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用心理学教案2 入学适应心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入学适应心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大学新生在入学适应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本章阐述和分析了大学新生常见的不适应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掌握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教学重点】心理不适应的表现及调适
【教学难点】心理不适应的表现及调适
【教学思路】
【授课方式】讲授课堂讨论
【课时】 2
【启发式提问】
【指定参考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资料】大学生心理健康基础知识
刚刚从中学升入大学的一年级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法、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其心理往往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异变,这主要表现在理想和目标的失落、自我价值感的困惑、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人际关系不良及生活自理能力差等。

只有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顺利转变个人角色,才能为今后的大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有效而成功的渡过大学时代。

进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大学新生在适应这一转变过程中会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学生管理方式适应、心理适应等方面产生诸多困难和问题.对此,大学新生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尽快缩短由中学到大学的不适应,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第一节适应的概述
【本节要点】阐述适应的概念类型及机制
一什么是适应
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

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

如对光的变化的适应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变化等。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从生物学来说是一种适应,它既可以是一个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状态。

有机体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与环境取得平衡的,它可以概括为两种相反相成的作用:同化和顺应。

适应状态则是这两种作用之间取得相对平衡的结果。

这种平衡不是绝对静止的,某一个水平的平衡会成为另一个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

如果机体与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

这种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就是适应。

这一定义明确了适应作为一种心理现象的性质与特点,第一,心理适应是伴随着环境变化而出现的反应;第二,心理适应是一种重建平衡的动态过程;第三,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是同化和顺应的平衡;心理适应状态就是同化与顺应之间取得相对平衡的结果。

这几点对于理解适应的概念具有重
要的作用。

然而,从全面理解作为心理健康实质的适应概念的角度看,我们还需要对适应的内涵及本质做出进一步的说明与补充:
1.适应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
适应作为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反应,实际上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

显然,没有环境变化的刺激,也就不存在个体的适应或不适应问题。

但由于人们生活的各种环境事实上每时每刻都处在不间断的变化之中,因此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产生适应新的环境变化的需要。

从这种意义上说,适应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

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是每个人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2.适应具有多样性的机能状态
从适应的对象上来说,有自然适应和社会适应;从适应的基础上来说,有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从适应的表现方式上来说,有内部适应和外部适应;从适应的性质与效果上来说,有消极适应和积极适应;从适应的内涵上来说,有狭义适应和广义适应;从适应的层次上来说,则有生存适应和发展适应;等等。

在这些复杂的多种多样的适应中,心理适应无疑最能概括并反映心理健康的功能状态。

但是,心理适应的主要功能是达到或恢复主客体之间的平衡状态,其根本目的是要取得内部心理世界的平衡,实现良好的自我适应。

然而,由于人是社会的人,因此个体不仅要自我心理适应,还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个体对社会生活的适应)。

另外,从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角度看,生存适应与发展适应最能代表个体心理健康的功能水平。

这样,心理适应与社会适应、生存适应与发展适应就共同构成个体适应的丰富内涵。

又由于心理适应与社会适应、生存适应与发展适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同个体的各种适应水平不同,它们之间的平衡、统一状况也不一样,因此最终会导致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3.适应具有十分复杂的内部机制
Piaget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用同化和顺应来解释适应过程,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心理适应的问题,但并不能完全说明包括社会适应在内的一些复杂的适应问题。

我们知道,“同化指主体通过外部或内部的活动,在机能上(而不是物质方面)把客体整合到自己的活动格式中来;顺应指主体修改或重建自己的活动格式以适应客体的特征或变化。

”显然,同化与顺应都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对自身进行调节的过程,都是心理调节的不同方式。

而人类个体不仅为了生存需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且在许多时候需要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适应。

在这种情况下,只用同化和顺应这两个过程来说明适应似乎简单了些。

为此,贾晓波把心理适应的中间环节(从不适应到重新适应的中间过程)归纳为认知调节——态度转变——行为选择三个环节,其中认知调节又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个部分。

这一观点是结合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所做出的深层分析。

但同样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个体首先要认识环境,然后认识自己,并对主体内外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评估,加以选择、综合,在此基础上再做出判断、决策,从而调控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做出反应。

整个过程遵循信息获取过程
→信息整合过程→心理行为调控过程的内在机制。

其中,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关系的判断具有最关键的意义。

如果对环境因素的性质做出可控判断,主体将考虑环境的可接受程度能动地作用于环境,获得更高水平的适应;如果对环境因素的性质做出不可控的判断,主体将主动调适自我,接受现实,宣泄情绪,另寻出路。

在这一过程中,同化与顺应始终在发挥着作用。

当然,由于人与环境关系的复杂性,主体的判断、决策不可能一次完成或不出现偏差,因此适应过程必然表现为反复循环的动态过程。

其“反复循环”的结果,不仅使个体学会适应,也使个体逐渐形成并巩固某些被人赞许的人格特质,而
这种人格特质便成为心理健康的一部分,更好地去促进个体的适应。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个体适应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受主体自我意识的支配,都需要借助自我监控系统的作用才能实现。

从这一意义上说,无论是心理适应、社会适应、生存适应还是发展适应,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在其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适应本身就具有发展的功能
按照Piaget的“平衡化机制”来解释,心理障碍就是个体的平衡化机制出了故障,导致个人通常用
来应付环境变化的自动调节机制失效,从而造成心理失调或失控状态。

因此,适应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达到或恢复)主客体之间的平衡状态。

这种解释在原则上是正确的。

但是,这里还应该进一步说明的是平衡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毫无疑问,从个体发展的全过程看,无论是心理健康还是心理适应,也无论是一种状态还是一个过程,其平衡只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

由不平衡引起的内部心理矛盾才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个体不能一味地保持平衡,也不能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只能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新的不平衡的矛盾运动的动态循环中获得生存与发展。

正如Allport所指出的:“成长不是由于体内平衡,而是由一种‘静态平衡的变化’推动的。

因此,“无论我们对正常给予一个什么样的定义,都必须在个性内部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留出一些有益的不平衡状况的余地。

”一句话,不平衡导致了成长,因为从不平衡到平衡既是个体适应的目标,也是个体成长的阶段,其循环运动就
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

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辨证关系,正是个体适应的本质。

由此也可以看出,适应本身就包含着发展的功能,发展乃是更高水平的适应。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的实质就是个体的适应。

心理健康意义上的适应,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体能够通过自身调节系统做出积极而能动的反应,从而使主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

因此,从心理的能动反映论出发,心理健康的实质也可以说就是个体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二适应的基本类型
关于适应的类型,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比如孔维民认为,根据适应的对象可以将其分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根据适应的基础可以分为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根据适应的程度可以分为浅层适应和深层适应;根据适应过程中是否有意识的参与可以分为有意识的适应和无意识的适应;些分类各有自己的依据,都有一定的道理。

除了以上几种分类外,还可以根据适应的效果分出消极适应和积极适应;根据适应表现的方式分为内部适应与外部适应;根据适应的内涵分为狭义适应和广义适应等。

消极适应是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态度以适合外部环境的要求,这是一种基本的、比较被动的适应方式,其作用只是求得一时的内心平衡;积极适应是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尽最大可能去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发展的需要,这是一种比较高级、比较主动的适应方式。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生存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相辅相成的关联,因此这两种适应方式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事实上,两种适应对人都有重要价值,首先要能够生存,然后才谈得到发展。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生存的目的。

但从个体适应能力形成的过程看,通常是要先学会生存适应,然后才能达到发展适应的水平。

内部适应是指在心理上达到认知和情感上的平衡状态的适应;外部适应是指在行为上能够符合外部环境要求的适应。

一般而论,可以认为,内部适应是外部适应的基础,外部适应是内部适应的外在表现,二者应该是一致的。

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也可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比如,有时候屈从于某种外部压力,为了避免更大的挫折,尽管内心并不情愿,但有可能在行为上暂时遵从某种规范,表现为表面上的顺从或服从,这就是一种外部适应与内部适应不一致的情况。

狭义的适应是指在遭受心理挫折后人们采用自我防卫机制来减轻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

广义的适应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有效反应,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使内外环境重新恢复平衡的心理过程。

前者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适应过程,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后者则主要表现为有意识的适应过程,带有更明显的自主性。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前者出现得较早,而后者出现得较晚。

但是,随着个体心理成熟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提高,后者的作用就会越来越大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在这里,对社会适应的概念要特别加以说明。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

有人认为,社会适应是指“社会或文化倾向的转变,即人的认识、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从局部或具体的事件看,社会适应是个体社会行为的自我调节过程;而从个体发展的全过程看,社会适应实际上就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从社会化的角度看,社会适应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项:第一,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包括对不同生活条件与方式的适应;第二,对各种社会角色的适应,包括各种角色意识的形成以及对不同角色行为规范的掌握;第三,对社会活动的适应,包括各种活动规则的掌握和活动能力的形成,如学习、交往、工作、休闲等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四项培养目标: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所反映的都是社会适应方面的基本要求。

有人认为,社会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适应。

这一观点也有一定道理,因为不论从事那个方面的活动,都离不开人际交往,都要同人打交道。

生活也好,学习也好,工作也好,都是与人交往的过
程,都要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

所以,善于与人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是使生活美满、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心理适应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十分密切。

心理适应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功能,是社会适应的心理基础。

离开以同化、顺应以及其他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内化过程,个体社会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

反之,如果脱离开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那么心理适应本身也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三、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
有人把适应过程归纳为需要――阻挠――反应――解决问题四个环节。

这一观点的可取之处是从心理动力与主客体之间关系的角度解释了适应过程,不足之处是流于表面,没有深入到内部机制的层面进行分析。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

这是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对适应过程做出的一种解释。

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认为心理适应就是主体对外部变化所做出的一系列自我调节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但是,只用同化和顺应这两个过程来说明适应似乎过于简单了些。

在解释社会适应中一些复杂的适应过程时有必要对此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结合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我们认为,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可表述为以下模式。

这一模式表示,从出现不适应现象到重新适应中间一般要经历认知调节、态度转变和行为选择三个环节,其中认知调节又可分为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个部分。

具体运行过程以及各环节的作用大致如下:
1.认知调节
认知调节是适应过程的起始阶段,这一环节包括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两部分。

(1)外部评估
外部评估是认知调节的第一阶段,指主体对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及其对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影响作用进行全面了解并做出新的判断的过程,主要任务是确定外部环境中发生了哪些新变化,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这些变化和要求对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能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对新的角色期待形成正确的理解与把握。

如果这个阶段中的认识、判断出现了偏差,就可能产生不适应的表现。

比如,一个新升入高一的学生A面对学习成绩名次下降的新情况,出现了一时的不平衡即不适应的现象。

为了重新恢复平衡,适应新环境,就要正确判断成绩下降的原因,然后找到有效的对策。

首先要分析的就是客观的原因,如学习任务、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新特点与新要求,并对此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

如果这种了解比较准确、全面,就为有效调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对新环境的新特点缺乏全面、客观的判断,就会给适应带来困难。

(2)内部评估
内部评估是指主体在对外部变化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对自身内部状态进一步的了解与判断。

实际上这是一种在自我监控系统的参与下,自我评价和自我意向重新调整的过程。

具体包括对因外部变化引起的内部不平衡状态的估计,对不适应现象的归因分析,对已有经验的检索与比较,对原有行为方式应对效果的审视与判断等。

通常自我评价的结果会影响到自我体验的改变,如自信心的增强或削弱。

同时,自我体验的改变也会影响到对行为目标的重新选择,包括对目标价值及成功概率的重新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新的自我期待等。

比如,上面那位高一学生A对学习环境的新特点与新要求有所了解后,还要进一步分析一下内部原因,如对自己原有的经验和能力做出一个估计,判断自己是否有能力满足新的要求。

如果认为名次的下降只是暂时的,主要原因是一时的不适应或努力不够,这时他的自信心不会受到影响,自我观念仍然是积极的;但假如认为名次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这就会使自信心水平下降,同时会感到紧张和担忧。

由外部评估到内部评估,这是认知调节发展的必然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理解力、判断力和自我评价的水平对认知调节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

2.态度转变
认知过程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情绪体验的变化,同时也会导致行为意向发生相应的变化。

当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都发生了变化时,就会引起态度的改变。

态度的转变实际上是对动力系统和反应倾向的调节,这是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保持和恢复心理平衡的一种背景条件。

比如,学生A
如果能对名次下降的原因做出正确解释,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这一现实,他就能继续保持对待学习的积极态度;但如果由于名次下降而开始怀疑自己的实力,从而导致自信水平下降,产生自卑感和紧张、焦虑感,其结果就会使他的学习态度发生消极的变化,产生厌学心理。

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价值观念、对目标的期望水平以及情绪、情感的深刻性,对态度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行为选择
行为选择实际上是一个比较与决策的过程,其核心是对原有行为方式的调整与改变。

行为方式的重新选择是以认知的调节与态度的改变为基础的,受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的直接制约。

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如果是积极的,那么主体的行为方式也会是积极的;思维方式与态度倾向如果是消极的,那么行为方式也会是消极的。

比如学生A的行为就可能有不同的选择:如果他认为学习对自己非常重要,同时对学习和自己充满了信心,就会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相反,如果认为学习的意义无足轻重,同时对学习和自己又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明显的厌学态度,就会表现出退缩和放弃的行为倾向。

在此过程中,远大目标的引导,坚毅、顽强的性格特征,高度的自尊与自信,是影响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

在这一过程中,同化与顺应这两种调节方式始终在发挥着作用。

面对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行为效果的多重可能性,主体的判断与选择不可能一次性完成。

所以适应过程必然会表现为一个反复循环的动态过程。

一般规律是,经过以上几个环节,如果所选择的行为方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
果,对适应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就意味着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基本上实现了平衡,这一行为就会因受到正强化而巩固下来,逐渐形成稳定的态度倾向与行为习惯。

这就是性格形成的过程。

如果行为反应的效果不理想,主体与环境之间仍然存在着不适应的现象,说明同化与顺应之间并不平衡,这时就需要再次进入上述的自我调节系统中进行重新选择。

有时这种选择需要经历若干次的重复循环,才能取得理想效果,达到同化与顺应的平衡状态。

根据对心理适应内部机制的上述假设,可以看出与心理适应能力有关的基本心理素质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对新情况或复杂情况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反应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分析问题和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特别是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做出判断的能力。

二是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的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积极的自我观念。

这两项都是与第一个环节有关的心理素质。

三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明确的生活目标,包括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同时还要有积极的自我体验,做到自尊、自爱,对自己始终充满自信。

这是与第二个环节有关的心理素质。

四是良好的性格特征,特别是意志品质方面的特征。

比如坚韧、顽强、果断和较强的自制力,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对人对事宽容的态度与豁达的胸怀等。

这些是同第三个环节有关的心理素质。

五是自我监控的意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特别是自省、自察和自我审视的意识,以及自我调节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这是同全部适应过程都有关联的心理素质,也是决定一个人心理适应水平的关键。

第二节新生适应的一般问题
【本节要点】本节阐述大学新生在入学后各方面存在的各种不适应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大学生的适应阶段在一年级。

这一阶段对每一位大学生来说,既是成长道路上的新起点,又是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折点。

从高中进入大学,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理想目标、情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心态也变得复杂,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矛盾和问题。

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地疏导解决,就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新入学的大学生一般都能自主地处理好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问题。

他们积极与人交往,全面发展充实自己;他们朝气蓬勃,情感丰富,细腻,敏感;他们富于理想,积极进取,有远大而理想化的目标。

然而,当前高校的大学生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身心疲惫地挤过"独木桥"走进大学校园的。

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文化素质通过了高考录取分数线,但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却未能达到及格线。

据某师院99级中文系问卷调查表明,新生在学习和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状况。

(一)学习不适应
其一,学习心态上的不适应。

很多大学生在中学时代是班级,乃至学校里的"佼佼者",是家长和老师们的"掌上明珠",家庭、学校、教师对他们的学习十分关注。

进了大学校园以后,发现"山外青山楼外楼",自己在同学中并没有优势可言,新的竞争使许多人失去了过去作为"尖子"的位置与优越感。

过去的自我、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于是,一些大学生无法在学习上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