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2018版)

合集下载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
China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Association
浙江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学生手册
浙江科技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二 0 一八年五月
提示பைடு நூலகம்
土木工程专业认证专家组将于 2018 年 5 月来校进行现场考查。为更好地配合完成 土木工程专业认证的现场考查工作,请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学习本资料的内容,了解什么是专业认证,以及认证的目的、意义、程 序和方法。
二、了解和掌握本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学校和学院在提升学生 综合素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三、要认真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复习和掌握已做过的实验,以接受专家的 测试。
四、按时上课,确保出勤率,上课认真听讲和记笔记,接受专家的抽查。 五、注重言行举止,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专业素质,积极配合专家的访谈。
2. 什么是工程教育认证?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 的重要基础。在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组织的,由专门职业 协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的,针对高等教育中工程类专业开展的一种合 格评价。
3. 为什么要进行工程专业教育认证?
开展专业业认证就是要为学生毕业以后职业准备的范围和质量提供保证。在美 国,只有经过可靠的认证机构所认证的专业才是被承认的专业。认证关系到专业的生 存和发展。通过认证的专业,培养的学生到社会上才能得到社会、用户、各个组织 (包括工程师注册等)的认可;否则,可能还要附加很多必要的要求和条件才能被认 可。对学生而言,在有的国家,如果专业没有通过认证,在获取资助、奖学金、学 分,或者在学位被其他通过认证高校认可、被其他国家认可其学位等方面均会遇到困 难。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指标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指标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指标点教务处: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三个专业(冶金工程、采矿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将进行工程教育认证,现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将涉及到各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的相关指标点做了归类。

随着认证工作的开展,也可能会有适时调整,请予以配合。

对应认证标准相应的指标项如下:1学生(2)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3)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4)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过程,认可转专业、转学学生的原有学分。

2培养目标4 持续改进(1)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

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教学环节、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3)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5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课程体系必须包括:(1)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2)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

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

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6师资队伍(2)教师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

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与教育模式创新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与教育模式创新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99计算机教育Computer Education第 2 期2021 年 2 月 10 日文章编号:1672-5913(2021)02-0099-05中图分类号:G642新工科与课程建设0 引 言近年来,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引发了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的变革,也引发了全球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

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和对卓越创新人才的需求,我国不失时机地推动了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改革行动。

2017年,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发展战略[1-2],推动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三部曲。

国务院发文明确提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3]。

“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进一步推动了新工科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 等计划政策相继出台,各高校纷纷响应并迅速行动起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跨学科的研究院与新工科专业等新形态不断推出,一场“新工科运动”在中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正在形成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4]。

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与教育模式创新实践的探索与思考徐晓飞1, 2,沈 毅1,钟诗胜2(1.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 威海 264209)摘 要:分析与总结我国高校开展新工科建设的新理念与新模式及其经验,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介绍新工科建设方案与实践经验,并对我国深化新工科建设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问题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新工科;教育模式;产学研融合;多学科交叉;创新创业;新工科“Π型”方案第一作者简介:徐晓飞,男,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兼威海校区校长,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工作组成员,研究方向为软件服务工程、服务计算、企业智能计算、软件工程等,***************.cn。

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的培养目标制订

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的培养目标制订

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的培养目标制订作者:吕岗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05期摘要: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常熟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介绍了如何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通过建立和践行合理的培养目标制订机制,完善本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过程。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5-0237-03一、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的培养目标1989年,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在美国华盛顿签署,标志着工程教育认证作为一种全球化保障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实现工程教育水平和职业资格互认制度的诞生。

2006年,我国开始引入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方法;2013年6月19日,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国;2016年6月2日,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国,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1]。

在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订的我国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在学生发展、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2]。

2015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培养目标进行了全新界定:培养目标不再反映毕业要求,它描述的是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后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是评价学生毕业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需要对原有的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进行与时俱进的修订。

二、培养目标的制订机制的完善我校原有的培养目标制订是由学校、学院、专业三级教学管理机构共同完成的。

首先,学校成立由主管领导和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处等有关职能部门、各院系主管领导参加的培养方案专家组和工作组,提出制订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和基本框架。

其次,学院以教学副院长为负责人,负责贯彻学校文件,组织学院各专业负责人讨论学校原则性意见,结合学院特点提出专业培养目标。

最后,专业负责人向学院提交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副院长再组织包括行业专家在内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对培养目标进行审议。

中国工程教育的认证标准解读PPT教案

中国工程教育的认证标准解读PPT教案
我们只能讲“器” 希望听者能“悟”出道
古人说“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乎 其下”
加入华盛顿协பைடு நூலகம்为什么很重要
对学生:取得经认证合格的专业的毕业文
凭就拿到了进入国际就业市场的“入场券”
对学校:我们一直强调的“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次有了明确合理的参考框架
对国家:可以向国际社会证明,我们不仅
能建立世界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系统,我 们也能够有效地控制这个系统的质量
2012年版标准框架的基本逻辑
1. 学生
4.
2. 培养目标
3. 毕业要求


改 进
5. 课程体系
6. 师资队伍
7. 支持条件
标准的核心理念 – 1. 以学生为中 心
目标围绕学生的培养。 内容根据对学生的期望而设计。 判断师资与其它支撑条件的原则是: 是否有
利于学生达成预期目标? 评价的焦点是对学生表现的评价。 必须考虑全体学生。
◦ 学校的自评工作目的是判定标准中每一条要求是否 达成,如果认定为达成,则给出足以证明该结论的 相关材料。(自评报告指导书中对于自评报告正文 以及附录要求的内容是基本的证明材料,这些材料 的用途仅限于证明目标的达成,不应用于一般意义 上的“水平”评价。)
◦ 认证专家工作过程中的任何判断应该与认证标准的 某项要求相关。对于认证标准中提到的所有内容应 能作出明确的是否达成以及达成情况的判定。如果 认定为达成,应能说明判定的依据;如认为未达成 或者有弱点或关注点,应能提出与标准直接相关的 理由。
◦ 在现场考查时不应该涉及与认证标准达成判定无关 的内容。考查点以及提出的问题应有针对性,有利
未能很好遵循针对性原则的典型现 象
阅读自评报告时被学校提供的“标志性成 果”所影响,产生预判性的“印象”,以 至于影响判定结果。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课程评分标准表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课程评分标准表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评分标准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评分标准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课程应明确、具体,能够反映学生毕业要求的支撑,符合工程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评分时,应关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2.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应体现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内容安排应科学、合理,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

同时,课程内容应反映工程实践和科技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4.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应满足教学需要,包括教材、课件、实验设备、网络资源等。

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应与课程内容和教学需求相匹配,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5. 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应科学、客观、公正,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考核方式应多样化,包括考试、作业、实验、作品等。

同时,应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6. 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应具备足够的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能够支撑课程的教学需求。

教师应关注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7. 课程管理:课程管理应规范、科学,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

课程管理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安排、考试安排等。

同时,应对课程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评分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对每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

评分结果应客观反映课程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校园的树荫下,几个工程专业的学生正围坐在一起聊天,旁边放着几本厚厚的专业书。

“你们知道吗?咱们这个专业有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呢。

” 小刚神秘兮兮地说。

“啥标准?这对我们有啥影响?” 小美眨着大眼睛问道。

“这可重要啦!这标准就像我们学工程的指南针。

” 阿强笑着回答。

这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啊,就像一个超级严格又超有爱的大家长。

先说说学生方面,它要求我们得有扎实的工程知识,这知识就像盖房子的砖头。

我们学的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基础知识,得像刻在脑子里一样清楚。

比如说,计算工程力学问题,就像解一道复杂的谜题,你得用对公式,步骤不能错,不然这房子可就盖歪啦。

而且得掌握专业知识,不同的工程专业有不同的门道,像机械工程得懂那些机械零件怎么设计、怎么配合,就像了解一个精密机器的内部构造一样,每个小零件都有大作用。

工程实践能力也不能少。

这就像学游泳,光在岸上看可不行,得下水扑腾。

我们得有机会参与实际的工程项目,从设计到实施,都得参与。

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就像在路上遇到绊脚石。

但别怕,这是锻炼我们的好机会。

比如在做一个桥梁模型的时候,可能材料不够啦,或者结构不稳定啦,这时候就得想办法解决,就像战士遇到敌人要想办法打败他们一样。

通过这些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把知识变成能力,这能力就是我们以后在工程领域闯荡的宝剑。

团队协作也很关键。

在工程里,很少有一个人单干就能完成大项目的。

我们得像一群蚂蚁搬家一样,齐心协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有的负责设计图纸,有的负责计算数据,有的负责现场施工。

大家得相互配合,要是有人掉链子,就像拔河的时候有人松了手,那可就输啦。

在团队里,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就像大家一起拼图,得看看每一块怎么放合适,不能只按自己的想法来。

还有沟通能力,这就像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我们得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告诉别人,不管是和老师、同学交流,还是以后和工程团队成员、客户交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指标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指标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指标点教务处: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三个专业(冶金工程、采矿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将进行工程教育认证,现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将涉及到各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的相关指标点做了归类。

随着认证工作的开展,也可能会有适时调整,请予以配合。

对应认证标准相应的指标项如下:1学生(2)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3)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4)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过程,认可转专业、转学学生的原有学分。

2培养目标4 持续改进(1)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

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教学环节、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3)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5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课程体系必须包括:(1)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2)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

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

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6师资队伍(2)教师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

工程教育认证补充标准2018版本

工程教育认证补充标准2018版本

工程教育认证补充标准2018版本
工程教育认证补充标准2018版本包括以下几部分:
专业设置与管理:专业设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发展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专业管理应规范、科学、有效,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

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指导。

同时,应注重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数量,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

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应符合专业特点和产业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教学方法应多样化、灵活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支持学生掌握计算与计算系统抽象以及自动计算特征相关的基本知识,包括离散结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算法、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过程、数据管理与应用等领域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基本技术和方法。

同时,必须保证学生受到足够的训练,包括课程作业与专业实践环节。

毕业要求: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工程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和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持续改进:应建立完善的持续改进机制,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和反馈机制,对教学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和提高。

请注意,这些标准仅是简要概述,具体标准内容可能因不同专业而异。

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工程教育认证补充标准的官方文档或相关机构网站。

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

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

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第一部分认证标准运用的基本原则针对性原则:整个认证工作应该紧密围绕认证标准要求进行。

♦学校的自评工作目的是根据标准逐条判定是否达成标准要求。

如果认定为达成,则给出足以证明该结论的相关材料(自评报告指导书中,对于自评报告正文以及附录要求的内容是基本的证明材料,仅限于证明目标的达成,不应用于一般意义上的“水平”评价。

)♦认证专家工作过程中的任何判断均应与认证标准的要求相关。

对标准中提到的所有内容是否达成以及达成情况,应能作出明确的判定。

如认定为达成,应能说明判定的依据;如认为未达成或者有弱点或关注点,应能提出与标准直接相关的理由。

♦在现场考查时不应该涉及与认证标准达成判定有关的内容。

考查点以及提出的问题应有针对性,有利于对自评报告审阅时难以确定的达成状况作出判断。

合格性原则:整个认证工作只是判定认证标准要求是否达成,不进行任何水平评价与横向比较。

对标准的达成理解如下:P 是指该项标准项的要求已经达成,被认证方所提供的针对此项达成的证明材料,是明确、可信的;P/c 是指该项标准目前达到了要求,但是其涉及的一些因素在下次认证前有可能发生负面变化,可能导致不能达成标准要求,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并采取一定措施;P/w 是指该项标准项达到了基本要求,但在某个环节或者条件支撑方面存在弱点,这些弱点会对学生(或部分学生)达到预期有负面影响;F 是指被认证方无法提供可信的材料,证明该标准项的要求是能够达成的。

♦对标准中一项或多项的结论,应按照上面的描述理解。

其中,只要有一项判定为F,则认证结果为不合格。

除此以外,其他单项结论,没有数量累加意义。

不应以P/w与P/c的数量作为对被认证专业进行“水平”判定的依据。

只有认证报告中对于相应项的说明才有意义。

♦每个标准项的结论应该被理解为独立的,即某一方面是否有突出表现与另一方面是否合格,不应综合在一起考虑。

♦专业自评应针对逐条标准进行判断,不应受到与标准无直接关系的因素影响,也不应与同一学校其他认证专业在学科意义下进行比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1.总则12.通用标准1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

3.专业补充标准4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

机械类专业4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2环境工程专业15地矿类专业20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9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33水利类专业40交通运输专业47安全工程专业5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11年3月)1.总则(1)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

(2)本标准提供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基本质量要求。

(3)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2.通用标准2.1 专业目标2.1.1 专业设置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

申请认证或重新认证的专业必须具有:1.明确充分的专业设置依据和论证,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

2.明确的、可衡量、公开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3.至少已有3届毕业生。

2.1.2 毕业生能力专业必须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9.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建议收藏)

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建议收藏)

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建议收藏)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2018 版) 3目录1. 学生2. 培养目标3. 毕业要求4. 持续改进5. 课程体系6. 师资队伍7. 支撑条件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1. 学生1.1 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内涵解释】“优秀生源”不能仅从分数衡量,要包括“质” 和“量”。

“质”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生源对本专业的认识(认知度:对本专业了解的程度)和认可(认可度:喜欢本专业的程度);二是他们具有相对好的成绩(如,新生高考成绩、在校学习专业分流(一年级、二年级)的成绩)。

“量”表示生源的充足性。

“优秀生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受学校、行业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在不同专业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制度和措施”重点关注学校对专业的要求和专业采取的措施,通常包括专业生源质量分析、专业自身优势分析、招生宣传、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在校生专业认可度分析等方面。

制度措施应该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有人员、条件保证执行和落实。

此外,还应对制度执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促进制度改进完善。

【专业自评和专家考查重点】(1)与专业招生有关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包括学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 2 校管理文件中赋予专业的责任和专业自主的制度等,特别是专业承担的提高生源质量的责任和落实责任的具体措施,对各项制度和措施效果的分析评价情况。

(2)专业对生源的期望,以及近三年生源状态和发展趋势分析,包括入学生源状况、在校生对专业的认知度、认可度以及学习意愿等;(2)保障有关工作正常有效进行的机制和执行情况。

【常见问题】(1)仅列举学校层面招生制度,专业对于吸引优秀生源的责任不明确,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2)仅列举近年专业新生高考成绩或专业分流学业成绩,并未对生源状况(包括专业分流)的变化等进行分析 , 并采取相应措施;(3)对在校生的专业认可情况没有进行调查分析,更没有针对分析的结果采取措施,甚至对生源流失没有足够关注。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建设高校工程训练支持条件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建设高校工程训练支持条件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建设高校工程训练支持条件
郑红伟;马玉琼;王伟;张艳蕊;戴士杰
【期刊名称】《实验室科学》
【年(卷),期】2018(021)001
【摘要】工程训练支持条件是保障高校工程训练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依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认证支持条件提出的要求,以及河北工业大学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的现状,对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工程训练支持条件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从整合设备资源、开放实验室、建立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加强师资队伍和安全保障设施建设、规范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建设途径.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普通高校开展工程训练支持条件建设提供参考及借鉴.
【总页数】4页(P153-155,160)
【作者】郑红伟;马玉琼;王伟;张艳蕊;戴士杰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实验实训中心,天津 300401;河北工业大学实验实训中心,天津 300401;河北工业大学实验实训中心,天津 300401;河北工业大学实验实训中心,天津 300401;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 3001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与发展思考r——以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支持条件为例 [J], 龚萍;刘洪光;何新林
2.面向工程教育认证开展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 [J], 马钧;曾祥君;马瑞
3.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工程训练中心安全体系建设与探索 [J], 汪全友; 刘俊义; 马旭
4.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J], 孙海欣;张猛
5.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校图书馆建设探索 [J], 李丽;王忠群;王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09)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09)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09年4月)1.总则(1)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

(2)本标准提供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基本质量要求。

(3)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2.通用标准2.1 专业目标2.1.1 专业设置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

申请认证或重新认证的专业必须具有:1.明确充分的专业设置依据和论证,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

2.明确的、可衡量、公开的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3.至少已有3届毕业生。

2.1.2 毕业生能力专业必须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基本要求: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3.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9.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10.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2 课程体系2.2.1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满足预期的毕业生能力要求。

基于专业认证和复杂工程问题的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基于专业认证和复杂工程问题的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2020年12月第12期 高教论坛HigherEducationForumDec.2020.No.12基于专业认证和复杂工程问题的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纪仁杰,刘永红,蔡宝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摘要: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中,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毕业要求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文从加强毕业设计选题、提高师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提高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要求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要求查阅大量中外文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考虑社会、环境、成本等因素给出设计方案,进行系统开发与调试,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达到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设计;毕业要求;机械专业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20)12-0037-05作者简介:纪仁杰(1982-),男,山东胶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系主任,主要从事特种加工、机电控制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刘永红(1965-),男,安徽萧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主要从事现代制造技术、海洋油气装备方向研究;蔡宝平(1982-),男,河北涿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海洋油气装备研究。

收稿日期:2020-07-16 修稿日期:2020-07-29 一、引言工程教育认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三大核心理念,是工程专业学生走向世界、获得国际认可的通行证[1-3]。

我国于2016年成为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第18个成员国[4],截至2018年底,全国227所高等学校的1170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质量[5]。

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大学生毕业之前的最后一个综合实践环节,对于机械专业大学生来说,毕业设计使学生通过解决机械系统设计、制造工艺、零件设计计算、机械制图以及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动手能力,为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6-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指标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指标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指标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指标点教务处: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三个专业(冶金工程、采矿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将进行工程教育认证,现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将涉及到各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的相关指标点做了归类。

随着认证工作的开展,也可能会有适时调整,请予以配合。

对应认证标准相应的指标项如下:1学生(2)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3)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4)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过程,认可转专业、转学学生的原有学分。

2培养目标4 持续改进(1)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

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教学环节、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3)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5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课程体系必须包括:(1)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2)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

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

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6师资队伍(2)教师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China XXXXXX Standards [2021 n]Revised in March 2021 by China Engineering XXX]n:1.XXX.2.These standards consist of general standards and nal supplementary standards.3.XXX.4.When the following terms are used in these standards。

their XXX:1] XXX: XXX in about 5 years after n.2] n requirements: XXX that students should master when they graduate。

including the knowledge。

skills。

XXX.3] Assessment: Assessment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

collecting。

and preparing the XXX assessment requires appropriate use of direct。

indirect。

quantitative。

and non-XXX.4] XXX: n is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the data and XXX.5] Mechanism: Mechanism refers to a set of standard processing res formula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there are clear XXX in the process and their XXX.5.The "XXX standards must ha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2018版)
1.学生
1.1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1.2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1.3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1.4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过程,认可转专业、转学学生的原有学分。

2.培养目标
2.1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2.2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3.毕业要求
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可衡量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

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以下内容:
3.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3.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3.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
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3.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3.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3.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3.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3.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3.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4.持续改进
4.1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定期开展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质量评价。

建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

4.2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定期分析。

4.3能证明评价结果被用于持续改进。

5.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课程体系必须包括:
5.1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5.2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

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5.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

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5.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6.师资队伍
6.1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并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6.2教师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

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6.3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中,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

6.4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从业教育有足够的指导。

6.5教师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

7.支撑条件
7.1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

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

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

7.2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

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7.3教学经费有保证,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

7.4学校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与稳定合格的教师,并支持
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7.5学校能够提供达成毕业要求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7.6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地支持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