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处理的技巧

合集下载

对初中语文教材处理的几种做法

对初中语文教材处理的几种做法

对初中语文教材处理的几种做法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就得不断更新、变化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不断地探求新知,进而迷恋学习,愉快地进行学习。

因此,教材的处理就要有讲究,要深挖课文的内蕴,教出每篇课文的不同特色来。

关键词:教材处理做法抓住特点找准切入点什么是教材处理,简言之,教材处理就是“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

教材处理的根本原那么就是要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

新的课程标准〔试验本〕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防止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材处理是语文教师的根底功力,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宏观把握的指导下,对教材的微观处理在教学实践中显得具体而重要。

一、要突出文体特点九年义务教材的三、四册分别确定了培养记叙、说明、议论的侧重点;五、六册也提出了“培养文学欣赏的能力〞。

这是按文体特点来编排的,教学中必须按这个原那么,抓住文体特点实现教学目标。

每种文体都有各自的知识点,如记叙文要掌握记叙的要素,理清记叙线索,把握中心思想,学习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文要求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特征,理解说明方法的运用,把握说明顺序的安排,体会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议论文要求掌握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理解概括、严密的语言特点等等。

小说、戏剧、散文、诗歌属于文学体裁,从欣赏的角度提出了不同要求。

总之,教学重点、教学法那么和方法要依不同文章体裁而变化,不能各类课文均套用一个模式。

二、找准切入点〔一〕抓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结构,如果再加上主语“祥子〞,谓语“拉车〞,便清楚了祥子是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我们不仅要问这是为什么,再深入探究便能了解文章的主旨。

再如,朱自清的?背影?,看标题就可以知道作者把父亲的背影作为表达的主脑,沿着标题追问:这是父亲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时的背影?这背影凝聚了父子之间怎样的感情?经过这样追问,学生很快就把握了全文的主旨。

如何练好处理教材的基本功

如何练好处理教材的基本功

如何练好处理教材的基本功钱梦龙先生的文章大家都有了,讲得很实在,案例也很具体,大家可以回去后看看,这里我就不对着读了。

不过有一点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注意,那就是如果没有了教参,我们是否能备课,假如我找一篇课外的文章,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放在某一册某一单元里,放在课堂内上,你是否会呢。

为此,今天我们就具体谈谈如何处理好教材。

一、教材处理中的具体问题1、“唯书是教” :——僵化教材。

有些语文教师没有看到教材是个例子。

组织教学时,教师成为教材的传声筒,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记,接受的都是教师加工、消化后的知识。

这样的教学,学生接受的只是教材本身的信息。

(较严重)2、“只学不教” :——弱化教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在课堂上安排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相互讨论。

这样的一味自读、自悟式教学,听似书声朗朗,看似热热闹闹,而学生对课本的阅读、体验显得简单而肤浅。

课堂上的民主、和谐与尊重只是一种假象。

3、“无边放大” :——淡化教材。

有些教师教学中不重视学生认知水平、情感态度的需要,对语文教材的知识价值、审美价值、发展价值认识模糊。

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育人、启智功能,语文教学变得虚脱无力了。

上述几种教材处理方式,教师胸中看似有书,其实无书;目中看似有人,其实无人。

原本应充满智慧、生气与乐趣的语文课堂丧失了灵性,变得枯燥而沉闷。

4、“离开教参” :——无所适从。

(较严重)二、教材处理中的具体原则1、教师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回学生那个年龄层次,尽可能地设想和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可能”,并以此作为备课的起点。

A.这一原则尤其适用于比较深奥的文章。

比如说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陶潜的话“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一句的理解。

B.“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的理解。

C.《雷雨》中鲁侍萍的台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强调感悟。

依照学生实际水平科学处理教材内容

依照学生实际水平科学处理教材内容

依照学生实际水平科学处理教材内容
科学处理教材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调整。

以下是一些方法:
1. 了解学生的程度。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提前设计一些测验、课堂测验或者教材征求学生的反馈等方法,来了解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情况。

然后可以针对性地调整授课内容,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有些学生可能喜欢听讲,有些学生可能更喜欢看图表或者实践操作。

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设计辅助材料、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可以在课外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料、学习视频等,并给予一些学习建议。

同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4. 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验。

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同时,这也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重针对性授课,并且进行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

初中语文教材处理的 几种方法

初中语文教材处理的 几种方法
2.本文“记”了什么?(景、情、同游 者)
这种处理方法的长处在于一改过 去被动的局面,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文章的内容到形式,从字、词、句 到谋篇布局,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进而经过相互启发讨论, 求得对问题的比较一致的解答,有助 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 是依据学习重点找好问题的切入点)
教材处理方法之四:长文短教


抓住一点拨通全文。长文短教,要点要 害,要‘画龙点睛’ ;以此来帮学生 “拨疑难,排障碍” 。 长文章适宜运用点拨法教学。不必面面 俱到,只须抓住重难点适时点拨,便可 以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材处理方法之四:长文短教


例如教《社戏》(7年级下册)可抓住:“盼 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 来 统领全文。 围绕看社戏重点写了“月夜行船”、“船头看 戏”、“月下归航”的经历,紧扣结尾句: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 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突出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情。
提两点建议:
1、教材处理要从“教什么”出发, 对学生需要、学习内容进行分析,然 后从“怎么教”入手,确定具体的教 学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2、要经常反思以下问题:
△呈现的教学内容符合并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吗?
△教学内容突出了课程的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 吗?
△把握住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吗? △内容贴近学生、联系生活吗?(资源利用与 开发情况)
△教材所设计的各项活动都恰当地安排了吗?
△内容有没有人为拔高要求或者降低标准?(符 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吗?)
3、思考 教过=教会? 学过=学会?
如何使用教材
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 ,这是区分教师专业化程序的标尺。

新教材的处理的做法

新教材的处理的做法

下面浅谈一点我对新教材的处理的做法
充分利用“问题探讨”,在探讨中灵活处理“问题”
1.开始就解决问题。

因为有问题,不用授课学生就已经解决。

像这样的问题,在开始解决最好。

也就是先解决,后授课。

2.课前提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

这种问题主要是开始一般解决不了,随着授课的加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得到解决。

这种问题一般采取边授课,边解决。

3.课讲完了,才解决。

这样的问题已开始也提出来,讲完知识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

例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这一节的问题探讨:请辨析左图中一共有几种细胞?你能说出他们的共同的结构有哪些么?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在课前解决。

这些图片一目了然的,有几种细胞一看就清楚。

细胞共同的结构,在初中已学过,学生也是容易回答的。

但有些问题要在授完课后才容易解决的,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这一节的问题探讨:你怎样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这个问题适于在授完课后解决。

当做过实验或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这个实验后,学生就很容易的找到答案。

无论那种问题,最好在开始时就提出问题。

当然到底采取那种授课方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也就是说在具体问题决体对待。

试论初中语文教师处理教材的技巧

试论初中语文教师处理教材的技巧

试论初中语文教师处理教材的技巧【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处理整合创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尤其是处理教材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由此可见,教材处理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

要让语文课以独特风貌吸引初中学生,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热情,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材处理技能。

一、全局把握,分析各册教材,实现统揽式教学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出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终极目标,使学生领悟、学会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语文教师应由此出发,思考该如何让学生在三年初中学习时间里更好地提高语文能力。

因此,在处理教材时,教师要有“全局观”,应对初中各册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关于听说读写的知识和能力的构建体系。

以阅读教学为例,七年级要求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对阅读方面没有做详细具体的要求,而八九年级则要求学生逐步按“理解方法→阅读的不同方法→不同体裁的阅读方法”的步骤来掌握阅读的相关知识。

因此,在教授七年级语文教材时,教师应尽量避免对课文作条分缕析的讲解,或者是把课文剖析得支离破碎,让学生丝毫体会不到阅读的美感和兴趣,而应主要从朗读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否则,到了八九年级,教师真正向学生传授相关的阅读理解技能时,学生将会出现排斥心理,导致教学目标无法达成。

教师应根据整个教材体系安排对各册教材进行巧妙整合。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的教学中,通过整合《春》《济南的冬天》《秋天》《土地的誓言》《木兰诗》等课文,选取其中一些优美的片段,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其中的语言美,由此产生对文章的欣赏之情。

到了八九年级时,教师再通过整合《三峡》《短文两篇》(八年级下)《雷电颂》等课文,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并主动学习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为今后更深层次的阅读打下基础。

如何处理物理教材

如何处理物理教材

如何处理物理教材
处理物理教材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整理分类:将物理教材按照章节、主题或难易程度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2. 标注重点:在教材中标注重要的概念、原理、公式等,方便快速复习和回顾。

3. 制作笔记:使用一个笔记本或电子文档,总结和记录每章的重点内容和要点,可结合练习题和例题进行实践。

4. 制作思维导图或脑图: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概念使用思维导图或脑图进行整理和链接,帮助理清思路和逻辑。

5. 制作练习题集:将每章的练习题整理成一个题集,以备复习和巩固知识。

6.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逐步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学习资源,如视频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辅助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

最重要的是保持坚持和持续学习的态度,不断积累并巩固物理知识。

教师处理教材的三种境界

教师处理教材的三种境界

教师处理教材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趴在书下教书,离开教参寸步难行,教案基本是教参的翻版,上课最怕学生提问教参没有答案的问题,教法捉襟见肘,勉强完成任务。

第二种:捧着书本教书,对教材能很好的把握,对教参能取舍,对教材有关的材料有涉猎,比较得当的运用教法,比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种:站在书上教学,对本科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掌握较多,教材及教参的内容只是知识宝库中的一部分,对教材的处理得心应手,教法运用恰当,放得开,收得拢,拿得起,放得下,每教一篇都有新意。

1 / 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如何处理教材、教参、教辅资料?

如何处理教材、教参、教辅资料?

如何处理教材、教参、教辅资料?狭义的教材(教科书)、教参(教学参考书)、教辅资料(教学辅助训练书)三位一体,是为了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

教师处理教材、教参、教学资料及其之间关系的能力,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一、教材是个特殊的例子教材是个例子,但它是个特殊的例子,它特殊在科学性、系统性、稳定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威性上。

教师对待教材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内化教材,改编教材。

1.认识并把握教材的特性教材是教学最重要的凭借。

任何优秀的学科教材,一定有其个性,更有其共性。

教师对此必须有深刻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科学性是教材的第一属性。

教材之所以是教材,就因为它自身是科学的并借以传承科学。

无论是自然类学科教材还是人文类学科教材,都必须有真正体现、传达学科内在精神的科学性。

科学性保证了教材的神圣与纯洁。

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并掌握教材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

系统性是教材的教学特性。

教材之所以可以用来有效地实施教学,是因为教材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具备了符合学科发展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编排序列。

反之,教学就会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系统性保证了同一本学科教材内部以及各学段、各学年之间同一学科教材的连续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做好衔接,循序渐进。

稳定性是教材的必要保证。

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自然带来了教材的稳定性。

正是教材的稳定性使得教师钻研教材成为现实可能并获得了实践的意义。

各科教材在长期实践中都需要有所变动,但是,变动过大、变动过于频繁的教材一定不是优秀教材。

权威性是教材的社会属性。

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稳定性,使得一代一代的师生,对教材有一种自然的认同、尊重,也共同在教材那里找到智慧和精神的共鸣。

优秀的教材从来积极鼓励师生反叛权威,但这也正是优秀教材的权威性所在。

2.不断提升驾驭教材的境界优秀的教材值得教师终生去研读,而任何一个教师终其一生,都必然行走在“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内化教材——改编教材”这条道路的全程上或是某些阶段上。

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

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

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xx小学 xxx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课堂教学应注意什么方法和技巧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呢?下面结合我平时的教学经历、校内集体备课活动,谈谈我对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怎样处理好教材的一些看法。

一、认真备好课备课是深入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加强教学,首先要加强备课。

我认为备课包括的范围很广,教师阅读参考书和业务报刊,广积资料,以及教师进修自学,平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备课要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作业,备教学设计,课中调整,课后反思。

结合自己平时备课的经验和收获以及备课出现的不足,下面我谈谈在新课程理念下自己对“备”的见解。

(一)、备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内容,课程标准是备课的依据,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备课必须准确体现课标的理念,符合课标的要求。

明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材内容、阶段性目标,课程标准中涉及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及建议,要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教师实际确定教学任务和目标,包括教学总时数、周时数、章节(单元)的教学进度日程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安排,小结、测试安排,做到“心中有标”。

(二)、备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吃透教材是备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

但教材只是一个载体、一个凭借,记得《课标》中曾指出的“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这一理念,所以我在使用教材时,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所教学生的特点,也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如果学生对教材内容非常熟悉,就要对教学难度予以适度的提升,比如在做练习时,可在最后设计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拓展思维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挑战”;如果学生对教材内容难以理解,就要考虑是否变换设计角度与思路,降低内容的难度与坡度,使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体验成功,激发良好的学习意愿。

创造性使用教材还包括扬弃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某些做法,使之更加完善,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总之,备教材时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既要灵活运用教材,又要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切实发挥新教材的作用。

谈谈新教材的一些处理技巧

谈谈新教材的一些处理技巧

谈谈新教材的一些处理技巧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第二中学颜令2004年,广东省进入高中生物新课改工作。

一接触新教材,我们就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总体感觉是:新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有独到之处。

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新教材也给我们中学生物教师一种全新的考验和挑战。

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其精髓,真正达到课改目的呢?就此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充分利用“问题探讨”,在“探讨”中灵活处理“问题”新教材最大的一个改变就是课本里的思考问题增加了,在每一节里都渗入了“问题探讨”和“思考与讨论”。

每一节的开始都是“问题探讨”,然后才进入正文。

对于这个问题探讨该如何解决呢?有人建议一开始就要解决然后才授课,有人建议应该授完课后再回头探讨,有人建议贯穿在授课过程中解决。

哪一种最好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种模式,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

有些章节的问题探讨是可以在一开始就进入探讨的,而有些是在授完课后才能进行探讨并找到答案的。

但无论哪一种情况都应该在刚上课的时候提出来,让学生知道此节课要解决哪些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

如果能在没授新课的情况下也能解决的,就应该先解决,后授课。

如果不能的,就要在授课过程中或者是授完新课后再解决,但始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或者是查阅资料。

比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这一节的问题探讨:请分辨左图中一共有几种细胞?你能说出它们共同的结构有哪些吗?这个问题就可以在课前解决,因为这些图片是一目了然的,有几种细胞一看就清楚了;细胞共同的结构,这是初中生物知识,学生也容易解答的。

而有一些问题则要在授完课后才容易解决的,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这一节的问题探讨:你怎样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细胞膜吗?这个问题就适宜于授完课后再解决。

当做过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后学生就容易找到答案。

通过实践证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拘泥于任何一种解决模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教材处理意见及教学措施

对教材处理意见及教学措施

对教材处理意见及教学措施
嘿,咱来讲讲教材处理意见和教学措施哈!你看哦,就像做饭一样,教材就是那些食材,得经过精心处理才能变成美味佳肴,可不能随随便便就扔锅里煮啦!(比如说数学教材里的那些公式定理,不认真梳理怎么能让学生明白呢?)
咱先说教材处理意见。

咱不能死磕着教材一字一句地教,得有取舍呀!有的内容可能有点过时了,那咱就得果断舍弃,不然学生学了有啥用?(就好像一件过时的衣服,咱还留着它干啥呀!)而且有些知识点太难了,学生一下子消化不了,咱是不是得想办法简化一下,换个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讲呢?(好比爬山,直接让学生爬珠穆朗玛峰,那不得吓退一大片呀,咱得找个小山坡先让他们练练手呀!)
再说教学措施。

咱上课得有趣味性啊!可不能干巴巴地讲,谁爱听呀!(这就像一场电影,要是枯燥无味,观众不得睡着啦!)要多和学生互动,问问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参与进来,这样他们印象才深刻嘛!(就好像一场游戏,大家都参与进来才好玩呀!)然后呢,可以多举些实际的例子,让那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起来。

(比如说物理的力学知识,拿个球给学生演示一下,不比在黑板上画来画去强多啦?)
咱得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要是他们一脸懵,那咱就得赶紧调整教学方法啦!不要怕麻烦,为了学生好,咱累点也值呀!(这不就跟带孩子一样嘛,要时刻留意他们的状态。

)总之,教材处理要灵活,教学措施要多样,这样才能真正教好学生呀!我相信,只要咱用心去做,一定能让学生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掌握教材分析的技巧,事半功倍

掌握教材分析的技巧,事半功倍

教材分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教材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事半功倍的教材分析技巧,供您参考:1. 阅读前预习:在正式学习教材内容之前,先快速浏览整个章节或单元的标题、目录和关键词,了解教材的结构和重点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你在阅读时建立起整体框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2. 提取关键信息: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要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将其记录下来或用标记笔进行标注。

关键信息可能包括重要概念、定义、例子、公式等。

这样可以帮助你在复习时快速回顾和理解知识点。

3. 理清逻辑关系:教材内容通常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编排的,学会理清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依赖关系,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4. 进行思维导图: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你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知识结构,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

5. 提出问题:阅读教材时,要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

可以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例如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其他解释?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提出问题,可以激发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 扩展阅读: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扩展阅读,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实际案例或最新研究成果。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将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7. 进行小结和复习:在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后,要进行及时的小结和复习。

可以写下学习笔记,归纳总结重点内容,对自己的理解进行梳理。

同时,要定期进行复习,巩固已学知识,避免遗忘。

8. 学会自我评估: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要时刻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做习题、参加讨论或进行小测验等方式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

如果发现有不足之处,要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学习。

9. 利用多种资源:除了教材本身,还可以利用其他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学术论文、网络课程等。

语文教材处理要“三巧”

语文教材处理要“三巧”

语文教材处理要“三巧”语文教材是教师对学生实施语文素养培养的最主要的依托。

如何让学生通过教材这一个“点”,继而走进生活这个“面”,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是其中的关键。

一、巧裁剪教材都是经过专家细心审议,精心编排的,他们编写的教材在学术品质上可能是很好的,但就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来说,他们是无能为力的。

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要根据自身和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巧裁剪”。

首先,我们要通读教材,对整套教材的编排了然于胸,这样,我们就能了解编排者的意图,同时会发现教材的某些不足。

单以课的结尾为例,在浙教版三、五两册中,《你今天怎么迟到》、《青青长大了》、《我的家乡》、《分橘子》、《我要一本书》、《我们的教室》、《桌椅的对话》、《三只小板凳》、《三味书屋》等十来篇课文有类似的结尾。

这种结尾对文章的中心进行了人为的拔高,在语言表达上简单直白,无形中对学生的写作产生了一定的导向作用,学生作文很容易出现概念化、雷同化的倾向,甚至出现大话、套话、假话的现象。

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裁剪,有删有增,予以挪移变化,消除由结尾的类似造成的负面影响。

其次,我们还要细读每一篇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对课文进行甄别,避免错误过时的信息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富饶的西沙群岛》有这样一段话:“每年四五月间,海龟成群结队地爬到海滩上来产卵。

渔业工人把它们翻一个身,它们就寸步难移了。

”很显然,渔业工人的举动跟我们现在倡导的保护海龟之类的野生动物的宗旨是相违背的。

再如人教版第六册《可贵的沉默》里写道:“‘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和妈妈的生日,请举手!’当时,教室里安静下来。

我把问题重复了一扁,教室里依然很安静。

”而我曾经在一次晨会时突然向学生抛出这个问题,结果发现55个学生中有48个知道父母的生日,并且在父母生日的时候向父母祝贺过。

很明显,文章中写的这一段话并不适合我的学生,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需要我们对教材重新处理,使之更切合我们的教学实际。

灵活处理教材的六种方法

灵活处理教材的六种方法

8cm ² 灵活处理教材的六种方法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授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得靠教师的善于应用。

”初中数学教材作为知识、情感、情趣的载体,是一种重要课程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食粮”。

但,食粮只有被消化,并转化为人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才有了价值。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材分析要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将教材的情景、内容、呈现方式、要求等进行改造,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从而发挥教材的应有价值。

本文结合实例,介绍六种处理教材的方法。

一、更换教材虽以学生为主体,但往往很难兼顾地区差异、城乡差别和学生个性的不同。

它所采用的问题情景有时不一定是所有学生都熟悉的,有时却重复出现多次,不能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偶尔有的情景还会使学生产生误示。

为了使教材能更好地服务学生,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要对教材的有关问题情景进行更换。

【例1】 在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时,教材的引例是:现有一块长7.5 dm ,宽5dm 的木板,能否用如图(见图1)的方式,在这块木板上截出两个面积分别是8dm ²和18dm ²的正方形木板?教材给出引例的的目的是呈现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并让学生将整式加减法运算的经验和方法迁移到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中来。

但教材给出的图形容易使学生产生误示,认为可以截出这两个正方形。

我们在教材提出的问题懂得启发下,对原题进行了更换:如图(见图2)现有一个面积为32cm ²的大正方形S 1 ,能否在这个大正方形上截出面积分别为8cm ²和18cm ²的小正方形?(不拼接)这样的更换,一是减少了计算量,学生只需直接化简二次根式;二是更加直观了,有利于启发学生求出两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之和再求其与大正方形边长之差。

这样就使学生在迁移、归纳总结中完成对新知的学习。

二、增补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要素,但不是全部。

同时,教材也只是一个例子,它本身带有一定的层式性或滞后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课程的要求,补充适当的问题、方法和活动等,以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

浅谈教师如何处理教材

浅谈教师如何处理教材

浅谈教师如何处理教材(仅供参考)过滤、还原与重构是教师主动处理教材的三种基本途径,这三者既紧密联系,又有一定的层次性,是一线教师追求有效课堂教学的三重境界。

过滤:重置教学的起点与目标中职课程教学首先须强调教学内容的过滤,有其客观的因素。

其一是,中职学生就学习能力与水平而言,无法接受一般难度以上的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学;其二是,虽经多年改革,中职教材的学科化特征、理论化特征仍无法避免,存在诸多不适于学生的内容过难的、过多的、无用的;其三是,中职专业的多样化分布。

过滤的过程实际上相当于“去、留”的过程。

从课堂观察、分析以及教师的教学反思中可以发现,教学内容的有效过滤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整体性过滤。

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对部分过难、相对无用的章节进行删除,例如煤炭类专业与护理类专业的“数学”,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有较大的区别,去除过多过难的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并为专业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撑。

第二种是局部性的过滤。

即针对具体的课堂,选择最基本的内容进行教学,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确定教学内容。

这种过滤的重点在于降低难度,保证学生“学的会”。

第三种是暂时性的过滤。

专业课教材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不少是罗列式的,例如机械制图中的线型,各种教材都同时介绍八种,教学处理时可以先选择其中的四种基本线型,把另四种线型过滤掉,到恰当的教学时点再另行介绍。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过滤,实际上是重置了教学的起点与目标,通过过滤,教学的难度下降,教学的重点更加突出,使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恰”。

过滤的目的是保证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适切性,反映的却是教师的新型学生观,即教学要关注的不仅是教材,更应关注的是学生的特点与需求。

还原:回归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培养目标看,职业学校的学生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技能掌握都需要首先从感性认识出发,再上升到一定的理性,最后又回归到行业的实践,这“两端”恰恰是知识与技能产生与应用的情境。

浅谈语文教材的处理方式

浅谈语文教材的处理方式

浅谈语文教材的处理方式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教材,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处理语文教材,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语文教材的处理方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材中往往包含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这些作品既能够传递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在处理语文教材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课堂朗读、小组合作阅读、个人阅读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材的处理方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处理语文教材时,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写作训练活动,如写作指导、写作比赛等,帮助学生学会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语文教材的处理方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语文教材中往往包含了很多思辨性的问题,如作者的用词用意、作品的主题思想等,这些问题既能够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在处理语文教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

语文教材的处理方式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理解困难、词义疑惑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词表达方式等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如学习笔记的整理、语文知识的归纳总结等,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材的处理方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学生也应该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其成为具有综合能力的现代公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老师说一一教材处理研究,基本上不登语文教学研究的大雅之堂。

不是它不雅,而是我们自己对其知之甚少。

“教材处理”是语文教学最高雅的教学艺术之一。

它是- 门艺术,是一门技艺,是一门科学,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的必备专业技能。

经过“教材处理”技能训练的语文教师,对高效的阅读教学能有更理性的思考。

教材处理的技巧余映潮就日常教学而言,“教材处理”就是“课文处理”,就是对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利用。

教材处理的目的,是考虑如何更好地更充分有效地利用课文,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

下面的一些说法都属于“教材处理”所研究的内容:整体处理,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短文细教,浅文趣教,美文美教,一课多篇,选点精读,穿插引进,比较阅读,课文联读,专题研讨,一课多案……教材处理研究的着眼点,是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进行整合并充分有效地运用课文文本。

教材处理研究的着力点,是尽可能“实”地运用教材,尽可能“活”地运用教材,尽可能“巧”地运用教材。

教材处理的艺术就是科学地、艺术地、机智地组织训练内容的艺术,就是提炼与组合教学内容的艺术。

教材处理的基本理念是,加强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简化头绪,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优化教材处理的终极目的,是利用课文增加学生积累、落实语言学用、训练学生技能;是利用课文组织起有训练力度的课堂活动。

教师的课文研读,是“教材处理”的关键;没有教师对课文精细优美的研读, 就没有优美得当的教材处理。

所以新课标很关注语文教师教材研究与把握能力的提升,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处理”主要综合地研究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各类文章教学的角度。

如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处理、长篇课文与精短课文的处理、繁难文章与浅易短文、文体特征不同的各类课文的教学处理等。

第二,单篇课文的剪裁取舍。

如全篇课文的整体式处理、知识内容的线条式处理、精美之处的板块式处理、突现目标的要点式处理;还有我们平时所说的重点、难点、美点的选择与突破等。

第三,多篇课文的提炼组合。

如比较式教学、联读式教学、穿插式教学、印证式教学的教材处理;与课文阅读有关的单元复习课、期中期末复习课、专题复习课、综合性活动课乃至作文指导课的教材处理等。

教材处理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的教学能力。

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有一些基本的素养。

如:能根据课文的篇章特色、文体特色、内容特色以及它在全册或单元中的“地位”等因素来动态地灵活地确定教材处理的角度。

教材处理的能力,是大面积上语文教师亟待提高的教学能力。

下面我们简说教材处理的几种基本的角度与方法。

教材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一:整体利用,反复品析“整体利用,反复品析”是最基础最简单的一种课文处理方式,也是最适合一线语文教师运用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设计手法。

所谓“整体”,是说课文在每一次的阅读品析中都以“全文”的面貌出现;所谓“反复”,就是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由浅入深地多次地组织阅读品析活动。

I这种教材处理方式适用「一般的课文,最适合用致的短篇C这种教材处理手法的着眼点是:关注文本,突出文本的教学价值,用精心设计的教学话题,在有步骤的教学活动中引领着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进入课文,反复理解课文,反复品析课文,从而学用语言、积累知识、训练技能。

如人教四下《乡村四月》微型课的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教学创意:运用“整体反复”的教材处理方式,20分钟内完成此诗的品读教学。

第一次活动:课文读背。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吟读课文,读清楚诗句的节奏,读清楚课文“写景”“写人”的层次,读好一个有情味的“又”字;想象诗中的画面并背读本诗。

第二次活动:趣味填写。

教师出示下面内容,请同学们根据诗句的内容完成如下填写,每条横线上写一个短语(4个字):山原青青,__________ 。

子规声声,__________ 。

乡村四月,__________ 。

忙完养蚕,__________ 。

学生集体活动,每位学生都要写。

教师组织课中交流活动:山原青青,水光闪闪。

子规声声,细雨霏霏。

乡村四月,少有闲人。

忙完养蚕,又忙插田。

教师顺势展示本诗译文,同学们朗读:山陵、原野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

杜鹃声声啼叫,空中烟雨蒙蒙。

繁忙的四月到了,村里没有一个闲人。

他们刚做完种桑养蚕的事,又赶着去耕田插秧了。

第三次活动:尝试赏析。

教师出示如下内容,请同学们根据本诗的内容对诗歌进行简单的品析:《乡村四月》有()有()有()有()有()有()同学们思考、发言、各抒己见。

教师进行课中小结:《乡村四月》有(色)有(声)有(静)有(动)有(景)有(情)再次读背本诗,收束此次教学。

教师在此诗的教学之中,三次整体地利用了课文,组织了三次角度不同的品读活动,教学线条简单,课文充分利用。

这就是“整体处理,反复品析”的教材处理方式。

学生参与了课文读背、诗意理解、内容品析的三次雅致的品读训练活动,有读有背,有读有写,有读有品,积累丰富。

教材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二:文意把握,片段精读此种教材处理的思路是,对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先引导学生把握文意,这是着眼于“面”的教学;然后选取课文中或一两处、或两三处着需要着重用力、深入品读的部位,进行精段品读,这是突现出“点”的教学。

此称之为“文意把握,片段精读”。

也就是,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前提下,选取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等“有嚼头”的地方进行细腻深入的品读教学,以达到利用精段品析训练学生能力或者深透理解课文某一方面特点的目的。

“文意把握,片段精读”教材处理手法关注整合教学资源、关注优化教学内容,关注精读课文美段,是一种非常适用于一线教师进行教材处理的基本手法,也是一种能够适用于非常多的课文特别是长篇课文的教材处理方式。

下面我们运用此种方式来设计《海上日出》的教学方案。

海上日出巴金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却没有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可爱。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躲进云里。

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

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

太阳升起来了,人看不见它。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教学创意:巧妙引导学生进行文意把握,深入课文美段进行品读训练。

教学思路设计:第一步:反复朗读,文意把握。

朗读课文三遍以上,朗读之中穿插字词的认读。

教师出示讨论话题:课文第一段中,“常常”这个词很重要。

通过讨论,学生能够基本上知道本文的大意:作者多次欣赏了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象,描绘了晴朗的天气里和有云的日子里清晨日出的壮观景象第二步:片段细读,反复品析教师将课文教学的内容切入到课文的第三段。

组织起如下细读活动:朗读,给画面命名;朗读,分析其描述的顺序;朗读,体味字词句的表现力;朗读,背诵这个文段。

这就是对课文的精彩段落进行细读。

第一,朗读是反复进行的,在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内容、体味情感。

第二,“给画面命名”其实就是“概括”训练,“分析顺序”其实就是“分析”训练,“体味字词的表现力”其实就是“品析”训练。

“背诵”就是语言的积累。

这里的教学,充分利用课文的美段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显得深入而扎实。

第三步,学法实践,美段自读。

教师指导学生学用刚才品读课文第三段的方法,自读课文第五段。

此时学生的自读,不仅实践了品读课文美段的一种方法,同时从自我训练的角度指导学生利用课文习练了技能、积累了语言。

运用“文意把握,片段精读”的教材处理方法,我们可以发挥大量课文中精段品读的训练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课文阅读训练的价值。

从目前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很少有将“片段细读”活动组织得很得体很得法的优秀案例,这也说明教师的教学技能在此方面的欠缺。

运用“美段细读”的手法进行教学,有如下一些“讲究”。

1. 讲究教师对课文有精细的阅读,有深刻的理解,有独到的见解,特别是教师自己能对课文的精彩段落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的细读。

2. 讲究在整体理解课文之上的选点切入,即教学中的“片段细读”是以整体理解全文作为背景的。

就一篇课文的教学而言,教学的过程大致上是“整体理解,选点切入,细读美段,照应全篇”。

3. 讲究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的视点往往集中在“精美的片段”之上,于反复的阅读品析之中表现出浓郁的“语文教学”的气息。

4. 讲究从不同的角度、调动各种手段,对所选之“点”进行足够的充分的品味,使之作为语言学习的范例,在学生的心目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在小学语文叙事写人的作品中,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梁衡先生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赵丽宏的《顶碗少年》、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施耐庵的《景阳冈》、契诃夫《凡卡》、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名篇的教学,都可以用“文意把握,片段细读”的方法进行巧妙而深入的教材处理。

教材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三:语言训练,一课几学此种教材处理方式的理念是,充分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语言学用的教学。

这是一种非常实在非常实惠的教材处理方式。

它要求教师对课文进行精细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提炼,特别是语言训练资源的提炼,然后组织“一学” “二学”“三学”“四学”的教学过程。

这样的教学,有趣有味,可以让学生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都成为“饱学之士”。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课文《新型玻璃》“语言训练”的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语言训练,一课五学教学时间:一个课时。

学生语言学习活动之一:实践一种提取信息的方法。

同学们默读课文,进行“课文概说”的写句活动。

请同学们接着下面句子,提取课文的关键词语,将句子写完整:这篇文章介绍、说明了……同学们进行写句活动,所写的句子内容为:这篇文章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新型玻璃。

教师小结:我们练习了“摘取、组合关键词句概说文意”的读文方法。

学生语言学习活动之二:知道一种重要的说明方法。

教师出示课文说明的基本内容: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新型玻璃。

请同学们概说这里使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

同学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分类别说明”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