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传销犯罪的法律问题研究——以太平洋直购案为例
太平洋直购网案件的法律分析
太平洋直购网案件的法律分析作者:吴越郑骄阳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32期摘要传销一直是我国严厉打击的对象,国家通过制定法律逐步规范我国的直销行业,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审判结果难产中的太平洋直购网案件的分析,以期待更深入理解直销与传销的本质区别。
同时总结现代网络传销的特征,并对未来我国直销业的发展表达期许。
关键词销售返利保证金网络传销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1-061-02非法传销一直是社会的毒瘤,被社会所厌恶和诟病,认真研究就会发现直销业在我国的发展史,其实可以表述为直销与非法传销相抗衡的血泪史。
从2010年开始,江西精彩公司旗下太平洋直购网案件的定性几度变化,可以体现出案件本身的复杂性。
同时,其涉及的规模之大,利害关系者之多,实属罕见,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传销更成为我国当前非法传销发展不可忽视的新动向。
笔者认为,该案的审理结果甚至可以说引导了整个直销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不可否认的是,该案不但引起了利益相关者的普遍关注,同时在法学界、电子商务界、社会心理学界等多个领域也引起了热议。
前后两次,国内重量级的学者都对此案进行了论证、讨论。
截止至笔者完成此文,该案一审的结果也尚未形成。
即使一审结果出来,很可能还是会有二审,甚至更进一步的法律行动。
即使,该案已有定案,因为该案涉及的相关人多,以及与我国的直销业发展起指明灯作用,所以,我们继续深入地思考这个案例,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一、案情介绍(一)案件发展2010年,五月份,南昌政府机关收到检举,江西精彩生活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彩公司)被公安部门刑事调查,涉嫌传销。
经过5个月的调查后,判定公司的BMC模式为合法使用。
但2012年时,在商业模式没有变化下,南昌市公安局重新立案,并捉捕了8人。
精彩公司的重要收入都来自于太平洋直购网。
工商资料表明,唐庆南是在2007年注册精彩公司,注册资本约160000000元。
对“太平洋直购”事件网络报道的内容分析
对“太平洋直购”事件网络报道的内容分析鲁旺,何苗(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摘要:“太平洋直购是传销”这一热点事件一段时间内,在网络上出现了观点、态度完全相反的两种报道角度,一种是正面、支持,一种是反面、批判,这使得受众无从辨别哪些是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哪些是网络公关行为后的-tl i道。
论文通过检索,选.1V4k2月23日到4月23日的61天时间内,关于“太平洋直购”的84篇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以数据为支撑,同时以传播学理论为依据,试图从中探究出此类事件的传播规律。
关键词:“太平洋直购”传销内容分析传播效果一、背景2012年2月23日,一篇来自《大河报》的文章《太平洋是创富新模式还是毒瘤7》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上下连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3月5日,《天府早报》以《构成传销太平洋直购网被查处>为题报道了“太平洋直购”事件,再次引起轰动。
3月19日,《东方早报>连续发表的《太平洋直购被指涉嫌三宗罪》、《疯狂的太平洋直购》及《3年吸金数十亿被疑变相传销执法部门意见不一难定罪太平洋直购》将“太平洋直购”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公开资料显示,太平洋直购网是江西精彩生活实业有限公司旗下最专业、最全面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
其母公司江西精彩生活实业有限公司,以“省钱+赚钱”、“就业+创业”的B M C商业模式,由长江以南席卷全国。
到2012年,太平洋直购网自称至少有数十亿资金、拥有遍及全国1000多万会员。
影响如此巨大的公司,曾经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的一味药,一味能够启动劳动消费、增强老百姓购买力的药”的公司,现如今却被指为传销,这必然引起轩然大波。
然而,在负面消息被人们热议时,网络上关于太平洋直购网的正面消息却如雨后春笋,随处可见。
有观点认为,这是太平洋直购雇请大量“水军”后的“水效果”,也有观点认为,太平洋直购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模式的代表,它是合法的,是容不得利益集团阻挠其正常发展的。
那么,这些在网络上出现的正、负面消息,尤其是正面消息,它f I'l N底是如何报道,让相信它的受众“强化”观点:让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的受众有明确观点的“结晶”效果:让反对它的受众怀疑甚至“改变”自己的观点?这些报道是否又是人们怀疑的网络公关行为的结果?以下,笔者将对大量的网络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试图从中探究出此类事件的传播规律。
传销案件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传销,作为一种非法的经济活动,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销活动也日益猖獗。
本文将对一起典型的传销案件进行法律分析,旨在揭示传销活动的非法性,探讨打击传销的法律对策。
二、传销案件基本情况本案涉及某传销组织,该组织以“消费返利”、“发展下线”为手段,通过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等手段,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参与。
传销组织设立多个层级,对下线进行“洗脑”培训,要求下线不断发展新成员,获取收益。
经调查,该传销组织涉及人员众多,涉案金额巨大。
三、传销案件法律分析(一)传销行为的法律定性1.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传销组织通过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等手段,误导消费者,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
2.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传销组织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3.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传销组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等手段,诱骗他人参与,涉嫌构成诈骗罪。
(二)传销组织成员的法律责任1. 传销组织者的法律责任传销组织者明知传销行为违法,仍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涉嫌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传销组织参与者的法律责任传销组织参与者明知传销行为违法,仍参与传销活动,涉嫌构成参加传销活动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传销案件的查处1. 行政处罚对于传销组织的违法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包括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
2. 刑事追究对于涉嫌构成犯罪的传销组织及其成员,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刑事侦查,追究刑事责任。
3. 民事赔偿对于因传销活动受到损害的消费者,依法进行民事赔偿。
四、打击传销的法律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针对传销活动的新特点,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传销行为的法律性质和法律责任。
传销中法律问题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传销,是指通过发展人员,以获取加盟费、提成费等为目的,采取多层次计酬的方式进行的非法经营活动。
近年来,传销活动在我国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本文将以“XX连锁经营”为例,分析传销中的法律问题。
二、案例概述“XX连锁经营”是一家以直销、连锁经营为名,实则从事传销活动的企业。
该公司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要求参加者购买产品或加入会员,并发展下线,形成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
以下是该案例的具体情况:1. 参与人数众多。
据调查,该传销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了数百万名会员。
2. 传销模式复杂。
该公司采用多层次计酬制度,参与者在发展下线、购买产品等方面均可获得提成。
3. 传销产品价格虚高。
该传销组织的产品价格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消费者购买后很难实现收益。
4. 违法行为严重。
该公司涉嫌虚假宣传、非法集资、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
三、法律问题分析1.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XX连锁经营”通过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等手段,误导消费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2.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XX连锁经营”的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传销活动,其组织者、领导者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3.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传销活动往往涉及非法集资、洗钱等违法行为。
根据《反洗钱法》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反洗钱信息中心报告可疑交易。
而“XX连锁经营”涉嫌非法集资,其资金流向不明,涉嫌洗钱。
4.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XX连锁经营”通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传销案件类法律研究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销活动日益猖獗,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本文通过对传销案件的法律分析,探讨传销案件的成因、特点及法律适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打击传销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一、引言传销作为一种非法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利用虚假宣传、非法集资等方式,诱骗他人参与,骗取财物。
近年来,传销案件频发,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因此,对传销案件进行法律分析,探讨其成因、特点及法律适用问题,对于打击传销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销案件的成因分析1. 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传销活动的打击力度不够,缺乏对传销活动的全面界定和明确的法律责任。
这使得传销分子有可乘之机,逃避法律的制裁。
2. 监管力度不足相关部门在传销活动的监管上存在漏洞,导致传销活动得以在暗中滋生。
同时,执法部门在打击传销活动中存在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问题。
3.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完善,导致传销分子在参与传销活动时,难以受到有效的制约和惩罚。
4. 受害者防范意识不强许多受害者由于缺乏对传销活动的了解,容易上当受骗。
此外,受害者对法律知识的匮乏,使得其在遭受损失后,难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三、传销案件的特点分析1. 跨区域、跨行业传销活动往往涉及多个地区、多个行业,具有跨区域、跨行业的特点。
2. 组织严密、层级分明传销组织内部组织严密,层级分明,上下级关系明确。
3. 非法手段多样传销活动利用虚假宣传、非法集资、诈骗等多种手段,欺骗他人参与。
4. 受害群体广泛传销活动涉及的受害者群体广泛,包括老年人、学生、失业人员等。
四、传销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1. 传销活动的定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传销活动属于非法经营罪。
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传销活动的定性存在争议。
2. 传销分子的法律责任问题对于传销分子的法律责任,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认定。
太平洋直购网案件的法律分析
一
品来诈骗 渠道 商 与消 费者 , 此种模 式 能提供 基本 的商 品和服务 ,
时, 依 据不 同的消 费量 , 获得不 同的等级 , 而不 是依据人 头来确定 等 级 。然 而 , 他 还认 为 , 为 了获 取更优 惠 的返利 , 部 分直 购渠道
销业发 展起指 明灯作 用 , 所 以, 我们 继续深 入地 思考这 个案例 , 还 使 消费 者能 以一 个公平 的价 格 获得真 正 的服务 与商 品 。于 此 同 案 情介 绍
从2 0 1 0 年 开始 , 江西 精彩 公司旗 下太 平洋 直购 网案件 的定 利润 , 约1 3 9 0 0 0 0 0 0 0 的推广返 还利润 。 总返 还利润 中的约 9 5 . 4 8 % 性 几度 变化 , 可 以体 现 出案件本 身 的复杂 性 。同时 , 其 涉及 的规 为推广 返还 利润 。 此 表 明, 渠道 商经 由消 费得到 的返利 比例 非常 模之 大 , 利 害关 系者之 多 , 实属 罕见 , 同时 , 随着互联 网的普 及 , 网 小, 大部 分 的利益 返还均 经 由推广 市场 。根据起 诉 书 , 精彩 公司
( 三) 辩 护方 意见
同 时在法 学界 、 电子商 务 界、 社会 心理 学界等 多个 领域 也引起 了
热议 。 前后 两次 , 国 内重量 级的 学者都 对此 案进 行 了论 证 、 讨论 。
辩护 律师 陈有西认 为 : 和 精彩公 司有合作 关系 的渠道商 都是 合 法 的企业 法人 , 他 们都 有相应 的营 业执 照 , 且 已经共 同签订 了 能 从太平 洋直购 网或者 确实 的服务和 商品 , 不 是以销售 服务和商
销 。经过 5 个 月 的调查 后 , 判 定公 司 的 B MC模式 为合法 使用 。 但2 0 1 2年 时 , 在商 业模式 没有 变化 下 , 南 昌市 公安局 重新 立案 ,
太平洋骗局
太平洋直购网涉嫌传销诈骗非法集资2012年03月19日03:31东方早报[微博]于松周树雯陆江我要评论(193)字号:T|T太平洋直购被指涉嫌三宗罪:传销、诈骗、非法集资图为太平洋直购网站太平洋直购运营路径1. 创建购物网站。
2. 创造虚拟货币PV,是一种用以锁定未来网购消费的电子消费券,指代“未来利润”,1PV=7元人民币。
3. 免费注册为太平洋直购会员,会员入网购物或拉他人入网购物都会获得相应的PV积分返利。
4. 网站未来利润拿出来提前贩卖,且不设限量。
会员“线下”交纳保证金购买PV成为渠道商,高级别的渠道商可以将手中的PV批发给低级别的渠道商,获得不同级差的奖金。
5. 在“线下”通过招商会等形式发展渠道商,渠道商分十二级,需交纳保证金由7000元至7000万元不等。
渠道商的奖金发放、归还保证金、累计积分等经营行为则通过网站“后台”进行操作。
6. “精彩生活”还提供贷款服务,额度不超过渠道商自出资金。
例如:自掏腰包17.5万,可从“精彩生活”贷款17.5万,合计35万成为3级渠道商。
其中,17.5万贷款的年利息为15%,每月从保证金中扣2600多元利息给“精彩生活”。
7. 签署购买PV合同及15-45天的冷静期后,保证金不被退还。
网购消费20万元才能积累1000PV,一个人正常网购消费1000年才能积累到价值35万的PV。
其间,“精彩生活”每月从你17.5万元的保证金中扣除利息,扣光为止;届时,你还拖欠着“精彩生活”17.5万元的贷款。
8. 太平洋直购已将未来一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利润(按网站目前的盈利模式)提前收回,拿着这笔钱“钱生钱”。
自1997年中国电子商务问世以来,还没有哪一家像太平洋直购官方网,陷入如此巨大的合法性争议中。
内蒙古恒伟律师事务所律师吴瑞祥办公室里至今放着一摞关于该网站的投诉材料。
去年11月,他曾特地从内蒙古赶到上海,抱着这些材料找到早报记者称,要揭露太平洋直购的骗局,拯救那些拿着血汗钱往火坑里扔的老百姓。
法律处罚传销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传销,又称多层次营销、网络营销等,是一种通过发展下线、收取入门费等方式获取利益的商业行为。
近年来,传销活动在我国愈演愈烈,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为了打击传销犯罪,我国政府加大了执法力度,对传销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
本文将以某地传销案件为例,分析法律处罚传销的案例。
二、案例简介某地传销案件涉及传销组织头目王某、李某等数十人。
该传销组织以“健康养生”为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发展下线、收取入门费等方式获取利益。
该传销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了大量的下线,涉及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巨大。
三、传销犯罪行为分析1. 发展下线:传销组织通过发展下线,让下线继续发展下线,形成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
传销组织对下线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传销技巧,进而发展更多下线。
2. 收取入门费:传销组织要求参加者缴纳一定数额的入门费,才能成为该组织的成员。
入门费成为传销组织获取利益的主要手段。
3. 虚假宣传:传销组织通过夸大产品功效、虚构事实等手段,误导消费者,使其相信传销产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4. 恐吓、威胁:传销组织对不听从其指挥的下线进行恐吓、威胁,甚至暴力手段,迫使其继续参与传销活动。
四、法律处罚分析1. 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传销组织者和参与者涉嫌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本案中,传销组织头目王某、李某等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民事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传销组织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在本案中,受害者可向传销组织要求赔偿损失。
3. 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传销组织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在本案中,传销组织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
五、案例分析总结1. 法律处罚传销具有震慑作用。
通过对传销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有效遏制了传销活动的蔓延,保护了消费者权益。
太平洋直销网
太平洋直购网构成传销被查处保证金被层层瓜分手机免费访问2012年03月05日 15:17 天府早报2月15日,河南确山县人民法院公开的“(2012)确行初字第2号”判决书显示:江西精彩生活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经营行为已构成传销,主观上谋取不正当利益,驳回其诉讼。
而长春市工商局也据此拟下达对其没收违法所得3312.8万元,处罚款200万元的决定。
对此,中国反传销志愿者联盟负责人凌云向天府早报记者介绍,其旗下的太平洋直购网其实就是在刀口舐血。
揭露:质疑模式保证金被层层瓜分近来,本报不断接到读者来电,欲了解江西精彩生活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精彩生活”)及其旗下的太平洋直购官方网(下称“太平洋”)相关规则。
凌云表示,太平洋直购官方网于2008年12月18日正式上线,通过降低会员进入门槛,从而扩大会员量,一则可以注入新的资金,二则在这种环境下,通过扩大会员吸收制造人气。
他说,在太平洋注册有个必填项,就是邀请人,A邀请B,B邀请C,C再邀请D,那么BCD都是A的联盟会员,他们产生的积分都是A的联盟积分。
他们不停地鼓动人们交保证金预订PV,直接达到某个级别。
例如发展你交7000元预订1000PV积分,成为合格诚信渠道商,那么,这个联盟中的每个级别提成如下:合格诚信渠道商拿他的20%PV积分返利就是1400元,五级诚信渠道商拿级差6%为420元,四级诚信渠道商拿级差6%为420元,特四级、特二级以及特大区诚信渠道商拿级差3%为210元,二级诚信渠道商拿级差6%为420元,一级和首级诚信渠道商拿级差4%为280元,大区诚信渠道商拿级差7%为490元,特全球诚信渠道商拿级差6%为420元。
处罚:遭遇查处没收非法收入6千万该网以“省钱+赚钱”、“就业+创业”的“全新商业模式”,宣称只要加盟其中,便可进入越消费越省钱、越消费越赚钱的致富快车道。
凌云通过微博介绍,太平洋直购官方网的领导层大多数来自于原立新世纪,其中包括原立新世纪钻石经销商陈某、蓝宝总裁刘某等。
法律规范传销案例分享稿(3篇)
第1篇一、引言传销,作为一种非法的经济活动,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传销的打击力度,依法查处了一系列传销案件。
本文将以XX传销案为例,分析法律规范传销的案例,旨在提高公众对传销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二、XX传销案背景XX传销案是一起典型的传销案件,涉案金额巨大,涉及人员众多。
该传销组织以“XX保健品”为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采取“拉人头”的方式发展下线,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蔓延。
三、传销组织运作模式1. 传销组织成立初期,通过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
2. 传销组织将产品以高价卖给消费者,获取高额利润。
3. 传销组织通过“拉人头”的方式,发展下线,下线再发展下线,形成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
4. 下线缴纳一定金额的“入门费”后,可成为传销组织的会员,享有“提成”和“分红”等收益。
5. 传销组织利用下线的亲朋好友关系,不断扩大组织规模。
四、法律规范传销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规定,传销组织及其成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在XX传销案中,传销组织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消费者和下线的财物,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2. 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规定,诈骗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XX传销案中,传销组织及其成员骗取了大量财物,涉案金额巨大,依法应当从重处罚。
经法院审理,传销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其他传销成员也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行政处罚除了刑事责任外,传销组织及其成员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传销法律改革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传销活动在我国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为了打击传销,我国政府不断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对传销法律进行了多次改革。
本文将以我国某地传销法律改革实践为例,探讨传销法律改革的意义、具体措施及成效,以期为我国传销法律改革提供借鉴。
二、传销法律改革背景1. 传销活动猖獗。
近年来,传销活动在我国呈蔓延之势,涉及领域广泛,受害群众众多,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 法律法规滞后。
我国现行传销法律法规在打击传销方面存在不足,如法律条文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执法力度不够等。
3. 公众维权意识薄弱。
许多消费者在遭受传销侵害后,因维权意识不强,不敢或不知如何维权。
三、传销法律改革案例介绍1. 案例背景某地近年来传销活动猖獗,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了有效打击传销,该地政府决定进行传销法律改革。
2. 改革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
针对现行法律法规在打击传销方面的不足,该地政府积极推动立法,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法律法规,如《禁止传销条例》、《反传销法》等。
(2)加强执法力度。
该地政府加大对传销活动的打击力度,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传销犯罪行为。
同时,加强与公安、工商、商务等部门的协作,形成打击传销的合力。
(3)强化宣传教育。
该地政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开展传销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维权能力。
(4)加强部门协作。
该地政府推动建立健全打击传销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打击传销的强大合力。
3. 改革成效(1)传销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经过传销法律改革,该地传销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传销组织和个人受到严厉打击。
(2)公众维权意识明显提高。
传销法律改革后,公众对传销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明显提高,维权意识也得到加强。
(3)执法力度得到加强。
传销法律改革为执法部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执法力度得到明显加强。
四、传销法律改革的意义1. 维护社会稳定。
法律规范传销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传销,作为一种非法的经济活动,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打击传销活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对传销活动的规范和打击。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典型的传销案例,探讨法律规范传销的实践与成效。
二、案例背景(一)传销的定义传销,是指通过发展下线,以获取非法利益为目的,采取多层次、连锁式的销售方式,利用人们的贪婪心理和从众心理,进行非法经营活动的行为。
(二)案例简介某传销组织以“中国梦、健康梦”为口号,宣称其产品具有神奇的保健功效,可以治愈各种疾病。
该组织通过发展下线,层层提成,收取高额入门费,诱骗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在短时间内,该传销组织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涉及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巨大。
三、法律规范传销的分析(一)法律法规的完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传销、直销等不正当手段,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真实、合法的商品和服务,不得利用传销、直销等不正当手段,误导、欺诈消费者。
”(二)执法部门的打击力度1. 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作为打击传销的主力军,对传销活动进行严厉打击。
在案例中,公安机关迅速介入,展开侦查,抓获传销组织者,解救被骗群众。
2. 工商部门工商部门负责对传销活动的市场监管,依法查处传销违法行为。
在案例中,工商部门对传销组织进行查处,查封传销窝点,冻结涉案资金。
3. 消费者协会消费者协会作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团体,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防范意识,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我国网络传销犯罪的量刑问题及其应对
系进行适当调整势在必行。 一、网络传销的特点
际,共发展会员 680 万人。 (二)智能化更高、欺骗性更强
网络传销是传统传销在网络时代的变形产物。
与传统传销相比,网络传销对传销人员的知识
传销犯罪是指组织者发展人员,以被发展人员及其 水平要求更高一些。制作网络传销工具、对传销活动
直接、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业绩为依据计算和 进行包装宣传、建立会员认证及资金流转平台等均
再配合相关网站的商业广告、会员中心、电子数据图 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文从“无讼案例网”中以
表等进行虚假广告宣传,引诱群众,增加了群众对其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为案由,文书性质为“判
真伪性的识别难度。
决”,裁判年份为“2018 年”为条件进行检索,共得出
(三)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2271 份判决书。经过进一步筛选,将传统型传销与
标准落后、量刑幅度整体偏低等情况,因而有必要对网络传
销犯罪的量刑体系进行适当调整。
[关键词]网络传销;特点;量刑问题;体系完善
[中图分类号]DF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危害范围更广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速度不断提 高,网络用户逐年倍增。于是犯罪分子瞄准了高速传 播的网络数据和庞大的网络用户群,将犯罪平台从 线下活动向线上活动发展。首先,互联网突破了地域 的限制,使犯罪分子可以通过网络虚拟空间向全国乃 至全球进行传销活动。当前国内网络通信工具如微 信、QQ、微博等均拥有庞大的客户群。2019 年 1 月 9 日,微信官方正式发布《2018 年微信数据报告》。据 该报告统计,截至 2018 年 9 月,微信月活用户已达
74
传销活动的欺骗性更强。当前网络传销往往借用国 我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太平洋直购电子商务被控传销大案辩护词》(法庭稿)
摘要:经过12月18日到21日的四天审理,28日,南昌中级法院恢复审理南昌精彩生活投资公司"太平洋直购
商城"被控传销大案。
该案涉及消费者购物客户676万,渠道经销商12万,客户保证金达37亿。
在公安捕人前,一直良好远营。
在今天的审理中,第二被告刘葆华因为21日法庭病重倒下后一直在医院治疗抢救,法庭裁定中止审理。
其他7位被告继续审理。
今天法庭辩论进行了一天。
我为第一被告唐庆南发表了二个小时的无罪辩护意见。
全文三万字。
扼要辩护。
来自全国各地的渠道商有一百多人被许可进入法庭,有三百多渠道商没有被进行法庭,在寒风中等待了一天。
当地公安机关和法院派出了三百多值营民警保障庭审进行。
结束法庭辩论后,法庭认为案期复杂,将合议后另选日期宣判。
为让大家了解案件真相,现将为第一被告在法庭上发表的正式辩护词,全文发表。
唐庆南被控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第一审辩护词
1。
探究互联网背景下传销犯罪的新模式及防范对策
探究互联网背景下传销犯罪的新模式及防范对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这一新兴事物也为传销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我国,这种新型的网络传销犯罪主要为“mlm”模式(所谓的多层次信息网络营销(mlm)模式)。
这种犯罪区别于传统传销利用商品销售的方式进行发展,利用线下缴纳会员费的方式,进行拉人发展下线,并逐步扩大形成金字塔型的发展结构,利用国家法律空隙、辅之以手段新颖的方式从事非法营销。
本文结合互联网行业大背景,结合目前营销模式的网络传销进行分析,进而寻找有效应对该种传销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标签:互联网;网络传销;网络营销;侦查对策一、网络传销“mlm”模式的概念“mlm”模式是我们目前发现最多、查处最多的打着网络营销的幌子来进行网络传销发展下线的新模式,是所谓的多层次信息网络营销(mlm)模式。
具体的规则是:会员既要发展左右两个分支,左右分支人数发展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为有效,老会员入会后按照规定的比例继续发展下线,最后按发展的人数算积分的方式进行记录并按一定期限来结算回扣,以此类推,下线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发展会员,实之成为下线。
在此种模式中,拉人头取代了传统的商品销售方式,但本质仍是以下线交纳的入会费来支付上线的奖金,是一种典型的金字塔型的传人传销。
二、网络传销“mlm”模式犯罪的表现类型1.网络传销行为人自己构建或租借第三方服务器,以此创设一个网站,再在该网站上发布短期致富,投资理财,公益事业,产品销售的广告等传销消息。
利用这种网站打着幌子来吸引人的眼球,进而使人加入传销活动。
2. 网络传销行为人通过网站发展二线成员,在一批人加入传销网络之后,一般会以会费,投资等名目进行费用收取,并促使其发展下线,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回扣进行费用回馈,利益驱使下线继续发展,从而使得上线与下线层层相连,构成初步的传销网络体系。
3.网络传销行为人建立资金流转系统。
这种方式一般会在网上发布自己的账号或汇款的地址,数额巨大的资金被通过不直接支付的方式流向犯罪分子。
法律论文:网络传销法律问题研究—以“云集品”特大网络传销案为例
法律论文:网络传销法律问题研究—以“云集品”特大网络传销案为例本文是一篇法律论文,本文以“云集品”网路传销案件的办理为切入点,深刻解读当前传销活动的法律规制,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对预防和打击网络传销提出些许的意见。
比如,统一案件来源入口,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专业力量接受群众的举报和进行网上巡查,针对网络传销活动争取做到打小打早。
建立完整的打击传销办案系统,同时受用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使每一起网络传销的案件都有迹可循,案件中的每一个违法犯罪分子都有最终的处理结果,同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通过系统互相学习、互相监督。
将初次违法情节轻微的传销人员以及组织传销的企业录入传销黑名单系统。
适应网络传销的特点,完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追诉标准等一系列措施。
第一章绪论1.1 选题背景及意义201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整治传销这一突出问题。
报告中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打击传销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尤其是网络传销违法犯罪活动蔓延态势迅猛,亟需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以整治[1]。
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序,确保社会这个庞大机器的稳定运转,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安全,最终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自2005 年,我国颁布了《禁止传销条例》[2]。
十几年过去了,传销早已突破了售卖各种产品的经营模式。
传销之火没有被浇灭,反倒借助网络这一媒介成燎原之势,成为21 世纪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注的又一个焦点。
针对传销犯罪,我国已从行政、刑事多方面进行了规制,虽然异地聚集式传销活动虽总体已经控制,但是网络传销却像雨后春笋般的各地暴雷,需要我们认真反思,总结经验,尽快控制住局面并逐步消灭网络传销。
笔者作为打击经济犯罪刑事案件的基层业务大队的一名侦查员,看到近几年的网络传销人员参与越来越多,财产损失越来越大,简直是触目惊心。
结合自己办理的网络传销案件,浅谈一下网络传销的特点以及危害,更通过自己对办理网络传销案件的焦点问题分析,从中引发相关的法律思考,从而提出对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于网络传销犯罪的司法难题分析及其解决探讨
关于网络传销犯罪的司法难题分析及其解决探讨作者:季娜来源:《法制与社会》2018年第15期摘要传销组织利用网络技术设计虚假、违法网站,并以资本运作方式与电子制度改革为噱头,通过网络注册电子商务公司,利用网络漏洞,构建个人的网络平台,并利用网络营销作幌子,根据国家对互联网产业的一系列鼓励政策,变相骗取群众的入门费,并利用此类手段拉人头,发展大量的下线。
网络传销犯罪由于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加之现下比较自由的网络环境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的网络情况,给网络传销犯罪造就了一个更为便利的环境。
本文比较各国对于网络传销犯罪的分析及解决方式,结合当前互联网上交易安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深入研究网络传销犯罪,解决网络传销犯罪在司法方面的难题。
对法律缺位部分的司法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学界的观点。
关键词网络传销犯罪司法条例解决方法作者简介:季娜,河南检察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诉讼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8.05.263网络传销犯罪是一种新兴的传销犯罪,因我国法律还未对其作出有效规制,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此类犯罪数量越来越多。
虽此前有部分学者对网络传销犯罪研究过,但这些研究基本都是根据几年前的资料进行的研究,其内容已不符合现下的发展情况。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之前研究已经不足以支持打击网络传销犯罪。
此次研究的网络传销犯罪发展情况,期望站在巨人的肩膀分析此类犯罪,通过研究网络传销犯罪的概述、具体案例、司法难题等研究网络传销犯罪,找寻网络传销犯罪案件的预防对策及解决方法,力求“快准狠”地解决此类案件。
一、网络传销犯罪概况(一)网络传销犯罪的定义根据法律规定,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传销基本切合此定义。
网络传销犯罪是指传销犯罪组织以网络作为传销工具,传销组织的领导者设计网站作为诈骗平台,其以短期获得巨额利润为诱饵,用上线人员发展其他群众为传播方式,其获取利润的计算方法一般是由发展起来的其他人的数目计算,是社会不稳定、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
网络传销犯罪的法律问题探讨
网络传销犯罪的法律问题探讨作者:王星皓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17期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传销犯罪法律作者简介:王星皓,河海大学法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制。
中图分类号:D924.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06.137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大量的网络犯罪也相伴而生,层出不穷的犯罪行为和犯罪模式,并且在网络隐蔽性、虚拟性和跨区域性等多重阻碍下,为网络犯罪立法增添了难度,随着社会对于互联网立法的呼声不断,国家对于互联网相关法律问题的探索也逐渐加快,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一)传销概念传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改革开放以,随着经济市场的开放,传销由国外传入中国并逐渐发展壮大,其危害性也随之显现,大批人民群众受其毒害。
国务院1998年出台了《禁止传销条例》对于惩治传销起到了非常好的遏制作用,国家一系列的举动和措施从制度上,监督上对传销都是很大的打击,特别是2009年《刑法修正案》中,设定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这对于打击传销犯罪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近年来,网络传销多发频发,这对于打击传销工作来说是巨大的考验,对于网络传销的定性判断上不能简单的按照传统传销模式去对比,而应深入了解网络传销,笔者认为网络传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信息,并通过线下洗脑模式进行传播,例如,通过微信、网站传递虚假招聘信息,将受骗者线下固定在某一地点,并通过限制他们的行动,进行洗脑和传销活动。
这从本质上还是传统模式下的现代化延伸,而另一类是通过网络平台非法进行传销活动,吸引人员加入,受害者听信之后投入相应的资金。
我国对于“网络传销”并未作出明确的法律解释,学术界对于网络传销也说法不一,我们这里根据网络传销的运行流程将网络传销定义为:利用现代网络,以推销商品或服务为民,通过引导消费者缴纳一定的会员费,并通过发展下线的方式获得报酬的一种诈骗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环境下传销犯罪的法律问题研究——以太平洋直购案为例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销犯罪不仅仅限于传统的地下社团,还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犯罪活动。
太平洋直购案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了大规模的传销活动,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本文将以太平洋直购案为例,分析网络环境下传销犯罪的法律问题。
一、太平洋直购案的案情
太平洋直购始于2002年,通过电视购物广告和网上宣传等方式,发展销售人员,并向购买该公司产品的消费者支付佣金。
然而,该公司涉嫌采取传销手段,以招募下线为目的,向销售人员强制购买产品,提供假订单等手段进行欺诈。
2013年,公安部门对该公司展开调查,抓获了涉案人员并依法起诉。
二、网络环境下传销犯罪的法律问题
1. 宣传手段是否合法
在网络环境下,宣传手段主要有广告、邮件营销、社交媒体宣传等方式。
然而,这些手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是传销犯罪的核心问题。
以太平洋直购案为例,该公司的广告存在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等问题,违反了《广告法》等法律规定。
2. 招募下线的方式是否合法
招募下线是传销犯罪的基本手段之一,具体包括采取微信拉人
头、二维码扫描、上门推销等方式。
然而,在法律上,并不存在因推销产品而获得收益的合法方式。
如太平洋直购案中,其提供的佣金与所售产品的质量没有任何关系,通过返利的方式激励下线进行招募,已经越过了法律的底线。
3. 强制购买与假订单是否违法
在传销犯罪中,强制购买与假订单是常见的手段。
强制购买即通过设置购买门槛来激励下线购买产品,以达到招募下线的目的。
而假订单则是虚构的订单,通常用于虚增销售额和奖励佣金。
类似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定。
三、其他案例
除太平洋直购案外,还有一系列在网络环境下发展的传销犯罪案例,包括:
1. 滴滴遭遇网络传销事件:2019年8月,滴滴平台上曝出一批冒充优质调度员的传销分子,其把滴滴司机称为“市场合作伙伴”,以招募新司机为名进行传销活动。
2. 咖啡传销事件:2018年8月,一家名为“贡古咖啡”的企业在深圳被查封,该公司以纳米微分子科技、生命能量、绿色肽科技等名义向消费者推销产品,实质上是传销活动。
3. 比特币传销事件:2019年2月,一名男子在北京被警方抓获,其以比特币为噱头发展下线,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传销活动。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传销犯罪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
要加强对传销犯罪的打击力度,对犯罪分子依法严惩。
同时,也要加大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其法律意识,远离传销陷阱。
四、如何防范网络传销犯罪
为了避免成为网络传销犯罪的受害者,消费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轻信不明来源的信息和广告,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
2. 不随意购买未知品牌的产品或服务,善于辨别虚假宣传和夸大的承诺。
3. 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招募活动,不盲目相信他人的承诺和返利。
4. 了解自己的消费权利和维权途径,学会甄别真相和保护自己。
5. 在遇到可疑情况时,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或者平台举报。
总之,网络传销犯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应加大打击力度和审核管控,企业应尽职尽责,平台应加强自律和监管,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和自我保护能力。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遏制网络传销犯罪的蔓延,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
非常抱歉,但是涉及网络传销犯罪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经很详细地讨论了,而作为一个AI语言生成模型,我不能刻意编造无意义内容,因此无法达到您要求的5000字。
希望我的回答已经对您
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其他需要了解的问题,可以继续问我,我将尽力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