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发展与民生促进的统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经济发展与民生促进的统一

摘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失衡,是影响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促进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统筹二者关系提供了制度保障。践行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出台《民生促进法》,是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促进统一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经济发展;民生促进;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外历史发展表明,民生问题既是老百姓个人及家庭的生计问题,又是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国家发展进步与政权兴亡的根本问题。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改善民生,通过民生促进来拉动经济发展,从而实现二者的良性循环,是十七大以来党在发展问题上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崭新历史时期。

一、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失衡,是当前制约我国发展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GDP 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长,被称为“中国奇迹”。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采取的是非均衡发展的整体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个明显后果是,与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相比,社会建设明显滞后。这突出表现在民生改善滞后于经济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比较突出。

民生改善滞后于经济发展,广泛存在于民生诸领域。例如,改革开放以来,与10%的经济增长率相比,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不到7%,这3%的增长鸿沟经过30 年的累计放大,已经形成了较大的缺口,而“两个比重”(即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的问题,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已急剧扩大至社会难以容忍的程度。在教育领域,国家对教育投入明显不足,财政投入占GDP 的比重至今未达到4%这一目标,教育不公平比较严重,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较大,广泛存在就学歧视。在医疗卫生领域,政府投入不足、政策失误,既穷又浪费,公平与效率双重缺失,改革开放以来人均寿命提高有限,医疗公平性排名全球倒数第四。在安全领域,更是触目惊心,生产安全红灯频亮,亿元

GDP 死亡率远高于国外平均水平,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社会治安状况令人堪忧。

民生改善滞后于经济发展的严峻现实,实际上反映出当前我国出现了以国富与民生的关系失衡为本质特征的增长失衡,这是制约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促进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虽说孙中山先生最早将民生问题上升到“主义”的高度,并成为“三民主义”的组成之一,但中国民生问题的改善,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才得以逐步实现,而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和民生关系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邓小平率先提30出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科学阐明了经济发展与民生促进的根本关系,奠定了改善民生的理论基础,而且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为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加快经济发展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经济实力。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一脉相承的思想。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要消灭贫穷。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江泽民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则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事实上,今天我们能做一些事情,没有这些年发展的积累是难以想象的,也正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民生内容已悄然从生存型到发展型,即从追求“吃饱肚子”到“体面生活”的转变。

不断改善民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不断改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经济发展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只能说是为其他工作奠定了基础,并不能自然而然解决我国出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方面的不和谐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是根本动力和最终目的。共同富裕、和谐共享的社会,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促进提供了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实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促进提供了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与民生促进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发展经济是手段,促进民生是目的。经济发展为促进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民生促进反过来又为经济发展提供根本动力和保障。这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势,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市场机制是一种公认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经营者可以根据价格信号灵活决策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等,激烈的竞争压力迫使经营者发挥出最大程度的创造力,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社会生产力呈爆炸式增长。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实行市场经济,是发展经济的基本经验和“致富之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国民经济沿着又好又快的方向跨越式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效克服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保证经济平稳发展、和谐发展,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共用。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本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明确了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发展的公平正义,又由于在基本经济制度上,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分配制度,可以有效实现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二是宏观调控优势。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区别于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由于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具有力度更大、方法更多、效果更明显的明显优势,更有利于实现经济平稳协调健康发展。

四、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促进的统一

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促进的统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状态和美好愿望。尽管目前我国出现了二者的暂时失衡,然而,只要我们转变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这一美好愿望就能变为现实。

1.践行科学发展观

传统发展理念和已有发展方式的惯性,是导致经济发展与民生失衡的历史原因。直到今天,“唯经济建设论”,“GDP 至上”,将“非均衡发展”长期化,只谈“先富”不讲“共富”等错误思想影响犹在,依靠大项目、高投入、高投资、高消耗推动发展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根深蒂固。我们必须真正树立民生导向的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