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县域金融监管缺失问题不容忽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论坛
Finance Forum
中国信用卡
2018.07
目前,县域金融机构混业经营、非金融机构盲目发展、民间融资猖獗等金融乱象突出,金融风险日趋累积,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
而县域金融监管力量相对薄弱,金融监管存在真空与重叠并存的现象,监管力度、深度和广度都严重不足。
一、县域金融监管现状
目前,保险、证券监管机构只设到省一级,县域监管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很多县级市常设金融监管机构只有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和银保监办事处。
在江苏等省,县级银保监办事处也被全部上收。
按照
职责分工,人民银行不能对相关机构的经营风险开展监督检查,而银保监办事处人员少,检查权上收,业务骨干经常被抽调到上级部门协助工作,往往导致监管机构对县域银行的监管有名无实。
虽然银保监局也在不断加强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并安排专人对接监管银
☐ 中国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 唐友伟
当前县域金融监管缺失问题
不容忽视
金融论坛
F
inance Forum
68
行,但上述监管措施远远不足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监管,对一些隐蔽、突发的监管问题存在监管不足与监管时滞现象;对金融机构来说,着重对其机构、高管、业务、内控等方面的监管框架,也不符合当前提出的功能和行为监管的要求。
人民银行、银保监、证监以及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内容存在部分重叠。
同时,在地方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及互联网化金融机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金融监管机构的专业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二、县域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民银行监管职责弱化人民银行县级支行作为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在县域的唯一正式派出机构,经过多年改革,目前以服务与调研为主,尽管有部分监管权限,但多年来监管工作开展不多,监管职能被严重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监管职能弱化,缺少监管抓手。
如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对金融稳定方面有职权,但缺少监管手段;对反洗钱工作没有检查权等。
由于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对辖区内金融机构缺乏足够的约束力,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下达的监管要求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是人员严重不足,工作任务较重。
人民银行县级支行的金融管理部门与中心支行的3~4个
部门或专业相对应,分别是货币信贷(含金融稳定)、征信管理、调查统计和外汇管理(部分县域无外管局,外汇管理业务属金融管理部负责)。
人民银行县级支行人员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知识结构老化,对新系统和计算机的使用等需要较长的适应期,支行对工作人员的调配和使用往往捉襟见肘。
从江苏省盐城市情况看,各县级支行的金融管理部一般在3~6人不等,无法做到由每个人负责中心支行的一个部门或专业。
各县级支行还要承担县委、县政府大量的事务性工作。
此外,近年来,人民银行各中心支行从对口科室频繁抽调人员,也严重影响了县级支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
2.监管机构设置缺失,监管力量不足
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银保监会、证监会均未在县域成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主要依靠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及金融机构自查,监管队伍建设远远不能满足监管要求。
以银行业监管为例,银保监部门对县域银行的监管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法人金融机构的监管,设立“监管员”岗位,专职对法人金融机构进行日常监测,每个监管员要负责对多个法人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现场检查则需要3年才能完成一轮;二是对县域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监管部门主要着眼于地市分支机构层
面,对县域分支机构则主要通过地市机构传导。
3.县域金融监管协调不顺畅在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下,各机构根据职责分工进行管理,机构间缺乏沟通联系机制,信息相对闭塞。
特别是县域金融监管机构,相关协调机制尚未建立,导致各方协调不顺畅。
一方面,中央监管机构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间的沟通协调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县域没有保险、证券监管机构,银行、证券、保险间的监管信息无法进行有效交流和共享。
在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由于缺乏可以协调、配合、联动的同级监管机构,金融机构跨行业违规经营行为难预防、难调查、难取证、难监管,导致部分金融机构和业务处于监管缺失状态。
4.地方金融办存在重发展、轻监管现象
地方政府金融服务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地方金融办”)是代表地方政府负责金融监督、协调、服务的办事机构。
现实中,地方金融办的首要职能是融资和招商,其次才是监管和化解风险,由于监管能力和力量不足,地方金融办普遍存在重审批、轻日常管理,重发展、轻监管的现象。
在执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的过程中,各地金融办往往注重对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审批,在日常监管方面则作为不多。
金融论坛
Finance Forum
69
中国信用卡
2018.07
5.县域金融消费者维权难,金融服务满意率下降
因银保监、证监部门未在县域设立机构,县域金融消费者对涉及银行、保险、证券等方面权益遭受侵害的问题,多选择向人民银行县级支行投诉和咨询。
而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受职责所限,对不少投诉无法给予消费者满意的处理结果,导致金融服务满意率下降。
三、相关建议
1.构建以人民银行县级支行为主体的县域金融监管体系
考虑县域设置实际,可以探索尝试将银保监办事处职能并入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合并管理,并在人民银行县级支行成立综合性的金融监管机构,对县域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进行集中、统一的监管,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监管成本,解决县域中央派出机构人员不足的问题。
2.强化县域金融监管机构和人员配置
一是完善内部机构设置,突出县域金融监管职能。
为避免地方金融发展冲动带来的道德风险,在机构和人员配置上,应以金融发展和监管职责分离为原则,致力于实现其专业化监管职能,将负责监管职能的人员分离开来。
二是在国家层面尽快完善上位法。
进一步明确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地方金融办各自的监管职责,避免监管重复和缺位现象。
三是增强监管力量。
面
对县域大量的机构、人员和具体业务,要尽快配齐专业的监管人员,在人员编制、资金保障和监管工具等方面加强县域监管力量。
3.建立地方金融监管协调联动机制
一是建立由地方“一行两会”和地方金融办共同组成的金融监管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交流监管信息,统筹安排联合检查等工作事项,整合多方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果。
二是建立金融监管信息共享系统,制定监管信息共享办法,由地方金融办统一管理,定期将各监管部门的监测数据、分析等各类信息上传至系统,通过设置相应的权限,实现监管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是建立风险排查机制,地方所有负有金融监管职能的部门应定期评价本地区、本月风险情况并提交至地方金融办,由地方金融办统一汇总给政府,以利于政府决策。
4.统一规范和明确地方金融办职能
一是针对地方金融管理职能过于分散的情况,地方政府应打破部门壁垒,将分散于各行业主管部门的金融监管职能集中整合至地方金融办,统筹对地方金融进行更有效、更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
二是树立促进地方金融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并重的管理理念。
三是强化地方金融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改变“重事前审批、
轻日常管理”的监管理念,将事前审批、日常监管与风险处置并重。
四是强化地方金融办的稳定职能,支持其建立金融稳定基金,用于金融机构的兼并、重组、救助和退出等金融风险的处置,提升规避与处置金融风险的能力,促进地方金融机构稳步发展。
5.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普及和培训
一是加强对社会公众的金融宣传。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金融知识,增进社会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和认知水平,帮助其全面、准确地理解国家金融政策和改革措施,向公众表明监管机构对当前金融运行情况的判断和政策取向,适时提示潜在的行业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贷风险等,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公众的投资理财行为,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维护市场信心。
二是倡导社会诚信建设。
加强对金融消费者诚信道德观念的宣传教育,提高其诚信意识,增强其法律意识,自觉抵制违法金融行为。
同时,大力提高金融消费者对违反金融法律法规行为的辨识能力,指导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切实保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是强化对农村地区分支机构业务人员的培训,及时传达各项政策,在优质服务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