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案

合集下载

心理学课教案人的学习与记忆

心理学课教案人的学习与记忆

心理学课教案人的学习与记忆教案主题:心理学课教案-人的学习与记忆一、引言:学习与记忆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核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通过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人的学习与记忆的基本原理和有效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与记忆特点,并提供相应的学习策略。

二、学习与记忆的基本原理1. 学习的定义和过程2. 记忆的形成及其神经机制3. 学习与记忆的相互关系三、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因素1. 学习目标的明确性2. 学习环境的影响3. 学习动机和情绪的作用4. 学习兴趣的培养四、提高学习效果的策略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2. 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3. 加强学习动机和情绪的调节4. 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度思考5. 运用记忆策略提高记忆效果五、记忆策略的应用1. 基础记忆策略:重复、串联、分类、组织2. 意义记忆策略:关联、联想、故事化、形象化3. 创造记忆策略:编制学习计划、使用记忆法4. 复习记忆策略:分布式复习、测试复习、间隔复习六、学习与记忆的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展示学习与记忆的策略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七、学习与记忆的评估和反馈1. 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2. 提供积极的反馈机制3. 促进学生自我评估和调整八、学习与记忆的应用拓展1. 学习与记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2. 学习与记忆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3. 如何在生活中有效应用学习与记忆策略九、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学习与记忆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还能够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与记忆策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和记忆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心理学教案人格与个体发展

心理学教案人格与个体发展

心理学教案人格与个体发展人格与个体发展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人格的概念及其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2. 了解人格发展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

3. 掌握一些人格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4. 探讨人格发展对个体自我认知、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教科书、教学PPT、视频和案例分析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人格的概念和理论1. 导入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入相关案例,引起学生对人格的兴趣,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2. 学生讨论: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你认为人格是什么?为什么人格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性?3. 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一步介绍人格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引入人格发展的主要理论,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等。

4. 教学展示:通过PPT和视频,展示不同理论对人格发展的解释和描述,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比较。

第二部分:人格发展的研究方法1. 导入教学:提问学生:你觉得如何研究人格发展?有哪些研究方法?为什么需要这些方法?2. 学生回答与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不同的研究方法,并与之前介绍的理论进行联系。

3. 教师讲解: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并介绍人格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如纵向研究、横断面研究和案例研究等。

4. 教学示范: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证研究,展示不同方法在人格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相关数据。

第三部分:人格发展对个体的影响1. 导入教学:通过引入相关案例和个人经历,让学生理解人格发展对个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2. 学生分析与讨论: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不同人格特征对个体认知、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总结归纳。

3. 教师辅导: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和观察结果进行辩证思考,并提供相关理论支持和研究成果。

4. 教学总结: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总结,归纳人格发展对个体的影响,并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大学心理学教案:引导学生探索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

大学心理学教案:引导学生探索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

大学心理学教案:引导学生探索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1. 简介本教案旨在引导大学生深入探索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

通过全面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向,帮助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升自我认知能力,以及培养专业素养和人际交往技巧。

2. 教学目标•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主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理解常见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并能够提供有效支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人际交往技巧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学内容3.1 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定义和领域分类•心智与行为的关系•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主要分支3.2 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常用方法论•设计并执行简单实验项目3.3 心理学应用领域•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组织心理学•社会工作中的应用3.4 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特征•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3.5 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自我认知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情绪管理技巧和应对策略3.6 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技巧发展•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合作冲突解决能力提升•积极沟通技巧训练4. 授课方法与教学资源4.1 授课方法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授课方法,包括: - 讲座式教学,介绍基本概念和理论; - 小组讨论,促进思考和互动; -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提升实践能力; - 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加强实际应用。

4.2 教学资源•讲义和课件,提供基础知识;•实验室设备和材料,支持实践项目;•相关文献和案例分析资料,用于讨论与深入研究。

5. 教学评估方法5.1 日常评估包括小组讨论、作业、课堂参与情况等,旨在了解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2 期末考试涵盖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综合掌握和分析能力。

5.3 实践项目评估针对实验设计和心理障碍案例分析等实践项目,通过报告和演示来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学课教案人格与心理发展

心理学课教案人格与心理发展

心理学课教案人格与心理发展教案:人格与心理发展导语:人格是每个人内心的核心,是决定个体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基础。

而心理发展则指的是个体在生命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心理特征和能力。

了解人格与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提升自我调节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本节课将介绍人格特征的形成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个体差异和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一、人格特征与形成(500字)1.1 人格的定义及重要性- 介绍人格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个体差异如何影响个人行为和思维方式。

1.2 人格理论- 介绍不同的人格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际关系学派的人格理论),比较各理论在解释人格形成方面的异同。

1.3 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探讨遗传、环境和社会因素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个体发展受多重影响的复杂性。

1.4 个体差异与人格形成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个体有不同的人格特征,探讨遗传、环境和个人体验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500字)2.1 儿童期的心理发展- 介绍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重点,探讨儿童期的关键问题如认知和情感发展。

2.2 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 介绍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挑战,探讨自我认同、自我价值感以及与同伴和家庭关系的变化。

2.3 成年期的心理发展- 介绍成年期心理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事业建立、家庭建立和自我实现,以及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困境。

2.4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探讨老年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问题,如退休后的自我定位、身体衰老对心理的影响等。

三、个体差异与心理发展(500字)3.1 个体差异的概念和分类- 介绍个体差异的定义和分类方式,如性别差异、文化差异、性格差异等。

3.2 个体差异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探讨个体差异如何影响心理发展,如性别差异对社会角色认同的影响、文化差异对个体期望和价值观的塑造等。

3.3 个体差异的影响机制- 分析个体差异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机制,如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社会化过程的塑造等。

心理学教案第一章概论

心理学教案第一章概论

跨学科融合与创新
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融合
借助神经科学技术,深入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交叉
在社会背景下探讨个体心理发展,关注社会因素对心理的影响。
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
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类心理活动,开发智能心理测评与干预系统。
全球化背景下的心理学研究
跨文化心理学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差异,揭示文化对心理的 影响。
社会心理学
研究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 现象和行为。
探讨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社 会认知、社会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等主题。
关注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和行 为的影响,如文化、价值观、 社会角色等。
临床心理学
研究心理问题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探讨各种心理问题的成因、症状和影响。
关注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同 时,临床心理学也关注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康复,旨在帮助人们恢复和提 高心理健康水平。
面的整合。
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个体在思想、情感、行 为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重要特征。
人格与个性的关系
人格是个性的基础,个性是人格 的具体表现,二者相互关联但又
有所区别。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
01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交等方面处于完好状态,能够积极
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03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认知与情感
认知过程
01
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是人们获取、加工、
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过程。
情感过程
02
涉及情绪和情感的产生、表达和调节,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健

心理学概论教案

心理学概论教案

心理学概论教案第一章:导言概述:心理学概论是一门介绍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课程。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心理学的初步认知,并为他们提供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3. 理解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学科分支;4. 培养对心理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5.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教学内容:1. 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 心理学的理论和学科分支;4. 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概述:本章将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对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初步了解。

教学目标:1. 理解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 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3. 掌握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和研究领域。

教学内容:1. 心理学的定义;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4.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和研究领域。

第三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概述:本章将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和调查研究等,让学生了解各类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教学目标:1. 理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掌握实验研究、观察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步骤和技巧;3. 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教学内容: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2. 实验研究的步骤和技巧;3. 观察研究的步骤和技巧;4. 调查研究的步骤和技巧。

第四章:心理学的理论和学科分支概述:本章将介绍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学科分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心理学理论对人类行为和思维的解释。

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学派;2. 掌握不同心理学理论的特点和观点;3. 理解心理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的关联。

教学内容:1. 结构主义心理学;2. 行为主义心理学;3. 认知心理学;4. 发展心理学;5. 社会心理学;6. 临床心理学。

第五章:心理学的应用概述:本章将介绍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组织行为学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案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案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1 心理学的定义解释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强调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性1.2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介绍心理学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人物概述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和主要贡献1.3 心理学的分支和应用领域介绍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和子领域探讨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价值第二章:认知心理学2.1 认知心理学的概念解释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2.2 认知过程探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过程分析认知过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2.3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强调实验研究和认知测试的重要性第三章:发展心理学3.1 发展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发展心理学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的理解3.2 心理发展的因素探讨遗传、环境、文化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分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和阶段3.3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强调长期跟踪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第四章:情绪心理学4.1 情绪心理学的概念解释情绪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4.2 情绪的类型和作用探讨基本情绪类型和复合情绪的形成和影响分析情绪在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中的作用4.3 情绪调节和情绪智力介绍情绪调节的策略和机制探讨情绪智力对个体社交和情感管理的重要性第五章:社会心理学5.1 社会心理学的概念解释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社会心理学对个体行为和群体互动的重要性的理解5.2 社会影响和群体行为探讨从众、服从、认同和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分析群体行为和群体心理的现象和机制5.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强调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的重要性第六章:心理测量学6.1 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解释心理测量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心理测量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6.2 心理测量学的方法和技术探讨心理测量学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如问卷调查、智力测试、性格测验等分析心理测量学中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标准化问题6.3 心理测量学的应用和限制介绍心理测量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就业、心理咨询等探讨心理测量学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第七章:心理病理学7.1 心理病理学的概念解释心理障碍的定义和分类强调心理病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7.2 常见心理障碍及其症状探讨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心理障碍的病因、症状和影响分析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7.3 心理卫生和心理疾病预防介绍心理卫生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心理疾病预防的措施和策略,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第八章:咨询心理学8.1 咨询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咨询心理学的定义和目标强调咨询心理学在解决心理问题和促进心理健康中的作用8.2 咨询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探讨咨询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如个体咨询、家庭咨询、团体咨询等分析咨询心理学中的建立信任、沟通技巧、心理评估等重要环节8.3 咨询心理学的应用和发展介绍咨询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医疗、企业等探讨咨询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第九章:工业与组织心理学9.1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在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9.2 员工心理与行为探讨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领导力等心理与行为问题分析员工心理与行为对组织绩效和发展的影响9.3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介绍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在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探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第十章:心理学的伦理与法律问题10.1 心理学伦理的概念解释心理学伦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心理学伦理在心理咨询、研究、教学等领域的作用10.2 心理学伦理的原则和规范探讨保密性、客观性、尊重、公正等心理学伦理原则和规范分析心理学伦理决策的困难和解决方法10.3 心理学与法律的关系介绍心理学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如法庭咨询、犯罪心理分析等探讨心理学在法律诉讼中的证据价值和限制第十一章:健康心理学11.1 健康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健康心理学在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中的重要性11.2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探讨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如生活方式、应对策略等分析心理疾病对个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11.3 健康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介绍健康心理学在心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健康心理学的实践案例和干预策略第十二章:教育心理学12.1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解释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和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12.2 学习理论及其应用探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学习辅导等方面的应用12.3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与研究介绍教育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案例和研究成果探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趋势和未来发展第十三章:临床心理学13.1 临床心理学的概念解释临床心理学的定义和目标强调临床心理学在心理健康评估、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13.2 临床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探讨临床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如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咨询等分析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诊断、治疗计划和效果评估等重要环节13.3 临床心理学的应用和发展介绍临床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精神病院、康复中心等探讨临床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第十四章:跨文化心理学14.1 跨文化心理学的概念解释跨文化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跨文化心理学在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多样性和普遍性中的重要性14.2 文化差异与心理现象探讨文化对认知、情感、行为等心理现象的影响和差异分析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14.3 跨文化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介绍跨文化心理学在跨文化交流、国际商务、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应用探讨跨文化心理学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第十五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5.1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解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心理学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15.2 心理学研究设计的类型和步骤探讨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观察研究等心理学研究设计类型和步骤分析心理学研究中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重要环节15.3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和责任强调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如保护参与者权益、确保研究真实性等探讨心理学研究者在社会和伦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教案,涵盖了心理学概述、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病理学、咨询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心理学伦理与法律问题、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十五个章节。

初中心理学教案

初中心理学教案

初中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对心理学产生初步的认识和兴趣。

2. 培养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情绪调节和管理的技巧。

3. 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际关系的本质,学会与人沟通和交往的技巧。

4.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学会接纳自己的性格,并学会与他人合作。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情绪的认识和管理3. 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沟通技巧4. 性格的认识和接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情绪的管理,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性格的接纳。

2. 教学难点:情绪的管理,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性格的接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引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解释心理学的作用,让学生对心理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情绪的认识和管理:讲解情绪的类型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教授情绪调节和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积极思考等。

4. 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沟通技巧:讲解人际关系的本质,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教授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5. 性格的认识和接纳:讲解性格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性格,教授如何接纳自己的性格,并学会与他人合作。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引导他们认识到心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继续学习心理学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他们对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和性格接纳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与人沟通和交往的技巧。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心理学基础知识教材。

2. 课件:心理学基本概念、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沟通技巧、性格接纳的课件。

3. 心理测试工具:用于导入的心理测试工具。

大一选修课心理学入门教案

大一选修课心理学入门教案

大一选修课心理学入门教案【大一选修课心理学入门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大一学生全面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并提供一定的实践应用机会,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a. 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b.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 感知与知觉a. 感知的概念及心理过程b. 知觉的定义与心理机制c. 感知与知觉的实践应用3. 学习与记忆a. 学习的定义与心理过程b. 记忆的类型与形成机制c. 学习与记忆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方法4. 思维与智力a. 思维的概念与特点b. 智力的定义与评估方法c. 发展智力与培养创新思维的策略5. 情绪与情感a. 情绪与情感的基本特点b. 情绪与情感的心理过程与表达方式c. 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6. 人格与个体差异a. 人格的构成与评估方法b. 个体差异的心理机制与应用c. 个体差异与人际关系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授课通过讲解、示范和演示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与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与学习主题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实践活动安排一定的实践任务或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与应用心理学的实践性,促进知识的运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作业包括课后阅读、思考题或案例分析等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心理学相关主题进行研究,并撰写一篇学术论文,以展示其学习成果。

3. 期末考试设计一份综合性考试评估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心理学导论(第八版)2. 幻灯片展示:配合教学内容,提供辅助讲解和示例案例分析。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频设备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为16周的选修课程,每周2学时。

《心理学》教案

《心理学》教案

《心理学》教案王明珠一、课程名称:《心理学》教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郭德俊主编,刘惠军副主编二、授课班级:15汉语言文学①②③班三、辅导内容(各章重难点)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2二、心理学为什么是中间科学?P61、心理现象的本质是脑的机能,心理学要研究脑对心理的关系与作用,研究的目标和手段跟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2、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心理学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3、综上两点,说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三、心理学的主要功能是什么?P6-71、描述和测量2、解释和说明3、预测和控制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P10-131、观察法(播放延迟满足实验的视频)2、心理测量法3、实验法4、个案法五、20世纪心理学有哪些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是谁?第一章意识和注意一、如何理解意识概念?P251、意识是一种觉知。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二、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有哪几种?P27-281、睡眠与梦2、催眠3、白日梦和幻想4、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三、什么是注意?它有何特点?P31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四、注意有哪些分类?P32-351、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

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能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1)相对强烈的刺激;(2)突然发生变化的刺激;(3)不断变化的刺激;(4)刺激物与周围事物的反差。

2、随意注意(有意注意)。

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是:(1)培养间接兴趣;(2)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地组织活动;(3)丰富的经验;(4)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3、随意后注意。

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五、注意的品质主要指什么?P35-371、注意的稳定性。

2、注意的广度。

(示图)3、注意的分配。

心理学教资教案详案范文

心理学教资教案详案范文

心理学教资教案详案范文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学内容:心理学基础知识2. 教学对象:高中生3. 教学时间:2课时4.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认知能力。

5. 教学方法:讲授、实例分析、小组讨论二、教学内容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它包括认知、情感、意识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古希腊的哲学家开始,心理学就开始有了初步的探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分为不同的流派和学派。

学生需要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才能更好地理解其理论和方法。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多种形式。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以便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4.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心理学在教育、医学、管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需要了解心理学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发挥心理学知识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者情境,引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让学生建立起对心理学的整体认识。

3. 实例分析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增强学生对心理学的实用性认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心理学知识的应用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高,需要更多的生动案例和互动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教案(精编7篇)

心理学教案(精编7篇)

心理学教案(精编7篇)心理学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到情绪的多样性,懂得情绪对人的行为和生活的重要作用,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情境创设中感受情绪的多样性;在合作探究中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学会排解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健康快乐地生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2)教学难点:把相关知识应用于实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健康快乐地生活,真正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式教学法教学工具:多媒体、康乃馨。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老奶奶,她有两个儿子,大郎和二郎。

大郎开了一家雨伞店,二郎开了一家洗染点。

老奶奶整天忧心忡忡,在雨天的时候,老奶奶会担忧地说:“唉,我小儿子的衣服到哪里去晒呀?”在晴天的时候,老奶奶会忧虑地说:“唉,哪还有人买我大儿子的伞呀?”就这样,老奶奶每天都愁眉苦脸的。

后来,她的邻居和她说了一番话后,这个老奶奶开始笑逐颜开了。

同学们想一想,这位邻居说了什么话,才会使这位老奶奶转忧为喜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其实啊,外在的客观条件没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只是老奶奶的思想观念,不一样的思维模式,就会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

由此可见,情绪与个人的思想观念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心灵的深处,消除不良情绪,营造健康心灵。

放飞我们的好心情。

多媒体投影展示课题——消除不良情绪,营造健康心灵二、认识情绪的分类1、多媒体投影展示图片。

师:我们知道,人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

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样的人生。

大家看看投影上的四幅图片,请同学们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孩子们的情绪。

第一幅图孩子的情绪可以用哪个字概括?(喜),第二个孩子瞪大双眼,气得眼睛都流出来了,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情绪的字概括,这个字是(怒);第三个孩子嚎啕大哭,他的情绪应该是(哀),第四个孩子睁着惊恐的眼睛,很明显他的心里充满了(惧)。

心理学逐字稿试讲教案模板

心理学逐字稿试讲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心理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逐字稿试讲,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课堂呈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教学重点: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

2. 如何在试讲过程中保持逻辑性和条理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2. 提问:你们对心理学有哪些了解?二、新课导入1. 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 解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三、逐字稿试讲准备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心理学主题。

2. 每组根据主题准备逐字稿,包括开场白、主体内容和结束语。

3. 要求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a. 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

b. 内容要丰富、生动。

c. 逻辑性强,条理清晰。

四、课堂展示1. 每组进行逐字稿试讲,其他学生认真聆听。

2. 教师对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强调逐字稿试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心理学有哪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一些心理学案例,如: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治疗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心理学知识和应用。

三、逐字稿试讲实践1. 学生根据案例,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心理学主题,准备逐字稿。

2. 每组进行逐字稿试讲,其他学生认真聆听。

3. 教师对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试讲过程中的技巧。

四、课堂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强调心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心理健康。

初中心理学教案70篇

初中心理学教案70篇

初中心理学教案70篇教案主题:情绪管理——做情绪的主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认识情绪、表达情绪、调节情绪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情绪。

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习惯,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内容:1. 情绪的类型及特点2. 情绪表达与调节方法3. 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情绪4. 情绪管理习惯的培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喜怒哀乐等情绪。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二、课堂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情绪表达与调节的方法。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案例,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情绪。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情绪管理习惯的培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习惯。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情绪管理知识(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情绪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二、情绪管理实践(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绪管理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2. 学生参与活动,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情绪管理日记(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撰写情绪管理日记,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情绪管理知识的心得。

2. 学生分享日记,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情绪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情绪管理知识的实际情况。

3. 学生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和关心程度。

教学资源:1. 情绪管理相关书籍、文章。

2. 情绪管理案例。

3. 情绪管理实践活动素材。

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情绪管理知识。

心理学基础 教案

心理学基础 教案

心理学基础教案教案标题:心理学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法3. 理解心理学在教育、工作、社会等方面的应用教学重点:1. 心理学的定义和范畴2.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 心理学在教育、工作、社会等方面的应用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节课:心理学的定义和范畴- 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和范畴,包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分析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哲学、生物学、社会学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第二节课: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介绍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分析不同研究领域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不同研究领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三节课: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等- 分析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培养科学研究能力第四节课:心理学在教育、工作、社会等方面的应用- 探讨心理学在教育、工作、社会等方面的应用,如教育心理学、组织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分析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探讨心理学的实际应用问题教学方法:-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建立心理学的基本框架-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和情境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碰撞和交流- 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学生的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和表达能力- 作业成绩: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报告: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教学资源:- 课件: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案例分析、实验设计等内容- 教材:选择权威的心理学教材,如《心理学导论》等-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课件和案例分析以上教案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心理学基础》教案

《心理学基础》教案

《心理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3. 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心理现象、心理学。

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知、情绪、行为、个体差异、发展。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

4.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育、医疗、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应用。

2. 难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心理学基础》。

2. 课件:PowerPoint。

3. 教学资源:案例、视频、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分别讲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应用。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深度和运用心理学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文章,拓展知识面。

2. 观看视频:组织学生观看心理学相关的视频,增强直观感受。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心理实验室或心理咨询机构,了解心理学实践。

八、教学反思在每次授课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学生的反馈,以及自身的教学方法,以便于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九、课程资源1. 教材:《心理学基础》。

2. 网络资源:心理学相关网站、论坛、在线课程。

心理学入门大学公开课教案

心理学入门大学公开课教案

教案标题:心理学入门公开课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 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PPT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开场白:介绍自己和对心理学的热情。

2. 提问:学生对心理学的了解和期待。

3. 学生分享:自己对该课程的期望和疑问。

二、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5分钟)1. 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2. 解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认知、情感、动机、人际关系、发展等方面。

3. 举例说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记忆、学习、情绪调节、压力管理等。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20分钟)1. 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调查、案例研究等。

2. 解释每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如实验法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观察法的自然性和长期性等。

3. 示范使用一种研究方法的案例:如实验法研究记忆的实验设计。

四、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5分钟)1. 介绍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

2. 解释每个应用领域的基本概念和例子:如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治疗,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策略等。

3. 强调心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五、互动环节(1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选择一个心理学的应用领域,讨论该领域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分享和讨论: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和提问。

六、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心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展望未来学习:提醒学生心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鼓励他们持续学习和探索。

3. 提问和回答: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疑问。

心理学试讲五分钟教案模板

心理学试讲五分钟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心理学基础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培养学生对心理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提高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的分支教学难点:- 心理学与生活的联系- 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心理学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

2. 教师简要介绍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3分钟)1. 心理学的定义:- 教师讲解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 结合实例,如情感、认知、行为等,让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具体内容。

2. 心理学的分支:- 教师介绍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分支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让学生对心理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心理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教育、医疗、企业管理等。

- 通过案例分享,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性。

三、课堂小结(1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心理学的定义、分支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2. 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科学,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心理学知识。

四、布置作业(1分钟)1. 阅读相关心理学书籍或文章,了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2. 思考并记录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尝试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提问、实例讲解、案例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讲解心理学与生活的联系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备注:1.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语言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心理学基础》教案

《心理学基础》教案

《心理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3. 理解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因素。

4. 了解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意义。

2.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心理学的起源、重要人物和流派。

3. 心理学的分支: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4.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5. 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激素和行为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和重要人物。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4. 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因素。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和相关资料。

2. 投影仪、PPT软件和教学视频。

3.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内容的讲解:通过PPT和教学视频,详细讲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分支和研究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应用和价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因素,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5. 总结和复习: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沟通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实践性教学: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心理学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心理学》教案

《心理学》教案

《心理学》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及发展情况教学重点:心理学研究对象和主要流派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学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提问:1、你知道什么是心理学吗?是不是学了心理学就知道别人心里想什么吗?2、为什么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3、为什么教师需要具备心理学的知识?学生上课时,当看到教师的长相,听到教师的声音,这是感觉和知觉的发生。

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并记住、对教师提问的思考,则是记忆和思维。

当教师动之以情,讲到幽默之处,引发学生会心的笑声,这是情绪情感的外露。

学生能够在饥肠辘辘的时候,仍坚持听课,这是意志的表现。

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是注意的分配。

对于教师的提问,有的学生未经认真思考就急于回答,有的则深思熟虑后才回答,这是不同气质的表现。

有的学生认真、勤奋、用功,有的则粗心、浮躁、马虎,这是性格的表现等等。

以上是心理现象的具体表现。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要学习并研究一门学科,首先必须从了解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入手。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一)、从心理的动态维度上划分,可以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在整个认识过程中,总是离不开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的参与—注意。

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现象。

情绪、情感过程:认识客观事物表现出来的态度体验。

比如有的事情让我们满意、愉快,有的气愤、厌恶。

意志过程: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二)、从心理的意识性维度上划分,可以把心理现象分为意识和无意识。

1、意识:是指个体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当我们清醒时,绝大多数心理现象属于意识范畴。

例,我们在进行记忆活动时,能觉知记忆活动的目的、对象、方法和达到的记忆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教案王明珠一、课程名称:《心理学》教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郭德俊主编,刘惠军副主编二、授课班级:15汉语言文学①②③班三、辅导内容(各章重难点)第一章绪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什么?P2二、心理学为什么就是中间科学?P61、心理现象的本质就是脑的机能,心理学要研究脑对心理的关系与作用,研究的目标与手段跟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心理学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2、心理的发生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心理学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3、综上两点,说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就是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三、心理学的主要功能就是什么?P6-71、描述与测量2、解释与说明3、预测与控制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P10-131、观察法(播放延迟满足实验的视频)2、心理测量法3、实验法4、个案法五、20世纪心理学有哪些派别?主要代表人物就是谁?第一章意识与注意一、如何理解意识概念?P251、意识就是一种觉知。

2、意识就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

3、意识就是一种心理状态。

二、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有哪几种?P27-281、睡眠与梦2、催眠3、白日梦与幻想4、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三、什么就是注意?它有何特点?P311、注意就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

四、注意有哪些分类?P32-351、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

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能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1)相对强烈的刺激;(2)突然发生变化的刺激;(3)不断变化的刺激;(4)刺激物与周围事物的反差。

2、随意注意(有意注意)。

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就是:(1)培养间接兴趣;(2)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地组织活动;(3)丰富的经验;(4)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3、随意后注意。

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五、注意的品质主要指什么?P35-371、注意的稳定性。

2、注意的广度。

(示图)3、注意的分配。

条件:(1)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就是高度熟练的;(2)注意的分配还取决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

4、注意的转移。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一、什么就是感觉?感觉有哪些种类?1、感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上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种类:第一类就是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肤觉五种。

第二类感觉就是反映机体本身各部分运动或内部器官发生的变化,这类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与机体觉。

二、感觉阈限。

1、人的感官与神经系统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为感觉阈限(感受性)。

2、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

3、绝对阈限:个体觉察到刺激存在的最低强度。

三、三色论的基本观点就是什么?它在解释颜色感觉时与对立过程理论有哪些不同?P57-581、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与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

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红、绿、蓝就是基本的颜色感觉,其她的颜色感觉都就是由这三种颜色组成的,黑与白的感觉就是由视杆细胞产生的。

2、三色论适用于对视网膜机制的解释。

对立过程理论则更多地解释了信息离开视网膜后在视觉神经通路上发生的事件。

四、什么就是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有哪几种?P61-631、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

2、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与颜色恒常性。

五、知觉的组织原则有哪些?P63(参考图3-6)1、邻近原则2、相似性原则3、连续性原则4、闭合原则5、同域原则六、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线条透视、相对大小、阴影、遮挡、纹理梯度。

七、什么就是似动?似动的形式有哪些?1、指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在静止的物体间瞧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位移的地方,瞧到了连续的位置变化。

2、形式: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第三章记忆一、什么就是记忆?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如何解释记忆的?P77记忆就是在头脑中积累与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与提取的过程。

二、什么就是组块?影响组块的因素就是什么?P83所谓组块,就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影响组块的因素就是经验。

三、加工水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什么?这一理论强调用信息加工深度来解释记忆,认为没有必要将记忆分为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两种系统,所谓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只不过就是一种记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人们对识记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与记忆得清楚与否,决定于对材料提供的信息就是如何加工的,即决定于加工水平。

五、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说明了怎样的遗忘规律?P94遗忘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速度最快,以后逐步变慢。

六、遗忘的原因有哪些?P95-971、编码与提取失败。

2、消退说3、干扰说4、压抑说七、哪些复习策略可以提高记忆效果?P981、及时复习2、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3、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第四章思维一、什么就是思维?P104思维就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二、思维有哪些特点?间接性、概括性、思维的目的性与问题性三、什么就是想象?想象在思维中的作用就是什么?P112-1131、想象就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功能:(1)预测与计划的功能;(2)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3)代替的功能;(4)生理调节的功能。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P122-1241、问题的表征2、定势3、功能固着五、举例说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就是什么?P129-130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验证阶段第五章语言一、什么就是语言?P134语言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就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产与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元素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就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

二、语言的功能有哪些?1、保存与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功能。

2、交流与表达的功能。

3、思维功能。

三、什么就是词汇理解?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有哪些?P141-1421、词汇的理解也称为词汇识别,就是指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音信息,并在头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

2、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主要包括:词频、词长、语境与语义。

四、简述语言产生的过程。

P145-1481、语言产生也叫语言的表达,就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过程。

2、构建阶段—转换阶段—执行阶段五、语言获得的后天论的基本观点就是什么?有哪些证据支持后天论?P151-1521、语言获得的理论有两类:一类理论强调后天的学习就是儿童习得语言的决定因素;另一类则强调个体具有获得语言的先天因素。

2、巴普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为基础的语言获得理论认为,儿童语言的形成与发展,归根结底就是条件练习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3、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语言的发展就是可以采用常见的学习原理来解释的。

4、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从观察学习的角度阐述了语言获得的过程。

第七章一、什么就是情绪?它具有哪些功能?有哪些维度?1、情绪就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2、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与交流功能。

3、情绪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就是愉快不愉快,称之为情绪的效价;另一个维度就是唤醒度,有低唤醒与高唤醒。

二、什么就是表情?表情有哪些类别?P167-1721、表情就是指情绪发生时,伴随的与情绪有关的外部表现。

2、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

三、詹姆斯-兰格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什么?P174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与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

她们强调情绪的产生就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

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

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詹姆斯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在她瞧来,就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

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就是内脏活动的结果。

她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四、坎农-巴德学说在情绪心理学的发展中有什么意义?P175坎农一巴德学说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当丘脑过程被唤起时情绪的特殊性质就附加于简单的感觉之上。

当外界刺激引起感官产生神经冲动,由丘脑进行信息加工后,分别传送到大脑皮层与机体的其她部分。

传送到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传送到内脏骨胳肌激活生理反应,情绪体验与生理反应同时发生。

坎农一巴德情绪理论重视情绪中枢性生理机制的研究,但却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的作用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对情绪的意义,而有较大的局限性。

五、认知评价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主要思想就是什么?P176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

该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与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就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

2、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代表人物就是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拉扎勒斯。

该理论认为,情绪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情绪活动必需有认知活动的指导。

情绪就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

六、什么就是情绪调节?它在人们生活中有什么意义?P179P1841、情绪调节就是个体对情绪内在过程与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情境与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包括削弱或祛除正在进行的不适当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某种情绪。

2、良好的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情绪调节对于维持稳定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情绪调节就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第八章动机一、什么就是动机?P189动机就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与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二、动机具有哪些功能?通过理解动机的五个特点,总结出动机有三个功能:激活功能、引导功能、维持与调整功能。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192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与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就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

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

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四、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P1931、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

2、良好的动机应产生良好的行为的行为效果,不良的动机则会产生不良的行为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