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处理的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老师说一一

教材处理研究,基本上不登语文教学研究的大雅之堂。不是它不雅,而是我们自己对其知之甚少。“教材处理”是语文教学最高雅的教学艺术之一。它是- 门艺术,是一门技艺,是一门科学,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的必备专业技能。经过“教材处理”技能训练的语文教师,对高效的阅读教学能有更理性的思考。

教材处理的技巧

余映潮

就日常教学而言,“教材处理”就是“课文处理”,就是对课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利用。

教材处理的目的,是考虑如何更好地更充分有效地利用课文,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

下面的一些说法都属于“教材处理”所研究的内容:整体处理,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短文细教,浅文趣教,美文美教,一课多篇,选点精读,穿插引进,比较阅读,课文联读,专题研讨,一课多案……

教材处理研究的着眼点,是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进行整合并充分有效地运用课文文本。

教材处理研究的着力点,是尽可能“实”地运用教材,尽可能“活”地运用教材,尽可能“巧”地运用教材。

教材处理的艺术就是科学地、艺术地、机智地组织训练内容的艺术,就是提炼与组合教学内容的艺术。

教材处理的基本理念是,加强整合,优化教学内容;简化头绪,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优化教材处理的终极目的,是利用课文增加学生积累、落实语言学用、训练学生技能;是利用课文组织起有训练力度的课堂活动。

教师的课文研读,是“教材处理”的关键;没有教师对课文精细优美的研读, 就没有优美得当的教材处理。所以新课标很关注语文教师教材研究与把握能力的提升,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处理”主要综合地研究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各类文章教学的角度。如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处理、长篇课文与精短课文的处理、繁难文章与浅易短文、文体特征不同的各类课文的教学处理等。

第二,单篇课文的剪裁取舍。如全篇课文的整体式处理、知识内容的线条式

处理、精美之处的板块式处理、突现目标的要点式处理;还有我们平时所说的重点、难点、美点的选择与突破等。

第三,多篇课文的提炼组合。如比较式教学、联读式教学、穿插式教学、印证式教学的教材处理;与课文阅读有关的单元复习课、期中期末复习课、专题复习课、综合性活动课乃至作文指导课的教材处理等。

教材处理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的教学能力。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有一些基本的素养。如:能根据课文的篇章特色、文体特色、内容特色以及它在全册或单元中的“地位”等因素来动态地灵活地确定教材处理的角度。

教材处理的能力,是大面积上语文教师亟待提高的教学能力。

下面我们简说教材处理的几种基本的角度与方法。

教材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一:整体利用,反复品析

“整体利用,反复品析”是最基础最简单的一种课文处理方式,也是最适合一线语文教师运用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设计手法。

所谓“整体”,是说课文在每一次的阅读品析中都以“全文”的面貌出现;所谓“反复”,就是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由浅入深地多次地组织阅读品析活动。

I这种教材处理方式适用「一般的课文,最适合用致的短篇C

这种教材处理手法的着眼点是:关注文本,突出文本的教学价值,用精心设计的教学话题,在有步骤的教学活动中引领着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进入课文,反复理解课文,反复品析课文,从而学用语言、积累知识、训练技能。

如人教四下《乡村四月》微型课的教学设计。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教学创意:运用“整体反复”的教材处理方式,20分钟内完成此诗的品读教学。

第一次活动:课文读背。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吟读课文,读清楚诗句的节奏,读清楚课文“写景”“写

人”的层次,读好一个有情味的“又”字;想象诗中的画面并背读本诗。

第二次活动:趣味填写。

教师出示下面内容,请同学们根据诗句的内容完成如下填写,每条横线上写一个短语(4个字):

山原青青,__________ 。

子规声声,__________ 。

乡村四月,__________ 。

忙完养蚕,__________ 。

学生集体活动,每位学生都要写。教师组织课中交流活动:

山原青青,水光闪闪。

子规声声,细雨霏霏。

乡村四月,少有闲人。

忙完养蚕,又忙插田。

教师顺势展示本诗译文,同学们朗读:

山陵、原野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杜鹃声声啼叫,空中烟

雨蒙蒙。繁忙的四月到了,村里没有一个闲人。他们刚做完种桑养蚕的事,又赶着去耕田插秧了。

第三次活动:尝试赏析。

教师出示如下内容,请同学们根据本诗的内容对诗歌进行简单的品析:

《乡村四月》

有()有()

有()有()

有()有()

同学们思考、发言、各抒己见。

教师进行课中小结:

《乡村四月》

有(色)有(声)

有(静)有(动)

有(景)有(情)

再次读背本诗,收束此次教学。

教师在此诗的教学之中,三次整体地利用了课文,组织了三次角度不同的品读活动,教学线条简单,课文充分利用。这就是“整体处理,反复品析”的教材处理方式。学生参与了课文读背、诗意理解、内容品析的三次雅致的品读训练活动,有读有背,有读有写,有读有品,积累丰富。

教材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二:文意把握,片段精读

此种教材处理的思路是,对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先引导学生把握文意,这是着眼于“面”的教学;然后选取课文中或一两处、或两三处着需要着重用力、深入品读的部位,进行精段品读,这是突现出“点”的教学。此称之为“文意把握,片段精读”。

也就是,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前提下,选取课文的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等“有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