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球化学复习资料(考场揭秘加强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系到达某一状态后,若不再随时间改变,则称体系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简称平衡状态。
自由能(G):热力学的一个状态函数,也称为吉布斯自由能。指一个反应在恒温恒压下所能做的最大有用功。一个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以∆G表示
标准生成自由能:在标准状态下,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摩尔纯物质时的自由能变化。热力学的规定,元素和单质的∆Gf值为零
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状态影响因素的分析:
1.包气带的性质及其透气性。2.含水层中有机物及其它还原剂的含量3.地下水循环途径
水污染类型
①按水存在形式划分:地表水污染与地下水污染;②按污染物划分:汞污染,酚污染、有机物水污染、热污染等;③按污染物属性划分:物理水污染、化学水污染和生物水污染;④按水域分类:河流污染、湖泊污染、水库污染、海洋污染等。
混合作用的结果Fra Baidu bibliotek产生新的水化学类型,改变水温、矿化度、硬度等。
水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取决于:岩石(或矿物)的组成;地下水的成分;环境的热力学条件:如温度、压力,氧化还原条件等
大陆盐化水一般特点:弱碱性,微咸及咸,成分复杂。
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因素:水与各种岩石的相遇的顺序;地下水系统中所发生的各种地球化学作用。
承压水盆地水文地球化学分带垂直分带
垂直分带:承压水盆地埋藏着几个含水层时,沿垂向上水化学成分分带规律。正垂直分带:矿化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水化学成分也按着水平分带中的更替次序而变化;反垂直分带:上部高矿化度水下面埋藏着低矿化度水,在它们下面,水的矿化度随深度重新增加;复杂垂直分带:水的矿化度随深度增加不只一次的增加或减少
简述岩溶地下水系统开、闭性特征及判据对比。
系统
开系统
闭系统
特征
PCO2基本保持不变
PCO2不断下降
判据
流量、水位动态对旱雨季响应明显
流量、水位动态对旱雨季无明显响应
地下水中有来自地表的污染物(NO3-、Cl-、细菌)
地下水中无来自地表的污染物(NO3-、Cl-、细菌)
地下水中的PCO2高于大气PCO2
地下水污染物分类:化学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致癌,致畸形,致突变
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降解,吸附,沉淀,挥发,生物吸收等作用机理从环境中去除
氢和氧的同位素:氕氘氚(放)16O17O18O
同位素组成的表示方法:以重量或原子百分比表示的某元素中各同位素所占的比例。
简述饮用天然矿泉水基本性质。
脱硫酸作用:在还原环境中,有机质在脱硫酸细菌作用下使SO42-还原为H2S的过程
脱硝酸作用:在缺氧条件下,异养型去硝化菌把NO3-、NO2 -(还原)分解为气态氮(N2O和N2)的过程。
两种或数种不同化学成分或矿化度的地下水相混合时所形成的地下水,其化学成分与混合前的地下水都有所不同。这种作用称为混合作用。
热力学常用“标准状态”一词,是指温度为298.15K(25℃)、压力为一巴(=105Pa)的状态。
离子强度越大,正负离子间作用力越大
溶解作用分类:全等溶解,不全等溶解
天然水的化学成分:溶解性有机质、无机物质(分子、离子),颗粒物、胶体微粒,天然和人工的同位素,气体,微生物
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7大离子:阴离子:Cl-、SO42-、HCO3-阳离子:K+、Na+、Ca2+、Mg2+
1水的大多数指标应符合饮用水标准;2有一种及以上的组分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3水的动态特别是水质要稳定
水文地球化学的定义:
1水文地球化学是水文地质学的一部分2是在水文地质学及地球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主要研究对象是地下水化学成分的行程和演化,以及各种组分在其中的迁移规律4是探索地球壳层各带地下水地球化学作用的新兴学科
简述海相沉积水的判别依据。
1通过蒸发浓缩过程中残余海相沉积水的水化学特征来判断;2在海相沉积水的蒸发浓缩过程中,CaSO4、Na2SO4、NaCl、MgSO4、KCl、MgCl2依次析出,水中的主要离子的含量在各阶段变化不一致;但Br、Li、B、Rb、I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在各阶段均上升明显;3Br是唯一不参与成岩作用的离子;虽然Br在NaCl析出阶段会以Cl的类质同象元素的方式沉淀,但最终仍有86%的Br将留在海相沉积水中。因此Br可作为海相沉积水浓缩程度的标志。
CaCl2型水的形成学说主要有哪几种?简述CaCl2型水形成的沉积说。
存在着各种学说,如沉积说、渗入说、内生说、重力分异说等等,其中沉积说获得较多的支持;沉积说:CaCl2型水是沉积-埋藏水与沉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在海盆沉积过程中由氯化物盐水及卤水演化形成的。有两种不同的看法:1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在海侵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2NaCl+Ca2+(吸附)=CaCl2+2Na+(吸附);2次生白云岩化作用:现代沉积学研究证实,原生沉积的白云岩几乎不存在,白云岩大多是次生白云岩化产生,即方解石沉积后被含Mg2+的溶液交代而形成:2CaCO3+MgCl2=CaMg(CO3)2+CaCl2可合理解释在白云岩中赋存的CaCl2型水。
渗入成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经历哪几个阶段?
经历了:大气降水阶段;植物-土壤影响阶段;水-岩相互作用阶段;蒸发浓缩阶段
为什么说土壤带是富含有机物的“酸性泵”?
1土壤中存在大量碳酸(大气CO2;光合作用-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富含CO2、NH3等强反应物;根系植物的呼吸作用;嫌氧条件下硫酸盐、硝酸盐可被有机物还原,产生CO2)2土壤生物化学作用产生有机酸,如富里酸、腐殖酸。3DO与黄铁矿、锰结核等土壤中矿物反应也是酸性物质的来源之一。
溶解度:在给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达溶解平衡时,溶液中溶解物质的总量。常用mg/L表示
由一中心离子(一般是金属阳离子)和其周围的配位体(一般阴离子或中性成分)以配位键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复杂缔合物称为地下水络合物。
永久电荷:不受溶液pH值变化而影响的电荷类型称为永久电荷,也叫恒电荷或结构电荷。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水污染特点
①各类工业与大型企业密集在城市,排人城区河段的污染物数量极大,故一般流经城市的河流污染都很严重;②海洋污染,其中以石油污染最为突出;③湖泊交换能力弱,污染物能长期停留,易使水质恶化和引起富营化;④地下水遭受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日益严重,而且一旦污染,不易恢复,甚至不能恢复;
沉积成因水的基本特点:
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性:包括地下水中这些元素的来源、存在形式、浓度的控制因素及浓度的大小。
第一组指标:体现水的质量的指标,包括总溶解固体、含盐量、硬度及钠吸附比。
第二组指标:主要表征水体环境状态的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碳及氧化还原电位。
第三组指标:表征水系统酸碱平衡特征的指标:包括酸度和碱度。
表生带:地球表部存在生物活动的圈带,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表生带是赋存渗入成因水的主要场所。
岩浆成因地下水:狭义上,是指由岩浆直接分异出来的水;广义上,指地下水的组分或水温受到了岩浆活动的影响,即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地下水(包括变质成因水、火山成因水等)。
地下水:贮存于地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地球内部各种水的总和
水的地球化学循环:在沉积-变质作用有次序有方向性的发展过程中,水直接参与岩石、有机物质及气体经历的地球化学作用,并被分解、合成等作用与现象的总和。
地下水污染: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所产生的地下水水质向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
地下水污染物: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进入地下水系统的溶解物或悬浮物,上述物质使地下水水质向恶化方向发展
地下水中计算PCO2较低
HCO3-、Ca2+、TDS高
HCO3-、Ca2+、TDS低
pH值低(7~8)
pH值高(>8)
出露地表后地下水组分变化大,形成泉华
出露地表后地下水组分变化小,一般无泉华
不同岩性地区的地下水化学演化过程说明了什么?
方面,地下水流经过相同的岩层,可能会造成不同的结果;另一方面,地下水流经不同的岩层,经过不同的水化学过程后,也可能会形成相同的水化学类型。例如,NaHCO3型水、Na2SO4型水和NaCl型水都可流经不同的岩层、经过不同的水化学过程而形成。
1沉积成因的地下水数量相当可观;2埋藏深;3无补给来源、一般情况下也无排泄通道;4多为地下卤水、油田水或深层地下热水。
什么是溶滤作用?与溶解作用区别?影响溶滤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岩石中某些组分进入水中的过程,称为溶滤作用。它不破坏岩石的结晶格架,而只有一部分元素进入水中。影响溶滤作用的因素:1水溶液的性质及其中气体的含量;2岩性(不同的岩石所含的矿物不同,遭到溶滤作用的程度产生差异;3水动力条件(取决于地形与构造)。在山区,地形切割强烈,地下水径流条件良好,岩石冲刷彻底,易形成低矿化度的淡水,主要为重碳酸型水;在平原区,地形平坦,地下水径流条件差,流动缓慢加上蒸发作用的影响,易造成高矿化度地下水的形成(溶滤不充分,易溶盐积累)。
沉积成因水的形成形成过程:
沉积物类型:包括海相、陆相两种类型;作用阶段:一般都经历压实、脱水和固结三个阶段。在成岩过程中,原始孔隙度(一般都在70%以上(海相淤泥))到经成岩固结作用后孔隙度(仅有10%左右)变化很大。原始沉积物中只有小部分的水留在已成岩的岩层里,大部分被排出侧向或向上运动,进入孔隙度比较大的沉积物里,贮存起来。
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是指微生物降解水中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以mg/L表示。
总有机碳:总有机碳是指水中各种形式有机碳的总量,以mg/L表示
碱度: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
酸度: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
溶滤作用:岩石中某些组分进入水中的过程,称为溶滤作用。它不破坏岩石的结晶格架,而只有一部分元素进入水中。
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Gr):在标准状态下,某一反应自由能变化。
理想溶液:溶液中离子之间或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离子强度:是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量度,与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和电荷有关,而与离子本性无关。
溶度积:难溶电解质溶于水而成饱和溶液时,在给定温压下,溶液中相应方次的离子的活度乘积。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意义:
1地下水的形成和起源是水文地质学基本理论之一,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对这个课题的解决,应该起到重大促进作用2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实际上是地下水分布和形成规律研究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3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可阐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此乃是当今水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4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可为矿床的形成机理提供水文地质分析方面的依据,为找矿提供有用的信息5在与地下热能开发有关的地下热水、引用与医疗矿泉水及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等诸多方面,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也显示出它的作用,并作出应有的贡献。
丰度效应:地壳元素的丰度控制生物体内所必需的生命元素的现象
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质子数相同,因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但质量数不同,亦即中子数不同的一组核素。
同位素效应:由于质量或自旋等核性质的不同而造成同一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或分子)之间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差异的现象。
同位素分馏系数:指两种物质(或物相)之间同位素比值之(α),即αA-B=RA / RB
承压水盆地下水化学水平分带定义及影响因素
水污染: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引进水质恶化,使水的使用价值降低的现象。
总溶解固体:是指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及化合物的总量。但不包括悬浮物和溶解气体。
含盐量:是指水样各组分的总量,其单位以mg/L或g/L表示。
硬度:以水中Ca2+、Mg2+等碱土金属离子的总和来量度。
化学需氧量: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态无机物所需消耗的氧的量,单位为mg/L。
矿物结构水分为
矿物结构水:存在于矿物结晶格架或晶层之间。分为:结构水:以OH-、H+的形式存在,常温常压下矿物风化释出,如高岭石;结晶水: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结晶格架,高温高压下释出,如石膏;沸石水: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晶层间,常温常压可部分逸出,如方沸石、蒙脱石
我国潜水带分区
永久冻桔地区,空气过分潮湿地区,空气过分干燥地区,空气湿度适中地区—过渡地区,山区。
水文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的对象: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和演化,及各种组分在其中的迁移规律。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是地下水与环境、自然地理、地质背景以及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
与地下水化学组分形成有关的主要化学作用包括:溶解平衡作用,氧化还原作用及界面平衡作用。
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三个条件:机械、热、化学平衡条件
自由能(G):热力学的一个状态函数,也称为吉布斯自由能。指一个反应在恒温恒压下所能做的最大有用功。一个反应的自由能变化以∆G表示
标准生成自由能:在标准状态下,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摩尔纯物质时的自由能变化。热力学的规定,元素和单质的∆Gf值为零
地下水的氧化还原状态影响因素的分析:
1.包气带的性质及其透气性。2.含水层中有机物及其它还原剂的含量3.地下水循环途径
水污染类型
①按水存在形式划分:地表水污染与地下水污染;②按污染物划分:汞污染,酚污染、有机物水污染、热污染等;③按污染物属性划分:物理水污染、化学水污染和生物水污染;④按水域分类:河流污染、湖泊污染、水库污染、海洋污染等。
混合作用的结果Fra Baidu bibliotek产生新的水化学类型,改变水温、矿化度、硬度等。
水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取决于:岩石(或矿物)的组成;地下水的成分;环境的热力学条件:如温度、压力,氧化还原条件等
大陆盐化水一般特点:弱碱性,微咸及咸,成分复杂。
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因素:水与各种岩石的相遇的顺序;地下水系统中所发生的各种地球化学作用。
承压水盆地水文地球化学分带垂直分带
垂直分带:承压水盆地埋藏着几个含水层时,沿垂向上水化学成分分带规律。正垂直分带:矿化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水化学成分也按着水平分带中的更替次序而变化;反垂直分带:上部高矿化度水下面埋藏着低矿化度水,在它们下面,水的矿化度随深度重新增加;复杂垂直分带:水的矿化度随深度增加不只一次的增加或减少
简述岩溶地下水系统开、闭性特征及判据对比。
系统
开系统
闭系统
特征
PCO2基本保持不变
PCO2不断下降
判据
流量、水位动态对旱雨季响应明显
流量、水位动态对旱雨季无明显响应
地下水中有来自地表的污染物(NO3-、Cl-、细菌)
地下水中无来自地表的污染物(NO3-、Cl-、细菌)
地下水中的PCO2高于大气PCO2
地下水污染物分类:化学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致癌,致畸形,致突变
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降解,吸附,沉淀,挥发,生物吸收等作用机理从环境中去除
氢和氧的同位素:氕氘氚(放)16O17O18O
同位素组成的表示方法:以重量或原子百分比表示的某元素中各同位素所占的比例。
简述饮用天然矿泉水基本性质。
脱硫酸作用:在还原环境中,有机质在脱硫酸细菌作用下使SO42-还原为H2S的过程
脱硝酸作用:在缺氧条件下,异养型去硝化菌把NO3-、NO2 -(还原)分解为气态氮(N2O和N2)的过程。
两种或数种不同化学成分或矿化度的地下水相混合时所形成的地下水,其化学成分与混合前的地下水都有所不同。这种作用称为混合作用。
热力学常用“标准状态”一词,是指温度为298.15K(25℃)、压力为一巴(=105Pa)的状态。
离子强度越大,正负离子间作用力越大
溶解作用分类:全等溶解,不全等溶解
天然水的化学成分:溶解性有机质、无机物质(分子、离子),颗粒物、胶体微粒,天然和人工的同位素,气体,微生物
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7大离子:阴离子:Cl-、SO42-、HCO3-阳离子:K+、Na+、Ca2+、Mg2+
1水的大多数指标应符合饮用水标准;2有一种及以上的组分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3水的动态特别是水质要稳定
水文地球化学的定义:
1水文地球化学是水文地质学的一部分2是在水文地质学及地球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主要研究对象是地下水化学成分的行程和演化,以及各种组分在其中的迁移规律4是探索地球壳层各带地下水地球化学作用的新兴学科
简述海相沉积水的判别依据。
1通过蒸发浓缩过程中残余海相沉积水的水化学特征来判断;2在海相沉积水的蒸发浓缩过程中,CaSO4、Na2SO4、NaCl、MgSO4、KCl、MgCl2依次析出,水中的主要离子的含量在各阶段变化不一致;但Br、Li、B、Rb、I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在各阶段均上升明显;3Br是唯一不参与成岩作用的离子;虽然Br在NaCl析出阶段会以Cl的类质同象元素的方式沉淀,但最终仍有86%的Br将留在海相沉积水中。因此Br可作为海相沉积水浓缩程度的标志。
CaCl2型水的形成学说主要有哪几种?简述CaCl2型水形成的沉积说。
存在着各种学说,如沉积说、渗入说、内生说、重力分异说等等,其中沉积说获得较多的支持;沉积说:CaCl2型水是沉积-埋藏水与沉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在海盆沉积过程中由氯化物盐水及卤水演化形成的。有两种不同的看法:1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在海侵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2NaCl+Ca2+(吸附)=CaCl2+2Na+(吸附);2次生白云岩化作用:现代沉积学研究证实,原生沉积的白云岩几乎不存在,白云岩大多是次生白云岩化产生,即方解石沉积后被含Mg2+的溶液交代而形成:2CaCO3+MgCl2=CaMg(CO3)2+CaCl2可合理解释在白云岩中赋存的CaCl2型水。
渗入成因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经历哪几个阶段?
经历了:大气降水阶段;植物-土壤影响阶段;水-岩相互作用阶段;蒸发浓缩阶段
为什么说土壤带是富含有机物的“酸性泵”?
1土壤中存在大量碳酸(大气CO2;光合作用-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富含CO2、NH3等强反应物;根系植物的呼吸作用;嫌氧条件下硫酸盐、硝酸盐可被有机物还原,产生CO2)2土壤生物化学作用产生有机酸,如富里酸、腐殖酸。3DO与黄铁矿、锰结核等土壤中矿物反应也是酸性物质的来源之一。
溶解度:在给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达溶解平衡时,溶液中溶解物质的总量。常用mg/L表示
由一中心离子(一般是金属阳离子)和其周围的配位体(一般阴离子或中性成分)以配位键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复杂缔合物称为地下水络合物。
永久电荷:不受溶液pH值变化而影响的电荷类型称为永久电荷,也叫恒电荷或结构电荷。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水污染特点
①各类工业与大型企业密集在城市,排人城区河段的污染物数量极大,故一般流经城市的河流污染都很严重;②海洋污染,其中以石油污染最为突出;③湖泊交换能力弱,污染物能长期停留,易使水质恶化和引起富营化;④地下水遭受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日益严重,而且一旦污染,不易恢复,甚至不能恢复;
沉积成因水的基本特点:
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特性:包括地下水中这些元素的来源、存在形式、浓度的控制因素及浓度的大小。
第一组指标:体现水的质量的指标,包括总溶解固体、含盐量、硬度及钠吸附比。
第二组指标:主要表征水体环境状态的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碳及氧化还原电位。
第三组指标:表征水系统酸碱平衡特征的指标:包括酸度和碱度。
表生带:地球表部存在生物活动的圈带,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表生带是赋存渗入成因水的主要场所。
岩浆成因地下水:狭义上,是指由岩浆直接分异出来的水;广义上,指地下水的组分或水温受到了岩浆活动的影响,即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地下水(包括变质成因水、火山成因水等)。
地下水:贮存于地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地球内部各种水的总和
水的地球化学循环:在沉积-变质作用有次序有方向性的发展过程中,水直接参与岩石、有机物质及气体经历的地球化学作用,并被分解、合成等作用与现象的总和。
地下水污染: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所产生的地下水水质向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
地下水污染物: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进入地下水系统的溶解物或悬浮物,上述物质使地下水水质向恶化方向发展
地下水中计算PCO2较低
HCO3-、Ca2+、TDS高
HCO3-、Ca2+、TDS低
pH值低(7~8)
pH值高(>8)
出露地表后地下水组分变化大,形成泉华
出露地表后地下水组分变化小,一般无泉华
不同岩性地区的地下水化学演化过程说明了什么?
方面,地下水流经过相同的岩层,可能会造成不同的结果;另一方面,地下水流经不同的岩层,经过不同的水化学过程后,也可能会形成相同的水化学类型。例如,NaHCO3型水、Na2SO4型水和NaCl型水都可流经不同的岩层、经过不同的水化学过程而形成。
1沉积成因的地下水数量相当可观;2埋藏深;3无补给来源、一般情况下也无排泄通道;4多为地下卤水、油田水或深层地下热水。
什么是溶滤作用?与溶解作用区别?影响溶滤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岩石中某些组分进入水中的过程,称为溶滤作用。它不破坏岩石的结晶格架,而只有一部分元素进入水中。影响溶滤作用的因素:1水溶液的性质及其中气体的含量;2岩性(不同的岩石所含的矿物不同,遭到溶滤作用的程度产生差异;3水动力条件(取决于地形与构造)。在山区,地形切割强烈,地下水径流条件良好,岩石冲刷彻底,易形成低矿化度的淡水,主要为重碳酸型水;在平原区,地形平坦,地下水径流条件差,流动缓慢加上蒸发作用的影响,易造成高矿化度地下水的形成(溶滤不充分,易溶盐积累)。
沉积成因水的形成形成过程:
沉积物类型:包括海相、陆相两种类型;作用阶段:一般都经历压实、脱水和固结三个阶段。在成岩过程中,原始孔隙度(一般都在70%以上(海相淤泥))到经成岩固结作用后孔隙度(仅有10%左右)变化很大。原始沉积物中只有小部分的水留在已成岩的岩层里,大部分被排出侧向或向上运动,进入孔隙度比较大的沉积物里,贮存起来。
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是指微生物降解水中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量,以mg/L表示。
总有机碳:总有机碳是指水中各种形式有机碳的总量,以mg/L表示
碱度: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
酸度: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
溶滤作用:岩石中某些组分进入水中的过程,称为溶滤作用。它不破坏岩石的结晶格架,而只有一部分元素进入水中。
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Gr):在标准状态下,某一反应自由能变化。
理想溶液:溶液中离子之间或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离子强度:是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量度,与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和电荷有关,而与离子本性无关。
溶度积:难溶电解质溶于水而成饱和溶液时,在给定温压下,溶液中相应方次的离子的活度乘积。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意义:
1地下水的形成和起源是水文地质学基本理论之一,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对这个课题的解决,应该起到重大促进作用2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实际上是地下水分布和形成规律研究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3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可阐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此乃是当今水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4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可为矿床的形成机理提供水文地质分析方面的依据,为找矿提供有用的信息5在与地下热能开发有关的地下热水、引用与医疗矿泉水及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等诸多方面,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也显示出它的作用,并作出应有的贡献。
丰度效应:地壳元素的丰度控制生物体内所必需的生命元素的现象
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质子数相同,因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但质量数不同,亦即中子数不同的一组核素。
同位素效应:由于质量或自旋等核性质的不同而造成同一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或分子)之间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差异的现象。
同位素分馏系数:指两种物质(或物相)之间同位素比值之(α),即αA-B=RA / RB
承压水盆地下水化学水平分带定义及影响因素
水污染: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引进水质恶化,使水的使用价值降低的现象。
总溶解固体:是指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及化合物的总量。但不包括悬浮物和溶解气体。
含盐量:是指水样各组分的总量,其单位以mg/L或g/L表示。
硬度:以水中Ca2+、Mg2+等碱土金属离子的总和来量度。
化学需氧量: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态无机物所需消耗的氧的量,单位为mg/L。
矿物结构水分为
矿物结构水:存在于矿物结晶格架或晶层之间。分为:结构水:以OH-、H+的形式存在,常温常压下矿物风化释出,如高岭石;结晶水: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结晶格架,高温高压下释出,如石膏;沸石水: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晶层间,常温常压可部分逸出,如方沸石、蒙脱石
我国潜水带分区
永久冻桔地区,空气过分潮湿地区,空气过分干燥地区,空气湿度适中地区—过渡地区,山区。
水文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的对象: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和演化,及各种组分在其中的迁移规律。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是地下水与环境、自然地理、地质背景以及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
与地下水化学组分形成有关的主要化学作用包括:溶解平衡作用,氧化还原作用及界面平衡作用。
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三个条件:机械、热、化学平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