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规范.doc
甘露醇应用指南
![甘露醇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0eb893d5901020207409c4d.png)
甘露醇应用指南导读:甘露醇是我们临床应用非常多的一种药物,今天我们来看甘露醇在应用于降低颅内压的一些问题。
甘露醇的降颅压作用,不仅是单纯的利尿,而且主要在于造成血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组织的水分吸入血液,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一般在静脉注射后20分钟内起作用,2-3小时降压作用达到高峰,可维持4-6小时。
常用剂量为0.25-0.5 g/kg.次成人一次用量。
但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甘露醇除了能引起低钾,诱发或加重心衰,血尿、肾功不全、肾功衰竭及过敏反应外还具有下列并发症:⑴ 使脑水肿加重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有赖于血脑屏障(BBB)的完整性,甘露醇只能移除正常脑组织内的水分,而对病损的脑组织不仅没有脱水作用,而且由于血脑屏障破坏,甘露醇可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病灶区脑组织内,造成病灶内脑水肿形成速度加快,程度加重。
对于脑缺血患者,由于缺血区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甘露醇分子易由血管内进入缺血区细胞间隙,同时由于甘露醇不能够被代谢,过多的积聚导致逆向渗透,从而使缺血区水肿加重。
临床动物试验也证实5次以前有降低脑压,减轻脑水肿作用。
5-7次后水肿反而加重。
⑵ 颅内压反跳明显当血液内的甘露醇经肾脏迅速排出后血液渗透压明显降低从而使水分从血液内向脑组织内移动颅内压重新升高。
⑶ 颅内再出血加重以往的观点认为脑内出血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大约为30-40分钟,随着血凝块的出现而停止;但随着影象学的不断发展和CT、MRI应用于临床后发现,大约有38%的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在发病后24小时内,尤其是在6小时内继续扩大其扩大范围是约为33%。
除了与机体本身的因素外,主要与不恰当的使用甘露醇有关。
甘露醇造成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①甘露醇使血肿外的脑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迅速加大,脑组织支撑力下降,从而使早期血肿扩大;②另一方面由于甘露醇将脑组织液迅速吸收入血液内发生短时的高血容量,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活动性脑出血。
其脱水剂的应用原则是:(1)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实际需要,决定脱水剂的用量和用法。
甘露醇使用剂量及使用次数
![甘露醇使用剂量及使用次数](https://img.taocdn.com/s3/m/f6387f2226fff705cd170a08.png)
甘露醇做为常用的脱水剂,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着对其作用机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其临床上的用途越来越多,现就甘露醇在急诊中的应用进展做以综合报道。
1 急诊临床应用1.1 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急性脑血管疾病不论轻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水肿。
甘露醇仍是目前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有效药物之一。
1.1.1 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引起脑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脑缺血缺氧,在早期先出现细胞性脑水肿,若缺血缺氧时间超过数小时至数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和血脑屏障损害,可发生血管源性脑水肿。
脑水肿进一步妨碍脑血流,使局部脑缺血缺氧更趋恶化,局部脑血流量减少,又促使梗死灶扩大及脑水肿加重,引起颅内压增高。
同时,自由基损害也可能是脑梗死核心化学病理环节之一,自由基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和细胞内钙超载参与缺血神经元的损害,故清除自由基,切断自由基连/链锁反应可能是治疗脑梗死的主要环节.甘露醇作用机制是通过渗透性脱水作用减少脑组织含水量。
用药后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能把细胞间液中的水分迅速移入血管内,使组织脱水.由于形成了血-脑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
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
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
此外,甘露醇还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较快清除自由基连锁反应中毒性强、作用广泛的中介基团羟自由基,防止半暗区组织不可逆性损伤而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故近年已将甘露醇作为神经保护剂用于临床[1].定正超[2]等人用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268例,通过测定代谢超氧离子自由基的特异酶SOD(超氧化物岐化酶)明显升高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代谢产物MDA(丙二醛)降低,证实了甘露醇的抗自由基及神经保护功能。
甘露醇的使用时间,一般以7—10d为宜。
使用剂量根据病灶体积、脑水肿程度及颅内压而定。
病灶直径在3cm以上者,每日应给予一定量甘露醇,病灶大,脑水肿严重或伴有高颅压者,给予1—2g/(kg。
甘露醇应用规范
![甘露醇应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d3b712dbd64783e09122b98.png)
甘露醇应用的指征 甘露醇应用的指征
• 实验研究表明,甘露醇降低颅内压主要是通 过血脑屏障完整的正常脑组织的脱水作用。 • 由于挫裂伤脑组织的血脑屏障处于破坏和开 放状态,血液中的甘露醇进入该组织间隙空 间并积聚,导致局部高渗,细胞外液量反而 增多,导致脑挫伤局部水肿增加。所以,对 于颅内压基本正常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 (ICP<20mmHg)常规使用甘露醇会加重 脑挫裂伤区域水肿、有害无益。
甘露醇应用的量效关系 甘露醇应用的量效关系
• ①首先是根据颅内压升高程度选择甘露醇 剂量和使用次数,颅内压升高越严重,甘 露醇剂量越大。
• 成人24小时甘露醇最大剂量(按体重60kg计算) (1g/kg*60kg=300ml 20%甘露醇)300ml*6次/d zuixi次 /d=1800ml/d,最小剂量仅为(0.25g/kg*60kg=75ml 20%甘 露醇)75ml*2次/d=150ml/d。根据患者颅内压情况每24小 时甘露醇用量为150ml至1800ml;
甘露醇脱水机理和作用 甘露醇脱水机理和作用
• 美国学者比较了解重 型颅脑创伤ICP> 25mmHg、给予大剂 量甘露醇与小剂量甘 露醇的疗效 。 • 结果发现两组患者ICP 无显著差异。
甘露醇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甘露醇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 ①甘露醇有增加红细胞膜的柔韧性、减少 血液粘滞度的作用,当大剂量快速应用时 可引起反射性血管收缩和减少脑血流量。 所以,清醒病人可引起头痛、视力模糊和 眩晕等; • ②甘露醇时程长(>3天)会导致其脱水效 果逐渐下降;
甘露醇应用的指征 甘露醇应用的指征
• 未采用ICP监测技术,可以通过动态CT扫 描判断脑室脑池形态、中线移位来判断ICP 状态,特别是环池形态是反映颅内压状态 的可靠指标。 • 当急性脑挫裂伤和血肿导致脑占位效应时, 应该使用甘露醇。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bdea2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4.png)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甘露醇是一种具有甜味的醇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它的主要应用包括补液疗法、降颅压、抗氧化、神经保护等方面。
首先,甘露醇被广泛用于补液疗法中。
由于其高渗透压,可以从组织和血液中吸引水分,使细胞外液保持在血管内,增加有效血容量。
这种特性使得甘露醇成为常用的补液剂,用于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情况。
其次,甘露醇还常用于降低颅内压力和脑水肿。
在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升高的情况下,甘露醇能通过渗透作用吸引水分,降低颅内的液体积聚,从而减轻颅内压力。
这一作用常用于治疗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等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此外,甘露醇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氧自由基的产生会引起组织损伤,而甘露醇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的方式保护细胞免受氧自由基的损害。
因此,甘露醇在治疗心肌梗死、肝损伤、急性胰腺炎等具有氧自由基损伤的疾病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
此外,甘露醇还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甘露醇能够减轻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降低神经元的死亡率。
这一作用使得甘露醇在中风、心脏手术等会导致脑缺血的情况下有相应的临床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甘露醇虽然有很多临床应用,但也存在不适应症和禁忌症。
例如,甘露醇在重度的肾功能不全、脑出血后阶段和休克性肝炎等情况下是禁用的。
此外,由于甘露醇在体内代谢较慢,长期使用容易引起代谢紊乱,因此使用甘露醇时需注意控制剂量和使用时机。
综上所述,甘露醇是一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药物。
它的补液疗法、降颅压、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使其在许多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使用甘露醇时也需注意控制剂量和使用时机,以确保其安全有效的应用。
甘露醇合理应用规范
![甘露醇合理应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d866554a76e58fafab003cd.png)
药理机制
2、甘露醇的利尿作用:静注甘露醇约 10~15min产生利尿作用,2~3h达高峰。甘 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主要分布在细胞外 液,仅有一小部分(约为总量的3%)在肝 脏内转化为糖元,绝大部分(97%)经肾小 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 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 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同 时说明甘露醇对糖尿病患者无影响)
为临床常用药,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 科室为主。
.
药理机制
1、甘露醇的组织脱水作用:通过渗透性脱 水作用,减少组织含水量。 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 高,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渗透压 差,水分从组织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 出,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 水肿、降低压力(尤其是颅内压、眼内压、 脑水肿)的目的。
.
关于用法用量问题
2、 针对合并心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大剂量 甘露醇使肾血管收缩增加心肾负担。小剂 量甘露醇扩容,利尿,扩张肾血管,对肾 脏有保护作用,因此小剂量甘露醇对心肾 功能损害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关于用法用量问题
3、用量小脱水、降压作用就小,用量大、 滴速快其副作用就相应增高。应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认真对待。并要考虑其基础疾 病,用量需个体化。有心功能不全、冠心 病、肾功能不全倾向的要慎用,可联合使 用速尿。并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加用速尿或/ 和白蛋白。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心,肾疾病 应优选速尿。
4、甘露醇具有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 提高红细胞变形性,而促进组织水平的氧 转运,有益于改善脑梗死和脑出血周围的 脑水肿。对既往有脑梗死的患者不会引起 血液浓缩,加重脑缺血。
.
甘露醇应用要点
5、甘露醇不能或很少进入脑细胞内,因此 用药后,一般无反跳现象,为防止反跳现 象,在2次甘露醇用药期间,静脉注射1次 高渗葡萄糖或地塞米松,以维持其降颅压 作用。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doc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doc](https://img.taocdn.com/s3/m/caede1a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c.png)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doc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和渗透剂,常用于临床上治疗脑水肿、急性肺水肿等疾病。
下面是一份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
一、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脑水肿、急性肺水肿、高血压危象、急性肾衰竭等。
禁忌症:高血容量状态、严重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明显脑疝、甲醛代谢障碍等。
二、用药原则1.起始剂量视病情和患者特点而定,一般为1g/kg;如有必要可按需要迅速加药,但总剂量一般不超过2g/kg。
2.给药速度应慢,通常15-20分钟内给药完毕。
3.注射速度过快易发生肺水肿、甲醛中毒等。
给药期间监测尿量、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三、应用指南1.脑水肿的治疗:轻、中度脑水肿:起始剂量为1g/kg,每6-8小时维持剂量为0.25-0.5g/kg。
重度脑水肿:常规剂量为1-1.5g/kg,必要时每4-6小时可再加药至总剂量2g/kg。
2.急性肺水肿的治疗:起始剂量为1g/kg,每6-8小时维持剂量为0.25-0.5g/kg。
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肺水肿,应慎重。
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听诊肺部啰音等。
3.高血压危象的治疗:可通过降低颅内压力、血管扩张作用降低血压。
起始剂量为1g/kg,如果血压有效下降,可减少维持剂量至0.25-0.5g/kg。
4.急性肾衰竭的治疗:甘露醇可改善肾实质血流灌注,提高尿量,减轻肾脏损伤。
起始剂量为1g/kg,每6-8小时维持剂量为0.25-0.5g/kg。
注意事项:1.甘露醇为高渗透物质,应注意监测血浆渗透压,若渗透压过高可能引起脱水。
2.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减少剂量,不能代谢甘露醇可能引起甲醛中毒。
3.对甘露醇过敏者禁用。
4.甘露醇具有利尿和渗透作用,应注意监测尿量、电解质水平等。
5.甘露醇对静脉液稀释后应尽快用完,避免细菌污染。
典型病例:一、张,男性,65岁,脑水肿病史:张因中风住院,出现急性脑水肿症状。
治疗方案:给予甘露醇1g/kg,缓慢静脉注射,监测尿量和生命体征。
口服甘露醇的临床应用
![口服甘露醇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af19a148d7c1c709a14597.png)
口服甘露醇的临床应用甘露醇作为静脉用高渗性脱水剂,已为临床医务工作人员所熟知。
本品口服给药的应用在不断拓宽,令人鼓舞。
现将其应用概况综述如下:1 药理作用甘露醇口服后可使肠内渗透压升高,液体排出量增加,促进消化液分泌,加速小肠内食糜的运行及改善腹腔内微循环,使肠蠕动和排空加快,从而改善胃肠功能,解除腹胀,促进食欲,缓解便秘[1]。
较大剂量口服,能起到清洁肠道的作用。
到达十二指肠,通过刺激其粘膜内1细胞分泌胆囊收缩素,使胆囊收缩,胆总管括约肌松弛,肝胰壶腹括约肌舒张而有利胆作用。
并通过高渗性导泻作用清洗消化道粘膜表面的有害物质和(或)排出肠道的氨、积血、细菌及氨的代谢产物,减少氨的形成,间接有利于受损肝细胞的恢复,使ALT下降[2-3]。
还可直接作用于消化道,使胃肠水肿组织脱水,有利于消除粘膜炎性水肿,缓解由食道、胃肠、肝胆、胰腺等疾病所引起的各种消化道症状[4]。
此外,甘露醇在肠腔内形成的高渗状态,有益于液性暗区的形成,在介入性腹部超声诊断中,既能显示肠内的病灶,也能显示病变浸润情况[5]。
2 临床应用2.1治疗胃炎胡秀同[6]用20%甘露醇液治疗27例B型胃炎,用法:20-30ml饭前1h服,30min后再服用庆大霉素40mg(针剂加生理盐水10ml),均每日3次,10天一疗程。
腹疼时加解痉剂。
经一疗程后18例症状消失,9例用两疗程。
认为甘露醇在胃内的高渗作用,消弱或破坏了幽门螺旋杆菌表面的保护层,并减轻粘膜水肿,使胃皱襞展现,幽门螺旋杆菌充分暴露于胃腔面,为庆大霉素创造了有效的杀菌条件。
2.2治疗腹胀有资料表明[1],用20%甘露醇液20-40ml,每日3次口服,7天一疗程,治疗慢性胃炎,病毒性肝炎和肺心病引起的腹胀177例,病人数分别是85、60、32例,其有效率为92.8%、89.9%、87.5%;而胃酶合剂对照的上述3种病例(30、30、21例),有效率分别为:76.6%、59.9%、52.3%。
甘露醇规范应用
![甘露醇规范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cbc8a7a27284b73f2425098.png)
甘露醇对肾功能的影响
甘露醇对肾脏有双重影响,小剂量使肾脏血管扩 张,而大剂量使肾脏血管收缩,且大剂量久用可
引起肾小管损害及血尿。
1、甘露醇具有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急
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及时应用甘露醇,通过其脱
水、利尿及增加肾血流量作用可迅速消除水肿和 排出有毒物质,从而防止肾小管萎缩、坏死及改 善肾脏缺血等 。
小管的水和电解质(钠、钾的量)增多 ,从而
刺激远端肾小管的感受器,引起强烈的球反馈,
致使小球小动脉收缩, 导致肾小球滤过率的下
降而发生急性肾衰竭.
甘露醇对肾功能的影响
(3)甘露醇在肾小管内的高渗透压可使肾血管收缩,
肾血流量下降,继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最终导致急 性肾衰竭。 (4)甘露醇作用的不连续或者用药期间入液量不足可 能是导致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
甘露醇对肾功能的影响
2、甘露醇致肾功能损害 作用机制可能为: 经肾小球滤过,使近球小管管腔内渗透浓度升高,致
(1)高渗透压对肾小管的损害。甘露醇进入人体后 肾小管细胞内水分外溢,细胞内因脱水、生化代谢
障碍而变性以致坏死,细胞内蛋白质及有机成分分 解,被动吸收周围水分,引起肾小管细胞肿胀,甚至 变性坏死,肾小管梗阻,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衰竭.
眩晕、心律失常、畏寒、 视物模糊和急性肺水
肿等不良反应。能引起低钾,原有心功能不全
者,易诱发心衰。血尿、肾功不全、肾功衰竭 等。剂量过大,偶可发生惊厥。避免药物外渗 致局部肿痛,甚至组织坏死。
甘露醇治疗老年人急性脑卒中 的不良反应
一
急性肾功能衰竭:
1、原因是:65岁以上老年人及原患有高血压、
动脉硬化和糖尿病者,已有潜在的肾功能损害,
甘露醇应用指南
![甘露醇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b162d2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0.png)
甘露醇应用指南HAOYISHENG导语甘露醇是我们临床应用非常多的一种药物,今天我们来看甘露醇在应用于降低颅内压的一些问题。
甘露醇的降颅压作用,不仅是单纯的利尿,而且主要在于造成血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组织的水分吸入血液,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一般在静脉注射后20分钟内起作用,2-3小时降压作用达到高峰,可维持4-6小时。
常用剂量为0.25-0.5 g/kg.次成人一次用量。
但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甘露醇除了能引起低钾,诱发或加重心衰,血尿、肾功不全、肾功衰竭及过敏反应外还具有下列并发症:⑴ 使脑水肿加重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有赖于血脑屏障(BBB)的完整性,甘露醇只能移除正常脑组织内的水分,而对病损的脑组织不仅没有脱水作用,而且由于血脑屏障破坏,甘露醇可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病灶区脑组织内,造成病灶内脑水肿形成速度加快,程度加重。
对于脑缺血患者,由于缺血区血管的通透性增强,甘露醇分子易由血管内进入缺血区细胞间隙,同时由于甘露醇不能够被代谢,过多的积聚导致逆向渗透,从而使缺血区水肿加重。
临床动物试验也证实5次以前有降低脑压,减轻脑水肿作用。
5-7次后水肿反而加重。
⑵ 颅内压反跳明显当血液内的甘露醇经肾脏迅速排出后血液渗透压明显降低从而使水分从血液内向脑组织内移动颅内压重新升高。
⑶ 颅内再出血加重以往的观点认为脑内出血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大约为30-40分钟,随着血凝块的出现而停止;但随着影象学的不断发展和CT、MRI应用于临床后发现,大约有38%的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在发病后24小时内,尤其是在6小时内继续扩大其扩大范围是约为33%。
除了与机体本身的因素外,主要与不恰当的使用甘露醇有关。
甘露醇造成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为①甘露醇使血肿外的脑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迅速加大,脑组织支撑力下降,从而使早期血肿扩大;②另一方面由于甘露醇将脑组织液迅速吸收入血液内发生短时的高血容量,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加重活动性脑出血。
甘露醇在临床的应用.docx
![甘露醇在临床的应用.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34c6a7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c.png)
甘露醇在临床的应用
1、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l~2g∕kg, 一效用20%溶液25Oml静尿滴注,并训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 50ml。
2、治疗脑水肿、Λ(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 浓度于30~60分件内砂脉滴注。
当病人或的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0严密随访价功能。
3、整剂才It性少基和才柱少乐:松体重0∙2g∕kg,以20%浓度于3~5分钟内静脉滴注,如用药后2~3小时以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再试用一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
巳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渊者慎用或不宜使用。
4、谀防急性胥小管坏死:先给予12∙5~25g, 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 1小时内移脉滴注;若尿量髭雄挣在每小时50ml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静滴;若无效则立即停药。
5、治疗药物、毒物中毒:SOg以20%溶液将滴,训整剂量使尿量维挣在每小时
IOO ~ 500mL
6、后道准备:术前4~8小时,10%溶液IOoOmI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
其中,甘友酹的加压注射,就是指的利尿、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声光眼、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等四个方面,由此可见甘苏博的快速推注应用,在临床上是广泛而常见的。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doc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doc](https://img.taocdn.com/s3/m/a5cee53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4.png)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doc
一、甘露醇的临床应用
1.甘露醇用于急性或慢性醛固酮血症
醛固酮血症是一种因血清中醛固酮水平升高而引起的疾病。
血清醛固
酮水平上升会导致呼吸抑制、肝脏功能障碍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因此,
醛固酮的水平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以避免上述症状的发生。
甘露醇是
一种有效的用于治疗醛固酮血症的药物,它可以通过抑制醛固酮的合成,
从而降低血清中醛固酮的水平。
同时,甘露醇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促进肝脏和其他脏器的正常功能。
2.甘露醇用于慢性肝病的治疗
慢性肝病是指肝脏的慢性病变,可引起肝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各
种体征。
甘露醇可以抑制肝脏醛固酮水平的升高,从而减轻患者的肝细胞
损坏,促进肝脏的修复,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3.甘露醇用于各种慢性呼吸疾病
慢性呼吸疾病是指由于呼吸系统结构功能障碍造成的呼吸功能紊乱引
起的长期性疾病。
甘露醇可以抑制呼吸系统中的炎症,减少炎症性损伤,
促进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呼吸症状。
4.甘露醇用于慢性心力衰竭。
甘露醇合理应用规范
![甘露醇合理应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955841bbe1e650e52ea99b6.png)
甘露醇应用要点
1、甘露醇用后先发生短暂性高血容量(吸收 组织液进入血管内),而可能使血压升高, 故对同时伴高血压者,在用甘露醇前,可 先用速尿将血容量调整后,再用甘露醇, 以避免不良反应产生。
2、心功能不全者用甘露醇应慎重,以免因 输入过快或血容量增加而诱发心衰。
甘露醇应用要点
3、血容量不足时,宜在补充血容量后酌情 使用甘露醇。
副作用
(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 (2)寒战、发热、过敏、口渴; (3)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 (4)血栓性静脉炎; (5)组织水肿(肺水肿)、皮肤坏死; (6)头晕、视力模糊; (7)渗透性肾病、肾功能不全。
甘露醇对电解质的影响
由于甘露醇能抑制醛固酮分泌,而后者又 具保钠排钾作用,所以其排钠作用肯定, 但其对钾离子代谢的影响尚存异议。大多 数文献报道,长期使用或使用不当可导致 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甘露醇对肾功的影响
2、甘露醇致肾功能损害 作用机制可能为: (1)高渗透压对肾小管的损害。甘露醇进 入人体后经肾小球滤过,使近球小管管腔内 渗透浓度升高,致肾小管细胞内水分外溢, 细胞内因脱水、生化代谢障碍而变性以致 坏死,肾小管梗阻,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 衰竭。
甘露醇对肾功的影响
(2)生理性小管-小球反馈机制: 远端肾小管(致密斑)根据抵达该部位小管液的
(4)甘露醇的作用或者用药期间入液量不足可 能是导致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 从上述原因分析,甘露醇所致肾衰竭主要环 节在于肾小球局部高渗,故应在使用时注意血 浆渗透压。
甘露醇对肾功的影响
20%甘露醇一次性给药250ml可提高血浆 渗透压65mOsm/L。当血浆渗透压超过 330mOsm/L时就可因高渗血症而损伤组织 和肾功能,而超过375mOsm/L时细胞代谢 中断,出现酸中毒甚至引起死亡。
甘露醇的使用
![甘露醇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c70c1821482fb4daa58d4b5d.png)
输液时的观察
输入甘露醇时要加强巡视,尤其对高龄、昏迷、 输入甘露醇时要加强巡视,尤其对高龄、昏迷、瘫 语言障碍影响沟通的患者, 痪、语言障碍影响沟通的患者,要密切观察输液是 否通畅、穿刺处周围皮肤有无肿胀和渗出等, 否通畅、穿刺处周围皮肤有无肿胀和渗出等,向清 醒患者及陪护人员介绍甘露醇外渗的危害性, 醒患者及陪护人员介绍甘露醇外渗的危害性,取得 主动配合,以期早发现、早处理。 主动配合,以期早发现、早处理。若发现输液部位 有可疑渗出,即使回血良好,也应停止在该处继续 有可疑渗出,即使回血良好, 滴注甘露醇,局部予以妥善处理。 滴注甘露醇,局部予以妥善处理。
甘露醇的使用护理
----感染一区
甘露醇(Mannitol) 甘露醇
是临床上纠正脑水肿和治疗其他组织水肿 常用的一种药物。 常用的一种药物。 脑膜炎常并发难以控制的高颅压, 脑膜炎常并发难以控制的高颅压,应用脱 水剂是降颅压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临床 水剂是降颅压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 多采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使水由 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 多采用 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 脑组织移向血浆,达到脑组织脱水、 脑组织移向血浆,达到脑组织脱水、降低 颅压、消除脑水肿的目的。 颅压、消除脑水肿的目的。
输液后的处理
冲管 压迫 按摩,揉搓手背、足背, 按摩,揉搓手背、足背,局部 热敷
输液后的处理
输液结束时应用生理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冲净管内剩余药液, 输液结束时应用生理盐水冲净管内剩余药液, 拔针前先关闭调节器再拔针头,局部压迫3分 拔针前先关闭调节器再拔针头,局部压迫 分 预防血液外渗。 钟,预防血液外渗。并指导病人或家属对四 肢及末梢血管经常轻轻按摩,揉搓手背、 肢及末梢血管经常轻轻按摩,揉搓手背、足 局部热敷等, 背,局部热敷等,以改善血液循环和血管弹 性。
甘露醇在临床的应用
![甘露醇在临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50e69204a7302768f993922.png)
甘露醇在临床的应用【关键词】甘露醇甘露醇是临床科室最常用的渗透性脱水剂,不但脱水利尿较为理想,而且还有降粘、扩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及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膜损害和细胞水肿,性能稳定,无毒副反应,临床应用广泛,本文报告如下。
1 甘露醇的一般性能甘露醇分子量为,分子结构式为碳、氢、氧分子及氢氧羟基、氢氧基组成。
1克甘露醇约容于水中,临床上常用的甘露醇剂多为20%溶液。
一般认为8克甘露醇可排出水分100ml,天冷时可有结晶析出,可用800C~1000C热力温溶解冷凉后使用,20%溶液的渗透压为正常血浆的倍。
口服不吸收,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一小部分在肝内转化为糖原,绝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
在体内几乎不被代谢或代谢缓慢。
静脉给药迅速升高血浆渗透压,引起组织脱水。
相同浓度时分子量愈小所产生的渗透压愈高,有轻度排钠贮钾作用[1],是目前认为脱水作用较强、性能稳定、疗效可靠、毒副作用较小的脱水药物。
2 甘露醇的作用机理脱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按渗透压,平衡作用原理,甘露醇静脉给药后,能形成血管内与脑组织间渗透压差,使脑组织脱水,减少颅内容积及颅内压,同时由于血浆渗透压增高,反射性抑制脑脊液的产生及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血容,改善循环,从而减轻细胞水肿,改善细胞代谢功能,因此甘露醇是目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患者的首选药物。
利尿作用甘露醇为渗透性利尿药,有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经肾小球滤过几乎不被肾小管再吸收,在肾小管保持足够多的水分,经维持其渗透压,导致水和电解质经肾脏排出体外,产生脱水及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比尿素强,排泄速度也较快。
具有抗自由基及细胞膜稳定作用,减少器官组织细胞的损害,特别是脑损害。
70年代初,Dompouios等提出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是脑水肿发病机理中的重要因素,不论何种类型脑水肿均是由于自由基对细胞的过氧化作用所致。
近来发现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伤和缺血、缺氧及再灌注密切相关,缺血时,人体内自由基如超氧离子,有机过氧基,氧化氧基,羟自由基等增多,这些自由基可使细胞膜上的磷脂发生氧化作用,使膜受损,线粒体、微粒体和溶酶体均受破坏,致细胞损害,加重细胞水肿。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f96d1b9eefdc8d377ee323a.png)
甘露醇甘露醇注射液说明书2017年06月18日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甘露醇注射液英文名称:Mannitol Injection汉语拼音:Gɑnluchun Zhusheye【成份】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为:D-甘露糖醇。
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6H14O6分子量:182.17辅料为:注射用水【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1)组织脱水药。
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2)降低眼内压。
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
(3)渗透性利尿药。
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
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
(5)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6)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
(7)术前肠道准备。
【规格】250ml:50g 【用法与用量】1.成人常用量(1)利尿。
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1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
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
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
严密随访肾功能。
(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
按体重0.2g/kg,以20%浓度于3~5分钟内静脉滴注,如用药后2~3小时以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再试用一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
已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宜使用。
(4)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
先给予12.5~25g,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1小时内静脉滴注,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50m1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静滴;若无效则立即停药。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b3f78235a8102d276a22f6c.png)
甘露醇的降颅压作用,不仅是单纯
的利尿,而且主要在于造成血液渗 透压增高,使脑组织的水分吸入血 液,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一般在静脉注射后20分钟内起作用, 2-3小时降压作用达到高峰,可维 持4-6小时。常用剂量为0.25-0.5克 /kg.
甘露醇的副作用
甘露醇除了能引起低钾,诱发
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了血-脑 脊液间的渗透压差,水分从脑组织及 脑脊液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出。 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 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目的。 甘露醇也可能具有减少脑脊液分泌和 增加其再吸收,最终使脑脊液容量减 少而降低颅内压。
甘露醇还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 能较快清除自由基连锁反应中毒性强、 作用广泛的中介基团羟自由基,防止 半暗区组织不可逆性损伤而减轻神经 功能损害,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循 环,故近年已将甘露醇作为神经保护 剂用于临床。
⑵颅内压反跳明显:当血液内的
甘露醇经肾脏迅速排出后血液 渗透压明显降低从而使水分从 血液内向脑组织内移动颅内压 重新升高。
⑶颅内再出血加重:大约有38%的
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在发病后24小时 内,尤其是在6小时内继续扩大其 扩大范围是约为33%。除了与机体 本身的因素外,主要与不恰当的使 用甘露醇有关。
(4)临床症状较轻,病人神志清楚,
无剧烈头痛、呕吐,眼底检查未见 视乳头水肿者,尤其是腔隙性脑梗 死或小灶脑梗死可暂不用脱水剂。
(5)脱水剂一般应用5~7天。但若合
并肺部感染或频繁癫痫发作,常因 感染、中毒、缺氧等因素,而使脑 水肿加重,脱水剂的应用时间可适 当延长。
应用脱水剂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是
决定脱水剂的用量和用法。并密切 观察颅内压的动态变化,调整治疗 方案,做到有效控制,合理用药。
甘露醇应用
![甘露醇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07d6eee16fc700aba68fc31.png)
甘露醇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是治疗脑水肿、预防和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及青光眼、腹水等常用药、首选用药.甘露醇应用5大误区1、考虑颅内病变首选甘露醇就LI前情况看,只要怀疑脑出血或脑梗死时,大部分现场急救的医务人员都会立即应用20%甘露醇。
实际上,甘露醇的说明书上很清楚地注明:颅内活动性出血者禁用(开颅手术除外)。
除非有脑疝迹象,否则在最初儿个小时内不用或慎用甘露醇。
甘露醇使血肿以外的组织脱水后,可使血肿-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增大,从而促使血肿扩张或加重活动性出血。
有研究表明,自发性脑出血后8小时内开始使用甘露醇的患者,其血肿增大的发生率(85. 7%)显着高于8小时以后使用甘露醇的患者(17. 2%)。
Hallenbeck等临床研究及动物试验证明,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塞确有疗效,但疗效的好坏程度与局部脑血流量及减轻脑水肿的程度无关。
2、不了解颅内压,甘露醇用量过大甘露醇应用最好在颅内压监测下,调整用药。
临床上多将颅内压大于2. 7kpa, 作为需要进行颅内降压治疗的界值。
提出控制颅内高压阈值的LI的是使在防治脑疝形成的同时,也应防止医源性过度降颅压而引起不良后果。
3、甘露醇用时过长甘露醇用量过大、用时过长,可使肾小管变性及堵塞,以致出现少尿或氮质血症;实验证明静脉注射I扌露醇96小时内即可见到肾脏损害,大量快速静脉点滴时,可造成渗透性肾病(又称甘露醇肾病);甘露醇还可进入血脑屏障破坏区,加重局部脑水肿;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或血浆渗透压•超过320mmol/L时,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酸中毒等。
4、甘露醇静脉点滴越快越好甘露醇的输入速度以10ml/min〜15ml/min为宜,根据个体情况,适量调整。
甘露醇输入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血容量剧增,引起一过性血压升高,以致头痛、视力模糊,同时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致急性肾功能损害。
5、甘露醇升高血糖甘露醇是一种结晶糖醇,甜度相当于蔗糖的57%〜72%,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在空气中不氧化,在人体内代谢与体内胰岛素无关,不是口腔微生物作用的适合底物而不致龊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