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资料(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资料

题型:(1)单选;(2)多选;(3)填空;(4)简答;(5)论述。

第一章导论

1.劳动力配置主要有两种基本方式:

(1)按照计划的方式进行分配(计划配置),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进行分配;

(2)按照市场的方式进行分配(市场配置),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引导流向。

2.为什么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首要的经济规律?(简)

社会财富的增长与各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密切相关,如果各生产要素配置的比例不合理,那么就意味着生产资源的浪费,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损失。

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取决于支配它、利用它的其他资源,这种资源就是具有能动性的劳动力资源,从根本上说,取决于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合理地配置劳动力资源是提高生产办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因素。

3.与劳动经济学其他科目相比较,宏观劳动力配置问题的特殊性在于:(多、简)

(1)影响和决定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2)按照第一、二、三产业的顺序配置劳动力资源;

(3)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特殊性还在于劳动力资源本身的特殊性;

(4)社会性;

(5)经济性;

(6)变动性和相对稳定性。

4.系统是由若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且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集合体。它具有(1)集合性;(2)相关性;(3)目的性;(4)环境适应性的特点。(多)

5.从宏观劳动力配置的角度看,系统科学方法论具有以下特征:(多)

(1)综合性;(2)整体性;(3)定量性;(4)最优化;

(5)另外具有有效性、信息化、人—机系统最佳处理问题方法等特点。

1.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内容?P4

答:1)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配置问题

2)根据一定的价值尺度和福利目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及其决定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如何从制

度层面上改善劳动力配置的政策建议

3).历史地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制度变迁的相互关系

4.实证分析方法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单选)P7

5.规范分析是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评价经济主体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好坏,制度和政策的效率高低,它所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P7

第二章宏观劳动力配置原理

1.劳动力: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名)

2.劳动力资源:也被称为人力资源、劳动资源,它是指一定范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点上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称。劳动力资源包括现实劳动力资源和潜在劳动力资源两部分。(名)

3.劳动力资源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等资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简)

(1)具有能动性;(2)具有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双重属性;(3)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4)具有时效性。

4.劳动力配置:是指社会经济中全部劳动力资源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的分配比例及使用情况。(名)5.劳动力配置规律:是指劳动力在各产业、各部门、各行业、各劳动岗位之间的分布次序和数量变动的规律性。(名)

6.”帕累托改进”是指在现有的资源配置基础上,对各种资源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比例,规模,素质等加以调整,以促进整体

效用水平的提高. (名)P14

6.我国三次产业的范围划分:

(1)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2)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3)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7.影响和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综)

(1)物质技术因素;

物质技术因素是与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和利用情况有关的诸因素。物质技术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有:

①劳动手段;②能源;③劳动对象;④生产工艺;⑤生产力布局。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劳动力生产要素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革命的要素,它的利用状况直接决定着其它生产要素的开

发和利用程度。

②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劳动力的产出与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呈正相关关系;

③劳动组织;有效的劳动组织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调动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④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

⑤劳动者的生活条件。

(3)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①一些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天然资源等也会影响到劳动生产率。恶劣的自然条件会增加物力、财力的消耗,而良好的自然条

件则会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

②社会生产关系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社会条件之一,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产品的分配形式也不同,最

终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也不同。有效的分配制度能够调动劳动者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激发劳动者的热情,提高劳动生产率。8.产权结构通常具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多)

(1)排他性——拥有者和使用者享受资源带来的成本和收益的权利。

(2)可转让性——产权可以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进行转让。

(3)强制性——产权是受到保护而不容侵犯的。

9.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制度包括:(多)

(1)户籍制度;(2)工资制度;(3)社会保险制度;(4)劳动就业制度。

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内容:P15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11.怎样理解劳动力产权?答案在P25

第三章我国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历史变革

1.“三结合”的就业方针:1980年8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劳动工作会议,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也就是提出了在全国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即“三结合”的就业方针。

(名)

2.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是国家有关行政机构和企业主管部门,根据生产建设需要,运用行政手段对在职的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不同地

区,不同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和调动的制度.(名)P33

3.统包统配制度是对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员由国家统一进行安置的劳动制度.(名)P34

1.传统体制下的劳动车配置方式和特点?(城市的配制问题?)P30

答:1).对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公教人员和1952年实行民主改革后的富余人员采取”包下来”的政策,同时对官僚资本进行改造.

2).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的雇佣问题进行直接的行政干预

3)考虑到城镇中已经存在的就业压力,规定城镇企业不能到农村随便招工,如果企业确实因生产需要增加工人,一定要能过地方劳

动部门的批准.

4).政府设立劳动介绍所,对失业人员进行登记,统计,实行有组织安排就业

5)采取”以工代赈,生产自救”等措施,对原有的失业人员实行救济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同时对部分失业人员进行转业训练,

为其重新就业创造条件.

2.1956年国务院在<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中对以往的规定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有?P32

答:1).取消了”工资分”制度,实行统一的贷币工资制,

2).调整和改进了工资关系,根据技术复杂性,重要性等因素调整了工资差距;

3).改进了企业职员和工人等级制度

4).改进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务工资等级制度

5)根据各地物价及生活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不同的工资区,建立了工资区类制度,边疆高,内地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