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素材:高考记叙文阅读的段落大意
高考语文记叙文阅读
高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一)冬季里的一天,天空中飘着无力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读到最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段,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使人觉得格外空灵,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所在。
那木鱼声敲得十分沉重有力,从满天的雨丝里飞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
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的穿过巷子,远远地,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
摊车上挂着一盏小灯,随着道路的起伏,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
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
一走近,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敲奏木鱼,他的回答竟十分简单。
他说:“喜欢吃我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
”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于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
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大众生活的工具。
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
”于是我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
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亚于他手中敲的木鱼。
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时候,远远听到他的木鱼声,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继续我未完的工作。
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做为卖馄饨的信号是别具匠心的。
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至于吵醒熟睡的人们的工具,而且在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一样大声叫嚷,他觉得有失尊严。
最后他选择了木鱼——既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卖声,又不至于打断熟睡者的美梦。
【作文专题】记叙文考点专题训练考点四:阅读语段,概括分析课件
一)开头句段的作用
(四)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或时代背景)
1、那是产生在去年冬天的一件事。
2、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
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
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
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
考点四:阅读语段,概括分析
一、考点情势
1、第x段运用了何种方法或手法,有何作用? 2、第x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某段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4、第x段能否删去?说说你的理由。
二、句段的作用
开头语段 中间语段开头句段的作用
(一)开篇点题 1.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
结尾语段的作用
1、照应题目或开头,首尾呼应 2、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3、点明主旨,揭示中心 4、含蓄委婉,发人寻思,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三)中间句段的作用
(一)承上启下(过渡) 1.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
侧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 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二)结尾句段的作用
(二)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我的母亲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 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 二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 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 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 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 点待人接物的和蔼,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 —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2、 嘘!小声点,这事我只对你说,这是我的一个 天大的秘密。 《我有一个秘密》
一)开头句段的作用
高考叙事作文及赏析
高考叙事作文及赏析高考叙事作文及赏析高中记叙文写作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记叙文是其他文体的基础,只有掌握好记叙文才能掌握好其他的文体。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叙事作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高考叙事作文及赏析篇1“今天又是中秋节,他已经50多年没回来了。
”姥姥踮起脚尖站在门槛旁,又在重复着她每年的今天都会说的话了。
我听这句话也听了十多年了,看到她一步步从充满希望到失望,如今,她显然已经绝望了,却仍然强迫自己相信,他还会回来。
他,指的是我姥爷。
姥姥常对我们说姥爷个儿很大,皮肤很白,很有看相,只可惜结婚第二年,他跟国民党军一起到台湾去了,之后一直没有音讯。
听爷爷说,他也没见过姥爷,所以姥爷对于我们家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几乎是位可有可无的人物。
只有姥姥,每天把他念在嘴里,挂在心上,想在梦中。
这么多年来她踮起脚尖,日盼夜盼,结果却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每逢佳节倍思亲”,过节,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
今天是中秋节,大家一起围坐在餐桌边,一起吃团圆饭。
姥姥突然感叹一句:“不知啥时候,我们一家人才能真正的团圆。
”于是大家又都陷入沉思中,爸爸安慰道:“放心吧,爷爷一定会回来的。
”记得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天,姥姥特高兴,坐在电视机旁的人,就只有她一个人激动得流泪。
她说:“回来了好,回来了好啊!”后来澳门回归祖国,这一次她没有哭,她开心地笑了,并向我们全家人宣布:“澳门也回归了,接下来就是台湾了。
我用不着踮起脚尖了。
”说完,就唱起了那首《七子之歌》,虽然音调有些不对,而且声音中夹杂些颤抖,但她还是尽情地唱着。
接下来的几年,姥姥渐渐没以前硬朗了,对亲人的思念却与日俱增,像一块巨石,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终于,她病倒了。
躺在病床上,她依旧和以前一样,看新闻,看天气预报,还时不时发出声音:“台湾气温降低了,会不会冷?”有时却是愤怒的声音:“台湾要搞台独,不行!”她的病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她不能看新闻,也不能听天气预报了。
语文专题复习 记叙文阅读 词、句、段的理解与赏析
⑦午饭过后,三哥说,该炒茶了吧。三嫂便洗刷铁锅,灶膛里火烧得很旺,铁锅 热烫起来,就把茶叶倒入。三哥双手不断翻动着,传来茶叶爆响噼啪的声音,待到叶 质如绵、清香初露,三哥将茶叶起锅,放到簸箕里,不停地揉捻,茶叶成条后由三嫂 摊放到火塘上的竹罩子里烘烤,如此反复两次,至细秀卷曲,白毫显露,茶叶才幽香 沁鼻。
现代文阅读
第2讲 词、句、段的理解与赏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考点例析
(2019·云南) 茶是家乡醇 段伟
①清明至谷雨,是家乡茶叶采收的黄金时节。这二十天左右的茶谓之“明前茶” 或“谷雨茶”,一天一个味。
②家乡有二十五万余亩茶园,身在现场,才能真正体会茶山的壮观——连山连水 地翻.涌.,接天接地地浪漫。春林初盛,漫山茶树吐绿,纤毫未染,通透深邃,一条条 茶带随山势蜿蜒,一条有一条的风景,一带有一带的韵味。层层叠叠的曲线间,采茶 人似天女散花,没有队形没有组合,看似随意,却又是那样和谐自然。她们身挎不同 的篮子或提篓,双手在翠绿的嫩叶上翻.飞.。
【参考答案】 “翻涌”多指云、水等上下滚动翻腾。此处化静为动,赋予静态的 茶山以动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茶山的连绵壮观。
【方法指导】 1.词语含义的理解。 词语含义是指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特殊意义,这一意义与词典释义有某种内 在联系而又有所不同。理解词语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结合语境,推敲深层含义。一般的答题原则是“词不离句”,即具体分析品味其 语境义。 (2)注意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确词语含义;注意细节,如词语的轻重、 范围、适应的对象、搭配的习惯、口语还是书面语等。
【参考答案】 “我”对哥嫂的美好生活充满信心;“我”感受到了国家“精准扶贫” 对家乡、亲人的那份恩情;“我”对家乡发展、亲人致富多了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
记叙文阅读之主旨概括
记叙文阅读之主旨概括一、橘子与毛衣我八岁时,父亲病逝了。
母亲在一家小商店里当职工,工资微薄,拉扯着我和姐姐过日子。
我生病住院。
母亲总是下班后,匆匆赶到医院陪伴我,一边做着布鞋。
一个黄昏,我走到医院的门口,等候着母亲的到来。
那正是金橘上市的季节。
恰巧,橘子是我特别喜爱的水果。
但是,像我这样的家庭,生活拮据,橘子当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
寡母收入微薄,供我读书,住院看病又花费了不少钱。
购买日常品也愈来愈困难,更别提橘子之类的水果了。
突然,一块橘皮不知从哪里落下来,我茫然地盯住这片橘皮,想像着水果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
我再也抵挡不住那种诱惑,趁人不注意时拾起那块橘皮,放在鼻子下面吮吸着那令人心醉的芬芳。
在梦中,我好像在吃一只又一只橘子。
我被一阵呜咽声惊醒了。
朦胧的灯光里,母亲正坐在我的床上,背对着我,她的手里紧紧地攥着那块橘皮。
当时,我不明白她为什么啜泣,我把自己的小脸紧紧地贴在她的脊背上。
她一下子惊起来,急忙擦干了双眼,转过身来,有力地搂住我。
我抬起头来,看见她微笑着,两只眼睛依然红肿着,这是种虚弱的、苍白的笑容,不知为什么,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母亲弯下腰来,脸贴着我的头,温柔地说:“不要哭,孩子,妈妈要给你买橘子。
”说完,她就走了。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母亲回来了,她真的提着满满的一篮子橘子。
母亲靠在床上。
当我动手把一些鲜艳的金橘整齐地码在枕头边时,她静静地观察着。
我抚摸那些金子般的橘子,忘记了所有的一切,甚至没有察觉到母亲是什么时候离去的。
隔壁的临床的大娘正斜眼看着我,轻声地对她的儿子说:“他的母亲用她的毛衣才换了一篮子金橘。
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橘子?毛衣?我的母亲的毛线衣?刹那间,我仿佛看到母亲那苦涩的微笑和虚弱的身体。
1.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①清醒了,化学实验中那可怕的一声爆炸。
专题08 记叙文阅读(二)概括与主旨(解析版)
专题08记叙文阅读(二)概括与主旨(一)概括要点:1.看标题,标题表明内容。
2.抓文章的中心词、中心句、概括句(往往是第一段、末段的首句或尾句)以及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3.通过分段,看各段之间是何关系,并列关系相加,偏正关系以正为主。
4.六要素概括法,记事写人的文章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对策:首先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5.根据文章线索。
(1)线索的特点:①连贯性:贯穿全文,不脱节,不跳跃;②始终性:线头在开端、线尾在末段,线索在开头结尾都要有体现。
(2)线索的分类:①以某一事物为线索:如《17年中考以单车为线索。
②以某一事件为线索:如16年中考以爸爸教我读中国诗为线索。
③以某一人物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④以时间为线索:⑤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如:《春》以“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为线索。
⑥以地点或(行踪)的转换为线索⑦以景物的变化为线索(二)概括主题中心思想1.分析写作背景,体会中心。
了解背景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助于准确地归纳文章的主题。
如了解了《故乡》的背景就容易分析出文章的主题是通过闰土等人的巨大变化,揭示黑暗统治及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
2.分析标题,概括中心。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可先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出文章中心。
如《秋天的怀念》题目就直接揭示了主题。
3.看开头结尾的中心句文章常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主题。
如《背影》开篇写了作者的切身感受,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题。
篇尾点题也是为文之法,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往往在结尾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的中心,可细心品味文章的结尾,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4.分析议论、抒情句,品味中心。
有的记叙文,作者往往用议论、抒情的语句,表达情感,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要认真品读这些句子,就能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
十五篇记叙文阅读概括事件题型集锦及答案
一、老海棠树史铁生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
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
“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
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
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
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
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
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
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
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
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
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
”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
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
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
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
考场作文素材:高考记叙文阅读的段落大意
考场作文素材:高考记叙文阅读的段落大意导读:一、段落层次的划分与段意的概括知识概说:划分段落层次与概括段意是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是加深对文章内容与结构的认识以及把握作者思路的重要手段。
(大纲)在“阅读训练”部分明确提出了“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看出课文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的要求。
因此,在复习中我们应做到:1.能根据文章或文段内容正确划分段落、层次,使之正确反映文章的结构,反映作者的思路,进而理解文章材料的安排、主次详略的处理,从而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
2,能根据记叙文的特点,掌握各类记叙文划分段落层次的一般规律,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复习指路:一、怎样划分记叙文的段落或层次?根据记叙文组织材料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划分段落、层次:1.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其基本模式一般为:概括叙述或议论——具体叙述、描写——议论或抒情。
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第一部分以议论抒情引出回忆,第二部分具体记叙“我”所经历的一件事,第三部分又以议论抒情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首尾呼应,层次分明。
2.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划分。
这类文章在行文上往往有明显的标志时间的词句,找出这些词语有助于正确划分段落层次,如《老山界》交代时间的词句有:下午、天黑了、半夜里、黎明的时候、下午两点多钟。
根据这些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很容易将文章分成三大部分:①决定翻越老山界,做好翻山准备;②一昼夜翻越老山界的经过;②翻山后感想。
其中第二大段又可按时间顺序分四个小层次。
3.按地点的转移(即空间位置的变换)划分,如(藤野先生>根据地点的转换,可把课文分为三大段:①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以及离开东京的原因;②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弃医从文的原因;③在北京,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4.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主要是文学作品中的小说和戏剧,如《变色龙》可按警官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事件的情节发展,将课文分为三大段。
记叙文阅读重要段落的作用三篇
记叙文阅读重要段落的作用三篇记叙文阅读重要段落的作用1题型展示1. 首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
3. 分析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4. 某段内容好像和故事内容关系不大,能否去掉?为什么?方法点拨该考点主要考查对重点文段内容与文章整体内容之间关系的分析及对结构支配的把握能力。
总的来说,常考的重点段落有:首段、尾段、过渡段、环境或景物描写语段以及其他与文章主要内容形成呼应、对比或补充说明文章内容的段落等。
分析重点段落的作用,一般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内容上:1. 分析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比方义、象征义、引申义)。
2. 分析其如何起到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或表达思想感情等的作用。
(注:语段的比方义、象征义、引申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文的思想意义等,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结构上:1. 首段:(1)开门见山,开篇点题;(2)统摄全篇,领起下文;(3)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或思索;(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4)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等。
2. 尾段:(1)总结全文,深化、升华主旨,含蓄深刻;(2)呼应前文或文章标题,使结构严谨;(3)卒章显志(篇末点题),画龙点睛;(4)承接上文,启发联想,示意、点明或揭示主旨等;(5)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给人启迪,发人深思等。
3. 过渡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 环境或景物描写语段:(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烘托或渲染××的气氛(营造××的气氛),奠定××的基调;(2)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3)表现(烘托)人物××的心情、性格;(4)示意社会环境;(5)设置××的背景,烘托人物形象;(6)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7)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展;(8)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添文章的感染力。
经典高考记叙文及点评
经典高考记叙文及点评必需跨过这道坎雨,来得突然,来得猛烈,方才还是晴朗的天,霎时暗了下来,雨水肆无忌惮地泼洒。
我强撑着伞,在小路上疾走,噼啪的雨声和着我屈辱的泪水。
想起同学会主席竞选失利,“淘汰,淘汰”,这两个字像恶魔一样纠缠着我,狞笑,怪舞,“淘汰,淘汰”……雨还在下,哗哗,哗哗,水珠四溅……突然,我的脚步慢下来,一组青铜雕像吸引住了我。
这是一组雕塑小品:两位下棋老人,四目凝视着膝下的棋局。
雨线在铜像上迸溅玩耍,那般顽皮恣肆。
我不由停下脚步,细看那两位老人。
右边这一位,长袍马褂,一种学究模样,彬彬有礼地徐伸右手,请对方出着;对面那一位,短衣宽裤,劳动者装扮,眉飞目炯,动作张扬,正高举一枚棋子,敲向棋局。
整个雕塑,呈现出苍凉的青铜本色,只是膝头臂肘,被人们长期摩挲,变得光亮。
雨水是如此放纵,向老人的头顶项背泼洒,形成一股股湍流飞瀑,在棋局上漫流。
而这两位老人,仿佛跨越了一个世界,享受着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的那份愉悦,任凭风雨喧嚣,毫不在乎。
“好一份豁达!”我感慨,油然生出一丝歆羡,从心底涌出深长的喟叹……路上跑过几个年轻人,有的裹着雨衣有的压低雨伞,东一句西一句地咒骂着天气。
两位青铜老人则稳坐棋局,分明超脱了世界的嘈杂,那恣肆的风,那喧嚣的雨,那些零落的残叶和败花,那些仓皇失措的人……一切的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他们享受着另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品尝着另一种非同寻常的充实,吵闹的风雨和风雨带来的吵闹在他们那里,不复存在!我怔怔地站在小路上,暴雨如注,小小的雨伞显得孱弱无力。
雨水已经打湿衣裤,我爽性把雨伞抛开,痛快淋漓地,任凭豪雨捶击我的身躯,涤洗我的胸怀。
“必需跨过这道坎!”——我咬紧嘴唇,扬起衣袖擦擦眼睛,这一刻,我的脸上只有雨水,没有泪水。
远离家乡,跟随父母,来沪求学,经受了多少风雨,我不是都挺过来了么?眼前这一点失败打不倒我,我突破重围的心此刻格外轻松。
不觉间,雨小了,西天层云间,太阳急不行待地露出艳红的脸庞。
历年高考优秀记叙文赏析
历年高考优秀记叙文赏析篇一:《雪夜》《雪夜》是一篇由陆游写的记叙文,描写了一个寒冷的冬夜中的雪景。
文章以作者通过窗户看雪的方式展开,描绘了雪的美丽与寒冷。
文章开头,作者以“夜雪愈大”来形容雪的密集程度,给读者以一种瑟瑟寒冷的感觉。
然后,作者通过窗户看到了外面的雪景,雪花纷纷扬扬,如同飘落的花瓣,既美丽又无声。
在白茫茫的雪中,作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妙。
作者还描绘了房屋上的雪花,雪花洁白而饱满,在夜色的映衬下更加清晰美丽。
作者通过描写屋檐上的雪花,展示了雪季的来临,以及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文章的结尾,作者借助雪花和窗户的对比,表达了对寒冷冬夜的感叹。
作者说:“冻得透亮的窗户和象牙雕的东西有何两般?”这句话既揭示了寒冷冬夜的冷冽,也展示了窗户在雪夜中的美丽。
整篇文章通过精细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的雪夜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宁静。
篇二:《故乡的雪》《故乡的雪》是一篇由舒婷写的记叙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雪景的独特情感。
文章以作者远离故乡多年后回到故乡的时刻为背景,描绘了雪花的美丽与故乡的变化。
文章开头,作者以“多年来未曾下过的雪”来形容作者长久未见的故乡雪景,给读者以一种憧憬之感。
然后,作者通过对雪花的描绘,展示了雪花的清晰与柔美。
雪花洁白纷飞,如霜花飘雪,给人以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在雪地中,作者恍如回到了童年时光,感受到了故乡的独特风景。
文章的结尾,作者通过对故乡的变化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作者说:“我曾是小村的小姑娘,恣意地在雪地上写字。
”这句话展示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童年时光的珍视。
整篇文章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独特情感与思念之情。
篇三:《雨夜》《雨夜》是一篇由沈从文写的记叙文,描绘了一个阴雨连绵的夜晚的情景。
文章通过对雨夜的描写,展示了雨水的柔美和雨夜的静谧。
文章开头,作者以“寥寥细雨”来形容雨水的细腻,给读者以一种安静的感觉。
接着,作者通过描绘雨夜的静谧,展示了大自然的宁静。
高考语文作文记叙文素材【精选7篇】
高考语文作文记叙文素材高考语文作文记叙文素材【精选7篇】作为一名高考生,学习记叙文的书写至关重要,为此需要收集作文素材进行写作训练。
那么,写作文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作文记叙文素材【精选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高考语文作文记叙文素材(篇1)今天,带着自己泡的咖啡独自到天地(我给一座山取的名字)去了。
坐在山上,品着那又苦又涩的咖啡,闻着那香浓的味道,看着那即将坠落的夕阳,我想到了那常遭不幸的女作家温庭筠,她的一生坎坷不平,那么我的呢?我的是怎么样的?人的一生都在高潮与低潮沉浮,有风平浪静的时候,也有波澜壮阔的时候,但是却不可能一帆风顺。
还记得妈妈给我讲小时候的故事:3岁,对于一个普通的人来说,或许都已经能到处乱跑了,可是,对于我来说,不是这样的,我只能偎依在,母亲的怀里,别说叫我学走路了,就连站都站不稳,只要稍稍多站一会儿,就会摔倒。
这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家人所希望看到的。
没办法,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就往医院里送钱,知道我的人都说我是用钱“堆”起来的,钱比人重。
对这些,我只能付之一笑。
家里人那时也挺着急的,他们为了能让我快点能走路,想尽各种办法,到出求神拜佛,护身符也求了不少,他们好担心我就这样永远不能走路了,就算能走,也很可能会变得一瘸一拐了。
而我就更不用说了,成天咿咿哑哑地吵着要学走路,可是我站都站不久,站不稳,成天摔跤,于是,便呜哇一声哭了起来,我是在哭自己的不争气,哭够了,哭完了,便又咿哑地吵着要走路。
我就这样每天不灰心地学着,经历了无数次的跌倒,然后爬起来,重新开始新一轮的艰难训练。
大概上天被我感动了,终于有一天,奇迹出现了。
我可以走路了。
那天大家都高兴得合不拢嘴。
而我也在那手舞足蹈地为自己庆贺。
然而,到了小学,我走起路来,仍然有时会无故摔倒,不过那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已经能够走了。
还让我学会了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这件事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失败了不要紧,要紧的是要知道擦干眼泪,开始新一轮的挑战。
记叙文摘抄赏析概括及感悟
记叙文摘抄赏析概括及感悟
以下是一段摘抄、赏析、概括和感悟的示例:
摘抄:阳光洒落在古老的街道上,微风拂过,带来了一丝清凉。
老人们坐在树荫下,悠然自得地聊天,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一位小女孩穿着粉色裙子,欢快地追逐着蝴蝶,她的笑声清脆悦耳,与老人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自然界中最美的音乐。
赏析:这段文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老街道上的宁静与美好。
作者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如“阳光洒落”、“微风拂过”、“悠然自得”等,描绘了老人们的惬意与小女孩的天真活泼,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的安详和生活的美好。
概括:这段文字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古老街道,老人们悠闲地聊天,小女孩快乐地追逐蝴蝶。
这个场景让人感受到岁月的安详和生活的美好。
感悟:这段文字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岁月的安详。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而这段文字提醒我们要放慢脚步,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同时,这段文字也让我意识到要保
持一颗童心,像小女孩一样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心,让生命充满活力和色彩。
高考记叙文精彩细节描写段落集萃
高考记叙文精彩细节描写段落集萃
在炎热的夏天,我和朋友们来到了一家农家乐。
坐在凉爽的大厅里,我们点了一份农家烤鸡。
当烤鸡上桌时,我们才发现烤鸡是整只的,摆在一个大盘子里。
我不禁有些担心,这么大一只鸡我们几个人怎么吃得完呢?可是当我们咬下第一口时,就被惊艳到了。
鸡皮酥脆,肉质鲜美,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
我们一边吃,一边聊天,不知不觉间,整只鸡就被我们吃光了。
这时,老板娘笑着过来,说:“你们吃得真香啊,这只鸡可是
我家鸡窝里最好的一只。
”我们不由得感到满足和开心,因为
我们品尝到了这样美味的鸡,也感受到了老板娘的热情和用心。
改写后)夏日里,我和朋友们来到一家农家乐。
在凉爽的大厅里,我们点了一份农家烤鸡。
当烤鸡上桌时,我们惊讶地发现这是一整只鸡,摆在一个大盘子里。
虽然有些担心吃不完,但当我们品尝第一口时,就被惊艳到了。
鸡皮酥脆,肉质鲜美,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
我们一边品尝,一边聊天,不知不觉间,整只鸡就被我们吃光了。
老板娘笑着过来,说:“你们吃
得真香啊,这只鸡可是我家鸡窝里最好的一只。
”我们感到满
足和开心,因为我们品尝到了这样美味的鸡,也感受到了老板娘的热情和用心。
8篇记叙文精彩语段赏析
8篇记叙文精彩语段赏析我家院子里有棵槐树。
小时候,奶奶总爱在槐树下给我讲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四月槐花飘香的时节,微风吹过,槐树翠绿的枝条与流云共舞,空气中氤氲着清新淡雅的芳香。
奶奶和我坐在树下,她拿出一本故事书,以流畅轻柔的语调给我讲述或紧张或有趣或悲伤的故事。
我靠在奶奶的大腿上,微微仰头,侧着耳朵,嗅着槐花的清香,环游在童话王国与寓言世界里。
奶奶则总是带着微笑,用手抚着我的肩,温柔地看着我。
阳光透过树枝的间隙洒在我们的身上,让人受用得很。
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如今我已长大,奶奶却已衰老。
读高中后,与奶奶在一起的时间便少了。
每次放假回家,我都会发现奶奶站在家门口,凝视着进村的路。
她的头发已然苍白,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眼珠暗淡无光,走起路来步履蹒跚。
假期结束去上学时,行动不再利索的奶奶不再送我去车站,她只是倚着槐树,静静地目送我离去。
昨天,我接到奶奶的电话,她声音嘶哑地告诉我:家中的槐树开花了,很香,有空回家看看吧!我双眼逐渐模糊,盈盈泪光中,我看到了槐树下的奶奶,闻到了那淡雅的槐花香。
(《槐树下的奶奶》湖北省天门中学高二(7)班李纯指导老师:刘薇薇)【简评】本文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起到了很好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如,奶奶“总是带着微笑,用手抚着我的肩,温柔地看着我”,“凝视着进村的路”“静静地目送我离去”等细节,生动地表现出了奶奶对“我”深沉的爱。
首段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祥和温馨的氛围,给专注地听故事的“我”和爱抚“我”的奶奶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面纱。
一棵普通的槐树,成了祖孙深情的见证者,成了串联文章的线。
广州,美食集聚的城市。
有句俗话叫“食在广州”,说的就是广州在“吃货”圈子中的地位。
萝卜牛杂,广州的老牌小吃之一,它在广州,甚至是整个岭南地区,都是鼎鼎有名的,是岭南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深圳读书的我,每次回广州非吃不可的,就是那萝卜牛杂。
我老家的楼下有家做萝卜牛杂的老店。
老字号,做法传统。
高中高一高考考试范文鉴赏(记叙文)
期中考试范文鉴赏那一转身,我流泪了在我出生至今15年里,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外婆是一个沉默少言,没有一点浪漫生活情调的,十分无趣的人。
我自小任性,又知外婆不会明白我想同她分享的一切。
所幸,幼时岁月里我全部的快乐、愁绪,我的一腔热血说给广阔的天地听,说给飞过的大雁听,就算闷在心里,我也不会说给她听。
因为她只会说:"做这些有什么用,别太多脾气,作业写了吗?"她唯一知道的,就是我喜欢吃她亲手杀的鸡。
老家卖鸡,都卖活鸡。
她是个豪爽的老太太,别人一怂恿几句,就没回七八只。
装在黑袋子里,依稀能听见那些鸡扑棱扑棱的窸窣声。
我做完作业,下楼荡秋千,偶然见她干瘪又瘦削无比的背影。
脚蹬一双过时的老北京布鞋,身穿青布棉衫,廉价的老年机装在兜里摇摇欲坠。
而她和一群年轻的小阿姨一起蹲在河边。
小阿姨们拿着棒槌洗衣服,她若无其事的杀鸡。
我跑过去,用手戳她的背。
她一转身,恶狠狠地盯着我,手里拿着刀,眼神冰冷而决绝,像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
她见是我,眼神才柔和下来。
被吓得退后几步的我见她一脸被溅的凌乱的鸡血,头顶满是杂乱飘飞的鸡毛,一身腥味而又如此狼狈不堪的她,竟逼出了我的眼泪。
小小的我虽然不那么喜欢她,却也不得不承认当她扭头的一瞬,内心闪过一丝心疼与感动。
我坐下来离她很近。
当她再次举起刀,落下,毫无犹豫。
又是那刺鼻的鸡血味,她一刀割开鸡喉,又划开鸡肚,不知从哪里摸出一个鸡蛋,放到河里冲冲后就递给我。
我探身去接,站起来就跑,怕她抢我的鸡蛋。
几步一回头。
后来跑累了,便转身停住。
看着侧着身子看我的她。
暮云合壁,落日熔金,她的身影融进黄昏,被清脆的水流声,写成一首诗。
于是我又哭出了声,在我们同时转身之时,我偷偷安慰自己,才不是觉得她好,你一点也不喜欢她,一定是因为她突然温柔的目光乱了你的分寸。
她多可怕啊,一点也不如别人的外婆,笑还带着乱飞的鸡毛,一点也不美好。
我转过头不看她,故作开心的告诉她:喂,我去荡秋千了,记得多捡几个鸡蛋!我跑进被沉沉绿色包围的松树林,坐在秋千上看着从那间低矮的红砖房顶飘出的炊烟,突然觉得她很浪漫。
高考优秀记叙文赏析
高考优秀记叙文赏析抛妻弃子之谜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富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这富贵村,虽然名为富贵,但其实是一片山旮旯里的穷乡僻壤,偶尔飞出一两个金凤凰,萧顺就是一个。
去年刚刚医科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医院里履行着天职。
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妻子,她们并不知道萧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是太闭塞了,惟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
往年,萧顺都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寄信回家,这样,婆媳俩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
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萧顺的信还没到,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写信,反正过节一定会回来,按往年一样准备就是了。
端午节转眼就到了,村长按惯例用挨家挨户集来的钱买了一串长长的鞭炮,放得震天响。
按他们那里的风俗,每户的男丁都要跪在离鞭炮4米的圈子,然后祈福,可人们发现,萧顺没来,于是村长又派人去请。
萧顺的老母亲说,萧顺没回来。
然后,全村的丁都知道了,萧顺没回家,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萧顺端午节没回家!在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穷山村里,女人们开始用她们独特的传播方式,生动地演绎着这个“号外”。
真是团结力量大,现在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萧顺这个假冒的孝子,抛妻弃子,在城里一个人风流快活,还包养了一个小老婆!萧家婆媳整日闭门不出。
媳妇本来挺相信丈夫的,可听传言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就挺着大肚子,整日以泪洗面。
她将信将疑,只有萧顺的妈始终坚信儿子不会如此,她始终以坚定的口吻劝慰媳妇:“顺子不会的,他不会的!”一日,婆婆听到门外又有村妇在谈论自己的儿子,她不顾媳妇的劝阻,毅然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门口,打开门,只说了一句话:“顺子不会的,不会的!”话音末落,萧顺站在了老母的面前!原来,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萧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事情一结束就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于是,女人们开始说:“萧顺真孝顺!”媳妇开始说:“他是我丈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场作文素材:高考记叙文阅读的段落大意
一、段落层次的划分与段意的概括
知识概说:
划分段落层次与概括段意是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是加深对文章内容与结构的认识以及把握作者思路的重要手段。
(大纲)在“阅读训练”部分明确提出了“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看出课文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的要求。
因此,在复习中我们应做到:
1.能根据文章或文段内容正确划分段落、层次,使之正确反映文章的结构,反映作者的思路,进而理解文章材料的安排、主次详略的处理,从而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
2,能根据记叙文的特点,掌握各类记叙文划分段落层次的一般规律,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复习指路:
一、怎样划分记叙文的段落或层次?
根据记叙文组织材料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划
分段落、层次:
1.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其基本模式一般为:概括叙述或议论——具体叙述、描写——议论或抒情。
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第一部分以议论抒情引出回忆,第二部分具体记叙“我”所经历的一件事,第三部分又以议论抒情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首尾呼应,层次分明。
2.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划分。
这类文章在行文上往往有明显的标志时间的词句,找出这些词语有助于正确划分段落层次,如《老山界》交代时间的词句有:下午、天黑了、半夜里、黎明的时候、下午两点多钟。
根据这些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很容易将文章分成三大部分:①决定翻越老山界,做好翻山准备;②一昼夜翻越老山界的经过;②翻山后感想。
其中第二大段又可按时间顺序分四个小层次。
3.按地点的转移(即空间位置的变换)划分,如(藤野先生>根据地点的转换,可把课文分为三大段:①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以及离开东京的原因;②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弃医从文的原因;③在北京,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4.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主要是文学作品中的小说和戏剧,如《变色龙》可按警官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事件的情节发展,
将课文分为三大段。
5.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文章若以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理清这条线索,也就找到了划分段落的钥匙。
例如《荔枝蜜》,全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即:不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赏蜜蜂——想变成蜜蜂。
以此为据,不难将课文分为四大段。
划分自然段内部的层次与划分文章的段落的思路大体上是一致的。
但是也有一些不同,它更多地着眼于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有的是“总——分——总”的关系,有的是“分——总”的关系,也有几层意思是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的。
例如《白杨礼赞》的第五段:“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对抗着西北风。
”这段文字共七句,第①句总的介绍白杨树的外形特征,第②③④⑥句分别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叙述它的特征(并列关系),第⑥⑦句总结白杨树的精神风貌。
显然这是“总——分——总”的结构,认识这一点,便不难将它分为三个层次了。
二、如何概括段意?
要准确地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中每一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
中的)。
没有中心句的,要在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
1.摘句法,即摘出段落中的中心句。
例如《我的老师》中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
2.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
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十分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
3.联合法。
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筒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
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使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记叙性的语段虽有中心句,但是它表达的并非作者的真意,这时就不能用摘取中心句的方法来概括段意。
例如《挖荠莱》的第二段第一句:“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以下各句具体写出了“我”是如何如何馋,显然这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
但是,如果我们读懂了每句话的意思,并把握了全段大意,便可发现“我”的所谓“馋”实为饥不择食,所吃的东西并非什么好吃之物。
这样,
可以挖掘出中心句的潜台词,用自己的话将段意概括为“饥不择食的童年”。
典型题析
试题示例
读文答题。
①茫茫的戈壁望不到边,黄羊不落脚,马儿不敢走,遍地铺着尖利的石头,步行更是困难。
②我呆呆地望着前方。
③傍晚时分,戈壁上传来悠扬的驼铃声,一峰骆驼(身后还有一峰小骆驼)兴冲冲地向我走来。
④驼背上没有骑手,旁边也不见人影。
骆驼主人呢?难道它是野骆驼吗?
⑤它走向前来,拿粉红色的舌头舔我手背,用鼻头拱我口袋。
我拿出干粮招待它,它吃完干粮,转身卧到地上,示意请我爬上去。
我犹豫了一下,终于骑上去。
此时夕阳西去,夜幕缓缓升起。
我忐忑不安,不知是悲是喜。
⑥戈壁之夜,繁星在头上闪烁,月华如银,我仿佛走进梦中。
在驼背上,我甚至产生怀疑,怕它对我怀着歹意。
⑦一夜就这么提心吊胆地过去了。
⑧第二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我的神经才稍稍松弛了一些。
骆驼仍然驮着我缓缓地由东向西行进。
过了戈壁,就是我此行的目的地了,但我仍然揣摩不透它的心意。
⑨戈壁上突然刮起龙卷风,我们置身风暴中。
天昏地暗,飞沙走石。
骆驼站立着,稳如泰山,让我藏在它身子下面,我才免遭风沙伤害。
风沙过去了,它又驮着我继续前行。
我心便从怀疑而至感激了。
⑩走了一天一夜,已经很疲乏了,骆驼也得休息一下。
我找
到了一块洼地住下,让骆驼到戈壁上去吃草。
⑩是夜云头很低,睡梦中觉得谁在拽我裤腿。
睁开眼,眼前闪动着一双双绿幽幽的眼睛。
我一骨碌从地上坐起,狼知道我没有死。
一起向我咧开大嘴。
这时远处一声怒吼,在那边吃草的骆驼冲过来,和狼厮打到一块。
三头狼,一头被咬死,一头受伤,一头吓跑了。
骆驼将我揽到身边,像是怕狼再来电我。
我扑到它身上,一个劲地亲。
⑧经过五天五夜,我们走出了戈壁。
和骆驼分手时,我有计多话要说,但它不懂,只好摆摆手走了。
我走了很远,它还站在原地向我凝望。
1.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分段只要标明自然段①一⑥的序次)。
2上述分段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帮助你分段的语言标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标出第⑩自然段内部的层次,说明分层的依据并概括层意。
4.“我”对骆驼的感情变化是上文的内在线索,试说明“我”感情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