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合集下载

消化内科诊疗常规

消化内科诊疗常规

胃炎急性单纯性胃炎【病史采集】1.病因: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等。

2.症状:上腹饱胀、隐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呕吐等。

由细菌或其毒素致病者可伴有腹泻、发热,重者有脱水、酸中毒或休克等。

【物理检查】上腹或脐周轻压痛,肠鸣者活跃。

呕吐、腹泻剧烈者可见脱水、酸中毒、休克等表现。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便常规、血电解质。

2.胃镜检查:胃粘膜充血、水肿、渗出、出血或糜烂等。

3.X线检查:胃肠钡透见病变粘膜粗糙,局部压痛、激惹。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上腹痛、腹胀、嗳气、恶心、呕吐、脱水等。

2.体征:上腹压痛、肠鸣音活跃、脱水征等。

3.胃镜:胃粘膜充血、水肿、渗出、出血糜烂等。

【鉴别诊断】1.早期急性阑尾炎。

2.急性胆囊炎。

3.急性胰腺炎。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去除病因、卧床休息,进清淡流质饮食,必要时禁食1~2餐。

2.对症治疗:(1)呕吐、腹泻严重者注意纠正水与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2)细菌感染所致者应给予抗生素。

(3)腹痛者可给予阿托品或山莨菪碱解痉止痛。

【疗效标准】治愈:急性症状消失。

【出院标准】达到上述标准者可出院。

急性糜烂性胃炎【病史采集】1.病因:包括急性应激、药物、缺血、胆汁反流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2.症状:在原发病的病程中突发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及黑粪。

出血一般为少量、间歇性,可自行停止。

大量出血可引起晕厥或休克。

【物理检查】上腹或脐周轻压痛,肠鸣音稍亢进。

大出血者可有休克表现。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粪便潜血阳性。

2.胃镜检查:发病24~48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或浅表溃疡。

【诊断要点】1.上腹痛、恶心、呕吐、呕血、黑粪等。

2.上腹压痛、肠鸣音亢进、血容量不足表现。

3.胃镜检查见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浅表溃疡等。

【鉴别诊断】1.消化性溃疡。

2.食管贲门粘膜撕裂征。

3.胃癌。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治疗原则】1.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消化内科是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科学,涉及到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肝、胆、胰等器官的疾病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及其诊疗指南。

1.胃炎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反应,常见的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根据病因可以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诊断胃炎通常通过胃镜检查,确认病因后进行治疗。

治疗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和症状缓解治疗,例如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抑酸药物治疗等。

2.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的溃疡形成,常见的症状有腹痛、上腹灼热感、饱胀和消化不良等。

诊断胃溃疡主要通过胃镜检查,治疗包括抑酸药物治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和胃黏膜保护剂等。

3.胃肠道出血胃肠道出血是指胃和肠道黏膜出血的情况,常见的症状是黑便、呕血和便血等。

诊断胃肠道出血可以通过胃镜检查和大便隐血试验等,治疗主要包括止血治疗和病因治疗。

严重出血时需进行紧急内镜检查或介入治疗。

4.肝炎肝炎是指肝脏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主要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

肝炎的诊断主要通过肝功能检查、乙肝或丙肝病毒血清学检查等。

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肝炎进行,如乙肝可以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丙肝可以使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等。

5.胰腺炎胰腺炎是指胰腺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主要症状有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诊断胰腺炎可以通过血清酶学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和CT检查等。

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如禁食、静脉补液、抗生素治疗等。

6.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疾病,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

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排除其他肠道疾病。

治疗主要包括饮食调节、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等。

总的来说,消化内科疾病的诊疗主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进行。

根据不同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并发症治疗等。

此外,饮食调节、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治疗的重要一环。

需要强调的是,每个病人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治疗方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常识

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常识

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常识消化内科疾病是指影响消化道器官及其附属器官的一类疾病。

它包括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胰腺疾病等多个方面。

对于这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我们需要详细了解其常识,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常识。

一、胃肠道疾病1. 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发生溃疡的病变,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呕血、黑便等。

诊断时,医生可以通过胃镜检查和血液检查来确定病情,同时也需要排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治疗常常采用抗酸药物、细菌杀灭药物和抗生素等。

2. 胃肠道出血胃肠道出血是指胃肠道某处出现出血的情况。

症状可表现为呕血、黑便、腹痛等。

医生在诊断时可以通过胃镜检查、血常规和粪便潜血试验等来确定出血的部位和原因。

治疗常常包括止血药物、输血、手术等,具体视病情而定。

3. 肠道感染肠道感染是指肠道内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等。

诊断时可以通过粪便常规检查和血液检查来确定病因。

治疗主要是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必要时使用抗感染药物。

二、肝胆疾病1. 脂肪肝脂肪肝是指肝脏内脂肪的沉积过多。

常见症状包括肝区不适、食欲不振等。

诊断可以通过肝功能检查、超声检查和肝穿刺活检等。

治疗主要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限制饮酒等。

2. 肝炎肝炎是指肝脏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类型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

症状多样,包括食欲不振、乏力、恶心等。

诊断可以通过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和肝穿刺活检等。

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休息、控制饮食等。

三、胰腺疾病1. 胰腺炎胰腺炎是指胰腺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

诊断可以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来确定病情。

治疗主要是休息、禁食、补液等,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2. 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腹痛、黄疸、消瘦等。

诊断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组织活检等。

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等。

消化内科诊疗常规

消化内科诊疗常规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1.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烧心等症状或并发症。

酸(碱)反流导致的食管粘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

临床表现1.烧心多在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前屈位及腹压增高时加重。

2.反胃3.吞咽困难和吞咽痛4.胸骨后痛并发症1.食管狭窄2.出血、穿孔3.Barrett食管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内镜检查洛杉矶分级法:正常,食管粘膜无破损;A级,一个或一个以上食管粘膜破损,长径小于5cm;B级,一个或一个以上食管粘膜破损,长径大于5cm;但无融合性病变;C 级,食管粘膜破损有融合,但小于75%周径;D级,食管粘膜破损融合大于75%周径。

诊断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如烧心、反胃等,内镜检查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并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食管病变,可作出GERD的诊断。

鉴别诊断感染性及药物性食管炎、贲门失弛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消化性溃疡、胆道疾病、食管良性狭窄、食管癌、心肌梗死与心绞痛。

治疗1.一般治疗对于仰卧及夜间反流者,可抬高床头15~20cm。

避免过饱及睡前进食。

2.药物治疗(1)促动力药吗丁啉10mg,日3次,餐前服(2)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妥拉唑、雷贝拉唑及埃索美拉唑等,适用于重症或H2RA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倍量或同用促动力药,疗程8周。

2.慢性胃炎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系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

本病十分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临床表现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

相当部分可无明显症状。

自身免疫性胃炎可伴贫血。

诊断内镜结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诊断依据分别为浅表性胃炎: 红斑(点、片状、条状),粘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萎缩性胃炎: 粘膜呈颗粒状,粘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襞细小。

2023年消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2023年消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2023年消化科常见病诊疗规范引言本文档旨在为2023年消化科常见病的诊疗提供规范和指导。

通过制定准确、简明的诊疗标准,希望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诊断标准1. 肠道感染- 临床表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 检查要求:粪便常规、肠道病原学检测等。

- 诊断标准: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同时满足特定病原学检测阳性结果。

2. 胃溃疡- 临床表现:上腹疼痛、胃部不适等症状。

- 检查要求:胃镜检查、血液检查等。

- 诊断标准:胃镜检查显示溃疡病变,同时排除其他疾病。

3. 肝炎- 临床表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

- 检查要求:肝功能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等。

- 诊断标准:符合上述临床表现,同时满足特定肝功能异常和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

治疗指南1. 肠道感染- 一线治疗:补液、抗生素治疗。

- 二线治疗:肠道病原学检测指导下的靶向治疗。

- 随访要求:症状改善后,定期随访以评估疗效。

2. 胃溃疡- 消除诱因:禁止吸烟、限制饮酒等。

- 一线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 二线治疗:针对幽门螺杆菌抗药性的治疗。

- 随访要求:症状缓解后,定期随访以评估愈合情况。

3. 肝炎- 乙肝:- 一线治疗:抗病毒治疗。

- 二线治疗:针对乙肝耐药或复杂病例的治疗。

- 随访要求:定期检测病毒复制指标和肝功能。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2023年消化科常见病的诊疗规范,对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和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并且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业指南进行不断优化和更新。

消化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一.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施工粘膜炎症。

其发病主要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和食管对反流食物清除能力下降所致。

诊断标准1.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着样疼痛,或向肩胛区、胸骨两侧放射。

2.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过敏或吐苦水,常有间歇性缓解。

3.食管镜检查和(或)食管吞钡检查有炎症特征者。

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为诊断的重要手段。

入院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

检查项目1.血、尿、大便常规,大便潜血。

1日内完成。

2. ESR ,ECG。

3日内完成。

3.食管吞钡X线检查,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食管滴酸试验,胸部透视,B超,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1周内完成。

4.出院前食管镜复查。

治疗治疗原则:减少胃食管反流,避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及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状态。

1.减少胃食管反流:包括少食多餐,少进高脂食物,避免餐后平卧,避免睡前2-3小时内进食,睡觉时枕头抬高等。

2.避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①考来烯胺:4g,口服,3/日,减少胆酸对食管粘膜的破坏。

②制酸剂:如氧化镁0.2-1 g,口服,3/日;氢氧化铝凝胶10-15mL,饭前1小时或睡前服,3/日。

③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片0.2g,口服,3/日;雷尼替丁胶囊150mg,口服,2/日;法莫替丁胶囊每次40mg,睡前口服。

3.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状态:①多潘立酮:每次40mg,饭前15-30min及睡前口服。

②西沙必利:饭前5-10mg,睡前5-10mg,口服。

4.重症病人进内科治疗3月无效时进行外科治疗,一般采用胃底折叠术。

对胃食管狭窄者须行食管扩张术。

住院天数14-21天。

疗效标准1.治愈:①症状消失。

②X线和(或)食管镜检查粘膜恢复正常。

2.好转:①症状减轻。

②X线和(或)食管镜检查病变有改善。

出院标准1.症状减轻或消失者。

2.X线和(或)食管镜检查粘膜恢复正常或病变有改善者。

消化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xx诊疗规范一.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施工粘膜炎症。

其发病主要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和食管对反流食物清除能力下降所致。

诊断标准1.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着样疼痛,或向肩胛区、胸骨两侧放射。

2.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过敏或吐苦水,常有间歇性缓解。

3.食管镜检查和(或)食管吞钡检查有炎症特征者。

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为诊断的重要手段。

入院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

检查项目1.血、尿、大便常规,大便潜血。

1日内完成。

2.ESR ,ECG。

3日内完成。

3.食管吞钡X线检查,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食管滴酸试验,胸部透视,B超,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1周内完成。

4.出院前食管镜复查。

治疗治疗原则:减少胃食管反流,避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及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状态。

1.减少胃食管反流:包括少食多餐,少进高脂食物,避免餐后平卧,避免睡前2-3小时内进食,睡觉时枕头抬高等。

2.避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①考来烯胺:4g,口服,3/日,减少胆酸对食管粘膜的破坏。

②制酸剂:如氧化镁0.2-1 g,口服,3/日;氢氧化铝凝胶10-15mL,饭前1小时或睡前服,3/日。

③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片0.2g,口服,3/日;雷尼替丁胶囊150mg,口服,2/日;法莫替丁胶囊每次40mg,睡前口服。

3.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状态:①多潘立酮:每次40mg,饭前15-30min 及睡前口服。

②西沙必利:饭前5-10mg,睡前5-10mg,口服。

4.重症病人进内科治疗3月无效时进行外科治疗,一般采用胃底折叠术。

对胃食管狭窄者须行食管扩张术。

住院天数14-21天。

疗效标准1.治愈:①症状消失。

②X线和(或)食管镜检查粘膜恢复正常。

2.好转:①症状减轻。

②X线和(或)食管镜检查病变有改善。

出院标准1.症状减轻或消失者。

2.X线和(或)食管镜检查粘膜恢复正常或病变有改善者。

消化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常见病诊疗规范一.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施工粘膜炎症。

其发病主要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和食管对反流食物清除能力下降所致。

诊断标准1.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着样疼痛,或向肩胛区、胸骨两侧放射。

2.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过敏或吐苦水,常有间歇性缓解。

3.食管镜检查和(或)食管吞钡检查有炎症特征者。

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为诊断的重要手段。

入院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

检查项目1.血、尿、大便常规,大便潜血。

1日内完成。

2. ESR ,ECG。

3日内完成。

3.食管吞钡X线检查,食管镜与活组织检查,食管滴酸试验,胸部透视,B超,肝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1周内完成。

4.出院前食管镜复查。

治疗治疗原则:减少胃食管反流,避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及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状态。

1.减少胃食管反流:包括少食多餐,少进高脂食物,避免餐后平卧,避免睡前2-3小时内进食,睡觉时枕头抬高等。

2.避免反流食物对食管粘膜的损害:①考来烯胺:4g,口服,3/日,减少胆酸对食管粘膜的破坏。

②制酸剂:如氧化镁-1 g,口服,3/日;氢氧化铝凝胶10-15mL,饭前1小时或睡前服,3/日。

③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片,口服,3/日;雷尼替丁胶囊150mg,口服,2/日;法莫替丁胶囊每次40mg,睡前口服。

3.改善食管下段括约肌状态:①多潘立酮:每次40mg,饭前15-30min 及睡前口服。

②西沙必利:饭前5-10mg,睡前5-10mg,口服。

4.重症病人进内科治疗3月无效时进行外科治疗,一般采用胃底折叠术。

对胃食管狭窄者须行食管扩张术。

住院天数14-21天。

疗效标准1.治愈:①症状消失。

②X线和(或)食管镜检查粘膜恢复正常。

2.好转:①症状减轻。

②X线和(或)食管镜检查病变有改善。

出院标准1.症状减轻或消失者。

2.X线和(或)食管镜检查粘膜恢复正常或病变有改善者。

消化内科诊疗常规

消化内科诊疗常规

急性单纯性胃炎1.病因: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等。

ﻫ2.症状:上腹饱胀、隐【病史采集】ﻫ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呕吐等。

由细菌或其毒素致病者可伴有腹泻、发热,重者有脱水、酸中毒或休克等。

ﻫ【物理检查】上腹或脐周轻压痛,肠鸣者活跃。

呕吐、腹泻剧烈者可见脱水、酸中毒、休克等表现。

ﻫ【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便常规、血电解质。

3.X线检查:胃肠钡透见病2。

胃镜检查:胃粘膜充血、水肿、渗出、出血或糜烂等、ﻫ变粘膜粗糙,局部压痛、激惹。

【诊断要点】ﻫ 1.临床表现:上腹痛、腹胀、嗳气、恶心、呕吐、脱水等。

2。

体征:上腹压痛、肠鸣音活跃、脱水征等。

ﻫ3.胃镜:胃粘膜充血、水肿、渗出、出1.早期急性阑尾炎。

血糜烂等、ﻫ【鉴别诊断】ﻫ3。

急性胰腺炎。

ﻫ【治疗原则】2.急性胆囊炎、ﻫ1、一般治疗:去除病因、卧床休息,进清淡流质饮食,必要时禁食1~2餐。

2。

对症治疗:ﻫ(1) 呕吐、腹泻严重者注意纠正水与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ﻫ(2)细菌感染所致者应给予抗生素。

ﻫ(3) 腹痛者可给予阿托品或山莨菪碱解痉止痛、ﻫ【疗效标准】治愈:急性症状消失。

【出院标准】ﻫ达到上述标准者可出院。

ﻫ急性糜烂性胃炎ﻫ【病史采集】ﻫ1、病因:包括急性应激、药物、缺血、胆汁反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2.症状:在原发病得病程中突发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及黑粪。

出血一般为少量、间歇性,可自行停止。

大量出血可引起晕厥或休克。

ﻫ【物理检查】ﻫ上腹或脐周轻压痛,肠鸣音稍亢进、大出血者可有休克表现。

【辅助检查】ﻫ1、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粪便潜血阳性。

2.胃镜检查:发病24~48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或浅表溃疡、ﻫ【诊断要点】ﻫ 1.上腹痛、恶心、呕吐、呕血、黑粪等。

2.上腹压痛、肠鸣音亢进、血容量不足表现。

3.胃镜检查见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浅表溃疡等。

ﻫ【鉴别诊断】2.食管贲门粘膜撕裂征。

1、消化性溃疡、ﻫ3.胃癌、1.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可能得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科诊疗常规 消化系统疾病(内科)

内科诊疗常规 消化系统疾病(内科)

146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第一节反流性食管炎【病史采集】1.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滑动性食管裂孔疝、胃手术后、大量腹水、反复呕吐。

2.诱因:粗糙食物、饮酒或咖啡。

3.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疼痛放射胸背肩部。

一般卧位,前屈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病症加重,有夜间反酸,间歇吞咽困难,出血。

口服抑制胃酸药可减轻。

【检查】1.内镜检查:根据savary和miller分极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症改变内镜下可分四级。

一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浅表糜烂;二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三级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四级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食管缩短及Barrett食管。

2.食管吞钡X线检查:X线可见食管蠕动变弱,粘膜皱壁粗乱。

阳性率约50%。

3.食管滴酸试验: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阳性反响。

4.食管内pH测定:pH降低至以下提示胃液反流。

5.食管压力测定: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假设小于,胃液易反流。

6.胃—食管核素显像,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1.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躯体前屈或仰卧时加重,站立时那么缓解,应考虑本病。

2.内镜或活组织检查可了解食管粘膜病变。

3.食管内pH测定、压力测定及食管滴酸试验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1.心绞痛:胸骨后疼痛,心电图ST-T改变,食管滴酸试验阴性,口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

2.食管癌:有吞咽困难,内镜和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3.消化性溃疡: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内镜检查及X线钡餐确诊。

【治疗原那么】1.一般治疗:包括床头垫高15cm,减少反流;少食多餐,低脂肪饮食,睡前不进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防止用抗胆碱能药物及烟、酒、咖啡。

2.药物治疗选择:(1)促进胃动力药物:选用:甲氧氯普胺〔灭吐灵〕、西沙比利、多潘立酮〔吗丁啉〕。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4)保护粘膜药:硫糖铝、三钾二枸橼酸钕盐〔德诺〕。

消化内科门诊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门诊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门诊常见疾病诊疗规范(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第一节反流性食管炎【病史采集】1.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滑动性食管裂孔疝、胃手术后、大量腹水、反复呕吐。

2.诱因:粗糙食物、饮酒或咖啡。

3.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疼痛放射胸背肩部。

一般卧位,前屈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症状加重,有夜间反酸,间歇吞咽困难,出血。

口服抑制胃酸药可减轻。

【检查】1.内镜检查:根据savary和miller分极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症改变内镜下可分四级。

一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浅表糜烂;二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三级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四级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食管缩短及Barrett食管。

2.食管吞钡X线检查:X线可见食管蠕动变弱,粘膜皱壁粗乱。

阳性率约50%。

3.食管滴酸试验: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阳性反应。

4.食管内pH测定:pH降低至4.0以下提示胃液反流。

5.食管压力测定: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若小于1.3kPa,胃液易反流。

6.胃—食管核素显像,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1.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躯体前屈或仰卧时加重,站立时则缓解,应考虑本病。

2.内镜或活组织检查可了解食管粘膜病变。

3.食管内pH测定、压力测定及食管滴酸试验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1.心绞痛:胸骨后疼痛,心电图ST-T改变,食管滴酸试验阴性,口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

2.食管癌:有吞咽困难,内镜和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3.消化性溃疡: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内镜检查及X线钡餐确诊。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包括床头垫高15cm,减少反流;少食多餐,低脂肪饮食,睡前不进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避免用抗胆碱能药物及烟、酒、咖啡。

2.药物治疗选择:(1)促进胃动力药物:选用:甲氧氯普胺(灭吐灵)、西沙比利、多潘立酮(吗丁啉)。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指南

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指南

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指南
背景
消化内科是专门研究人体消化系统疾病的医学科学。

消化内科疾病主要包括胃肠道疾病、肝胆胰疾病和食管疾病等。

诊断指南
以下是消化内科疾病的常见诊断指南:
1. 胃肠道疾病
- 胃炎: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胃镜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消化不良和恶心。

- 胃溃疡: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胃镜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食欲不振和呕血。

- 肠道感染: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粪便常规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和发热。

2. 肝胆胰疾病
- 肝炎: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血液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常见
症状包括肝区疼痛、黄疸和乏力。

- 胆结石: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和呕吐。

- 胰腺炎: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胰腺CT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和腹胀。

3. 食管疾病
- 食管炎: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食管镜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常见症状包括胸骨后灼热感、吞咽困难和嗳气。

- 食管裂孔疝: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胸部X光检查结果进行
诊断。

常见症状包括胸骨后疼痛、反酸和嗳气。

- 食管癌: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食管镜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常见症状包括进行性吞咽困难、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

结论
以上是消化内科疾病诊断的简要指南,具体的诊断还需结合患者的病情、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及早发现和治疗消化内科疾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最新版本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最新版本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最新版本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

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病因。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出血部位及病因的诊断: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或柏油便。

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为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排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肛门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肠癌、息肉、血管病、粘膜下肿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

出血量的判断: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为便潜血阳性,黑便为50-70ml,柏油便为200ml,呕血为250-300ml。

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24h后Hb下降1g约失血400ml。

活动性出血的判断:持续呕血或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Hb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诊疗流程: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疗流程: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病24h内行胃镜检查)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一般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1)药物:生长抑素(包括XXX)250ug静注后250ug╱h 维持72;奥曲肽100ug静注后25ug╱h维持72h。

需要首剂。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2)药物:H2RA、PPI、立止血。

3)内镜下止血。

4)保守治疗无效者急诊手术。

二、下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流程:首先要排出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再行肠镜检查,有活动性出血>1.0ml╱min行血管造影加栓塞治疗。

消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1. 胃溃疡
- 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和特殊试验进行诊断。

- 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来控制病情。

2. 胃炎
- 诊断:根据症状、内镜检查和组织活检进行诊断。

- 治疗:通过使用抗生素、抗酸药物和抗炎药物等来减轻炎症症状。

3. 胃癌
- 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和组织活检进行诊断。

- 治疗:根据病情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

4. 胆囊炎
- 诊断:通过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和胆囊造影进行诊断。

- 治疗: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物和胆囊切除手术来治疗。

5. 脂肪肝
- 诊断:通过超声检查和肝功能检查进行诊断。

- 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调整和增加运动量。

有需要时,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来治疗相关症状。

6. 胆石症
- 诊断:通过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和胆囊造影进行诊断。

- 治疗:使用药物溶解石块、造影剂注射或胆囊切除手术等方式来处理。

以上是消化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情况而定,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消化科常见疾病诊治常规手册

消化科常见疾病诊治常规手册

(消化科一线医师参考用手册)2008-10目录一.胃肠肝胆内科病人入院检查常规二.对专项疾病还应加上以下检查1.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梗阻性黄疸或疑似胰胆管疾病4.急性胰腺炎5.腹水待查6.消瘦待查7. 腹泻患者(包括炎症性肠病)8 .腹痛待查三.常见疾病治疗常规(一)非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治疗常规(二)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治疗常规(三)梗阻性黄疸或肝功能异常者处理(四)急性胰腺炎(五)溃疡性结肠炎四. 常见急症的处理五.消化科常见有创检查/治疗常规(一) ERCP+EST+取石+支架+ENBD系列(二)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EVL)(三)血管造影(四)食道扩张+支架术(五)胃肠息肉电切术六.不配合诊治病人/家属签字法七.用药注意事项一.胃肠肝胆内科病人入院检查常规血Rt + BG + ESR 尿Rt 便Rt + OB 生化C21 生化C1 PT+APTT乙肝五项丙肝抗体HIV抗体RPR(梅毒测定)AFP + CEA CA199+CA125ECG(申请心电图)腹部B超胸部X-线片正侧位二.对专项疾病还应加上以下检查1.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镜(原则上入院2天内急做,及时查明出血灶)监测Hb,1-2次/周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T + 门脉显像监测血Rt (稳定后复查1-2次/周)监测肝功全套﹑生化C6 1-2次/周监测腹水B超,1次/每周3.梗阻性黄疸或疑似胰胆管疾病MRCP (核磁胰胆管成像)腹部CT4.急性胰腺炎AMY 连测3天腹部CT MRCP目的:1. 判断胰腺炎严重程度 2. 寻找病因5.腹水待查ANA ENA ANCA腹水常规(3次以上)腹水生化腹水病理(3次以上)胃镜结肠镜腹部CT + 盆腔CT 视条件做腹腔镜6.消瘦待查:甲状腺功能系列空腹及三餐后血糖ANA ENA胃镜结肠镜腹部CT + 盆腔CT7. 腹泻患者(包括炎症性肠病)便Rt + OB ×3次以上便球/杆比×3次便找霉菌×3次便培养3次结肠镜8 .腹痛待查立位腹平片(有腹痛即刻做!)腹部CT胃镜结肠镜小肠气钡造影三.常见疾病治疗常规注意:糖尿病患者输液时椐病情加少量中和胰岛素(一)非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治疗常规内科Ⅰ级护理病重禁食水2~3天吉胃乐(自费)1袋+凝血酶1000u(2支)口服Q4h*6次,连续3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病因。

【出血部位及病因的诊断】常将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或柏油便。

(注意与咯血及服中药鉴别)2.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为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排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肛门出血。

(注意大便色泽与出血速度及肠蠕动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肠癌、息肉、血管病。

粘膜下肿物、Crohn 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

【出血量的判断】1.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便潜血阳性,黑便――50-70ml,柏油便――200ml ,呕血――250-300ml2.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3.24h后Hb下降1g约失血400ml。

【活动性出血的判断】持续呕血或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Hb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诊疗流程】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疗流程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病24h内行胃镜检查)山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一般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1)药物:垂体后叶素0.3-0.4U╱min持续静滴,可同时静滴硝酸甘油,止血后垂体后叶素0.1-0.2U╱min维持3-6d;生长抑素(包括施他宁)250ug 静注后250ug╱h维持72;奥曲肽100ug静注后25ug╱h维持72h。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 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2)药物:H2RA、PPI、立止血。

(3)内镜下止血。

(4)保守治疗无效者急诊手术。

二、下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流程首先要排出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再行肠镜检查,有活动性出血>1.0ml╱min行血管造影加栓塞治疗。

必要时手术探查加术中内镜检查。

贲门失弛缓症【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吞咽困难时轻时重2.反食3.胸痛可能原因:1)食物潴留扩张食管。

2)LES压明显升高。

3)食管体部出现高幅的同步性收缩。

4.气道症状夜间有反流者,常伴咳嗽、咳痰、气促、鼾音。

5.并发症1)食道炎2)食道癌(二)辅助检查1.食道影像检查食道钡餐示食道扩张,远段变细呈鸟嘴状,光滑。

2.内镜检查无肿物,LES区持续关闭和,推送内镜有阻力,但不难进镜。

(三)鉴别诊断应排除食管肿瘤及其他类似贲门失弛缓症和表现。

【治疗】1.一般治疗注意饮食成分、减慢进食速度,适当饮水。

2.药物治疗硝酸甘油(0.6mg,tid餐前15min舌下含)消心痛(5mg,tid餐前15min舌下含)心痛定(10mg,tid餐前15min舌下含)3.食道扩张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扩张LES区4.手术治疗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病前常有频繁而剧烈的呕吐,继之有呕血及黑便,甚至失血性休克,少数有剑突下或胸骨后痛。

辅助检查1.内镜检查食管下端有纵行粘膜撕裂、血痂、出血,周围粘膜充血水肿。

2.X线检查1)裂痕有不规则的充盈缺损;2)钡剂通过病变处有异向流动,严重时钡剂被血流截断或冲击;3)出血小动脉呈一小的圆形透明影。

3.血管造影活动性出血时行腹腔动脉造影。

诊断病史及急诊内镜检查鉴别诊断1)食管疾病2)胃十二指肠疾病3)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4)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大多出血可自止,只需维持血容量,观察血压;应用H2RA、PPI,必要时经内镜止血。

急性应激性胃炎【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有应激因素,激后24h出现粘膜糜烂,2-4天出现呕血及黑便,可伴上腹隐痛、灼痛、腹胀恶心呕吐,甚至晕厥或休克。

2.辅助检查急诊内镜见胃粘膜糜烂、出血或浅表溃疡;内镜阴性而出血不止应行血管造影。

3.诊断有各种严重疾病病史,典型临床表现及急诊胃镜表现。

4.鉴别诊断与各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鉴别。

【治疗】1.积极治疗原发病。

2.禁食、卧床休息,严密监测生命征。

3.积极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输血,纠正休克。

4.止血静脉有抑酸药维持胃内PH>7.4;口服止血剂;必要时内镜下止血治疗。

慢性胃炎【病因】1.物理因素机械、温度等因素长期损伤胃粘膜(如酒、浓茶、咖啡、冷、热粗糙食物)。

2.化学因素某些药物(非甾体类消炎药、洋地黄等)、长期吸烟、胆汁反流等。

3.生物因素Hp4.免疫因素胃体萎缩为主者血清中能要检出壁细胞抗体,伴贫血者可检出内因子抗体。

5.其他【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症状无特异性,可有中上腹不适、隐痛、缺乏节律性,另可有消化不良症状、上腹压痛,贫血及萎缩性胃炎有相应症状体征。

2.实验室检查3.特殊检查1)X线钡餐检查2)内镜检查观察粘膜表现,直视下多点活检,检测HP4.诊断要点要靠胃镜及活检5.鉴别诊断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道疾病、胃癌、非溃疡性消化不良鉴别。

【治疗】1.一般治疗去除致病因素2.对症治疗根据症状选用抑酸剂、粘膜保护剂、胃动力药、解痉剂、VitB12及叶酸。

3.抗HP治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等抗生素2种与铋剂和(或)PPI 1-2周。

4.萎缩性胃炎伴重度不典型增生与早癌难以鉴别时可外科手术治疗。

消化性溃疡【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上腹慢性、节律性钝痛、灼痛2.发作期上腹局限性压痛。

3.并发症1)出血:呕叶咖啡样物、黑便、甚至晕厥。

2)急性穿孔:突发剧烈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慢性穿孔:固定的上腹剧痛放射至后背。

3)幽门梗阻:呕吐宿食,胃型、蠕动波、胃区振水音。

二、诊断要点1.内镜检查,同时取粘膜活检做HP检查,必要时粘膜病理活检。

2.上消化道钡餐三、鉴别诊断腹痛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肝胆疾病鉴别;GU与胃癌、恶性淋巴瘤鉴别;DU与胃泌素瘤鉴别。

【治疗】1.HP(+)者PPI+2种抗生素三联或再加铋剂四联1-2周治疗后继续用PPI GU6-8周,DU4周,停药1月后胃镜及HP2.HP(-)者用H2RA或PPI治疗(GU6-8周,DU4周),H2RA维持治疗3-6月。

3.可加用胃粘膜保护剂、胃动力药。

4.幽门梗阻时禁食、减压,静脉应用抗酸药,若4周后幽门梗阻仍存在,应外科手术治疗。

5.伴消化出血可加做镜下止血,血管造影加栓塞及外科手术治疗。

胃癌【病因】1.环境因素、饮食因素:长期进食含高浓度硝酸盐的薰烤、腌制、霉变食品。

2.遗传因素。

3.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1)慢性萎缩性胃炎;2)胃息肉,多发性息肉或腺瘤型息肉>2cm;3)残胃,术后>10年者;4)胃溃疡>2.5cm者;5)恶性贫血胃体明显萎缩者,包括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6)HP感染。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早期无症状或有消化不良症状;病情发展后有上腹痛、饱胀不适,服抗酸药症状可暂时缓解;后期疼痛明显且持续,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贫血,恶心呕吐,腹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受累脏器症状体征。

2.辅助检查1)贫血、大便隐血持续阳性。

2)胃镜及病理活检。

3)X线钡餐。

3.鉴别诊断良性胃溃疡【治疗】1.手术治疗。

2.内镜下治疗(部分早癌)。

3.化学治疗。

4.其他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FD)【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中上腹部不适或腹痛,常有早饱、上腹胀、恶心、嗳气或食欲减退,时轻时重,部分伴有精神心理因素。

(二)辅助检查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腹部B超检查必要行ERCP等检查,常不能显示有异常或不能解释患者的临床表现。

(三)诊断1.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Ⅱ的诊断标准如下:1)持续或间断性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2)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证据;3)症状和排便无关;4)在近一年内症状至少达3个月的时间(不一定持续)2.FD的三个亚型:1)溃疡样型消化不良;2)动力障碍样型消化不良;3)非特异性消化不良。

(四)鉴别诊断与器质性的消化不良(如溃疡病、胃癌、糜烂性胃炎、胰腺胆道和肝病等)。

【治疗】1.一般治疗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及不规律的饮食习惯。

2.对腹痛为主者(尤其空腹时)可用抗酸药或抑酸药。

3.对腹胀不适者(尤其餐后时)可用促动力药。

4.对伴有HP感染者,以上治疗效果不佳时,可抗HP治疗。

5.有明显焦虑和抑郁状态,可用抗焦虑抑郁药,心理治疗。

急性肠炎【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多有不洁饮食史2.发热3.腹泻每天3-4次,多者十余次,大便多呈水样。

4.腹痛脐周痛,便后无明显缓解。

5.可伴呕吐、脱水。

二、辅助检查1.血象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2.粪便检查常规可见少许白细胞、红细胞;大便培养可发现病原体(主要为大肠杆菌,其他还有肠炎沙门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菌、金葡菌)。

(三)鉴别诊断与菌痢、寄生虫感染及功能性腹泻相鉴别。

【治疗】1.对症治疗休息、易消化食物、防止水电解质紊乱,解痉止痛,思密达。

2.抗生素治疗针对病原体,如喹诺酮类药物。

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1.腹胀、腹痛持续性疼痛伴陈发性加剧,以上腹和脐周为著,甚至全腹。

2.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胆汁、咖啡样或血水样物。

3.腹泻、便血(本病特点)腹泻每天数次至十余次,初为糊状,渐至黄水便、最后转为血水便甚至鲜血便或暗红色血块,可有脱落粘膜、组织、恶臭。

4.全身中毒症状寒颤、发热(38-39℃),重者很快出现中毒性休克。

5.腹部体征明显腹胀、压痛、可有反跳痛,有腹水时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能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二、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WBC中度升高(12-20)×109 ╱L,核左移,甚至有类白血病反应。

2)粪便隐血强阳性,镜检有大量RBC、WBC,部分细菌培养有大肠杆菌等致病菌。

3)血电解质有不同程度紊乱,ESR增快。

4)腹水培养阳性率高,血培养率低。

2.X线检查腹平片:肠腔明显充气、扩张及液平,可发现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以及腹腔积液或积气征象。

3.腹腔镜可见肠管浆膜充血、渗出、出血及肠壁粘连、坏死。

三、诊断分四型:1)胃肠炎型;2)中毒性休克;3)腹膜炎型;4)肠梗阻型;5)肠出血型。

【鉴别诊断】与急性中毒性菌痢、急性克罗恩病、腹型过敏性紫癜、绞窄性肠梗阻、肠套叠相鉴别。

【治疗】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禁食,胃肠减压。

2.对症治疗1)高热予物理降温和退热药。

2)烦躁者适当镇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