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期末考试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A.实践性B.革命性C.科学性D.民主性答案:D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包括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不包括民主性。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A.自然界的规律B.人类社会的规律C.思维的规律D.人类思维的历史发展答案:C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不是思维的规律。
3、下列哪一项不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2.世界是可知的 C.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答案:B解释: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而世界是可知的并不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4、下列哪一项不是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A.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B.世界是精神创造的C.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D.意识决定物质答案:C解释: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世界是精神创造的,而不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二、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的基本观点是: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2、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的客观性及其检验标准。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其客观性在于真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符合客观事物的真理才是正确的。
三、论述题请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相互关联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帮助我们认识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A. 物质性B. 多样性C. 精神性D. 抽象性答案:A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目的C. 认识的唯一标准D. 认识的唯一动力答案:A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A. 反映B. 创造C. 决定D. 否定答案:A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社会革命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答案:A、B、C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 人与自然的矛盾D. 人与社会的矛盾答案:A、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过程包括:A. 感性认识B. 理性认识C. 从实践到认识D. 从认识到实践答案:A、B、C、D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前提是:A. 经济独立B. 政治自由C. 思想解放D.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答案:A、B、D5.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A.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 人的全面发展C. 阶级和国家的消亡D. 人的自由和解放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和认识世界的出发点。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称为:A. 马克思主义B. 列宁主义C. 毛泽东思想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商品生产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D.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4.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B. 工人对资本家的剥削C. 工人与资本家的平等关系D. 资本家与工人的合作关系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人的理性C. 科学技术的进步D. 社会制度的变革6.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B. 私有制C. 混合所有制D. 无政府状态7.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A. 阶级消亡B. 社会不平等C. 贫富差距扩大D. 个人主义盛行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是:A.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建立封建专制D. 建立民主共和国9.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A. 唯物史观B. 唯心史观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10.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途径是:A. 暴力革命B. 和平演变C. 经济改革D. 文化革命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2. 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发展的五阶段论。
3. 马克思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机制?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分析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马原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A5. A6. A7. A8. B9. A10. A二、简答题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马原期末考试题和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多样性C. 客观性D. 动态性答案:A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符合客观B. 主观创造客观C. 主观决定客观D. 客观决定主观答案:A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A. 反映B. 创造C. 决定D. 改造答案:A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资本家之间的矛盾答案:C5.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 阶级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D. 阶级社会发展的次要动力答案:B6.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A.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 消灭阶级差别D.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A. 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实现的B. 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实现的C. 共产主义社会可以实现的D.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实现的答案:C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生产资料私有制B. 生产资料公有制C. 按需分配D. 按劳分配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生产资料私有制B. 生产资料公有制C. 按需分配D. 按劳分配答案:C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是()A.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C.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D. 人的素质极大提高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答案:ABC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 商品B. 货币C. 资本D. 劳动答案:A13.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 价值规律B. 剩余价值规律C. 资本积累规律D. 利润最大化规律答案:B1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的是()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 消灭剥削C. 实现共同富裕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答案:ABC15.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途径包括()A. 发展社会生产力B. 消灭私有制C. 实行按需分配D. 提高人的素质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理论D.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A. 社会形态B. 基本矛盾C. 经济危机D. 所有制形式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D. 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4.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市场失灵B. 资本的过度积累C. 社会分配不公D. 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最终会导致:A. 社会和谐B. 社会动荡C. 社会主义革命D. 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它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所推动的。
2. 马克思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剩余价值的产生?答: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力被资本家购买,并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
这部分超出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即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劳动成果,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来源。
3.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何看法?答: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生产过剩。
而工人阶级由于收入有限,无法消费掉这些过剩产品,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是:A. 批判反动的哲学体系B. 提供党和人民的思想武器C. 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本质D. 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 革命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主观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什么为核心?A. 实践B. 理论C. 无产阶级D. 党的建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重要阶段?A. 三个阶段B. 四个阶段C. 五个阶段D. 六个阶段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观点是:A. 实践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实践C. 实践和意识相互作用D. 实践与意识无关答案:A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指导作用?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它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与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引发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一矛盾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与传统历史观的区别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在规律。
与传统历史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决定意识",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感知和理解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另外,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革命实践也是实践观的体现。
马原期末考试大题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大题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哪种经济现象?A. 商品交换B. 剩余价值C. 货币流通D. 社会分工答案:B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答案:B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A. 商品的使用价值B. 商品的交换价值C. 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D.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答案:D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A. 市场供求失衡B. 资本积累的无序性C. 货币供应不足D. 社会总需求不足答案:B5.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异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劳动产品异化B. 劳动过程异化C. 人的本质异化D. 所有以上答案:D6.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什么?A. 资本家如何获取利润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C. 工人阶级的贫困化D. 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答案:B7.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积累是通过什么实现的?A. 技术创新B.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 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D. 市场扩张答案:C8.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什么?A. 科技进步B. 阶级斗争C. 政治革命D. 思想启蒙答案:B9.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A. 思想观念的变迁B. 经济基础的变革C. 政治制度的更替D. 文化传统的传承答案:B10.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A. 没有阶级差别B.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C.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1.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A. 独立建构的理论体系B. 借鉴其他学派理论的结晶C. 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D. 一种非实践的思想正确答案:A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C. 科学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D. 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正确答案:A3.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
A. 上层建筑B. 文化传统C. 政治体制D. 社会意识形态正确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A. 价值创造问题B. 生产关系问题C. 分配问题D. 民主问题正确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最高追求是()。
A. 个人自由解放B. 阶级斗争消亡C. 劳动人民当家作主D. 社会主义建设正确答案:C第二部分:名词解释(共20分)1.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答案: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价值,超过其必要劳动时间的那部分价值。
2. 无产阶级()答案:指社会生产中不占有生产资料,只能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阶级。
3. 社会意识形态()答案:指社会上反映社会存在和人们实际生活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
4. 科学社会主义()答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实践相结合的科学体系。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案:指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共产党吸收、创新和发展,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的过程。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20分)请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为什么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会导致社会主义的兴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劳动力的特殊化和剥削程度逐渐加深,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化。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斗争加剧,劳动者对剥削现象的认识逐渐清醒,开始要求争取自己的权益和解放,这为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兴起提供了条件。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请简要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论强调物质的首位,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人类的思维、认识和社会意识都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辩证法强调辩证思维方法,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和思维方式。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面和矛盾,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就是矛盾斗争的结果。
•辩证法强调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由量变引起质变,从而形成新的事物。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无穷尽的运动发展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3. 什么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理论。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等意识形态上的东西。
•转型理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如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革命理论:社会发展是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实现的,新的社会形态的产生是通过推翻旧的社会形态来实现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相通之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之处包括:•人的本质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注重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和修养有相似之处。
•社会公平与正义观念:马克思主义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类似的价值观。
•对自然的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指导性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原则。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
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
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阶级斗争论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科学技术D. 文化教育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
A. 共产主义B. 社会主义C. 资本主义D. 封建主义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
A. 社会进步的标志B. 社会进步的前提C. 社会进步的结果D. 社会进步的障碍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A. 反映B. 决定C. 创造D. 改变7.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的矛盾C.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D. 资本积累与消费不足的矛盾8.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实现社会主义D. 消灭私有制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 公有制经济B. 计划经济C. 无阶级社会D.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B.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C. 各取所需,按需分配D. 各取所需,按劳分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阶级斗争论3.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
A. 阶级斗争B. 经济基础C. 科学技术D. 文化教育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word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word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物质B. 意识C. 精神D. 理念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D.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答案:C4.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
A.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B. 社会历史发展的阻力C. 社会历史发展的次要因素D. 社会历史发展的偶然现象答案:A5.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消灭私有制D. 实现共产主义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历史性答案:ABC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 商品B. 货币C. 资本D. 劳动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条件下发生。
A. 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B. 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C.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国家D. 任何国家答案:C9.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
A. 消灭私有制B. 实现按需分配C. 消灭阶级差别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答案:ABCD10.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 民主集中制B. 个人崇拜C. 集体领导D. 党内民主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12. 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原考试复习题-(带全答案).docx

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复习题8.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B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一、单项选择题:1–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详细的证明和运用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应的位置上。
C. 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绪论: 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一道选择题选 C 可知论 C. 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1. 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C10.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A 阶级斗争理论B社会主义学说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C 唯物史观D辩证法理论 C. 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2.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C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基本内容B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功能作用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与时俱进C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实践基础 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C1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A. 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C1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B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A. 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C. 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AB D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 A 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B 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 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B第一章:A.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B.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1.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旧唯物主义BC.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 A. 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C C. 是机械唯物主义 D.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C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D.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3.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CA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C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D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4.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5.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D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6. 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BA 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 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7. 马克思主义创立前,不存在:D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8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9. 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CA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0.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1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1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DA. 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 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13.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C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 世界本质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14. 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B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15. 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CA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6.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C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17. “我思故我在”是D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8. “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是DA. 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 可知论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19. 下面关于唯物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DA.世界统一于物质需要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B.承认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C.唯物主义要求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D.唯物主义就是立足于人的感官之欲的逐利活动20.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A 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21. 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物质的B. 精神的C. 意识的D. 理念的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外部条件B. 内部矛盾C. 人的意志D. 神的旨意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价值规律D. 资本积累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5.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私有制B. 公有制C. 计划经济D. 市场经济6.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 共产主义社会B. 资本主义社会C. 社会主义社会D. 封建社会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 主观反映客观B. 客观反映主观C. 主观创造客观D. 客观创造主观8.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动力B. 社会倒退的原因C. 社会稳定的保证D. 社会进步的障碍9.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研究的是:A. 政治经济学B. 哲学C. 历史学D. 文学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A. 人为设计的B. 自然发展的C. 随机发生的D. 神的安排的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2. 阐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3. 解释什么是剩余价值,并简述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4. 描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理念。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及其原因。
2. 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20分)1.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剥削现象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阅读以下材料,讨论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 哲学、政治学、经济学B. 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C.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D.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答案:B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是:A. 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B. 工人的劳动时间低于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C. 工人的劳动时间等于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D. 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答案:A3.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力的过剩B.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C. 消费能力的不足D.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答案:B4.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C. 社会发展的障碍D. 社会发展的次要因素答案:A5.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结构D. 社会关系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2. 解释什么是“异化”以及马克思如何理解异化。
答案:异化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商品,工人失去了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控制,从而失去了自我。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领域,也表现在人的精神和社会关系上。
3. 论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
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阶级的社会。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C.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答案:A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 剩余价值理论B. 劳动价值论C. 资本论D. 经济危机理论答案:A4.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基本矛盾C. 个人奋斗D. 科技进步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6.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A. 实践是主观的B. 实践是客观的C. 实践是理论的D. 实践是抽象的答案:B7.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A. 反映B. 决定C. 创造D. 否定答案:A8.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
A. 必然的B. 偶然的C. 人为的D. 随机的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唯物主义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C.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答案:ABD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
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ABCD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包括()。
马原期末考试题大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大题及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认为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历史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的体现。
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如何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答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出了他们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这部分超出的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即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剩余价值,从而实现对劳动者的剥削。
3. 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是什么?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都存在着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是主要的阶级斗争形式,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阶级社会。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二重性理论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意义。
答案:马克思认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而价值则是商品交换中所体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二重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及价值的形成和转移过程。
这一理论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积累和剥削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2.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原因。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此外,资本主义经济的无计划性、竞争和资本积累也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案例:某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次经济危机,大量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社会矛盾激化。
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A. 唯物论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认识论答案:C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哥达纲领批判》D. 《哲学的贫困》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C.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D. 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答案:C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具有()A. 创造性B. 异化性C. 自由性D. 平等性答案:B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计划经济C. 市场经济D. 混合经济答案:A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 国家宏观调控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D. 以上都是答案:D8.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A. 法治精神B. 法治理念C. 法治原则D. 法治实践答案:A9.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C. 推动文化创新D.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答案:A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要求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1)唯物主义,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2)辩证法,即认为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3)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理念B. 物质C. 精神D. 意识答案:B2.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答案:B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剩余价值理论B. 价值规律C. 劳动价值论D. 资本积累理论答案:A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 利润最大化B. 价值规律C. 剩余价值规律D. 资本积累规律答案:C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体现了:A. 唯物主义历史观B. 唯心主义历史观C. 机械唯物主义历史观D.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答案:A6.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分为:A.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D. 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答案:A7.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C. 社会发展的障碍D. 社会发展的次要因素答案:A8.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源泉是:A. 工人的剩余劳动B. 资本的自我增殖C. 资本的积累D. 资本的流通答案:A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公有制经济B. 计划经济C. 市场经济D. 混合经济答案:A10.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 物质极大丰富B. 阶级完全消亡C. 人的全面发展D. 所有制形式的统一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A 卷)答题卡复查人核分人题号一二三四五分数一、单项选择 (每题 1 分,共 30 分 )得分评卷人12345678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多项选择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得分评卷人1234 5三、名词解释 (共 20 分 )1.物质:得分评卷人2.实践:3.经济基础:4.人民群众: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四、简述 (共 20 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8 分 )得分评卷人2.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4 分)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4 分)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4 分)五、论述 (20 分 )1、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
(15 分)得分评卷人2、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0 分)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 卷)复查人————核分人————题号一二三四五分数一、单项选择 (每题 1 分,共 30 分 )得1.哲学是()。
分评卷人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 世界本原问题C 意识本质问题D 实践本质问题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 客观实在性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5.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 )A BC 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8.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 D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10.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11.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A 直接认识B 全面认识C 理性认识D 感性认识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 主体性的观点C 反映的观点D 实践的观点1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A 永恒性B 客观性C 不变性D 终极性14.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该社会的()。
2A 生方式B 政治制度C 上建筑D 精神文明的状况15.克思主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 )。
A 世界一于物的原理B 世界一于存在的原理C 世界是系和展的原理D 世界一于精神的原理16.社会史的基本()A 生力和生关系的 B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的关系D 自然和社会的关系17.划分生关系型的基本志是()A 品的分配形式 BC 人在生中的地位D 生关系与生力的矛盾性18.生关系范畴反映的是()A 人与自然之的关系B 人与人之的政治关系C 人与人之的关系D 人与人之的思想关系19.我国社会主初段行以公有制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展的基本制度,促了生力的展,明行种制度遵循了()A 生力决定生关系的原理B 基决定上建筑的原理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的原理D 制度决定生力状况的原理20.商品是 ()A 用于足人需要的品;B 市交而生的有用的品;C 一切物品;D 一切有用的物品;21.和本的根本区在于()。
A 能否作流通手段B 能否作支付手段C 能否商品D 能否来剩余价22.利本上是()。
A 成本价格的物B 所本的物C 全部付本的物D 剩余价23.决定商品价量的是()。
A 社会B 个C 必要D 社会必要24.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 )A 生率决定的;B 的二重性决定的;C 生商品的二重性决定的;D 的复程度决定的;25.剩余价来源于 ( )A 不等价交;B 工人工的扣除;C 工人的剩余;D 力的价;26.本主生程是 ()A 程和使用价生程的一;B 程和价形成程的一;C 程和价增殖程的一;D 价形成和价增殖程的一;27.本循的一般公式是 ( )A G— W⋯P⋯W ’— G’;B W⋯P⋯W’— G’— W;C P⋯W ’— G’— W⋯P;D W’— G— W ⋯P⋯W ’;28.研究社会本再生的核心是( )A 剩余价的;B 社会品的;C 社会的构成;D 国民收入的分配;29.断利是 ( )A 本家得的超利;B 断得的平均利;C 断得的一般利;D 断得的超平均利的高利30.社会基本矛盾运的最原因是 ( )。
A 生关系的展B 生力的展C 上建筑的展D 基的展3二、多项选择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其理由有( )( )( )( )( )。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得分评卷人 B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E没有意识就没有物质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 )( )( )( )( )。
A指一切运动变化B事物前进的或上升的运动C同一事物的不断增长D指事物的一切运动过程E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有( )( )( )( )( )。
A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B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C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实践对理论具有指导作用E实践与理论是相互决定的4.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要素包括()()()()()。
A 人的劳动B 消费资料C 劳动资料D 劳动对象E 生产工具5.商品的价值包括()()()()()。
A 不变资本的价值B 可变资本的价值C 流动资本的价值D 固定资本的价值E 剩余价值三、名词解释 (共 20 分)1. 物质2. 实践3. 经济基础4. 人民群众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得分评卷人四、简述题 (共 20 分 )得分评卷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8 分 )2.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4 分 )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4 分)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4 分 )五、论述 (20 分 )1、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
(10 分)2、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0分)得分评卷人4一、单项选择(30 分)1. A 2 . B 3 .D 4 .D 5 . C 6 . D 7 . B 8. A 9 . B 10 . A11. D 12 . D 13 .B 14 .A 15 . A 16 . C 17 . B 18 . C 19 . A 20 . B21. D 22 . D 23 .D 24 .C 25 . C 26 . C 27 . A 28 . B 29 . D 30 . B二、多项选择(10 分)1. ABCD 2. BE 3 . AC 4 . ACD 5 . ABE三、名词解释(10 分)1.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实践: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客观物质性活动3.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4.人民群众:民群众概念,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
从量的规定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人。
少数人不能成为人民群众;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阻碍历史发展的人不能叫人民群众。
把质和量结合起来,所谓人民群众,是指推动社会发展的大多数人。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四、简述( 20 分)1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 分)。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2 分)。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 分)。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 2 分)2 答: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 2 分)。
另一方面,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
( 2 分)3.答:2 分),商品必须按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2 分)。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4.答: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1 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其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1 分)。
其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1 分)。
其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1 分)。
五、论述( 20 分)要点1 答:(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它们并非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 2 分)( 2)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两方面的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