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明成祖朱棣北京宫殿告成诏研究 载《北京档案史料》2002年第2
北京故宫的历史简介和资料
北京故宫的历史简介和资料一、前言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之精华,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故宫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本文将分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全面介绍北京故宫的历史背景、建筑概况、历史事件等相关资料。
二、历史背景2.1 北京故宫的建立故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1406年至1420年),当时明成祖朱棣决定将国都由南京迁至北京,并下令修建宫殿以作为皇帝的居所。
经过多年的建设,故宫于1420年完工并开宫,成为明成祖朱棣及后世几代明代皇帝的宫殿。
2.2 明代故宫的特点明代故宫的建筑风格延续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特色,融合了汉、唐、宋等多个朝代的建筑元素。
故宫按照中国古代宇宙观的设计理念,由南向北沿中轴线布局,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
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仪式和接待外宾的场所,内廷则是皇帝和后妃的居住区域。
三、建筑概况3.1 故宫的总体布局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
故宫以太和殿为中心,向两侧延伸出一系列的大殿、殿堂和宫阙,呈现出庄严肃穆的气势。
整个故宫由前门(午门)、正门(东华门)、后门(神武门)和两翼门组成,构成了独特而庄严的宫殿布局。
3.2 故宫的建筑风格故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精华,并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宫廷建筑风格。
故宫的主要建筑都采用黄色琉璃瓦作为屋顶材料,红色作为建筑外墙的主体颜色,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宫殿的主要构造材料是木质结构,整个故宫的建筑都采用斗拱和檐柱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斗栱结构,使建筑更加坚固和稳定。
3.3 故宫的建筑细节故宫的建筑细节非常精细,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度工艺水平。
宫殿的柱子上雕刻着各种吉祥图案,屋顶上装饰着精美的琉璃瓦和铜瓦,尽显尊贵和华美。
每个宫殿的内部都布置着精美的壁画、雕刻和镶嵌工艺,展现了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和工艺的独特魅力。
故宫的历史
故宫的历史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
作为中国古代帝王的宫殿,故宫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木质建筑群,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顶峰,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故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明成祖朱棣于1406年下令修建这座宫殿。
斥资巨大并聚集大批劳工,工程耗时14年方才完成。
明代的故宫称为“紫都”或“紫宫”,用来居住皇帝及其家族成员。
然而,明成祖去世后,明英宗、明景帝等多位皇帝都改在西安皇宫居住,故宫逐渐废弃。
然而,明代的故宫在南明朝鲜尚宸太子的保护下得以幸存。
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
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其后继者多尔衮、皇太极选择了北京作为其政治中心,并选择修复故宫作为皇家宫殿。
同时,他们改名为“故宫”,并增添了许多新的建筑。
故宫的规模庞大,占地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拥有980多间建筑,以及9999个房间。
整个宫殿群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
外朝是给宴会、升旗和庆典活动使用的场所,包括午门、三大殿、乾清宫等。
内廷是皇帝及其家族成员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
故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各个学派,以及藏、满、回等少数民族的建筑特色。
宫殿建筑均以黄色为主色调,象征着皇权与至尊。
整个宫殿群的布局严谨有序,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阴阳五行之说。
除了建筑本身,故宫还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珍品。
宫内珍藏有十分丰富的文物,包括书画、陶瓷、玉器、金银器等。
其中,故宫现藏有中国古代绘画的至宝,如《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
这些文物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存,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故宫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象征和体现,承载着帝王生活和治理国家的历史记忆。
同时,故宫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从明清两代的封建帝国到现代化的社会。
然而,故宫在历史上也经历了一些冲击和破坏。
特别是在清朝末年和20世纪初期的战争和动乱中,故宫曾多次受到洗劫和火灾的威胁。
北京故宫的历史与文化
北京故宫的历史与文化北京故宫,全名为故宫博物院,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经过多次扩建与修缮,在其漫长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政治与文化角色。
一、历史沿革故宫始建于1406年,建造耗时14年,是明成祖朱棣为营造一座宏伟宫殿而命名为“紫禁城”的。
明代的故宫主要是作为皇家府邸、政府办公地点和举行盛大仪式的场所。
明朝末年,由于国家动荡,故宫被洗劫一空,但在清朝的建立后,清皇帝重新使用故宫,并对其进行了扩建和修缮,使其更加壮丽辉煌。
二、建筑特点故宫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有9999间房屋。
整个建筑群以南北轴线为中心,呈现出庄严、对称的布局。
故宫的建筑风格以宏伟壮丽、雄伟庄严为特点,结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高超水平。
三、文化积淀故宫不仅仅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群,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这里,保存了丰富多样的文物和艺术珍品,如瓷器、绘画、玉器、器物、字画等等。
这些文物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以及世界文明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四、文化传承与保护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故宫博物院一直致力于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
博物院积极展览、研究与教育活动,向公众展示故宫的历史与文化。
同时,博物院也加强了对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工作,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手段,确保文物的完好保存。
五、文化影响力故宫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宫殿建筑之一,对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宫的建筑风格、装饰艺术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故宫也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展览场所,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结语北京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
它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观,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
我们应该珍视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故宫的历史与文化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朱棣明成祖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
朱棣明成祖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璀璨辉煌的王朝之一,而朱棣明成祖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
他是一位有远见和野心的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提升朝廷的威望,他迁都北京并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紫禁城。
本文将从背景、迁都原因、设计规划和影响等方面探讨朱棣明成祖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明朝迁都的背景。
在朱棣继位之前,明成祖的祖父朱棣太祖迁都南京,将紫禁城建在明永乐皇帝原本的皇宫基础上。
这个宏伟的城堡作为明朝皇室的居所,成为了明朝的政治中心和象征。
然而,太祖时期的南京虽然有较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但与北方的接壤使得北方边疆的安全局势不容乐观。
这促使了朱棣明成祖的野心,他希望借助北方的资源和战略优势,重新确立明朝的中央地位。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朱棣明成祖迁都并修建紫禁城的原因。
首先,北方的资源和人口大大超过南方,这给予了明朝政府更大的物质支持和人力资源。
其次,北方地势高,更为适合修建大规模的城市和宫殿建筑,利于朱棣显示自己的威望和统治实力。
此外,北方地形使得外敌入侵的威胁减少,有利于明朝国力的稳定和发展。
这些因素都促使了朱棣明成祖选择北京作为新的行政中心。
紫禁城的设计规划是朱棣明成祖迁都北京的一项重要举措。
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上,东西长961米,南北宽753米,总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
宫城以朱红色为主,黄色为辅,并以金碧辉煌的双层黄琉璃翘角瓦顶为特色,彰显着皇帝的尊贵地位。
紫禁城内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外朝是政治和仪式活动的场所,包括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内廷是皇帝和妃嫔居住的地方,包括乾隆东府、太监育才皇帝的九子曾祠等。
紫禁城的修建规模庞大,体现了明朝的繁荣和皇帝的权力。
朱棣明成祖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迁都北京使得北方成为了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带,奠定了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的地位。
其次,紫禁城的修建表明了明朝皇权的强大和自信,对明朝统治的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为后来的清朝皇宫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北京故宫的历史资料
北京故宫的历史资料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
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供大家参阅。
故宫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资料* 1416年(永乐十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
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 1440年(正统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 1459年(天顺三年),营建西苑。
*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
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
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
同年清顺治帝至北京。
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 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
*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
但按照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
* 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
*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帝溥仪。
* 1925年,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故宫博物院。
* 193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以躲避日本侵略。
* 1948年,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部分运往台湾。
* 1949年1月,北平稳定后,故宫得到了修养。
* 五六十年代,陆续有人提出故宫改建计划,后因种种原因搁置。
*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论朱棣营建北京宫殿、 迁都的主要动机及后果
论朱棣营建北京宫殿、迁都的主要动机及后果万 依 明代北京宫殿,很少有人注意其具体诞辰,实际上在当时官方文献中,记述得十分清楚。
《明太宗实录》第一百一十八卷载:永乐十八年十一月戊辰,‘‘上以明年御新殿受朝,诏天下日:开基创业,兴王之本为先;继体守成,经国之宜尤重。
……爰自营建(北京宫殿)以来,天下军民,乐于趋事,天人协赞,景况骈臻,今已告成。
……故兹昭示,咸使闻知。
’’永乐十八年十一月戊辰,公历为1420年12月8日,到l990年l2月8日,是明北京宫殿的570周岁。
- 明初之京都南京,经洪武、建文三十余年的经营已较完善,何以永乐皇帝朱棣又营建北京宫殿并迁都于北京,其中定有缘故。
明永乐皇帝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生,明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岁封燕王。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命朱棣与晋王朱桐征故元之丞相咬住及太尉乃儿不花,获全胜,咬住等降。
此后又帅诸将出塞御敌,皆得胜,威名大振。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朱元璋死后,因太子早死,皇太孙朱允坟嗣位,改元建文。
不久,连续废周王梳、齐王博、代王桂、岷王椴为廒人。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允坟又密命北平都指挥使张信、布政使张胬、都指挥使谢贵等人拥重兵于北平城内,迫围燕王府,用木栅断府门。
张信密报朱棣,帝将擒王。
朱棣乃设计杀张呙、谢贵,夺京城九门,遂愤然起兵,称其师为“靖难”,朝廷将士多有降燕王者。
经三年多的争战,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兵入都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
朱棣乃于六月十七日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永乐元年。
之后数月内,其主要精力是剪除敌对分子,封赏“靖难”功臣,安抚建文时期受到打击的官员及家属,以求政局的稳定,都城宫殿问题尚未顾及。
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朱棣祭天还31。
故宫历史简介构造
北京故宫历史简介构造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城区,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下面是一份详细的《北京故宫历史简介构造》:一、建造背景:1.故宫的建造始于明朝永乐年间(1406年),当时的明成祖朱棣决定修建一座宏伟的皇宫作为自己的居住和办公场所。
选择故宫的选址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既考虑了风水的影响,也考虑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风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项重要原则,认为环境的地理和自然特征对人类的生活和运势有着影响。
因此,在选择故宫的位置时,明成祖朱棣亲自参与了选址的过程。
他聘请了众多风水专家进行勘察和研究,最终选定了现在的故宫所在地。
3.故宫选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地理位置。
故宫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北端,与天安门广场相连。
中轴线是中国古代皇城和都城布局的重要原则,通常沿着南北方向,将皇宫和城市的重要建筑物连接在一条直线上。
这条中轴线象征着皇权和国家的中心,而故宫作为皇宫的核心,被放置在这一重要位置上,彰显了皇权的威严和地位的重要性。
小结:故宫的选址既考虑了风水的影响,又基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这个选址决策的结果是故宫成为了一座庄严而宏伟的皇宫,承载着中国古代皇权的象征和历史的记忆。
二、建筑规模: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它的建筑规模庞大而壮观。
故宫总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
这使得故宫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的建筑构造非常精细,分为正殿、内廷、外廷和宫墙四个主要部分。
1.正殿:正殿是故宫的核心部分,包括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这些殿宇是举行重要仪式和朝会的场所,也是展示皇权威严的象征。
太和殿是其中最大的殿宇,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如册封皇后、颁布重要诏令等。
2.内廷:内廷是皇帝及其家族居住的地方。
它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
这些宫殿为皇帝提供了居住和办公的场所,同时也是皇后、妃嫔和皇子公主的居住地。
内廷的建筑布局精密而严谨,每个宫殿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用途。
明清故宫的历史简介和资料
明清故宫的历史简介和资料明清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皇帝及其家族的宫殿。
故宫的建筑雄伟壮观,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
下面为大家介绍明清故宫的历史简介和一些相关资料。
明清故宫的历史始于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他于1406年迁都北京,并开始建造宫殿。
明成祖曾多次修缮和扩建宫殿,使之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宫廷建筑群。
然而,在明朝末年,明熹宗和明思宗的废黜和离宫的火灾导致宫廷的严重破坏,明朝灭亡后,清朝的顺治帝决定重建故宫。
清顺治年间(1644-1661),故宫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和重建。
清朝皇宫的规模更加宏伟,整个故宫分为内外两个区域,占地面积达到约72万平方米,建筑物达到约9,000间。
故宫的建筑风格多样,包含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主要以黄琉璃瓦和红色墙体为主。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和园林设计的典范,被誉为“象征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智慧的瑰宝”。
明清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故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精粹”。
它还是中国重要的文物保护和研究机构,保存着丰富的文化艺术藏品,包括绘画、书法、陶瓷、木刻、金银器、玺印等。
故宫不仅是中国古代帝王生活和施政的地方,也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在明清两代,无数重要的政治决策和文化活动在故宫中进行。
这里举办过盛大的宴会、庆典和祭祀活动,也是皇帝接见外国使节和举行朝廷审判的地方。
同时,故宫中的图书馆、书院和科举考试场所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明清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代表了中国古代帝王制度和文化传统。
其壮丽的建筑和丰富的文物收藏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研究者。
故宫见证了中国几百年的帝王统治和文化繁荣,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无论是对于中国人还是世界人民来说,明清故宫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朱棣的历史遗址与考古发掘成果
朱棣的历史遗址与考古发掘成果在中国历史上,朱棣(即明成祖)是一位备受争议的皇帝。
他在位时期对中国进行了广泛的文化建设,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棣的历史遗址逐渐浮出水面,并经过考古学的发掘,揭示出了刺激人们思考的重要发现。
首先,朱棣的皇宫——明故宫,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历史遗址。
位于今天的北京,明故宫曾经是朱棣统治时期的皇宫,也是他的住所和政府办公地点。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修复,明故宫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宫殿建筑之一。
考古学家通过对明故宫的发掘,不仅发现了许多用于储藏和展示皇家珍宝的地点,还揭示了明朝时期的建筑技术和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次,朱棣的陵墓——明十三陵,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遗址。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西北部的丰台区,是朱棣及其后妃的安葬地。
这些陵墓在6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被严密守护,保留下了明朝帝王后妃阵容的众多墓葬。
近年来,考古学家对明十三陵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残迹。
其中,朱棣的陵墓被誉为中国帝王陵墓的代表,其规模和艺术价值都是惊人的。
此外,朱棣的历史遗址还包括他的行宫和庙宇。
在他的统治时期,朱棣下令修建了一系列的行宫,用于举办宴会和临时办公。
这些行宫如今已经成为了旅游景点,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
在一些遗址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朱棣用来祭祀祖先和祈福的庙宇。
这些庙宇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也为我们了解朱棣的个人信仰提供了重要线索。
总的来说,朱棣的历史遗址和考古发掘成果在揭示他个人事迹的同时,也为我们了解明朝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通过对明故宫、明十三陵、行宫和庙宇的发掘,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朱棣这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和了解。
总结而言,朱棣的历史遗址与考古发掘成果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窗口之一。
这些遗址不仅展示了朱棣统治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皇家生活,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和宗教面貌。
通过对这些遗址的细致研究,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朱棣的历史地位和他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
北京故宫的详细资料资料讲解
北京故宫的详细资料北京故宫的详细资料[一] 历史沿革明代营建北京的四个时期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 1406 年)诏建北京皇宫,此后营建工程向来陆续不断地进行,直至明朝末年。
除普通维修外,以工程量计算,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永乐开创时期。
这一时期,结合都城营建,将元大都故城整体向南推移,并完成为了北京城墙的修筑,从而确定了宫城的位置和规模。
由于紫禁城是吸取明初凤阳、南京两地宫殿营建的经验而施工的,其布局更为完整。
宫城南北分为前朝后寝,中轴线贯通南北,摆布对称,三路纵列,东西六宫环列,呈众星拱月之势,基本按《周礼》等传统文献中的王城规制进行规划。
现存的故宫基本保持了永乐时期奠定的这一平面格局。
二、正统完成时期。
这一时期包括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是明代开国以后初步稳定和兴旺的时期,国家的财力、物力相对充裕,相继完成为了北京各大坛庙和御苑的营建,紫禁城三大殿的重建和两宫的修缮也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工程。
朱祁镇登基后,第一件大政就是修筑紫禁城,从正统元年( 1436 年)开始,到正统十年( 1446 年)完成。
三、嘉靖扩建时期。
明朝此时日渐昌盛,商业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北京前三门外逐渐形成繁华的商业区。
嘉靖二十三年( 1544 年) 加筑南部外罗城以资防卫。
这一时期的重点工程仍首推紫禁城三大殿的工程。
此朝火灾最多,嘉靖三十六年( 1557 年)的大火竟导致“三殿十五门俱灾”,不得不陆续重建,至嘉靖四十一年( 1562 年) 才重新建成。
此间因重建万寿宫导致三大殿工程一度停滞。
四、明末衰落时期。
万历至明末,衰亡迹象日益明显,政府已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兴建。
万历朝三大殿又发生火灾,但此次搁置 18 年方重建,且工程历时 12 年,持续到天启年间才修缮完毕。
洪武《京城图志》明代南京皇城宫城图有明一代,曾经建有三座大型皇宫,分处于中都(凤阳)、南京和北京。
现就南京和北京宫殿作一比较。
从环境布局看,明南京、北京宫殿均坐北向南,但南京宫城位于城东侧钟山西趾之阳(今中山门内御道街一带),偏于城市一隅,东侧紧靠朝阳门,略显局促;而北京宫城处于城市东西中轴线上,形势恢宏,气势宏伟,较南京宫城更为壮丽。
紫禁城的24位主人
紫禁城的24位主人1、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明成祖朱棣生于公元1360年,死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于1403年即皇帝位,在位二十二年。
朱棣是明成祖洪武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按照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的继承人应该是长子朱标,但朱标在洪武皇帝在世时就已去世,皇位就传给了长孙朱允炆。
朱允炆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皇帝的地位,他开始削减各位皇叔的权力,当他的举动威胁到当时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的时候,朱棣发兵南下攻打南京(当时的首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
朱棣攻克南京后,朱允炆下落不明,于是朱棣在南京即位,改元永乐。
朱棣驻守北平多年,深知北平战略地位重要,于是决定迁都北平,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了北京宫殿的建造。
永乐十九年,永乐皇帝正式迁入北京。
永乐皇帝是一位颇有建树的皇帝,他奠定了大明王朝兴盛的基础。
五次亲征漠北扩大了明朝的疆域,清除了元朝的残余势力。
在文化方面,他命翰林院编撰有22877卷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资料宝库。
他还派遣太监郑和六下西洋,访问了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促进了当时的经济文化交流。
虽然永乐皇帝在紫禁城内居住时间不长,但他是紫禁城的奠基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紫禁城可以说是他留下来的。
2、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死于洪熙元年(1425年)。
他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即位,第二年五月就死了,在位仅10个月。
他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他还是一位开明的皇帝,他曾随父征战,所以知道天下得来不易,勤俭治国,使国家取得了发展。
3、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长子,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死于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10年。
明宣宗也曾南征北战,所以也很了解百姓的疾苦。
有了前面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明朝的社会经济状况有了恢复和发展,到了宣宗统治的时期已是国泰民安,他统治的时期是明朝政权最稳定的时期。
明成祖朱棣为何迁都北京
明成祖朱棣为何迁都北京明成祖朱棣为何迁都北京公元1402年明王朝以血的代价迎来了新的皇帝他就是永乐皇帝朱棣。
永乐皇帝一生都是被历史质疑的皇帝,被质疑的原因大家也都明白,就是一场靖难之役让他成为当时明朝世人皆知的人物。
其实不止是他的靖难之役,他之后的一系列行为都是让人捉摸不透的,就比如说迁都北平(1403年升为北京)这件事,他为什坚持迁都北平。
现在关于迁都这件事情有正面、反面两种说法。
首先从正面来说第一自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给弄丢了后,汉人对燕云地区的控制权已经丧失了近五百年。
明成祖迁都后对华北地区的控制达到了空前状态。
第二由于北平距离长城近在咫尺,明朝可以有效的调集军队对抗马上民族的侵扰,如果都城在南京很可能对于长城的控制有所疏忽,导致异族南下,最后威胁整个明朝。
还有如都城、陵寝移到北京,我天子守国门这个气势也书不容小觑,如果都城被围,一定是上下一心共同抗敌,那时候全国的资源一定都会涌向北平救驾,就像之后发生的土木堡一样。
这样不会发生像宋朝、西晋一样舍弃北方领土造成南京方面没有险要有利地形可守。
第三就是当年朱棣在南京杀戮太深,而且南京还是建文的旧都,潜藏着很多难以预料的危险,迁都可以有效的瓦解建文的旧势力和自己在南京由于杀戮种下的怨念。
而反对的人也有着自己站得住的理由。
第一就是每朝每代都会遇到的财政问题,新建一个都城需要耗费的财力是难以想象的,而且这个工程工期太长,有多长,一直从永乐初年就开始到永乐十八年基本完工,他耗费的财力难以想象。
第二由于迁都,使北平的资源过度的集中,这样又使北平两翼变得空虚,破坏了当年朱元璋的安排。
到了明宣宗时候,他直接把位于关外的明军据点直接给扔了,这就相当于北平失去了纵深打开大门直接面对敌人了,后来的蒙古和女真的入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实不管正面的说法还是反面的说法,都是从宏观的角度去评判为什么应该迁都和为什么不应该迁都,但是今天我们以明成祖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不从那些宏观大意看这个问题,那他迁都北平应不应该,答案是他一定要这么做,才能打开心里的一个结,因为这个结不打开,明朝很可能长不了。
故宫必知知识点总结
故宫必知知识点总结故宫的厚重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了中国的一张名片。
而要深入了解故宫,除了欣赏其壮观的建筑和丰富的文物外,更要了解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故宫的一些必知知识点。
一、故宫的历史沿革故宫最早的建筑可追溯至明朝永乐年间,当时明成祖朱棣下令迁都北京,他在北京建造了一座宫殿,即今日的紫禁城的东南角,用作自己的行宫。
明成祖的孙子明皇室(明成祖不得善终,亡于逃奔北平)朱祐樘即位后,就把行宫改建成官府,称为紫禁城,亦称紫禁宫。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火之后,敕建光禄寺。
后续多经维修,明神宗时曾有“即位所居皆光禄寺岁费”,神宗在位期间对故宫进行加固修缮,改建大柿油房,设立请安台,修建宣政殿。
各年号皆曾进行修葺。
明万历、明神宗的宫殿,已基本被毁毁。
明朝灭亡后就没有再有维修。
清夷烈三年即清朝建立第二年飞多尔济召修建角楼。
紫禁城顿时成为一片断垣残壁。
清初十四年(1653年),清康熙皇帝也进行了几次修建。
中南皇宫在康熙时期修建,把元祐宫和中南省两块宫殿移入,并分别在明神宗的宫殿北,明武宗的宫殿西张建的库房;乾隆新建的角楼,以环Atlantatrevo命溜冬与新建的额仆院构成了今日中国故宫的基础形态。
乾隆时期出现量体裁衣问题。
乾隆一朝大兴建设,堪称中国宫廷建筑的鼎盛时期。
迁台近万块汉白玉交相辉映,千年沧桑尽融于一池长春水。
除北角楼已无确切年份建立,全数修建在乾隆晚年。
平行于台城西墙,途经西华门后接流南直监理,北立藏经楼。
二、故宫的建筑和布局故宫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是朝廷活动的场所,包括了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等建筑,建筑风格严肃庄重;内廷是皇宫的生活区,包括了乾清宫、交泰殿、锦选殿等建筑,建筑风格华丽豪华。
紫禁城内的建筑按规矩区域、政治级别和功能不同分为内三、外三,皇室领袖的房间在宫中上部,外朝厚佑、轩内文武大臣的房间在宫中下部。
此外,数层平台以及七十一个祭坛(已上仙的祖先或是各种事迹的纪念),将整个紫禁城分成了一级一级的大范围。
历史趣谈: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在北京建造紫禁城?有何传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在北京建造紫禁城?有何传说
导语:公元1403年的朱棣正处在一种十分微妙而不安的气氛中,作为一个从侄儿手中夺取皇权,刚登大极的皇帝,他面临太多棘手的问题,对反对他的建文
公元1403年的朱棣正处在一种十分微妙而不安的气氛中,作为一个从侄儿手中夺取皇权,刚登大极的皇帝,他面临太多棘手的问题,对反对他的建文帝旧臣的杀戮仍在继续。
杀了很多人以后,朱棣感到十分不安,他也曾询问身边大臣茹常:我这样做会不会得罪了天地祖宗?更让朱棣感到不安的是,攻入南京城时,他的侄儿建文帝就在一场大火中神秘失踪,生死不明,尽管他按天子礼仪,给这位侄儿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但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当时下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真正的建文帝,很可能已经逃亡在外,这件事成为朱棣最大的一块心病。
之后有一天上朝时,朱棣差点儿被御史大夫景清刺杀,此事之后,朱棣在南京城里经常做噩梦,他或许更加强烈地开始怀念他的故地北京。
站在南京皇宫的遗迹中,我们不难想象,曾经在北方生活多年的永乐皇帝,可能越来越不喜欢住在南京,他开始谋划将第一京都迁往北京的行动。
这年的5月,在一次临朝时,他对大臣们说,北京是我旧时的封国,有国社国稷,将实施国都的礼治,然而皇上的建议,却遭到了大臣们的激烈反对,从那以后,朱棣谨慎了很多,他开始以迂回而秘密的方式,为迁都进行系统而缜密的准备。
公元1403年,在这座由北平刚刚改称为北京的城市里,突然多了很多来自江浙等地的南方人,他们得到朝廷的应允,迁至北京,并获得五年免缴税赋的优待条件,这些人普遍比较富有,很快便在北京做起他们以往在南方所经营的生意,同时在北京的郊区,也多了很多农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见证北京故宫的历史变迁与文化演变
历史见证北京故宫的历史变迁与文化演变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它的历史变迁与文化演变可以追溯到明代,下面就具体来探究一下。
故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06年,明成祖朱棣决定将都城迁至北京,并开始修建紫禁城。
从明成祖朱棣到清朝嘉庆皇帝朝,共有24位皇帝在故宫居住和执政。
明清两代共计500多年的时间里,故宫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最初的故宫建筑风格深受明代的宫殿建筑风格影响,大致呈现了典型的明式宫殿特色。
然而,明代宫殿只占据了故宫总面积的一小部分,在清朝统治期间,故宫进行了扩建,使其成为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清朝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
清朝皇帝开展了大规模的建筑工程,包括新增了一些新宫殿,以及修缮和调整了老宫殿。
整个故宫的布局和风格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清朝在故宫的建筑风格中加入了许多具有明确的满族特点的元素。
例如,在一些殿堂的屋檐上,出现了饰有满族图案的额会和彩绘木雕。
因此,故宫在建筑上融合了明、满两个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点。
除了建筑风格的变化,故宫还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化演变。
在清朝统治期间,故宫成为皇权的象征,宫廷政治和权力斗争在这里发生。
许多王宫内的政治决策都在故宫内完成。
例如,顺治年间,朝廷颁布了《遗诏》和《诸上国郡州地方堂会制》等一系列重要政令,这些法令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故宫也见证了中国文化的演变。
明清两代,故宫内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和文化事迹。
例如,明代著名的文艺家文徵明、汤显祖、杨慎等,以及清代文人魏源、郦道元等都曾在故宫内活动过。
他们的文化创作和思想活动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且,在故宫内还保存着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
这些文物和艺术品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包括绘画、雕刻、玉器、陶瓷、家具等。
紫禁城是由什么皇帝开始建造的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紫禁城是由什么皇帝开始建造的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
永乐皇帝朱棣最初为燕王,封地在北京,靖难之役后夺取了原属于自己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内心不安,加上北京市他的势力范围,所以选择迁都北京,在北京另造皇宫。
紫禁城是由哪位皇帝开始建造的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
永乐皇帝朱棣最初为燕王,封地在北京,靖难之役后夺取了原属于自己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内心不安,加上北京市他的势力范围,所以选择迁都北京,在北京另造皇宫。
朱棣在北京建故宫的原因永乐元年,明朝的首都在今天中国南京。
而朱棣和他的旧部熟悉北平,也对这个地方充满感情。
永乐元年的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朱棣按祖制祭祀完天地回到皇宫。
礼部尚书李至刚,建议北平立为京都。
朱棣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下来,并将北平升为北京,成为王朝第二个京都。
一则,朱棣杀了不少建文帝的旧臣部下,十分不安。
而且,攻入南京城时,他的侄儿建文帝就在一场大火中神秘失踪,生死不明。
但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当时被下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
真正的建文帝,很可能已经逃亡在外。
而这件事也成为朱棣最大的一块心病。
有一天上朝,朱棣还差点被御史大夫景清刺杀。
后来,朱棣在南京城里经常做恶梦。
更强烈地开始怀念他的故地北京。
于是开始谋划他迁往北京的计划。
他曾提过迁都建议,却遭到大臣们的激烈反对。
后来,他开始以迂回而秘密的方式,为迁都进行系统而缜密的准备。
紫禁城名字的由来故宫旧称紫禁城。
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明成祖朱棣开始修建,历经明、清两代24个皇帝在此执政。
紫禁城为皇家宫殿,红墙黄瓦,金壁辉煌,为什么称皇家宫殿为紫禁城呢?大致有如下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这与古时候“紫气东来”的这个典故有关。
传说老子出函谷关,有紫气从东至,被守关人看见,未久,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守关人便知道这是圣人。
紫禁城是由哪位皇帝开始建造的紫禁城的历史有多少年
紫禁城是由哪位皇帝开始建造的紫禁城的历史有多少年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
紫禁城是由哪位皇帝开始建造的
紫禁城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在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所以称为“紫禁”。
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
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紫禁城介绍
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
民国十四年国庆节(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
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故宫有四座城门,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神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
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形容其结构的复杂。
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明成祖为何迁都北京
明成祖为何迁都北京
陈梧桐
【期刊名称】《人民周刊》
【年(卷),期】2024()2
【摘要】明太祖朱元璋始建明朝,都城定于南京。
后来,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把都城迁到北京。
朱棣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实行迁都的,迁都北京具有什么意义呢?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陈梧桐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京都"、"北京"、"京师"与明成祖迁都
2.从邹缉的《奉天殿灾疏》看明成祖迁都的是与非
3.试论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
4.南苑的创建与明成祖迁都"振武"
5.北京民族文化宫存有关明成祖赐大乘法王诏书的书信手稿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故宫简史
北京故宫简史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它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
故宫同时还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建筑简介景山俯瞰故宫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始建。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
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中国古代星象北天极处一区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
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满清,1924宣帝溥仪被逐出宫禁。
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建造背景明朝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
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4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10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成祖朱棣《北京宫殿告成诏》研究王 铭(苏州大学档案系副教授 215021)摘要 本文通过疏考明代档案文件《北京宫殿告成诏》,研究了诏书的文种源流、类型、历史沿革、用语演变;分析了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政洽、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及弊失。
关键词 明代 迁都 北京 诏书一、《北京宫殿告成诏》疏释 其一,题解 朱棣(公元1360~1424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始封燕王,建藩北平。
朱元璋死后,长孙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厉行“削藩”政策。
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南下。
经四年争战,于1402年6月攻克南京,夺取皇位,史称明成祖。
为防御元朝残余势力瓦剌、鞑靼等部南侵,朱棣于1406年下诏,营造北京宫殿,作迁都准备,迄至1420年12月落成。
因颁此诏,正式迁都北京。
其二,文字疏正 兴王之本,肇兴王业的根本。
继体,后嗣。
经国之宜,常指治国方略。
此处“宜”字指便利。
皇考,对亡父的尊称。
江右,古长江的下游,经由从芜湖到南京一线,为南北走向。
按古地理说法,以该地区长江西岸为江右、东岸为江左。
后虽水道改向,但仍习旧称,将这一带江北地区称为江右、江南地区称江左。
因朱元璋发迹于濠州(今安徽凤阳东)红巾军,故称创立江右。
永图,久远之计。
眷,眷怀,遥想。
在北京宫殿营造过程中,朱棣常留居于此。
因正式都城还是南京,故所颁诏书中,用怀念以前长期在北方生活的口气,是谓“眷”。
道里,距离。
适均,指各地到北京距离适中、远近平均。
卜、筮,古代用龟甲占卜和拈蓍草来判定人之行止吉凶休咎的方式。
攸,所。
舆,地。
引申为居下者。
舆情,遂指民心。
郊社,祭祀天地的场所。
此指作为三大工程之一而营造的天地坛。
绍,继承。
贻,留给。
巡狩,通常指帝王离开国都,巡行境内。
景,景仰。
引申为派使赡仰、庆贺。
贶,赐予。
引申为馈赠。
诞,创立。
地理,此指皇朝版图。
古今,古往今来。
全盛,国土广阔、国力强盛。
其三,今译大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基创业兴王之本为先继体守成经国之宜尤重昔朕皇考 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君主华夷创立江右以肇邦基肆朕缵承天统恢弘鸿业惟怀永图眷兹北京实为都会地势雄壮山川巩固四方万国道里适均惟天意之所属实卜筮之攸同仿古制循舆情立两京置郊社宗庙创建宫室上以绍皇考开创王朝基业,以建立王朝根据地为急务;子孙承守现成基业,则以便于治理尤其重要。
昔年,朕先父太祖高皇帝明确承受天命,君临天下为华夷共主。
于江右起事,由此开启国基。
故而,朕继承皇位后,致力弘扬大业,一心专注于皇朝永固的大计。
遥想北京,实在是都会之所,地势雄壮,四周山川为天然屏障;地处四方万国的交通要冲,往来各地均感方便。
此乃上天之所属意,连卜、筮结果都相同。
(因此,)朕仿古制,循民意,立南、北两京。
建置郊社宗庙,营建北京皇城。
(这样做),上承先父太祖高皇帝曾欲迁都的未竟之志,下遗子孙万代一个章程典范。
而且,对于巡视王畿、驻防北边,确实有便利!自皇城营建以来,天下军民无不乐于参与这一工程。
真可谓,上天感应,百姓唱和的盛事!各国仰慕,派使庆贺、贡献,一齐来到。
如今皇城已告落成,(朕)选定以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日清晨,驾临奉天殿朝见文武百官,创制新的皇朝舆图,用以达到和谐兴盛的局面。
啊!天象清平,人民宁和,延绵国家万年之福;中华安定,四夷宁静,旷世强大皇业必将愈加兴隆。
特此诏示(天下),使(百姓)皆听到、知晓。
二、诏文种源流研究诏,是设置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由皇帝主要用来指挥庶政的君命公文文种。
诏文种的确立与词意变化。
东汉时人认定,“诏犹告也。
告,教也。
三代无其文。
”[1]意思是说,在夏、商、周三代,“诏”字不指公文,而是上对于下“告语”、“召见”的动作。
兹列举数例以证此见:(1)《说文解字》释为:“诏,告也。
”(2)《后汉书》卷二八《冯衍传·显志赋》有:“诏伊尹於亳郊兮,享吕望于鄂州。
”注解曰:“诏,召也。
”(3)《礼·曲礼下》曰:“出入有诏于国。
”(4)《逸周书·文儆解》记有:周文王“诏太子发”,是指“召而与言”的行为。
即:召见太子姬发并教导说。
秦始皇时,实行公文文种规范化,改皇帝之令,定名为诏,这是“诏”文种之最初创设。
汉代以来,各封建皇朝相继沿用。
随着“诏”文种的正式确立,“诏”字的含义也发生变化。
据王先谦集毕沅之说:“诏,照也。
人暗不见事宜,则有所犯,以此照示之,使昭然知所由也”[2]。
诏书的使用范围与特定类型。
(1)诏书的一般用途,是由皇帝指挥庶政。
诸如:宣布重大政令(包括改官制,宣布新的政纲,册立皇后、太子,宣布由太子监国等);批示答复臣工之奏;对官员指授方略;颁行日历;解释重大举措的原因;国家危难时,诏命天下起兵勤王;遇有叛乱下诏征讨等。
(2)诏书的一些特定用途,往往被冠以专名。
譬如,一曰恩诏,也称“德音”。
通常用于皇帝颁降恩惠:如对天下或某些地区民众普加爵级、减免赋税,普赐年高者衣、食,宽赦囚徒等。
其专用于赦免者,又称“赦诏”。
二曰求贤诏。
用于皇帝征求人才。
三曰罪己诏。
用于国势衰微、苛政病民、社会动乱时,皇帝下诏列数自己的错误、表示悔改,以期振作士气、收揽民心、起衰图强。
四曰遗诏。
用于古代皇帝临终前指定继位者、嘱咐如何处理后事,及在嗣君年幼的特殊情况下,指定顾命大臣或由皇后临朝参决军国重事。
少数也偶有总结自己的功过和经验教训以留嘱嗣君。
皇帝如突然死亡,来不及留下遗诏的,多由嗣君或顾命大臣命辞臣补拟。
五曰哀诏。
皇帝崩逝的事实,由嗣君通告全国举哀。
六曰即位诏。
在嗣皇继位、开国君主登极时,诏告天下。
七曰亲政诏。
用于冲龄继位的皇帝成年后亲理朝政,颁告天下。
诏书的形式与别名。
(1)密诏。
派密使交付重臣的秘密诏书。
往往不采用正常传递途径,不举行正式颁给仪式。
(2)亲诏。
由皇帝亲自拟稿。
(3)手诏。
由皇帝亲笔书写,也称“诏记”、“手记”。
(4)诏板(版)。
汉晋之际,公文书写材料多为竹、木。
写诏书的木牍,方径一尺一寸,称诏板。
由于古时将诏书写于木板,故也将诏书称为诏板。
例如东汉末,曹节“召尚书官属,胁以白刃,使作诏板,拜王甫为黄门令。
”[3](5)诏黄。
自东晋桓玄当政时下令以纸代简后,公文开始一律采用黄纸书写(因经黄柏染制,可防蛀虫)。
随着纸的制造质量提高,一般公文逐渐改用白纸。
后世,仅皇帝的部分公文才可以使用黄纸。
用黄纸书写的诏书,遂称诏黄。
例如,据南北朝时记载:“恭帝即位,迁黄门侍郎,领著作郎、西省如故。
凡请诏黄,皆其辞也。
”[4](6)玺书。
秦以前,凡印章均可称玺。
用玺的文书通称玺书。
秦始皇以后,仅皇帝之印得称“玺”。
玺书就成为诏书的别名。
诏书的沿革。
就总体而言,诏书与整个封建社会相始终。
但有三点须加说明:(1)作为皇帝指挥庶政的主流文种。
诏书最频繁使用的时期为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明朝。
在宋代,用于庶政的君命文种主要为“敕”;元代多用“圣旨”;清代则为“谕旨”。
在这些朝代,诏书虽仍见运用,但已不居于指挥庶政之君命文种的主流地位。
(2)唐代,女皇帝武则天(曾改国号为周)名“瞾”,与“诏”读音相近,根据封建避讳制度,故避“诏”而不用,《唐六典》所载的正式设置的君命文种遂只有“制”、“敕”、“册”。
在唐代其他时期,“诏书”虽也实际运用,但主流地位已让位于其他文种。
(3)在封建社会中,用不同君命文种撰写的皇帝的公文,都可以笼统地称为诏命。
究其实质,其文种往往并非诏书。
诏书的首、尾用语变化。
(1)诏书首称演变:元朝,诏书首称为“上天眷命皇帝诏曰”。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这样不能体现对上天“尽谦卑奉顺之意”,故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成为定制,并为清代所承袭。
(2)诏书末称用语演变:元代为“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明代多写成“故兹诏示,咸使闻知”。
清代则多采用“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或“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三、简析明代迁都北京的意义档案文件明成祖朱棣《北京宫殿告成诏》,是永乐年间定鼎北京的历史见证。
但须稍作说明的是:迁都之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历经长期筹划、积极准备,分阶段付诸实施。
早在朱棣即位南京之初,礼部尚书李志刚于永乐元年(1403)正月“首发建都北平之议”。
当年,诏升北平为陪都,正名北京,成为全国两大政治中心之一。
四年七月议迁都,群臣达成共识。
奏议曰:“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山川影旺,其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之都”。
乃诏以建“行在”为名筹备,并分派大臣宋礼、陈晖等,加紧疏浚大运河,以便漕运江南财粟;往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等地采木备料。
明年,征调工匠23万、民夫近百万,正式修建北京城。
工程分内城、皇城、紫禁城(京城)三部分次第进行。
前后延续十余年方才告成。
遂于永乐十九年正月,正式迁都北京,而改南京为留都。
明代迁都北京,在政治、经济、思想诸方面,有重大积极意义。
适应了明初特定背景下的军事、政治需要。
元朝覆灭后,残余势力退入漠北。
“占据东自呼伦贝尔草原,西至天山……南临长城的广大地域”,“引弓之士,不下百万”[5]。
并“屡谋兴复”,重主中原。
为抵御蒙古,明初在北部沿长城一线常驻军数十万。
在洪武年间,遣燕王朱棣就藩北平,节制北部边境兵马,并屡次统帅诸将出征。
虽能收强化军事指挥、遏制蒙人南犯之效,但也扶持了“第二权力中心”,导致尾大不调,严重威胁到中央集权。
通过“靖难”兴兵夺取皇位的朱棣,自然不会授人以柄而师其故技。
但南京距离较远,遥制北边难免有鞭长莫及、缓不济急之慨。
迁都北京,则在政治、军事上一举两得:既维护中央集权;又强化北边指挥。
推动京畿地区经济发展。
永乐时期,为适应都城近十万官吏、士兵的物质供应之需,对农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1) 移民垦荒。
简“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布政司富民充实北京”[6],以积聚财力、“培植根本”。
从人多田少的山西及其他类似地区,移贫民垦种京畿;安集流民,让罪囚挈其家小发配北京屯田[7],以增加劳动力。
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凡垦田的移民,由官府发路费,配耕地,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免三年赋役。
并鼓励开垦荒地,“听为己业”[8]。
(2)推行军屯。
据不完全统计,在京锦衣等54卫并后军都督府屯田6338顷,北直隶卫所屯田10064顷,既使京畿地区大量荒地得以垦辟,又基本解决了军粮供应。
(3)兴办水利,减免赋役,实施赈济,提倡种植经济作物,发展蚕桑业和植棉业。
使遭受长期战乱而残破的京畿地区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京畿地区在全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显著攀升。
在耕地面积、人口数目和赋税额数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增长。
为北部边境的防御,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明代中后期京畿地区的进一步经济振兴,准备了条件。
华夷一家,是《北京宫殿告成诏》的思想特色。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既曾有相互抗衡、大迁徙、大融合,也曾有如兄弟般和睦共处,乃至天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