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研究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研究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不破坏被检测物体的情况下获取其内部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信息的检测方法。
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果蔬、粮食、畜产品等各个方面。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 果蔬类产品无损检测在果蔬类产品的无损检测中,主要应用的技术包括红外成像技术、电子鼻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果蔬的成熟度、瑕疵和内部品质,为果蔬的存储、运输和销售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粮食类产品的无损检测中,主要应用的技术包括声波检测技术、电磁波检测技术、光学检测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粮食的含水率、杂质率和品质等指标,为粮食生产和加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目前,国内外在农产品质量检测领域已经涌现出了许多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案例和研究成果。
以国内为例,农业部门积极推动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不断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
在果蔬类产品的无损检测领域,国内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引入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和电子鼻技术,用于对果蔬成熟度和瑕疵进行无损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也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大力推广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日本在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将红外成像技术、声波检测技术等应用于果蔬和粮食的无损检测中,为其农产品出口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该领域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1. 多元化技术应用未来,农产品质量检测将更加注重多元化技术的应用。
除了目前已经应用的红外成像技术、声波检测技术等外,还有望引入更多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如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激光成像技术等,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
2. 自动化检测设备未来,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将更加趋向于自动化和智能化。
如今,随着无人机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有望实现远程无人操作和智能化决策,大大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能在不破坏被检测物体的情况下获取相关信息的技术。
近年来,
随着果品质量安全检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无损检测技术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也
越来越广泛。
无损检测技术在果品外观质量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统的果品外观检测主要依靠
人工目视,存在着主观性高、误差大的问题。
而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光学成像、红外成像、超声成像等手段获取果品的外观信息,从而实现自动化、高效率的果品外观质量检测。
利用红外成像技术可以快速检测果品表面的腐烂、病斑等缺陷,提高果品的质量安全。
无损检测技术在果品内部质量检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果品的内部质量对于果品的口
感和食用安全至关重要。
传统的内部质量检测主要依赖于采样和实验室检测,费时费力。
而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通过透射成像、声学检测等手段,无需破坏果品,即可获取果品的内
部信息。
利用超声波在果肉中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可以评估果实的质地和成熟度,实现
快速、非侵入式的果品内部质量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果品的安全性检测。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对果品
中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检测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分析方法需要取样并送至实
验室进行检测,周期长、成本高。
而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通过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等手段,实现对果品中有害物质的非侵入式、快速检测。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时检测果汁中的
糖分含量、酸度等指标,为果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验中的应用
红柿的硬度分组; l d r Dewie S 用铁摩辛柯 J ]
弹性理 论建立 了弹性球与平面冲击的位移 与力的数学模 型【。 6 】
红 柿、 果和土豆等农产品的大小、 苹 形状 、 颜 色和表面 损伤 的检 测中,在缺陷等品 质 检测方面取 得丰硕成 果。如龙满生【利用 l 2 计算机视觉技 术和人工神 经网络技 术 , 建 立 了以果实形状 、颜色和缺陷为判别依据 的苹果外观 品质综合分级 系统 ;应义斌等 建立 了用于柑橘成熟度检测的计 算机视
农产品品质的无损检测技 术是近年来
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是利用农产 品结 构异常或缺陷的 存在所 引起的对 热、 声、
理的农产品硬度检测方法 ,如机械冲击产
生 的声频 信号 检测、机械 冲击相应 的频率 分析和水果 冲击力检测 。 例如 , in y用 Fn e 强迫振动的 方法研 究了苹果 、梨 、桃的杨 氏模量与水果生长期 的关系 对甜瓜的声学特性研究发现 ,
可利用声波的传播速度来确定甜瓜 的成熟 程 度 等 [。 5 1 2 2 力学 特性 检测技术的应用 . 力学特性检测技术是基于动 力学原理
检测方法 , 部分实现 了远程 在线快速检 并 测;朱文静等II “采用滤光 片型近红 外光谱
觉系统 , 通过测 定柑橘 的表皮颜 色信息 来 判断其成熟 度等 。 2 5核磁共振检测技 术的应用 .
2 3光学特性检测技 术的应 用 . 光学特性检测技术是利用被检对象对 光的吸收、散射 、反射 和透射 等特性 来确
定农 产 品 内部 品 质 的 一 种 方 法 ,可 广 泛 用
生产;林敏等} 于离散余弦变换和 B 8 】 基 P神
经 网络 ,建 立 了玉 米 的 近 红 外 光 谱 与 其 成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非侵入式的检测方法,通过使用一系列工具和装置对物体进行感知、检测和诊断,以实现对物质内部构造、组成和性质的分析和评估。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包括果品质量安全检测。
果品质量安全检测是果品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取样、破坏性检测,无法满足大批量的果品质量检测需要。
而利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果品质量安全检测可以不破坏果品的完整性,实现对果实内部组织结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及其质量安全状况的评估,为果品加工、运输、销售提供了科学依据,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
1.近红外光谱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依据物质在不同波长范围内反射、吸收、透射等光学特性进行检测的技术。
近年来,该技术在果品质量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果品近红外光谱图谱,可以得到果品的水分、总糖、维生素C、酸度等指标数据,从而判定果品的成熟度和质量。
比如针对葡萄酒的生产制造,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对葡萄酒的酒精度、酸度、残留糖分等指标的无损检测。
2.成像技术成像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利用不同的传感器对果品进行成像分析。
常见的成像技术有X射线、磁共振成像技术等。
通过成像技术可以对果品的内部构造和组织结构进行清晰的展示,诊断果品有无病害或虫害,并测定其成熟度和品质。
例如,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苹果、梨等果品的分子成分分析和位置分布定位。
3.超声波技术超声波技术可以实现对果品内部精确的测量,同时还可以检测果品的质量变化和损伤情况。
在果品贮藏期间,通过超声波检测技术可以监测果品的硬度、水分和成分含量等指标。
此外,还可以应用超声波技术检测果汁中的悬浮物和脂肪颗粒,降低果汁沉淀率,提高果汁纯度。
综上所述,无损检测技术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实现快速、准确、无损的检测和评估,为果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升级和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将更加完善,为果品质量安全检测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无损检测在农产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近年来,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从口味、风味等直观特性转向了营养、品质等方向。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仅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1],还关系到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身体健康。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和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快捷、卫生、准确等优势,是众多科学研究者的重要研究领域[2]。
1 农产品的无损检测概述无损检测指从外部给农产品一个激励能量,待测物受激励能量影响时,从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便可获得待测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主要利用农产品物理性质因缺陷而发生变化这一事实现象实现的。
检测方法有力学检测、光学检测、声和超声检测、计算机图像处理、电学和电磁学检测及射线检测。
与传统理化检测方法不同,农产品无损检测不需要大量化学药品,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不用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可实现即时检测,能在单元操作下获得多个信息。
因此,在众多检测农产品品质的技术中,无损检测技术脱颖而出,成为众多研究者的重点研究对象。
2 农产品品质检测中无损检测方法介绍及应用2.1 光学特性光学特性指农产品对投射到表面上的光产生反射、吸收、透射、漫射或受光照后激发出其他波长的光的性质。
根据这一特性结合光学检测装置能实现农产品特别是果品的无损检测[3]。
原理是小部分散射光较深地扩散到农产品内部,一部分被农产品所吸收,一部分穿透农产品。
光被吸收的多少与农产品的性质、光的波长及传播路径长度等因素有关。
利用光学特性对农产品展开无损检测的方法中,近红外检测技术极具代表性,检测内容涉及农产品品质指标[4]及营养指标[5]等。
2.2 声学特性农产品声学特性指农产品在声波作用下的反射特性、散射特性、透射性、吸收特性、衰减系数和传播速度及其本身的声阻抗与固有率等,反映了声波与农产品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农产品的声学特性随食品与农产品内部组织的变化而变化,不同食品与农产品的声学特性不同,同一种类而品质不同的食品与农产品其声学特性往往也存在差异,根据食品与农产品的声学特性可判断内部品质状况,并进行分类、分级。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研究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研究农产品质量是农业生产和农业产品加工的核心问题之一,而质量检测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
无损检测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和发展研究。
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破坏被检物体的情况下,通过对其进行物理、化学、电磁等方法的检测,获取物体内部结构、性质和组分等信息的一种检测手段。
相较于传统的破坏性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非侵入性、高效快速、准确可靠、经济节能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效果和水平。
首先是农产品的外观质量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显微镜、高速摄像机等设备,对农产品的形状、色泽、大小等外部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判断农产品的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红外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农产品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从而判断农产品的成熟度和贮存条件是否合适。
其次是农产品的内部质量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通过超声波、X射线、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农产品的内部结构、组织和成分进行扫描和分析,从而获取其内部质量信息。
在水果质量检测中,可以利用超声波技术对水果的硬度、含水率等内部质量参数进行测量,从而判断水果的品质和成熟度。
再次是农产品的安全性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通过红外光谱、激光技术等方法,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有害物质进行快速检测和分析,从而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
在蔬菜质量检测中,可以利用红外光谱技术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情况,从而确保蔬菜的质量安全。
无损检测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农产品的新鲜度检测、保鲜措施的评估、营养成分的分析等方面,为农产品的质量评估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技术水平不足,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检测精度。
其次是设备成本高昂,目前市场上商用的无损检测设备价格较高,限制了其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广泛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在简要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讨论了光学成像技术、声学测试技术、电磁波检测技术和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这些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非破坏性地检测果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果品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在展望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前景,强调了其在未来的发展潜力。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深入了解无损检测技术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果品质量安全检测、光学成像技术、声学测试技术、电磁波检测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前景、总结、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果品质量安全一直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品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果品检测方法往往需要破坏性的采样或化学处理,不仅破坏了果品的整体性,还可能残留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发展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对于果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可以在不破坏被检测物体的情况下获取物体内部信息的技术手段。
通过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实现果品的快速、准确检测,同时保证果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光学成像技术、声学测试技术、电磁波检测技术和磁共振成像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为果品的质量评估和安全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重点介绍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旨在探讨无损检测技术对果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意义和作用,为果品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果品质量安全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要问题,而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不破坏果品本身的情况下,对果品的内部结构、口感、成熟度、营养含量等进行全面、准确地检测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果品内部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验中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验中的应用吉家颖(三门峡市检验检疫中心,河南三门峡 472000)摘 要: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已经成为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农产品品质检测方法存在采样不准确、检测时间长、数据不全面等问题。
而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通过近红外光谱、X射线成像、超声波和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快速、准确地检测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成为农产品品质检测的新趋势。
本文将重点探讨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验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农产品;品质检验Application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in Quality Inspe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JI Jiaying(Sanmenxia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Center, Sanmenxia 472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competition,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sales. Traditional method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testing have problems such as inaccurate sampling, long detection time, and incomplete data. Howeve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detect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rough techniques such as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X-ray imaging, ultrasoun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testing.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application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in the quality inspe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Keyword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inspection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农产品无损质量检测技术
农产品无损质量检测技术为了有效满足各项改革制度的落实及政策实施,该文基于广州市白云区实际情况针对现阶段应用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探讨,介绍了基于高光谱图的计算机视觉技术、电磁特性检测技术、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应用原理,并阐述了这些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更好地保障农产品安全。
无损检测技术是农产品的重要检测技术,也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技术。
此技术主要针对作物内部进行研究,明确组织构造存在的缺点,同时分析作物产生的磁、热反应,可快速检测出作物的内部基因缺陷,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常用无损检测技术1、基于高光谱图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无损检测技术中应用率较高,主要基于图像识别等技术展开相关检测,主要检测产品的新鲜度和颜色,还可明确产品的成熟度。
快速检验时通常用于明确新鲜度和色度,如检测水果或牛肉时可快速了解产品的具体情况。
近几年计算机技术发展较快,视觉系统有了长足进步,可有效打破可见光区域的局限性,有效延伸到远红外线和X射线等领域。
视觉技术中,高光谱图是一种新兴技术,采用特定长度的光波,相比于传统光谱,高光谱在分辨率方面提升显著。
基于高光谱图技术的视觉检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机器视觉系统,应用率较高,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2、电磁特性检测技术电磁特性检测技术应用率也较高,物体的磁场、电场会表现出不同的磁、电特性参数,科学分析可明确产品特性。
电磁特性技术比近红外检测、视觉检测技术更加简单,处理相关数据时更加简单便捷。
尤其是检测蔬菜和水果质量时,该技术检测成熟度效果更佳。
3、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检测辣椒品质时,传统检测通常仅能测定外形、颜色以及体积大小等,近红外光谱检测则可对各物质的具体含量进行判定,还不会导致产品被破坏,因为此技术可通过辐射光中的相关频率波段光进行选择性吸收完成产品检测。
光谱采集所需时间不多,需要检测的产品也不用进行预处理,具体可检测维生素C、辣度以及SSC等项目。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研究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研究农产品质量检测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贸易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质量检测方法通常需要破坏性地取样并进行化学或物理分析,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有时会影响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物理、化学、生物和工程等原理和方法的检测手段,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获得样品的内部结构、组织和成分等信息。
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航天、医学等领域,对于农产品质量检测来说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粮食、果蔬、畜产品等多个方面。
在粮食质量检测中,可以利用光学成像技术对粮食的水分含量和杂质情况进行检测,进而评估其品质和储存适宜性。
在果蔬质量检测中,可以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果蔬的营养成分、病虫害情况和熟度程度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
在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可以利用声学和电子技术对畜产品的肉质品质、新鲜度和异常情况进行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工程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支持。
目前,各种先进的无损检测设备和方法正在不断涌现。
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实际生产,成为果蔬质量检测的重要工具。
声波技术的应用也从畜产品肉质分析扩展到了肉制品的质量检测。
还有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超声波技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等的研究也在进行中,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高精密度设备和敏感度传感器的研制和制造成本较高,限制了无损检测技术的普及应用。
不同农产品的特点和需求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研发适用于不同农产品的无损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和验证问题也亟待解决,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成本和人力投入。
未来的研究应着重解决无损检测技术的设备成本、适用性和标准化问题,促进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推广,为确保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贸易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1. 引言1.1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对被检测物体进行扫描或测试,而不会对其造成任何损伤或影响的技术。
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观感判断或摸索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无损检测技术则成为了果品检测领域的利器。
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果品的内部结构、成熟度、含糖量、水分含量等关键指标,为果品的品质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近红外光谱技术、超声波技术、电子视觉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在不破坏果品外观的情况下,获取内部信息并进行分析。
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为误差,避免果品被损坏。
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快速在线检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和成本支出。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无损检测技术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果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 正文2.1 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念和原理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物体进行检测和分析而不损坏其结构或性能的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物体对电磁、声波、光线等波的传播和反射等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处理和解释来获取物体的内部信息。
在无损检测技术中,常用的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原理、超声波原理、X射线原理、光谱原理等。
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可以测量物体的电磁特性,如电阻率、导热率等,进而推断物体的内部结构和材料性质。
超声波原理则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来检测物体的缺陷和表面质量。
X射线原理则通过X射线的透射和吸收来分析物体的密度和组织结构。
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念和原理是多样且复杂的,但都旨在实现对物体内部结构和性能的非破坏性检测和分析,为果品质量安全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和保障。
2.2 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光谱技术、成像技术、声波技术、核磁共振技术、超声波技术等。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研究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研究【摘要】农产品质量检测对于确保农产品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和现状出发,探讨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果蔬、粮食、畜禽等农产品质量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以及对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中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关键作用,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检测,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现状,研究进展,应用实例,发展趋势,快速检测,发展方向,未来发展方向,重要性总结1. 引言1.1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研究的重要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研究的重要性在当前社会中日益突显。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农产品质量检测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检测方法通常需要取样破坏性检测,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准确性,但这种方法却存在着耗时耗力、样品浪费等问题。
而无损检测技术的出现,则为农产品质量检测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通过对农产品的特征、性质、组成等进行非接触式、快速、准确的检测和分析。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保证农产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无损检测技术还能够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包括果蔬、粮食、畜禽等,为各个环节的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和健康。
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未来农产品质量检测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整个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2 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现状与挑战农产品质量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和保护消费者健康的重要环节。
当前农产品质量检测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果蔬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果蔬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果蔬品质特别是营养成分和食用的安全性成为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的基本标准,果蔬品质的检验,也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但是传统的检测方法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不能准确的检测果蔬的内在品质。
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工业各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农产品的品质检测方面很有成效。
国内外也运用了相关方面先进的技术做了大量的实验来检测农产品,利用果蔬的各种物理特性对果蔬品质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检测和自动分选。
将无损检测技术运用于农业中是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创新,更有益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着重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常用方法,总述了现阶段无损检测技术在果蔬品质检测方面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无损检测,果蔬,内部品质,发展方向Non-Destructive Testing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e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high quality fruits and vegetables, fruit and vegetable market, increasing competition, the quality of particular fruit and vegetable nutrition and food security as access to basic standard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markets, fruits and vegetables quality inspe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but the traditional detection methods have som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can not accurately detect the internal quality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a new technology,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fields. This paper describe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e, especially in the quality inspe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ve good results.And applied the relevant aspec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 to detect a lot of experimental farm, using a variety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quality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high precision, high-efficiency detection and automatic sorting.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pplied to the times of the progress in agricultur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ut also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mmon method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fruit and vegetable quality inspection in respect of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proposed future development.KEY WORDS:nondestructive testing, fruits, vegetables, and internal quality, developing direction目录前言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目前在农业中的研究情况 (1)第1章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7)1.1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念和定义 (7)1.2 无损检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8)1.3 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法 (10)1.4 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 (12)第2章无损检测技术的常用方法 (14)2.1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 (14)2.2 声学特性分析法 (15)2.3 电、磁特性分析法 (17)2.4 X射线分析法 (18)2.5 机器视觉检测方法 (18)第3章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业中的使用 (20)3.1检测水果蔬菜 (20)3.2检测谷物籽子 (28)3.3检测禽蛋肉类 (28)3.4检测经济作物 (29)第4章结论 (30)4.1概述无损检测技术的成效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30)4.2 瞻望未来发展方向 (31)4.3提出有效方案 (32)4.4得出结论 (34)谢辞 (35)参考文献 (36)外文资料翻译 (38)前言一、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新技术,在农业和工业领域中有突出贡献。
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实际运用
靠性上 ,无损检 测技术使用的技术手段先进 ,且检测全面 ,使得农产
在 水果 的检测上 ,高光谱成像 技术 可以用来检测水果的外表皮
品质量检测结果 较传 统检测方法更为可靠 。在农产 品的农药残 留、重
金属污染 、营养 成分 的检测数据上更为可靠 。
受损情况 ,通过对红富士苹果长期以来的检测 ,研究人员发现波长为 i 0 0 0 — 1 3 0 0 n m 段的光谱最适合检测水果的外表皮轻微损伤。在对水果 的新 旧损伤 ( 采 摘、运输过程的损伤)检测上 ,高光谱成像技具有优
靠性 、快速便捷 的特 点。传统检测技术是基于化学理论 的光谱分析方
传 统的 R G B成像技术在农产 品外部 品质检测上不 同,高光谱成像技 术在 农产品外部品质上的检测具有反映农产品外部缺陷和轻微损伤 以 及粪便污染的特质 。高光谱数据还具有分析农产 品内部物理结构 的特
法, 常 以原子 吸收光谱和仪器检测为主要检测手段 ,这 些检测 方法操 作复杂 , 检 测时间长 , 且检测成本高 , 不利于农产 品质量检测 的发展 。
农产 品的质量 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方面与我 国农产 品质 量事
件频发有关 系 ,这些事件反映了我 国在农产 品质量检测上 的缺 陷:另
一
方面 ,我 国加入 WT O 后 ,农产品出 口与 日俱增 ,为了在 国际市场
占有一席之地 ,需要 加强农产品质量 的检测工作 。
重度严重三个级别 ,通过实践检验发现 ,有效检测出苹果 中水心病 的 正确率达到了 9 5 %。在 小麦象 甲病的检测上 ,使用 x射线检测技术可 以有效的检测出象 甲幼虫对小麦种子的损害 .其成功率高达 9 8 %。在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研究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研究一、无损检测技术的概念和分类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破坏农产品原有结构和性质的前提下,通过对农产品物理、化学、生物和光学等特性进行分析和测试,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的技术手段。
根据检测的目的和方法,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无损检测技术。
如X射线、γ射线、超声波、电磁波、磁力等技术,能够对农产品的密度、厚度、湿度、磁化率等物理特性进行检测;2.光学无损检测技术。
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拉曼光谱、偏振光等技术,能够对农产品的颜色、光泽、纹理、化学成分等特性进行检测;3.生物无损检测技术。
如核磁共振、光子计数、荧光探针、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等技术,能够对农产品中的微生物、病原体、激素、养分等生物成分进行检测;4.计算机无损检测技术。
如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系统、支持向量机等技术,能够对农产品的多维复合特性进行模型建立和预测。
1.无损检测在果蔬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例如,针对果蔬的外观、品质、成熟度、含水量、硬度等特性进行X射线、磁力共振、近红外光谱等物理和光学无损检测,减少了人工检测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3.无损检测在肉类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例如,针对肉类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色泽、微生物污染等特性进行超声波、电磁波、计算机视觉等物理和计算机无损检测,提高了肉类的质量和安全性。
1.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通过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农产品的隐患和质量问题,减少了因人为检测误判和偏见而引起的质量低劣和损失,保证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2.减少了人工检测和排除过程中的误判和盲区。
无损检测技术不受外界环境和人工因素的影响,能够在非接触和短时间内对农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减少了因人为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而引起的质量问题和损失。
3.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益。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中进行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检测效率和准确度,减少了农产品质量管理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10 3 5 0 0;2 东 北 林业 大学 机 电 工 程学 院 ,哈 尔 滨 .
9 0 l 1 5 28 )
要 : 研 究 目标 是 开 发 一种 用 可 见 光 和 近 红外 光 谱 ( i N R) 测农 产 品 的非 破 坏 性 测定 方 法 。 用 波长 范 围 Vs I 检 /
为 3 0~11 0 m 的 可见 / 红外 分 光 仪 得 到 枣 的光 谱 测 量 数 据 , 于 测 定交 互 作 用 下 的枣 的 内部 可 溶 性 固 体 含 1 0 n 近 用
21 0 1年 9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9期
农 产 品 品 质 无 损 检 测 技 术 应 用 研 究
陈红 光h,张 云 鹤 Leabharlann 敖 长林 , 中野 和宏。 ,王 健
( . 北 农 业 大 学 a 水 利 与 建筑 学 院 ;b 理学 院 ,哈 尔 滨 1东 . .
104 5 0 0;3 日本 新 漏 大 学 农 学部 , 日本 新 漏 . 摘
0 引言
中国是 农 业 大 国及 世 界 第 二 大 水果 原 产 国 , 随着 农 产 品出 口需 求 的 日益 强 烈 , 统 的人 工 检 测 已很 难 传 适 应 日益 发 展 的 国 际 市 场 需 求 。无 损 伤 检 测 是 近 年
发 展 起 来 的 高 科 技 技 术 。检 测 方 法 大 致 可 分 为 近 红
收 稿 日期 :2 1 —1 — 0 0 0 1 3
N R作 为 一 种分 析 手 段 , 以 测 定 有 机 物 以 及 部 I 可 分 无 机物 。这些 物 质 分 子 中 , 学键 结 合 的 各 种 基 团 化
级 , 个划 分 是 基 于 外 部 和 内部 质 量 参 数 , 水 果 质 这 如
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测方面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测方面的应用[摘要]我国是果品产量大国,从1993年开始,我国果品产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几种无损检测的方法,根据果蔬的物理特性对果蔬进行评定和分级,方法简单、快捷,测试数据准确性高,有利于实现果品内部品质的在线分级控制,因此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无损检测农产品分级引言自1993年开始,我国果品总产量超过印度、巴西和美国,跃居世界首位。
因此,水果的品质分析就显得更加重要。
水果品质检测主要包括硬度、糖度、酸度等多种指标检测,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化学方法,测量过程复杂,等待时间长,也就降低了其实际的使用意义。
无损检测技术(Nondestructive Determination Techonol ogies,简称NDT)主要指的是在不破坏或损坏被检测对象的基础上,利用农产品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所引起的对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来探测各种农产品等内部和表面缺陷,并对缺陷的类型、性质、数量、形状、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做出判断和评价。
一、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介绍(一)核磁共振技术核磁共振技术(NMR)是一种探测浓缩氢质子的技术,它对农产品中的水、脂的混合团料状态下的响应变化比较敏感。
自1946年美国科学家F.Bloch和E.M.Purcell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以来,核磁共振技术在研究物质的结构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核磁共振能生成果实内部组织的高清晰图像,不仅可用于检测果品的压伤、虫害、成熟度,在测定苹果、香蕉的糖度等方面也具有潜在价值。
对于采收成熟度直接影响品质的品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可大大提高收获、运输的可靠性。
目前,该项技术真正用于果品的内部检测和质量评价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但由于其卓越的优点,将会是一种很好的果品无损检测方法。
(二)声学特征的应用声学特性反映的是声波和农产品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利用声学特性主要是指根据农产品在声波作用下反射特性、散射特性、吸收特性、衰减系数和声波传播速度及本身声阻抗、固有频率等的变化与农产品内部组织变化如结构、成分、物理状态等物化特性信息间的关系进行。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研究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研究
农产品质量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随着无损检测技术
的发展,其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探讨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
质量检测中的发展研究。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可以在不破坏被检测物品的情况下进行检测的技术。
在农产品质
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农产品的外观、结构、成分、质量等进行分析和评估,可
用于探测农产品的缺陷、质量变化、病虫害等问题。
成像技术是无损检测技术中的重要一环。
成像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农产品的图像,对其
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得出关于农产品质量的信息。
常用的成像技术包括红外热像仪、X
射线成像系统、超声波成像系统等。
这些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农产品的内部结构,识别出质
量问题。
光谱技术也是无损检测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技术。
光谱技术通过对农产品的光谱信号进
行分析,可以得到农产品的化学成分信息、营养含量等。
常用的光谱技术包括近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等。
光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为
农产品的营养评价和卫生检测提供重要依据。
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可
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在
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并不断完
善和创新无损检测技术,以满足农产品质量检测的需求。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破坏被检物体的前提下,通过对其进行非接触或非破坏性探测,获取物体内部结构或性质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这种检测方式具有快速、准确、无污染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
本文将重点探讨无损检测技术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果品质量安全是指果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中,不受任何有害物质污染,保证其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口感,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果品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保证果品的质量安全。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果品内部品质的检测。
超声波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对果品进行声波振动,获取果皮、果肉和果核等内部物质的声波特性,进而判断果品的成熟度、品质和病虫害情况。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利用不同水分子的信号差异,对果品内部的含水量、脂肪含量等进行准确测量。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果品表面品质的检测。
红外成像技术可以通过对果品表面红外辐射的测量,获取果皮的温度变化,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果皮的热分布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果品的储存状况、挤压损伤等情况。
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通过对果品表面的光谱反射率进行测量,得到果品的含糖量、酸度、硬度等信息。
无损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果品外观缺陷的检测。
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通过对果品外部表面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对果皮的色泽、斑点、皮涂等缺陷进行检测和分类。
利用这些技术,可以检测果品是否存在外观缺陷,进而筛选出优质的果品。
无损检测技术在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对果品的内部品质、表面品质和外观缺陷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保证果品的质量安全。
加强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果品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研究
农产品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研究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质量检测方法通常需要对农产品进行破坏性检测,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粮食资源,还可能对食品质量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而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为农产品质量检测带来了新的可能,它可以在不破坏农产品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农产品的质量指标,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农产品质量检测带来了三大显著优势:一是提高了检测速度和效率;二是减少了对农产品的破坏和浪费;三是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质量检测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无损检测技术的分类和原理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和激光散射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原理各不相同,但都能够在不破坏农产品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农产品的质量指标。
1.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它利用近红外光谱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特性,对农产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检测。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数据准确等优点,适用于对大米、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脂肪、蛋白质、水分等指标的快速检测。
2. 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通过对农产品中氢原子核的磁共振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获取农产品的水分、脂肪等指标信息。
这种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便捷等优点,适用于对果蔬类农产品的质量指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无损检测。
3. 超声波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是利用超声波在物质中传播时的声速、声阻抗等特性,对农产品的密度、硬度等指标进行检测。
这种技术具有无辐射、无污染、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对肉类、水果等农产品的质地、成熟度等指标进行无损检测。
4. 激光散射技术激光散射技术是通过测量物质对激光的散射光强度来获取物质的形态、颗粒大小等信息。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无损检测等优点,适用于对粮食、油料等农产品的颗粒大小、形态等指标进行快速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和人民消费物质的不断丰富,人类对可食农产品的要求不再满足于农产品的数量,也不再满足于农产品的安全、卫生,而是对农产品的外观、风味和营养等品质问题越来越关注,要求越来越高。
在同等安全、卫生的情况下,选择食用优质农产品渐渐成为一种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这使得对农产品按质量要素进行等级划分,实行以质论价、优质优价就变得切实可行。
本文综述了不同的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中的应用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1农产品的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技术(Nondestructive DeterminationTechonologies,简称NDT)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在不破坏或损坏被检测对象的前提下,利用农产品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所引起的对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来探测各种农产品等内部和表面缺陷,并对缺陷的类型、性质、数量、形状、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做出判断和评价。
根据无损检测原理的不同,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光学特性分析法、声学特性分析法、机器视觉技术检测方法、电学特性分析法、核磁共振检测技术与x射线检测技术等;农产品的品质检测主要包括水果、蔬菜的检测与分级;畜禽、水产品类的检测与分级;经济作物的检测与分级(烟叶、茶叶、咖啡、蜂产品);谷物籽粒的检测与分级(如大豆、花生、玉米、芝麻、大米)等:根据农产品品种及其物理特性的多样性,不同的农产品有时需要用不同的无损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来实现。
2无损检测主要方法与基本原理2.1光学特性分析法由于农产品的内部成分和外部特性不同,在不同波长光线照射下会有不同的吸收或反射特性,即水果的分光反射率或吸收率在某一特定波长内会比其它部分大,根据这一特性结合光学检测装置能实现农产品品质的无损检测。
目前用于水果内部品质的光学检测主要有3种方法:规则反射光法、漫反射光法和透射光法。
2.2声学特性分析法农产品的声学特性是指农产品在声波作用下的反射特性、散射特性、透射特性和吸收特性、衰减系数和传播速度及其本身的声阻抗与固有频率等,它们反映声波与农产品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故根据农产品的声学特性即可判断农产品品质。
2.3机器视觉技术检测方法计算机视觉是以计算机和图像获取部分为工具,以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分析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处理所获取的图像信号,并从图像中获取某些特定信息。
计算机视觉技术无需接触特定对象便可从获取的图像中得到大量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得到物体尺寸、表面缺陷、外观形状、表面色度等具体信息,进而实现外观质量的综合评价。
2.4电学特性分析法介电特性是指生物分子中的数负电荷(只能在分子线度范围内运动的电荷)对外加电场的响应特性。
农产品的生理变化伴随着电介质特征参数变化,而这一变化可通过对宏观介电特性参数的检测感知。
因此,利用农产品的介电特性,可实现对农产品含水率、损伤、品质等的快速检测。
2.5核磁共振检测技术核磁共振技术(NMR)是一种探测浓缩氢质子的技术,它对农产品中的水、脂的混合团料状态下的响应变化比较敏感。
如果以适当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在外加磁场中的自旋核,这时处于低能态的自旋核就会吸收电磁波的能量,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
这种现象称为核磁共振。
这时的核产生一种核磁共振信号,从而给出核磁共振谱,即NMR谱。
根据此核磁共振谱可反映分子中原子所处的状态,进而可以对农产品的内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2.6 X射线检测技术x射线具有较好的穿透能力,对于农产品来讲其密度大小影响x射线的穿透量的多少,通过对穿透量的分析,可探明物质内部的情况。
X射线适合于那些与密度变化有密切联系的品质因素检测。
由于农产品的密度与金属等物质相比要小得多,所以所需x射线强度很弱,通常称其为软X射线。
3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验中的应用3.1在果蔬产品检测中的应用袁雷、刘辉军等选择不同谱区范围的近红外光谱,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柑橘中总酸、总糖和维生素三种组分建立数学预测模型并进行优化,三种组分的化学值与近红外预测值的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总酸r2=0.959,总糖r2=0.970和维生素 Cr2=0.973,所建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Bart DeKetelaere和Josse De Baerdemaeker两人研究出了一种基于频谱分析来估测西红柿的硬度的方法,研究表明西红柿椭圆模型的共鸣频率与其硬度相关,他们把一种基于统计的无参数滤波方法应用于频谱以获得共鸣频率的有力估计,并施加以合适的算法,从而可以以最少的测量次数获得单个西红柿的硬度。
应义斌、徐惠荣和徐正冈建立了用于柑桔成熟度检测的计算机视觉系统,研究了柑桔图像颜色的描述方法,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在利用水果可见光彩色图像检测水果成熟度时,宜采用HIS颜色模型空间,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根据柑桔图像的色度频度序列判断柑桔成熟度的映射器,这一映射器检验252只成熟度不同的尾张系柑桔的结果表明柑桔果实的表皮颜色与成熟度之间具有相关性,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测定柑桔的表皮颜色信息来判断柑桔的成熟度。
秦文、陈宗道、羽仓羲雄等选用新鲜胡萝卜、葱、蘑菇和生菜为原料,研究干燥过程中原料电特性参数电容和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60℃温度下热风干燥几种新鲜蔬菜,其水分含量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到一定的水分含量后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电容的变化趋势与水分的变化相同,质量不变时电容也趋于恒定,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说明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可以用检测相对应点的电容值来计算,从而实现在线、无损监控食品干燥过程。
Chaughule等使用自由感应衰减(FID)谱的方法对人心果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通过观察人心果的13C-NMR谱和1H-NMR谱,可从其峰的特点推测其中水和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和状态,因此,在果实的收获时间的确定和商业分级上,采用13C-NMR技术检测果实中糖分的组成与含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章程辉、刘纯青等进行了利用X射线CT图像技术方法检测红毛丹内在品质-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试验研究。
采用阈值法去除X射线CT图像背景,然后用面积闽值法来提取果肉区域。
红毛丹可食率以分割果肉区域像素值与整个果实区域像素值之比来表示,实验结果表明误判率为8.3%,基于X射线CT值的红毛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达92%。
3.2在谷物籽粒检测中的应用林敏、吕进基于离散余弦变换和BP神经网络,建立了玉米的近红外光谱与其成分含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应用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玉米样品中的淀粉、水分、蛋白质和油等四种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样品集的化学检测值与近红外预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淀粉R=0.967,蛋白质R=0.957,油R=0.967和水R=0.971,其所建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李建平、魏宝刚针对开口与未开口松子结构差异,利用声学测试系统,对开口松子与未开口松子声学特性进行测试,以区分开口与未开口松子。
试验中,松子在一定高度下落,碰撞到陶瓷板,微音计接收到声音,输入计算机,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波形图和频谱图。
通过试验和分析计算,发现开口松子的频谱图分形维大于未开口松子,开口松子频谱分形维平均值为1.3497,未开口松子频谱分形维平均值为1.1846,松子波形和频谱的分形维可以作为用于判别松子是否开口的一个指标。
郑华东、刘木华等在分析大米裂纹光学特征的基础上,在Visual C++6.0环境下开发了一套大米裂纹计算机识别系统,通过图像二值化、区域标记等方法从原始图像中提取单体米粒图像,并对提取出的单体米粒图像进行灰度拉伸变换处理以突出米粒裂纹特征,然后提取单体米粒的行灰度均值变化曲线,并对曲线进行加权滤波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体裂纹米粒图像行灰度均值变化特征的大米裂纹检测算法。
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特殊类大米样品和随机大米样品裂纹率的判断准确率分别为98.37%和97.88%,为进一步完善大米品质的计算机视觉检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米双山等人将谷物置于由特殊装置产生的不均匀电磁场中,使处于不均匀电场中的介质极化,靠近电极的两端会产生符号相反、量值相等的极化电荷,其中一个极化电荷的电极化力作用于电介质上,而电介质在均匀电场中所受到的电极化力的大小与其介电常数密切相关,介电常数愈大,所受到的电极化力也愈大。
结果表明,活力高的谷物的介电常数小,活力低的介电常数高,依据该原理,即可对谷物按介电常数等相关物理特性的差异进行分选。
张钟华、贺青和李正坤u副已研制成的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大豆含油量快速测定仪。
只要把数克待测定的大豆样品放入仪器中,几秒钟后即可得到大豆含油量读数。
该仪器的测量范围为10%到25%,读数不确定度小于l%。
通过该仪器的测定建立了大豆含油量与核磁共振峰值的对应关系:实际使用大豆含油量在15%~2l%之间,使用核磁共振大豆含油量测量仪lO次测量平均值与样品标准量值相差小于0.3%,标准方差小于O.4%。
3.3在畜禽、水产检测中的应用姬瑞勤、王忠义等选择合适的近红外光波长来检测鲜肉的深层水分,由公式OD=log10I0/ I=ε*c*d*B+G 可知,入射光的光强Io、出射光的光强 l、差分路径因子B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测量;消光系数e为常量,光散射引起的衰减因子G可以通过空间分辨方法被消掉。
因此适当调整光源和检测器之间的距离d,依据公式L=bd可以获得鲜肉不同深度的水分信息,并根据修正的朗伯.比尔定律求得鲜肉不同深层的水分含量。
徐建瑜、姜雄晖等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近似量化水中鱼体色的明暗程度,将图像转换到HSV空间得到鱼体的明度值,与经校准后的无色玻璃覆盖的灰级各阶的明度值进行比较和线性插值,近似用明度阶值表示鱼体色的亮暗程度,研究罗非鱼对环境背景颜色的适应能力和在应激情况下鱼体色变化。
结果显示,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出鱼的体色明暗变化,从而实现基于鱼的行为与水产养殖环境的关系。
张锦胜等人利用了低场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中的SE序列对猪肉的质量品评做了初步的探索,发现了在SE序列成像过程中,图像信号与T1之间有相关性,得到猪肉的最佳TR值,获得水分分布很满意的T1加权像,提供了一种研究食品物质性质的方法。
为了解决由于鸡肉厚度不均引起鸡骨头误判率高的问题,Tao.Y等人研究出了厚度补偿算法。
通过计算鸡块的厚度轮廓函数来获得X射线图像灰度的补偿函数,再通过阀值法分割出骨头区域,把肉和骨头对x射线吸收率的不同考虑到阀值算法中,提出了基于厚度变化、肉和骨头吸收率差别的局部阀值分割算法。
结果表明:该算法有很好的图像检测效果,实现在线仪器检测鸡骨头是否去除干净,以满足了生产消费的需求3.4在经济作物检测中的应用蒋锦锋、李莉等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烟草17项主要化学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