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业务培训资料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训PPT课件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c47b6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c.png)
04
肝功能检测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通过检测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等指标了解肝功能状况。
05
肾功能检测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检测尿素氮、肌酐 等指标评估肾功能状况。
03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应用
常见病原菌识别与鉴定方法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 等特征,进行初步识别。
07
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解读与遵守
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解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对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保 障公众用械安全。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规范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保障医疗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及纠正措施
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标识和记录: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和记录,防止误用或混淆。
隔离和处置:将不合格品与合格品隔离,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置(如返工、报废等)。
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及纠正措施
原因分析
对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 出根本原因。
预防措施
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 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检验科是医院中负责临床检验的医技科室,通过对患者的血液、 体液、分泌物等样本进行检测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检验科在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及 时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疗效果和预后。
检验科人员职责与素质要求
检验科人员职责包括样本接收、处理、检测、结果 审核、报告发放等各个环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利用不同的培养基和生化试剂,检测病原菌的生 长特性、代谢产物等,进一步确定其种类。
检验科业务培训内容及记录
![检验科业务培训内容及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a65526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3.png)
检验科业务培训内容及记录
体检验科是一个集检验、诊断、技术咨询和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科室。
作为公共卫
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改善就诊流程和就诊体验,健康检
查中心开展体检验科业务培训是必要和重要的。
以西安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体检验科培训为例,业务培训的项目包括:(1)对体
检验科技术与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检查;(2)学习有关体检材料收集、分析与结论标准;(3)审阅医护人员就诊知识库及流程;(4)探讨常见病情及治疗方案;(5)强化服务
意识和护理技能;(6)开展专业技术学习;(7)重点探究体检验科新技术及对员工的
影响。
业务培训採取现场培训的方式进行,由体检验科的专家讲师进行讲解,包含讲座和实
践训练两部分内容。
讲座着重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分享,重点讲解体检验科的技术规范、实践要求及常见病情。
在实践训练中,专家会深入解读检验程序、在病案管理中发挥
重要作用的技术及设备操作,帮助学员学习技能,学以致用。
在课程学习期间,老师会记录学员活动情况,并对所有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级评估。
学习成绩会根据实际表现给出,每位学员的学习记录会放在学员档案中,用以说明培训情况。
体检验科业务培训不仅帮助员工提高技能水平,提升服务意识,还有利于优化就诊流程,提高检验科的整体服务水平,从而改善市民的体检体验及健康状况。
医学检验科业务培训试题及答案
![医学检验科业务培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a2b63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1.png)
医学检验科业务培训试题及答案1、缺铁性贫血与慢性感染性贫血鉴别方法()。
A、红细胞内游离原口卜咻测定B、红细胞形态观察C、血清铁测定D、骨髓铁染色E、铜蓝蛋白2、正常血细胞的超微结构中胞质内常出现很多S颗粒的是()。
A、原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性中幼粒细胞D、早幼红细胞E、中幼红细胞3、T淋巴细胞的免疫标志()。
A.CD33B.CD3C.CD19D.CD41E.CD44、原始粒细胞的免疫标志()。
A.CD33B.CD3C.CD19D.CD41E.CD45.B淋巴细胞的免疫标志()。
A.CD33B.CD3C.CD19D.CD41E.CD46、女性,52岁,因肾功能衰竭住院。
血常规检查三系减少,骨髓检查原浆细胞1%,幼浆细胞3%,成熟浆细胞3%,浆系细胞明显大小不一,其他血细胞无明显异常o此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B、巨球蛋白血症C、恶性淋巴瘤D、多发性骨髓瘤E、再生障碍性贫血7、某患者,主诉骨痛,血浆蛋白质电泳图谱的变化为A1.B减少,β-Y区带出现典型M蛋白。
此患者最可能是()。
A、急性肝炎B、慢性乙型肝炎C、多发性骨髓瘤D、肾病综合征E、急性时相反应症8、多发性骨髓瘤血液生化最主要的特征是()。
A、Y.球蛋白增高B、M蛋白的出现川⅛泠案)C、尿凝溶蛋白阴性D、白蛋白降低E、尿酸正常9、下列哪一项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突出症状()。
A、骨骼疼痛B、病理性骨折C、广泛性出血D、反复感染E、贫血10、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查中不能出现的现象是()。
A、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B、血小板和白细胞数量升高IC、血清蛋白电泳发现M蛋白D、可出现本一周蛋白尿E、骨髓的异常浆细胞数量增加>10%Ik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主要出现()。
A、白蛋白Tamm-Hirsfa1.1.糖蛋白C、游离的Ig重链D、游离的Ig轻链GE、转铁蛋白12、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检查是()。
A、骨髓穿刺涂片形态学检查(B、外周血涂片检查C、血沉测定D、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测定E、血清免疫电泳1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M蛋白含量低,不易在电泳中发现,常出现本.周蛋白,高血钙,肾功能损害及淀粉样变属于免疫学分型的哪一型()。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训课件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5df92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9.png)
80%
预防接种
应用免疫学原理,制备疫苗并接 种给易感人群,提高人群免疫力 ,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抗体筛查和确认实验流程
抗体筛查
采用免疫学方法对患者血清或 血浆等样本进行初步筛查,检 测是否存在特异性抗体。
确认实验
对筛查结果阳性的样本进行进 一步确认实验,如中和试验、 免疫印迹等,以确保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尿液、粪便等体液检查项目
尿液检查项目及原理
尿液检查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包括尿常规检查、尿沉渣 检查、尿蛋白定量等,其原理涉及到化学、免疫学等多种技术。
粪便检查项目及原理
粪便检查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粪便常规检 查、隐血试验、细菌培养等,其原理涉及到微生物学、免疫学等 技术。
生化指标分析及其意义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知识
实验室安全是检验科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严格遵 守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 稳定。
检验科人员应掌握基本的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如 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处理危险物品、预防交叉污染 等,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在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检验科人员应迅速采取 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和 造成不良后果。
分子生物学技术
采用PCR、基因测序等分子生 物学手段,对病原菌的核酸进 行检测和分析,提高鉴定的准 确性和灵敏度。
免疫学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80%
免疫诊断
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特 异性抗体或抗原,辅助临床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
100%
免疫治疗
通过注射特异性抗体或免疫调节 剂等药物,调节患者免疫系统功 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通过PCR等技术对特定DNA或RNA片段进行扩增,以满足实验需 求。
医院医学检验科技术与操作培训
![医院医学检验科技术与操作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04de054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4.png)
生化检测技术
STEP 01
肝功能检测
STEP 02
肾功能检测
检测肝脏功能相关的酶、 蛋白质等指标,用于诊断 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STEP 03
电解质检测
检测血液中钠、钾、钙等 电解质浓度,用于维持人 体正常生理功能。
检测尿液和血液中的尿素 氮、肌酐等指标,评估肾 脏功能。
免疫检测技术
01
02
03
3
健康管理
医学检验科可以为个人和群体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包括健康评估、风险预测和预防保健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职责
医学检验科负责对患者的血液、尿液、分泌物等标本进行检测,包括常规检查、生化检 查、免疫检查等,并提供检验报告。
医学检验科的重要性
诊断依据
医学检验科提供的检验结果是医 生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有助于 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
案。
治疗效果监测
通过定期的检验,可以监测患者的 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为医生调整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实践操作培训
总结词
提升实际操作技能
详细描述
培训内容包括各种检验项目的操作流程、样本采集、仪器操作、结果分析等,使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检验项目 的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质量控制培训
总结词
强化质量控制意识
详细描述
培训内容包括质量控制的概念、原则、方法等,使学员能够充分认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掌握质量控 制的方法和技巧,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预防保健
医学检验科在预防保健方面也发挥 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健康人群的体 检,能够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及 时采取干预措施。
医学检验科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医学检验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的实验室检验技术是在近现代才开 始发展起来的。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训课件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32a1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5.png)
将酶标板在恒温条件下孵育一定时间,促进抗原抗体反应。
孵育
清洗酶标板,去除未结合的抗原抗体。
洗涤
加入显色剂,根据显色情况判断抗原抗体的存在与否。
显色
根据显色结果判定免疫检测结果。
结果判定
PART
04
检验科常见问题及解答
2023
REPORTING
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检验科的重要职责之一。为了确保准确性,检验科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定期校准仪器、使用高质量的试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等。
结果报告
根据检测结果,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
检测分析
使用各种仪器和试剂对标本进行检测和分析。
采集标本
由医护人员或患者自行采集相关标本,如血液、尿液、粪便等。
标本处理
对采集的标本进行预处理,如离心、稀释、消化等。
PART
02
检验科基础知识
2023
REPORTING
临床检验
免疫检验
微生物检验
分子生物学检验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定义:检验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负责进行各种实验室检查,以协助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职责
设计和执行各种实验室检查项目
对标本进行采集、处理和检测
提供准确、及时的检验报告
对检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结果解释
对检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提供给临床医生作为诊断依据。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2023
REPORTING
检验科简介检验科基础知识检验科操作技能检验科常见问题及解答检验科安全与防护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课件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c1f1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d.png)
对于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应按照 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确保不对 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感谢观看
THANKS
采用电子化或纸质化方式妥善保存检 验报告,确保报告的完整性和可追溯 性。
05
检验科安全与防护
生物安全防护
生物安全防护
在处理和操作可能含有病原体的样本时,应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穿戴适当的个 人防护装备、使用生物安全柜、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等,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
样本处理
在处理样本时,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污染。对于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的样本 ,应进行适当的灭活或消毒处理。
生化检测
总结词
生化检测是对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主要用于肝、肾、心脏等器官功能的评估和诊断。
详细描述
生化检测包括肝功能检测、肾功能检测、心肌酶谱检测等。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肝、 肾、心脏等方面的疾病,以及评估器官功能状态。同时,生化检测还可以用于药物疗效和病情变化的监测。
解读异常结果注意事项
在解读异常结果时,应注意排除干扰因素,如饮食、运动、药物等对检 验结果的影响,同时遵循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并处理危急值。
检验项目的选择与解读
1 2 3
检验项目的选择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选 择针对性强、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的解读要点
正确解读检验结果,需要了解检验项目的参考值 范围、影响因素以及临床意义,同时结合患者临 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室间质评
参加实验室间的质量评价活动,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提高检验水平。
03
检验科操作技能
血液检测
总结词
检验科业务培训资料
![检验科业务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10bb85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d.png)
❖ 2、病理性贫血
❖ (1)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如消化性溃疡、 痔疮及开放损伤大出血、产后和手术后
❖ (2)红细胞寿命缩短:如各种原因的溶血(输血的 溶血反应、蚕豆病、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3)造血功能减退:药物对骨髓的抑制、辐射、放 射线(如X线、钴)照射、再障等。
(3)相对性红细胞增多:见于烧伤、肠梗阻、呕吐、 腹泻、多汗、多尿引起脱水时
二、白细胞计数(WBC)
❖ 白细胞:周围血液——中性粒细胞(N)、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L)和单核细胞 (M)。
❖ 嗜中性白细胞数量最多,常穿出血管,聚集于炎症组织的 周围,作变形运动,吞噬细菌,死亡后形成脓细胞 。
期。
❖ 2、颜色及透明度变化
❖ (1)血尿:淡红色或棕红色为肉眼血尿(每升尿中含血 量超过1ml),见于泌尿系统损伤、肿瘤及炎症,如急性 肾炎、肾盂肾炎及肾结核、肾结石等,亦可见于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及血友病等。
❖ (2)黄疸尿:呈浓茶样深黄色,且泡沫亦呈黄色,见于 黄疸型肝炎、胆道梗阻(胆石症、胰头癌)等及服用核黄 素、痢特灵、VitB12等药物后。
●溶血性贫血;
(2)淋巴细胞减少
见于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破坏过多的疾病;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淋巴细胞毒素之后,以及接 触放射线、化疗后;
传染病初期及淋巴系统有广泛破坏时,如肉瘤晚期, 淋巴细胞可能减少;免疫缺陷病、尿毒症等。
5、单核细胞数变化 (1)单核细胞增高的意义较大,见于: ●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许多
4、血沉加快常是结核、风湿活动的非特异性指标。
❖ 5、恶性肿瘤,常有血沉增高,尤其是肿瘤组织有 崩溃、坏死时更为明显。
检验员培训资料
![检验员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013294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b.png)
检验员培训资料1. 培训目标本文档旨在为检验员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料,帮助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有效地开展检验工作。
2. 培训内容2.1 检验员职责作为一名合格的检验员,需要清楚了解自己的职责,并且能够有效地履行这些职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验员职责:•坚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检验规范;•准确理解和执行检验计划;•正确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检验仪器和设备;•熟悉检验操作规程,并按照规定操作;•准确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检查和控制检验过程中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安全;•及时向上级报告异常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2.2 检验流程检验流程是一系列有序的活动,旨在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检验流程:1.确定检验目标和要求;2.制定检验计划,包括测试方法、检验设备和材料准备;3.进行样品采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4.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校准和调试仪器;5.按照检验计划进行实验或测试;6.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检验结果;7.撰写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8.保存检验数据和相关文件,定期备份;9.根据需要进行结果验证和再检验。
2.3 检验标准和规范检验标准和规范是评价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员必须熟悉和遵守的文档。
在进行检验工作时,检验员应根据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检验标准和规范:•国家标准: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适用于全国范围的标准;•行业标准:由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的行业内适用的标准;•企业标准:由企业自行制定的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标准;•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或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适用于全球范围的标准。
2.4 检验技术和方法为了能够准确地进行检验工作,检验员需要具备相应的检验技术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验技术和方法:•目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和判断样品的外观、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检验;•物理性能测试:通过对样品进行拉伸、压缩、弯曲等力学性能测试来评估样品的物理性能;•化学分析:通过化学试剂和仪器对样品中的成分进行分析和检测;•光学显微镜检查:使用光学显微镜对样品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无损检测:通过使用超声波、射线、磁粉等无损检测技术来评估样品的缺陷和质量。
检验科业务知识培训内容
![检验科业务知识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a1265c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7.png)
检验科业务知识培训内容一、概述检验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其职责主要是对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为了保证检验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检验科业务知识培训内容。
二、基础知识培训1. 生理学基础:包括人体器官结构、生理功能、代谢过程等。
2. 化学基础:包括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组成分析等。
3. 微生物学基础:包括微生物分类、培养方法和鉴定技术等。
三、实验操作技能培训1. 检测方法:包括常规检测方法和特殊检测方法。
2. 仪器操作:包括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等。
3. 样本处理:包括样本采集、保存、运输等。
四、质量管理培训1. 质量控制:包括质量控制原理和方法等。
2. 质量评价:包括内部质量评价和外部质量评价等。
3. 质量保证:包括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实施、设备维护保养等。
五、安全知识培训1. 实验室安全:包括实验室的危险性、应急处理等。
2. 个人防护:包括穿戴防护服、戴口罩、手套等。
3. 废弃物处理: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六、沟通技巧培训1. 患者沟通:包括与患者的交流技巧和沟通方法。
2. 同事协作:包括与同事的合作技巧和沟通方法。
3. 领导管理:包括与领导的沟通技巧和管理方法。
七、文献阅读培训1. 文献检索:包括文献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等。
2. 文献阅读:包括文献评价和分析方法等。
3. 学术写作:包括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和技巧等。
八、其他培训1. 新技术介绍:包括新仪器新方法的介绍和应用。
2. 知识分享会议:组织员工进行知识分享和交流。
3. 知识竞赛:组织员工进行知识竞赛,提高学习积极性。
九、结语以上是检验科业务知识培训内容的详细介绍。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为医院的临床工作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训PPT课件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d7d69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f.png)
THANKS.
ELISA技术原理
将抗原或抗体包被在固相载体上,加入待测样本和酶标记 的抗原或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后,加入底物显色,通过 比色法对待测物进行定量检测。
ELISA技术应用
广泛应用于临床免疫学检测,如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病原体的检测,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抗体的检测等。
自身抗体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自身抗体基本概念
病毒载量检测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检测病毒核酸的数量,反映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 和病情严重程度。
结果解读
病毒载量检测结果通常以“拷贝数/毫升”或“国际单位/毫升”等表示,结合患 者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病毒载量高低与病情严 重程度和传染性密切相关,可用于指导抗病毒治疗和评估治疗效果。
04
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及应用
抗原抗体反应基本概念
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反应,是免疫学检测的基础。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包括直接反应、间接反应、竞争反应等。
抗原抗体反应应用
广泛应用于临床免疫学检测,如血清学诊断、免疫组织化学等。
免疫标记技术(如ELISA)原理及应用
免疫标记技术基本概念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结合酶、荧光素等标记物, 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的技术。
加强个人防护意识,佩戴必要的防护 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降 低职业暴露风险。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
02
血液学检验原理及方法
血常规检验
通过测量血液中不同种类细胞的数量 和其他指标,评估患者的健康状态, 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 胞计数等。
血液生化检验
血液免疫学检验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 子,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免疫相关 疾病的情况。
检验科新人岗前训练参考资料
![检验科新人岗前训练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428a09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8.png)
检验科新人岗前训练参考资料1. 岗位概述检验科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负责对各项医学检验进行准确可靠的分析和诊断。
新人岗前训练是为了帮助新人熟悉检验科的工作流程和相关知识,提高其在岗位上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岗前培训内容2.1 检验科基础知识- 了解检验科的基本职责和工作流程。
- 掌握常见检验项目及其意义。
- 理解不同检验方法和仪器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2.2 样本采集与处理- 学习正确的样本采集方法,包括血液、尿液、体液等。
- 掌握样本处理的基本技巧,如离心、稀释等。
2.3 检验结果分析与判读- 学习如何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读。
- 理解正常值范围和异常结果的意义。
- 掌握常见疾病的检验指标变化。
2.4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了解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 学习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
- 掌握异常结果的排查和处理方法。
3. 岗前培训方法3.1 理论学习- 提供相关教材和资料,供新人自学和理解。
- 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讲解和答疑。
3.2 实操训练- 安排新人进行实际样本采集和处理操作。
- 指导新人进行各项常见检验项目的操作练习。
- 通过模拟情景演练,提高新人的应急处理能力。
3.3 考核评估- 定期组织岗前考核,评估新人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
- 针对评估结果提供个性化培训和辅导。
4. 岗前培训的重要性岗前培训对于新人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非常重要。
通过系统的培训,新人将能够掌握基本的检验科知识和技能,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岗前培训还可以帮助新人了解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 总结岗前培训是检验科新人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的培训可以帮助新人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合理的培训方法和内容设计对于新人的发展和岗位准备至关重要。
检验科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新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在培训过程中加强考核和评估,以确保新人能够胜任岗位工作。
检验科业务培训课件
![检验科业务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a1f90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8.png)
检验科业务培训课件检验科业务培训课件教学内容•检验科常见仪器设备及使用方法•检验科常见试剂及使用方法•检验科常见检验项目及操作流程•检验科结果分析与判断方法教学准备•PowerPoint演示文稿•实验室仪器设备模型•实验室试剂及标本样本•检验项目操作流程图•案例分析材料教学目标1.理解检验科常见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2.熟悉检验科常见试剂的性质及使用方法,掌握正确的配制与储存方式;3.掌握检验科常见检验项目的操作流程,了解常见的结果判定标准;4.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和判断检验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与解释。
设计说明本课件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演示文稿展示理论知识,配合实验室仪器设备模型、试剂及标本样本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材料提供实际应用场景,培养学员的案例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检验科常见仪器设备及使用方法1.演示文稿介绍检验科常见仪器设备的分类及基本原理;2.实验室仪器设备模型展示,讲解不同仪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3.指导学员进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实际操作演示,帮助学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
第二部分:检验科常见试剂及使用方法1.演示文稿介绍检验科常见试剂的分类及性质;2.实验室试剂展示,讲解不同试剂的配制与储存方法;3.指导学员进行试剂的实际配制与使用演示,帮助学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
第三部分:检验科常见检验项目及操作流程1.演示文稿介绍检验科常见检验项目及操作流程;2.演示案例分析,展示不同检验项目操作流程的实际应用;3.指导学员进行检验项目的实际操作演示,帮助学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
第四部分:检验科结果分析与判断方法1.演示文稿介绍检验科结果分析与判断方法;2.案例分析材料分发,让学员进行实际案例分析讨论;3.指导学员提出合理的结果分析与判断并进行讨论,帮助学员培养分析能力。
课后反思本次课程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进行,让学员在实践中掌握检验科常见业务知识。
最完整的检验员培训资料
![最完整的检验员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8b4641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f.png)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提高产品竞争力,降 低质量成本。
3
检验类型
按检验场所可分为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 检验;按检验方法可分为感官检验、理化检验 和微生物检验。
检验员职责与权利
职责
根据产品标准、技术文件和检验指导书,对产品进行检验, 填写检验记录,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理 和反馈。
培训效果评估实施
选取样本
从检验员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确保样本涵 盖不同类型和级别的检验员。
实施评估
使用评估工具对选取的样本进行评估,收集相关 数据和意见。
数据整理与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 息,如计算平均值、中位数等。
培训效果评估报告
撰写报告
根据整理和分析的数据,撰写培训效果评估报告。报告应包括评 估目标、评估指标、评估结果及改进措施等内容。
培训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高检验员的技能水平 和工作能力。
检验员工作协调与沟通
内部协调
协调检验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确保 产品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外部沟通
与供应商、客户等外部单位保持良好沟通,及时 反馈产品质量问题,协商解决方案。
信息反馈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产 品质量问题及改进建议。
03
检验员技能培训
检验操作技能
了解检验目的和要求
熟悉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和检验规范等,明确检 验项目、范围和检验方法。
检验计划和流程
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计划,制定合理的检验计划 和流程,包括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等 环节。
熟练掌握检验工具和设备
包括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色谱仪、光谱 仪等,了解其使用方法、原理和保养方法。
检验科业务培训资料
![检验科业务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50fe1c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d.png)
检验科业务培训资料科业务是指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工作。
科业务与科学研究紧密相连,是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为了使科业务人员更好地掌握科业务技能,提高工作能力,进行科业务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一、科业务培训的重要性与目标科业务培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科业务培训,可以提高科业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科业务工作需求,并且能够独立完成科业务项目。
科业务培训的目标主要包括:1. 提高科业务人员的专业知识:通过培训,使科业务人员掌握相关科学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2. 提升科业务人员的工作技能:培训科业务人员具备分析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措施、评估效果等工作所需的技能,使其能够独立完成科业务项目。
3. 培养科业务人员的创新思维:通过培训,激发科业务人员的创新思维,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4. 加强科业务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培训中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实践,增强科业务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科业务培训的内容及方法科业务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基础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具体案例分析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知识:培训科业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文献阅读、实验设计等。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科业务培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通过理论学习,掌握科业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践操作,锻炼科业务人员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具体案例分析:针对具体的科业务项目,在培训中提供真实的案例,以供科业务人员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使科业务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科业务的实际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培训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取,包括理论讲座、实践操作、团队合作、案例分析等。
通过多种培训方法的有机结合,提高科业务人员的学习效果。
三、科业务培训的考核与评估科业务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核与评估,以确定培训效果和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意义
(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减少 :贫血和失血。贫 血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原因: 1、生理性贫血 (1)婴儿期 (2)妊娠中、后期
2、病理性贫血 (1)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如消化性溃疡、 痔疮及开放损伤大出血、产后和手术后 (2)红细胞寿命缩短:如各种原因的溶血(输血的 溶血反应、蚕豆病、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3)造血功能减退:药物对骨髓的抑制、辐射、放 射线(如X线、钴)照射、再障等。 (4)造血原料不足:铁、维生素B12或叶酸
三、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st)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sg):50%-70% 嗜酸性粒细胞(E):0.5%-5% 嗜碱性粒细胞(B):0-1% 淋巴细胞(L):20%-40% 单核细中性粒细胞增加 常见于大多数传染病、感染和中毒。如急性细菌感染,例 如肺炎、化脓性脑膜炎、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的疾病等; 大量细胞破坏,例如急性血管内溶血,可能由于缺氧而致 骨髓释放细胞增加; 严重组织损坏,如挤压伤、大手术、急性心梗 代谢性中毒状态。如糖尿病性酸中毒、尿毒症 有些恶性肿瘤病人 粒细胞性白血病。
5、恶性肿瘤,常有血沉增高,尤其是肿瘤组织有 崩溃、坏死时更为明显。 6、高球蛋白血症,常见的如肝硬化,自身免疫性 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7、高胆固醇血症血沉加快,因胆固醇易使红细胞 钱串状形成。
六、出血时间测定(BT)
出血时间是指毛细血管被刺破出血到止血所需的 时间。 参考值 (Ivy法)2-7分钟 (TBT法)2.3-9.5分钟
二、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周围血液——中性粒细胞(N)、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L)和单核细胞 (M)。 嗜中性白细胞数量最多,常穿出血管,聚集于炎症组织的 周围,作变形运动,吞噬细菌,死亡后形成脓细胞 。 嗜酸性白细胞数量最少。 淋巴细胞与免疫有密切关系,患结核病时,淋巴细胞明显 增加。 单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大的细胞,变形活动非常活跃,有吞 噬功能,能吞噬细菌和异物。单核细胞穿出血管到结缔组 织中可变为巨噬细胞。
(3)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核左移现象:即杆状核增加,幼稚中性粒细胞超 过正常中性粒细胞的5%。表明粒细胞生长旺盛, 见于急性传染病,体内有炎症病灶。 ●核右移:即中性粒细胞分叶超过5叶,甚至多达15 叶,表明衰老白细胞增多,骨髓造血功能减退。 如严重感染的老年病人或长期卧床体质虚弱患者 出现核右移(5叶以上的核细胞超过5%),提示预 后不良。
(2)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病毒感染。 ●物理损伤,如X线辐射、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 ●化学药品的影响:如氯霉素、抗肿瘤药物、抗甲状腺药物 等对骨髓有一定抑制作用; ●白细胞破坏增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极严重的感染、败血症、 高度恶病质、机体反应低下时中性粒细胞也减少。
2、凝血时间缩短 见于有高凝状态的疾病,如心肌梗死、脑血栓形 成、糖尿病、尿毒症等疾病,亦见各种原因如休 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败血症等引起的弥散性血 管内凝血的早期。 反复测定凝血时间,如每次都短于3分钟,说明血 液有凝固的趋势,即应当想到血管内凝血(DIC) 的可能。
一、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测定(Hb) 二、白细胞计数(WBC) 三、白细胞分类计数 四、血小板计数(BPC) 五、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 六、出血时间测定(BT) 六、出血时间测定(BT) 七、凝血时间测定(CT)
七、凝血时间测定(CT)
凝血时间是指血液离开血管在体外凝固所需的时间,主要 检查有无凝血因子缺陷。 参考值(试管法)4-12分钟 临床意义 1、凝血时间延长: 主要见于血液中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缺乏 或抗凝物质增加时,如血友病、肝脾病、急性传染病、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血小板严重减少时亦可引起 凝血时间延长。
临床意义
1.女性血沉高于男性,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以及老年人 血沉率可略高,此为生理变化 2、血沉可鉴别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疾病(如急性心急梗死 与心绞痛),前者血沉加快。 3、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可使血沉增快——主要是由于血浆 中因急性期反应物质(如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等) 增加。 4、血沉加快常是结核、风湿活动的非特异性指标。
2、颜色及透明度变化 (1)血尿:淡红色或棕红色为肉眼血尿(每升尿中含血 量超过1ml),见于泌尿系统损伤、肿瘤及炎症,如急性 肾炎、肾盂肾炎及肾结核、肾结石等,亦可见于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及血友病等。 (2)黄疸尿:呈浓茶样深黄色,且泡沫亦呈黄色,见于 黄疸型肝炎、胆道梗阻(胆石症、胰头癌)等及服用核黄 素、痢特灵、VitB12等药物后。
第二节 尿液检查
一、一般检查
参考值 尿量:正常成人24小时为1000-2000ml. 颜色与透明度:浅黄而透明. 酸碱度:一般呈酸性,pH值5.0-7.0,平均6.0. 比重1.003-1.030之间.
临床意义
1、尿量变化 (1)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 大量饮水或服用利尿剂后 内分泌障碍如糖尿病、甲亢、尿崩症等 高血压肾病、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有浓缩功能障碍时。 (2)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为少尿 多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低弱引起,见于高热、脱水、休克、水 肿、肾功能衰竭。 (3)24小时尿量小于50ml为无尿 常见于休克、脱水、严重烧伤、急慢性肾炎、心力衰竭无尿 期。
(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增多 1、生理性红细胞增多(代偿性增多):如高原氧气 稀薄地区 2、病理性红细胞增多,大致有3种情况: (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常见于40岁~ 70岁之间的人群。
(2)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于某种原发病,常 见于可以引起低氧血症的疾病 (3)相对性红细胞增多:见于烧伤、肠梗阻、呕吐、 腹泻、多汗、多尿引起脱水时
5、单核细胞数变化 (1)单核细胞增高的意义较大,见于: ●感染: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许多 急性传染病如麻疹、伤寒等的恢复期,活动性结 核病等; ●某些血液病如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单核细胞白血病、胶原组织病。 (2)单核细胞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四、血小板计数(BPC)
血小板是形态不规则的小体,由骨髓巨核细胞的细胞分化 而成。 血小板在血液内存活时间为8-12天,衰老的血小板大 多在网状内皮系统中破坏。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参与凝血过程,当组织受伤出血时,血 小板常成群聚集,促进血液凝固而起止血作用 当血小板减少到每立方毫米5万个以下时,可引起皮肤或 粘膜出血。
2、嗜酸性粒细胞数变化
临床意义 (1)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过敏反应,如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 ●寄生虫病,如钩虫病、蛔虫病、血吸虫病、包囊虫病等, 尤其是幼虫在内脏中移行阶段,虫体及其分泌物均成为过 敏原。 ●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 ●烧伤、手术后。 ●某些转移性癌、鼻咽癌等。
4、淋巴细胞数变化 (1)淋巴细胞增加 ●中性粒细胞比例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主要 见于传染病,如结核、传染性肺炎、麻疹、腮腺 炎等。中毒后的恢复期,小儿佝偻病等淋巴细胞 也增多。某些感染,如百日咳淋巴细胞明显增加, 同时有白细胞总数增加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变态反应; ●溶血性贫血;
(2)淋巴细胞减少 见于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破坏过多的疾病;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淋巴细胞毒素之后,以及 接触放射线、化疗后; 传染病初期及淋巴系统有广泛破坏时,如肉瘤晚 期,淋巴细胞可能减少;免疫缺陷病、尿毒症等。
参考值 成人:(4.0-10.0)×109/L 儿童:(5.0-11.0)×109/L 新生儿:(10.0-20.0)×109/L
临床意义
(一)白细胞增多 1、初生儿、饭后、产后、剧烈运动后、极度恐惧与疼痛、 妊娠末期与分娩期等,白细胞可生理性增多,无临床意义。 2、各种急性感染,如肺炎、脑膜炎、脓胸、扁桃腺炎、 败血症、丹毒、猩红热等,由于机体免疫反应,骨髓生成 白细胞能力增强,白细胞增多,可达15-30×109/L。某些 非感染性疾病,如血液疾病、白血病、溶血性贫血、中毒、 恶性肿瘤、严重组织损伤及大出血等,白细胞也可增多。
2、血小板增加: (1)血小板破坏减少,如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可暂 时性增高。 (2)急性大出血和急性血管内溶血,血小板有一过 性增高,可能为释放增加或血小板重分配。 (3)急性出血停止后,剧烈运动后或长期居住在高 山地带的居民血小板生理性增高,无临床意义。
五、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ESR)
在一定条件下,抗凝血中的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下沉的速 率,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ESR) 血沉的主要机制是红细胞聚集,促进红细胞钱串状形成, 可使血沉加快,血浆中蛋白质成分的变化,如纤维蛋白原 (带正电荷,红细胞表面带负电))增加是使ESR加快的 一种重要因素。 参考值(魏氏法) 男15mm以内/第一小时 女20mm以内/第一小时
(二)白细胞减少
1、病毒和某些特异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伤寒、 副伤寒、疟疾、粟粒型肺结核。 2、某些化学药物,如磺胺、匹拉米洞、锑剂、砷剂、苯 以及氮芥、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抗癌药物;放射线照射, 如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治疗或放射线工作人员长期接受射线; 重金属中毒;造血系统疾病,如粒性白细胞缺乏症、再生 障碍性贫血等;骨髓造血脾功能亢进因白细胞破坏过多, 故总数减少。 3、营养不良、严重败血症或休克时,机体反应低下,白 细胞计数值也常减少。
2015年度培训
培训人:XXX
2015年1月3日
XXX人民医院检验科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血液检查 尿液检查 粪便检查 脑脊液检查 肾功能检查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肝功能检查 生化检查 血脂检查 免疫检查 其它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