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系统分析共32页文档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四章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共33张ppt
——“地球之肾”
调节气候 调蓄水量
净化水体 释放氧气 美化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八页,共32页。
水 运
第九页,共32页。
经济价值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
鱼塘
提供水资源 提供矿物资源
提供能源和水运
社会效益
观光与旅游
教育与科研价值
将下列功能与湿地的价值连接起来
调节气候
调蓄水量
生态
教育与科研价值
价值
观光与旅游
第十九页,共32页。
问题探究:
1.湿地减少全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吗? 2.读课表4.1和案例2,探究:近几年我国湖泊减少情况 及产生原因。
3.如何看待“围湖造田”? 4.在保护湿地中,举例说明哪些行为没有注意到对 湿地的保护?
第二十页,共32页。
三、日益减少的湿地
1.湿地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沉__积___物__充满湖沼,全球变暖 ,气候暖干化。 (时间漫长)
2.湿地的分类
湿地是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 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 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 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 渡带。
湿地基本分五大类:海域、河口、河流和 湖泊、沼泽
第七页,共32页。
3、湿地的价值
生态价值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 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
_调__节___气__候__、___保__持__生__物__多__样___性_等生态价
值和___供__水___(_蓄_、水__)_____水__产_ 业等经济价值。
(4分)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 问题?(3分)
第五章 城市生态系统分析
乡镇生态问题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冲击。
5.2 城市生态空间研究方法
(1)城市生态空间概念与内涵
1)主要形式是各种类型的人工建造场所,属 于典型的“人化空间”,与人类活动紧密 相关,具备自身的活性,其发生、生长、 蕴育、进化均有自身特征。
①一般假设:结构性假设、耦合性假设、量子 化假设 ②原理:结构和功能原理、空间多样性原理、 空间流动原理
第五章 城市生态系统 分析
5.1 城市生态系统主要问题
(1)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自然生态环境绝对面积减少并使之发生质的变 化和消失:热岛效应、生活方式改变 抑制绿色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生存发展,改 变它们之间长期形成的相互关系
(2)土地占用和土壤变化 1)城市占有土地扩大
2)城市土壤的变化
基础层次评价指数集 U {U 1 (经济指标),U 2 (社会指标), U 3 (生态指标)},其中: u11 u 12 ui1 u111 u12 u22 ui 2 u112 u1 j u2 j uij u11 j u1n u2 n 2 2 3 3 , U = U , U = U 14n 11n uin u11n
①城市地下水位下降与地面沉降
②城市废物污染土壤
(3)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
1)气候变化:热岛效应;城市风
2)大气污染:粉尘微粒;CO;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和光化学烟雾
(4)用水短缺和水污染 1)用水短缺: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 2)水污染:
(5)人口密集与绿地奇缺
1)人口密集
2)绿地奇缺
(6)乡镇生态问题严重
1 U 1 =U11 n
第二步,搜集研究年份资料并计算
搜集T1 ~ Tn年各组基础层次评价指标值 U ij (i 1, 2, , m; j 1, 2, n; m 11,14,11) 并根据各指标因子在本组中的地位与作用 分别给出一定的贡献权重Wi。以为基准年, 用加权法计算各年的经济指数 11 U ij P Wi ,同理计算社会指数P2 j 和生态指数P3 j。 1j i 1 U i1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ppt
城市问题的出现并非独立存在, 而应属于一种生态危机。因此,我们 解决城市的生态危机,就要把城市看 作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以生态学理 论为指导,以系统科学的方法协调好 城市的人口、资源、经济与环境之间 的关系,不断进行城市生态建设,从 而保证城市可持续、协调、稳定的发 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环境遭到破坏、 并出现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严 重,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大大降低。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着居民的生存, 也严重地限制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城区的工业向城郊或 附近区域进行转移,形成了新的工业区、 商业区和居民区。于是,城市呈放射状、 带状或环状向郊外扩展,逐渐形成一个个 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区域或城市带。
环境卡片 中国城市体系的规模系统 我国现行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是以 人口规模为基本依据,其中设市城 市共分为四个等级:一级特大城市 (非农人口规模大于300万)、二 级特大城市(100-300万)、大城 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和小城市(小于20万)。
二、城市的发展
人类集居在城市的历史已有五千多年,但 无论是人口还是城市的规模在19世纪以前并非 庞大。近代城市的出现是在18世纪产业革命之 后,蒸汽机的发明,燃料能源的发展,城市的 经济功能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市里具有 社会化、专业化的机器;大工业所需的协作条 件以及科学技术、信息情报、金融贸易机构和 其他各种配套服务。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导致了 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引起工业城市人口 迅猛膨胀。特别是20世纪以来,城市的人口膨 胀尤为突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 接衡庐 。襟三 江而带 五湖, 控蛮荆 而引瓯 越。物 华天宝 ,龙光 射牛斗 之墟; 人杰地 灵,徐 孺下陈 蕃之榻 。雄州 雾列, 俊采星 驰。台 隍枕夷 夏之交 ,宾主 尽东南 之美。 都督阎 公之雅 望,棨 戟遥 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 旬休假 ,胜友 如云; 千里逢 迎,高 朋满座 。腾蛟 起凤, 孟学士 之词宗 ;紫电 青霜, 王将军 之武库 。家君 作宰, 路出名 区;童 子何知 ,躬逢 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 清,烟 光凝而 暮山紫 。俨骖 騑于上 路,访 风景于 崇阿; 临帝子 之长洲 ,得天 人之旧 馆。层 峦耸翠 ,上出 重霄; 飞阁流 丹,下 临无地 。鹤汀 凫渚, 穷岛屿 之萦回 ;桂殿 兰宫, 即冈峦 之体势 。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 泽纡其 骇瞩。 闾阎扑 地,钟 鸣鼎食 之家; 舸舰迷 津,青 雀黄龙 之舳。 云销雨 霁,彩 彻区明 。落霞 与孤鹜 齐飞, 秋水共 长天一 色。渔 舟唱晚 ,响穷 彭蠡之 滨;雁 阵惊寒 ,声断 衡阳之 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 生,纤 歌凝而 白云遏 。睢园 绿竹, 气凌彭 泽之樽 ;邺水 朱华, 光照临 川之笔 。四美 具,二 难并。 穷睇眄 于中天 ,极娱 游于暇 日。天 高地迥 ,觉宇 宙之无 穷;兴 尽悲来 ,识盈 虚之有 数。望 长安 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 溟深, 天柱高 而北辰 远。关 山难越 ,谁悲 失路之 人?萍 水相逢 ,尽是 他乡之 客。怀 帝阍而 不见, 奉宣室 以何年 ?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 老,李 广难封 。屈贾 谊于长 沙,非 无圣主 ;窜梁 鸿于海 曲,岂 乏明时 ?所赖 君子见 机,达 人知命 。老当 益壮, 宁移白 首之心 ?穷且 益坚, 不坠青 云之志 。酌贪 泉而觉 爽,处 涸辙以 犹欢。 北海 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 晚。孟 尝高洁 ,空余 报国之 情;阮 籍猖狂 ,岂效 穷途之 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 ,等终 军之弱 冠;有 怀投笔 ,慕宗 悫之长 风。舍 簪笏于 百龄, 奉晨昏 于万里 。非谢 家之宝 树,接 孟氏之 芳邻。 他日趋 庭,叨 陪鲤对 ;今兹 捧袂, 喜托龙 门。杨 意不逢 ,抚凌 云而自 惜;钟 期既 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 矣,梓 泽丘墟 。临别 赠言, 幸承恩 于伟饯 ;登高 作赋, 是所望 于群公 。敢竭 鄙怀, 恭疏短 引;一 言均赋 ,四韵 俱成。 请洒潘 江,各 倾陆海 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城市生态系统》PPT课件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芝加哥的地理位置及其历史。芝加哥 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五大湖地区最大工业中心。位于伊利 诺伊州东北部,密歇根湖西南端。面积590.5平方公里, 人口278.4万(1990),其中黑人约占40%。大市区由库克 等6县组成,包括周围许多卫星城镇以及印第安纳州西北 滨湖地区诸城,面积12061.6平方公里。以芝加哥为中心 的480公里范围内,集中了全国近20%的人口。城市沿滨 湖平原向西、北、南展开,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1 月平均气温-4.3℃,7月平均气温23.7℃,年降水量875 毫木。常年盛吹来自密歇根油的东北风,有“风城”之称。 1804年在芝加哥河河口一带始建永久定居点。1833年在 皮毛贸易站基础上建立集镇。1837年设市。19世纪中叶起, 沟通五大潮地区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伊利诺伊-密歇根运 河建成,横贯大陆的中太平洋铁路等也相继通达,促进城 市工商业发展。20世纪初,中西部已是美国最大的谷物和 肉、乳产区,五大湖地区煤、铁资源等的开发,使芝加哥 迅速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和交通、工业中心,商业 和金融业也日趋繁荣。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勒提出生态系统(ecosystem) 一词,明确将有机体与它们的生存环境视为一个不可分离
的自然整体,并引入热力学的能量循环思想,对生态系统
进行研究。继坦斯勒提出生态系统概念后,美国学者林德
曼详细考察了生态系统的营养动态过程,提出了生态金字
塔能量转换的“十分之一定律”。进入50年代后。现代生态 学家广泛吸收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新科学、新方法,
深入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
和信息交换,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和抵抗干扰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发育和演化过程。
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是借用生态学进化论原 理,研究城市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系统。
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生态学PPT学习教案
④ 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较
经调查,某池塘现有鱼类数量1000kg/ha应称为 ?该池 塘每年每公顷生产1000kg鱼,可称为 ;
一般,生产量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生物量大, 生产量不一定大,同样,生物量小,生产量也不一定小。如 浮游植物生物量小,但生产量通常较大;而大型植物生物量大, 但生产量不一定大,如下图。
第32页共45页基本成分非基本成分光能绿色植物生产者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消费者寄生性生物腐生性生物还原者还原者营养物质转变者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第33页共45页生产者亚系统co2o2无机营养物消费者亚系统分解者亚系统环境太阳能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第34页共45页生物地化循环水循环第35页共45页第36页共45页第37页共45页生物地化循环
生产量
生产量
现存量
现存
减少
减少量
量
量
生物量、生产量和周转率的关系
第11页/共45页
2.2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1) 初级生产的能量来源
主要来自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12H2O+6CO2+2968kJ(光能) C6H12O6 + 6O2 + 6H2O
通过光合作用,每吸收6摩尔CO2就等于固定709千卡 能量(1焦耳=0.239卡,或者,1卡=4.18焦耳)。
- 净初级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 生态系统中自养生物自身呼吸消耗(R)后剩余的 有机物质的量(或能量)。
- NP = GP -R
第13页/共45页
3) 初级生产力的测定(Measurement
of primary productivity)
讲城市空间结构生态系统资料
第14页/共66页
自然生态系统
第15页/共66页
以人类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
第16页/共66页
特点5:城市是人类自我驯化的、 多层次、多功能的系统
• 结构:静态;着重空间因素;功能:动态,着重时间因素,二者是不可分 离的。
• 城市具有两方面功能:对外和内部。前者完全靠内部功能的协调运转来维 持。
• 城市外部功能是其内部结构的反映。它们表现为系统内部的各种输入、转 化、输出。生态学把输入转出的过程,称为流(flows)。
第25页/共66页
城市地域的变动
• 明显表现出两种特性和景观
• 结节性与结节地域 • 指城市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口流动、物质能量交换产生的集聚作用。 • 这些具有集聚性能的特殊地段称为结节点。 • 它服务于一个或大或小的区域,称为吸引区,二者的组合称为结节地
域。 • 城市中心云集的商店、稠密的人群,是结节性的生动体现,也是城市
• 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是复杂系统。当输入、输出发生变化时,系统内部自动调节机制即反 馈机制就发生作用。但是,任何控制系统产生负反馈的范围是有限的,超过了限度就会 出现正反馈。城市也是如此,如人口增加太快,资源供应不上,建设设施不足,城市就 会运转不灵,城市问题就产生了。
第4页/共66页
• 城市社会学的社区研究:把社区当作生态系统来看待,研究社与区的平衡 关系,人与物、环境的相互矛盾。社区=人群+地域。重点研究社区的共 生(Symbiosis)特征,分析社区的结构与功能。
成都活水公园分析
心府南河畔,是一个具国际知名度的环境治理的成功案 例,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展示国际先 进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城市生态环保公园, 被看作“中国环境教育的典范”。
园中庞大的水处理工程,大大改善了府南河的水质, 也因此让市民亲眼目睹水由污变清的自然进程。每天有 200立方水从河中抽出,然后除去细菌、重金属后再回到 河中。
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河流污染严重,水流污染问题亟待解决。活水公园案例
可以为解决城市河流污染问题提供良好范例。
•
现在,成都滨水区大部分只有些许绿化,可用做交通,供游人休憩。若
学习活水公园,将滨水地带开辟作为集净水游憩功能为一体的公园。再由这
些绿地和公园交织成城市绿色网络。绿地及公园既具观赏作用,又有净化城
挺水
喜光、不而荫
美人蕉Canna generalis 美人蕉科美人蕉属 挺水
喜光、适应性强、耐寒性较弱
水芹Oenanthe javanica (Blume)DC 伞形科水芹菜属 挺水 喜凉爽湿润
峨眉舞花姜Globba emeiensis 姜科舞花姜属 挺水
不详
第21页,共35页。
第22页,共35页。
第23页,共35页。
四、生态设计特点
第24页,共35页。
1.厌氧沉淀生态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流入的是污水,其悬浮物和有机 及污染物含量高,水中溶解氧浓度低。其生物群落主 要是厌氧和兼氧微生物。物流沉淀作用可除去大部分 悬浮物,微生物可将部分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有利于植 物吸收的低分子化合物,为下一步植物塘床系统的正 常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浮萍 Lemna minor Linn 浮萍科浮萍属
城市规划管理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分析
城市规划管理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分析摘要:生态城市规划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科学规划方法进行规划,目的在于达到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三者的协调发展。
基于此,本文概述了生态城市规划,阐述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原则,对城市规划管理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内容;原则;城市规划管理;要点生态城市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该计划提出,要开展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内容涉及城市人类活动与城市气候、生物、代谢、迁移、污染等。
因此为了保障生态城市建设的有效性,以下就城市规划管理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概述生态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生态城市规划是指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将人、自然、社会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利用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对城市进行规划,从而为人们创建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生态城市规划是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结合城市当地的自然风貌、地理环境等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生态城市涉及的内容很多,主要有城市交通、城市自然环境、城市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而生态城市规划要求将这些内容做到统筹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生态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原则1、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1)城市人居规划。
为保障人居环境,需要突出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强调社区生态建设,创造和谐人居环境。
第一、生态产业设计,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绿色GDP的要求,建设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第二、生态建筑设计,采用节水技术、节能技术、太阳能技术、自然通透技术、环保材料技术,增加人居环境适宜度;第三、生态景观设计,既要加强自然生态景观建设,也要强调历史文化传承,使其符合城市文化和人居环境需要。
(2)城市区域规划。
201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括
。
第29页,共42页。
(2)请根据上述场景中的描述,用文字和箭头绘制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
(注:水鸟为杂食性动物)。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4)湿地生态系统中,鹰的数量远远少于野兔的数量,原因是
。
(5)野兔的体色一般为灰黄色,有利于逃避敌害,这种现象说明生
(2)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食物网。 (3)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和 能量就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传递的。
第31页,共42页。
(4)野兔是初级消费者,鹰是次级消费者,按照食物链能量流动关系:次 级消费者数量应少于初级消费者数量。
(5)野兔的这种体色为保护色,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典型例子。 (6)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和种类都比农田生态系统要多,自我(动)调节的 能力高。
_____________ 农田生态系统
_____________ 城市生态系统
__湿__地__生___态__系__统 水域生态系统
_海___洋__生__态__系___统
___淡_水___生__态__系__统
第13页,共42页。
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_______生是物地圈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1页,共42页。
考查点一 课标要求
生物的特征 举例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现象
生物的特征
特征解读
民以食为天
生物的生活需要 _营__养__
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 获得_营__养__物__质__,维持生存
鲸呼气时产 生雾状水柱
生物能进行_呼__吸__
城市生态系统分析
(3)大气湿度及其他气候因素 城市的水泥沥青路面及屋顶改变了地表的性质,使城区雨水的
地表径流提前形成,径流量加大,城市也影响径流洪峰和滞后时间。
同时,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城区大气温度升高,但可供蒸发蒸腾的水 量又远远小于郊区,因而城区的大气干燥。由于城区污染源量大面 广,使城区大气中的颗粒物、 CO2 、 SO2 、 NOx 等浓度增加,城市 易出现多雾和云覆盖增加的情况,因而使太阳辐射减少,降雨量会
3、我国的城市大气污染 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仍处于较重的污染水平,燃煤是形成城市大气污
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为尘和二氧化硫。城市大气污染冬、春季较重,夏、
秋季较轻。北方城市烟尘污染较重,南方城市二氧化硫污染较重。总体上看, 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部分大、中城市出现煤烟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 一些城市细粒子污染问题突出。 据2001年环境公报,全国城市质量满足国家二级标准、三级标准和劣于三 级标准的城市比例各占三分之一;南方地区酸雨污染较重,酸雨控制区内90% 以上的城市出现了酸雨。监测的341个城市中,114个城市达到或优于国家空气
露天堆放。在我国的垃圾中,有机物占36%,无机物占 56%,其他占
8%,其中无机物的主要成份是煤灰和残土。在垃圾中危害最大是要数 “白色垃圾”这类垃圾很难自然分解,会进一步造成地下水和空气的 污染。
三、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
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
能力的发挥。由于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和交通发达,从而消耗
标准相差甚远。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绿地面积虽有所提高,但由于
急功近利,多种植严重
增加,这些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多不利的影响。
2、城市大气污染 城市特殊的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造成城市大气极易出现污染的 情况。城市污染在污染源、污染物等方面有其特有性质。
城市生态系统
❖ 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由于该工业区处于狭窄的河谷中,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那 里,12月1~5日时值隆冬,大雾笼罩了整个比利时大地。 由于该工业区位于狭长的河谷地带,发生气温逆转,大雾像 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在整个工业区的上空,工厂排出的有害 气体在近地层积累,无法扩散,二氧化硫的浓度也高得惊人 。3日这一天雾最大,加上工业区内人烟稠密,整个河谷地 区的居民有几千人生起病来。病人的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 、呼吸困难等。一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其中以原先患有 心脏病与肺病的人死亡率最高。与此同时,许多家畜也患了 类似病症,死亡的也不少。
❖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
全市2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 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公里长的盆地中,汽车排 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 烟雾。
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 头昏、头痛。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 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 市民患上了红眼病。这就是最早出现的新型大气污 染事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第十二章 城市生态系统
➢ 城市生态系统及其组成结构(城市生态 系统概念,构成) ➢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与基本功能 (特点,基本功能) ➢ 城市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重点内容)。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及其组成结构
一 概念: 城市生态系统(urban ecosystem)是指城市
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与人工建造的社会 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它是以人为主 体的、人工化环境的、开放性的人工生态系统。
五 城市人口密集与绿地缺乏:
城市生态系统
社会系统:涉及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与精 神生活诸方面,它是以高密度的人口和高强 度的生活消费为特征,包括居住、饮食、服 务,还涉及文化、艺术、法律等上层建筑范 围,社会系统是人类自身的活动中产生的, 主要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存在于意 识形态领域中。
2、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
空间结构 同心圆:环绕市中心呈同心圆带向外扩展的 结构模式。 扇形:城市从中心商业区向外放射形成扇形 地带的空间结构模式。 多核心:城市围绕几个核心形成团块状功能 区的空间结构模式。
城市的能源按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分为 清洁型和污染型,前者如水能、太阳能等。 后者如煤炭、柴油等 按其形式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按能否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按技术发展水平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城市能源消耗主要分为工业生产、居民生活 和交通运输三大部分
三、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流
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是指各项资源、产 品、货物、人口、资金等在城市各个区域、 各个系统、各个部门之间以及城市与外部之 间的反复作用过程,它的功能是维持城市的 生存和运行、生存功能,维持城市生态系统 的生产、消费、分解还原作用。
自然系统:包括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 物质环境,如:太阳、空气、淡水等,它以 生物与环境的协同共生及环境对城市活动的 支持、容纳、缓冲及净化为特征。
经济系统:涉及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各个 环节,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它是 以物资从分散向集中的高密度运转,能量从 低质向高质的高强度积聚,信息从低序向高 序的连续累积为特征。
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包括自然物质流、人 工产品流和废物流。 自然物质流是由自然力推动的物质流,如空 气,水的流动。人工产品流是保证城市功能 正常发挥所涉及的各种物质资料在城市中的 各种状态及作用的集合,人口流是一种特殊 的物质流,包括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前 者体现在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上 后者体现在城市内部的人口流动和城市与相 邻系统之间的人口流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