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导演视角中的女性世界_关锦鹏和他的女性三部曲
尔雅通识课东方电影——韩国电影
尔雅通识课——东方电影作业韩国电影(二)单选1、下列不属于陈可辛导演作品的是(4.00分)A、甜蜜蜜B、投名状C、半生缘D、中国合伙人2、电影《胭脂扣》改编自谁的小说?(4.00分)A.张爱玲B.李碧华C.严歌苓D.亦舒3、以下不属于韩流唯美纯情片特点的是(4.00分)A.俊男靓女B.纤尘不染C.狂野浓烈D.浪漫温柔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4.00分)A.成龙的影片中童心很重B.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定位在成人与儿童之间C.成龙电影中对敌人充满着仇恨D.李小龙在影片中尽量用游戏的心态去处理5、以下属于《南部军》在艺术上特点的是(4.00分)A.纪实性风格B.浪漫唯美C.痴爱缠绵D.不染纤尘6、以下不属于韩国青春爱情片特点的是(4.00分)A.表现了青春爱情的萌动B.带有肉欲的色彩C.影片中主人公大都终成眷属D.《八月照相馆》是其中比较成功的影片7、50年代黄飞鸿系列影片的主演是(4.00分)A.李行B.黎民伟C.宋存寿D.关德兴8、讲述祖孙两代血缘亲情的电影是(4.00分)A.天水围的日与夜B.上海假期C.倾城之恋9、《国境的南边》在哪一年公映?(4.00分)A.1998年B.2003年C.2006年D.2008年10、下列哪部电影不是许鞍华导演执导的影片?(4.00分)A.胡越的故事B.投奔怒海C.倾城之恋D.滚滚红尘11、《投奔怒海》反映的是哪个国家人民的生活状态?(4.00分)A.中国B.日本C.越南D.韩国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4.00分)A.韩国爱情片喜欢用道德粉饰B.韩国男女主角性格方面大多非常完美C.韩国爱情片在浪漫中带有感伤D.韩国爱情片大多比较现实13、下列那部电影不属于韩国的历史反思片(4.00分)A.南部军B.太极旗飘扬C.生死谍变D.死亡战线14、许鞍华的哪部电影的内容是半自传性的?(4.00分)A.天水围的日与夜B.上海假期C.倾城之恋D.客途秋恨15、对韩国唯美的纯情片说法不恰当的是哪一项?(4.00分)A.大多青春靓丽、浪漫温柔B.大多飘渺而不真实C.最具有“韩流”特点D.大多以韩国实力派影星为票房保证16、《极道追踪》反映的是以下哪个群体的生活(4.00分)A.海外商人B.海外留学生C.香港政客D.香港黑社会17、哪部影片反映了板门店南北守军的故事?(4.00分)A.生死谍变B.双重间谍D.共同警备区18、下列那部电影不属于许鞍华导演执导的越南难民三部曲中的影片A.胡越的故事B.投奔怒海C.倾城之恋D.狮子山下:来客19、《黄飞鸿传》导演是(4.00分)A.李行B.黎民伟C.宋存寿D.胡鹏20、《故乡之春》描述的是哪个年代的故事(4.00分)A.4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末期D.70年代判断1、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黄飞鸿系列电影是《黄飞鸿传》。
浅析关锦鹏电影中女性形象
浅析关锦鹏电影中女性形象作者:赵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09期摘要:电影导演中,关锦鹏的电影是别具特色的,他的电影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描写了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
本文从关锦鹏的电影文本出发,结合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关锦鹏电影与女性主义的关系、女性性别的构建、对女性内心世界的关照以及女性的成长与反抗四个方面的论述,力求达到对其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关键词:镜像;性别构建;女性角色作者简介:赵琳(1992-),女,土家族,湖北利川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2一、关锦鹏与女性电影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就是女性主义当中的一个分支,作为大众话语机制的电影,依旧反映了国家机器的制约。
因此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目的是为了突破女性在电影当中的传统地位,解构电影当中集体无意识对性别不平等的表达现象,以及颠覆男权对女性的剥夺。
“对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电影的内部构成、观众的反应以及文化控制上的性别差异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其基本立场是:性别是生理的,社会性别是文化的和历史的,社会性别反映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形象批评、叙事结构批评和文化批评阶段。
”[1]女性导演中,关锦鹏从自己身边的女性出发,同时受到香港文艺片和新浪潮的影响,成为一名有独特风格的电影作者,他将个体感情表达的诉求引入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以大众和商业化为主导的香港电影的环境下,关锦鹏作为电影作者,他的电影充分表达了的文人化的理想和独特的视角,可谓独树一帜。
二、女性性别被动建构《观看之道》是约翰·伯格的代表作,也是70年代文化研究中代表作之一,“伯格在书中运营社会学的方法,讨论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2]其中艺术和女性的关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一抹胭脂红——浅析关锦鹏之女性电影
一抹胭脂红——浅析关锦鹏之女性电影
郑书筠
【期刊名称】《新闻传播》
【年(卷),期】2013(000)011
【摘要】在充满阳刚之气英雄主义的香港电影中,关锦鹏导演的作品以女性作为一贯题材,始终关注女性生存状态与悲剧命运.传达对女性深切的关怀与悲悯之情的同时.表现了独特的女性意识。
这使得他被称为“女性主义导演”,其电影亦名为“女性电影”。
【总页数】2页(P40-40,42)
【作者】郑书筠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女性影像:关联语境中的静默与耸动——关锦鹏与法斯宾德女性电影比较 [J], 谢建华
2.浅析佩德罗·阿尔莫多瓦的女性电影——多重关系的构建及男性缺失下的女性主义 [J], 江杭
3.秀视潮中,那一抹胭脂红……——2014广东电视文艺品思 [J], 叶哲;
4.印度女性电影浅析——以《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为例 [J], 周兰
5.浅析中国女性电影中女性意识的演变 [J], 王天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男性导演视角中的女性世界——关锦鹏和他的女性三部曲
男性导演视角中的女性世界——关锦鹏和他的女性三部曲王亚娜
【期刊名称】《宜宾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06)009
【摘要】影片<胭脂扣>、<人在纽约>、<阮玲玉>构成了导演关锦鹏的女性三部曲.在这些影片中,体现了作为一位男性导演对女性主题的深刻的人文化的关注,对女性的欣赏甚至膜拜,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各种细腻圆熟、精雕细琢的手法对女性的喜怒哀乐进行书写,构成了独特的女性化的话语诉说,为这些女性谱写了属于她们自己的哀歌、悲歌和挽歌.
【总页数】3页(P82-84)
【作者】王亚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11
【相关文献】
1.夏娃视野中的男性群落--池莉小说的女性立场和女性视角 [J], 彭国栋
2.从女性视角和上海情结探寻关锦鹏导演的电影世界 [J], 张声怡
3.女性世界里的去势化群体——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J], 彭园园;
4.唐传奇婚恋题材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基于男性视角的女性设想 [J], 卜令芳
5.论香港导演关锦鹏电影独特的女性视角 [J], 陈国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知识篇:香港的十个导演
香港的十个导演曾几何时,香港电影的发展是一个奇迹,它完全依靠的是电影的商业本性,依靠看电影的观众的关照取得不断发展的空间。
因此,它的发展和香港的经济发展形势气息相关,一批又一批的导演在和观众的交流中不断成长,其中的一部分成为观众欣赏、推崇的大导演。
这些导演因此成为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在香港百年的光影世界里留下华彩乐章。
采撷精英,由年代之远而近,细观香港电影十大导演如下。
1、李翰祥:惯看人间秋月春风李翰祥曾经是邵氏电影公司的最红人,名利双收却侍才傲物;也曾经背叛邵氏公司在台湾独闯天下,票房一路惨败却不失公众影响力。
他开创宫闱片的气势恢弘的风气,也用黄梅调迷死了港台和大陆观众。
他的电影或从传统文学之中寻找点点滴滴的场景和意向,或是拾来市井之中流传的风风雨雨的故事,在给观众带来快乐的过程中,亲切感十足,且不忘一点警示意义。
这个生于1926年的东北人,曾在北京国立艺专绘画系修习西洋画。
到了香港后因为喜欢表演,就在电影场里从美工做起,各类杂事皆有尝试,1950年曾在电影《花街》中出演,1956年作为导演拍了第一部戏《雪里红》。
其后,李翰祥平步青云,陆续有《水仙》、《移花接木》、《貂蝉》、《妙手回春》、《江山美人》、《儿女英雄传》、《倩女幽魂》、《杨贵妃》、《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
《梁祝》大获成功之后,李翰祥出香港走台湾,为自己的电影大亨梦想奋斗,并创下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发行股票的先例,电影《西施》发行股票,让群众当老板,可惜票房惨败,买股人亏得血本无归。
及至再回香港,和邵氏再次合作,就有了《大军阀》、《一乐也》、《倾国倾城》、《声色犬马》、《瀛台泣血》、《乾隆下江南》等影片,风月喜剧、宫闱大戏和清宫传奇悉数登场,皆有所成。
但其晚年凄惶,一度因台湾当局禁止他到台湾,港台片商又不请他拍片而沉默长达13年。
1996年解禁,正当他重新实践壮志赴北京拍摄《火烧阿房宫》时终因操劳过度倒在拍摄现场,壮志未酬。
2、胡金铨:江湖世界参禅悟道以武侠电影独步光影时空,并能取得大师称号的,在香港非胡金铨莫属。
关锦鹏镜头下的女性视觉与形象塑造
作者: 陈林[1]
作者机构: [1]韩国水原大学,韩国水原449-701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64-66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6期
主题词: 关锦鹏;女性形象;跨性别意识
摘要:在大多数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是“悲剧”“依附”等表达非独立个体的代名词,她们是父权文化中“他者”欲望的承载人。
香港导演关锦鹏以此基础建立并发展的女性主义电影把女性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拥有独立人格的人物形象。
在他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以男性的视角解读女性的内心世界,以女性为主要线索塑造了许多敢于与命运对抗的女性形象。
关锦鹏用电影的手法为时代中的每一位女性寻求公平公正的发声机会,并以此把女性角色从父权社会中抽离出来。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下关锦鹏电影创作解读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下关锦鹏电影创作解读【摘要】关锦鹏是一位备受瞩目的电影导演,他的作品常常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视角下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本文通过对关锦鹏电影的分析,探讨了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视角和叙事手法,以及对性别话题和情感表达的探讨。
女性主义视角对关锦鹏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他的作品也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展望未来,关锦鹏的电影创作也将继续受到女性主义理论的启发,为观众带来更加深刻和引人思考的电影作品。
通过对关锦鹏电影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与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以及导演如何在作品中传达出对性别、情感和人物关系的独特见解。
【关键词】关锦鹏,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女性形象,视角,叙事手法,性别话题,情感表达,人物关系,影响,贡献,展望。
1. 引言1.1 关锦鹏电影作品简介关锦鹏,中国著名导演、编剧,代表作品有《北京法源寺》、《青红》、《春光乍泄》等。
他擅长通过细腻的叙事和独特的视角描绘人物内心世界,深受观众喜爱。
关锦鹏的电影作品常常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关锦鹏的电影叙事风格独特,常常采用梦幻般的视觉手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观众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体会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他的作品中对于性别话题的探讨也备受关注,引发了对于性别认知和社会规范的深刻思考。
关锦鹏的电影作品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影响下,呈现出独特的视角和风格,为中国电影界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他对于女性形象的关怀和呼吁,为当代社会带来了一股正能量,也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观念的转变,关锦鹏未来的电影创作将会更加多元化和引人深思。
2. 正文2.1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下关锦鹏电影创作特点关锦鹏是中国著名导演,他的电影作品中常常涉及女性主题,体现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一些特点。
关锦鹏的电影作品通常具有深刻的女性情感和思想内核,他通过女性主角的视角,展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处境和挣扎。
难以超越的性别视角_1949年后中国男导演的女性电影叙事管窥
!"#
江西社会科学
!""#$ # 谢晋电影叙事往往以有个好女人的 “ 家” , 作为缝合 主流叙事的乌托邦策略。这一个个好女人的生存和苦 斗, 无一不是为了男人的需求, 将这些好女人视为 “ 一些 情感和道德的代码, 是男人们精神上的守护神 ”( ) * , 也并 “ 非完全的贬义。歌德 《 浮士德 》 曾言: 永恒的女性, 引领
情愿的 “ 理想 ”女性,女性只是反映男性欲望的一面镜 子/ 是从男性的需要建构女性、用男性权威话语来叙写 女性的新形象。由此从根本上造成了对女性欲望的误解 和扭曲,填充的是男性对女性的欲望和道德、甚至贞节 观的规范。!""0 年的 《 云水谣 》 , 导演尹力将刘恒的剧本 作了一实质性的改动:剧本中王碧云到底嫁给了孟小 路, 并生有一女孟小芮, 这是很人性化的; 而尹力的电影 则改成王碧云终生不嫁,只有一侄女王小芮 “ 穿针引 线” , 王碧云变成了新型的 “ 节妇 ” 。可见, 贞操观的 “ 洁 癖” 在男性心目中何其根深蒂固, 即使是优秀的男导演, 也跳不出几千年铸就的窠臼,根本没想到应换个角度以 女性视野对女性进行观照,站在女性立场去考虑女性个 体生命的经历及其真实的情感体验。
。
谢晋继往开来, 将家庭伦理情节剧的类型模式投放到时 代大政治背景中, 从家庭变异折射出时代的主旋律。 这一 “ 政治伦理情节剧 ” 的谢晋模式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认可 与欢迎, 遂成为正统的中国电影主流类型。 谢晋镜头中的 女性叙事多以博大的爱来化解政治的沉重苦难, 其女性 形象不分城乡老少, 无论文化高低, 多闪烁着女性、 特别
伴随着民族解放的胜利, 中国女性也 %&’& 年金秋, 开始走上解放的道路。中国女性倍感激越和骄傲,因为 几千年以来,女性蜷缩于历史的地表下,即使是五四惊 雷让她们浮出历史地表,她们也很难与男性比肩而立。 而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女性纷纷走出 家庭,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消解性别中女性获得 了一定的经济权, 这是女性独立之基础。 “ 迄今为止, 中 国仍是妇女解放程度最高,女性享有最多的权利与自由
丰富的女性形象,浓重的女性意绪——关锦鹏电影研究
作者: 庄君
作者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168-16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0期
主题词: 关锦鹏 电影研究 香港电影 女性电影 影像风格 阮玲玉 女性情感 红玫瑰 白玫瑰 十二少
摘要:<正>关锦鹏影片对女性的偏爱是不争的事实。
从第一部影片《女人心》开始,《地下情》、《三个女人的故事》的女人群像到《阮玲玉》的遗世独立、《红玫瑰白玫瑰》的双生映照……细细体味女性情感,细细地雕琢女性形象,以唯美的影像风格塑造了一个个细腻、饱满的女性形象,体现出浓重的女性意绪。
故而,被认为是一向充满大男人主义,表现女性电影寥寥可数的香港电影中"最虔诚、用力最深、成绩也最显著"1的导演。
从《女人心》以女主人公宝儿为中心的女性群像开始,。
关锦鹏电影的女性主义分析
关锦鹏电影的女性主义分析作者:凌菁邓发来源:《今传媒》2014年第08期摘要:关锦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颠覆了传统的女性他者角色,建构了一个个独立、勇敢而又有鲜明女性意识的女性形象群体,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关锦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讨关锦鹏电影叙事中的女性主义策略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并分析关锦鹏电影中女性主义存在的困境。
关键词:女性主义;叙事策略;女性话语;欲望客体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8-0012-03一、引言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作为当代电影理论的一个流派,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融合了精神分析学、后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等诸学说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女性在电影文本中的呈现,解读电影文本中性别叙事的意识形态,以劳拉·穆尔维为代表,她从拉康的精神分析法入手,运用“他者”的视域分析女性作为“被欣赏者”在影像中是如何建构起来的,揭示了男性作为主动观看者,从凝视女性的过程中获得恋物和窥淫的快感。
女人在父权文化中是作为另一个男性的能指,被束缚在意义的承担者而不是创造者的地位[1],成为男性“他者”欲望投射的对象。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旨在解构男性中心文化,建立一种女性本质与身份的文化。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视角分析关锦鹏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呈现,在他拍摄的影片中,女性角色颠覆了传统形象,不再是作为一个弱者或他者的形象出现,而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女性意识。
他认为:“潜藏在女性身体里面的爆发力跟生命的硬度,是比男性强大的。
”他在2002年许戈辉主持的《名人面对面》栏目中说道:“在很多时候,女性不表示她一定是百分之百的弱者,男性不见得他永远是强者。
[2]”二、关锦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关锦鹏作为一名男性导演,拍摄了许多以女性为主的题材电影,他“凭借着独特的女性话语方式,以敏感的时空观念和对女性世界的关注,拓展了电影的性别诗学,也呼应了世界电影理论中的女性主义浪潮。
女性影像折射的世界
女性影像折射的世界作者:余翼何春耕来源:《电影评介》2010年第04期【摘要】以女性主义电影的视角,探讨关锦鹏导演的《阮玲玉》和法斯宾德导演的《维罗尼卡·福斯的欲望》中女性在时代压力下的生存状态以及由此折射出的种种社会矛盾。
在电影中,两位导演通过对片中女性命运的书写,本着对艺术的真诚,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性的冷漠;同时又从不同的表达手法以及叙事方式,表达了各自不同的艺术观念以及个人情怀。
【关键词】女性主义电影《阮玲玉》《维罗尼卡·福斯的欲望》一、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女性主义电影是以女性为其主角,探讨女性活动,描写这些女性在父权以及时代的倾轧下奋力求生存尊严的故事,所描写的可能是一些在当时社会看来是叛逆的,甚至不见容于当时的“坏女人”,她们特立独行的行径除了勇气可嘉之外,对于性别刻板的颠覆、以及性别压迫的解放更是引人深思。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是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思想在电影理论及批评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里的女权主义,主要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欧美兴起的新女权主义。
从广义上说,女权主义是一种世界性的思潮运动,其早期斗争主要在政治、经济和职业三个方面的平等要求上面。
1968年法国5月风暴以后,第四要求,即性别平等要求,成为主要的要求。
1973年,美国学者劳拉·穆尔维提交维斯康辛大学法学系论文《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的论文被认为是女权主义电影理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
美国学者安德鲁称赞该文“把精神分析同电影风格学这两个领域清晰有力地联系起来”文中她对好莱坞影片中的以男性主义美学主题的实质做出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批判。
女性电影试图以女性影像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深刻矛盾,折射出个体在强大的体制与时代下无法摆脱的宿命。
二、两者对女性命运的书写作为公认的“香港女性电影导演”,关锦鹏的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关注程度是有目共睹的。
从开始的《胭脂扣》、《人在纽约》、《红玫瑰和白玫瑰》、《阮玲玉》,到后来的《长恨歌》等一系列以女性形象为描述对象的电影作品,他创作了一个又一个生动形象且又深入人心的女性形象。
性别身份——论关锦鹏的另类镜像
性别身份——论关锦鹏的另类镜像
傅莹
【期刊名称】《当代电影》
【年(卷),期】2006()4
【摘要】本文并不认同多数学者对关锦鹏电影成就的定位,所谓“比女人还女人”的导演。
他早期女性电影的表达,其实是自身同性恋阴性气质(femininity)和性取向的身份认同“。
出柜”前后,关锦鹏同性恋三部曲从晦暗到明朗,严肃地诠释着另类爱情,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探讨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
【总页数】4页(P138-141)
【关键词】关锦鹏;性别;身份认同;同性恋;爱欲
【作者】傅莹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2
【相关文献】
1.论关锦鹏的性别身份与其女性意识的发展 [J], 曹雪君
2.论关锦鹏的性别身份与其女性意识的发展 [J], 曹雪君
3.论关锦鹏电影的"自恋"镜像 [J], 毛琦
4.关锦鹏:镜像的缪斯 [J], 赖非
5.身体、欲望与身份表达——关锦鹏同性恋电影的三个层面 [J], 陈宏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锦鹏电影的女性主义分析
《 红玫瑰 白玫瑰》影片通过这种叙事手 在关锦鹏 的影片 中,女性在以父权 采用特定 的叙事视角 、叙 事结构以及叙 法 很 好 的 表 现 了红 白玫 瑰 如 何 挣 脱 男 性 文化 为中心 的社会 中处于被压 制的边缘 事手法来传达对 女性 生命 、价值 、尊严 权威 的枷锁 ,拥有女性独立 的意识 。在 地位 ,女性 为了与 自己的命运 抗争,追 的关怀 ,表现 女性在 与社会 与男性抗争 《 阮玲玉》影片 中,导演采用 以女性 为 求 自由和 爱情 ,获得 自己的生存和爱情 的过程追求 自我价值 的体现 ,关锦鹏 的 主体 的限制视角和客观视 角两种 视角交 等权力 ,演 绎出 了一幕幕 自救的悲剧, 影 片 带 上 深 深 的 女性 主 义 的痕 迹 。 替 叙 事 ,~ 方 面 通 过 阮玲 玉 自我 叙 述 展 ( 一 ) 以女 性 为主 的叙 事视 角 女性用 死来对抗社会实现对女性生命、 现 了女性 的内心世界 ,同时又通过客 观 尊严和价值 的思考 。如 《 阮玲 玉》影片 叙 事视 点是“ 一 种 特 定 的 观 看 世 界 叙事真实地再现 了阮玲玉面 临着 的生存 中阮玲玉 是一位 才华 出众的女子,她依 的方 式 ,一种 力 求得 到社 会 意义 的方 困境 。 靠 自己在表演方 面的天赋在电影行业中 式” [ 6 】 。在 关锦鹏 的影片 中,我们可以看 立 足,获得经济独立 ,但戏子的身份让 到他 以 一种 女性 特 有 的 视 角 切 入 女 性 的
个供男性赏玩 、价值遭到社会践踏 的底 中 走 向死 亡 ,在 强 大 的势 力 面 前 ,女 性 性 自我意识的觉醒 。如花是整个影片 中 层女性身份 , 但她为 了追求 自由的爱情 , 的反抗是那样 的无力和苍 白,王琦瑶 的 的 叙 事 主 体 ,站 在 叙 事 视 线 的中 心 ,通
谈华语电影中的女性——以关锦鹏的电影中的悲剧女性为例
谈华语电影中的女性——以关锦鹏的电影中的悲剧女性为例郑秀蕾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在当今香港经济高度发达、娱乐文化日渐盛行的背景下,关锦鹏电影中的悲剧意识显得弥足珍贵.他在对女性悲剧命运进行深刻表达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影像风格,即充满着生命质感和文艺气息,尤其是以<阮玲玉>最为突出,其中书写出的四重悲剧极具特色.而<胭脂扣>、<红玫瑰白玫瑰>等影片中对个体的命运悲剧进行了深刻的关注;<女人心>,<地下情>等影片让观众深刻的体验了现代城市中女性的迷失与悲情.
【总页数】3页(P8-10)
【作者】郑秀蕾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女性影像:关联语境中的静默与耸动——关锦鹏与法斯宾德女性电影比较 [J], 谢建华
2.关锦鹏电影创作中的女性情怀 [J], 陈烨熙
3.华语电影表演艺术中女性悲剧角色的审美价值——以香港80年代欢场风月电影为例 [J], 李鉴鹏;
4.悲剧女性的奴性根源及其解放——以巴金《家》中的悲剧女性为例 [J], 刘楠
5.浅析华语电影中女性的生存与成长——以《嘉年华》为例 [J], 徐紫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小说《长恨歌》的电影改编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小说《长恨歌》的电影改编
梁松清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2()45
【摘要】香港知名导演关锦鹏对当代作家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进行了电影改编,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这一改编作品进行解读。
笔者认为,电影《长恨歌》从男性立场、男性视角出发,运用男性中心叙事策略,消解女主人公的主体地位,把女性变成了“客体”和“他者”,呈现出漠视女性主体性的男性中心主义色彩。
【总页数】3页(P89-91)
【作者】梁松清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传媒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当代小说《长恨歌》和《妇女生活》电影改编评析
2.从小说到电影——论《长恨歌》的剧本改编
3.从小说到电影——论《长恨歌》的剧本改编
4.王安忆小说的电影改编——以《长恨歌》为例
5.改编电影和原小说之间的女性主义叙述声音转换研究
——以《小妇人》(2019)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锦鹏电影中的女性悲剧探赜
关锦鹏电影中的女性悲剧探赜
高佳
【期刊名称】《剧影月报》
【年(卷),期】2022()6
【摘要】作为香港女性电影大师,关锦鹏始终将视角投射到独具个人魅力的女性形象之中。
无论是不同社会时代背景下的女性悲剧书写,还是爱情婚姻中女性个体的悲剧呈现,关锦鹏始终以一种平和不失温情的态度,用电影镜头刻画女性群体的坚毅果敢。
一、基于作者论视域下的主题索隐早在1948年,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发表在《法国银幕》第144期上的论文《摄影机——自来水笔:新先锋派的诞生》就对剧本作者与导演的区分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高佳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
【相关文献】
1.谈华语电影中的女性——以关锦鹏的电影中的悲剧女性为例
2.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观照下的关锦鹏电影
3.女性影像:关联语境中的静默与耸动——关锦鹏与法斯宾德女性电影比较
4.关锦鹏电影创作中的女性情怀
5.丰富的女性形象,浓重的女性意绪——关锦鹏电影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人格三重结构说论《长恨歌》中的人物
作者: 李醒岚
作者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061500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94-95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5期
主题词: 女性;《长恨歌》;本我
摘要:影片《长恨歌》以男性的视角描绘了上海小姐王琦瑶曲折哀婉的人生经历及她复杂多变的情感故事。
以擅长拍女性题材而著称的关锦鹏导演,他的影片以细腻、伤感、温婉而著称。
在《长恨歌》中也不例外,《长恨歌》是以男性视角表达女性题材,对于王琦瑶的表现更多的是女性的自我觉醒。
她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追求满足,在《长恨歌》中王琦瑶就是典型的本我表现。
同时电影中也有觉醒女性视角下的男性角色即他们的自我选择和无奈、可悲的女性配角。
从小说《长恨歌》到电影《长恨歌》——叙述主题与叙事策略的转变
从小说《长恨歌》到电影《长恨歌》——叙述主题与叙事策
略的转变
钱凯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2()43
【摘要】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以理性客观的笔触,通过叙写一个上海女性一生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女性意志力、生命力以及女性本质和女性生活的深刻反思。
而关锦鹏导演的电影《长恨歌》则依然秉承传统的男性视角,将女性呈现为可
供鉴赏的美丽尤物和淹没在历史和社会中的情感传奇。
【总页数】3页(P90-92)
【作者】钱凯
【作者单位】南京传媒学院基础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长恨歌》:小说与电影的叙述差异
2."冷漠"叙述者的"镜城突围"——《长恨歌》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3.男人的眼睛:小说和电影《长恨歌》的叙述视角
4.空间叙
事与时间叙事:《长恨歌》从小说到电影5.上海叙事中的“自观”与“他观”——《长恨歌》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的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4-20作者简介:王亚娜(1983-),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电影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
男性导演视角中的女性世界关锦鹏和他的女性三部曲王亚娜(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7)摘要:影片 胭脂扣 、 人在纽约 、 阮玲玉 构成了导演关锦鹏的女性三部曲。
在这些影片中,体现了作为一位男性导演对女性主题的深刻的人文化的关注,对女性的欣赏甚至膜拜,同时他还善于运用各种细腻圆熟、精雕细琢的手法对女性的喜怒哀乐进行书写,构成了独特的女性化的话语诉说,为这些女性谱写了属于她们自己的哀歌、悲歌和挽歌。
关键词:女性视角;哀歌;悲歌;挽歌中图分类号:J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06)09-0082-03电影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一个好的导演就像一个琴手,一个画师。
只要轻轻拨一下,抹一笔,你的心弦就震撼了,你的视线就模糊了,于是整个世界缩小在那块幕布上,也放大在那块幕布上。
关锦鹏就是这样一个导演,他的风格婉约,手法细腻,当你看到他的影片,就会沉浸在那种唯美当中。
他的电影能让我们在细微之间与他共鸣,就像一道轻轻架起的浮桥,搭建在人与社会,少数人与多数人之间。
关锦鹏祖籍广东,1957年出生于香港,成长于传统的中国家庭。
父亲早逝,身为长子的他便顺理成章的扮演父亲的角色。
但事实上,他无力取代父亲而成为一家之主,在潜意识当中他对女性有种特别敏感的触角。
在他的性格当中,阴柔的部分往往要胜于阳刚,这与他成年后构筑自己独特的寓刚于柔的女性电影世界积累了丰厚的经验。
香港电影中一向充满着大男子主义,荧幕上常常血气方刚、砍砍杀杀。
女性总是作为配角出现,充当花瓶,真正的女性电影寥寥可数,而其中被香港电影学术界公认为 最虔诚,最用力,成绩最显著的1便是关锦鹏。
在香港电影或搞笑或强化暴力与性的感官刺激的大气候下,关锦鹏始终坚持人文的终极关怀。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阴柔之美,在描绘女性并在女性文化心理刻画上有独见深度的风格特色。
女性角色处于叙述的主位,男性永远是女性的配角。
(除近作 蓝宇 )自1985年的独立影片 女人心 ,他的作品多为女性题材。
痛苦、孤独与无助是关锦鹏爱情世界中对女性的最直接的理解,而悲剧是他为所有爱得纯粹的人设计的共同结局。
关锦鹏在他的电影中给予女性角色其应有的人性内容及尊严,她们具有自身独特的生命形态和心理内涵。
他给予女性同等于男性的地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男性作为一种对立的有些委琐的形象出现,如在 胭脂扣 中片尾已是风烛残年的落魄的十二少。
作为男性导演,关锦鹏用男性的视角去观察女性世界,他会发现一些女性自身所未关注的或已习惯到麻木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比女性更了解女性本身。
但同时他并不是一个漠然的窥视者,在他的影片里,投注了对女性角色命运的深深的悲悯情怀,这些在 阮玲玉 的临终吻别众人, 人在纽约 三人醉酒狂歌纽约街头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关锦鹏曾说过: 我得承认自己是男性,但同时亦不能否认自己有许多较女性的感触。
以前电影中女性的感触,不多不少是自己的投射。
2从1985年关锦鹏独立执导的 女人心 开始,他就开始了对女性视角的探索。
尽管影片是延续的轻喜剧的通俗剧的模式,关已经显示了自己的特色。
在接下来的 地下情 中显示了他对处于社会底层女性人生挣扎及其情感无所归宿的关注,较之上一部的轻喜剧风格,多了一份社会责任的沉重感,对女性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一步的挖掘。
这两部片子依然处于关锦鹏女性电影探索的不自觉期,里面有很多商业因素。
而在随后的 胭脂扣 (1987)、 人在纽约 (1989)、 阮玲玉 (1991)这三部片子可以构成关锦鹏作品的女性三部曲。
在此中关锦鹏独辟蹊径,努力探索电影与历史现实的关系以及电影本质的问题,在历史与现实之中找到一条桥梁 诗情画意,充满了人文的终极关怀,这进入了关的女性电影探索的自觉期。
关锦鹏一惯以细腻的女性笔调来描述女性的心理,在其影片 胭脂扣 中,他也是遵从原作家李碧华的女性主义及女性话语表达。
与其他男性导演不同的是,关常常以女性主义的观点对女性重新定位,其文化视角充满了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消解、和反叛。
因此关锦鹏对片中的女性角色投注了更多的悲悯情怀,为展示她们的个性及在这个世界上的尊严及价值,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在关锦鹏的电影中,女性是所有故事的集合,是情节的 戏核 ,同时也是影像表述的重点,他运用各种细腻圆熟,精雕细刻的手法对女性的喜怒哀乐进行抒写,构成了独特的女性化的话语诉说。
胭脂扣 (1987):女性命运的一曲哀歌这部片子是根据香港作家李碧华的同名通俗小说改编而成,在香港上映之后,票房奇佳,盛况空前;同时在艺术上也连获殊荣,在国内国际载誉而归。
胭脂扣 可以说给关锦鹏带来了盛名。
就这部影片的题材取向82第9期 NO.9 宜宾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Yi bin Universi ty Sep.2006来说,它借重了香港商业电影中甚为流行的鬼怪灵异故事为主题,但拍得非常哀怨缠绵,自然流畅,将一段人鬼情叙诉的催人泪下。
关锦鹏运用了两个时空的交错,以如花在人鬼两界的命运为线索,把如花这个鬼刻画得甚通人性。
故事的开头讲述了在报馆任职的袁永定遇见一位前来刊登寻人启事的冷艳女子,但她有无钱付广告费,袁永定借故离开,不料那女子紧随而来。
在闲聊中,袁惊讶的发现此女子原是魂魄,并由此引出她在三十年代与十二少的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
这一段关锦鹏把画面处理的鬼气十足,如花充满了无限的哀怨和悲苦,这里是影片的现在时空。
在回忆的过程中拉回了影片的过去时空,如花本是香港 倚红楼 的头牌妓女,与富家公子十二少深深相爱,在二人结合不成遭陈家反对的情况下,双双吞鸦片自尽,相约来生再见。
但如花苦等了五十年,却遍寻不到旧情人的身影。
便只好重返人间寻找旧情人。
她的一片痴心得到了报馆工作的一对恋人袁永安和凌楚娟的帮助,帮她刊登了寻人启事,结果却大出如花所料,十二少当年遇救未死,依然苟活于世。
影片在如花的回忆中完成时空的切换,现在和过去的时空交错在一起,让人生出人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
关锦鹏并没仅仅局限在把故事讲好,制造吸引人的奇观上。
像片头如花出现时的一片鬼气,飘忽的身影,苍白的面庞,忧郁的眼神,阴森氛围的渲染,比之当时香港泛滥的鬼片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对如花的个性,人性内涵的处理上上升到一种诗的意境。
作为鬼魂的如花,不仅仅是魂魄,更像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一个女人。
虽为风尘女子,她内心的至爱真情和不屈的尊严感让观者汗颜。
在人世间,她受到陈家森严的封建道德条律的打击。
在苦等五十年后,发现自己至爱的人苟活于世。
如花刻骨铭心的等待只换来等待后的失落。
当如花得知十二少自尽未死的消息后,痛心疾首的自问: 如果是真爱,他为什么在苏醒之后不再自尽? 如花的自问,虽不石破天惊,却直指人心,然而唯一的现实是十二少在爱和生命中选择了后者。
他背叛了如花,也背叛了爱,也背叛了自己的誓言。
几日的温存却带来深刻的痛苦,直接铸就了最后的毁灭,今生不得解脱的爱意则成为来世更加残忍的折磨,其中有些飞蛾扑火似的嘲讽和无奈,我们看到的还有爱情绝望中的女性孤单而又执着的等待。
影片的最后,如花面对背叛了自己的十二少,默默的转过身,在逆光中,如梦似真。
年老的十二少颤颤的伸出手,却再也不能抓住什么,十二少的呼唤再不会让她回头。
哀莫大于心死,没有什么样的伤害能比被自己爱的人的背叛伤害得更深。
在人物的造型上,关锦鹏让如花从头到尾都如花似玉,而昔日的翩翩少年十二少转而成为风烛残年的老朽。
人性的崇高与猥琐,由此可见一斑。
影片的基调是哀怨的,即使在过去时空中倚红楼的莺声燕语,浮华奢靡依然遮不住那种悲凉的调子,流光溢彩的胶片为其吟唱一曲女性的哀歌。
人在纽约 (1989):女性的一曲悲歌虽然 人在纽约 获得第26届台湾金马奖八项大奖,但不同于 胭脂扣 在商业和艺术上同创佳绩,这部影片在香港市场上遭遇滑铁卢,并且受到香港影评人的贬抑。
这也许与香港电影一向重视电影的娱乐性和奇观性,商业气息太浓有关。
但我认为,这部影片对女性角色,人性内容及其尊严以及她们对于自身价值的实现有了更深一步的探索。
人在纽约 以淡淡的笔触,从散淡而纪实的生活素描中,勾画出三个女性在异乡漂泊的故事。
这是一部完整意义上的女性电影,关锦鹏素有的细腻以及有感而发的悲悯情怀,深深的寄寓在三个女性身上,尽情展示她们的喜怒哀乐。
影片在角色设置上颇有象征意味,三个女人分别来自大陆、香港和台湾,角色也分别由来自三地的演员担任。
赵红由大陆演员斯琴高娃饰演,她是嫁到纽约的大陆新娘,住在midtown的全职家庭妇女,看上去过着美满得体的生活。
然而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的迥异,使得她与丈夫托马斯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赵红与丈夫及其父母在餐桌上有一段颇有意味的谈话。
当谈论起祖宗牌位的问题时,托马斯及其父母对此颇不为然,甚至开玩笑说这些东西是古董,可以卖个好价钱。
而这却勾起赵红的伤心往事,她回忆起文革时期,由于破四旧,母亲只好把祖先的名字刻在椅子后面以拜祭。
由于托马斯及父母移民美国已久,在很多问题上,两人无法沟通。
赵红一直想把母亲接来美国可是丈夫不但不理会,反而说她要看心理医生,她只有悲愤的摔门而出。
由于赵红来自大陆,导演在其身上更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展示了传统东方女性在面临西方价值观冲突时的格格不入。
与赵红不同的是,来自香港的李凤娇在美国游刃有余。
李是个典型的香港人,个性独立,精明能干。
父女俩从香港搏到纽约,生活的艰辛父亲一言蔽之: 香港人在纽约开湖南园,烤北京鸭,什么是搏?这就是搏。
虽然李凤娇手通八面,炒股票,炒楼花,炒外汇,凡能赚钱的她无所不及。
但在男与女的十字路口,举棋不定的她感情乏善可陈。
因为与一位华裔叫丝苔拉的同性恋女子关系暧昧,在终于遇见所爱的人龚明雄,龚却因她与丝苔拉的关系弃她而去。
当赵红羡慕她能与父亲在一起时,她却不无感慨的羡慕赵红有个好丈夫。
由台湾演员张艾嘉饰演的黄雄屏在片中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是她在托马斯与赵红的婚礼上认识了赵红,同时又是李凤娇房客的女朋友。
她使三人的认识非常自然,第一次在李凤娇的湖南园相识,三人由抵触到熟识。
黄是个混在纽约的艺术家,虽然有个背景显赫的父亲,不过也在白人的世界里郁郁不得志。
第一次看到她的工作是趴在地上演一匹马,关于她的工作无须多言。
她的生活更是一团乱麻,辗转于数位男友之间,之前的立陶宛男子,后与美国男子大卫,并与中国男人吴俊杰,都无疾而终。
而她最信任的父亲也让她看到最不堪的一面,貌似独立的她显出无助的痛苦和迷茫。
三个在异乡的女人从相知到相识,各自怎样逐渐从对方的经历中学习从而觉醒,关锦鹏并没有空泛的解答这个问题,而是从三人的两次醉酒欢歌表现出来。
一次是从湖南园醉酒走向纽约的街头,三人各怀心事,佯醉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