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历史街区

合集下载

浦江游览心得体会报告 浦江美景感言(精彩4篇)

浦江游览心得体会报告 浦江美景感言(精彩4篇)

浦江游览心得体会报告浦江美景感言(精彩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浦江游览心得体会报告浦江美景感言(精彩4篇)有关浦江游览心得体会报告篇一外滩的历史演变第一阶段为形成期,时间从1843年上海开埠至1885年。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金华市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金华市

金华市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八咏老街夜景图片来源:住建部一、城市概况金华市地处浙江省中部,“南扼括苍,西控赣湘,北唇严杭,东屏杭绍。

”为浙江之心,两浙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古属越国地,秦入会稽郡。

历名东阳、婺州,或设郡、州、路、府,或设道、区、专区和地区。

金华市现辖金东、婺城2区,兰溪、东阳、义乌、永康4市和武义、浦江、磐安3县。

2007年3月18日,国务院批准列金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保宁门广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全景图片来源:住建部二、历史沿革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分吴越地置会稽郡领县二十四,而乌伤隶焉(乌伤因颜孝子而名)。

西汉兴封刘濞王吴地,(乌伤县)在封內。

濞诛,(乌伤县)仍隶会稽郡。

新莽时,改乌伤曰乌孝。

东汉初平三年(192年),分乌伤县西南置长山县(以县东北长山为名)。

设西部都尉治所。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始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而长山为附郭之县。

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为金华郡(郡以山名),郡治长山。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东阳郡,又分吴州置婺州。

唐天宝元年(742年)复曰东阳郡,领金华、义乌、兰溪、武成六县。

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东阳郡为婺州。

五代、吴越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婺州为武胜军。

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改武胜军为保宁军。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婺州路。

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宁越府,设江南行中书省分省与此。

至正二十二年又改宁越为金华府领县七。

明成化七年(1471年),又割县西南界白沙乡五都之地属于汤溪,金华府辖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

清沿明制。

1912年废府。

1914年置金华道,辖区扩及原衢州、严州府。

1927年废道,各县仍直属于省。

1949年5月7日,金华解放,设立浙江省第八行政区。

10月,改名金华专区。

1955年3月,衢州专区撤销并入。

1968年4月,改为金华地区。

上海闻道园简介

上海闻道园简介

上海闻道园简介
上海闻道园位于上海的浦江河畔,是上海市九个文化遗产单位之一,也是上海主要私人文化休闲娱乐景点之一。

它有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历史景观,是传承中国文化的理想之地,因此吸引着众多游客来此参观。

上海闻道园距离浦江仅有50米,但它占据了整个浦江河畔的宏伟景观。

它由四个建筑群组成,每个建筑群都具有不同的文化气息。

总体而言,上海闻道园的建筑风格与晚清康有关,它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地方,代表着许多时代的文化风格。

上海闻道园拥有布满绿色草坪的大型活动场地,是一个浓郁文化气息的活动中心。

在这里,你可以参加各种文艺活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比如在春节期间,闻道园会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比如鸡王竞猜、剪纸、踩高跷等传统活动,还可以购买一些传统文具,比如剪纸、花钱和木刻木桩等,以提醒人们自己也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中去。

此外,上海闻道园还有一个收藏室,收藏的是各种古老的书画和工艺品,有不少当地名人的书画收藏,还有很多文物展品,比如锦缎、油画、书法和陶瓷等,可以带游客感受到过往的风韵。

上海闻道园的古老建筑常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可以让游客们了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

比如,每年4月,闻道园会举办一个名叫“理查德街上的文化夜”的活动,参加活动的游客可以在这里聆听到古典音乐、了解古代版画、参观古典艺术展览等,让游客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上海闻道园可以为游客带来充满文化内涵的休闲体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了解那些曾经活跃于此地的人们,去探索这里宏伟的文化背景。

所以,上海闻道园是一个值得游览的文化景点,也是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理想之地。

上海地区电视剧取景地点

上海地区电视剧取景地点

昨日芳华(1879年-1952年)
圣约翰大学校门圣约翰大学,原名圣约翰书院,1879年创建,是美国 圣公会施约瑟主教于1877年筹建,将圣公会1865年设立的格雅书院和 1866年设立的度恩书院合并后,在沪西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购地兴办 的中国第一所现代教会高等学府。
1894年,该校建造了中国式的教育楼,为纪念创始人施约瑟主教而取 名“怀施堂”。新中国成立后,约大师生为纪念1921年毕业生邹韬奋,要 求将怀施堂改名为韬奋楼,于1951年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同意更改楼 名。韬奋楼为上海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海地区电视剧取景地点
外滩(英文:The Bund;上海话拼音:nga thae),位于上海市黄 浦区的黄浦江畔,即外黄浦滩,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1844年(清道光廿 四年)起,外滩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 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
外滩全长1.5千米,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 即黄浦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上海辟为商埠以后, 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开始在此云集,外滩成为全国乃至远东的 金融中心。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8月,外滩随交还上海公共租界于汪 伪国民政府,结束长达百年的租界时期,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拥有 正式路名中山东一路。
步高里巴金、胡怀琛、张辰伯、平海澜等著名人士曾先后居此。
凌空SOHO位于上海市,占地8.6万余平米、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 12栋建筑被16条空中连桥连接成一个空间络。凌空SOHO是SOHO中国与建 筑设计师、普利兹克奖获得者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联手打造的 第3个建筑精品。
凌空SOHO所在的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毗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区 域内有超过800家企业总部,是连接整个泛长三角地区的国际化商贸总部 聚集区。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7.12•【字号】浙政发〔2016〕21号•【施行日期】2016.07.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的通知浙政发〔2016〕2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省政府批准余姚市临山镇等21个镇、杭州市余杭区山沟沟村等76个村、杭州市清河坊等35个街区为第五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现予公布。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保护与管理工作;科学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定,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不断继承和弘扬富有浙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附件:第五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浙江省人民政府2016年7月12日附件第五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名单一、第五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共21个)余姚市临山镇奉化市溪口镇苍南县矾山镇安吉县孝丰镇平湖市新仓镇平湖市乍浦镇桐乡市石门镇兰溪市游埠镇东阳市虎鹿镇衢州市衢江区杜泽镇衢州市衢江区全旺镇常山县球川镇常山县芳村镇开化县马金镇临海市桃渚镇仙居县横溪镇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龙泉市住龙镇龙泉市上垟镇松阳县玉岩镇缙云县壶镇镇二、第五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共76个)杭州市余杭区山沟沟村桐庐县茆坪村桐庐县石舍村桐庐县环溪村桐庐县荻浦村桐庐县徐畈村桐庐县梅蓉村桐庐县翙岗村桐庐县引坑村建德市上吴方村建德市李村村宁波市江北区半浦村宁波市鄞州区走马塘村宁波市鄞州区大西坝村宁波市鄞州区李家坑村宁波市鄞州区凤岙村宁波市鄞州区蜜岩村宁波市鄞州区新庄村余姚市柿林村余姚市中村村余姚市金冠村慈溪市方家河头村慈溪市山下村奉化市葛竹村宁海县东岙村宁海县龙宫村宁海县力洋村象山县黄埠村象山县溪里方村象山县儒雅洋村象山县东陈村永嘉县埭头古村苍南县矴步头村苍南县龙门-金城村平阳县鸣山村平阳县青街-睦源村安吉县双一村安吉县鹤鹿溪村桐乡市民合村绍兴市柯桥区王化村嵊州市泉岗村兰溪市诸葛村兰溪市长乐村兰溪市芝堰村东阳市李宅村XXX市舟山村浦江县古塘村浦江县潘周家村磐安县梓誉村衢州市衢江区破石村衢州市衢江区车塘村江山市张村村开化县龙门村临海市岭根村临海市张家渡村天台县张思村天台县山头郑村仙居县羊棚头村仙居县厚仁中街村仙居县李宅村龙泉市金村村龙泉市大舍村龙泉市官埔垟村龙泉市溪头村龙泉市锦安村龙泉市柳山头村龙泉市季山头村云和县桑岭村缙云县黄碧村遂昌县黄沙腰村遂昌县蕉川村遂昌县长濂村遂昌县苏村村遂昌县大柯村松阳县酉田村景宁畲族自治县高演村三、第五批浙江省历史文化街区(共35处)杭州市清河坊杭州市小营巷杭州市中山中路杭州市湖边邨杭州市北山街杭州市西兴老街杭州市思鑫坊杭州市小河直街杭州市拱宸桥杭州市长河老街杭州市笕桥路杭州市泗水坊杭州市安家塘杭州市五柳巷杭州市中山南路-十五奎巷宁波市海曙区秀水街宁波市海曙区南塘河宁波市海曙区郁家巷宁波市海曙区月湖宁波市海曙区伏跗室宁波市江北区天主教堂外马路温州市鹿城区朔门温州市鹿城区庆年坊温州市鹿城区城西街温州市鹿城区五马-墨池海宁市干河街海宁市横头街浦江县民主路浦江县解放西路常山县里择祠街区仙居县东门街丽水市莲都区刘祠堂背丽水市莲都区酱园弄丽水市莲都区高井弄龙泉市东街。

上海值得一游的古镇

上海值得一游的古镇

上海值得一游的古镇1、练塘古镇练塘古镇位于青浦区地处上海西南,东邻上海市松江区,与松江工业园区、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国家级)相连,西南紧挨浙江嘉兴、嘉善。

练塘又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古镇,有1000多年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文化遗迹充盈,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

练塘是水乡,有得天独厚的水环境,河多桥多,在不长的市河上,至今还有10多座古桥掩映在垂柳之间,人走其上,船行其下,人在画中,画入人心,像一幅浓浓的江南水乡画。

练塘老街练塘建镇已有1000多年,古镇宁静安详,青青市河犹如一条玉带,蜿蜒曲折,贯穿古镇东西,10多座古桥掩映在垂柳之间。

古镇老街集中市河两侧,素墙碧瓦,幽巷曲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古镇区老街就在镇中市河两侧,两条石板路隔河相望。

“高屋窄巷对街楼,小桥流水处人家”构成了练塘独特的景观。

街道两旁的民居重脊高檐,过街楼,河埠头,长廊,幽弄和深宅使古镇呈现古朴,恬和、幽静的风貌。

横跨市河的10多座元、明、清古桥掩映在垂柳之间,各桥各式,小木船不时轻轻划过,人走其上,船行其下,桥影、船影、屋影、人影在微波中荡漾。

两岸老房子的建筑特色对比鲜明:上塘街多连续的两层楼,门面临街,以前多为店铺,屋后临水,上筑楼台兼顾堆货和观景纳凉;下塘街多民居院宅,圆头山墙,粉壁黛瓦,前门沿河。

与陈云故居近邻的颜安学校,院门、回廊、照壁、小园,仍然保留了早年陈云读书时的书院格局。

沿河老街上完全是原汁原味的水乡古镇日常生活,傍晚还能听到屋里飘出陈云最爱听的苏州评弹。

交通指南:(1)地铁,从1号线人民广场去,1号线到人民广场4号口出站,往延安高架方向走,过天桥,到普安路换沪青专线(上海大剧院旁边),到青浦汽车站下,然后换青枫线(青石线、青小专线、青蒸专线都可以的)到练塘站下来。

(2)自驾,318国道开到朱枫路大转,5-6公里转弯就快到了。

(3)汽车,坐车可以坐沪青盈专线车到青浦汽车站,然后在转汽车,汽车转:青枫专线、青小专线或青蒸专线、青石线或者可以转松练专线都能到练塘。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

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6.12•【字号】中府[2008]72号•【施行日期】2008.06.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中府〔2008〕72号)火炬区管委会,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市属有关单位:我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因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为中山。

我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融农耕文化、华侨文化和名人文化于一炉,具有近代史迹特质和纪念意义。

为充分挖掘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大决策。

现就推进创建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如下:一、充分认识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构筑中山城市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我市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和构建“两个适宜”“和谐中山”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对全面加强中山文化建设,开创建设“博爱、创新、包容、和谐”中山新局面,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过挖掘、整理和保护我市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找准我市文化定位,积极塑造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通过明确历史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保护措施,推动一大批城市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独特的名人城市新面貌;通过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逐步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有力促进我市旅游开发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是体现我市城市个性和特色最为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但我市文化发展及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制约的瓶颈效应逐步显现。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部分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威胁。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认识不足、挖掘不够、保护不力、利用不当等问题,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未得到进一步挖掘与拓展,众多的历史文物和优秀近现代建筑均未得到有效修缮、保护,一些文物和优秀近现代建筑甚至在旧城改造和旅游开发中遭到破坏。

浙江匀碧文物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浙江匀碧文物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目录 企业基本信息 .................................................................................................................................1 一、业绩表现 .................................................................................................................................1
目标单位: 浙江匀碧文物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报告时间:
2023-09-01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企业的投标业绩表现、竞争能力、竞争 对手、服务客户和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投标行为全方位分析,为目标企业投标管理、市场拓展 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为目标企业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业主单位、竞争对手、中介机构、金融 机构等快速了解目标企业的投标实力、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企业 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6
浙江华域高宇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关 于蒲壮所城(三期)修缮之蒲门所 城南城门修缮工程的中标(成交)结
苍南县蒲城文物保护管理 所
果公告
131.7
2023-03-24
本报告于 2023 年 09 月 01 日 生成
4 / 30
7
萧山瓜沥镇渔庄第一桥、大义万缘 桥修缮工程
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人民 政府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23
奉贤区奉城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奉贤区奉城镇,西至奉新公路,南至川南奉 公路,北至浦东运河,东至南门港。
24
奉贤区青村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奉贤区青村镇,北至南奉公路,南至镇南路 。
25
奉贤区庄行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奉贤区县境西部,东至东市南端,沿南桥港 带状分布。
26
闵行区七宝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闵行区七宝老镇区,七莘路以东,农南路以 北,北横泾以西,漕宝路以南区域范围内。
27
崇明县三星草棚村历史文化风貌区
崇明西部,北临协进村,南临洪海村,东临东 安村,西临海洪港村,海洪港,白港汇合处。
28
崇明县堡镇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堡镇位于崇明岛中部偏南。正大街和光明 街位居镇中心。
29
浦东新区川沙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川沙镇老城厢东部,西抵北市街,南到城厢 小学,北到北城壕路,东至城河以东30米。
3
4
松江区泗泾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松江区泗泾镇区南部,江川路以东、沪松公 路以北,泗泾港两侧区域内。
5
青浦区西部,北至大淀湖南岸,南至朱家角 青浦区朱家角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支路,东至南港大桥,西至珠溪路,淀浦河沿 岸20~50米。
6
青浦区青浦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青浦区西部偏南,主要为环城河内范围。
7
青浦区金泽古镇历史文化风貌区
南翔镇为上海市历史文化名镇。风貌区保存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翔寺双塔和许苏民墓,其 周边和西侧的横沥河西岸保留一些以孙氏住宅为代表的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反映了古镇塔和 寺周边的历史风貌。
保存的主要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猗园,是“银南翔”明清众多园林唯一完整留存的,内有五 处文物保护单位。园西、北侧保留有传统河道黄泥泾和走马塘,沿线传统建筑风貌和街巷格 局保存完整。反映了古镇古园林的历史风貌。 保留了完整的街巷格局,19条街巷依河而筑,有“委塘街条条歪,七曲八弯十八个天井堂”之 说。留存有印家住宅、娄塘纪念坊等民国初年特色的建筑和构筑物,为文物保护单位。反映 了街河交错发展的古镇风貌。 保存了“三湾九街十八弄”的街河格局,留存的建筑在整体上还保存了原有的建筑结构和传 统江南水乡的民居建筑风格。历史上桥梁众多,现状保存有历史价值的桥梁主要有大通桥和 丰德桥。反映了有“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之誉的罗店镇的大镇风范。 保存有北大街的传统街道格局,两侧留存主要建筑为商铺居住,多数清末民国年间建造,建筑 保存较好。保留有大团潘氏宅第、定慧庵、西粮管所等历史建筑,建筑傍河依水,小街盘曲。 体现了“水一建筑-街一建筑”的街区特点。 保存有完好的镇区“井”字型河道格局,河道两侧现保存三进以上的第宅厅堂30多处,如区级 文物保护单位张氏宅第等。众多的古民居、水桥、驳岸极具文物价值,另还存有第一楼茶园 、耶稣堂等公共建筑。充分而完整的体现“江南人家尽枕河”的风貌。 保留了沿南咸塘港的传统风貌建筑和街巷格局较为完整的区域,街巷传统特色浓郁,整体尺度 较好,仍保持老街基本风貌;留存了以王家祠堂、东刘老式楼房、西刘老式楼房、东协顺洋 布店、协昌祥洋布店等为代表的历史建筑。一定程度体现了下沙千年盐业重镇的历史地位和 风貌。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作文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作文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作文篇一《探秘浦江上山遗址浦江上山遗址对我来说一直是个充满神秘的地方。

以前听别人提起,心里就想,不就是个遗址嘛,能有多特别。

直到有一天我自己去了那里,才真的大开眼界。

我刚到上山遗址的时候,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开阔的场地。

那里有各种关于上山文化的介绍牌子,可我一开始根本没打算仔细看,就想着赶紧去看看那些古老的东西到底长啥样。

我沿着小路走,一会儿就到了展示馆门口。

一进馆,一股古老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正中间摆放着一些用石头做的工具,有像斧子一样的,还有像矛头之类的东西。

我就好奇地想,这么粗糙的东西,原来以前的人就靠这个生活啊。

我伸手想去摸一下,旁边的工作人员赶紧跑过来拦住我,说这些都是珍贵的文物,可不能乱动。

这时候我才有点不好意思,认真看起介绍来。

原来这些工具的制作可不容易,那时候还没有什么高科技,全靠人的智慧和力气。

再往里面走,我看到了一些复原的场景。

有小人模型在模拟以前的人种植水稻的样子。

那个水稻的样子看上去和现在的不太一样,矮矮小小的。

这些假人做得还挺逼真的,就像真的在田间劳作一样。

我想象着以前的人们每天在这片土地上耕种,收获的时候肯定很开心。

毕竟是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虽然可能产量不咋的,但是都是自己劳动的成果。

这次去浦江上山遗址,整个过程就像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

本来以为会是很无聊的参观,结果却让我看到了人类最初的智慧和辛勤劳动的模样。

它不再是我之前认为的一个没什么意思的地方,而是一个装着千年故事的宝藏之处。

我离开的时候,还回头看了好多眼,觉得这个地方真的很值得向更多的人推荐。

篇二《浦江上山遗址之旅的惊喜发现》浦江上山遗址一直是我惦记着想要去探寻一番的地方。

不为别的,就因为老是听人说那地方神奇得很。

我记得那是个大晴天,我就出发去上山遗址了。

到那儿以后,发现游客还不少。

我跟着人流走进遗址的一片发掘区。

说是发掘区,其实就是一块用绳子围起来的地,但是那里面可大有乾坤。

地面上有一些浅浅的坑洼,旁边的讲解员说这些坑洼都是之前挖掘出文物的地方。

上海市浦江镇基本情况

上海市浦江镇基本情况

1.浦江镇基本情况1.1介绍关键词:外环以外动迁保障性住房基地一城九镇8号线&卢浦大桥浦江镇位于闵行区东南部,黄浦江东岸,外环线以外,属上海郊区范畴。

它东接“周康航”大型动迁居住社区,西临黄浦江,南面与奉贤区相依,北迄浦浦东三林镇经济适用房基地。

浦江镇在整个空间结构上分为中心镇区、东部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以及南部沿江带高级休闲居住区。

而上海六大动迁保障性住房基地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块就位于浦江镇中心城镇,总建筑面积约218万平方米,规划总人口7.32万人。

浦江镇于2000年由原陈行、杜行、鲁汇三镇合并而成,它是“一城九镇”中离市中心最近的新城镇,8号线与卢浦大桥更进一步拉近了浦江镇与市区的距离。

区位优势为浦江镇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1.2 区位条件关键词:距人民广场直线距离为17.5公里,是“一城九镇”中离市中心最近的一个镇,2003年卢浦大桥的建成通车,使浦江镇与市中心人民广场几乎连成一条直线,仅20分钟车程即可到达。

另外,浦江镇与浦东国际机场直线距离约38公里、与虹桥国际机场直线距离约21公里,距徐浦大桥约1.5公里,与昌里路商业街仅8公里。

区位上的优势,为浦江镇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发展空间。

原为闵行区最落后的浦江镇,现在飞速城市化和大开发,正在打造出一个位于浦东的新闵行区。

1.3经济发展情况三大产业发展情况1.4 浦江镇发展规划浦江镇辖内包括了12.38平方公里中心镇区、8.3平方公里漕河泾浦江高新科技园区、19.58平方公里现代农业园区、4.2平方公里别墅居住区、10平方公里黄浦江滨江开发预留地、以及60平方公里浦江世博森林区域。

①浦江镇中心镇区浦江镇中心镇区位于浦江镇西北部,北至浦东新区接壤处、南临丰收河、西至滨江路、东抵浦星路,规划总用地约12.38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14万人。

其中紧贴浦星路西侧高7米景观绿坡、贯穿中心镇区南北5公里长的景观大道、灯塔高耸的桥梁、带有景观灯的石质河道等,都赋予了浦江镇全新的风貌。

浙江金华市区历史建筑及遗存认养保护情况调查-2019年文档

浙江金华市区历史建筑及遗存认养保护情况调查-2019年文档

浙江金华市区历史建筑及遗存认养保护情况调查一、背景情况浙江省金华市,古属越国地,秦入会稽郡。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最早建置乌伤县,具有2300多年建城史。

现辖兰溪、东阳、义乌、永康四市,浦江、武义、磐安三县,金东、婺城两区。

城市面积1.09万平方公里,人口456.8万。

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168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8.9亿元,人均GDP达5261美元。

金华市近年来以“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为战略主线,各项事业获得新的进展。

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标志的市场经济十分活跃,以市区尼奥普兰青年集团为代表的汽车工业势头强劲。

金华历为“文献文物之邦”、名人大家之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

万年上山、南宋婺学、太平天国侍王府以及金华火腿和婺剧,名扬四海。

全市拥有16处国家级保护文物,52处省级保护文物。

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2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1996年开始,历届金华市委、市政府均十分重视文化大市建设,以申报国家历史历史文化名城为重要抓手,在城市建设中注重保存文化特色,促进保护利用文化遗产。

2007年3月18日,国务院批准列金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同时,全球化浪潮不可能不对金华旧城改造产生影响和冲击。

1999年前后,拆除黄宾虹故居,曾引起轩然大波。

八咏路改造丢失了一些历史建筑和信息,受到一些专家批评。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要有2片1公顷以上历史街区,金华虽然拥有古子城历史文化区和雅畈历史街区,56处明清历史建筑,23000多平方米,略略超过底线,但属于金华名城的一个软肋。

二、社会力量保护历史街区的探索上述财政投入保护的迁建历史建筑的成功,促使金华市XX局进一步的思考。

一是古子城历史街区仍然薄弱,需要进一步补充;二是一些拆平空地原计划出让开发,能否改变一下思路,运用社会力量迁建历史建筑;三是在新农村建设调研中发现,数量较大的历史建筑已由于产权和居住条件差等原因,人去房空,一片破败,或屡遭偷窃支离破碎,或在虫蛀风雨摧残中倒塌,亟待探索新的保护机制。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44片)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44片)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44片)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是指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较完整地体现上海某一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特点的地区。

目前已确定了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中心城区12片27平方公里,郊区及浦东新区32片14平方公里。

总计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分别制订了保护规划指导地区建设;在风貌区内划定了144条风貌保护道路,总长度超过100公里,分类进行保护;确定了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32处优秀历史建筑。

一、上海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1.【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涉及黄浦、虹口区,以外滩历史建筑群、建筑轮廓线以及街道空间为风貌特色。

2.【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黄浦区,以近代商业文化娱乐建筑、南京路,人民广场城市空间和里弄建筑为风貌特色。

3.【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黄浦区,以传统寺庙、居住、商业、街巷格局为风貌特色。

4.【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涉及徐汇、卢湾、静安、长宁区,以花园住宅、里弄、公寓为主要风貌特色。

5.【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长宁区,以乡村别墅为风貌特色。

6.【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虹口区,以革命史迹、花园、里弄住宅为风貌特色。

7.【江湾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杨浦区,以原市政中心历史建筑群和环形放射状的路网格局为风貌特色。

8.【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徐汇区,以烈士陵园和寺庙为风貌特色。

9.【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虹口区,以特殊建筑和里弄住宅、宗教场所为风貌特色。

10.【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静安区,以各类住宅和公共建筑为风貌特色。

11.【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涉及长宁、静安区,以花园、里弄住宅和教育建筑为特色。

12.【新华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长宁区,以花园住宅为风貌特色。

二、上海郊区及浦东新区32个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1.【上海市枫泾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金山区枫泾镇老镇区,320国道以北,朱枫公路以东,市河和新开河两侧区域范围内。

历史街区的复苏与有机更新——以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规划为例

历史街区的复苏与有机更新——以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规划为例

历史街区的复苏与有机更新——以杭州市⼩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规划为例浙江建筑,第25卷,第6期,2008年6⽉ZhejiangConstruction,V01.25,No.6,Jun.2008历史街区的复苏与有机更新——以杭州市⼩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规划为例RenaissanceandRenewingofHistoricaIStreetBlock——ACaseStudyoftheProtectiveDevelopmentPlanningoftheHangzhouXiaohezhijieHistoricalStreetBlock吴伟进1,葛蔓蔓1,张曦2驴UWei-jin,GEMan—man,ZHANGXi(1.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ft.杭州310012:2.杭州市拱宸桥地区旧城改j告⼯稗指挥部.浙江杭州3100101摘要:通过对杭州市⼩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开发项⽬的研究,从保护更新模式、策略、⽅法上积极探讨新时期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所⾯临的现实性、技术性、决策性问题,分析对策,提出观点,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以期达到复苏城市⽼街区,还原特⾊、振兴经济、提升品质的综合⽬的。

关键词: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城市肌理中图分类号:TU984.11+5⽂献标识码:B⽂章编号:1008—3707(2008)06—0004—04城市中,保留有旧时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以其珍存的影像、⽂化氛围及所营造出的特有场所感与认同感,在⽇渐缺失城市场所特⾊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伴随社会变化及城市形态的演进,有幸延存下来的这些物质形态,置⾝于现代城市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谋求新的⽣存与发展空间。

1基本概况作为杭州市历史⽂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具有⼀定规模的历史地段之⼀,⼩河直街历史街区地处杭州市拱墅区,分布在⼩河(规划命名为西塘河)下游两侧,紧临京杭运河,东南抵⼩河、余杭塘河北线、京杭运河三河交汇点,西傍城市主要道路⼩河路,外环规划道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见图1)。

浦江县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初探

浦江县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初探

浦江县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初探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风格和特色正在被现代化的商业气息所替代。

在保护和发掘城市历史文化的趋势下,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改造历史街区不仅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还牵涉到整个城市功能的重新调整与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及历史人文的保护与传承。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文物保护工作者,笔者试着围绕浦江历史街区的现状、人文价值,在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策略及未来发展的设想。

1 浦江历史街区的概况及其人文价值浦江县城现存的传统建筑多集中于解放东路、解放西路、民主路两侧及其周边区域,大部分是明、清时保留下来的,传统风貌保存尚好,基本保持了传统的空间格局,也是目前周边县市中唯一幸存的古街区。

这一片街区街道两侧商铺林立,景象繁华,是浦江县城主要的休闲、购物的商业老街,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后街”。

街道蜿蜒曲折,民居尺度宜人,生活风味浓郁,保存着比较完整的传统城市格局;部分建筑做工考究,工艺精巧,木雕、石雕工艺生动优美,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街区留存着许多城市的记忆,是物质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集中体现,鲜活地展现了浦江居民原生态生活方式和独特的地方文化传统,文化底蕴十分丰厚。

保护和利用好历史街区,保持古城历史风貌的相对完整性,对本土民俗文化的传承意义深远,对浦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资源挖掘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浦江历史街区存在问题通过现状调查及分析,历史街区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情况差。

由于自然与人为因素,一些古建筑随着岁月的侵蚀正在快速老化、朽烂、破损和塌毁,部分极具价值的古建筑亟待修缮。

街区历史元素不断流失,历史构筑物散落无人管理,大片散落的传统民居破旧不堪。

(2)街区居住条件差。

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年久失修残损严重;大量搭建破坏了原有建筑格局,通风采光差;由于街区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环境恶化,居民生活不便;环境脏乱,街道地势低,遇大雨严重积涝;居住密度高带来生活私密性差、休闲空间等十分缺乏,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条件和保护街区风貌的呼声十分强烈。

历史街区的复苏与有机更新——以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规划为例

历史街区的复苏与有机更新——以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规划为例

浙江建筑,第25卷,第6期,2008年6月ZhejiangConstruction,V01.25,No.6,Jun.2008历史街区的复苏与有机更新——以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规划为例RenaissanceandRenewingofHistoricaIStreetBlock——ACaseStudyoftheProtectiveDevelopmentPlanningoftheHangzhouXiaohezhijieHistoricalStreetBlock吴伟进1,葛蔓蔓1,张曦2驴UWei-jin,GEMan—man,ZHANGXi(1.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ft.杭州310012:2.杭州市拱宸桥地区旧城改j告工稗指挥部.浙江杭州3100101摘要:通过对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开发项目的研究,从保护更新模式、策略、方法上积极探讨新时期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性、技术性、决策性问题,分析对策,提出观点,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以期达到复苏城市老街区,还原特色、振兴经济、提升品质的综合目的。

关键词: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城市肌理中图分类号:TU984.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3707(2008)06—0004—04城市中,保留有旧时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以其珍存的影像、文化氛围及所营造出的特有场所感与认同感,在日渐缺失城市场所特色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伴随社会变化及城市形态的演进,有幸延存下来的这些物质形态,置身于现代城市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谋求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1基本概况作为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历史地段之一,小河直街历史街区地处杭州市拱墅区,分布在小河(规划命名为西塘河)下游两侧,紧临京杭运河,东南抵小河、余杭塘河北线、京杭运河三河交汇点,西傍城市主要道路小河路,外环规划道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见图1)。

小河直街地区历史悠久,伴随着京杭运河内河航运的发展,从南宋时期的物资集散、河、陆转运、物资储备地经历元、明的衰落,到清中、晚期成为河埠收稿日期:2007—12—25作者简介:吴伟进(1962一),男,浙江浦江人,国家注册规划师,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3、浙江省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4、浙江省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5、安徽省黟县西递镇西递村6、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宏村7、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8、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9、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10、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村1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12、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第二批:、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2、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3、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4、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5、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6、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7、安徽省歙县徽城镇渔梁村8、安徽省旌德县白地镇江村9、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10、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11、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12、江西省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13、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乡朱家峪村14、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15、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16、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17、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18、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19、四川省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20、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21、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村22、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23、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24、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第三批:1.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2. 河北省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3. 河北省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4. 河北省邢台县路罗镇英谈村5. 山西省平遥县岳壁乡梁村6. 山西省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7. 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8.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9.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五当召村1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1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明月湾村12. 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深澳村13. 浙江省永康市前仓镇厚吴村14.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15. 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16. 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屏山村17. 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18. 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19. 福建省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20. 江西省高安市新街镇贾家村21. 江西省吉水县金滩镇燕坊村22. 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汪口村23. 山东省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楮岛村24. 湖北省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25. 湖南省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26. 湖南省会同县高椅乡高椅村27.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28.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29.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30.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32.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街道办事处高山村33. 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村34. 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乡肇兴寨村35. 云南省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36. 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乡郭麻日村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名单第一批(18个)(1991年):塘栖、衙前、慈城、梁弄和横坎头、石浦、乐清市南阁、岩头、苍坡、南浔、盐官、乌镇、东浦、柯桥、安昌、枫桥、二十八都、温岭市箬山、独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历史街区概念及其基本特性所谓历史街区,是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遗存、具有比较典型和相对完整的历史风貌、融合了一定的城市功能和生活内容的城市地段。

据此,历史街区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性。

1.1风貌的完整性和典型性历史街区须具有相当规模,街区内建筑间的功能和形式也要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关联性。

历史街区并不要求其中必须拥有多少文物建筑,它的价值体现在由成片规模及其建筑间相互关系所造就的视野所及范围内风貌的完整性和视觉的一致性。

1.2遗存的真实性历史街区还应具备遗存的真实性,即历史街区内的物质构成(建筑物、构筑物、街巷、河流、外部空间等)基本上应是真实的历史遗存,保存着原真的历史信息,决不能是后人大量重建、仿建甚至假造的。

1.3空间的功能性城市中的历史街区是城市功能和空间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空间的存在离不开相应的城市功能和生活内容,融合于历史街区内外空间的居民生活及其特色是历史街区构成的重要内容。

因此,不同于文物保护单位可以采取改变原有用途、甚至不被赋予具体用途的保护方法,历史街区的保护要在保存其真实的历史遗存和历史风貌的同时,维持并发展它的使用功能,促进并提高历史街区的活力,适应并满足城市整体发展的需要。

2浦江县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2.1浦江县区位及概况浦江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偏西,县城浦阳镇位于县中南部浦阳江北岸,县城前障后屏,锦围锈错。

周公、仙华双峰对峙于南北,龙峰、伏蟾两山拱卫于左右,屏山襟水,形式佳胜。

唐天宝十三年(754)建浦阳县时立为县治,筑土城,周1里;明代改筑石城,及至明代,周围已长达5里余,高1.3丈,有垛1094个,砖砌城门楼9座。

县署建筑最盛时,有厅堂楼房150余间,至清代,城内有宫观庙宇及祠堂各20余座,学宫、书院、试院等建筑群体则错落其间,公共建筑的面积占城区面积的一半。

居民住房大部分集中在县署四周和临界两侧,砖木结构的两层楼一字排开,颇为整齐,四隅居民鳞次栉比。

抗日战争期间,县署、东岳宫被日本侵占军夷为平地,公私建筑损毁严重。

2.2浦江县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今浦江县城内所存传统建筑多集中于解放东路〔原东街、横街〕、解放西路〔原西街、小街头〕后街〔民主路〕两侧及其周边区域。

这几片街区传统风貌保存尚好,“屋宇交连,街衢狭隘”,基本保持了传统的空间格局。

解放东路和民主路两侧商铺林立,是浦江县城的主要商业街道,一片繁华景象。

街道则蜿蜒曲折,民居尺度宜人,生活风味浓郁。

同时部分建筑做工考究,工艺精巧,木雕、石雕工艺生动优美,具有一定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目前,街区几处文保单位和文物保护点保护情况尚可,但是大片散落的传统民居却面目全非,肆意乱建的现象随处可见。

其次是街区的环境污染严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街区历史悠久,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环境恶化。

目前,街区还存在几家公用一处生活水管,污水、雨水的排放管道也不齐备。

此外,由于私建房较多,多数居民拆除原平房后改建二层楼房,使得原本狭窄的院子变成一线天。

住宅面积大了,但是采光通风较差。

居住密度高带来生活私密性差、休闲空间缺乏等问题也同时反映在老城客观现状中。

(2)交通组织混乱,由于街道本身狭窄,平均在4.2米左右,且障碍较多,容易造成拥挤。

(3)缺乏规划管理,造成当地居民环境意识的淡薄。

再次,只有自上而下的政府行动,没有自下而上的保护要求。

(4)在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上尚未找到适当的契合点,在缺乏保护的同时也未完全开发自身潜在的巨大价值。

2.3浦江县历史街区的特色与价值2.3.1浦江县历史街区的特色分析(1)以商业为核心的传统街巷空间结构。

城中心区以解放东路、民主路构成的“十”字形道路为核心,房屋沿道路呈南北向布置。

(2)保存较完整的明清风貌的传统建筑。

建筑是文化的表征。

目前城中心区仍以商业、居住职能为主,部分建筑为明清风格的四合院住宅,沿街设店铺。

并有张氏宗祠、理和堂等多处文物建筑遗存。

人们依然维持着悠闲、古朴的生活方式。

(3)古朴鲜明的文化结构。

主要由形态、活动、信仰、观念四部分组成。

其中景观形态是城中心历史街区悠久历史文化的表征;各类活动如商业、宗教、祭祀、民俗活动是历史文化的丰富内容;宗教信仰和当地居民的观念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深层次的结构。

目前该街区多年来也形成了自己一套诸如婚丧、嫁娶、祭祀等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这些都是老城文化结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特色分析名称内容特点分析城东溪、西溪、北渠、中渠四水环城街道自由式布置,主干道呈井字形形态完整,认同作用,文化价值,使用价值建筑傅家、大司58号等四合院过街楼、风火山墙浦阳镇:张氏宗祠〔新华路〕、理和堂〔保护区内〕、龙德寺塔〔塔山公园〕、贞节之门〔解放西路〕、张恒泰廿四间头、别驾坊、鸿渐堂等其余乡镇:玄鹿题刻、郑氏义门祠堂、青萝古址、席场桥、土库、肃雍堂、月泉遗址等传统悠久,艺术珍品;思古幽情,缅怀追溯街东街、横街、西街、后街等地方特色浓郁,传统商居空间,古朴而宜人名人刘贯、赵良本、宋濂、宋璲、蒋文涛、曹聚仁等书画之乡,藏龙卧虎,人才辈出,激励后辈民俗岁时习俗、婚嫁、礼仪、庙会、信仰强烈的地方色彩〔建国后为转变为物资交流大会〕特产农副产品:火腿、豆制品、家禽蛋、茶叶、石榴等传统工艺:剪纸、麦秆贴画、草编、花边刺绣等地方文化:浦江乱弹、灯彩、叠罗汉等爱不释手、馈赠佳品;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所产“风蹄”、“竹叶薰腿”为驰名中外的两个品种浦江剪纸、麦秆贴画等作为优秀工艺品远销国外风景近有东溪、龙峰山〔塔山公园、龙寺塔〕等;远有仙华山、宝掌山、青萝山、玄鹿山、浦阳江、壶源江等山明水秀、名胜古迹、陶情冶性,增长见识,古树冷泉,怪石飞瀑,有“浦阳十景”之佳是雷虎,不是雷老虎上面表格归纳的是浦江县范围的地方特色,包括了浦阳镇临近村镇的各种特色要素;虽然这次研究的只是整个县城的一部分,并不是在做全面的城市整体保护发展研究,但笔者认为,保护区——即历史街区不仅仅是孤立的一块地而已,它与整个城市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是城市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因此笔者对整个县域的地方特色做了归纳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社会的脉络、走向,从而才能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进行更科学,更有效的研究。

2.3.2浦江县历史街区的保护价值(1)历史价值。

我国众多古镇大凡各有其历史文化特色。

有些是历史环境与风貌保存较好,有些年代久远且部分古迹保存完好而该历史街区以其所特有的历史文化纪念价值即对后世的警醒而闻名于世。

(2)文化艺术价值。

由传统民居、店铺和文物古迹组成的历史街区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其围合的街巷空间,无不给人以传统文化的氛围和宜人和谐的艺术感受。

古建筑朴素典雅的风格,精美的木雕、砖雕和彩画,均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3)生活情感价值。

对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而言,老城最叫他们留恋的就是那一户户排列整齐的砖木结构的老宅,以及由它们围合而成的丰富多变的街巷空间。

漫步其中,庭院深深,耐人寻味。

在这青砖灰瓦的背景中,偶尔传来小贩悠扬的叫卖声、小孩三五成群结伴上学的身影……这一切都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习惯了灯红酒绿城市生活的人们不得不感叹岁月的沧桑变迁。

(4)旅游价值。

浦江历史街区保存下来的原汁原味的老城面貌和古朴的生活气息无疑对来此观光的人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既满足了人们观赏需求,又给人强烈的文化感受、心灵震撼。

这是浦江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2.4浦江县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策略(1)点、线、面相结合的整体保护原则以东街、后街为主线,以保存较好的建筑为重点,将全镇区内的传统建筑保护串连起来,同时保护好尚存或已消失的古迹和遗迹,从而使浦阳镇的古朴形态得到保护与展示。

(2)以保持浦江原有传统风貌为主的原则历史街区传统风貌是历史延续和发展的真实体现,应予以保持,才能更好地展示其内涵和价值。

应注重古镇整体形象的设计,包括传统建筑,商店招牌、立面色彩、建筑用材等都予以足够的重视,对近年来随意改建、添建的不适应现代生活和古镇发展的不合理的部分应进行局部调整合改建。

(3)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浦江历史的特点,将老街、文物点等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一般性传统居民和遗迹作为一般保护对象。

对重点保护对象应参照《文物法》的规定执行。

(4)有形文化保护和无形文化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保护传统建筑、历史遗址遗迹、生态环境及传统的手工业、农业器具、生活用具等有形文化,又要保护民俗风情及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无形文化,从而使浦江的历史文化氛围得到发展的、充分的、具体的全方位的保护。

(5)注重功能及基础设施改善的原则浦江历史街区内现有功能已日趋居住化,商业功能呈退化趋势,对外商业功能已几乎丧失。

为配合今后的旅游开发,原有老街是的商业功能应逐步转化,加强为旅游服务的功能,开辟旅游商业,而将居民需求之商业功能移至新区。

旅游商业可以包括纪念品、南北货、特色饮食等等,要能充分体现浦江特色。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提升环境质量。

疏通道路、拆除明显影响交通的建筑物或构造物,消除安全隐患;完善给排水系统和电力电讯系统;整治河道,保护生态环境。

具体技术要求,本着保护历史风貌的原则,建议工程管线全部埋地;路面改为石板路,清除各家门前的水泥坡道。

根据街巷特点,考虑游客观赏路线,增加绿地空间、停车场,整治现有花池栏杆,统一路灯路牌,增设垃圾桶,休息座椅等,逐步完善住宿、饮食、服务等旅游配套。

和老城北段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线路,使游客和居民都难感受到悠久的民居文化。

(6)保护、利用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文物占迹、尤其是文物建筑不仅具有历史的、文化的、情感的和象征价值,同时还具有使用价值大部分历史建筑都处于使用状态,时时承受着各种各样的荷载,抵抗着来自各方破坏因素的影响这是和其他文物不同的地方,也是其独特的价值所在利用就是积极的保护从社会方面讲,它使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得以保持他们正常的机能状态及和谐致的关系;从文化方面来说,它使文物建筑及环境的历史价值得以保存;从经济上说,利用已有资产和现有道路等基本设施。

这样,在向人们展示其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古镇三产的发展,繁荣古镇的经济和生活。

[参考文献][1]屈寒飞.洛阳金元古城城南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研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2]武联、王鑫.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方法.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第1期[3]杨新海. 历史街区的基本特征及其保护原则.人文地理,2005年第5期[4]邱明、宣建华. 郑宅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策略研究.华中建筑,2004年04期[5]王景慧. 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做法.城市规划,1998年第3期[6]戴湘毅、王晓文、王晶. 历史街区定义探析.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年第5期[8]浦江历史街区保护调研报告这是民主路上的一些老房子,中间已经插入了很多新建筑了这是解放西路上的一些老门台,砖的,但没有精美的砖雕了解放西路的现状贞节之门前面是非常精美的镂空石雕中国记忆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