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阅读练习及答案
《不求甚解》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21-23题。
(14分)不求甚解(节选)马南邨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
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
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⑥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
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一、基础训练。
(25分)1.看拼音,写词语。
(8分)2. 比一比,再组词。
(8分)婪()忧()某()磁()焚()优()媒()滋()馈()饥()诵()偿()溃()肌()涌()尝()3.根据意思写词语。
(4分)(1)对某事兴趣浓厚,乐于谈论。
()(2)把枣整个吞下,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思考,不求甚解。
()(3)指对人或事物过于沉迷或陶醉而不能自拔,神志恍惚。
()(4)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情理,心里很坦然。
()4.选词填空。
(5分)不求甚解一知半解迷惑不解(1) 遇到问题不要满足于(),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2)我读得很快,大有()的味道。
(3)挑山工居然会比游人走得快,我开始真有点()。
依依不舍念念不忘(4)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地把书放回书架。
(5)我不能接受这个赞誉,因为那是看巴金先生的《家》后()的词句。
二、能力提升。
(29分)1.按要求写句子。
(6分)(1)难道你不知道博览群书的好处吗?(改成肯定句)(2)我把《忆读书》这篇课文背得滚瓜烂熟。
(改成“被”字句)(3)我被精彩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
(改成“把”字句)2.根据自已的感受,仿照例句填空。
(4分)例: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3.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5分)(1)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3)我合上书,咽了一口睡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4)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5)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4.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4分)(1)问渠那得清如许?。
《不求甚解》拓展阅读练习
《不求甚解》拓展阅读练习一、拓展延伸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这样的话:人如果能重走生活的道路,也许早就成为天才了,此话说得既深刻又实在。
我们每个人回首往事,都有过教训和遗憾,或多或少走过弯路,付出过代价。
“如果那就”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因为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它一去不回。
吃后悔药是没有用的,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的态度应该是:往者可鉴,来者可追,“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名言警语都是激励年轻人应勤奋好学、奠定一生事业的基础,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也确有一些人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如受社会、家庭、环境等等因素影响,个人才能的早期表现得不到发展,从而失去了黄金时期。
那么是不是就该空留浩叹、灰心丧气呢?西汉经学家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日本学者佐藤一斋对这段话有新的理解和发展。
他说:“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
”不管什么人,只要肯学习,总会有成果,廉洁像春种秋收,总会有收获一样。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无论何等之老人,学其所不知者,绝非耻辱之事。
”在这方面,历史上的许多名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留下了佳话。
东汉的马援,小时候并不聪明,也耽误了些光阴,以致与别人相比差距甚大,“见之自失”。
马援的哥哥安慰他说:有人是“小器速成”,你是“大器晚成”,要发奋努力,不要自卑。
于是马援努力学习,以后成了一代名将,屡建奇功。
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发愤为学”,开始时文才并不高明,连考几科都落选了,但他并不泄气,“悉焚常所为之,闭户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后来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明朝的李贽,从小家境贫寒,青年时代在颠pèi 流离中度过,立志著书时已54岁了。
他的名著《焚书》是在64岁时完成的。
近代画坛巨匠齐白石30岁才开始学画。
后来成了fēi声海内外的大画家,这些名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不认为学习已经晚了,而是从“今”开始,发奋努力,寄希望于未来,终成大业。
期末综合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山东省济南市)
7年级语文综合练习(教师教学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6分)1.(本题4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鸟儿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hé)着;农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mè)着。
B.人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zháo)落,有了依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shì)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C.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hàn)萏的,今晨却开满了,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qī)斜。
D.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zhōu)傥.(dǎng),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答案】C【详解】A.应和.(hé)—— hè,静默.(mè)——mò;B.着.(zháo)落——zhuó;D.倜.(zhōu)傥.(dǎng)——tì tǎng;故选C。
2.(本题4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秋天的雨是静蜜..的。
..的,冬天的雨是吝色B.她面色憔悴....地睡不了觉。
..,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C.后来发生了分歧..于我。
..:……不过,一切都取诀D.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
....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答案】D【详解】A.静蜜——静谧,吝色——吝啬;B.翻来复去——翻来覆去;C.取诀——取决;故选D。
3.(本题4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篮球场上人声鼎沸....,同学们都在为自己班级的队伍呐喊助威。
B.他学习非常认真,仔细研究每一个知识点,真是做到了不求甚解....。
C.他说话的口气咄咄逼人....,令人十分难堪。
D.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孩子们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谈读书》同步练习及答案
《谈读书》同步练习及答案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谈读书》同步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一、二、三略四、1、a. 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b. 读书方法2、塑造人的性格;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4、摆靶子;说明人们曲解“不求甚解”;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不求甚解的含义;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古人例证;从反面解释“不求甚解”;陆象山引用道理论证不求甚解;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5、表示虚心;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五.课内文段1、使心情愉快做作诘问,为难现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①开头至全凭观察得之读书的正确目的②至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书的方法③至结尾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3、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4、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5、①乙文中的第二节或普列汉诺夫读书②诸葛亮读书6、论点论据一致即可7、略六、课外文段1. 通过对读书三境界的阐述,说明达到“三境界”,或者把“吞”“啃”“品”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阅读方法,那么人生都会受益无穷。
2. 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道理论证3. (1)知识积累(2)知性提高(或:死知识化为活的血肉)(3)悟性升华4. 示例:下功夫咬文嚼字,读懂文章,领悟精神,吸取养分。
5. 答题思路:(1)这篇短文告诉了你怎样读书(2)《谈读书》你了解了哪些读书方法(3)不求甚解真正的含义是指什么(4)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哪些读书方法对你特别有用处,你以后应该怎样读书。
一.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 狡黠( ) 2藻饰( ) 3诘难( ) 4滞碍( ) 5味同嚼蜡( )6 吹毛求疵( ) 7矫( ) 8睾( )肾9阐证( ) 10要诀( )二、将下列的成语及其解释连线味同嚼蜡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吹毛求疵指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3.短文两篇》配套练习题附答案
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 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 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⑦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 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23日04版(有删改) 13.请说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
B.选文笫①段中画线句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C.第⑤段中武亦姝和雷海为身上那种从容淡定的独特气质
就是“内在丰沛”的体现。 D.选文从多角度论述了阅读的作用,尤其是第⑥段针对一
般人可能有的认识进行论述,使论证更严密。
17. 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请说明理由。 二战期间,美国士兵往往因为战争间歇期间生活乏
(1)阅读“材料1”,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 _让__读__者__有__阅__读__收__获___。
(2)结合“材料2”“材料3”,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 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①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②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错别字 酬
彩
炼
惯
改正 筹
采
练
贯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B )
A.读书不能只寻• 章• 摘• 句• ,而要深刻思考,分析研究,有 自己独特的见解。
B.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 毛• 求• 疵• ,因而产品销 量越来越好。
C.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 卷• 有• 益• 。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锺书先
谢谢观赏!
初二语文人物传记类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语文人物传记类试题答案及解析1.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乙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文段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造饮辄尽②晏如也③援疑质理④俟其欣悦【答案】(4分)①往、到②安然自若的样子③引、提出④等到【解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找出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3分)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中有足乐者B.无怀氏之民欤益慕圣贤之道C.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不戚戚于贫贱【答案】D。
(3分)【解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各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
可用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答案的项先行排除,A项中“以”皆为“因”,B项中“之”皆为“的”,C项中“故”皆为“所以”,故选D。
九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练习卷(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练习第一单元一、《沁园春·雪》1、须晴日,看hóng zhuāng sùguǒ(红装素裹),分外yāo ráo(妖娆)。
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fēng sāo(风骚)。
3、yīdài tiān jiāo(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二、《雨说》1、当tián pǔ(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2、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wēn shēng xì yǔ(温声细语)地。
3、我来了,雷电不xuān rǎng(喧嚷),风也不拥挤。
4、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xǐlǐ(洗礼)。
5、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rùn rú yóu gāo(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6、我是在白云的qiǎng bǎo(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第二单元五、《敬业与乐业》1、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jìng yè lè qún(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duànzhāng qǔ yì(断章取义)造出来。
2、我所说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bù èr fǎ mén(不二法门)。
3、这位yán xíng xiāng gù(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4、我zhēng yǐn(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5、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旁骛),便是敬。
6、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è dú(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及提示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及提示1 窃读记我会找胸胖胆肿胎胭胳膊窗窥窟窝室穿突帘我会写充足饭碗屋檐书柜知趣我会比略我会判断 1.× 2. √ 3.×我会读(一)1.踮腋哟 2.动作:跨踮挤急切地寻找急忙打开书贪婪地读着心理活动:暗喜没关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体会:书店里的顾客很多,“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而受到训斥和驱赶,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
3.比喻,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4.作者被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这也正是窃读的滋味。
(二)1.“高尔基没办法,只好到月亮下看书或者爬到神龛底下的凳子上,借着长明灯的光去读书。
”“他在灯下看书入了迷,忘记给火炉上的茶壶加水,等到发现时那个茶壶已经烧坏了。
”“只要她答应让我看书,我就不提出控告。
”2.略 3.爱读书的高尔基 4.C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我会认hǔlùlàn péng guàn xiá我会填绿叶绿林旺盛盛饭传记传说我会说 1.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理解略 2.略我会读 1.(1)到处都是,形容及其常见。
(2)比喻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2.略 3.略4略3 走遍天下书为侣我会写盒子娱乐某种零用钱我会比略我会填 1.L ling 雨五①2.S song 讠②我会选 1.作 2.坐 3.座 4.座我会读(一)1.一遍又一遍思考编下去一些片段为什么喜欢它们其他部分列个单子想象 2.动脑思考,编故事,回头欣赏优美片段。
然后,读其他部门,列单子,想象作者的生活经历。
(二)1.毅力生活风光大海艰难货物 2.比喻把书看成非凡的战舰,把书看成神奇的车骑。
3.书可以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也可以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它可以让穷人变成精神上的富人,而且它还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
部编本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课文全解及练习答案
部编本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课文全解及练习答案13 短文两篇预习重点一、作者简介《谈读书》的作者为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
主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论》等。
《不求甚解》的作者为马南邨(cūn)(1912—1966),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
主要作品有杂文集《燕山夜话》、诗词集《邓拓诗词选》等。
二、字音词义怡yí情:使心情愉快。
练达: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
统筹chóu:统一筹划。
藻zǎo饰:修饰(多指文章)。
狡黠xiá:狡猾,刁诈。
诘jié难:诘问,为难。
涉shè猎:1.粗略地阅读。
2.接触,涉及。
聪颖yǐng:聪明。
滞zhì碍ài:不通畅。
劝诫jiè:劝告人改正缺点错误,警惕未来。
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
味同嚼jiáo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诸如此类:与此相类似的许多事物。
吹毛求疵cī:可以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狂妄wàng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开卷有益:指打开书本读书总会有所收获。
三、主题概述《谈读书》: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正确方法以及读书的重要作用,告诉人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读书,指出了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弥补精神上的缺陷,激励人们认真读书、完善自我,对青少年读书学习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此篇需背诵。
《不求甚解》:这篇杂文全面解释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原话,揭示了其中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曲解“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了否定。
在批驳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实质的正面主张。
四、技法品析《谈读书》1.说理透彻,方法多样。
作者综合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使文章显得更有说服力。
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读书的作用,让深奥的哲理显得通俗易懂。
初中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4)
初中古文阅读练习(八下)八年级下册(一)吴均《与朱元思书》【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渔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风烟俱.净()②一百许.里()③窥谷忘反.()④有时见.日()2、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3、本文主要描绘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之美,写得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之美——“”;第二段写之美,突出一个“”字;第三段写之美,突出一个“”字。
14、第一、第二段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突出水清的句子是“”;表现水急的句子是“”5、美好的景致能净化人的心灵,荡涤人的尘念,使人回归自然,与自然相融,思想得到升华。
文中用两个对偶句表现了这种感情,令人回味和思索,它们是“,;,”【参考答案】1、①都、全②左右(表约数)③通“返”,返回④通“现”,出现2、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个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水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3、山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富春江江水异富春江两岸群山奇4、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渔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鸢飞戾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共4套)
期末模拟测试卷(一)根据新教材编写满分:100分试卷整洁分:2分一、听力考查。
(听老师朗读短文《美丽的吻》,答题)(4分)1.选择题。
(1)短文中所写的事情发生在()A.雅典残疾人运动会上。
B.西雅图残疾人运动会上。
(2)让九个孩子一起走向终点的原因是()A.一个女孩美丽的亲吻鼓励了小男孩。
B.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
2.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短文中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是送给小女孩的。
()(2)短文赞扬了孩子们身残志坚、不断进取且互助互爱的精神。
()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pínɡ hénɡ shā jūn lí mínɡ()()()yǔn nuò fā shì huī huánɡ()()()yìnɡ jiē bù xiá zhèn tiān dònɡ dì()()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1分)如()如痴心()神怡()()有味()情画意()然无味不求()()一知半()()盆大雨1.构成近义词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反义词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选词填空。
(4分)(1)春天来了,大自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充满了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 ___。
(2)老师____________地给我们讲故事,我们听得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
(10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数.落数.说数.不胜数数.一数.二B.鸡冠.冠.军冠.冕堂皇张冠.李戴C.奔.走投奔.东奔.西走疲于奔.波2.给“厚”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4分)厚:①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的距离较大的;②深,重,浓,大;③不刻薄,待人好;④重视,注重。
10《再塑生命的人》(学案)(含答案)
10《再塑生命的人》(学案)(含答案)10 再塑生命的人学案班级:课时:课型:【认定目标】1.品读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
2.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3.体会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预习检测】一、为下面加点的字词注音并解释成语。
截然()感慨()绽开()争执()奥秘()拼凑()企盼()捡()搓捻()惭愧()悔恨()激荡()小心翼翼()混为一谈()疲倦不堪()恍然大悟()花团锦簇()截然不同:疲倦不堪: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混为一谈:恍然大悟: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二、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及本文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海伦·凯勒名著《》。
海伦·凯勒,19世纪(国籍)著名作家、、,是盲聋哑人。
她不仅掌握五国语言,还完成了一系列著作,有《我的老师》、《》《》《》等。
她一生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米国《时代周刊》评为米国十大,荣获“ ”等奖项。
马克·吐温曾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
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3.读课题,思考课题中“再塑生命的人”是指谁?她再塑了谁的生命?“再塑生命”指什么?4.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叙事抒情的?【共同探究】1.莎莉文老师到来前,海伦的“生命”是什么样子?在课文中画出相关段落或句子读一读。
2.莎莉文老师来到海伦的世界里做了哪些事情?“我”的感受如何?找出海伦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
3.“水”是“再塑生命”的转折点,海伦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说明了什么?4.对比第9段和第12段,想想为什么“我”摔碎布娃娃时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有了井房经历后却“悔恨莫及”?5.通过这些事,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个怎样的人6.你认为海伦·凯勒是个怎样的人?7.读完全文后,你觉得在海伦心中,莎莉文老师有怎样的地位?试在文中找一找相关语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山林深处.流淌着一条小河.
_________________
7.填空
1.按原文填空.
朱嘉说: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三到”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填课文原句)
4.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应( )不( ) ②牵( )挂( )
③太平( )( ) ④不( )甚( )
⑤安( )乐( ) ⑥望眼( )( )
(1)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古老传统节日是春节,请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或两个,写一写你对祖国的祝福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⑥的意思用通俗易懂的口语还可以这样表述:
中间:事故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
结尾:避免再次发生,寻找________________.
11. 细读短文④、⑥自然段,用“”画出文中向社会征集方案的句子;用“﹏﹏﹏”画出最后采纳方案的句子.
12. 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深深地记在心里.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是怎样一座园林,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第五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二是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通过一美一惨,爱恨交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求甚解教案_不求甚解阅读答案
不求甚解教案_不求甚解阅读答案课文《不求甚解》出自九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练习册答案,其原文如下:【原文】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
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orG意思非常清楚。
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
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下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12151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下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42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7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21分)1.根据拼音,把正确的汉字写在对应的田字格里秀qí狼jí踌chú坦荡如dǐ2. 根据下列句中括号内提示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_______________(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引人注目的可能。
(2)城市绿化必须_______________(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措施),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3.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著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王维又叫王摩诘,杜甫又称杜子美,韩愈也称韩昌黎,都是唐代作家,都是以诗人的字命名的。
()(3)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了一种文体。
如《陋室铭》。
()4.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黄河颂》作者光未然在该歌词中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2)《土地的誓言》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已被日寇侵占的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3)《老山界》这篇文章的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了悲怆的气氛和悲愤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
()5. 对联,歇后语。
①读对联,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②那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2——2023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荫.庇(yìn)怪诞.(dàn)诘.责(jié)锲.而不舍(qì)B. 伎俩.(liǎ)执拗.(niù)拮挶.(jū)叱吒.风云(chà)C. 遒劲.(jìng)阴霾.(mái)孱.弱(chán)咬文嚼.字(jiáo)D. 殷.红(yān)狡黠.(xiá)媲.美(bì)锋芒毕露.(lù)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孜孜不倦馨竹难书相得益彰附庸风雅B. 断章取义娇揉造作形销骨立如雷贯耳C. 佝偻提携取义成仁千钧之力朝朝暮暮D. 置之不理锐不可当信手拈来战战兢兢3. 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吹毛求疵、咬文嚼字什么的,又有何意义呢?B. 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滋暗长地影响学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C. 刘老师对待同学和颜悦色,同学们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
D.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好的批评家的文字是______的,他们往往不在语言上______。
就像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一样,评到佳处,直接来一“妙”字,并不用一大通道理论说妙在何处,可是我们便感觉此是妙处了。
无需多言,读者此时已经______。
A. 咬文嚼字心领神会平易近人B. 平易近人咬文嚼字心领神会C. 咬文嚼字平易近人心领神会D. 平易近人心领神会咬文嚼字5. 给下面句子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②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③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九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含解析
13《短文两篇》一、积累运用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藻.饰(zǎo) 狡黠.(xié)傅.彩(fù)B.诘.难(jié)咀嚼.(jiáo) 味同嚼.蜡(jué) C.滞.碍(chì) 阐.证(chǎn)幽.居(yōu)D.轻鄙.(bǐ)粗糙.(cāo)吹毛求疵.(cī)【答案】D【解析】A项“黠”应读xiá;B项“咀嚼”的“嚼”应读jué,“味同嚼蜡”的“嚼”应读jiáo;C项“滞"应读zhì。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高谈阔论纵观统酬孜孜不倦寻章摘句文彩藻饰炼达之士不求甚解狂妄自大咬文嚼字豁然惯通因小失大开卷有益【答案】统筹文采练达贯通【解析】注意形似字、同音字的区别。
3.选词填空.(只填序号)①周密②庄重③灵秀④深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______,数学使人______,科学使人______,伦理学使人______,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答案】(1)。
③ (2). ① (3)。
④ (4). ②【解析】【详解】选词填空。
文句出自培根的《谈读书》。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词语或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它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
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要分别理解好“诗"“数学”“科学”“伦理”对人生的意义。
如“诗”可使人“灵秀”的意义;“数学"可使人“周密”的意义;“科学"可使人“深刻”的意义。
注意其中的一一对应关系。
还可运用排除法解题.4.仿句练习。
原句: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仿句:天生才干犹如__________,读书然后__________.【答案】(1)。
天生才干犹如未琢之璞(2). 读书然后成稀世之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文,完成21-23题。
(14分)
不求甚解(节选)
马南邨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
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
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
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⑥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
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
“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⑦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
绝对不应该这样。
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⑧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
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
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⑨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链接一:为学读书,须具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
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链接二: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
—朱熹《童蒙须知》
21.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观点,并阐释其具体内容。
(4分)22.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6分)
23.本文指出“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结合链接内容和自己平时的读书习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21.(4分)主要观点:不求甚解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2分)具体内容:读书全在于会意(或读书要虚心,了解大意);要注意把握精神实质;不死扣字眼,重视整体的理解。
(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
22.(6分)举例论证法、道理论证法。
(2分)举诸葛亮读书的例子,意在说明读书的方法是“观其大略”,就是理解其精神实质。
这样使要讲的道理更具体,更具说服力;(2分)引王粲的文字用道理论证,有力地证明诸葛亮就是“观其大略”读书的,更具说服力。
(2分)
23.(4分)按“不求甚解”的精神,读经典著作关键在于领悟其精神实质,不能寻章摘句;(2分)要想做到这一点,先要完整读书,全面理解,然后熟读精思,层层深入。
(2分)(此题为开放题,根据提示的要点答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