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的。
音乐又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则是以音乐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培养乐感,陶冶性情,塑造灵魂。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一首乐曲中往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情感,而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的特殊性,深入挖掘音乐乐曲中内在的思想感情,采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方式,把这些思想感情充分地展现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自我,表现生活,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乃至意志上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教育的目的。
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一、把握教材,进行教育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而这种“引导”需要教师去正面进行教育,就像列宁所说的“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进去”。
所以,音乐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例如:教唱《我的祖国》时,可把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为一个教学引子,讲述作者在什么样的时代中创作《我的祖国》,引发学生的积极性。
对影片《上甘岭》的那种热情,能够使学生感受我们的祖国多么美丽,伟大而又自豪。
这时候学生学唱歌曲,领悟歌曲的内容就会有一种“滋味”在心头,而这种“滋味”就是情感教育所达到的目的。
二、深刻理解歌曲内容,以情激情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词的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地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
因此,教唱一首歌之前,教师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应引导学生领悟它的感情特征、表现手段等。
提问式的进行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用怎样的语气或是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总之,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通过生动地诱导,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发。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情感教育则是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它在培养学生音乐技能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品格修养,是一种非
常重要的教育方式。
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包含着学生的情感感受、情绪体验、品德修养等多种元素。
首先,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感受。
音乐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音乐可
以表达出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奏、唱歌等方式,让学生
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使他们对情感的认识更加深入。
其次,音乐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到情绪的变化。
音乐本身就可以引发人们的情绪变化,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喜悦、悲伤、愤怒等多种情绪
的变化,让他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情绪的流动和变化,从而增强情感的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需要意识到情
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到乐理知识、音乐技能、表演等方面的教学中;其次,教师
需要适时调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能够享受到情感的乐趣并保持
积极的情绪状态;最后,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情感的
熏陶和启迪,同时也帮助他们塑造更加完善的品德和价值观念。
总结来说,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它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
美与善,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品德修养。
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真正体验到音
乐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方式
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方式音乐,作为一种极具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还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素养。
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情感教育呢?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式。
一、以情动人,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教师是音乐教学中的引导者,其自身的情感状态和投入程度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个充满激情、热爱音乐的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表情、语言、动作等将音乐中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世界,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音乐所营造的情境之中。
比如,在讲解一首悲伤的乐曲时,教师可以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哀愁;而在教授欢快的音乐时,则可以用轻松、活泼的语气和姿态,引导学生体验那份喜悦。
同时,教师在示范演唱或演奏时,要全情投入,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这种亲身示范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力量,从而激发他们去模仿和探索。
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感受情感,教师可以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
通过情境的营造,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
利用多媒体资源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音乐作品相关的视频、图片等,为学生展现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和画面。
例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播放一段优美的江南水乡夜景视频,让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更好地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宁静与优美。
此外,角色扮演也是一种不错的情境创设方式。
让学生扮演音乐作品中的角色,通过模仿角色的情感和行为,深入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内涵。
比如,在学习歌剧选段时,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从而更真切地感受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还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布置相应的教学环境。
谈音乐教学中的爱国情感教育
谈音乐教学中的爱国情感教育摘要:音乐教育不单单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观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我们作为音乐教育者,要在不断额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审美学习能力,培养奋发图强、努力向上的精神,我们要充分的发挥音乐学科的特点,长期的对学生进行音乐方面的教学,逐渐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培养学生爱国之志。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音乐教学、爱国情感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
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表现爱国主义的音乐作品真象满天的繁星一样,数不胜数。
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瑰宝,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
但这不同于空洞的政治说教,也有别于生吞活剥式的灌输,而是将音乐课的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的美感巧妙地融汇在一起,来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用浩翰无垠,这给我们的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在作品时代背景及作者简介中激发爱国情怀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作者在创作歌曲时投注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在歌曲中抒发真挚的爱国情怀,学生通过对歌曲作者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的了解,就能感受到作者创作时的立场和感情,从而感受到歌曲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音乐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着重介绍某些歌曲的时代背景,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教学中,收集了聂耳的生平故事、《义勇军进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前后后的资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国际影响等,让学生较全面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深远意义、影响,使学生既认真学唱这首歌,又在爱国情感的体验中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在情景创设和氛围营造中深化情感体验音乐作品通过声情并茂的表现手法表达意义,具有强烈的情感渲染性和情感陶冶性。
谈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人们复杂心理活动的一种反映,也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
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
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成为道德教育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
音乐教学是情感性很强的工作。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在于启迪、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情感层面上。
音乐课无论是作为人文学科,还是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的目的都是培养人文精神。
即通过实施人文关怀,丰富人的情感与美感体验,陶冶人的情操,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音乐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总是和内心受到激动,与反响、同情、喜悦、愤怒、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着。
正因如此,注意、记忆、理解某事物的意义,在这种状态下由于个人深刻的内心感受而丰富起来这些内心感受使上述认识过程加紧进行,并因此能更有效和高质量地达到目的”。
可以说,情感是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
笔者以为音乐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情感教育1.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调动情感功能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有激情、心境、热情三种方式,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音乐教学。
教材中的许多元素是饱含着作者的深厚情感体验,我们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全面的情感因素,把累积的情感和技能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音乐教材,都是通过许多专家地审定,删选组成的,每一个教学内容本身都隐含着不同的情感因素,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提炼、展示教材内在的情感内容,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教师可在音乐的伴奏下,用抑扬挫折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努力让学生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努力使学生与作者“心心相印”;再让学生在反复地聆听歌曲、表现歌曲中来体验情感,从而使他们受到真情实感的熏陶。
初中音乐教学的情感情绪引导(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的情感情绪引导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的情感情绪引导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技能和知识掌握,更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情绪的引导和培养。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直接触动人的心灵,引发情感共鸣。
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情感情绪引导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和情感表达能力。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生理和心理都在快速发展,独立意识增强,情感丰富,但同时也容易冲动和敏感。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了解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情感情绪引导。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如播放音乐视频、展示图片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音乐情境。
同时,教师自己的情感投入也非常重要,要以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产生情感共鸣。
三、音乐作品的选择与分析在音乐作品的选择上,教师应当注重多样性,既要有经典的作品,也要有现代流行音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作品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去感受音乐的美,从而引发他们的情感反应。
四、情感表达的引导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如合唱、独奏、即兴创作等,让学生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建立自信,敢于表达。
五、课堂评价的多元化在音乐教学中,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的技能和知识掌握,更要有对情感态度的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从而对他们的情感情绪引导效果进行评价。
六、总结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情绪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和情感表达能力。
分析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分析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小学阶段正是情感比较丰富的阶段,在小学音乐中,情感因素是具有很大的作用。
对音乐而言,听音乐就是一种审美的体现也是一种对情感很有效的调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提升音乐素养,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音乐的思想内涵,从而极大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标签:小学音乐;情感教育;对策情感教育实际上是精神教育,其授课方式为在实际授课中适当的关注学生心理变化、情感变化,从而加强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态度,观察学生是否真正感受到音乐课或者聆听音乐的快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将对于物质的追求逐渐转化为对精神的追求,随之,教育界刮起了一阵新课程改革风。
在新课程改革下,不仅仅是单纯的追求高成绩,而是在追求成绩下,更高的要求自身的全面发展。
也就是说不仅要单一的提高智商而且要提高情商。
对于小学教学中,课程比较单一,继而小学音乐教学已成为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课堂,这样既培养学生兴趣还带给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1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因1.1 社会要求,时代呼唤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在追求高质量课堂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教育,智商情商两者都不可缺失,同时,受教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培养情商、对情感教育应从小学抓起,从音乐教学的课堂抓起。
在小学阶段,学生情感类型比较丰富,并且小学生学习具有随性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说学习情感具有不稳定性,只有感情的到迸发才会主动学习,主动接受知识,所以要想提高学习知识的能力就必须让情感先得到丰富和提高。
依据目前来看,社会竞争力不断被提高,小学生之间的竞争力也是不可小觑,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对小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量的压力。
另外,为提高学生自身技能家长也会给孩子报名各类补习班,兴趣班这样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压迫,压榨学生娱乐时间,使学生情感低落,对各类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日益下滑。
音乐教学工作中的情感教育与情感传递
音乐教学工作中的情感教育与情感传递音乐教学工作中的情感教育与情感传递在2023年的今天,音乐教学工作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音乐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传承。
因此,在音乐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注重技能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塑造,这是实现情感教育和情感传递的关键所在。
所谓情感教育,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教育教授情感,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使其在情感上更加完善,更加健康。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形式,有着独特的情感价值,因此,在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价值的认知和感受,引导学生在音乐中寻找情感共鸣,从而在情感上得到提升和完善。
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工作中实现情感教育呢?首先,教师应该注重音乐的情感价值的传递。
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其情感价值是非常高的。
而且,不同的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也是不同的,这需要教师对音乐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并感受音乐作品所传递的情感价值。
例如,让学生通过音乐来感受爱情、友情、家庭以及生命的珍贵等等,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其次,在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还应该注重情感塑造。
情感塑造是指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塑造,使其在情感上更加健康、积极和完善。
音乐作为一种能够传递情感的艺术形式,具有强大的情感塑造功能。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培养自己的情感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除了情感教育之外,情感传递也是音乐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情感传递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情感表达和教学方法来传递音乐作品的情感价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在情感传递方面,教师需要具有很高的专业能力和敏锐的情感洞察能力,通过教学方法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
在音乐教学工作中,情感教育和情感传递是同等重要的,二者需要相互配合,方可达到最佳效果。
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一、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情感表达音乐教学首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作者的心情、作品的意境等,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诠释音乐的情感内涵,倾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并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创设情感氛围,营造情感体验场景为了有效地运用情感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营造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场景。
这可以通过教室布置与音乐背景相符的氛围,使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音乐游戏、情感体验活动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感氛围中体验音乐的情感魅力,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音乐欣赏会、音乐文化节等活动,营造多维度的情感体验场景。
组织学生集体观看音乐音像、音乐舞台剧等,让学生在音乐文化的熏陶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激发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三、注重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修养情感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修养,引导学生珍爱生活、关爱他人、尊重差异、积极乐观的品质。
将情感教育与品德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渗透品德教育的内容。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反映美好情感、正能量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友爱、乐观、向上的情感;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家的生平故事、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等,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爱、勇气、坚毅等情感。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情感与品德的内在联系,培养他们的良好情感品质。
四、结合课外活动,拓展情感教育的应用领域音乐教学的情感教育并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可以结合一些课外活动,拓展情感教育的应用领域。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摘要:“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声成文,谓之音。
”音乐是人们情感的表达,又能带给人们情感的鼓舞。
但是,传统的音乐教学注重以音乐技能的训练为主,没有充分体现音乐的情感教育优势,学生没有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感内涵,也没有从音乐中产生情感的共鸣。
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音乐的情感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音乐;情感教育;教学策略引言在传统教育体系中,高中音乐课堂是“副课”,所以教师对其的关注度不高,学生也只是将其作为“放松”的课堂。
从现代教育角度做分析,高中音乐课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其具有美育功能,能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地渗透情感教育,所以高中音乐课堂应该受到关注。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要求的改变,高中音乐课堂的具体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均在发生积极的转变。
就目前的资料来看,音乐课堂的美育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且不少教师为了在音乐教育中发挥课堂美育功能,积极强调情感教育渗透,所以立足于当前教育对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教育渗透做分析与讨论意义显著。
一、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一)高中音乐教学形式化一方面,受以往的应试教育影响,部分高中的课程教学以高考科目为中心,对音乐等非高考科目重视不足,导致部分高中的音乐课程被其他高考科目占用,甚至部分高中取消了音乐课程。
音乐课开设不足,使学生受音乐情感教育、音乐熏陶的机会不多。
另一方面,部分高中音乐师资力量缺乏,音乐课可能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教师缺乏专业的音乐教育教学素养,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做作业的现象客观存在。
(二)情感教育渗透方面对目前的高中音乐教学做分析发现其问题还集中表现在情感教育渗透方面。
就具体问题的分析来看,其主要为:情感渗透不明确或者是情感渗透方向出现了错误。
从现阶段掌握的资料来看,情感渗透需要和高中生的实际情况保持一致,这样,学生的情感体验会更加真实,情感渗透效果会明显提升。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方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方法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能够传递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如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1.选取富有感染力的曲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具有较强情感表达的曲目,如民谣、流行歌曲、古典音乐等,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
2.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情感共鸣的环境。
3.引导学生参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分组演唱等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音乐的情感。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1.教授音乐表达技巧:教师应教授学生如何运用音高、音色、节奏等音乐要素来表达情感。
例如,通过变化音高表达喜怒哀乐,运用音色的明暗对比表达情感的波动等。
2.实践与反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唱、小型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情感表达能力,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3.鼓励创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作音乐作品,让学生将内心的情感通过音乐表达出来。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三、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1.分析经典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经典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2.跨学科教学: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如语文、美术等,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多个领域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情感表达。
3.组织审美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合唱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欣赏他人的音乐作品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四、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1.关爱学生: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以真诚的态度与学生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温暖的学习环境。
2.树立榜样:教师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情感教育。
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
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音乐是一门充满情感的艺术,它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引发共鸣和思考。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综合素养。
本文将探讨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融入的重要性、方法和策略。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重要性1、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对自我和周围世界产生更深刻的感受和认知。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各种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宁静等,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促进情感的健康发展。
2、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音乐不仅仅是音符和节奏的组合,更是情感的载体。
当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时,他们才能真正走进音乐的世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情感表达以及音乐所传达的深层意义,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水平。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学生能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培养对美的敏感度和判断力。
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往往具有独特的美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
4、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和情感特点。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参与音乐表演和创作等活动,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情感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表达和发展个性的平台,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到自我,树立自信,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方法1、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共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音乐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某一首歌曲时,可以通过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歌曲情感相契合的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包括旋律、节奏、和声、歌词等方面。
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
浅析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运用1.引言音乐的教学过程往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学科,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时刻伴随着人们内心世界的发展,触碰人们的心灵,无论处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不管是否有人群存在,音乐总是无处不在。
情感教育是音乐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音乐教育者应该注重和探究的课题。
那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2.在音乐课堂中创设情感情境,感受音乐之美在音乐课堂中创设情感情境是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音乐教师精心设计切合音乐的课堂主题,引导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感悟情感变化。
教师在课堂中就像一个演讲家,一个演员,通过优美的音乐,动人的讲述,精湛的演技,深深地吸引每一学生。
如在《春的旋律》的学习欣赏中,为了调动学生情感,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就需要教师精心制作切合主题的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视频,学生在欣赏和聆听优美的音乐旋律的时候,老师带领学生欣赏春天万物复苏的视频,通过自己的语言讲述,随着情景演示和音乐旋律变化让学生感受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老师动人的讲述和视频中优美的画面,感受自己情感的变化,感受情感带来的审美因素。
通过创设切合音乐主题的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结合音乐节奏体会春天的生机盎然,这对于学生提高审美境界和丰富情感都有积极意义,对烘托情感有促进作用,这样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带来的是美丽的快乐,是对于音乐情感的抒发和承受,从而体现一种美的情感教育。
3.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辅助开展情感教育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情感教育,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情感教育的开展,通过带领学生听音乐,演奏音乐,欣赏领悟音乐情感,创设将音乐情感和音乐认知结合的、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是辅助情感教育开展的途径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对于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情感认识都有很大意义。
这里,音乐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感音乐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五感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音乐教育理念,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有幸参与到五感音乐教育的实践中,并在其中收获颇丰。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五感音乐教育的心得体会。
一、五感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五感音乐教育是指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种感官,全方位地感受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感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感知音乐:通过五感全方位地感知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到音乐的丰富内涵。
2. 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
3. 创造力培养: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4. 综合素质提升:通过音乐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五感音乐教育的实践探索1. 聆听音乐,感受听觉之美在音乐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
例如,在教学《茉莉花》这首歌曲时,我会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歌曲的旋律,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乐器演奏这首歌曲,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
2. 观察音乐,欣赏视觉之美在音乐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黄河大合唱》时,我会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表现手法。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观察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如五线谱、音符等,提高学生对音乐符号的认识。
3. 操控乐器,体验触觉之美在音乐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亲手操作乐器,感受音乐带来的触觉体验。
例如,在教学钢琴课时,我会让学生亲手弹奏简单的曲目,感受钢琴的音色和音量。
此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合奏、合唱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4. 感受音乐氛围,嗅觉与味觉体验在音乐教学中,我注重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感受音乐。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摘要: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去实施情感教育,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练习中缺失情感,从而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也会导致学生的音乐演奏毫无感情。
在教育局发布的新课程改革教学的影响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弊端日渐明显,这就需要音乐老师们,在平时音乐教学中注重加强情感的教育,要把关注点集中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面,抓住创作者情感上的表达,在练习中多一些情感上的体验。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教师要不断地将其付诸实践。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策略情感教育是一种态度的体验,学音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音乐教材中包含着大量好听的童谣,音乐教师需要采用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作为激发学生音乐情感的手段,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评赏习惯。
新课改要求下的音乐教学中,老师必须教会学生将他们的情感体验放在首要的位置上,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情趣与欣赏水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老师也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用学生的心理去思考问题,加强与他们的情感交流,将心比心。
这样才能快速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达到情感教学的目标。
一、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一)情感教育对完善学生个性、培养合格人才有重要作用教学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
经过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人以后是否可以成为国家栋梁,小学时期对其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是孩子们的童年时期,孩子们开始第一次正式认识这个社会,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并且多动,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逆反心理。
音乐教育对一个人的塑造有着重大的作用。
所以,这个阶段的教职员工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特点,将音乐教育更好地进行发挥,引导学生的观念,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最终将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让学生们更好的健康发展。
(二)情感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学生们的健康发展是社会对于我们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开展教育教学的根本所在。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小学音乐教学,特别是低年级,采用愉快教学法和唱游手段进行教学,符合儿童学习音乐的生理、心理特征。
为了使音乐教学丰富多彩;教学中我尽量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通过近年来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我对音乐课的情感教育,有以下几点认识:一、以情育情这里的前一个“情”是指教师饱满的激情;后一个“情”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情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情绪。
“以情育情”的实质就是教师以充沛的情感,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教师与学生情感相互沟通和影响,生与生相互交流感染,从而达到的良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地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目的地引导这种体验的深化和发展。
如在教一年级教材《国旗多美丽》—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怀着对国旗无限的爱学唱新歌,我首先满怀深情地给同学们讲了江姐在狱中绣红旗的故事,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社会的黑暗,让同学们知道国旗是先烈们用鲜血染成的。
接着我深情地演唱了《绣红旗》这首歌。
在教师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感启迪下,学生的情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
当他们在演唱“国旗国旗多美丽,天天升在朝阳里……”时,孩子们唱得那样得尽情,一声“敬礼”又是那样的庄严、肃穆,收到了照好的教学效果。
可见,我采用以情育情的方法,激发了学生情感,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了。
二、以境育情这里的“境”是指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的情境。
如图画、幻灯、道具、卡片、竞赛游戏等。
这里的“情”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而产生的兴趣、情感、联想。
那么“以境育情”就是借助直观具体而色彩鲜艳、明快的形象使学生易于产生情感体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教学挂图、幻灯等一系列手段,让学生由图中人物和事态牵引进入到音乐情感氛围中,产生各种情绪体验。
这种体验随教师的引导和控制得到强化和发展。
这种方法我一般都用在音乐欣赏和音乐知识的传授上。
如上音乐欣赏《小青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乐谱的情绪,我出示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大挂图,并根据曲调故事情节的发展,贴出各种形态的小青蛙,使学生进入到形象直观的画面中去体验青蛙的情绪。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情感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而且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一、发挥教师主体主导作用,实施“情感渗透”韵律引领,在情境创设中实施审美教育情境是音乐课?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而韵律是音乐的动力和源泉,是学生体验音乐的出发点,是学生感悟音乐的突破口。
?情感渗透?的主导方面在教师,学生的情感是靠教师来激发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富于激情,这是实现情感效应的前提,而音乐情境的创设则是实现?以情动情?的首要因素。
如教唱歌曲《我们的田野》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首先让学生看课本上一幅描绘美丽而辽阔农村新貌的画面说一说,以此激发他们进行想象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兴趣。
再以学生自己家乡变化为主题让学生讲述党的致富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在情感上有一定的体会。
创设情境,主要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精神,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于是我在课堂上也借鉴了这位老师的方法。
在上六年级《游击队歌》这一课时,由于歌曲的创作背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距甚远,所以学生无法理解作品内涵,唱起来歌来好像群小和尚念经,歌声空洞而又苍白。
于是,我先让学生静心聆听一首悲愤低沉的课外歌曲《松花江上》,并简单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
接着,又出示了歌曲《松花江上》的歌词,请全班深情朗诵。
?九一八,九一八,在那个悲惨的时候……?朗诵完毕,教室一片寂静,同学们似乎都在思索。
这时,我再次弹起了《游击队歌》,此时此刻,同学们的歌声仿佛是波涛汹涌的江水,教室的空气中弥漫着愤怒、反抗、激昂的情绪和情感。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通过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课堂产生一种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高涨、积极的情绪中感受美、体验美。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性教育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性教育作者:裴凌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6期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艺术,正是通过声音运动的形式来表现人的情感的,它是以人的情感为起点、为高潮、为过程、为归宿去表意、言志、传情的。
那么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哪里?笔者试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探讨:一、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教育者对音乐情感的正确认识上“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
但音乐内在的情感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而音乐情感的形式表现必须以音乐知识的掌握、技术的训练为基础。
问题在于,许多教育者过分崇尚技术,错误地把技术的训练放在首位,不了解情感机制参与教育的全过程,甚至否定了音乐的情感意义的存在,使音乐课堂变成了技术训练场,忽略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主动体验。
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对音乐本质的模糊认识,进而将情感因素排除在音乐之外。
那么音乐情感是否存在?这是传统的音乐情感论美学与自律论美学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二者各执己见,无法达到妥协。
对此,著名现象学哲学家罗曼•茵伽尔登(Roman Indergarden)提出独到见解,他中肯地指出音乐自律论者之所以否认了音乐情感意义的存在,是由于将“声音的”和“音乐的”这两个概念相混淆。
从上可见,音乐的情感正是一种蕴含于音乐之中,而又由音乐表现出来的艺术化的情感。
如果教育者脱离音乐情感而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这样从表面上看来可能会有一些成绩,但事实上却可能使学生对音乐生来具有的敏感和乐趣削弱,甚至磨灭。
这种缺失情感的音乐学习和教育,实际上根本违背了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本性,与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
二、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的自然发生上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疏通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三者之间达到了情感的相通与交流,得以互相对话。
音乐情感体验,即音乐的欣赏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交流,获得对音乐的情感认知,既包括欣赏者对作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等的直觉体验,还包括对作品情感内蕴的理解。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列宁特别喜欢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因为乐曲中表现的激昂的斗争精神激励感动着列宁。
而贝多芬也曾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这说明音乐以情动人,并直接触摸人的灵魂深处。
在优秀的音乐作品中都凝聚着作曲家崇高的精神,它感染人,激励人,教育人。
音乐不仅可以作为思想的一种载体,而且还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及情感世界,使人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体验。
因此,通过音乐进行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健全人格的直接途径。
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体验、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强调对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培养。
”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其特征就是情感抒发、情感宣泄、情感交流和情感审美。
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普遍存在于一切审美活动中。
在音乐教学中,要通过音乐情感的这种特征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情感强度,使人的情感和音乐的情感和谐地沟通与交流。
一、“看得见的情感”——捕捉音乐里的形象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教师要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准确地捕捉音乐形象,激发美的情感。
如根据乐曲的特点自制一些表现小动物形象或生活情趣的头饰、卡片等教具,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孕育学生的情感。
美术与音乐是一对孪生姊妹,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能互融、互补,在音乐教学中,彼此间的相互借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上课了,老师微笑着走向讲台,选了一支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了起来:连绵起伏的山峦,天空和山间漂浮着朵朵白云,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高悬在山尖上。
老师对着一双双瞪大的眼睛,问:“这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孩子们热烈讨论:中午,在一座大山里。
老师又问:“烈日炎炎的中午,山谷里是安静的还是喧闹的?”讨论继续:“小鸟歌唱了一上午,现在要休息了。
”“小动物玩累了,现在也睡觉了。
”“大山也要睡觉了,静悄悄的。
”……老师画了一队少先队员,问:“猜一猜,这时候少先队员到山里干什么呢?山谷里发出的是什么声音呢?”教室里又沸腾起来,每个人都发表着独特的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特别是低年级,采用愉快教学法和唱游手段进行教学符合儿童学习音乐的生理、心理特征。
为了使音乐教学丰富多采,教学中我尽量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通过近年来理论学习和探索,我对音乐课的情感教育,有以下的几点认识:
一、以情育情;
这里的前一个“情”是指教师饱满的激情。
后一个“情”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情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情绪。
“以情育情”的实质就是教师以充沛的情感,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教师与学生情感相互沟通和影响,生与生相互交流感染,从而达到的良好教育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地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目的地引导这种体验的深化和发展。
如在教一年级教材《国旗多美丽》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怀着对国旗无限的爱学唱新歌,我首先满怀深情地给同学们讲了江姐在狱中绣红旗的故事,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社会的黑暗,让同学们知道国旗是先烈们用鲜血染成的。
接着我深情的演唱了《绣红旗》这首歌。
在教师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感启迪下,学生的情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
当他们在演唱“国旗国旗多美丽,天天升在朝阳里……”时,孩子们唱得那样的尽情,一声“敬礼”又是那样的庄严、肃穆,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以情育情方法,使学生充满了激情。
二、以境育情;
这里的“境”是指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的情景。
如图画、幻灯、道具、卡片、竞赛游戏等。
这里的“情”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而产生的兴趣、情感、联想。
那么“以境育情”就是借助直观具体而色彩鲜艳、明快的形象使学生易于产生情感体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教学挂图、幻灯等一系列手段,让学生由图中人物和事态牵引进入到音乐情感氛围中,产生各种情绪体验。
这种体验随教师的引导和控制得到强化和发展。
这种方法我一般都用在音乐欣赏和音乐知识的传授上。
如上音乐欣赏《小青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乐谱的情绪,我出示了一幅色彩鲜艳的大挂图,并根据曲调故事情节的发展,贴出各种形态的小青蛙,使学生进入到形象直观的画面中去体验青蛙的情绪。
如《鸭子拌嘴》《龟兔赛跑》都采用场景图配以活动小动物帮助学生体验乐曲的情感,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进行乐理知识传授时,我借助课中插图进行观察与模仿,收到较好效果。
如一册教材认识音的高低、长短。
根据课中插图:“老牛叫;公鸡叫;汽车鸣笛;火车叫”,我让学生看图上插图,模仿老牛与公鸡叫(比较音的高低),汽车鸣笛与火车叫(比较音的长短)。
为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认识识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
我画了一棵“苹果树”,树上结满了各种音符的苹果,让同学做摘苹果的游戏,为了使复习课上得有趣、生动,在唱游课中开展了“夺金牌游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竞赛情境。
再如,我在进行认识休止符一课时,我用直观教具创设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境:我让学生用椅排成十字路,在路口用硬纸筒设红、绿二个交通灯,再请学生戴上红绿灯头饰,手拿八分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卡片,再请部分同学扮演司机当车行至十字路口时,由扮演红灯的小朋友出示休止符,当出现不同时值的休止符时,司机就按出示的符号停止前进,而持绿灯卡片的小朋友也要按灯放行,这样学生不仅在形象的有色有声的游戏中掌握了音乐知识,而且在变化不同的音乐中得到了节奏的训练。
三、以行育情。
这里的“行”是指学生亲自参加音乐实践,即编舞以及为乐曲伴奏。
这里的“情”是指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得到的升华的情感。
所谓的“以行育情”就是指利用唱游课和音乐欣赏表演课,通过学生参与音乐创编,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其一是让学生根据歌曲或乐曲自编动作,其二是让学生为歌曲配伴奏,并且用打击乐器伴奏。
一、二年级的教材富有形象性,易于表演学生从具体的表演中理解歌词,体会音乐形象,使情感得到不断的升华。
如最近上的音乐欣赏《小青蛙》,我首先用优美的语言导入新课,
再利用图画中小青蛙形象,帮助学生进入音乐表现的情感氛围中,接着又把学生分为四组,分别自编有关小青蛙节奏、儿歌、谜语、小青蛙舞蹈;以及根据音乐想象画一幅画,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比赛,丰富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强化了音乐知识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同时也进行了美的陶冶。
又如在教唱歌曲《划船歌》以后,我让同学们进行划船比赛,目的是通过表演,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比赛前,我宣布比赛条件,第一歌曲要唱得优美动听,第二划浆动作整齐优美,动作要与领头人一致。
宣布比赛开始,同学们情绪高涨,可宣布比赛结果,无一组获胜,老师与同学们共同找原因,有的组唱歌越唱越快,有的组划浆动作不一致(实际上就是强弱节奏反了),有的组划浆姿势太难看,找出原因,老师又进行指点,当再次比赛时,孩子们就特别注意团结一致,彼此动作统一,同学们在表演的过程中,既掌握了2/4的强弱规律,又懂得了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取得胜利,既巩固了音乐知识,又渗透了思想教育。
其三为歌曲配伴奏,通过学生自己为歌曲配伴奏、演奏,帮助学生认识乐器名称,更好理解歌曲形象。
如在上唱游《数蛤蟆》一课时,同学们在演唱歌曲和表演的基础上,同学又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加入打击乐器以后,更加烘托了蛤蟆这个形象,使歌曲更加诙谐、有趣,同学们的演唱积
极性更高了。
而在学唱《山娃娃音乐会》一课时与《数蛤蟆》的伴奏谱进行讨论比较,讨论结果前者欢快、活泼,整个节奏紧凑。
后者节奏舒缓,同学们能很快地区别两种不同情绪的伴奏异同,也主要在于他们都参与了演奏。
大量的实践证明:愉快时则感知比较灵敏,记忆比较牢固,想象比较丰富。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力图创设与音乐教材有关的情境,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