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讲了直线超声电机的运动机理、分类,叙述了国内外直线超声电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外直线超声电机的应用领域和前景。
关键词:直线超声电机;超声电机;直线电机
0 引言
超声电机是近20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驱动装置。它采用了与传统电磁型电机截然不同的全新原理和结构形式,不需要磁铁和线圈,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激发某种特定形式的超声振动来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从而获得运动和力(矩)的输出。这种新型电机一般工作于20 kHz以上,故称为超声电机。超声电机具有电磁电机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如低速大扭矩、不需齿轮箱即可直接驱动负载、扭矩体积比大、结构紧凑、响应快、有静态保持力矩等,能满足宇宙飞船、人造卫星、导弹、机器人、精密仪器、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产业对电机所提出的短、小、薄、低噪声、无电磁干扰等特殊要求。直线超声电机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电机,能直接产生直线运动和直接输出推力,具有控制性能好,可步进、伺服工作,容易同计算机接口相连,实现智能化和机电一体化,无需运动转换机构,可以直接驱动等优点,开发前景非常广阔。随着超声电机应用领域的拓宽,直线超声电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国内外
超声电机的研究热点。
1 直线超声电机研究现状
1.1直线超声电机的驱动原理及分类
直线超声电机主要由驱动振子和直线导轨(或滑块)两部分组成。其中,驱动振子一般由压电元件和弹性体构成,其驱动原理是利用压电元件激励出弹性体的超声频域共振,并使驱动面上的质点产生椭圆运动,借助摩擦力推动驱动振子,或固定驱动振子而推动滑块前进。电机弹性定子所驱动的移动体作直线运动,而非转子电机的旋转运动。
直线超声电机诞生至今,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根据把超声振动变换为沿一定方向驱动力的方法不同,可分为行波型和驻波型两类,根据定子(动子)的工作型式
不同,又可分为自行式和非自行式;根据电机的尺寸看,可从毫米级到厘米级。由于超声电机主要是利用超卢振动来工作的,因此以其振动的特定模式(如弯曲、扭转、纵振等)为核心来进行分类,比较能反映出超声电机的特点,目前开发出的超声电机主要类型如图1所示。
图1 直线型超声电机的分类
1.2国内外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现状
1.2.1国外现状
自80年代开始,国外一些从事超声电机技术研究的学者和科研机构就着手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其中,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它掌握了世界上大多数超声电机技术发明专利,已研制出多种型式的直线超声电机。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都不甘落后,他们已经或正在投入大批的人力、物力开发超声电机,努力追赶日本。特别是美国,MIT、Pennysyvania州立大学著名的智能材料研究所也开始从事压电材料和超声电机的研究,还有NASA设在加州理工的JPL实验室等。在德国,有University of Paderborm,Darmstad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等都在研究超声电机。在英国,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工程系也在对超声电机进行研究和开发,EMS公司已开始小批量生产。在法国,有Besancon University等大学正在开发和研究超声电机。其他,如意大利、瑞士、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的大学也都相继研究和开发超声电机H1。
超声电机最早是在1973年提出来的。1982年日本学者指田年生最早提出了行波型直线超声电机,一种是直梁式,另一种是环梁式行波型。早期超声波直梁式直线电机如图2所示。
图2 直线行波超声电机结构图
1986年日本学者上羽贞行等做出的这种电机,采用Φ20mm兰杰文振子,无负载运行,最高速度为10m/s,最大推力为0.4N,效率为3%。研究发现行波方式不适于直线超声电机,因为圆形结构才是实现行波的天然条件。由于行波型直线超声电机在实用上的种种不利因素,从1988年起,直线超声电机研究开发的主流转向了驻波型。
1988年日本的富川义朗等人研制了单足式驻波型直线超声电机。实验表明,即使在很低的输入功率下/该电机也能很平稳的运动4实验测得:输入功率为0.5W 时,速度为20mm/s,推力为2N .1989年,他又提出了利用矩形板的第一阶纵向振动和第四阶弯曲振动模态的平板型直线超声电机,如图3,试验测得样机效率为
20.8% 。后来他又提出了利用第一阶纵振和第八阶弯振模态的平板型直线超声电机/试验测得样机无负载最大速度为70cm/s,最大推力为4N,该电机的最大特点是结构简单、扁平、速度快。
图3 单足式驻波型直线超声电机
1991年,文献提出了一种单π型驻波直线电机,其振子由弹簧施加预应力保持与滑板接触,通过摩擦使滑板作直线运动,结构如图4所示.这种π型直线超声电机,1993年被日本SUNSYU公司应用到其X-Y定位仪上。
图4 平板型直线超声电机
图5 单π型直线超声电机结构示意图
从1995年至今,日本、美国、法国、韩国相继推出了各种形式的超声电机。如2002年日本人Minoru Kuribayashi Kurosawa提出了一种低功率驱动、高效的声表面波直线电机,结构如图5所示。主要由压电材料的基片(定子)、基片上的叉指换能器(InterdigitalTransducers简称IDT)以及在基片上运动的滑块三部分组成。2004年,韩国的YongraeRoh等人研制出一种结构比较简的行波直线超声电机。该电机定子由一块金属板和连接在板上的两个压电陶瓷板组成。两块压电陶瓷用存在特定相位差的电压来激励产生不同的驻波,当两种驻波相互作用时就可以转换成行波,从而驱动动子运动,改变产生驻波的相位差就可以改变其运动方向。同年,Lee Dong-Kynu等人研制出了一种基于振动梁的复合直线超声电机。
图6 声表面波直线超声电机工作原理
最早的直线超声电机是行波型直线超声电机。1982年日本学者指田年生提出了两种行波型直线超声电机,一种是直梁式,另一种是环梁式,分别如图7(a)和2(b)所示。
图7 波型直线超声电机
直梁式由直线轨道与两端分别用于激振和吸振的兰杰文振子组成。利用轨道中产生单一行波来驱动移动体,其驱动机理与行波旋转型USM相同,通过交换激励振子和吸收振子的功能,可以方便地改变滑块移动方向,但是由于发射端的发射振子要激励整个传动棒,只有很小的部分是用来驱动移动块,所以其效率只有3%左右,单位力密度值极小。为了提高驱动效率,德国达姆施塔特科技大学应用力学系的Hagedorn、Seemann等人,于20世纪90年代初研制出封闭式结构的行波直线超声电机(图7(b)),并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与试验研究。与此同时,Mhermann、W.Schinkothe等于1998年制作了利用定子环面内弯曲模态工作,用粘贴在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