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九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九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1 信息与信息技术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性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学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习计算机的开机、关机操作熟悉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2.1 操作系统简介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学习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启动2.2 文件管理学习创建、复制、删除文件和文件夹掌握文件的打开、保存和关闭方法2.3 系统设置与维护学习调整系统设置,如显示、声音、网络等了解计算机的维护和保养方法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文字处理软件简介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安装和启动3.2 文档的基本操作学习创建、编辑、保存文档熟悉字体、段落格式设置方法3.3 图文混排学习插入图片、艺术字、形状等元素掌握图文混排的技巧和方法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1 电子表格软件简介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学习电子表格软件的安装和启动4.2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学习创建、编辑、保存工作表熟悉单元格格式设置方法4.3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习数据录入、排序、筛选方法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和数据分析技巧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5.1 演示文稿软件简介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学习演示文稿软件的安装和启动5.2 演示文稿的制作学习创建、编辑、保存演示文稿熟悉幻灯片布局、设计、切换方法5.3 动画和多媒体效果学习添加动画、声音、视频等元素掌握动画和多媒体效果的制作技巧和方法第六章:网络的基本应用6.1 互联网概述了解互联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特点学习上网浏览、搜索信息和方法6.2 电子邮件的使用学习申请电子、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熟悉电子邮件的附件发送和接收方法6.3 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学习使用即时通讯工具,如QQ、等掌握即时通讯工具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第七章:信息安全和道德法规7.1 信息安全了解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的概念和危害学习防范病毒、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7.2 网络道德法规学习网络礼仪、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了解网络犯罪现象及预防措施7.3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学习病毒查杀、预防病毒的方法掌握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注意事项第八章:数字媒体及其应用8.1 数字媒体概述了解数字媒体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学习数字媒体处理的基本方法8.2 图片编辑软件的使用学习使用图片编辑软件,如Photoshop、美图秀秀等掌握图片的基本处理技巧和美化方法8.3 音频和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学习使用音频和视频处理软件,如Audacity、会声会影等掌握音频和视频的剪辑、编辑、合并等方法第九章:编程基础9.1 编程概述了解编程的概念、作用和发展趋势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9.2 Python编程基础学习Python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控制语句掌握函数、模块和面向对象编程方法9.3 算法与算法分析了解算法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学习常见算法及其分析方法第十章:信息素养与创新实践10.1 信息素养了解信息素养的定义、内涵和培养方法学习信息检索、评估和应用的能力10.2 创新实践学习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培养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3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如主题班会、科普宣传等总结活动经验,提高信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信息的定义和特性、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重点解析:信息的概念和特性是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需要学生掌握信息的来源、表现形式、传递方式等基本知识。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操作桌面等。

(3)学会使用网络浏览器,进行信息搜索和资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信息意识,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概述: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计算机基本操作:学习计算机的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操作桌面等基本操作。

3. 网络浏览器使用:学习如何使用网络浏览器,进行信息搜索和资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网络浏览器的使用。

2. 教学难点:(1)计算机的深入操作技巧。

(2)网络搜索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掌握基本操作。

(3)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浏览器进行信息搜索和资源。

2. 教学手段:(1)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

(2)利用计算机实验室,让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

(3)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和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与演示: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展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演示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掌握基本操作。

4. 任务驱动: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浏览器进行信息搜索和资源。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最新九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最新九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初识电子表格教学内容:电子表格的启动与组成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1.了解什么叫MicrosoftExcel2.掌握如何启动Excel电子表格3.掌握Excel窗口的组成教学重、难点:Excel启动,Excel窗口的组成教法、学法:讲演辅结合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认知操作一. 复习提问1.怎样开机,关机?2.学校机房计算机如何登录入网?二.学习新知1.Excel的自我介绍Excel的特长:进行数据处理,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排序等.2.启动Excel的方法a.单击“开始”按钮b.将鼠标指向“程序”c.单击二级菜单中的“MicrosoftExcel”3.电子表格的组成见kp2下图: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活动单元格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条状态栏工作区行列标签编辑栏工作表标签工作表控制钮三、小结:1.启动电子表格的方法2.电子表格的窗口组成四、学生练习:1、开机2、登录入网3、启动Excel注:我校计算机,可直接在桌面上找到打开它的快捷方式,双击之亦可启动电子表格.五、对照KP2下图及KP3表熟悉Excel窗口的组成启发学生:怎样能使任一个单元格成为活动单元格?第二课小小单元格1教学内容:认识单元格及单元格的选取教学目标:1.知道单元格的地址的表示方法2.掌握单元格的选取教学重、难点:单元格地址表示方法,单元格的选取教法、学法:讲述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提问1.什么是Excel?功能如何?2.Excel由哪些部分组成?二.新授工作簿由工作表构成,工作表由单元格组成.数据的输入,编辑都是在单元格中进行的.现在,先让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单元格.1.小小单元格在一张工作表中,在从A到Ⅳ共256列,1到16384行,共有4194340个单元格.a.单一单元格地址表示法b.单一区域单元格地址表示法c.多区域单元格地址表示法2.单元格的选取a.活动单元格的选取b.区域单元格的选取c.选取整列,整行d.选取相邻的多行,多列不相邻多个区域的选取三.小结:单元格表示与选取方法学生练习:1.开机2.入网3.启动Excel4.用适当方法表示如图所示单元格或区域表示为:()表示为:()表示为:5.在Excel中用鼠标选取下列单元格或区域1.C32.B2:D43.C2:E4,F56.关机第二课小小单元格2教学内容:单元格中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掌握输入,修改,删除数据的方法2.掌握快速移动单元格的方法3.掌握快速复制单元格内容教学重、难点:单元格的基本操作教法方法:讲演结合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提问1.如下图的单元格怎样表示?2.在电子表格中选取如下区域:A1:B2,C3:C7,D2二.新知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单元格中的基本操作:1.输入数据:用鼠标左键单击单元格,把它变为活动单元格,再输入数据;也可以在把它置为活动单元格后,在编辑栏中输入数据2.修改数据:选中,输入新数据,即删除原数据;也可在编辑栏中修改3.快速移动单元格:a.选定要移动的单元格区域b.把鼠标指针指向选中区域的边框上,变为箭头时,按下左键进行拖动,直到目标区域,再放开左键4.快速复制单元格:同上,移动时按住ctrl键……5.清除单元格内容:a.选定要清除的单元格区域b.编辑清除内容c.输入新内容学生操作:一.开机二.入网三.启动电子表格四.在各自的工作站机器上选取复习题2要求的单元格区域五.按要求进行操作1.分别在单元格B2,C2输入数据89,96.。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

让学生学会使用网络,包括浏览网页、搜索信息、文件等。

1.2 教学内容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网络的基本组成:服务器、客户端、路由器等。

网络的使用:浏览网页、搜索信息、文件等。

1.3 教学步骤讲解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演示如何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和文件。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1.4 作业与练习让学生制作一份关于自己喜欢的网站的简单介绍。

让学生完成一份网络使用技巧的练习题。

第二章:电子邮件的使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

让学生学会如何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2.2 教学内容电子邮件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发件人、收件人、主题、等。

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步骤。

2.3 教学步骤讲解电子邮件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

演示如何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2.4 作业与练习让学生发送一封测试邮件给老师或同学。

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电子邮件使用的练习题。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和排版。

3.2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文字输入、编辑、排版、打印等。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技巧。

3.3 教学步骤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演示如何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编辑和排版。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4 作业与练习让学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编写一篇短文,并进行排版。

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文字处理软件使用的练习题。

第四章: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表格处理软件创建和编辑表格。

4.2 教学内容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创建表格、编辑单元格、格式化表格等。

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技巧。

4.3 教学步骤讲解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安全意识和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实例。

3. 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4. 信息技术的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

5. 信息技术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能,以及信息安全防范。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实践、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实践操作等手段。

五、教学课时与安排1. 课时:共15课时。

2. 教学安排:每课时45分钟,按照教学内容分阶段进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3. 实践:安排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信息技术的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掌握程度等,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自我评价: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九、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材。

2. 辅助材料: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指导等。

3.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在线教程、信息安全资讯等。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信息技术企业,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应用。

掌握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理解网络地址和IP地址的转换。

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网络地址和IP地址的转换。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网络协议的应用。

教师演示IP地址的转换过程。

1.4 作业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自主探究网络协议的实际应用场景。

第二章:网络应用2.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应用的分类和常用网络应用。

掌握浏览器的使用和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

2.2 教学内容网络应用的分类和常用网络应用。

浏览器的使用和搜索引擎的搜索技巧。

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网络应用的分类和常用网络应用。

学生实际操作浏览器和搜索引擎,掌握搜索技巧。

教师示范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方法。

2.4 作业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自主探究其他网络应用的使用方法。

第三章:计算机安全3.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学会使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3.2 教学内容计算机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的使用。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计算机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

教师示范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

3.4 作业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机安全的其他方面。

第四章:信息处理与演示4.1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工具。

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和展示技巧。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和表格处理软件。

4.2 教学内容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工具。

演示文稿的制作和展示技巧。

文字处理软件和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工具。

学生实际操作演示文稿的制作和展示。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未来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概述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工作原理。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2.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输入输出、文件管理等。

第三章:网络与通信3.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3.2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等。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交流。

3.3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道德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4.1 文字处理软件概述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操作。

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4.2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输入、编辑、排版等。

4.3 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应用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功能,如表格、图片、公式等插入。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创意设计和文档制作。

第五章:电子表格软件5.1 电子表格软件概述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操作。

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在数据分析、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5.2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让学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如数据输入、表格编辑、公式函数等。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案【篇一: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赵炳芳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符号、动作、情景等载体所呈现的内容。

..载体即媒体 , 多种形式的媒体称为多媒体。

信息技术(it):指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递和应用等相关的技术。

it的全称为information technology 。

二、计算机的发展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作eniac(埃尼阿克) 1946年2月美国2、依据计算机主要逻辑元件组成划分为四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3、依据计算机体积可划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又称个人计算机,pc机)4、计算机发展方向是智能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巨型化、微型化。

三、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美籍匈牙利数学家)3个计算机设计思想:1、计算机五部分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控制器、运算器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只识别0、1)3、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五、计算机病毒是在计算机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能进行自身复制并对系统有破坏作用的计算机程序。

属于非法程序,通常是出自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之手。

计算机病毒通过传播依附在正常程序上,该正常程序称为宿主程序。

①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程序,不是生物病毒,对人体无害。

②传染介质:软硬磁盘、计算机网络、(盗版)光盘等。

③特点:传播性、潜伏性、破坏性、隐蔽性、寄生性④感染计算机病毒后,应先用杀毒软件查杀。

最彻底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办法是格式化磁盘(缺点是未被感染的数据也被删除,并对磁盘有损伤)。

⑤防病毒软件查杀病毒的能力滞后于新病毒的产生。

⑥常见的防病毒软件有:金山毒霸、江民软件、瑞星杀毒、诺顿杀毒、卡巴斯基等。

⑦防范:数据备份、安装防病毒软件、复制文件前先查病毒、不要轻易打开不认识的人寄来的电子邮件、上网时使用防火墙。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应用掌握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实例1.3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了解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未来信息技术的可能发展方向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认识计算机的各个硬件组件理解硬件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2.2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了解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应用2.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第三章:网络基础与应用3.1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与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3.2 互联网的基本应用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如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文件等3.3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措施,如防范病毒、黑客攻击等掌握网络道德规范,如尊重他人隐私、不发布不良信息等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4.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与基本功能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4.2 制作与编辑文档学习制作与编辑文档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文字、设置字体、段落格式等4.3 文档的打印与输出掌握文档的打印设置与输出方法第五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5.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定义与基本功能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5.2 创建与编辑电子表格学习创建与编辑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等5.3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掌握电子表格的数据分析功能,如排序、筛选、公式计算等学习电子表格的数据可视化方法,如图表制作等第六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6.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定义与基本功能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方法6.2 制作与编辑演示文稿学习制作与编辑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如添加幻灯片、插入文本框、图片等6.3 演示文稿的展示与播放掌握演示文稿的展示设置与播放方法第七章:数据库基础7.1 数据库的概述了解数据库的定义、功能与发展历程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7.2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学习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数据库、添加数据、查询数据等7.3 数据库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学校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第八章:编程基础8.1 编程语言的概述了解编程语言的定义、分类与发展趋势掌握一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与使用方法8.2 简单的编程实例学习并实践简单的编程实例,如计算器、文本排序等8.3 编程思维与算法了解编程思维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学习基本的算法设计与分析方法第九章:信息素养与伦理9.1 信息素养的概述了解信息素养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培养方法掌握信息检索、评估与利用的基本方法9.2 网络伦理与法律学习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与规范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著作权法等9.3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学习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防范病毒、黑客攻击等掌握个人隐私保护的方法与技巧第十章:综合实践与应用10.1 项目设计与实施学习项目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实践一个小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如校园网站、小游戏等10.2 信息技术与创新思维了解创新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学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10.3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应用实例探讨信息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第十一章:多媒体技术基础11.1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组成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组成元素,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11.2 多媒体软件的使用学习常用的多媒体软件工具,如音频编辑软件、视频编辑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11.3 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学习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原则与流程实践制作一个简单的多媒体作品第十二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2.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了解CAD的概念、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技巧12.2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学习CAM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CAM软件和系统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12.3 3D打印技术简介了解3D打印技术的原理、种类和发展前景学习3D打印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第十三章:计算机与13.1 的基本概念理解的定义、目标和研究领域掌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3.2 的应用案例学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等13.3 的发展趋势与伦理问题了解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讨论伦理问题和应对策略第十四章:信息技术的职业规划14.1 信息技术行业的职业分类与发展前景了解信息技术行业的职业岗位和分类掌握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14.2 职业技能与素养的要求学习职业技能的培养方法和途径掌握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方法14.3 职业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学习职业规划的制定原则和方法实践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并进行实施第十五章:信息技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要求15.2 信息技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影响学习如何在信息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3 信息技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应用实例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编写了一个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的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初中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精选3篇

初中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精选3篇

初中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精选3篇【导语】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在线制作APP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APP的制作方法。

2.通过体验离线和在线制作APP,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制作APP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是制作一个漂亮的APP,难点是APP的发布。

教学建议:建议本课用1课时。

本课的内容是在线制作APP,要求电脑能够上网。

如果电脑不能够上网,或者网速很慢,建议还是继续用上一课所用的软件离线制作APP。

在线制作APP的网站有很多,如应用公园、腾讯风铃、简网APP工场、金和IU等,建议老师上课前检查哪些APP制作网站可用,学生制作APP不一定要用教材中推荐的这些网站,老师可以推荐更好的APP制作网站。

不管选用什么网站在线制作APP,教材中制作多媒体APP的项目流程都可供学生参考。

教材中制作APP的任务是《我的班级》,老师可以收集班级的活动资料(包括照片和文字资料)发给学生,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APP制作。

APP的图标可以用Photoshop制作,也可以用在线图标制作网站生成图标。

教材中推荐了在线图标制作网站:“米色图标网”()。

利用该网站可用快速制作APP图标。

学生还可以在百度中搜索出更多的在线图标制作网站。

如果启动页面等图片需要处理,可以使用Photoshop。

学生制作完成后,自然希望看看效果,老师可以挑选一些较好的APP安装到手机上,让学生看看在手机上的运行效果。

教学参考资源在线APP制作网站:1.应用公园:/2.腾讯风铃:/3.简网APP工场:/离线制作APP学习目标:1.体验APP的制作和发布过程,了解APP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学会制作不用编程的APP。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APP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难点是制作一个漂亮的APP。

教学建议:建议本课用1课时。

前面几课主要是讲手机及各种应用,手机的应用离不开APP程序,因此在本单元的最后两课安排学生制作APP,让学生对智能手机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使用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2)使学生了解并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应用程序,如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Word)、表格处理软件(如MicrosoftExcel)、演示文稿软件(如MicrosoftPowerPoint)等。

(3)让学生学会使用网络资源,包括浏览网页、搜索信息、文件、发送电子邮件等。

1.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3)通过上机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信息技术。

(3)培养学生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2.1计算机基本操作(1)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

(2)键盘与鼠标的使用。

(3)桌面与窗口的基本操作。

(4)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2.2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1)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Word)的使用。

(2)表格处理软件(如MicrosoftExcel)的使用。

(3)演示文稿软件(如MicrosoftPowerPoint)的使用。

2.3网络资源的使用(1)浏览网页。

(2)搜索信息。

(3)文件。

(4)发送电子邮件。

三、教学方法3.1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

3.2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3探究式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4项目式学习教师设计实践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4.1课时安排本学期共3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4.2教学进度安排(1)第1-8课时,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2)掌握常用的信息处理工具,如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演示文稿等;(3)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和交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2)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养成良好信息素养;(3)培养学生具备合作、分享、创新的精神,用信息技术为人类发展做贡献。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信息技术概述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第2课时: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字体、段落格式的设置3. 表格的制作和编辑第3课时: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1. 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单元格的合并、拆分、调整3. 数据排序和筛选第4课时: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2. 幻灯片的设计和制作3. 动画和过渡效果的设置第5课时:互联网的基本使用1. 互联网的概念和发展2. 浏览器的使用和网页搜索3. 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操作技能。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行为、合作意识等,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 结果性评价:通过课堂练习、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操作系统等。

2. 使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包括浏览网页、搜索信息、使用电子邮件等。

3. 培养学生安全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意识,防止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欺诈。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使用操作系统(Windows)。

2. 互联网的基本操作:浏览网页、搜索信息、使用电子邮件。

3.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安全知识: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如何避免网络欺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互联网的基本操作、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安全知识。

2. 教学难点:操作系统的高级应用、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电子邮件的设置和发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2. 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都安装有操作系统和互联网连接设备。

2. 准备教学PPT,包括文字、图片、动画等多媒体素材。

3. 准备实际操作案例,包括计算机病毒防治案例、网络欺诈案例等。

4. 准备电子邮件账号,用于学生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计算机和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并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操作系统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互联网操作讲解:教师讲解互联网的基本操作,包括浏览网页、搜索信息、使用电子邮件等。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7.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指出不足之处,鼓励优秀学生。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领域;(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开关机、文件管理等;(3)学会使用常用的信息技术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浏览器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安全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3)培养学生正确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信息技术概述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第2课时:计算机基本操作1. 开关机及桌面操作2. 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3. 输入法选择与使用第3课时: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2. 文档的创建、编辑与保存3. 字体设置、段落格式化第4课时:浏览器的使用1. 浏览器的启动与退出2. 网页的浏览与收藏3. 搜索引擎的使用及信息检索第5课时:网络基本概念与安全1. 网络的分类与作用2. IP地址、域名和电子邮件的概念3. 网络安全知识及防护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操作方法;2. 示范法:演示计算机操作过程,引导学生跟随实践;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5. 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2. 操作实践:检查学生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任务,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4.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材;2. 计算机及其多媒体设备:用于学生实践操作和课堂演示;3. 网络资源:用于学生浏览、搜索相关信息;4. 教学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浏览器等;5. 安全防护软件:用于讲解网络安全知识。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范文6篇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范文6篇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范文6篇信息技术的范围非常大,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可以称作信息技术。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范文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九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范文一、指导思想本册教材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初中阶段教学目标“学会应用对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结合目前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中学生对“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加工”知识的迫切需求而编写的。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计划针对九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 、excel 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这一届九年级学生信息技术教师更换较多且不是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上课,学生对部分教材内容没有学习,上信息技术课习惯较差,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但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练习巩固的机会较少,而且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

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教材情况分析本册教材以简单介绍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为切入点,学习并掌握音频、图像、视频三种常用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方法,通过完成获取、加工多媒体素材的实际任务,获得处理多媒体信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完成更精彩的多媒体作品提供了资源与技术保障。

通过亲历加工多媒体作品的全过程提高自己制作多媒体作品的水平。

九年级的主要任务做好迎考准备,本学期除了学习本册书的内容,还要复习七年级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操作基础和WORD的基本操作与应用。

四、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是: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

2、初步掌握获取与加工图像素材的简单方法。

3、初步掌握获取、加工音频和视频素材的简单方法。

初三信息技术教案(3篇)

初三信息技术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信息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 信息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的复杂性。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的广泛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些信息技术产品的图片,如电脑、手机、互联网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产品的出现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信息技术是什么吗?它又是如何发展的呢?二、新课讲授1. 信息技术的起源(1)介绍信息技术的起源,如计算机的诞生、互联网的诞生等。

(2)讲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计算机的诞生到互联网的普及,再到现在的物联网、大数据等。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1)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如教育、医疗、交通、金融等。

(2)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如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能交通等。

三、课堂活动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信息技术应用领域,讨论该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 小组汇报: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和提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信息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2. 提醒学生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五、课后作业1. 收集关于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资料,整理成一份报告。

2. 思考信息技术在未来生活中的应用,写一篇关于信息技术发展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信息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第2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新人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设计(全一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设计(全一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设计(全一册)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材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操作技能。

-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和工作。

-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主动探索和创造新的信息技术应用。

教学内容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等。

2. 办公软件应用: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巧。

3. 网络应用与安全:包括网络概念、互联网的使用与安全、常用网络服务等。

4. 多媒体技术应用:包括音频、视频、图像的处理和编辑、多媒体制作等。

5. 程序设计基础:包括编程思想、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等。

教学策略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 结合实际生活和工作情境,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中。

2. 引导学生自主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和参考资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合作研究环境,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研究和进步。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项目设计和实践中鼓励学生提出和实现自己的创新想法。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课堂作业:通过课堂练和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2. 项目设计与实践:通过学生完成的项目设计和实践活动,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考试:定期组织考试,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希望通过本教材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培养其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九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信息、数据、信息素养等。

2.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互联网、多媒体、编程等。

3. 网络资源的使用:搜索引擎、在线学习、社交软件等。

4. 信息技术的安全与道德: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道德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网络资源的使用。

2. 难点:信息技术的安全与道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安全与道德。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掌握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安全与道德。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掌握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

5.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安全与道德。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关实践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实践操作能力:检查学生完成实践作业的情况,评估学生的操作技能。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

3. 实践材料:学生分组讨论的案例、实践作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基础一、教材分析:本章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的内容。

这一章是学生在学习了初二的多媒体演讲稿的制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接触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概念,属于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新奇事物很感兴趣,处于对事物理解的感性认识阶段。

感知事物时,往往是目的性不够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对事物的主要与次要特点分辩不清,还不能客观或全面地分析问题。

因此,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诱导、疏通与渗透。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②了解媒体的种类及特性。

③掌握多媒体的常用工具软件。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3、情感目标:通过大量知识和资料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及特性,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常用的多媒体软件的使用。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媒体及多媒体工具的使用方法,多媒体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了解多媒体信息的分类,并掌握简单的多媒体信息输入和处理方法,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1)学生互动探讨的学习方法(2)总结、归纳六、课时安排:4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一、引入新课:很久以前信息的交互方式只是有文本和文字,计算机的出现,给人们不但减轻了劳动强度,更是提高了效率,多媒体的出现,语音和图像的实时获取,使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渠道大为扩展,促进了各个学科的发展和融合,开拓了计算机在各个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从而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给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一场革命。

二、相关的概念介绍:1、什么是媒体:称声音,图像,图形,文字等为信息的载体,也称媒体。

在计算机领域,媒体有两种含义:(1)指用以存储信息的实体,比如:软盘,光盘,和半导体存储器。

(2)指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像等。

2、什么是多媒体:a.一般理解:将影像、声音、图形、图像、文字等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实现一定的功能,称之为多媒体。

b.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3、什么是多媒体技术:a.一般理解:多媒体技术就是要把机器处理的信息多维化,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处理,使之能更好地满足人类在感官上全方位的多媒体需求。

b.指综合了各种已有的媒体,以计算机为基础,运用了先进的传播手段的一种技术。

4、多媒体技术的几个特性:1)、信息载体的多样性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其中前三种占了95%的信息量。

计算机以及与之相类似的设备都远远没有达到人类的水平,在信息交互方面与人的感觉相去更远。

2)、协同性是指协调性,也就是各种媒体能后有条不紊地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机地配合,协调一致。

3)、实时性及时性,在人的感官系统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多媒体交互,就好象面对面地交流一样,不会出现一方停滞,声音和图像都是连续的。

4)、集成性它是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象人的感官一样。

三:课堂小结:由学生自己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然后,教师指出重、难点,要求掌握。

四、课后反思:学生求知欲浓厚,对这节课的知识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第二课时:常见媒体种类与使用一、常见媒体的种类台式多媒体五类: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

文本.txt.doc.rit图像.bmp.Jpg.Gif.Wmf声音 .wav.midi视频 .avi.mpg.rm.wmv.mov动画 .flc.fli二、常见媒体的技术常识1、文本软件有:WPS 、WORD、WINDOWS中的notepad等。

获取途径:主要有键盘输入和扫描识别。

还有手写识别、语音识别等。

键盘输入是最常用的方式。

扫描识别技术是将文本扫描成一定格式的图像,再重复转换成计算机文本的一种新兴技术,它主要由扫描仪和OCR软件组成。

2、图像获取图像的方式有:扫描仪、数码相机、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中制作。

获取和处理图像时的重要技术参数:图像尺寸:指图像的大小分别率:使用单位为:DPI。

图像颜色深度:一幅图像能拥有多少种颜色,如黑白是两种颜色,颜色深度为1。

颜色深度是8的图,有256种颜色。

亮度、对比度:色彩所引起的人眼对明暗程度的感觉、图像中的明暗变化或者亮度大小的差别。

色调、饱和度:光呈现的颜色、颜色的深浅程度。

3、声音计算机中,声音文件主要有MIDI文件和数字音频文件两大类。

MIDI是国际标准化乐器数字接口的缩写,其音乐文件的优点是储存量小、载入速度快、音乐悦耳动听。

制作和编辑可以通过MIDI 制作系统完成。

数字音频文件是对模拟声音通过采集和数字化转换后得到的,其格式有.WAV、.WMA、.MP3等。

制作和处理可以通过音频处理系统来完成。

4、视频视频制作系统:采集编辑转换5、动画比静态图像更能表达许多信息。

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少,对处理器的要求也抵。

三、学生讨论在平时使用多媒体软件的过程中,应注意那些问题?提示:制作作品和应用方面来讨论。

四、多媒体作品制作过程中使用媒体文件需注意的问题使用及处理媒体文件切记一个宗旨:在多媒体作品中使用的媒体文件,处理过程、运行表现过程都是基于计算机的。

因此,需注意:1、文字的处理要注意系统语言平台问题。

2、在图像的处理和使用上,要注意分辨率的采用。

3、声音和影像的处理和使用,要用通用的压缩方式,以使可移植性加强。

五、课后反思:同学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第三课时:多媒体工具软件一、引入新课:在制作各种需要的媒体素材时,需要用到各种多媒体工具软件。

目前我们学习过那些软件呢?学生思考回答:二、介绍几种多媒体工具软件1、文本工具文字处理软件,例如:windows自带的(wordpad)写字板。

Office 中的“word”等。

Ocr。

2、图形工具矢量图:文件小,重新设置大小不会改变其品质。

位图:放大后会出现锯齿现象。

共有的特点:A、显示图形B、图形素材库C、专业图形库3、图像工具功能:A、显示图像,包括屏幕上的定位。

B、图像编辑,包括文件管理,图像文件格式的转换。

C、图像压缩,文件大时候,需要压缩。

D、图像扑捉,利用数码相机、数字化模板和图像扫描仪实现。

E、图像素材库,提供一些现成的素材。

常用图形图像工具有:PHOTOSHOP CS6、ILLUSTRATOR CS6、FREEHAND、CORELDRAW、PHOTOIMPACT、Mediastudio等。

4、音频工具音频包括WAVE文件和MIDI文件。

主要功能有:A、音频播放B、音频编辑C、音频录制D、声音素材库常用工具软件:CoolEditPro、Cake-WalkPro5、视频工具功能:A、显示视频B、视频编辑C、视频压缩D、视频捕捉E、视频素材库常用工具:Mediastudio、Premiere6、播放工具多媒体播放工具重要用语显示、浏览、播放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

常用的工具有:Windows media player Real player Quicktime player 等。

7、动画工具主要功能:A、动画显示B、动画编辑C、动画素材库常用工具软件:Ulead GIF Animator、Cool3D、Flash等。

三、学生讨论你知道哪些软件可以抓取屏幕图像?尝试截几幅图。

操作课的时候可以试试。

四、课后反思: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同学们的了解很少,建议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先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后,再上,效果会更好。

第四课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一、引入新课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目的是为了应用,作为本身是一种高科技的技术,它有较强的渗透性。

那么,大家可以说出来,你所知道的多媒体应用的领域吗?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二、新课探究一起来讨论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领域。

1、教育交互学习模拟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技术逼真地展现实验过程,随心所欲地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实验材料”完成实验。

2、信息查询丰富人们的生活学生举例:查询资料,查询试题,查询天气预报等。

3、娱乐三维游戏CD音乐观看VCD、DVD 数字视频多媒体点播系统,多媒体家电等。

4、通信(1)、多形式的信息互动交流,不同的交流形式适合不同的信息。

加强了信息的有效性。

(2)、在浏览网页时候,看到的不仅是文字,还有声音,动态图像,三维影像。

5、出版物电子出版物以光盘的形式出现。

包括:CD---ROM VCD DVD特点:A、图、文、声并茂B、价格低廉C、便于携带、检索、查询三、小知识电子书又称ebook ,是与传统的图书相对而言的,它其实就是将图书的内容制作成一定格式的电子文档,通过特定的设备来阅读的新型图书。

阅读方式(特点):A、专用的阅读器来读。

B、电子书浏览器阅读。

C、手机、MP3来阅读。

获取途径:通常从网上下载。

四、学生讨论1、阅读电子书,比较与普通书有什么不同?提示:通过分析电子书的特点来讨论。

2、想一想,如果计算机真的和人一样有视觉、听觉、味觉,它们是怎么实现的呢?说一说你想到的可能的方案。

五、课后反思:同学们讨论激烈,热情很高,兴趣很浓。

Unit 11过去n.past2现在,目前n.present3刚才adv.just4曾经/used to5自…以来conj.since6曾经adv.ever7北方的,北部的adj.northern8已婚的,结婚的adj.married9妻子n.wife (pl. wives)10街区n.block11自…以来prep.since12在…期间prep.over13把…变成…/turn …into14污染;污染物n.pollutionpollute,polluted15工厂n.factoryfactories16废料;废品n.waste17意识到;实现vt.&vi.realize (=realise)18改进,改善vt.&vi.improve19形势,情况n.situation20在某种程度上/in some ways21然而adv.however22不可能的adj.impossiblepossible, possibly23以前,过去,已经adv.before24孤独的,寂寞的adj.lonelylonely, alone25不时,有时,偶尔/from time to time26尽管,即使这样adv.anyway27丈夫n.husband28采访;会见n.interviewinterviewrer29一生/all one's life30还,仍adv.yet31近来,最近adv.recentlyrecent32过去的adj.past33环境n.environment34交通车辆,运输工具n.transport35环境,条件,状况n.condition36返回vi.return37最近,上一次;最后st38到(在)国外adv.abroad39小学教育的;初级的adj.primary40保持联系/keep in touch(with)41交流,交际vi.&municate42交流,交际munication43(答语)正是,没错adv.exactly44习惯于,适应于/be/ get used to45狭窄的adj.narrow46开阔的空地n.open spaceUnit 21旅行n.travelling (=traveling) traveller 2嘿,喂excl.hey3想念,思念vt. Miss4极好的,美妙的adj.fantastic5(在)室内的adj.indoor6过山车,环滑车n.roller coaster7速度n.speed8乘坐n.ride9卡通片,动画片n.cartoon10人物n.character11这样的(人或物)det.&pron.such12例如/such as13(庆祝)游行n.parade14魔法n.magic15派,馅饼n.pie16感觉到,意识到vt.feel17两人,两件事物;几个人n.couple 18一对;几个,几件/a couple of19在…末尾/at the end of20城堡n.castle21沙;沙滩n.sand22农村,乡下n.countryside23结束adv.over24结婚,嫁,娶vi.&vt.marrymarried 25死的adj.dead26美丽;美人n.beauty27海边的adj.seaside28主题公园n.theme park29帆船运动,航行n.sailing30除了…以外prep.except31景色,风景n.view32高山n.mountain33公事;商业;生意n.business34出差/on business35直达的,直接的adj.directdirectly36航班;航行n.flightfly37要点n.point38细节n.detail39美味的,可口的adj.delicious40海鲜n.seafood41机场n.airport42亲戚n.relativeUnit 31联网的,在线的adj.online2节目;计划,方案n.programme3遥控器n.remote control4(表示惊奇、高兴等)啊excl.ah5频道n.channel6鍵盘n.keyboard7机件;单位n.unit8(电脑)主机n.main unit9鼠标n.mouse (pl. mice/mouses)10显示屏,屏幕n.screen11文字处理n.word processing12收到,接到vt.receive13导游,向导n.guide14图标n.icon15点击vi.&vt.click16亚洲Asian17非洲n.AfricaAfrican18欧洲n.EuropeEuropean19美洲n.America American20世界著名的,举世闻名的adj.world-famous 21贸易n.trade22南方的,南部的adj.southernsouth23国际的adj.international24聚集,集合vi.&vt.gather25巨大的adj.huge26黑暗n.darknessdark27岛屿n.island28几个,数个det. Sever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