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基层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运用的论文
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bf01abbb84ae45c3a358cb9.png)
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民办高校在竞争激烈的招生过程中,最能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就是教学质量。
而教师队伍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是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所以说建设一支优秀的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民办高校中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且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
标签:民办高校教师队伍问题对策0 引言随着民办高等教育成为全球教育体制的主流,我国的民办高校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成熟和完善。
虽然教学队伍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教师队伍素质的逐步提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但民办高校在中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民办教育的尽快发展。
1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更好的了解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幾所民办高校,进行了相关的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掌握了比较详实的资料。
从教师的学历结构来看,硕士研究生学历比例开始增多,但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比较少。
在教师职称方面,也主要是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
在年龄结构方面,青年教师多,中年教师相对较少。
体现民办高校特点的双师型教师也比较少,总的来说,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1 民办高校年轻教师数量多。
在调研中发现,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较多,但是青年教师工作不够稳定,频繁的流动,不利于学校课程的顺利进行。
大部分青年教师是校门进校门缺少授课经验,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授课,业务水平较低,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
基于民办高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所需“双师型”教师数量也不够。
而那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大多是兼职的教师,这些外聘教师与民办高校基本上是松散的临时雇佣关系,这些教师受学校的约束少,连本职教学都不能全心全意投入,更不能尽心尽力帮带年轻教师。
所以,民办高校教学工作稳定性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1.2 民办高校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论文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4f8b563b3567ec102d8a0a.png)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浅论摘要:我国的民办高校在其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建设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需要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b)-0235-02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崛起改变了长期以来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2010年政府报告中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决定民办高校兴衰成败的关键,在学校建设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结合笔者从事民办教育实践的所见所闻所感,就存在的问题入手,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 当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1.1 从师资来源来看,普遍水平不高我国民办高校对教师一般都实行聘任制,应聘的教师主要由离退休的干部、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毕业生,在职教师、科研人员组成。
实际上,民办高校很难引进具有高层次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教师,尤其是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才,学校以年轻教师、没有职称或初级职称的教师居多。
再者,民办高校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既有相关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只是这种复合型的教师较为缺乏,民办高校聘请到这样的教师确实困难。
所以不少学校另辟蹊径,把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但多数没有受过教育方面的职业训练,缺乏教学经验的社会技术人员拉来充当教师,其教学结果可想而知。
学校广开门路聘请教师任教,满足了所开设专业的教学需要,可是也存在聘请人员授课质量低,出现各种各样教学事故的现象。
1.2 从师资队伍的人员组成情况来看,兼职教师较多民办高校聘请其他单位工作的人员来校兼课,这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是允许的。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2d7d58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c.png)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高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由于长期以来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存在,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水平不高等。
加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前民办高校发展的迫切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明确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来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目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是师资力量不足。
相比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比例较低,且相对缺乏博士、硕士等高学历的教师。
二是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三是教学科研能力不足。
一些民办高校的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投入不足,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
以上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策略:一、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
政府可以加大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支持,鼓励民办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
可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评价机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师资队伍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教师职称评审和培训。
通过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加大对民办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力度,提高高级职称比例,激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建立定期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和机会。
三、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和实践。
通过设立专项科研项目和创新基地,鼓励民办高校的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并为其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
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教学,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四、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督促。
建立完善的教师考核制度,加大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考核力度,对于那些教学和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对于教学和科研成果不突出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督促。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6121e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c.png)
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研究随着我国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备受关注。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的重要指导者和陪伴者,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措施。
本文将就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1. 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随着民办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辅导员队伍的数量无法满足需求。
普遍存在一个班级只配备一名辅导员,导致工作任务繁重,无法全面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
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大多数是年轻的辅导员,缺乏经验和专业技能。
而一些老年辅导员在现代高校管理和教育理念上与时代脱节,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和提高相对滞后。
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和规范的培训课程,导致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
二、改进措施针对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民办高校应该优化资源配置,增加辅导员的数量。
可以通过招聘全职或兼职辅导员、引进外部专业人才等方式,充实辅导员队伍,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及时、全面的关怀和指导。
2. 调整辅导员队伍结构为解决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民办高校可对辅导员进行分类管理,确定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领域的辅导员分工负责。
通过跨部门合作、开展交流研讨等方式,促进老辅导员与年轻辅导员之间的经验和知识共享,形成合力。
3. 加强辅导员队伍培训建立健全的辅导员队伍培训机制至关重要。
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组织实习实践等方式,提升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还应建立辅导员绩效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辅导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吸引更多有才华的人才加入辅导员队伍,民办高校应该提高辅导员的薪酬待遇,改善工作条件,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在改进措施的基础上,民办高校还需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为学校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浅谈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8ca986b1ed9ad51f11df20f.png)
浅 谈 民 办 高 校 辅 导 员 队伍 建 设 与 管 理 的 问 题 与 对 策
漆桥斌 ( 海 口经 济 学 院
摘
5 7 1 1 2 7)
要 :辅导 员队伍作为 民办高校教育管理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 该逐步 专业化 、职 业化、科 学化 和规范化。通过 分析 目前 队伍建设 与
针 对 以 上 问 题 ,我 总 结 了几 种方 法 :
运行 c h k d s k工具。一下该问题 ,解决方 案就 出来 了 ,在桌面上单 击开始 菜 单 ,点运 行 ,输 入 c h k d s k命 令 ,确 定 。系统 修 复后 工作
正常 。
最后 ,我说一下关于数据恢 复 ,有一次 ,任课 老师放 了课 件在教 师机上 ,被学生不小心删 了,我知道后 ,就用 到了数据恢 复 ,我使用 的是金 山毒霸里的恢复功能。很简单 ,按 照提示一步步操 作 ,就可 以 了。现在说一下原理 ,很多人都不知道删 除的文件可 以恢 复 ,其 实明 白了原理 ,就清楚 了。我们在存放文件 的时候 ,系统会在 文件分配 表
Hale Waihona Puke 搜索 引擎非 常先进 , 我们把一台计算 机 ,启动 系统 时提示 w i n l o g o n / e x e损坏 ,文 件或
目录 \w i n d o ws \d e b u g\u s e r m o d e \u s e r e n v . 1 o g已损 坏 且 无 法 读 取 ,请
突 ,同时装卡 巴斯基和金 山毒霸也会 冲突。还有是应 用软件本身 的问
题 ,考 虑 升 级 后 解 决 。
案例 :一 台计算机 ,安装金 山毒霸 和瑞 星杀 软后 系统 变得很 慢 , 容易死机 ,后卸载瑞星后工作正常 。 4 .根据错误提示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 ,软件出错都有 提示 ,现在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a31a3ea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5.png)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民办高校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水平不高等。
如何加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 师资结构不合理目前许多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中存在着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不够高、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一方面,一些民办高校以招揽名师或学科带头人为主,缺乏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支持,导致教师队伍中老龄化、专业单一化的问题较为严重。
由于缺乏规范的师资队伍结构管理机制和政策支持,导致一些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明显不足。
2. 师资水平不高在一些民办高校中,由于相对薄弱的学科建设、教学条件和科研支持,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甚至存在不合格教师现象。
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
3. 师资培养机制不完善目前一些民办高校在师资培养方面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机制和体系,导致教师的能力提升、发展通道不畅、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对教师的有效培训和激励机制。
二、解决的策略加强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师资队伍结构管理机制。
通过引进和培养一批年轻的优秀教师,增加中青年教师的比例,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
加强对老师的引导,积极鼓励老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进行学历和职称的提升,激励其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和科研学术活动。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鼓励教师参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活动,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服务,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参与学科建设和科研学术活动,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民办高校基层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探析——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原西南大学育才学院)为例
![民办高校基层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探析——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原西南大学育才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ed842202af90242a895e5e1.png)
才学院) 为例 [ J ] . 重庆与世界 : 学术版 , 2 0 1 4 ( 1 ) : 5 5—5 8 .
l e ms s u c h a s u n r e a s o n a b l e s t r u c t u r e ,p o o r s t a b i l i t y .T h i s p a p e r t o o k a p r i v a t e c o l l e g e i n C h o n g q i n g a s a n e x a mp l e ,t h r o u g h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s t a t u s o f t e a c h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t e a m ,p u t f o r w a r d s o me s u g g e s —
t i o n s o n h o w t o e s t a b l i s h a e ic f i e n t ,c a p a b l e a n d s t a b l e t e a c h i ng ma n a g e me n t t e a m wi t h r e a s o n a b l e
s t u ct r ur e.
WU J i a n - j u n .Y U AN Z h i — z h o n g
( 1 . C h o n g q i n g C o l l e g e o f H u m a n i t i e s ,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C h o n g q i n g 4 0 1 5 2 4, C h i n a ;
民办高校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民办高校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d8561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2.png)
民办高校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摘要】民办高校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概念,然后探讨了民办高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意义。
接着详细分析了民办高校如何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也指出了在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提出了提升民办高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的方法和策略。
结尾部分对未来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总结了该建设对民办高校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民办高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意义,困难,挑战,素质提升,发展方向,重要性,作用。
1. 引言1.1 民办高校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民办高校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推进,民办高校逐渐崭露头角,也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指具有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素养,还具备优秀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理念。
在民办高校中,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
这对于民办高校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发展空间,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创新精神,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
民办高校中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得到更加重视和支持。
只有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有效解决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才能更好地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挑战,实现民办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什么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指既具备学术造诣和理论水平,又具备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的教师团队。
他们不仅能够传授学科知识,还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19117c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e.png)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民办高校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简要分析了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一、现状分析1.师资数量不足民办高校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着与公办高校相比的劣势,特别是在师资力量方面。
因为民办高校付出的经济和政策支持相对较少,所以大部分民办高校都面临着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
2.师资质量参差不齐又因为录用人员的计划支持力度太小,有的民办高校急于招收需要人手来填补空缺,没有经过规范的招聘程序,致使有些教师的学历不够、专业与教学科研任务不符、教学能力有限等问题,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不良影响。
3.师资结构单一师资结构单一也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难点。
大部分民办高校缺乏学科交叉、教龄和年龄结构层次分明的、多样化的师资队伍,这使得民办高校在高水平科研创新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相对困难。
二、对策思考1.加强师资培训针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民办高校应该抓紧时间组织一系列的师资培训工作,帮助学校的发展增强师资队伍的实力。
对于已有员工,可以在校内举行现场教学实践、师德师风、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在外面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团队到校为教职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等,让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在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技能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2.强化招聘工作针对师资队伍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民办高校应更加注重招聘工作。
在招聘时,需要对教师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和教育经验进行全面的考察,对于有些特定岗位要求的高水平人才,可以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招聘方式,如院士专家等。
通过加强招聘工作,提高招聘人员的专业素养,优化人才结构,加强教育教学科研的实力。
3.着重培养本土教师针对师资结构单一的问题,民办高校应更加注重本土教师的培养,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地吸引优秀本土生源来参加师范教育,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民办高校教育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和学术骨干。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教育队伍建设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教育队伍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c4643ed976a20029bd642df5.png)
浅谈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教育队伍建设【摘要】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学生工作理念的基础上,依靠紧辅导员抓队伍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使民办高校基层管理教育不断创造新的成绩【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教育学生管理教育是高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而与此同时,真正要实现大学生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使受教育者成为能适应新时期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型人才,必须通过适当的管理者辅以严格的管理教育。
因此,建立过硬的辅导员队伍和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队伍是首要、必要条件。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大学德育及管理工作的主力军,是学生的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的指导师,更是大学生政治方向的引路人、学风建设的有心人、社会实践的带头人、文化活动的热心人、日常生活的贴心人。
这促使我们要通过种种相应措施较好的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高效,打造过硬的团队。
首先是强调团队的协作。
每名辅导员除负责相应年级、专业的学生管理工作外,还应分别司职党建、对团总支和学生会的指导管理、毕业生就业、指导心理协会等具体工作。
做辅导员不仅局限于个人学生管理工作,还要对整体学生工作全面了解,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能力。
虽然不同人员工作重心各有不同,但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各展所能,更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优势、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明确分工的同时,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又离不开同事之间的集思广益,相互协助,相互支持。
在循环往复的分工与配合中,辅导员队伍中才能逐渐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关系、和谐的朋友关系、良性的竞争关系、以及团结的协作关系。
其次是强调辅导员的忠诚度。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应该时刻把为学生服务当作首要职责,以爱岗、敬业、尽责的职业精神,对学生充满爱心,对社会充满责任,对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充满忠诚。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句话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太深刻了,辅导员应将耐得寂寞、甘于平淡的印象留给学生,以默默奉献、忘我牺牲精神感染学生,以师德楷模为圭臬,以创新进取为宗旨,以服务育人为己任,知荣明耻,言传身教,团结互助,锐意进取。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91b330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0.png)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高校在国内教育市场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不仅仅关乎着自身的发展,更是与我国教育事业和国家发展息息相关。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和思考民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少民办高校资金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也滞后。
如果想要优秀的人才队伍,就必须加大对教师队伍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力度。
首先,高校应该确立教学质量至上的理念,优质的教师带来的教学质量自会得到保障。
其次,民办高校应该更加重视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同时,在人才引进上,民办高校需要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引进机制、更加灵活和多元化的评审标准、更加公正透明的选拔程序等,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中。
民办高校也应该通过改善教师的待遇、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从而减少人才流失。
二、发掘学生潜力,培养创新人才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发掘和激发学生的潜力。
为此,民办高校需要积极推行创新教育,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创新。
还应该建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项目建设,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成为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三、高校与社会融合,加强社会关系建设民办高校作为社会中的重要一员,应该积极主动地与社会进行融合,加强与政府、企业和各类社团组织的联系,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校政联系桥梁等。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为高校提供更丰富的人才培养资源和就业机会,实现双方互惠互利的局面。
四、加强国际化建设,推动人才交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民办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也需要与国际接轨,扩大国际化视野,推动国际化人才交流。
民办高校应该加强国际化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建设,积极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海外交流和学术研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def9a9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5.png)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由于历史原因、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一些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无法与公办高校相媲美。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进行思考。
一、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民办高校应该注重招聘和培养高水平的教师。
这需要民办高校在招聘时对教师的学历、学术背景和教学经验进行严格的筛选,确保教师具有足够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经验。
民办高校还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更新换代,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民办高校还应该加强与公办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到自己的师资队伍中。
可以通过设立合作研究项目、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积极引进外聘教师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二、改善师资队伍的待遇和激励机制民办高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薪酬和福利保障力度,提高教师的待遇。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高水平的教师加入和留在民办高校。
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如设立优秀教师奖金、评选师德模范等,激励教师积极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民办高校还可以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晋升空间和发展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动力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加强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的建设民办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管理和督导。
可以通过定期进行教学检查、组织教学观摩和交流、设立教学改革研讨会等方式,加强对教学的监督和指导,提高教学的质量。
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价。
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教学督导评价、学术业绩评估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客观评价,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建议和指导。
四、注重教师的人文关怀对于民办高校的教师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
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44147f4aef8941ea76e0551.png)
摘要 : 新世纪以来,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 系中, 一个重要 的组成部分就是民办高校 。 本文主要分析 了在民办高校 中加强教学管理 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以及 当前的教 学管理 队伍现状, 对此提 出了建设一 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 队伍 的新方法和对策 。 对于民办高校来讲 , 最重要的一项课题就是建设教 学管理 队伍 , 只有解决好 这一问题 , 才能更好 的促进我 国民办高校 的 自身发展 。
ma i n l y a n a l y z e s t h e n e c e s s i t y o f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t e a c h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t e a m i n p r i v a t e c o l l e g e s ,a n d t h e c u r r e n t s t a t u s o f
规模和 程度 的时候 , 就会在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 中存在诸 应 用型 的 高素 质 人 才 。
多 的偏 差 以及 操作 的失 误 , 这些将会直接影 Ⅱ 向民办 高 校 的
基金项 目: 吉林 省 教 育 科 学 “ 十二五 ” 规划 2 0 1 3年 课 题 “ 民办 高校
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 课题编号 : G Hl 3 5 7 7 )
Ab s t r a c t : S i n c e t h e t u r n o f t h e c e n t u r y , p r i v a t e c o l l e g e s h a v e b e c o me a n i mp o r t a n t p a t r o f Ch i n a S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T h i s p a p e r
民办本科院校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民办本科院校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37a87f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9.png)
民办本科院校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大,民办本科院校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中国教育领域的新兴力量。
然而,民办本科院校在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本文将探究民办本科院校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少量高水平人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民办本科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为大多数学校规模相对较小,招聘资金有限,落实教师聘用和培训的责任和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学校在吸引和培养高水平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一位高校教师表示,过去几年中,她感觉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如几年前,很多新加入的老师不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和教育教学经验。
这是因为民办本科院校在招聘老师时,舍弃了一定的聘用标准,尤其是在硕士及以上学历门槛方面降低了要求。
(二)缺乏实践与研究经验,教学内容单一许多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没有大量的实践或研究经验,在教学中常常会只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缺乏面向实践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教材、课程覆盖面和深度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课程需求。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和背景,对知识有不同的了解程度和需求,学校教学方案缺乏足够的弹性和针对性,这扩大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知识差距,也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评价提出了挑战。
(三)缺乏师资培训的有效机制民办本科院校目前缺乏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教学科研工作轻松的滋生出浅尝辄止、缺乏探究精神的师生,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具有可行性和可维护性的教学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各种科研和学习时间的兼容性,鼓励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
这样,教师可以通过自主探索、课堂 simulation等培训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建设真正的“学科性社区”“实践性学习社区”,提高民办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对策建议(一)建立合适的人才引进机制:为了提高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应该看重教师的学历、教育教学经验和学术水平,确保在招聘过程中严格遵循岗位要求和学历门槛,并采用各种方式来吸引和保留高水平的教师,借助与同行、业内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并改进招聘流程及优化招聘方案,使得已经进入学院的教师通过本身继续教育、交流合作等方式提高个人素养与业务能力。
浅谈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浅谈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f9c0c2c808a1284ac8504323.png)
浅谈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摘要]师资是现代大学不断前进的动力,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管理具有专兼结合、“双师”素质要求和动态管理的特征。
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自身特色和优势,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文章在对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优劣势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的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民办高等教育已由规模壮大逐步发展到规范提高时期。
民办高等教育也因具有公办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点,逐步形成了与公办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发展格局,它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资是现代大学不断前进的动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的、适应民办高等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管理的特征与普通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具自主性和灵活性,它能够提高教育资产的利用率,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人事管理、招生、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办学特色等诸多方面,更加适应市场经济。
在教师管理上,民办高校引入了市场机制,全力实行聘任制和合同管理,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1.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多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23条规定:“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聘任的专职教师数量应当不少于其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
”兼职教师的聘用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也有助于打破人事制度的封闭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是教师和管理干部的有形援助。
从某种意义上说,兼职教师是民办高校的优势所在,在教师队伍中占有很大比例。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教育竞争的加剧,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近些年,民办高校在专职教师的聘用上,除重金聘请高水平的中青年教师外,还有计划地引进、留用青年教师,并采用多种方法培养,使其迅速成才,专职教师数的比例已得到大大提高。
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27c07d4a98271fe900ef936.png)
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研究摘要:如何发挥民办优势,有效运用市场功能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人才使用效益,是独立学院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民办高校需要建立开放性的人才引进机制、多元性的人才考评机制、竞争性的人才使用机制、导向性的人才培养机制、规范性的结构优化机制和长期性的合作发展机制。
关键词:独立学院;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机制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生力量,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从诞生之日起,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为困扰其发展的软肋。
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是:总量相对不足,整体层次较低,结构存在缺陷,流动性较大,供需契合程度不高。
存在这些问题,除政策环境、发展前景和社会认知等诸要素的原因外,还有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内部原因。
所以,如何发挥民办优势,有效运用市场功能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人才使用效益,就成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建立开放性的人才引进机制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教职员工实行的是聘用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就既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念,充分吸纳和利用社会上的人才资源,又要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教学型院校的要求,坚持合适原则,兼顾人才的适切度。
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是利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的产物,所以它们在人力资源的利用上也必然要走社会化的道路。
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为建立开放性的人才引进机制提供了制度基础。
开放性意味着人才的入口和出口都是敞开的,而且在编制上保持有一定的空间,有一个动态的流动机制。
这样既可以保证人才引进的持续性,又可以使在聘人员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
开放性也意味着要开拓视野,打破行业的界限,不仅可以从其他高校,而且可以从社会相关行业和企业广泛吸纳所需人才。
同时,人才聘用的形式也更加灵活,方式更加多样,长期与短期、专任与兼职、阶段性与单项性等多种形式都可以尝试。
浅议民办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建设
![浅议民办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d724b5f5f705cc17552709fa.png)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教研究版 ) 高
Jun l f hncu nvri f ehooy Hi e d ct nSu yE io ) o ra o a gh nU i syo c nl ( g rE u ao td dt n C e t T g h i i
和 服 务 。另 外 , 多 教 务 管理 人员 在工 作 中缺 乏 对 各 种 信 息 许
理 队伍素质的高低是教务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 其综合能力 对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将产生重要 影响。与公办 高校 相 比, 民办高校的教务管理队伍 是一支特 殊的群体 , 肩负着教务管
及时准确的收集 、 工和处理 , 加 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 往 往
大 的作 用 。相 反 , 理 不 到位 , 管 服务 质 量跟 不 上 , 务 管 理 工 教 作 就 无 法顺 利 开 展 , 常 的教 学 秩 序 会 受 到 影 响 。 正 ( ) 质 方 面 二 素
1 培训 和继续教育 的机会 较少 。民办 高校普遍重视 教 . 师 队伍建设 , 教师可 以通 过进修 、 攻读更 高学 位、 出国 留学 、 到知名大学合 作科 研 、 做访 问学 者等 多种渠 道 提高 自身水 平, 而教务 管理人员 却极少 有这样 的机会 , 在接受 教育和 培 训等方面 的机会很少 。
( ) 遇 方 面 四 待
2 对 教 务 管 理 工 作 的服 务 职 能 认 识 不 到 位 。教 务 管 理 . 工作 具 有 双 重 性 , 有 管 理 功 能 , 有 服 务 功 能 。 在 某 种 意 既 又
义上说 , 管理就是服务 , 因此 , 须按照 教学要 求 , 教学 活 必 把 动 中的各种要素最优化地组织起来 , 为提高教学质量发挥 最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d69b66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3.png)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面临一些独特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一、问题分析1. 师资力量不足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往往较为薄弱。
一方面,民办高校在引进优秀教师方面受到种种制约,包括薪酬待遇、人才流动和学术环境等方面的限制。
民办高校的创校时间晚,积累的师资力量远远落后于公办高校。
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2.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许多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民办高校由于无法招聘到优秀的教师,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部分教师水平低下,教学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师发展机制不完善在民办高校中,教师的发展机制往往不够完善。
一些民办高校缺乏科学的师资评价体系,导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缺乏有效的保障。
民办高校的教师培训和职称晋升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激励教师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策略与建议1. 提高薪酬待遇,优化师资结构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民办高校应该加大对教师薪酬的投入,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
民办高校还应该通过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学术研究条件和职业发展空间,吸引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加入。
通过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2.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学水平民办高校应该通过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教学能力提升等培训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民办高校还可以积极引进外部专家,进行学科前沿知识的学习和交流,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民办高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评价机制,根据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给予相应的激励和奖励,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
民办高校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现状分析与思考
![民办高校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现状分析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d89642cdd36a32d73758141.png)
教育管理 《 《 《
民力 高校基层教 学管理人 另现状分析与思考
刘 维娜 西 安培 华学 院建 筑工程 学 院
【 摘 要 】民办高校基层教学管理人员是 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中不可缺少 的角色,其工作质 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 学管理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民办高校基 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从新 时期教学工作 的特点出发,不断提高 自 身综合素质 和业务 能力,积极创新,充分发挥服务和保障等作用,以适应 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完成 本职 工 作 。
动 性 过强
、
民 办 高 校 基 层 教 学 管 理 人 员 在 教
学管 理 中 的作 用 民办 高校 基 层 教 学 管 理 人 员 工 作 活 动 范 围 宽 广 , 涉 及 事 务 繁 杂 琐 碎 ,在 工 作 过 程 中 必 须 认 真 仔 细 ,稍 有 疏 漏 就 可 能 酿 成 教 学 事 故 , 严 重 影 响 教 学 秩 序 , 造 成 不 良 后 果 。 因 此 , 民 办 高 校 基 层 教 学 管 理 人 员 工作 举 足轻 重 , 必须 加 以重 视 。 ( 一) 组 织 协 调 作 用 民 办 高 校 基 层 教 学 管 理 人 员 负 责 组 织 、 落 实 各 项 教 学 工 作 ,教 学 主 管 领 导 的 工作 一般 是 决 策 性 、 全 局 性 、统 筹 性 的 。 面 向广 大 师 生 的 很 多 具 体 的 工 作 都 要 由他 们 直 接 管 理 和 落 实 , 如 安 排 各 类 考 试 、学 生 成 绩 管 理 、 毕 业 生 毕 业 资 格 审 查 、 毕 业 证 书 和 学 位 证 书 管 理 、 核 算 教 师 工 作 量 及 教 学 津 贴 等 等 , 都 要 由 基 层 教 学 管 理 人 员 组 织 完成 。 同 时 , 民 办 高 校 基 层 教 学 管 理 人 员 也 是 教 师 、 学 生 和 教 学 职 能 部 门 、 协 调 左 右 、沟 通 信 息 、 改 善 关 系 、 互 通 情 况 、 合 理 统 筹 的作 用 ,其 协调 职 能 发 挥 得 好 坏 将 对院 ( 部) 的教学 活 动产 生 直接 影 响 。 ( 二) 服 务 保 障 作 用 管 理 就 是 服 务 。 民 办 高 校 教 学 管 理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0187b2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a.png)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摘要】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着结构不合理、教学水平不高、培训机制不完善、引进与激励措施不足以及评价体系不完备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提升教学水平、改善培训机制、加强引进与激励机制以及完善评价体系。
应当重视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长远性和未来发展方向,不断探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办法。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发展需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民办高校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民办高校、教学水平、培训机制、引进与激励机制、评价体系、结构优化、对策思考、发展方向、长远性。
1. 引言1.1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民办高校发展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师资队伍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核心力量,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声誉有着直接影响。
优秀的师资队伍能够提供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支持,吸引优秀学生和研究人员,从而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师资队伍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他们的教学水平、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可以为学生成才提供良好的师生互动和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民办高校自身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拥有优秀师资队伍的民办高校更容易脱颖而出,得到社会和学生的认可和信任。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1.2 当前存在的问题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一些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存在问题,教授和副教授占比过高,而讲师和助教比例偏低,导致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
这种不合理的结构使得一些资深教师过度集中,而新进教师很难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办高校基层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运用的论文(摘要)柔性管理是强调要通过人内在驱动性,影响持久性和激励有效性等特点来实现“人性化管理”和“自我管理”,从而由内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热情,提高其工作主动性和工作效率。
这种较为新型的管理模式在如今飞速发展的高校管理中运用越来越多。
本文首先分析了民办高校基层教学管理人员一直以来在高校不被重视、地位不高、薪资偏低的客观现象,长期的低待遇水平导致这支队伍人员思想极不稳定,工作调动换岗频繁。
其次通过探索运用柔性管理的模式和手段,力图改变基层教学管理这支队伍的思想现状和所处地位,使其从内心深处增强在民办高校的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使其“爱校乐教”,并不断提升完善自我,探索在教育领域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通道。
(关键词)柔性管理;民办高校;基层教学管理;运用柔性管理的基本法则是“以人为中心”,它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管理模式,在高校的教学管理运用中越来越多。
柔性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关注了基层教学管理者的情感需求,发挥了凝聚其主人翁情感的导向作用,让基层员工充分实现和体会到个人的价值,激发其工作主动性和工作热情,其管理模式和手段不断深入人心。
1柔性管理模式的引入1.1柔性管理的定义“柔”是相对于“刚”而言,“柔性管理”则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
“刚性管理”旨在用制度约束管理员工,是以各种“规章制度为中心”;而“柔性管理”旨在对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充分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管理概念。
1.2柔性管理的特征“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各种明确的规章制度、各类员工要求规范等),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员工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自发主动追求创新,创造佳绩。
1.3高校引入“柔性管理”模式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更加需要一种宽松的、民主的管理模式,而人才的培育也需要一个开放的、可以自由发挥人才潜能的环境。
以往的刚性管理方式制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越来越追求创新发展的大环境来看,其弊端也渐渐暴露出来,因为划定太多的制度条款,严重束缚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思维和创新。
而柔性管理则是强调要通过人内在驱动性,影响持久性和激励有效性等特点来实现“人性化的管理”和自我管理,从而达到管理效果的最优化。
因此作为一种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新模式,各大高校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模式,柔性管理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引入高校的各层次管理中。
2民办高校基层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现状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有力的承担者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如今已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高校的教学管理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是科学合理调配全校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运行及教学管理正常规范进行的关键所在,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全校的教学秩序和教育发展。
本文所调查分析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仅指民办高校,因为在民办高校,由于办学成本、场地、生源等多项因素,这一问题尤为有特殊性,其教学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2.1高校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定义及地位高校基层教学管理人员一般是指高校院(系)级的教务秘书、教务处分管某项具体教学运行的专项干事,如:教材管理干事、成绩考务干事、课表编制干事等,教务秘书(干事)等是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最基层的执行者,其管理工作贯穿整个高校的教学工作,规范、高效、有序的基层教学管理是高校整个教学秩序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
2.2学校对基层教学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民办高校中,由于各阶层管理人员来源渠道较广,人员变动较大,管理的方式、理念以及整个管理体系不稳定。
长期以来,民办高校的高层管理者一直有“重视教学、轻管理”的思想,认为教学管理人员都是从事教学运行、教材管理、成绩管理、考试考务等事务性的`工作,认为其工作难度及技术含量不高,可替代行较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
因此学校投入到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雇佣成本不高,教学管理人员薪资待遇普遍较低,长期的低待遇水平导致基层教学管理人员思想不稳定,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模糊,大多感受不到领导的关注、感觉发展前景渺茫,因此基层管理人员岗位更换调动或离职情况比较频繁,不稳定的基层教学管理给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2.3基层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在民办高校基层教学管理人员普遍学历、职称较低。
民办高校由于受到资金成本的控制,同时要考虑符合办学评估等多方面的硬性要求和指标,在专任教师的培养、教学基础设备及硬件投入上面比较重视,但资金有限,往往忽略在教学管理方面的投入,对教学管理人员的聘请、培养和管理都不够重视,因此在接收教学管理人员时招聘渠道来源较广,并非全部来自师范院校或者管理专业,大部分人员没有系统学习过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专业理论背景,导致这些基层人员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多数仅凭有限的经验管理,疲于应付各类教学管理突发事件等,没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其次,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职称普遍偏低。
因没有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大有干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意识,也没有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因此在发表论文、科研项目方面表现消极,职称评定更是难上加难。
2.4没有系统建设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的意识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比较繁杂琐碎,学校多数高层管理人员认为基层的教学管理工作只是事务性工作的重复,没有过多的技术含量和一定的研究、探索意识,不需要太多的培训和学习提升,对基层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投入少之又少;如有学习、提升的计划或机会也往往会倾向于一线教师或者更高级别的管理人员,而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往往是被忽略的一支队伍,投入精力、财力等系统的建设这支队伍更是无从谈起。
3柔性管理对民办高校基层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适用性3.1柔性管理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中的优势(1)柔性管理的核心是“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升华,是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有效形式,是企业员工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
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大多主人翁意识不浓,总认为和公办院校体制内的教师相比各方面待遇和条件相差甚远,有一种游离在教育边缘的存在状态,对自身的发展也没有明确的长远职业规划,因此在自我管理方面难免有懈怠和放松。
而柔性管理的核心却恰恰是要通过柔性管理的手段更新观念,提高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组织存在感。
(2)柔性管理贵在“自我改善”。
“自我改善”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精神,是“柔性”管理的灵魂。
为了促使自我改善意识的形成,使员工成为改善活动的主体,应该从基层教学管理人员进校起,就进行“爱校、乐教”的员工思想行为教育,“创造无止境改善”的自我完善教育,不断鞭策员工进行自我完善,提升综合技能。
基层教学管理是一个事务性很杂的工作岗位,专业性不是特别强,或许很难做到人人通过3-5年的努力,都能提升晋级,但是可以通过柔性管理促使他们在“爱校、乐教”的思想教育中能够安于本职工作,同时根据个人特长和个性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和提升渠道,使他们能够在教育的领域里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不至于基层工作几年之后产生懈怠心理,对前途迷茫无从选择。
(3)柔性管理的精髓是“爱人”。
以尊重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才能,承认每个人的劳动为精髓,以组织的高效益为目标,最终又以员工的高收入为归宿的良性循环。
柔性管理是建立在心灵感应的基础上的,运用到高校教学管理中,则对教学管理人员的领导者们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的业务知识,更要学习领导艺术,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诚心、热情、乐观向上的性格,要有魅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基层的教学管理人员由于事情繁琐,需要长期埋头工作,他们是感觉不到领导的重视和关注的,内心深处是极度缺乏组织关心的一群人,因此作为他们的领导,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关心、爱护他们,经常互换位置为他们考虑问题,为他们的工作生活分忧、为他们的未来发展谋划,从而让基层的教学管理人员感受到爱的力量和鼓舞,调动工作情绪,鼓舞士气。
3.2柔性管理在基层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中的运用基层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和稳定直接影响全院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因此除过常规的管理工作之外,民办高校要加强对这支队伍的柔性化管理,使这群不被关注的队伍受到应有的培育和照顾,使他们在充满人性化关怀的柔性管理中乐于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完善自身综合素养,在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开通道。
3.2.1贯穿“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思想首先要从学院层面自上而下充分认识到在民办高校基层教学管理这支队伍的重要性。
对这些奋战在一线,起到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桥梁作用的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给予人文关怀,充分肯定他们在一线所作出的努力,对有突出贡献或特别优秀的人员一定的鼓励和奖赏,体现柔性管理的精神,也让基层教学管理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强其主人翁存在感及其集体归属感。
3.2.2建立柔性化的考核培养机制要根据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对他们的考核建议以学期或者学年为考核周期,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实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柔性绩效考核制度,为其打造出柔性的工作环境,以更好的满足他们需求,激发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同时,避免教学管理工作人员长期从事重复性的工作而产生厌倦工作情绪,可以通过设置针对这支队伍的各种技术比赛,注重对他们的业务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引导激励他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找到工作中的乐趣。
当然,当教师岗位或者其他管理岗位有空缺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将优秀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吸收到学校的专业师资队伍或者其他管理队伍中,提升其工作热情,拓宽其职业发展通道。
采用柔性化的人才激励制度,让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感受到学校对于人才的重视,才能够更加自发的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和建设中来。
3.2.3建立柔性化的人才激励机制依据民办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共同价值观、文化氛围等对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给基层的员工更多的含物质、精神的双重激励。
如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指导他们申报课题、参与学院重点项目建设,为优秀的基层教学管理人员提供薪酬丰厚的报酬等;让基层教学管理员工参与到学校的招生、就业大战中来,共同分享学院快速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员工感知到自身与学校同呼吸、共发展的命运,体会到自己和学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关系,从而使员工通过自我管理、进而参与学院管理,得到主人翁价值的体现。
民办高校基层教学管理人员长期奋战在教学管理工作的第一线,要确保全校教学工作的平稳运行,稳定这支队伍非常关键。
柔性管理则是在尊重个性的前提下进行的管理,会让基层教学管理这支队伍对于上层的管理产生一定的认同感,提升管理的内在驱动性,弱化其被管理的抵触情绪,增强他们的自我管控约束意识,有助于增强其在学院的主人翁感情及其稳定性,并通过一系列柔性化的管理手段,使其能够在本职工作中体会到价值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