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复习提纲
注意:请同学们务必认真背诵好下面各题!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文赏析及试题
一、《赠从弟》(其二)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这两句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2、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赞美了松柏能够挺立风中不倒,经严寒不凋。勉励弟弟要像松柏一样坚贞。
4、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一句进行画面描写。
那笔直耸立在高山上的青松,傲然面对瑟瑟袭来的山谷寒风。
5、画面描写“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严冬季节,冰霜凛凛,青松魏然挺立,毫不动摇。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展开联想想象,描绘首联画面。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2、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像近邻一样。诗句一扫送别诗的伤感,气势豪迈,意境开阔。
3、全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既表现了诗人宽阔襟怀,又充满了对朋友真挚的情谊。
三、《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2、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感慨时空无限,人生有限,表达了壮志难酬、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四、《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②。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④。
[译文] (自己)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
每有闲情逸致,就独自到山中游玩。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2、“行到水行处,坐看云起时。”这是倍受人们喜爱的诗句,请分析人们喜欢它的原因。
诗人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于是索性就地坐下看那悠闲的白云兴起飘游。这两句诗写诗人徜徉在山水之间,写了山水景物,诗中有画,又蕴含诗人愉悦闲适的心情,语言极其自然,可谓语浅而意深;也让人体会到一种深远的人生境界,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五、《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一句“弃我去者”,让人感到岁月的无情流逝,一个“留”字又写出心中对那流逝时光的无限怀念。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虚度年华、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主客双方的才华和抱负,最后以挥洒出世的幽愤作结。
3、描写激起诗人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的万里秋空图。
秋高气爽,长空万里无云,目送排着整齐的队伍的大雁向南飞去。
4、赏析“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我们都怀有超逸的兴致和抱负,几乎想要飞上青天去摘去月亮。诗人用瑰丽的想象表现了豪迈的气魄和恢弘的志向。
5、谈谈你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理解。
抽出刀来想砍断水但水流得更急,举起酒杯来想要借酒消愁但愁苦却更加深重。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就像是用好刀断水一样,借酒消愁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表达作者内心的愁苦、愤懑。
6、你是怎样看待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李白长期处于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种超脱,即“散发弄扁舟”。逃避现实不是他的本性,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意同流合污的清高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画面描写“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京城大道上空细雨绵绵,像油酥一样细滑润泽,远望草色朦胧,连成一片,近看却显得稀疏凋零。
4、如果朗诵三四句,你认为最该重读的是哪几个词?为什么?
最,表示到了极致;绝胜,远远胜过。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的超过了烟柳满城的晚春景色。这里把小草初长的早春与烟柳满城的晚春进行对比,突出早春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七、《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白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东风”即春风,隐指季节;紧随着用“百花残”点出时令,是为春暮。
2、这首诗记叙的应是两人在春末的一次短暂相见后即又离别的景况,“难”之一字,是为全篇的诗眼。
3、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至死丝才吐尽,蜡烛烧成灰烛泪才流尽。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儿女至情。现在多用来比喻奉献精神。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咏叹了忠贞爱情,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5、最后一句用了怎样的传说?有何用意?
青鸟是传说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这里写出了作者认为对方居住不远,希望有人前去传递书信的想法。但这并没改变相见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痛苦仍将继续,前途依旧渺茫。
八、《相见欢》①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③,别是一般④滋味在心头。
1、本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哀痛和对故国的思念。
2、画面描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我默默无言,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天空月弯如钩,梧桐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九、《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上,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眼底的景物一览无余,再也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了。
1、诗歌前两句运用了怎样的写法?有何种作用?
运用了夸张,极言塔高耸入云,为下两句议论蓄势。
2、本诗最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了诗人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