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块卵石》习题

《做一块卵石》习题
《做一块卵石》习题

《做一块卵石》习题

一、基础过关

1.填一填

(1)河道里、河滩上的石块大小的分布特点是:上游、中游、下游。石头的形状特点是:上游、中游和下游。

(2)高山上的岩石,由于昼夜、夏冬冷暖反复变化,会产生。

(3)植物的根伸进石缝,不断生长,这时根会对岩石产生作用,使岩缝扩大。

2.当好小法官:

(1)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程度不同的膨胀或收缩,常常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2)植物根系的生长和穴居动物的活动等,也都可以对岩石起破坏作用。()

(3)风化不能将巨大的山脉剥蚀成细小的沙粒。()

二、综合训练

1.我来选一选:

(1)渗入岩缝的水结成冰时体积会,从而对岩石产生很大的破坏力。

A.胀大B.缩小C.不变

(2)属于风化作用。

A.流水冲击B.温度变化C.生物破坏D.碰撞磨圆

(3)岩石在受到烈日暴晒时,它的表层和内部受热情况是。

A.一样的B.不一样的

(4)高山上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会变成。

A.碎石B.卵石

2.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三、拓展应用

1.什么叫风化和风化作用?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填一填

(1)大次之小棱角大圆滑

(2)裂缝

(3)破坏

2.当好小法官:

(1)√(2)√(3)×

二、综合训练

1.我来选一选:

(1)A (2)BC (3)B (4)A

2.卵石的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高山上的卵石风化、崩塌;第二是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磨圆。

三、拓展应用

1.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第二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 何时选用顺序表,何时选用链表作为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合适? 各自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和性质来选择顺序表或链表作为线性表的存储结构,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 基于空间的考虑。当要求存储的线性表长度变化不大,易于事先确定其大小时,为了节约存储空间,宜采用顺序表;反之,当线性表长度变化大,难以估计其存储规模时,采用动态链表作为存储结构为好。 2. 基于时间的考虑。若线性表的操作主要是进行查找,很少做插入和删除操作时,采用顺序表做存储结构为宜;反之,若需要对线性表进行频繁地插入或删除等的操作时,宜采用链表做存储结构。并且,若链表的插入和删除主要发生在表的首尾两端,则采用尾指针表示的单循环链表为宜。 顺序表的主要优点: 没使用指针,不用花费附加开销; 线性表元素的读写访问非常简洁便利 链表的主要优点:无需事先了解线性表的长度; 能够适应经常插入删除内部元素的情况; 允许线性表的长度有很大变化 3 在顺序表中插入和删除一个结点平均需要移动多少个结点? 具体的移动次数取决于哪两个因素? 在等概率情况下,顺序表中插入一个结点需平均移动n/2 个结点。删除一个结点需平均移动(n-1)/2个结点。具体的移动次数取决于顺序表的长度n以及需插入或删除的位置i °i 越接近n 则所需移动的结点数越少。 4 链表所表示的元素是否有序? 如有序,则有序性体现于何处? 链表所表示的元素是否一定要在物理上是相邻的? 顺序表的有序性又如何理解? 有序。有序性体现在通过指针数据元素有序的相连。物理上不一定要相邻。顺序表的有序不仅体现在逻辑结构上有序,而且在物理结构(储存结构)也有序。 5 设顺序表L是递增有序表,试写一算法,将x插入到L中并使L仍是递增有序表。因已知顺 序表L是递增有序表,所以只要从顺序表终端结点(设为i位置元素)开始向前 寻找到第一个小于或等于x的元素位置i后插入该位置即可。 在寻找过程中,由于大于x 的元素都应放在x 之后,所以可边寻找,边后移元素,当找到

锅炉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锅炉原理》习题库参考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 锅炉容量:指锅炉的最大长期连续蒸发量,常以每小时所能供应蒸汽的吨数示。 2. 层燃炉:指具有炉箅(或称炉排),煤块或其它固体燃料主要在炉箅上的燃料层内燃烧。 3. 室燃炉:指燃料在炉膛空间悬浮燃烧的锅炉。 4. 旋风炉:指在一个以圆柱形旋风筒作为主要燃烧室的炉子,气流在筒内高速旋转,煤粉气流沿圆筒切向送入或由筒的一端旋转送入。较细的煤粉在旋风筒内悬浮燃烧,而较粗的煤粒则贴在筒壁上燃烧。筒内的高温和高速旋转气流使燃烧加速,并使灰渣熔化形成液态排渣。 5. 火炬―层燃炉:指用空气或机械播撒把煤块和煤粒抛入炉膛空间,然后落到炉箅上的燃烧方式的炉子。 6. 自然循环炉:指依靠工质自身密度差造成的重位压差作为循环推动力的锅炉。 7. 多次强制循环炉:指在循环回路中加装循环水泵作为主要的循环推动力的锅炉。 8. 直流锅炉:指工质一次通过蒸发受热面,即循环倍率等于一的锅炉。 9. 复合制循环炉:指在一台锅炉上既有自然循环或强制循环锅炉循环方式,又有直流锅炉循环方式的锅炉。 10. 连续运行小时数:指两次检修之间运行的小时数。 11. 事故率=%100?+事故停用小时数 总运行小时数事故停用小时数; 12. 可用率= %100?+统计期间总时数备用总时数运行总时数; 13. 钢材使用率: 指锅炉每小时产生一吨蒸汽所用钢材的吨数。

一、基本概念 1. 元素分析:指全面测定煤中所含全部化学成分的分析。 2. 工业分析:指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的煤样,通过分析得出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 灰分这四种成分的质量百分数的过程。 3. 发热量:指单位质量的煤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 4. 结渣:指燃料在炉内燃烧时,在高温的火焰中心,灰分一般处于熔化或软化状态, 具有粘性,这种粘性的熔化灰粒,如果接触到受热面管子或炉墙,就会粘结于其上,这就称为结渣。 5. 变形温度:指灰锥顶变圆或开始倾斜; 6. 软化温度:指灰锥弯至锥底或萎缩成球形; 7. 熔化温度:指锥体呈液体状态能沿平面流动。 二、问答题 1. 煤的元素分析成分有哪些? 答:煤的元素分析成分包括:碳、氢、氧、氮、硫、灰分和水分。 2. 煤的工业分析成分有哪些? 答:煤的元素分析成分包括: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 3. 挥发性物质包括一些什麽物质? 答:挥发性物质主包括:各种碳氢化合物、氢、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可燃气体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氧、二氧化碳、氮等不可燃气体。

【人教版六下数学】比例的应用(7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4单元比例 第1课时比例尺(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能力目标: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情感目标: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 难点: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但这么辽阔的地域却可以用一张并不很大的纸画下来。出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并提问:想知道这些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板书课题:比例尺 二、自主探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出示例1,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2、探索写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的方法。提问:图上距离

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方法:先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写出最简的比。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谈话: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提问:这张长方形草坪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20km=12000000cm 24 :12000000=1 :5000000 三、拓展应用 教材56页1、2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布置 教材56页3、4题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意义 例1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20km=12000000cm 24 :12000000=1 :5000000 第4单元比例 第2课时比例尺(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把比例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做一块卵石

做一块卵石 教学要求: 1.通过研究卵石的成因,使学生知道地球表面在风化、搬运等地质作用下,是不断变 化着的。 2.培养学生根据自然变化结果,推测自然变化原因,想象自然变化过程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教育。 教学重点: 卵石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都是光滑圆润的。 教学准备: 酒精灯、大口玻璃瓶(有盖)、卵石、碎砖块(个儿较小、棱角分明的)、页岩、盒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各组同学交换看一看这些卵石都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是从什么地方找到这些卵石的? 你们觉得还有哪些地方有卵石? 卵石的这些分布情况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当许多石头被水流冲起来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二、实验推理: 1.实验1: 老师组织学生按课本第41页实验1的要求进行实验:把一些棱角明显的碎砖块放进装有多半瓶水的玻璃瓶中,盖好瓶盖,用力摇晃。摇一会儿,把碎砖块取出来,观察它们的形状有 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哪个组先来谈一谈你们的实验情况? 这说明在水的作用下,这些碎砖块转动起来,相互碰撞和磨擦,表面和形状都发生了变化,这是一种自然的破坏和变化,我们把这种自然破坏叫做风化。 2.观察: 出示挂图:大河两岸的地貌图 (1)学生观察逐一描述河的上、中、下游岩石及水流的情况。 ( (3)小组活动,比较、整理观察所得到的事实。 河道上游岩石的特点是:个儿大,棱角分明;中游:个儿中等,光滑圆润;下游:个儿细小,

粒粒砂子。 河道中的岩石分布是有规律的:从河的上游到河的下游,石块越来越小,形状越来越圆。 3.推理: 引导学生研究事实,认识卵石的成因。 (1)小组研讨:河道下游的卵石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力量使山上的岩石逐步跑到了 河的下游? (2)学生描述岩石被流水搬运的过程。教师简要记录。 高山岩石(风化)上游(流水搬运)中游(流水搬运)下游卵石 (3)引导学生对磨圆作用进行推测。 师:在流水把岩石从上游搬运到中游、下游的过程中,你还会想到什么问题?岩石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光滑圆溜? 学生结合实验1描述,教师完善前面的记录。 上游(磨圆)中游(磨圆)下游 (4)教师小结: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在重力和其它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河道的上游,流水又将这些岩石搬运到了中游和下游,在搬运过程中,岩石的棱角被逐渐磨圆。由于经过长时间、长距离的搬运和磨圆,到达下游的岩石有的就变成了光滑的卵石。 4、想象卵石的将来。 学生研讨,交流。 师小结:不光是岩石、卵石,整个自然界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三、实验模拟: 生活还有哪些作用也可以对石头造成破坏?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开发一下大脑。 1.模拟实验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本第43页的实验2:用镊子夹住一块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儿,然后把这块石头放入冷水中;接着再烧,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石块有什么变化?2.思考联想: 做了这个实验,你们有什么要说的? 看来,温度对岩石也有破坏作用,这也是一种风化。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情况吗?小组充分讨论 3.总结认识: 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流的冲击和相互摩擦碰撞,形成了卵石。 四、迁移延伸: 想想海边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板书设计: 做一块卵石 高山岩石(风化)上游(流水搬运)中游(流水搬运)下游卵石(磨圆)(磨圆)

第二章习题及解答

第二章 集成门电路 一、填空 1、由TTL 门组成的电路如图7.1-2所示,已知它们的输入短路电流为I is =1.6mA ,高电平输入漏电流I iH =40μA 。试问:当A=B=1时,G 1的 电流(拉,灌)为 ;A=0时,G 1的 电流(拉,灌)为 。 3 G A B 图1 2、TTL 门电路输入端悬空时,应视为 ;(高电平,低电平,不定)此时如用万用表测量其电压,读数约为 (3.5V ,0V ,1.4V )。 3、集电极开路门(OC 门)在使用时须在 之间接一电阻(输出与地,输出与输入,输出与电源)。 4、CMOS 门电路的特点:静态功耗 (很大,极低);而动态功耗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而 (增加,减小,不变);输入电阻 (很大,很小);噪声容限 (高,低,等)于TTL 门。 二、 图 2各电路中凡是能实现非功能的要打对号,否则打×。图2-1为TTL 门电路,图 2-2为CMOS 门电路。 A 图2-1 A A V 图2-2 三、 要实现图3中各TTL 门电路输出端所示的逻辑关系各门电路的接法是否正确?如不 正确,请予更正。

C B A C B A F ??= A B AB =A B CD AB F +=X X B X A F += 图3 四、图4中G 1为TTL 三态门,G 2为TTL 与非门,万用表的内阻20k Ω/V ,量程5V 。当 C=1或C=0以及S 通或断等不同情况下,U 01和U 02的电位各是多少? 图4 五、由CMOS 传输门和反相器构成的电路如图5(a )所示,试画出在图5(b )波形作用下的输出u o 的波形(u i1=10V u i2=5V ) t t 图5(a ) (b) C S 通S 断11U O1=U O2=U O1=U O2= 00 U O1=U O2= U O1=U O2= U O2

锅炉专业考试题库答案

锅炉专业考试题库 理论部分: —、填空题: 安全部分: 1.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4.生产现场禁火区内进行动火作业,应同时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 5.工作延期手续只能办理一次。如需再延期,应重新签发(工作票),并注明(原因)。 8.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伏、(36)伏、(24)伏、(12)伏、(6)伏 10.工作票不准任意涂改。涂改后上面应由(签发人或工作许可人)签名或盖章,否则此工作票应无效。 11.许可进行工作前,应将一张工作票发给(工作负责人),另一张保存在(工作许可人处)。 12.全部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退出工作地点,工作负责人和运 行班长或值长应在工作票上(签字注销)。注销的工作票应送交 所属单位的领导。工作票注销后应保存(三个月)。 13.工作如不能按计划期限完成,必须由工作负责人办理工作(延期手续)。 14.在没有脚手架或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1.5)

米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较大的工具应用绳栓在牢固的构件高处作业应一律使用(工具袋)15. 上,不准随便乱放,以防止从高空坠落发生事故。 16.在进行高处工作时,除有关人员外,不准他人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工作地点下面应有(围栏或装设其他保护装置),防止落物伤人。 钳工部分: 1、内径千分尺测量范围很有限,为扩大范围可采用(加接长杆)的方法。 2、水平仪的读数方法有(相对)读数法和(绝对)读数法。 3、工艺基准按其作用可分为(装配)基准、(测量)基准、(定位)基准、(工序)基准。 4、测量方法的总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5、划线作业可分两种即(平面划线);(立体划线)。 6、锉刀的齿纹有(单齿纹)和(双齿纹)两种。 7、锉刀分(普通锉);(特种锉);(什锦锉) 三类。 8、通过锉削,使一个零件能放入另一个零件的孔或槽内,且松紧合乎要求,这项操作叫(锉配)。 9、钻孔时,工件固定不动,钻头要同时完成两个运动、。 11、麻花钻头主要由几部分构成(柄部);(颈部);(工作部分)。 12、用丝锥加工内螺纹称为(攻丝)用板牙套制外螺纹称为(套

五年级科学做一块卵石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做一块卵石教学设计 《做一块卵石》 一、前准备: 教师准备材料:、卵石、页岩、酒精灯、镊子、水槽、水桶 学生准备材料:砖块、锤子、水、火柴、塑料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类比推理得出卵石形成的原因;掌握风化的科学概念,了解风化对岩石的作用;初步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作用。 2、能用简单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能大胆想象,进行类比推理得出科学结论。 3、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愿意合作交流,能从欣赏卵石中获得美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卵石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利用模拟实验探究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现象。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以及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法。 四、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感知卵石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地表是非常奇妙的,是么?而且自然的力量一直在改变着我们的地表。今天老师带了一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赏,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想?(展示光滑漂亮的卵石图片) 这些是什么图片?卵石(板书:卵石)它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回答,老师评价)同学们也带了卵石,用手摸一摸你的卵石,有什么感受?近似圆形,表面光滑就是卵石的特征。关于卵石,你们想知道什么?想研究什么问题(学生提问题)? 同学们想法真多,今天我们先做一块卵石,了解一下它是怎样形成的(板书:做一块)。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知卵石的多种多样,通过欣赏卵石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卵石的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使学生感受的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二)探究实验 卵石一般集中在什么地方?(河里,海边)那么它的形成一定与水有关。 1、材料准备:小组讨论如何做一块卵石,你们打算用什么材料,怎样进行实验?(学生回答) 2、实验小贴士。实验之前,先看一下我们的实验小贴士: (1)想一想,要使石块变圆,可以使用什么方法? (2)仔细观察实验前后石块有什么区别,注意观察棱角的变化。(3)使用锤子时,特别注意安全。

第二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Java语言与WWW技术》课程 第二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2-2编写一个Java Application的例子,能在屏幕上输出“Welcome to Java World!”。 解答:参考源程序:MyJavaExcercise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MyJavaExcercise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Welcome to Java World!"); } end of main method } end of class 2-3编写一个Java Applet程序的例子,使之能够在浏览器中显示“Welcome to Java Applet World!”的字符串信息。 解答:源程序:MyJavaExcerciseApplet.java import java.awt.Graphics; import java.applet.Applet; public class MyJavaExcerciseApplet extends Applet {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

g.drawString("Welcome to Java Applet World!", 10 , 20); }//end of paint method }//end of class 2-4如何编写一个HTML文件,将2-3题中生成的Applet字节码嵌入其中,并用WWW浏览器观看这个HTML文件规定的页面。 解答:源程序:MyAppletInclude.html < /APPLET > 2-5参考教材中的例2-5,编写一个Applet,其中包括一个标签对象myLabel,利用这个标签对象输出信息“Java是面向对象的语言”。 import java.applet.*;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wt.event.*; public class AppletLabelOutput extends Applet { Label myLabel;

2019锅炉考试题及答案

锅炉专业考试题 一、填空题 1.过热蒸汽温度超出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的(度数)称为过热度。 2.水冷壁的传热过程是:烟气对管外壁(辐射换热),管外壁向管内壁(导热),管内壁 与汽水之间进行(对流放热)。 3.锅炉受热面外表面积灰或结渣,会使管内介质与烟气热交换时的热量(减弱),因为灰渣的 (导热系数)小。 4.锅炉吹灰前应适当提高燃烧室(负压),并保持(燃烧)稳定。 5.冲洗水位计时应站在水位计的(侧面),打开阀门时应(缓慢小心)。 6.“虚假水位”现象是由于(负荷突变)造成(压力变化)引起锅水状态发生改变而引起 的。 7.强化锅炉燃烧时,应先增加(风)量,然后增加(燃料)量。 8.锅炉汽包水位三冲量自动调节系统,把(蒸汽流量)作为前馈信号,(给水流量)作为 反馈信号进行粗调,然后把(汽包水位)作为主信号进行校正。 9.循环倍率是指进入到水冷壁管的(循环水量)和在水冷壁中产生的(蒸气量)之比值。 10.锅炉排污分为(定期)排污和(连续)排污两种。 二、选择题 1.锅炉吹灰前,应将燃烧室负压()并保持燃烧稳定。 (A)降低;(B)适当提高;(C)维持;(D)必须减小。答案:B 2.()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 (A)停炉前;(B)熄火后;(C)锅炉停止上水后;(D)锅炉正常运行时。答案:C 3.锅炉正常停炉一般是指()。 (A)计划检修停炉;(B)非计划检修停炉;(C)因事故停炉;(D)节日检修。答 案:A 4.当机组突然甩负荷时,汽包水位变化趋势是()。 (A)下降;(B)先下降后上升;(C)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答案:B 5.在锅炉三冲量给水自动调节系统中,()是主信号。 (A)汽包水位;(B)给水流量;(C)蒸汽流量;(D)给水压力。答案:A

【免费】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人教

3.比例的应用 第1课时比例尺(1) 1.仔细想,认真填。 (1) 一幅世界地图的比例尺是1:33000000,它表示图上距离1 cm相当于实际距离()km。 (2)把数值比例尺1:3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是。 (3)设计师把一种精密零件的尺寸放大到原来的100倍后绘制在图纸上,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2.法国埃菲尔铁塔的总高度约为320 m,画在图纸上是4 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3.一个零件(形状如图)的实际长度是2 mm。量出下图中零件的长度,并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4.下面是小东家到学校的示意图,小东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200 m。 (1)请你量出图上距离,并计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2)将这幅图的比例尺用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 5.天安门广场的长为880 m,宽为500 m,李军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天安门广场的长为4.4 cm,王明在另一幅地图上量得天安门广场的长为1.1 cm,而老师说他们量得的数据都对,你能解释原因吗? 6.明德小学校园长500 m,宽200 m。要在长、宽分别为20 cm、10 cm的纸上画出它的平面图,选择的比例尺应小于多少呢?

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 1.(1) 330 解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可知,图上1 cm表示实际距离33000000 cm=330 km。 (2)30 解析根据数值比例尺1: 3000000可知,图上1 cm表示实际距离3000000 cm,再换算成千米作单位的数。 (3)100:1 解析绘制精密零件时把零件的尺寸按一定的比放大,此时零件的实际大小为后项,写成1。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20 m=32000 cm 4:32000=1: 8000 答: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1: 8000。 解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为4 cm,实际距离为320 m,所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4 cm: 320 m=4 cm: 32000 cm=1: 8000。 3.图中零件的长度是3 cm。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 cm=30 mm 30:2=15:1 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5:1。 解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过测量知道图上距离为3 cm,实际距离为2 mm,所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 cm:2 mm=30 mm:2mm=15:1。 4.(1)图上距离为3 cm。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200 m=120000 cm 3;120000=1:40000 答: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40000。 解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过测量得出小东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为3 cm,实际距离为1200 m,所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3 cm:1200 m=3 cm: 120000 cm=1:40000。 (2) 解析根据数值比例尺1: 40000可知,图上1 cm的距离相当于40000 cm的实际距离,也就是400 m。 5.他们在两幅不同的地图上量天安门广场的长,两幅地图的比例尺不同,所得到的图上距离也不同。 解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相同,两幅地图的比例尺不同,所量得的图上距离也不同。 6.画满纸的长,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500 m=50000 cm 20:50000=1: 2500 画满纸的宽,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练习题 五.计算题 1. 密度为1200kg.m的盐水,以25m3.h-1的流量流过内径为75mm的无缝钢管。两液面间的垂直距离为25m,钢管总长为120m,管件、阀门等的局部阻力为钢管阻力的25%。试求泵的轴功率。假设:(1)摩擦系数λ=0.03;(2)泵的效率η=0.6 1.答案***** Z1+u2/2g+P1/ρg+He=Z2+u2/2g+P2/ρg+∑H f Z=0,Z=25m,u≈0,u≈0,P =P ∴H=Z+∑H=25+∑H ∑H=(λ×l/d×u/2g)×1.25 u=V/A=25/(3600×0.785×(0.07 5)) =1.573m.s ∑H=(0.03×120/0.075×1.573/(2×9.81)×1.25 =7.567m盐水柱 H=25+7.567=32.567m N=Q Hρ/102=25×32.567×120 0/

(3600×102) =2.66kw N轴=N/η=2.66/0.6=4.43kw 2.(16分) 如图的输水系统。已知管内径为d=50mm, 在阀门全开时输送系统的Σ(l+le ) =50m,摩擦系数可取λ=0.03,泵的性能曲线,在流量为6 m3.h-1至15 m3.h-1范围内可用下式描述: H=18.92-0.82Q2.,此处H为泵的扬程m,Q为 泵的流量m3.h-1,问: (1)如要求流量为10 m3.h-1,单位质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 单位重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此泵能否完成任务? (2)如要求输送量减至8 m3.h-1 (通过关小阀门来达到),泵的轴功率减少百分之多少?(设泵的效率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⑴u=10/(3600×0.785×0.05)=1.415[m.s-1] Σhf =λ[Σ(l+le )/d](u2/2)

锅炉第二章题库答案

第二章燃料与燃烧计算 一、名词解释 1、发热量:单位质量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2、高位发热量: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包括燃料燃烧时所生成的水蒸气的汽化潜热。 3、低位发热量:高位发热量中扣除全部水蒸气的汽化潜热后的发热量。 4、标准煤:规定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 =29308kJ/kg的煤。 6、煤的挥发分:失去水分的干燥煤样置于隔绝空气的环境下加热至一定温度时,煤中的有机物分 解而析出的气态物质的百分数含量。 7、油的闪点: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与明火接触发生短暂的闪光时对应的油温。 、不完全燃烧:指燃料的燃烧产物中还含有某些可燃物质的燃烧。 10、理论空气量:1kg收到基燃料完全燃烧,而又无过剩氧存在时所需的空气量。 11、过量空气系数: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 12、理论烟气量:供给燃料以理论空气量,燃料达到完全燃烧,烟气中只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 硫、水蒸气及氮气四中气体时烟气所具有的体积 13、烟气焓:1kg固体、液体燃料或标准状态下1m3气体燃料燃烧生成的烟气在等压下从0℃加热 到某一温度所需的热量。 二、填空 1、煤的元素分析法测定煤的组成成分有碳、氢、氧、氮、硫、灰分、水分,其中碳、氢、硫是可燃成分,硫是有害成分。 2、煤的工业分析成分有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 3、表征灰的熔融特性的四个特征温度为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半球温度和流动温度。 4、煤的炭化程度越深,其挥发分含量越少,着火温度越高,点火与燃烧就越困难。

5、煤的成分分析基准常用的有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 6、理论水蒸气体积,包括燃料中氢完全燃烧生成的水蒸气、燃料中水分受热蒸发形成的 水蒸气、理论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三部分。 7、随同理论空气量V k 0带进烟气中的水蒸气体积为V k0 m3/kg。 8、烟气成分一般用烟气中某种气体的所占干烟气总体积的体积百分数含量来表示。 9、完全燃烧方程式为(1+β)RO2+O2=21 ,它表明当燃料完全燃烧时,烟气中含氧量与三原子气体量之间的关系,当α=1时,其式变为(1+β)RO2max=21 。 14、算α的两个近似公式分别为、。两式的使用条件是CO=0 、干烟气含有的氮气接近79%(N2=79%/N ar可忽略) 、β很小。 三、选择 1、在下列煤的成分中,能用干燥无灰基表示的成分有。(1)(2)(3)(5) (1)碳(2)氧(3)挥发分(4)灰分(5)固定碳 2、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大小与煤中下列成分有关。(1)(2)(4)(5)(6) (1)C ar (2)O ar (3)N ar (4)H ar (5)S ar (6)M ar 3、煤被一场大雨淋湿后,煤的高位发热量。(2) (1)升高(2)降低(3)不变 4、煤被一场大雨淋湿后,煤的干燥基碳的百分含量。(3) (1)升高(2)降低(3)不变 5、下列各煤种中,对锅炉的安全工作危害最大的是。 (3) A、Q net,ar =31320kJ/kg,S ar=% B、Q net,ar =29310kJ/kg,S ar=% C、Q net,ar =25435kJ/kg,S ar=% 6、煤的元素分析成分中收到基碳是。(4) (1)固定碳(2)焦碳(3)碳化物中的碳 (4)由固定碳和碳化物中的碳组成 7、理论空气量的大小是由元素所决定的。(1)(5)(4)(6)(1)C(2)M(3)A(4)O(5)H(6)S(7)N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

比例的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 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 教学难点: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说说它的具体内容吗? 2.请你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且说明理由。 5:7和8:13 1/2:1/3和1/4:1/6 3、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几: 14:()=35:5 ():5=4:10 二、导入新知 我们知道比例中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比例的方法,大家对自己有信心吗? 三、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呈现情境图,解决实际问题。 ⑴呈现情景图。 ⑵你如何理解4个玩具汽车换10本小人书? ⑶尝试解答。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 ⑷学生交流。 (5)尝试用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尝试解答。

学生交流,形成方法。 解: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 4:10=14:x 4x=14×10 4x=140 x=35 答: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35本小人书。 教师指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板书:解比例。 2、比较、小结。 (1)提问:解比例的方法和解方程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处和不同处? 方法小结: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处处都有可能用到,要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呢?我们先来总结总结:(在这道题里,我们先根据问题设X——再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解方程)。其实,比例就是一种特殊的方程,不论在书写格式还是验算方法上他与解方程都是相同的。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1.解比例。 5 :8 = X :40 X/9 = 7/3 1/2:X = 1/6:2/5 1.5:0.6=x:0.4 2.按下面的条件组成比例,并求未知数的值。 (1).12和5的比等于3。6和X的比。 (2).X和1/3的比等于4 :3。 3、拓展延伸。 (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项是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乘积是最小的质数,已知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多少? 四、课堂总结:

小学科学《做一块卵石》精品教案

《做一块卵石》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材料:课件、卵石、页岩、酒精灯、镊子、水槽、水桶 学生准备材料:砖块、锤子、水、火柴、塑料瓶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类比推理得出卵石形成的原因;掌握风化的科学概念,了解风化对岩石的作用;初步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作用。 2、能用简单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能大胆想象,进行类比推理得出科学结论。 3、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的重要性;愿意合作交流,能从欣赏卵石中获得美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卵石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利用模拟实验探究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现象。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以及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法。 四、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感知卵石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地表是非常奇妙的,是么?而且自然的力量一直在改变着我们的地表。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赏,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想?(课件展示光滑漂亮的卵石图片) 这些是什么图片?卵石(板书:卵石)它给你什么感受?(学生回答,老师评价)同学们也带来了卵石,用手摸一摸你的卵石,有什么感受?近似圆形,表面光滑就是卵石的特征。关于卵石,你们想知道什么?想研究什么问题(学生提问题)? 同学们想法真多,今天我们先来做一块卵石,了解一下它是怎样形成的(板书:做一块)。(设计意图:使学生感知卵石的多种多样,通过欣赏卵石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卵石的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使学生感受的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二)探究实验 卵石一般集中在什么地方?(河里,海边)那么它的形成一定与水有关。 1、材料准备:小组讨论如何做一块卵石,你们打算用什么材料,怎样进行实验?(学生回答) 2、实验小贴士。实验之前,先看一下我们的实验小贴士: (1)想一想,要使石块变圆,可以使用什么方法? (2)仔细观察实验前后石块有什么区别,注意观察棱角的变化。 (3)使用锤子时,特别注意安全。 (4)实验完毕,填好实验报告,把器材放回原位,整理好实验桌。 3、学生分组实验,做一块卵石。 4、试验交流。 完成的小组,把水倒入前面水桶内。同学们基本完成了实验,有些小组效果非常明显,谁来说一说你们组的实验过程?本组同学还有要补充的么?同学们还有用其他方法的么?你们组得出了什么结论?哪种效果最明显?大家收获真大!

锅炉原理试题库

《锅炉原理》习题库参考答案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 锅炉容量:指锅炉的最大长期连续蒸发量,常以每小时所能供应蒸汽的吨数示。 2. 层燃炉:指具有炉箅(或称炉排),煤块或其它固体燃料主要在炉箅上的燃料层内燃烧。 3. 室燃炉:指燃料在炉膛空间悬浮燃烧的锅炉。 4. 旋风炉:指在一个以圆柱形旋风筒作为主要燃烧室的炉子,气流在筒内高速旋转,煤粉气流沿圆筒切向送入或由筒的一端旋转送入。较细的煤粉在旋风筒内悬浮燃烧,而较粗的煤粒则贴在筒壁上燃烧。筒内的高温和高速旋转气流使燃烧加速,并使灰渣熔化形成液态排渣。 5. 火炬―层燃炉:指用空气或机械播撒把煤块和煤粒抛入炉膛空间,然后落到炉箅上的燃烧方式的炉子。 6. 自然循环炉:指依靠工质自身密度差造成的重位压差作为循环推动力的锅炉。 7. 多次强制循环炉:指在循环回路中加装循环水泵作为主要的循环推动力的锅炉。 8. 直流锅炉:指工质一次通过蒸发受热面,即循环倍率等于一的锅炉。 9. 复合制循环炉:指在一台锅炉上既有自然循环或强制循环锅炉循环方式,又有直流锅炉循环方式的锅炉。 10. 连续运行小时数:指两次检修之间运行的小时数。 11. 事故率= %100?+事故停用小时数总运行小时数事故停用小时数; 12. 可用率=%100?+统计期间总时数 备用总时数运行总时数; 13. 钢材使用率: 指锅炉每小时产生一吨蒸汽所用钢材的吨数。 第二章 一、基本概念 1. 元素分析:指全面测定煤中所含全部化学成分的分析。 2. 工业分析:指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的煤样,通过分析得出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这四种成分的质量百分数的过程。

3. 发热量:指单位质量的煤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 4. 结渣:指燃料在炉内燃烧时,在高温的火焰中心,灰分一般处于熔化或软化状 态,具有粘性,这种粘性的熔化灰粒,如果接触到受热面管子或炉墙,就会粘结于其上,这就称为结渣。 5. 变形温度:指灰锥顶变圆或开始倾斜; 6. 软化温度:指灰锥弯至锥底或萎缩成球形; 7. 流动温度:指锥体呈液体状态能沿平面流动。 二、问答题 1. 煤的元素分析成分有哪些? 答:煤的元素分析成分包括:碳、氢、氧、氮、硫、灰分和水分。 2. 煤的工业分析成分有哪些? 答:煤的元素分析成分包括: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 3. 挥发性物质包括一些什麽物质? 答:挥发性物质主包括:各种碳氢化合物、氢、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可燃气体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氧、二氧化碳、氮等不可燃气体。 第三章 一、基本概念 1. 理论空气量:1kg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空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 2. 过量空气系数:实际空气量和理论空气量之比。 3. 理论烟气量:当实际参加燃烧的湿空气中的干空气量等于理论空气量,且1kg 的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量称为理论烟气量。 4. 实际烟气量:供给的空气量大于理论空气量,且使1kg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 烟气量。 5. 理论空气、烟气焓:在定压条件下,将1kg 燃料所需的空气量或所产生的烟气 量从0加热到t℃时所需要的热量。 6. 锅炉有效利用热:指水和蒸汽流经各受热面时吸收的热量。 7. 正平衡法:直接确定输入锅炉的热量和锅炉的有效利用热,然后利用锅炉热效 率定义式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方法。 8. 反平衡法:通过确定锅炉的各项热损失,计算锅炉热效率的方法。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比例尺的概念、例1》教学设计方案

《比例的应用比例尺的概念、例1》教学设计方案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比例尺(1)(教材第5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使学生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让学生经历比例尺的探究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重点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准备】 投影仪,比例尺不同的地图,机器零件纸,北京的平面图。 【情景导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的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多少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纸上。不管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新课讲授】 1.比例尺的意义。 (1)教师讲解: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它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我们就把它起个名字,叫做比例尺。(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板书:=比例尺) 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最简整数比。 (2)教师出示地图,引导学生观察1∶100000000。 (3)组织学生议一议:比例尺中的“1”表示什么?“100000000”表示什么?指名说一说:“1”表示图上距离,“100000000”表示实际距离,也就是说图上1cm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cm。 教师说明: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写成。 (4)引导学生观察比例尺。适时讲解:这是线段比例尺,表示线段的长度1cm是图上距离,50km是实际距离,也就是说图上距离1cm 代表着实际距离是50km。 (5)教师用投影出示图纸。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比例尺2∶1表示什么? 指名汇报:2∶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2倍。 教师小结: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纸上。这时比例尺的前项比后项大。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2.教学例1。 (1)教师出示教材第53页例1。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议一议:什么是比例尺? 教师指名汇报,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4cm∶120km =2.4cm∶12000000cm =1∶5000000 (2)巩固应用。教师出示教材第53页“做一做”。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中检查。 答案:教材53页“做一做”:2cm∶5mm=20mm∶5mm=4∶1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比的运用》《比例的应用》练习题(附答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比的运用》《比例的应用》练习题 1. 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 (2)如果a ÷b=1 3 ,b 就是a 的3倍。 ( ) (3)如a :b=3:5,那么a=3,b=5. (4)从学校走到电影院,小明用8分钟,小红用10分钟,小明和小红的速度之比是4:5. ( ) 2.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请化简下列各比。 24:36 0.75:1 3/4:9/10 3.(1)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2 5 ,养了多少只鸭? (2) 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鹅的只数比鸭少3 5 ,养了多少只鸭? (3)张大爷养的鸭和鹅共有700只,鸭和鹅的只数之比是5:2,鸭和鹅分别有多少只? 你能用上面的数据编出其他的分数乘除法问题吗? 4.用12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5.家里的菜地共800平方米,农民伯伯准备用2 5 种西红柿,剩下的按 2:1的面积比种黄瓜和茄子,三种蔬菜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6.甲数和乙数的比是2:3,乙数和丙数的比是4:5,甲数和丙数的

比是多少? 答案: 1.错 对 错 错 2.2:3 3:4 5:6 3.(1)200÷2 5 =500(只) (2)200÷(1-3 5 )=500(只) (3)700×5 7 =500(只) 700×2 7 =200(只) 4.1204=30(厘米) 3+2+1=6 30×36 =15(厘米) 30×2 6 =10 (厘米) 30×1 6 =5(厘米) 5.800×2 5 =320(平方米) 800-320=480(平方米) 2+1=3 480×2 3 =320 (平方米) 480×1 3 =160(平方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比》练习题 一、填空题: 1、5.4 :1.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做一块卵石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老师看同学们收集到很多卵石,谁能说一说,你的卵石是在哪里搜集到的?自然界里哪里最容易找到卵石? 生:交流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漂亮的卵石,看大屏幕。 【出示:漂亮的卵石图片】 师:看完后,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手中卵石,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交流共同点,师板书:光滑、无棱角 师:卵石的圆度不同,其中以椭圆形的最多,像鸟的卵,我们把这样的形状叫卵形。 没有棱角。 出示:石头和卵石 师:对比这块普通的石头和卵石,形状有何不同? 普通的石头有很多棱角,卵石棱角已经消失。 【出示:卵石共同点】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卵石具备以下共同点: 3提问题 师:对于卵石,你想了解哪些问题? 生:提问题,师副板书。 引课题 师:看来同学们最想知道卵石怎样形成的?下面就让我们做一块卵石,了解一下大自然──这位伟大的雕刻家是如何造就它的?板书课题。 二、初步探究,引导学生做一块卵石 1.师:同学们,想一想要做卵石首先需要什么做原材料? 生:应该选岩石做原材料。 师:对,做卵石按理说得用岩石做原材料,可是岩石太硬了, 想把这样一块坚硬的石头变成卵石恐怕要很长的时间,我们用砖块来模拟岩石,为什么用砖块?【砖块软】 师:除此之外,老师还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课件初始材】利用这些材料,你能想办法做一块卵石吗?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多。 2.生:想办法。师:巡视,交代:砖块留两块,作对比;半瓶水、一半砖。 3.汇报办法。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积极的讨论,谁来分享你们想到的办法? 生:汇报办法 师:放一块还是多块?多块,为了实验明显,大家可以放一小把。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做卵石的方法都很好,实验前老师有几点提示: 【出示温馨提示】1.小组分工合作,认真记录。 2.完成后,将水倒进烧杯,砖块倒在碟子上观察。 3.思考:是什么因素让砖块发生变化? 下面就用想到的办法做一块卵石,看谁的卵石做的又快又好,别忘了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开始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