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财政学
财政学案例分析(精选.)
财政学案例分析案例名称:谁来填补养老金缺口案例来源:根据2013年1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编写案例内容: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建设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从2006年中国对社会保障建设提出“覆盖城乡”的要求,到2013年在较短的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对城乡居民的基本全覆盖。
中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有很多的内容,其中养老金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柱。
目前,养老金缺口问题已经越来越受人们关注。
201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20001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18.39%。
总支出为1556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1.91%。
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看,全国总计达到了62.85%,比上一年提高了7.91个百分点,上海高达96.05%。
而这种支出收入比上升的趋势会影响未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
自2013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
但无论是财政部还是学者,均回避了当前个人账户巨额空账的偿还问题。
个人账户空账带来了巨额隐性债务问题。
目前,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行,以及记账利率过低等问题,致使养老保险的部分积累功能的设计初衷无从实现,已成为事实上的现收现付制。
根据人社部2013年初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职工养老金累计结余近2.4万亿元,但与官方数据形成对比的,是个人养老金账户缺口的持续扩大。
截至2012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23941.31亿元。
201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纯企业单位、其他以个体身份参保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达到29543亿元。
也就是说,即使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所有资金用于填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仍有5602亿元的缺口,与上一年相比,这一缺口扩大了大约240亿元。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问题与对策作者:宋桂娜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33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村居民和城镇非从业居民为保障对象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从无到有经历30多的发展,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文以青岛市为例,回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分析现阶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在全国层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上是由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一步一步发展而来,具体以青岛为例,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农村老农保(1992-2002年)、农村新农保(2003-2009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10-至今)(一)农村老农保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经济释放出活力,农民收入得到很大提高,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出,导致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渐衰落,为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我国初步提出探索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逐渐开展试点。
1992年民政部制定《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拉开了国家针对农村建立综合统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序幕。
在此大背景下,青岛市积极探索,选择崂山区、胶南和莱西市6个乡镇的行政村为试点,按照组织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方法,保费缴纳以个人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开始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经过政府有力的宣传和组织,在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后,农村养老保险在全市推开,到1996年全市收缴保费达6713万元,位居全省第二。
1997年青岛市政府出台《青岛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规定》,进一步巩固了农村养老保险的成果,也为农村养老保险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养老保险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例如覆盖面窄、集体补助难落实、基金管理不规范、待遇支付标准低、缺乏国家政策有力支持等,加之后期政府因种种原因没有再推进,农保工作一度停滞,农民参保热情随之大大降低,参保率不断下降,导致农村养老保险一度陷入困境,到2001年全市保费收缴降至1861万元,参保农民只有50万。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摘要:1980年前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行,中国也开始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自上世纪90年代建立部分基金制后,制度的转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轨成本和激励问题等,这给羽翼未丰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本文透过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利益集团是如何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分析了利益集团在当前情况下对下一步改革又会产生如何的影响。
一种可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公共财政,国企改革一.引言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无非围绕两种模式——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世界各国要么单纯选择其中一种模式,要么选择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的结合体。
在上世纪的后几十年内,世界各国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改革的主流是从现收现付制转向基金积累制,这种转变也被称作养老金私有化改革。
改革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美国是现收现付制的典范,Feldstin(1985)则主张现收现付制应该向基金积累制转变,因为现收现付制对私人储蓄具有挤出效应。
欧洲对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源于人口老龄化给现收现付制带来严重的收不抵支问题。
封进(2004)认为中国等转型国家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伴随经济体制改革而展开的,同时顺应人口结构变化的要求。
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传统上以福利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封进,2004)。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存在和持续下去。
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源于Browning (1975)的研究,他认为民主社会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巨大规模归因于和中位投票者年龄有关的政治因素。
这一论断引发了众多关于社会保障的政治经济模型的相关文献。
Vincenzo Galasso,Paola Profeta(2002)考虑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政治可行性,他们认为利益集团模型考虑的是社会保障的人均转移支付和人口统计学方面。
改革的政治可行性有赖于债务的利用——转型成本转移给下一代,要接受由于私有化导致的债务。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加之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村养老问题愈发突出。
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挑战。
本文将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1.1 经济收入低,养老资金不足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农民在工作年限内无法积累足够的养老金。
在农村,养老金来源主要为退耕还林补助、新农保、养老保险等。
但由于农民普遍收入较低,很难达到足够的养老金水平。
1.2 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农村地区的传统观念较为保守,老年人多认为子女是他们养老的依靠,对子女有着较高的养老期望。
在现代社会,子女往往无法照顾老人,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这种养老方式也在逐渐减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
1.3 养老服务不完善,老年人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较少,服务质量不高。
老年人需要的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得不到满足。
这会进一步加大老年人的生活负担和孤独感。
2.1 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地区的养老金积累能力有限,面临较严重的养老金缺口。
2.2 家庭结构变化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原本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模式已不再适用。
由于子女离家工作,老年人的照顾问题成为一大难题。
2.3 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相对不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
这也让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愈发严峻。
3.1 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可以通过政府财政补助、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引导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等多种方式,解决农村养老金不足的问题。
3.2 倡导多元化养老模式引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养老观念,倡导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包括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家庭养老等。
农村地区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选择。
财政学
我国农村社保中养老和医疗出现的问题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三农”问题历来都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
因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老龄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养老和医疗改革更是不可或缺。
关键词:养老医疗农村社会保障一.我国农村养老存在问题分析很久以来,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城市人口的养老问题,而对农民的养老问题却关注甚少。
目前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不容乐观,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区养老机制滞后,社会福利、政府救济和低保投入严重不足等,导致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处在家庭边缘和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老年人口的生存和养老现状,是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弱化,农村老年人赖以养老的主要模式受到挑战。
家庭养老是现阶段我国养老的基本模式,首先农村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加大了农村养老难度。
其次,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农村家庭人口总数变少,家庭模式也由原来的一大家子一个院儿改为一户一家,使子女对老人养老形成了不便。
最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民涌向城市,农村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
也就是说,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正面临着种种矛盾。
(二)农村社会福利、政府救济和低保投入严重不足,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基本处在社会经济保障体系之外。
农村的低保制度尚未全面建立,目前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还是极少数人,大量特困户尚未得到保障,基本生活难以维持。
现有的这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忽视了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脱离了现实情况,比如,农民工群体,长年在外使得他们不能在户口所在地参加养老保险。
其次,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筹集方式是以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扶持。
政府那部分养老资金的投入有限,对大部分农民起不到太大的现实意义。
(三)农民收入不稳定且增长缓慢导致养老资金短缺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的产业政策,致使农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下。
大学课程《财政学概论》PPT课件:第十章 社会保障支出
• (一)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构成巨大压力 • (二)企事业之间、城乡之间统筹协调不够 • (三)政策不完备,管理不规范,责任不清晰 • (四)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基金调剂能力弱
第十章 社会保障支出
• 第一节 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的基本概念 •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 二、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 1.社会保险
• (1)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生育保险
• 2.社会福利
• (1)社会救济(2)抚恤支出(3)福利支出
第二节 社会保险的制度模式与资金筹集管 理模式
• 一、社会保险的产生 • 1.现代社会保险最早诞生于德国 • 2.美国第一个制定社会保障法 • 3.英国首先建立了“福利国家”
第三节 社会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 二、社会保险的改革和调整 • 主要措施有: • (1)取消部分保障项目,降低待遇水平 • (2)鼓励推迟退休,增加保险基金收入 • (3)提高缴纳保险费的标准,增加缴费项目 • (4)降低养老金增长幅度 • (5)基金筹集模式从现收现付制转变为积累制 • 革命性的措施主要有: • (1)建立个人账户 • (2)政府允许私营的基金管理公司进行广泛的投资,投资
收益按一定比例计入个人账户 • (3)政府发挥“托底”的作用
第四节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
• 一、我国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 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开始 • 三、统一企业养老等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
内容 • 1.统一和规范费率 • 2.建立个人账户 • 3.统一养老金计发办法
第四节 我国的社会理模式
• (三)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 • (1)强调劳动者的自我积累 • (2)政府以某种方式加以干预
浅谈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非缴费型养老保障
浅谈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非缴费型养老保障一、引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政府对养老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由于底层经济基础较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难以真正地覆盖所有农村老年人。
此时,非缴费型养老保障制度的提出,对于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缓解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非缴费型养老保障的发展与现状进行分析。
二、非缴费型养老保障的定义与特点非缴费型养老保障,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进行任何缴费或财务投入的养老保障方式。
其特点如下:1.以地方政府财政为主要资金来源,配合社会、家庭等其他力量,实现对老年人的养老保障;2.养老服务由基层组织、社区、居委会等公益性组织提供,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需求为主要目的;3.非缴费型养老保障实行的是现金直接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等方式,未来还可能推行老年人服务券。
三、非缴费型养老保障的现状与问题非缴费型养老保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其在现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1.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存在养老保障难度大的问题,甚至有些地方无法提供保障;2.居民对于非缴费型养老保障缺乏信任,认为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导致保障工作难以推广开展;3.相关法律和制度不够完善,保障缺乏制度保障和可持续性;4.受制于农村老年人素质、教育水平等因素,非缴费型养老保障的服务水平和效果差异较大,难以实现公平和公正;5.部分机构和个人会为各种利益驱动而盲目开展养老服务,导致偏差和浪费资金。
四、非缴费型养老保障的推广方向推广非缴费型养老保障,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充实资金,保障资金来源;2.优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解决老年人实际困难和需求;3.完善法律和制度,规范保障工作流程,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保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4.加强老年人素质、教育、文化建设,提升老年人自我管理能力和维权意识;5.倡导社会参与,加强公益性慈善活动和志愿服务,扩大养老服务的覆盖面。
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养老金政策解读与建议
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养老金政策解读与建议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农村居民养老保障问题也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为了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养老金政策。
本文将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养老金政策进行解读,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养老金政策解读1. 养老金来源多元化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养老金政策的核心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养老保障体系。
目前,农村居民养老金主要来源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和政府补贴等。
其中,基本养老保险是农村居民养老金的主要来源,由个人缴纳和政府补贴共同构成。
2. 养老金待遇逐步提高为了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待遇,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障的投入。
根据国家规定,农村居民养老金待遇每年都会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物价上涨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此外,政府还鼓励农村居民通过个人储蓄和投资理财等方式增加养老金收入。
3. 养老金发放方式灵活多样为了方便农村居民领取养老金,政府采取了多种发放方式。
目前,农村居民可以选择银行卡、邮局汇款、现金领取等方式领取养老金。
此外,政府还鼓励农村居民通过电子支付等新技术手段领取养老金,提高养老金发放的效率和便利性。
二、农村居民养老保障养老金政策建议1.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当前,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养老金待遇不高、覆盖范围有限等。
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养老金待遇,扩大养老保障的覆盖范围,确保每个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养老保障。
2. 加强宣传和教育由于农村居民对养老保障政策的了解程度不高,很多人对养老金政策存在误解和不了解。
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居民对养老保障政策的认知度和理解度,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养老金政策。
3. 加大财政投入农村居民养老保障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但目前政府的财政投入仍然不足。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障的财政投入,提高养老金的发放标准,确保农村居民能够获得足够的养老金待遇。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也开始突显。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探讨其根源所在及解决路径。
1.缺乏全国统一政策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全国统一的政策,各地政策标准参差不齐,在农村中居住的老年人组成复杂,养老保障制度建立难度很大。
2.受农村劳动力流失的影响由于农村人口逐渐流入城市,农村劳动力流失使得农村养老保险难以运作,导致养老金不足,不能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3.制度运作难度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营难度大,需要充分考虑农村资源的特殊性、贫困地区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
1.加强政策协作加强政策协作是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的关键。
应该由中央政府牵头,组织专家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全面考虑各地资源和贫困程度等因素,制定全国性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政策。
2.精准定位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具体到每个村庄的情况,制定出权责清晰、适用的政策,让农村老人真正享受到他们应有的保障。
3.多种方式筹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资金,如税收、拨款和社会捐款等手段,以保证养老基金的足够。
4.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应落实信息技术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作用,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加快信息的传递,提高保险制度的管理者对农村情况的了解与掌握,从而有效发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确实存在,但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政策协作、精准定位、多种方式筹资和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等多种途径,可以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保障。
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023年,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城乡差距在逐渐减小。
然而,农村养老保险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农村养老保险现状1. 系统建设不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地区尚不健全,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较低。
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较大,无法满足养老金的支付需求。
2. 参保人数较少: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和偏远地区,很多农民仍然没有参加养老保险。
一方面,他们可能缺乏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一些农民可能无力承担养老保险的费用。
3. 养老金待遇偏低: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也相对较低。
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在养老金方面的保障相对不足,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二、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分析1. 社会认知度不足: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较低。
他们可能不了解养老保险的好处和意义,甚至对参与养老保险持怀疑态度。
因此,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 经济实力不足: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农民来说,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可能是一项难以承受的负担。
这导致了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较低,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困难。
3. 养老金的可持续性: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压力和参保人数较少的特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普遍存在缺口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因此,如何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农村养老保险问题解决对策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他们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讲座、培训等形式,向农民普及养老保险的相关知识,并强调参与养老保险的重要性。
2. 财政支持和补贴政策:在农村地区,政府可以推出一些财政支持和补贴政策,降低农民的养老保险缴费负担。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建议》开题报告2300字
题目: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建议
一、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数位2.64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以上人口约1.9亿,占总人口的13.5%,国际标准中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7%,即进入人口老年化阶段。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了深度老年化。在农村地区,人口老年化的形势更加严峻,农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必须处理的重点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养老需求,必须加快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及实践研究。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同时对于现存的问题有共同的认识,比如待遇水平偏低、补贴缺乏激励效果、覆盖面较少等。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为目前我国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供了非常多的可行性建议,为今后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但我国区域、城乡之间的存在巨大的经济差异性,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任重道远。
过去我国实行的农村养老保险一直不是很顺利,因为制度本身以及运行的过程都存在许多问题。邓大松、薛惠元(20,经办管理服务落后、农民参保意识薄弱、基金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田鹏、何世岭(2014)认为,现下实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缺少独立监管基金运行的部分,相对应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投资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监督管理过程比较薄弱,同时社会缺乏监督机制。王立国(2019)提出财政补贴率低,导致失去对缴费制度的激励效应,参保者通常会选择最低档进行缴费,容易出现持续缴费不足的现象进而引起断保。
(3)实现途径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本人将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阅读专业期刊、杂志、相关学术著作,进行数据调查、统计等方式,在拥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提炼出有代表性、有借鉴意义的观点,并采用案例研究等方法,提出创新思路。
财政学(7)社会保障
(四)养老保险的长期压力
从养老金的雇主、雇员和国家财政三大项来源 看,数据表明,我国雇主和雇员缴费都已经居于 世界各国偏高水平。目前,我国雇主缴费率为 20%,个人缴费率是8%,在全球173个国家或地区 中缴费比例位居第13位,不但高于美国、英国, 而且高于周边的日本、韩国,还高于同为金砖国 家的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2011年,我国 社会保障支出仅占GDP总量的2.4%,而美国社保 支出占GDP比重在16.8%左右,瑞典和芬兰甚至分 别达到了35%和38%。而这些国家的"社保缴费率" 都比中国要低,居民收入和养老金替代率却比中 国高许多。
国家补贴和个人缴纳
• 农村老人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城镇无业居民(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二)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筹资模式
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
• •
当年筹集的保障资金满足当年支出需要 隔代赡养、受益基准
完全基金制(fully
• •
funded) funded)
•
Nb是退休者人数,B是每一退休者的养老金,t是税率,工 人数是Nw ,每个工人限额内的平均工资是w。
重新整理得:
t = (Nw / Nb) ×(B/w) 依赖比率 替换比率
(四)养老保险的长期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 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透露,到2011年底,全 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为2.5万亿,个 人账户实有资金2703亿元,空账金额高达2.2万 亿元。 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是一个老问题,已经持续 几年为焦点问题。但是,随着议论声的持续,个 人账户缺口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到今天突破2万亿 元。养老金是百姓的养命钱,这么大的缺口并且 越来越大,如果不及时解决,最终会影响到百姓 的切身利益。弥补高达2万亿元的缺口是当务之急。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解读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解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政策背景、政策内容、政策效益三个方面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进行解读。
一、政策背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出台背景是多方面的。
首先,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其次,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普遍存在养老经济压力大的问题。
最后,现有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相对不健全,无法有效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政策内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核心内容包括参保范围和待遇标准两个方面。
参保范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为户籍在农村的劳动者和农民,包括农民工、自由职业者、家庭农场主等。
同时,政策还鼓励农村居民自愿参保。
待遇标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待遇标准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根据参保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确定。
个人账户的养老金由个人缴费和补贴共同构成,根据个人缴费金额和账户累计资金确定。
三、政策效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出台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一政策可以缓解农村居民的养老经济压力。
通过参保并缴纳保费,农村居民可以享受到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从而减轻生活困难。
其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待遇水平。
政策规定了参保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与养老金之间的关系,参保的农村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缴费情况获得相应的养老金待遇。
再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民工等农村劳动者通过参保可以在城市工作时享受到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从而提高了他们参与城市化进程的积极性。
最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还有助于解决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通过逐步完善和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养老保障。
综上所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出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发展意义。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路径探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农村人口流动的增加,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路径。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覆盖范围有限。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仅覆盖了农村居民中的一部分,且参保率较低。
这导致了许多农村老人无法享受到养老保险的福利。
第二,保障水平不高。
农村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
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和投资运营机制。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个人缴费,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投资运营机制,导致养老保险基金难以持续发展和增值。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财政收入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个人缴费能力有限,无法承担较高的养老保险费用。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和运营机制薄弱,容易出现资金盗用、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参保率。
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村民的保险意识,促使更多的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
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
可以适当提高养老金水平,增加老人的养老收入,同时加强服务保障,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机制。
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如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同时加强基金的投资运营管理,提高基金的收益率。
除了以上路径外,还可以通过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可以将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相结合,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
可以鼓励和引导农村老人参与产业发展和务工就业,增加养老保险的收入来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资金来源不稳定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健全资金运作机制,并与其他社会保障体系衔接,共同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基于公共财政视角
我 国农 村社会 养老 保 险制度 存在 问题及 对策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 于公 共 财 政视 角
孙 安 春
( 江财经 学 院 ,浙 江杭 州 30 1 ) 浙 10 8
[ 摘 要]从公共财政视 角来探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过程 中所遇到的一些突 出问题 以及相应解决措施 。
以下 几种解 释 : ( ) 农 村 社 会 养 老 保 险是 指 由农 村 1
引 言
居 民和农村 集体 组织共 同承 担或农 村 居 民个 人 承担 养 老保 险缴 费责任 ,农村 居 民年老 时按 照交纳 养 老费 的
据 2 0 第五次 人 口普查 ,农 村地 区 6 00年 5岁 以上
村社 会养老 保 险制度 的有效 融合 ,从根 本上 推动 农 村
社会养 老保 险制 度走 向完善 。
( ) 农村 社会保 险制度 的发展 滞后 于 当前 社会 一
需 求
1 共财政 在 农 村 社 会 养 老保 险 筹 资 过 程 中的 .公
缺 位
伴 随着城 镇化 进程 的 E趋加 快 ,农村 劳动 力尤 其 t 是 年轻劳 动力 大规模 涌人 城市 ,客观 上 给农 村 带来 了
首先,基 于我 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的现 实背景 ,提 出建 立和 完善农 村社 会养 老保 险制度 的必要性 和 紧迫 性 ;而
后 ,基 于公共财政 角度分析制度运行过程 中存在 的一些 问题 ;接 着提 出相应 的解决措施 :一是基 于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这一公共产品属性 ,明确和强调政 府在 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 中的主体 责任及 其主体责任 的实现机制。二是 充分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农村养老保险则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养老保险两部分。
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普及率较低,因此新农合养老保险成为推动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方式。
新农合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广泛,保障水平较高,成为许多农民养老的重要来源。
但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在实施中还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大多数人认为养老金太少,不愿参保。
其次,农村养老保险缺乏资金来源,政府资金支持不足,农民自付能力也较低。
此外,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也给农村养老保险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对策建议为提高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应该采取以下对策:1.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面临困境,因此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加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支持。
同时,政府还可以采取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对农村养老保险进行捐赠,扩大养老保障资金来源。
2. 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宣传教育是提高农民参保率和保障水平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材料和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农民普及养老保险知识,让农民了解养老保险的作用和福利,提高他们的参保积极性。
3. 推出差别化参保政策,提高养老保险参保率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各异,因此政府可以根据农民收入水平制定差别化参保政策。
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民,可以提供补贴等优惠政策;对于收入较高的农民,则可以适当调高养老保险费率,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4. 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加强社会养老服务除了农村养老保险外,我们还可以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推动发展社会养老服务。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扶持和鼓励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
-----以驻马店地区为例
【摘要】:在全国现期近2亿老年人口中,有超过六成以上生活在农村。
即是说,仅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就超过了1个亿。
建立“新农保"制度对解决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推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从驻马店农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开展状况着手,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体制中的问题所在,并结合全国其他地区的优秀经验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新农保;问题与对策;驻马店
一、新农保政策实施现状
2009年下半年,国务院决定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2012年上半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在国家和各有关部门的推广宣传下,我国的农村养老政策进展迅速。
截至2012年10月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59亿,其中1.25亿城乡老年居民领取养老金。
成绩固然有,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
由于宣传深度和广度不够,村民对新农保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产生一定的质疑,影响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致使部分农民群众对参保有等待、观望的心态。
宣传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阻力,例如:(1)部分农民,尤其是中青年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不高。
他们更注重眼前的利益,认为有钱不如用在现在;(2)部分农民对新农保的政策理解不透。
2.“新农保”的养老金还处于低水平,农民期盼“低投入、高回报”。
3.关于基础养老金的领取问题
大部分农民认为,将老人基础养老金和子女缴费捆绑不符合新农保的自愿原则。
另外,有部分老人没钱缴费,且老人与其子女又有矛盾,使其无法参保。
4.新农保基金保值增值具有不确定性
随着农民纷纷参保,新农保的养老基金会越来越多。
现在农保基金主要由县
管理,而县的经办机构缺乏投资经验、相关技术及人才,管理这么大的资金,风险较大。
而且,随着物价上涨,农民担心自己个人缴费会吃亏。
二、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建议
1.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
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对乡镇村干部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他
们的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
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和分析
农民对新农保工作的疑虑和意见,有针
对性进行宣传,真正认识建立新农保制
度的意义,不断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
2.进一步做好业务工作,切实提高
群众参保率
切实加强新农保业务培训和指导,
制订详细的业务培训计划,使新农保工作人员个个熟悉政策,能办业务,会解问题,同时要忙建立覆盖城乡的信息网络,实现农民参保缴费、领取待遇不出村,保证对农民的参保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
由上图可以看出近几年驻马店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上升还是十分明显的。
3.遵循自愿原则,完善基础养老金的领取方法
基础养老金的发放是为了保证农村老年居民,包括无力参保的农民有一个最低的生活保障,而捆绑将可能会引发关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在制度设计上,应体现个人缴费的优越性,逐步拉大基础养老金和财政补贴涨幅的差距。
4.时机适合时,可略提高政府对“新农保”的补助额度
统计数据显示,有66.7%农民对未来“新农保”的期望是政府补贴能再提高一些。
目前的“新农保”养老金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投资也必然逐年提高,所以在经济发展到适当时候,让他们知道政策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
5.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安全运行到位
新农保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建议财政、金融、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加快制订和完善新农保各项,对基金筹集、预算、划拨、发放等环节进行全程实时监控
和定期检查,严格运行程序,确保基金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使农民放心缴费,安心参保。
6.驻马店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全覆盖
(1)部门做好各地实施方案的审核、上报工作,确保方案科学合理,符合上级政策要求。
(2)加大资金筹集和拨付。
市县财政在及时调整支出结构,全面安排好城乡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所需资金的同时,积极做好上级补助资金申报工作,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3)加强人员培训。
积极支持人社部门对县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经办银行等经办人员培训。
(4)加强监督与指导。
按照上级要求,积极配合市人社部门,采取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认真做好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覆盖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现状及对策的实证分析——来自河南省六地市的农
户调查数据》[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杨勇刚:《中国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与模式转换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社会学,2012
[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
豫政〔2009〕94号
[4]2010-2012年《驻马店市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