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质概况

合集下载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上海濒江临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呈现季风性、海洋性气候特征。

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秋较冬夏较长。

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暖和,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冬季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年60%左右和雨量集中在5~9月的汛期,年平均降水量1119.1㎜,年蒸发量882.4㎜;年平均日照1400h。

由于上海城区面积大、人口密集,使上海城市气候具有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

全年平均气温15.8℃,1月最冷平均为3.6℃,7月最热为27.8℃。

上海地区夏季空调运行约4个月(6~10月初),冬季运行约3个月(12~3月初)。

上海地区具有的夏长、冬短的特点,对地下换热器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引起热平衡问题。

地质条件特征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面积约6340.5K㎡,成陆较晚,除西南部有高出数十米至近百米的零星残丘陵外,全区地势平坦.境内地面标高(吴淞高程)大多在3.5~4.5M之间。

地貌上整个地形呈现东高、西低形态,西部为淀泖洼地,东部为碟缘高地.上海露出地表的基岩分布零星,多呈孤丘出现,总面积约2.5K㎡,而大片的基岩隐伏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下。

上海地区第四纪地层十分发育,除西部、西南部剥蚀丘陵有基岩隆起出露外,其余地区均有第四纪地层覆盖,厚度一般介于200~320M之间,西南较薄,为100~250M,向东北增厚至300~400M。

按沉积相大致可划分为二部分:1)下部,埋深通常约145~320M间,以褐黄色为主,夹杂蓝灰、黄绿色网纹或杂斑的杂色粘土与灰色白色为主的砂砾互层,称之为“杂色层”,为早更新世陆相沉积物;2)上部,埋深通常指约145M以上,是以灰色为主,夹有绿、黄、褐黄等色的粘土,与浅灰、黄灰色粉砂性土互层,称为“灰色层”,属中更新世以来海陆频繁过渡、海洋渐占优势环境下的沉积物。

上海地质概况

上海地质概况

上海地基土体结构类型分区一般而言,表土层和第一砂层可作为天然地基或浅基础持力层,选择第一、二硬土层可作为多层或小高层建筑桩基持力层较为合适,而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则以第二、三砂层作为桩基持力层。

然而,由于沉积环境差异和受后期古河道的冲刷切割,有些工程地质层在平面分布则残缺不全。

建筑适宜性与工程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根据工程地质层产出状况,可以确定相适应的建筑物基础结构形式及其建筑规模。

在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地区,并非不能进行建筑施工,而是容易产生环境地质问题,其防范和治理的基础投入将显著增加,否则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会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第一、二硬土层对于一般建(构)筑物具备有良好的工程地质特征,所以我们将它们作为标志层,对浅部土体划分为三大土体结构类型区(在同一土体结构类型中还可以按照工程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分为若干亚类):存在第一、二硬土层的土体结构类型区(S区);存在第二硬土层,缺失第一硬土层的土体结构类型区(T区);缺失第一、二硬土层的土体结构类型区(N区)。

由于第一、二硬土层天然含水量比较低,孔隙比较小,土体不易压缩,土质密实,所以在相同水位条件下,S区、T区的地面沉降量小,而N区的地面沉降量大。

S区:分布于松江、青浦和金山等区的西部。

该区内除零星分布的基岩山体外,以冲湖积平原为主,地势相对低洼。

本类型土体75米以浅普遍发育有二层硬土层,且大部分地区浅部砂层不发育,因此本区的地基条件明显优于其它地区。

但由于局部地区的表土层中夹有工程性质极差的泥炭质土,所以,对依赖天然地基的建筑工程需要采取开挖消除或治理。

T区:有第二硬土层无第一硬土层分布,分布在嘉定、宝山区大部,青浦、松江区的东部,闵行区西部,金山区东、北部,南汇区大部及浦东新区川沙、市区的局部地区。

总体认为地基条件尚好的土体结构类型。

N区:无第二硬土层无第一硬土层分布,分布在市区局部和宝山区北部,长江河口的崇明、长兴和横沙等三岛,第三软土层局部缺失,第一、二软土层厚度较大,具有明显的流变、触变现象,河口地区易产生渗流、震动液化。

上海市工程地质条件

上海市工程地质条件

上海市工程地质条件
引言
本文档旨在概述上海市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地下
水位以及地质灾害等方面的信息。

该信息对于进行土地开发和工程
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土壤类型
上海市的土壤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河口淤泥: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较弱
的承载力。

2. 河流冲积层: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土质松散,承载力较低。

3. 黏土:分布广泛,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较好的承载力。

4. 砂土:分布在市区以西地区,承载力较高。

地下水位
上海市的地下水位具有以下特点:
1. 沿河区域地下水位较高,特别是长江和黄浦江两岸。

2. 市区地下水位受城市建设和抽水过程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变动。

地质灾害
上海市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地面沉降:受地下水开采和城市建设的影响,部分地区存在
地面沉降问题。

需加强监测和防治措施。

2. 岩溶塌陷:少数地区存在岩溶塌陷的风险,需注意在开发和
建设中加强防范。

3. 沿海地质灾害:受海平面上升和海洋侵蚀的影响,沿海地区
存在海岸侵蚀和滨海地质灾害等问题。

结论
本文档介绍了上海市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土壤类型、地下水
位和地质灾害等方面的信息。

在进行土地开发和工程建设时,应充
分考虑这些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自然地理—上海地形地势

自然地理—上海地形地势

自然地理—上海地形
地势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

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正当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全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为4米左右。

陆地地势总趋势由东向西低微倾斜。

平均海拔高度为4米左右。

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上海境内全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2000年,上海全市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

其中陆地面积6219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22平方公里。

境内辖有崇明岛,面积为1041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岛。

?。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之蔡仲巾千创作℃℃℃。

上海地区夏季空调运行约4个月(6~10月初),冬季运行约3个月(12~3月初)。

上海地区具有的夏长、冬短的特点,对地下换热器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引起热平衡问题。

地质条件特征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面积约6340.5K㎡,成陆较晚,除西南部有高出数十米至近百米的零星残丘陵外,全区地势平坦.境内地面标高(吴淞高程)大多在3.5~4.5M之间。

地貌上整个地形呈现东高、西低形态,西部为淀泖洼地,东部为碟缘高地.上海露出地表的基岩分布零星,多呈孤丘出现,总面积约2.5K ㎡,而大片的基岩隐伏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下。

上海地区第四纪地层十分发育,除西部、西南部剥蚀丘陵有基岩隆起出露外,其余地区均有第四纪地层覆盖,厚度一般介于200~320M之间,西南较薄,为100~250M,向东北增厚至300~400M。

按沉积相大致可划分为二部分:1)下部,埋深通常约145~320M间,以褐黄色为主,夹杂蓝灰、黄绿色网纹或杂斑的杂色粘土与灰色白色为主的砂砾互层,称之为“杂色层”,为早更新世陆相沉积物;2)上部,埋深通常指约145M以上,是以灰色为主,夹有绿、黄、褐黄等色的粘土,与浅灰、黄灰色粉砂性土互层,称为“灰色层”,属中更新世以来海陆频繁过渡、海洋渐占优势环境下的沉积物。

上海地区内多属于软土地区,土壤源热泵空调地埋管施工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传统的地热理论,将地层从上到下分为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

根据上海地矿徐剑斌等人在浦东、浦西5个100M深测温孔共12次实地地温测试记录进行统计研究,上海地区地下100M以浅层温度相对稳定,土壤平均温度约17℃左右,有利于热泵空调换热器工作。

上海地区地温场示意图如图2所示。

℃,温度受气候影响,温度变更大,为变温带。

由于气温对浅层地温的影响。

测试地区变温层在0~10M,左右,受季节气温影响较大。

℃,温度基本不受气候影响,称之恒温带。

上海市地理环境

上海市地理环境

上海市地理环境
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上海的地
理环境十分独特,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自然资源。

以下将从地
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分布等方面介绍上海市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上海市地势较为平坦,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

市区东部是沿海平原,西部则有
一些起伏的丘陵地带。

黄浦江、苏州河等河流穿城而过,形成了上海独特的水域景观。

此外,上海还有一些自然形成的湖泊,如青西湖、赵巷湖等,丰富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气候特点
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温和多雨。

上海的气候受季风影响较大,季风带来的降雨丰富,是上海水资源丰
富的重要原因。

水系分布
上海市内水系密布,长江、黄浦江、苏州河等河流纵横交错。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上海的母亲河,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是上
海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沿岸景色优美,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苏州河是上海市
的一条支流,曾是上海的主要交通要道,如今成为了城市的风景线。

总体来说,上海市的地理环境优越,水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地形独特。

这些地
理条件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市民提供了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上海乡土地理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上海乡土地理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上海乡土地理一、上海的位置和地理环境1.上海的地理位置: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经121°29′20″,北纬31°14′59″。

2.上海的地理环境:上海地处长江口的东北侧,东部和南部是东海,北部和西部与江苏省接壤。

二、自然地理特点1.地形地貌:上海地形平坦,海拔较低,地势东高西低,以平原为主。

2.气候特点: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偏干,春秋季温和多风。

3.湿地资源:上海是以水域湿地为主,拥有大量的河流、湖泊、水库和沿海滩涂等湿地资源。

4.海洋资源:上海位于东海的浅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和海洋交通资源等。

5.植被资源:上海植被种类丰富,以草本植物为主,包括湿地植被、沿海植被和城市绿化等。

三、经济地理特点1.城市地理环境:上海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外贸港口,拥有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交通网络。

2.经济发展: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之一,具有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地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3.产业结构:上海的产业结构主要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其中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

4.旅游资源:上海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和特色游览线路等。

四、人文地理特点1.人口分布:上海是中国人口密集的地区之一,人口数量众多,其中外来人口占比较高。

2.城市规划:上海是中国城市规划的典范,拥有现代化的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以黄浦江为核心,东西两岸总体对称。

3.历史文化:上海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数百年的沿海商埠历史、老城厢和传统街巷等特色地区。

4.文化艺术:上海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中心,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和代表性的文化节庆活动,如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国际车展等。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上海面临着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城市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绿色发展:上海把绿色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加大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上海

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上海

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上海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

它不仅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还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

本文将介绍高二上学期地理知识点中与上海相关的内容。

一、地理位置上海地处中国东部,长江入海口的北岸,东临东海,南界江苏省,西连浙江省。

地理坐标为北纬30°40′至31°53′,东经121°29′至122°12′。

上海因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带,成为了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

二、地形地貌上海地形较为平坦,地势相对低洼,平均海拔约为4米左右。

上海的地貌类型主要包括三角洲平原、河港河口、滩涂沼泽等。

长江、黄浦江和苏州河是上海重要的江河。

三、气候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温暖湿润的夏季和寒冷干燥的冬季是上海年内最显著的两个季节。

夏季平均气温约为26-30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约为3-8摄氏度。

四、城市发展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浦东新区的开发和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建设更是使上海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五、人文景观上海不仅有着繁华的现代都市景象,还保存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外滩、南京路、豫园等地都是上海的著名景点,体现了上海的独特魅力。

此外,上海还有众多博物馆、艺术中心和文化场馆,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六、环境问题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上海也面临着一些环境问题。

空气质量、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等方面都需要关注和改善。

上海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环保力度,提倡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七、人口与居民生活上海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不断完善,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总结: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具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它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和城市发展等方面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上海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上海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上海上海,简称沪,是中国的一座特别行政区,也是中国的经济、科技、金融、贸易中心以及国际大都市。

作为中国三大城市之一,上海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

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地理课程时,我们会涉及到上海的一些地理知识点,下面就来一一介绍。

一、地理位置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地理坐标为31°14'14"N至31°53'24"N,121°28'20"E至122°12'08"E。

上海是中国第一座开放口岸城市,也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商贸中心之一,也是国际航线的重要航站城市之一。

二、地形地貌上海市地势相对平坦,除了浦东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海拔仅在10米左右。

上海最高点是位于青浦区的东方山,海拔103.4米,人工填埋产生的巨塘山8.7米。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是长江入海口处的最后一站。

上海境内的河流有黄浦江、松江、吴淞江、嘉定浜等,其中黄浦江是上海经济中心区域的最大动脉,其南北分别隔开了市区的两个主要区域——浦东和浦西。

三、气候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较冷,夏季较热,降水集中在夏季,四季气温差异不大。

年平均气温为15.8℃,1月平均气温为3.1℃,7月平均气温为28.8℃。

上海夏季时气温较高,易有台风影响,秋冬季节时多阴雨连绵。

四、人口上海是中国的人口大都市之一,截至202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400万人,是中国历史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在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人口稳步增长,成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之一。

五、特色建筑上海的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目前上海拥有许多国际知名的特色建筑。

其中红色砖墙和黑色瓦顶的老城厢、老外滩上的各国建筑、金茂大厦、东方明珠塔、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都是上海的代表性建筑。

总之,上海是一座独特的城市,杂糅了中西文化元素,也是中国最具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高一上海地理知识点

高一上海地理知识点

高一上海地理知识点上海地理知识点是高一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上海的地理特点以及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人口等方面进行论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上海的地理知识。

一、地理位置上海位于中国东海沿岸,东临长江口,浦江入海,南濒杭州湾,西、北与江苏、浙江两省为邻。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得上海成为了中国的经济、金融、商贸中心。

二、地形地貌上海地势较为平坦,大部分地区呈低洼河网平原。

具体来说,上海地区主要包括三大地形单元,即长江三角洲、内陆和沿海两个平原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较低,以水网密布而闻名。

内陆区地势稍高,多以冲积平原为主。

沿海平原则地势平坦,以滩涂和沙地为主。

三、气候特点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多雨。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秋季气温逐渐降低。

春夏季受台风的影响较大,降水较多。

四、水系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有苏州河、黄浦江等重要水系流经。

苏州河作为上海的母亲河,从西部穿越城区流入黄浦江,贯穿城市东西,是上海重要的交通要道。

黄浦江穿越上海市中心,连接了长江与杭州湾。

五、人口上海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大都市之一,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

据统计,上海人口超过2500万,是世界上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之一。

人口的集聚给上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活力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结:通过对上海地理知识点的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上海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水系和人口等方面的特点。

这些地理知识点对于深入了解上海的环境、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上海的发展脉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上海濒江临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呈现季风性、海洋性气候特征。

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秋较冬夏较长。

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暖和,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冬季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年60%左右和雨量集中在5~9月的汛期,年平均降水量1119.1㎜,年蒸发量882.4㎜;年平均日照1400h。

由于上海城区面积大、人口密集,使上海城市气候具有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

全年平均气温15.8℃,1月最冷平均为3.6℃,7月最热为27.8℃。

上海地区夏季空调运行约4个月(6~10月初),冬季运行约3个月(12~3月初)。

上海地区具有的夏长、冬短的特点,对地下换热器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引起热平衡问题。

地质条件特征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面积约6340.5K㎡,成陆较晚,除西南部有高出数十米至近百米的零星残丘陵外,全区地势平坦.境内地面标高(吴淞高程)大多在3.5~4.5M之间。

地貌上整个地形呈现东高、西低形态,西部为淀泖洼地,东部为碟缘高地.上海露出地表的基岩分布零星,多呈孤丘出现,总面积约2.5K㎡,而大片的基岩隐伏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下。

上海地区第四纪地层十分发育,除西部、西南部剥蚀丘陵有基岩隆起出露外,其余地区均有第四纪地层覆盖,厚度一般介于200~320M之间,西南较薄,为100~250M,向东北增厚至300~400M。

按沉积相大致可划分为二部分:1)下部,埋深通常约145~320M间,以褐黄色为主,夹杂蓝灰、黄绿色网纹或杂斑的杂色粘土与灰色白色为主的砂砾互层,称之为“杂色层”,为早更新世陆相沉积物;2)上部,埋深通常指约145M 以上,是以灰色为主,夹有绿、黄、褐黄等色的粘土,与浅灰、黄灰色粉砂性土互层,称为“灰色层”,属中更新世以来海陆频繁过渡、海洋渐占优势环境下的沉积物。

上海地区内多属于软土地区,土壤源热泵空调地埋管施工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上海地理概况》课件

《上海地理概况》课件
先。
农业结构
上海农业以蔬菜、花卉 、瓜果等高效经济作物 为主,畜牧业和渔业发
展迅速。
农业政策
上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 农业扶持政策,鼓励农 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农业品牌
上海培育了一批具有地 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和
市场竞争力。
工业布局
01
02
03
04
工业基础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 一,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先
艺术发展
上海的艺术发展水平较高 ,拥有世界级的博物馆、 剧院和音乐厅等文化设施 。
传统与现代
上海的文化既保留了传统 的元素,又具有现代的气 息,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 交融。
历史遗迹与旅游景点
历史建筑
上海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 如外滩、南京路步行街、豫园等 ,这些建筑反映了上海的历史和
文化。
博物馆与纪念馆
矿产分布
上海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浦东、 宝山等地区。
矿产开采与利用
上海市政府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 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加强了对矿产 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了矿 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PART 05
上海经济地理
REPORTING
农业发展
农业产值
上海农业产值占全国比 重较小,但农业科技含 量较高,现代化水平领
上海有许多博物馆和纪念馆,如 上海博物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 馆等,展示了上海的历史、文化
和科技成果。
旅游景点
上海的旅游景点众多,如迪士尼 乐园、上海科技馆、东方明珠塔 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
观光旅游。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主要山脉与河流
主要山脉

上海乡土地理知识要点

上海乡土地理知识要点

上海乡土地理知识要点一、地理位置和面积1.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

北纬30°40′-31°53′,东经120°52′-122°12′。

2.上海市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势1.上海地势相对平坦,平均海拔仅4米。

2.境内以长江入海口及海滨为界,分布有长江口湾、杭州湾、嘉定平原等地貌形态。

三、气候1.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相对较冷,夏季炎热。

2.年平均气温为15.7℃,年降水量约1125毫米。

四、水系1.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拥有长江口湾、杭州湾等水域。

2.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航道,纵贯市区,将黄浦江分为浦西和浦东两岸。

五、土地利用1.上海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2.建设用地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耕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六、自然资源1.上海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经济鱼类较多,如鲈鱼、鲳鱼等。

2.城市内还存在一些自然湿地和湖泊,如滴水湖、黄浦江沿岸湿地等。

七、人文地理1.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拥有发达的港口和交通网络。

2.上海市内有许多历史文化名胜,如外滩、豫园、上海博物馆等,反映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八、城市规划1.上海市有着丰富的城市规划文化,近年来进行了多次城市更新和城市扩张。

2.上海浦东新区是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拥有现代化的建筑和高层大楼,如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国金中心等。

九、环境保护1.上海市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行环境保护政策,努力改善空气质量和水环境。

2.上海市还注重城市绿地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休闲和绿色空间。

总结:上海乡土地理知识要点包括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地势、气候、水系、土地利用、自然资源、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了解上海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

上海乡土地理知识要点

上海乡土地理知识要点

上海乡土地理知识要点上海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作为一个大都市,上海的乡土地理知识包括了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特点、土地利用和城市化进程等方面。

一、地理位置上海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三角洲的中部地区,东临东海,上海的港口是中国最大的外贸口岸之一、上海地处于北纬30°40′−31°53′,东经120°52′−122°12′之间。

二、自然资源1.土壤:上海地区主要土壤类型有黄土、壤土和水稻土。

黄土含有较高的肥力,适宜农作物生长。

2.水资源:上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长江和太湖是主要的水源。

中山湖、奉贤湖等湖泊也为上海提供了一定的水源。

3.矿产资源:上海地区的矿产资源相对较少,但仍有一些石灰石、煤炭和天然气等。

三、气候特点上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较冷。

主要特点包括:1.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常常在30°C以上。

降雨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

2.冬季寒冷,气温低于10°C,偶尔会出现冬季寒潮天气。

3.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多晴朗天气。

四、土地利用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土地资源紧张,土地利用主要包括了建设用地、农田、林地和水域等。

具体而言,上海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如下:1.建设用地: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建设用地占据了大部分土地,其中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

2.农田:上海地区拥有较少的农田,农业发展相对有限。

主要种植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等。

3.林地:上海拥有一定的林地面积,主要是城市公园、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等。

4.水域:上海地区内有长江和各种湖泊、河流,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和交通要道。

五、城市化进程上海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城市之一,自1978年以来,在国家经济开放的推动下,上海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1.城市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上海。

2.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铁路、地铁、机场等交通设施提升了城市的通达能力。

上海 饱和软土 地质主要特征

上海 饱和软土 地质主要特征

上海饱和软土地质主要特征
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平坦,地下水位较高。

其中,饱和软土是该地区的主要地质特征之一。

饱和软土是一种含水量高、密度低、强度差的土壤。

在上海地区,饱和软土主要分布在黄浦江和长江沿岸地区以及一些海岛上。

这些地区的土层厚度大多在20米以上,土质松软,含水量高达50%以上。

由于饱和软土的强度差,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建筑物沉降等。

因此,在上海地区,建筑物的基础设计与施工时需对饱和软土进行特殊处理,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除了对建筑物的影响外,饱和软土还会对地下工程、交通运输等方面造成影响,如地铁建设时需特别考虑饱和软土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总之,饱和软土作为上海地区的主要地质特征,对该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其特性的研究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对保障上海市的地质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 -。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

上海地区气候特征及地质条件上海濒江临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呈现季风性、海洋性气候特征。

冬夏寒暑交替,四季分明,春秋较冬夏较长。

主要气候特征是:春天暖和,夏季炎热、秋天凉爽,冬季阴冷;全年雨量适中,年60%左右和雨量集中在5~9月的汛期,年平均降水量1119.1㎜,年蒸发量882.4㎜;年平均日照1400h。

由于上海城区面积大、人口密集,使上海城市气候具有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

全年平均气温15.8℃,1月最冷平均为3.6℃,7月最热为27.8℃。

上海地区夏季空调运行约4个月(6~10月初),冬季运行约3个月(12~3月初)。

上海地区具有的夏长、冬短的特点,对地下换热器长时间工作可能会引起热平衡问题。

地质条件特征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面积约6340.5K㎡,成陆较晚,除西南部有高出数十米至近百米的零星残丘陵外,全区地势平坦.境内地面标高(吴淞高程)大多在 3.5~4.5M之间。

地貌上整个地形呈现东高、西低形态,西部为淀泖洼地,东部为碟缘高地.上海露出地表的基岩分布零星,多呈孤丘出现,总面积约2.5K㎡,而大片的基岩隐伏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下。

上海地区第四纪地层十分发育,除西部、西南部剥蚀丘陵有基岩隆起出露外,其余地区均有第四纪地层覆盖,厚度一般介于200~320M之间,西南较薄,为100~250M,向东北增厚至300~400M。

按沉积相大致可划分为二部分:1)下部,埋深通常约145~320M 间,以褐黄色为主,夹杂蓝灰、黄绿色网纹或杂斑的杂色粘土与灰色白色为主的砂砾互层,称之为“杂色层”,为早更新世陆相沉积物;2)上部,埋深通常指约145M以上,是以灰色为主,夹有绿、黄、褐黄等色的粘土,与浅灰、黄灰色粉砂性土互层,称为“灰色层”,属中更新世以来海陆频繁过渡、海洋渐占优势环境下的沉积物。

上海地区内多属于软土地区,土壤源热泵空调地埋管施工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传统的地热理论,将地层从上到下分为变温层、恒温层、增温层。

地理六年级知识点上海

地理六年级知识点上海

地理六年级知识点上海上海是中国的一座国际大都市,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它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金融和交通中心。

在地理学中,上海有许多独特的地理特点和知识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一、地理位置上海位于中国东部的长江口,东临东海,北接江苏省,西隔长江与浙江省相望。

上海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其成为沿海开放中心和国际贸易港口。

二、地形地貌上海的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城市南部是江河湿地和河流,北部则主要是沿海滩涂和沙地。

地勢低洼使得上海容易遭受台风和洪水的威胁。

三、气候特点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多雨。

夏季台风频繁,气温和湿度较高,冬季则偶有寒潮侵袭,温度较低。

春秋季节相对宜人,是旅游的好时机。

四、自然资源上海的自然资源相对有限。

有河流和湖泊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而沿海地区则富含海洋资源,如鱼类和海产品。

此外,上海还有一定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

五、人文景观上海有着丰富多样的人文景观。

著名的外滩和陆家嘴金融区是上海的地标,展示了现代都市的繁华和发展。

豫园和城隍庙则展示了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建筑风格。

此外,上海还有许多博物馆、艺术馆和植物园等文化设施。

六、人口和城市规模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发展优势,上海吸引了许多人口涌入,导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上海的城市化进程迅速,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如交通拥堵和环境问题。

七、工商业发展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许多国内外的大公司和银行都在上海设有总部或分支机构。

上海的工商业发展也为城市带来了较高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和交通中心,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和知识点。

它的地理位置靠近长江口,享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海洋资源。

上海的气候特点使人们需要注意台风和洪水的威胁。

此外,上海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发达的工商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资。

上海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城市化进程需要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初中上海地理

初中上海地理

初中上海地理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上海地理的基本情况。

1. 地理位置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东经120°52′-122°12′,北纬30°40′-31°53′之间。

东、南、西三面环绕着大西洋西太平洋边缘海域,北部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总面积为6,341.4平方公里。

2. 地形地貌上海地处平原地区,地形相对较为平坦。

整体地貌以滩涂、沙洲、河湾为主要特点。

苏南沙地、海沟和河网环绕形成了上海的基本地貌。

3. 气候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温和宜人。

年平均气温为16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较为充沛。

4. 水系上海地区有吴淞江、黄浦江、松江、苏州河等多条重要水系。

黄浦江是上海市区的母亲河,承载着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

5. 城市规划上海市的城市规划注重合理布局和功能分区。

市中心拥有高楼林立的商业区和金融中心,周边地区则设置有产业开发园区和住宅区。

6. 人口分布上海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人口主要分布在市区和周边的近郊区域,城市化程度较高。

7. 经济发展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全球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之一。

近年来,上海在金融、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8. 名胜古迹上海是一个充满着历史和文化魅力的城市,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如外滩、南京路步行街、豫园、东方明珠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综上所述,上海地理特点独特,气候温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上海在国内外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上海 饱和软土 地质主要特征

上海 饱和软土 地质主要特征

上海饱和软土地质主要特征上海市属于长江三角洲沿海平原地区,地质构造相对平缓,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但由于地处沪杭甬经济带和长江口经济区交界地带,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建筑工程建设用地需求十分巨大。

而上海地区的地质特征以饱和软土为特色,这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地质构造特征上海市地处南北构造带之间,南部是湖中地块,北部是长江下游平原。

湖中地块是以湖泊为代表的南部地形地貌,其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由深埋层状断裂、唐山-苏南断裂带等构成。

长江下游平原则较为平缓和稳定,整体地质构造相对简单,由灰岩和泥岩组成。

整个上海地区地质断裂带较集中,同一断裂带发出的次生断裂也很多,造成了局部地形地貌的异常复杂和不稳定。

二、岩土特征在岩石聚合性方面,上海市主要岩石类别为石灰岩、淤泥岩、泥岩、煤系地层以及几乎没有岩石层,岩土状况整体呈饱和软土。

饱和软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相对较差,较容易变形,抗剪强度较小。

特别是在夏季高温长时间曝晒后会导致土层物理和力学性质的进一步下降,甚至发生液化现象,给城市地下管线和建筑物的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

上海市地下水资源相对较好,但水环境却相对水质较差,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较容易受到污染。

上海市的地下水主要来源是长江水,地下水水平面均较浅,平均井深在20米左右。

由于饱和软土的透水性较弱,上海市地下水往往承载着大量的土层渗透和溢流水,产生了较大的地下水流动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水环境问题。

综上,上海市地质主要特征是以饱和软土为特色,这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土壤特性和地质地貌环境,采取相应的建设措施和技术手段以降低风险,保障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2上海地基土体结构类型分区一般而言,表土层和第一砂层可作为天然地基或浅基础持力层,选择第一、二硬土层可作为多层或小高层建筑桩基持力层较为合适,而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则以第二、三砂层作为桩基持力层。

然而,由于沉积环境差异和受后期古河道的冲刷切割,有些工程地质层在平面分布则残缺不全。

建筑适宜性与工程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根据工程地质层产出状况,可以确定相适应的建筑物基础结构形式及其建筑规模。

在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地区,并非不能进行建筑施工,而是容易产生环境地质问题,其防范和治理的基础投入将显著增加,否则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会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第一、二硬土层对于一般建(构)筑物具备有良好的工程地质特征,所以我们将它们作为标志层,对浅部土体划分为三大土体结构类型区(在同一土体结构类型中还可以按照工程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分为若干亚类):存在第一、二硬土层的土体结构类型区(S区);存在第二硬土层,缺失第一硬土层的土体结构类型区(T区);缺失第一、二硬土层的土体结构类型区(N区)。

由于第一、二硬土层天然含水量比较低,孔隙比较小,土体不易压缩,土质密实,所以在相同水位条件下,S区、T区的地面沉降量小,而N区的地面沉降量大。

S区:分布于松江、青浦和金山等区的西部。

该区内除零星分布的基岩山体外,以冲湖积平原为主,地势相对低洼。

本类型土体75米以浅普遍发育有二层硬土层,且大部分地区浅部砂层不发育,因此本区的地基条件明显优于其它地区。

但由于局部地区的表土层中夹有工程性质极差的泥炭质土,所以,对依赖天然地基的建筑工程需要采取开挖消除或治理。

T区:有第二硬土层无第一硬土层分布,分布在嘉定、宝山区大部,青浦、松江区的东部,闵行区西部,金山区东、北部,南汇区大部及浦东新区川沙、市区的局部地区。

总体认为地基条件尚好的土体结构类型。

N区:无第二硬土层无第一硬土层分布,分布在市区局部和宝山区北部,长江河口的崇明、长兴和横沙等三岛,第三软土层局部缺失,第一、二软土层厚度较大,具有明显的流变、触变现象,河口地区易产生渗流、震动液化。

因此,综合分析认为属于地基条件较差的土体结构类型。

上海市工程地质结构分区图(资料来源:张阿根等,上海市地质环境图集,地质出版社,2002)工程工程地质特征及问题地质工程地质层组成 断裂构造 及活动性天然地基 条件沙土及其 液化 Ⅰ 湖沼 平原 工程地质区 Ⅰ1 地基条件好的地块基岩露头分布,一般由6-7个工程地质层组成,岩性以粘性土为主,赋存2个硬土层 断裂构造不发育,基底稳定表土层一粘土为主,天然地基尚好 由第二硬土层和第二、三砂层等桩基持力层分布,具有良好的桩基条件基本无浅部砂层分布 局部有工程地质条件不良的泥炭层分布 Ⅰ21 地基条件一般一般由6个工程地质层组成,岩南部有断裂构造分布,但基底表土层以粘土为主,局部夹泥第二砂层分布不稳定,第无浅部砂层分布性以粘性土为主,青浦境内及金山西部有2个硬土层分布炭,总的天然地基条件一般三砂层埋藏较深,桩基条件尚差Ⅰ3 地基条件差的地块由6-8个工程地质层组成,岩性以粘性土为主,分布不稳定有断裂构造分布,属小震地区表土层以粘土为主,天然地基尚好第二砂层大部缺失且不稳定,第三砂层埋藏较深,桩基条件差有浅部砂层分布,一般不产生震动液化地面沉降较发育,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问题Ⅱ滨海Ⅱ1地基条件多数地区由5-6个工程有断裂构造分布,尚无表土层以粘性土为主,第二硬土层和第二、浅部砂层不发育平原工程地质区较好的地块地质层组成,层位分布稳定且发育活动性断裂发现天然地基一般良好三砂层等桩基持力层广泛分布,且稳定,故桩基条件良好Ⅱ2地基条件较差的地块多数由6-7个工程地质层组成,但发育和分布较不稳定断裂构造较发育,隐伏活动性断裂表土层以粘性土为主,但暗浜或填土发育,天然地基条件变化较大桩基持力层分布和埋深变化较大,桩基条件好与差参半浅部砂层广泛分布,液化性能复杂,初判具轻-中等液化地面沉降发育,也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和沿海易受海水侵袭问题Ⅱ3地基条件由5-6个工程地质层组断裂构造较发育,隐伏表土层以粘性土为主,第二砂层普遍缺失,浅部砂土相对不发育地面沉降较发育,极易产生不均匀成为主,但分布和发育极不稳定但暗浜发育,天然地基条件变化较大且其他桩基持力层分布和埋深变化大,故桩基条件差Ⅲ河口沙岛工程地质区Ⅲ地基条件差的地区一般由5个工程地质层组成,岩性以粘性土为主断裂构造较发育,毗邻长江口震源,距南黄海震源亦近表土层以砂质粘土为主,多为近代长江泥沙堆积土层,天然地基条件差第二硬土层和第二砂层缺失,第三砂层埋藏较深,故桩基条件差浅部砂层广泛分布,初判属轻-中等液化轻度地面沉降,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和海潮水侵袭问题我们不妨可以通过浦东开发实例,评价地基基础勘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90年代初期,为给浦东新区编制开发规划提供地质信息,地质部门对浦东新区的地基基础条件进行了详细勘查。

在浦东新区的规划布局中,规划形成了五个各有侧重、相对独立的综合分区:庆宁寺-金桥综合区区,即陆家嘴-花木综合区、北蔡—张江综合区、周家渡-六里综合区、庆宁寺-金桥综合区、外高桥-高桥综合区。

通过地基条件勘查,地质部门对各区规划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1.陆家嘴—花木综合区(分布于内环线内,面积28公里2)该区内绝大部分地基土建筑条件较好,属于S区,仅在沿江地带,属于N区。

因此,在该综合区内发展金融、商业、对外服务等现代化产业,兴建大型-特大型高层建筑,只要避开其沿江地段,从地质环境考虑,是个规划合理的小区。

2.北蔡—张江综合区(位于陆家嘴-花木综合东南,面积19公里2)该区内大部分属于S区,仅在南部地段属于N区,据规划布局,N 区地段内规划拟建上部荷载不大的学院区及居民住宅区,从地质环境上分析,该区规划合理。

3.周家渡—六里综合区(位于陆家嘴-花木综合区南部,面积34公里2)该区只有东北部六里附近及南部杨思附近属地基条件S区,其它地区均属基础投资大的N区。

从地质环境考虑,该综合区内地基条件差,属大型或特大型建(构)筑物宜避开的地段,本区规划拟建的出口加工区的厂房,属一般性建筑,故规划合理。

4.庆宁寺—金桥综合区(位于陆家嘴-花木综合区的东北部,面积21公里2)该区内地基土、建筑条件良好,属于S区,从地质环境考虑,该区规划布局合理。

5.外高桥—高桥综合区(位于本区的北部,面积75公里2)该区由两部分组成:(1)外高桥港区:位于长江口南岸沿江地带,凭借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拟作为港区用地。

但从建筑地基条件分析,该地区属于基础投资大,条件最差的N区。

因此,从地质环境上考虑,该地带宜避开兴建大型或特大型建(构)筑物。

(2)高桥综合区:除上海炼油厂内部分地段外,该区建筑地基条件普遍属于S区,以已建的工业基地为依托,规划拟建出口加工工业及港区后勤基地的规划布局是合理的。

总体上看,浦东规划方案中拟建区布局基本合理,但从地质环境考虑,地质部门对新区的规划提出了一些专业建议,比如:在周家渡—六里综合区,区内一般不宜拟建大型或特大型的建(构)筑物,特别在综合区西南部地段,属于宜避开地段,若确需规划兴建大型或特大型建(构)筑物,从建设条件考虑,应移至内环线的原规划绿化地带;陆家嘴沿江地带的N区已作为绿化规划用地,方案是合理的,余下地段宜修建特大型超高层建筑物;外高桥港区属分区中的N区,条件最差,且浅部第一砂层发育,一般均大于8米,对于港区内拟建的重型、特大型建(构)筑物,一般可移至其后备基地。

虽然城市规划所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地质这一项因素,而且城市建筑布局的最终形成是各项环境、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我们从浦东规划案例可以看到,地质信息可以在建筑工程的可行性与经济性上为城市规划部门提供向导,这对促进城市规划的合理性而言是极为必要的。

城市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的承载能力。

城市地质应先行于城市规划,为城市规划提供诸如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方面的综合基础地质资料和专业建议。

在上海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地质工作在城市制定发展战略、工业区调整规划、城市水资源规划、新城镇发展规划、工程施工设计与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新一轮城市规划蓝图的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