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等教育学潘懋元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等教育概述

(一)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1.高等教育两个基本特点

(1)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门教育,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亦即高等教育的起点是要具有中学毕业水平(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上的特点)。(2).全日制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主干部分,而一般全日制高等学校本科学生的年龄在20岁左右,生理发展已趋成熟(高等教育对像的特点)。

2.研究任务:阐明高等教育领域中主要矛盾并揭示其规律,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实践提供原理、原则和方法的指导。

3.学科性质:从两方面讨论,一是对知识总体的划分角度进行;二是从科学分类角度进行。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应用学科,应用基础学科,各人观点不同。

研究任务:一方面要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解决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诸种问题;一方面在探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教育基础理论,并进一步认识和揭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特殊矛盾及其规律。

4、地位与作用

作为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相对于教育科学总体,体现个性;对于它的分支学科而言,体现共性。

为其他分支学科提供共同的概念、原理和理论基础,包括应用理论、技术理论和一定的基础理论。

5.研究方法

本身没有一种特殊的方法。在方法上,教育科学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6.研究策略

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必须依靠其他科学分支的方法和原理。

教育理论建设三准则:全环节原则、具体化原则、动力性原则

(二)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与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19世纪中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萌芽阶段,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国家事业,在许多国家发展得相当薄弱。二战前,各国没有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组织。

二战后到20世纪60-70年代:高等教育研究成为独立学术研究阶段的重要阶段。出现问题:

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问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问题、高校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校课程与学生需要的关系。(1)建立了国际性的和全国性的以高等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门组织和机构。(2)建立了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系统。

2.中国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二、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

(一)教育的基本功能

人教育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说: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人的才能和志趣的多方面发展;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

个人本位社会本位

(二)教育的规律

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外部关系),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内部规律)。教育受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制约,并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内部规律最基本关系:教育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以及个性特征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影响诸要素的关系。

内外关系:教育外部规律制约着教育内部规律,教育的外部规律只能通过内部规律来实现。洪宝书四规律:教育形态与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教育进展与个体身心发展状态相适应规律;认知系统与动力系统协调发展规律;信息存储总量决定个体发展程度规律。

教育规律:具有多样性;有弹性;属于社会规律范畴。

(三)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三种职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

三、高等教育思想

(一)高等教育思想的涵义与范畴

高等教育思想也称高等教育观念,是对高等教育现象和活动所持的看法,或者说都是对高等教育现象和活动的理性认识。

高等教育思想宏观层面:本质观、价值观、功能观、目的观、发展观、人才观、管理观、

微观层面:学校观、办学观、人才观、知识观、认识观、课程观、教学观与学习观、老师观与学生观、质量观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哲学:真理是相对的,个人的经验比大多数人的经验更重要;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而是使个人的潜能得到不断改造或改组,从而适应社会;教育没有特别的目的,其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教育即生长、即生活;教学应当注重以经验和活动来组织,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中心,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是基本的途径。

要素主义教育哲学:经过历史检验的多数人的经验比个人经验有意义,在人类遗产中存在着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即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这些才是人人所必须学习的,学校的任务是要把这些文化的共同要素传授给年轻一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宰,教学科目是组织教学达到目的的轴心。

(二)中外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永恒主义者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思想:提出培养完人教育思想;提倡通才教育;主张学习永恒学科,编制名著课程;主张大学独立,多方面的实施职能。倡导终身教育观。

要素主义科南特:重视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推行自由选修制,追求教育形式的多样

化;主张协调、平衡大学的职能,大力发展两年制学院。建立专门奖学金制度,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保证学生自由。

逻辑实证主义罗素的高等教育思想:主张只有才能和智力素质较好的人才能入大学;主张大学教育应兼顾学术与功利;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

蔡元培:主张教育应以德育为中心;主张教育独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三)高等教育思想中的基本理论问题

社会导向和学术导向的矛盾:社会导向指高等学校的主旨在于为社会经济、政治需要服务,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术导向强调高等学校应以增进人类科学文化知识,进行高深的学术研究为首务。学和术的关系:学-学问、科学,是认识世界的范畴;术-技术、手段、方法,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基础和应用的关系:社会导向和学术导向在课程和教学领域的表现。

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矛盾:前者强调个人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每个学生在个性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即培养和谐发展的个人;后者强调以社会为中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和国家服务的人才。

通才:具有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善于独立思考,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人才。

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矛盾:

四、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与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联系方式。宏观结构体系和微观结构体系;纵向结构体系和横向结构体系;静态结构体系和动态结构体系。

(一)从学制研究到教育结构研究

学制:学校教育制度,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联系。高等教育学制指高等教育范围内的上述制度。

体制:以领导管理制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规定了某个系统各个有关部门及方面的管理权限和工作范围,以便于各司其职,提高工作效率。高等教育体制是根据国体形式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以高等教育的领导管理制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和领导机构、相对稳定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模式。其功能是划分高等教育管理权限,规范人们高等教育活动范围、方式和行为,维护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

结构:构成或构造的意思。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要素间的联系方式和相互作用形式;诸要素的比例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条件和规律。高等教育结构是高等教育的构成,其结构比较复杂多样,受高等教育内外众多因素的影响。

壬戌学制:设大学校和大学院两级制,大学院的修业年限不定;大学校可设立数科或单科;大学校的修业年限为四到六年,其中医科、法科至少五年,师范四年;大学校采用选科制度,必修课和选修课学校自定;可设三年制专门学校;大学校和专门学校设立专修科。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现行高等教育学制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实施机构有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