立长效机制,提高特殊教育保障能力。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方式方法,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形成全民关注的发展格局。

三、总体要求(一)发展目标全面推进全纳教育,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

到2020年,基本建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相衔接的残疾人教育体系。

某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某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某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XX年)的总体部署,我市认真组织实施了XX市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XX年)。

为巩固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成果,进一步提升我市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根据XX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XX 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X教基[20XX]22号)精神,结合我市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特制定XX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XX-20XX年)。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落实好XX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决策部署,本着“履职尽责、特教特办”的原则继续支持特殊教育的发展,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使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进程中实现幸福人生。

二、现状分析随着XX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XX-20XX年)的实施,我市已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辅助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

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整体改善,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普及率明显提高。

但从总体上看,我市的特殊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特殊教育整体发展不均衡,学前和高中特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还不足等问题。

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推动我市特殊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三、总体目标继续完善市县两级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辅助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办学格局,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通过四年努力,不断扩大学前、高中特殊教育规模,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真正建立起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x全会“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x规划》、《残疾人教育条例》、《x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年)》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大力提升我市特殊教育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状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

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x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x-x年)实施方案》,并严格实施。

这几年来,我市特殊教育迅速发展,被教育厅遴选确定为“省级特殊教育改革试验区”。

全面实现残疾学生公用经费生均6000元,市财政每年通过专项(特困学生生活补助等)资金用于支持特殊教育学校正常运转。

每年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实际需求引进若干专业教师,特教津贴按省级标准按时足额发放。

截至x年秋季,全市共有残疾学生615名,其中特教学校157名(含送教上门学生22名),入学率为94.18%。

全市已基本实现“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

但从总体来看,我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相对正常儿童少年来说仍然较低,学前和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整体相对滞后,特殊教育条件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特教教师队伍数量仍有不足、待遇偏低、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二、工作原则1.坚持普特结合,推进融合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全纳教育。

普通学校与特教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

2.坚持尊重差异,多元发展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潜能开发与缺陷补偿,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促进残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残疾学生的生活技能与社会技能,为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3.坚持普惠加特惠,特教特办普惠性教育政策和工程项目优先支持特殊教育。

针对特殊教育实际,专门制定特殊的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并给予残疾学生特别扶助和优先保障。

4.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落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特殊教育发展。

三、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到x年,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

完善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特融合、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依托市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好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面实现“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

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规模显著扩大。

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特教教师队伍。

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残疾学生普遍获得适宜的教育,全面完成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任务。

(二)重点任务1.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提高巩固水平,通过送教上门等形式解决实名登记的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问题。

支持市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支持校企合作;支持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好学前教育部,鼓励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办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2.健全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

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完善适应特殊教育发展需要的财政拨款机制。

全面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

全面加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

依托市特教学校建立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全市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工作提供支持。

健全特殊教育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和待遇保障机制。

提高残疾学生资助水平,实行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从学前教育到初中阶段教育的12年免费教育。

3.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促进医教结合,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加强专业人员的配备与合作,提高残疾学生评估鉴定、入学安置、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的有效性。

加强特教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

增强特殊教育科研能力,加强特教学校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组织全市特殊教育教师和送教上门工作教师开展新课标新教材全员培训工作和教学研讨活动。

(三)年度目标实现卫生、民政、残联、教育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对未入学适龄儿童少年进行彻底的全面摸底筛查。

对本辖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安置做出规划,对本年度可安排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作出安置意见。

建设x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成立x市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x市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不能入校学习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

召开全市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推进会,对全市承担送教上门工作的教师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年末对全市送教上门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

对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教育安置作出初步规划(学前、高中、青壮年扫盲)。

配备一名专职(兼职)特教教研员。

成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出台《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依托市特教资源中心,对全市普通学校承担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切实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

在人数超过10个残疾学生的有条件的乡镇(街道)中心小学建设资源教室,配备资源教师。

探索融合教育模式。

组织特殊教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依托市特殊教育学校对随班就读、送教上门、资源教师进行培训。

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教育。

组织特殊教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依托特殊教育学校对随班就读、送教上门、资源教师进行培训。

完善特殊教育监测制度,对全市各乡镇(街道)随班就读工作、送教上门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最终实现适龄残疾学生入学率达95%以上,实现国家、省市全部目标。

四、主要措施(一)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

加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等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便利。

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能力。

支持特殊教育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增加招生类别。

在全市组织开展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

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每周提供1次以上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每学年不少于40课时,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

(二)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支持特教学校学前教育部扩大接收残疾儿童数量;鼓励各类康复教育机构为残疾儿童提供半日制、小时制、亲子同训等多种形式的早期康复教育服务。

支持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扩大规模招收残疾学生,支持校企合作,使完成义务教育且有意愿的残疾学生都能接受适宜的中等职业教育。

支持各种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加强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和完善残疾人终身学习通道。

加强就业指导,做好残疾人教育与就业衔接工作。

实施《“x”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行动方案》,多种形式开展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工作。

(三)健全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特教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6000元基础上,根据学校招收重度、多重残疾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加年度预算;学前阶段、高中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参照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执行。

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特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执行。

继续加大残疾学生资助力度。

义务教育阶段在“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对特困学生进行生活伙食补助。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就读高中提供扶助。

建立完善残疾学生特殊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补助政策。

拨付5%残保金用于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能教育与职业教育,并在教育附加中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补助款并逐步提高,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捐资助学。

(四)健全特殊教育专业支撑体系市教育局会同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组织),建立由教育、心理、康复、社会工作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健全残疾儿童入学评估机制,完善教育安置办法,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提出教育安置意见。

建立卫生、民政、残联、教育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共享机制。

支持特教学校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全市提供特殊教育指导和支持服务。

在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建设资源教室,配备资源教师。

配备专职或兼职特殊教育教研员,统筹开展全市特殊教育教研活动。

建立健全志愿者扶残助学机制。

发挥城乡基层组织在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信息收集、送教上门、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支持作用。

加强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庭在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和康复中的作用。

(五)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对特殊教育教师实行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

严格执行国培、省培计划中的特教教师培养政策。

特教学校承担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师、资源教师和送教上门教师培训工作,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按聋教育1:3.5、培智教育1:2、随班就读1:5的师生比逐步配足配齐教师,按在校学生数对教师编制进行动态管理;适当增加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康复训练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

切实提高我市特教教师待遇,将特教津贴标准提高至工资总量的30%,根据特殊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依法发放值班值守补助;对普通学校承担随班就读教学管理任务的教师,在绩效工资分配上给予倾斜。

为送教上门教师、承担“医教结合”实验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交通补助、误餐补助、工作补助。

关心特教教师的身心健康,改善特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评先评优指标分配及职称评聘中,给予适当倾斜。

(六)大力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依据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x 年),组织新课标新教材全员培训。

围绕新教材的广泛使用,加强校本教研。

推进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加强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重视教具、学具和辅具的开发和应用。

创新随班就读教育教学与管理模式,整体提升随班就读的质量。

建立特殊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探索建立适合残疾学生发展的考试评价体系,用多元的视角评价特殊教育和残疾学生,保证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独立性。

五、组织实施(一)加强思想认识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x-x年),是巩固一期成果、满足残疾人群体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重要举措。

各乡镇(街道)、部门要充分认识二期提升计划的重要意义,按照“履职尽责、特教特办”的要求,持续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

(二)落实部门责任市人民政府履行主体责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特殊教育的管理机制,把特殊教育发展列入议事日程和相关部门年度任务。

市教育局要统筹制定特殊教育计划实施方案,加强对承担特殊教育工作学校的指导,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依托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等平台,加强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信息监测服务和动态管理。

牵头组建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为全市残疾儿童的教育评估及适当安置提供服务。

市发展改革部门要把特殊教育学校高中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条件保障和配套支持,促进特殊教育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