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四种情况

合集下载

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指谓语具有“认为宾 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小鲁:感到鲁国很小 小天下:感到天下很 小
形容词用作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 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 词。 1、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 善:亲善,友好 2、借书满架。 满:装满
3、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欲与火器困我也。 远:拉远 5、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变小 弱:削弱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古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活用为使动, 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1、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 梁惠王 上》 小之:使它小
• 2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 奇货。《促织》 昂其值:使其值昂(抬高) 3、富国强兵 富:使…… 富裕 强:使…… 强壮

高考文言文备考:文言文词类活用的6种情况

高考文言文备考:文言文词类活用的6种情况

高考文言文备考:文言文词类活用的6种情况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的语法现象。

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1.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之归。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石钟山记》)使(之)鸣。

“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zhuó)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下》)“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促织》)“昂其直”是“使其直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令尹南辕反旆。

(《左传·宣公十二年》)“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斯民。

(《答司马谏议书》)“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2.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侣鱼虾”,以鱼虾为伴侣;“友麋鹿”,以麋鹿为朋友。

3.名词作一般动词(1)名词带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籍吏民”即登记百姓户口。

(2)能愿动词+名词。

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王”前带能愿动词“欲”。

[转载]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转载]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转载]成语中的词类活⽤现象原⽂地址:成语中的词类活⽤现象作者:蔡蔡在古代汉语中,常常会有⼀些词因为某些语⾔交流上的⽅便,改变它原来的语法功能,这就是词类活⽤现象,这种现象在我们阅读古代⽂选的时候经常会出现。

⽽在现代汉语中,这种⽤法已经没有了,只有在某些成语中还有着这种⽤法。

下⾯就对成语中词类活⽤现象分类进⾏分析和论述。

⼀、名词活⽤为⼀般动词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较常见,应⽤于成语中主要有五种情况:1、两个名词连⽤,如果它们之间既不是并列关系、同位关系和偏正关系,也不表⽰判断,则其中⼀个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敬贤礼⼠”中的“礼”和“⼠”都是名词,若都翻译成名词,则意思不通,所以此处的“礼”作动词使⽤,是“礼遇”的意思。

此类成语还有:报仇雪恨、披发⽂⾝、披发缨冠、汗颜⽆地、祸国殃民、⾯墙⽽⽴、⼼猿意马、如⽇中天其中,当两个相同的名词连⽤时,其中必有⼀个⽤作动词,⽐如说“春风风⼈”和“春⾬⾬⼈”中的“风”和“⾬”后⾯接有名词“⼈”,在此作为动词,译为“吹拂”和“下⾬”。

2、名词前有“能”、“可”等能愿动词,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不可名状”中的“名”,本是名词,但前⾯⼜能愿动词“可”字,故在此作动词,意为“说出”,此类成语还有:能⽂能武、⼈皆可夫、不可救药3、名词前有副词时,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不期⽽遇”中的“期”,本是名词“⽇期”的意思,在此因前⾯有⼀副词“不”,所以在此作为动词,译为“约定⽇期”。

此类成语还有:不谋⽽合、不速之客、不⽑之地、未⾬绸缪、横⾏不法、不名⼀钱、莫名其妙、不翼⽽飞、⾔必信⾏必果、密云不⾬4、名词⽤“⽽”连接,那么“⽽”字前⾯的或者后⾯的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画地⽽趋”中的“趋”字,“⽽”字之前是⼀个动宾词组,所以名词“趋”作动词,译为“疾⾛”。

此类成语还有:不胫⽽⾛5﹑名词的前⾯有“所”字,名词活⽤为动词。

⽐如说“⽆所事事”中的“事”字,⽤在“所”之后,⽤作动词,译为“做事”。

文言文语法简析

文言文语法简析

文言文语法简析----词类活用Ⅰ.图示:一般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特殊活用:使动(名词使动动词使动形容词使动)意动(名词意动\形容词意动)Ⅱ.简析:(一)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一般情况下只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不能受副词或能原动词的修饰,更不能带宾语,在古汉语中,名词却常常表示与它相关的行为或动作,充当句子的谓语,后面可以带宾语\补语,前面可以用副词或能原动词束修饰限制.这时名词就活用为动语了.例句:①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子踢)②左右欲刃相如. (用刀刃杀害)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识水性,游泳)④客初至,不冠不袜.(戴帽子,穿袜子)其中①②句带宾语,③④受能原动词\副词修饰限制.(二)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在句中充当谓语(不带宾语)或定语.在古文中形容词往往临时改变它原有的语法功能,转而表示与其相关的行为或发展变化,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例句:①楚左尹项伯者,素善侯张良.(与….友善)②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王(说坏话)③烈山泽而 .(放大火烧)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缩小,变弱)(三) 动词活用为名词古汉语中,动词在特定情况下,失去动词特点象名词那样来使用.这种现象叫做动词活用为名词.活用后,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复动词相关的人或事物.例句:①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地里产出的粮食)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埋伏的军队)③审容昧之易安.(容昧的小屋)(四) 形容词活用的名词形容词在汉语中,有时失去了它原有的特点,而获得名词的某些特点.这种现象叫做形容词语用为名词.活用后,从意义看,不在表示某中性质和状态,而是表示具有某重性质和状态的人或物.例句: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人)②犹不能恃无功之重.(尊贵的地位)③倚南窗口寄傲.(自得的心情)④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红的花,绿的叶)(五) 普通名词作状语所谓普通名词,是相对于时间名词而言,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古、今汉语中是很常见的,而普通名词作状语的情况就不同了.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而在古代汉语中则经常出现.普通名词用在动词前,一般是充当主语.构成主谓关系,而作状语,就成了修饰关系.常见的有以下四种:(1) 比喻动作行为的情状.用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来修饰.例句:①赢粮而景从(像影子)②有席春天下,仓举宇内,囊括四海.(像席子)③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④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翅一样)⑤斗折蛇行.(像蛇那样)(2) 表示对人的态度这是用对待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态度对待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例句:①吾得兄事之.(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②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把…当作父亲来对待)(3) 表示工具或凭借用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事物来说明动作为所用的工具,依据或原料.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②黔无驴,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③失期,法当斩.(依法)(4) 表示方位或处所用名词状语证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或方位.例句:①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前面)②义庙礼之.(在庙堂上)③既东封郑.(在东面)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往上,往下)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主要还残存在一些成语,熟语或部分合成词中.如车载斗量,星罗棋布,土崩瓦解,礼贤下士,口诛笔伐.风餐露宿,“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手写体,漆是线等.(六) 使动用法在汉语动词谓语中,一般动宾关系的特点是,主语发出动词谓语的动作,其宾语是谓语的支配对象.如“齐师伐我,”“公问其故.”等.而使动用法则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真特点主要是主语使宾语实行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例句:①序八州而朝同列.(使与它同的诸侯来就拜)②外连衡而斗诸侯.(使诸侯互相争斗)两句中的谓语,“朝”,“斗”都不是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而是在主语的支配下有宾语来实行的动作行为.表达这类句子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有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来完成的,因而是动用法的实质,就是用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1) 名词的使动用法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前者一般是专有名词的活用.后者主要是普通的名词或方面名词.例句: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是白骨长肉)②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使他成为国相)③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使之成为干肉,腊(XI)④适燕者,北其辕,适楚者,南其辕.(使其车辕向北,使其车辕南)(1)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很常见,这是因为在上古汉语里,兼语结构述设有完全发展成熟,需要用这种结构来表述.⑴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上了宾语,那么很有可能是使动用法.例句:①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②选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束之.(使之束)③操军方连船,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文言文之词类活用全部知识点,赶紧收藏啊!

文言文之词类活用全部知识点,赶紧收藏啊!

文言文之词类活用全部知识点,赶紧收藏啊!☆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的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规律:(1)名词后带了补语,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如: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②寿毕,请以剑舞。

(《鸿门宴》)上述几例中,“舍”后带了介词结构“于其址”充当补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寿”活用为动词“祝寿”。

(2)几个名词连用,不构成并列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活用作动词。

如: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涉世家》)②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③藉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④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主谓关系,那么后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王”即分别活用为动词“称王”。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动宾关系,那么前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刑、藉、瓮、绳”都与后面的名词组成动宾关系,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杀、登记造册、用破瓮作、用草绳系”的意思。

(3)名词前如有结构助词“所”,则一起组成“所字结构”,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①置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②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例中,“罾、志、虏”本来都是名词,意思是“鱼网”、“志向”、“俘虏”,与“所”一起组成“所字结构”,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捕捉”、“立志”、“虏获”。

(4)名词用在“之、其、尔、汝、我”等代词前面,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①汝幸而偶我。

(《与妻书》)②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上述几例中,名词“偶、蹄、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为“嫁给、用脚踢、命名”。

(5)如果一个名词前面有“敢、未”等状语,这个名词也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

①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②未果,寻病终。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规律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规律

形容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动词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

概言之,形容词处在它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也会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项伯素善留侯张良(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课文《齐桓晋文之事》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4、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课文唐·韩愈《师说》出自《昌黎先生集》)
5、火尚足以明之(课文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出自《临川先生文集》)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课文《触龙说赵太后》出自《国策·赵策》)
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西汉·贾谊《新书·过秦论》)
3、大王必欲急臣(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
4、臣请完璧归赵(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
5、足以荣汝身(课文南朝《孔雀东南飞》出自南朝·徐陵《玉台新咏》)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且庸人尚羞之(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课文唐·韩愈《师说》出自《昌黎先生集》)
3、太子迟之(《国策·燕策三》)
4、虽辱而愚之(课文唐·柳宗元《愚溪诗序》)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

形容词变动词的变化规则

形容词变动词的变化规则

形容词变动词的变化规则形容词是描述事物特征和性质的词语。

当形容词转化为动词时,它们经历一定的变化规则。

以下是形容词变动词的常见变化规则:1. 加上后缀-ize或-ify:有些形容词在转化为动词时,在词尾添加-ize或-ify。

例如:- adj. central(中心的)→ v. centralize(使中心化)- adj. active(活跃的)→ v. activate(激活)2. 变化词尾:有些形容词在转化为动词时,会改变其词尾。

例如:- adj. long(长的)→ v. lengthen(延长)- adj. deep(深的)→ v. deepen(加深)3. 不变化:一些形容词在转化为动词时,保持不变。

例如:- adj. parallel(平行的)→ v. parallel(与...平行)- adj. perfect(完美的)→ v. perfect(使完善)4. 使用不同的词性后缀:一些形容词在转化为动词时,使用不同的词性后缀。

例如:- adj. broad(宽广的)→ v. broaden(扩大)- adj. narrow(狭窄的)→ v. narrow(变窄)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形容词转化为动词时可能存在特殊的变化规则,具体规则需要根据具体的词汇进行研究和理解。

形容词变动词的变化规则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提升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我们能够更灵活地运用词汇,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

以上是关于形容词变动词的变化规则的简要介绍。

References:- Smith, J. (2018). English Grammar Guide. Publishing House.。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归纳分析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归纳分析

中考语文之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归纳分析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些中考语文之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归纳分析。

1、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a.焉用亡郑以陪邻?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简析]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

“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a.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b.晋侯饮赵盾酒。

(晋侯让赵盾饮酒)[简析]a句中的“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b句中的“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

“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结盟想办法削弱秦国(的势力)]c.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3)名词的使动用法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a.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b.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齐桓公亲自解开管仲的绳索束缚,并且让他做丞相)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使江东父兄可怜我使我继续做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②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几种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几种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几种用法今天咱们来唠唠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个超有趣的语法现象,就像是一群规规矩矩站着的士兵(形容词原本的状态)突然开始跳起舞来(活用为动词后的动感),那可太有看头啦!你看“亲贤臣,远小人”里的“亲”和“远”,本来就是描述距离或者关系的形容词,可在这儿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变成了动作。

这就好比是安静的小兔子(形容词的常态)突然变成了蹦蹦跳跳去亲近或者远离的活力小子(活用为动词后的状态)。

“亲”贤臣的时候,就像热情的粉丝冲向自己的偶像,张开双臂去拥抱(夸张形容“亲”这个动作);“远”小人呢,就像是看到了臭烘烘的垃圾(把小人比喻成垃圾),赶紧捂着鼻子跑开,这个“远”就特别形象地有了动作感。

还有“善万物之得时”,“善”本来是好的、善良的这种形容词,在这里活用就像一个本来只在旁边静静散发着美好气息(形容善良的静态感觉)的小天使,突然飞起来去拥抱万物(表现出“善”活用为喜爱、羡慕的动词动作),觉得万物都很幸运,这个小天使就到处去传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再说说“敌人远我”,“远”在这里又活灵活现地动起来了。

就好像我是一块巨大的磁石(自己比喻成磁石),敌人本来在我周围晃悠,突然之间我变成了超级排斥他们的磁石,他们就像被弹开的小铁珠(把敌人比作小铁珠),迅速远离我,这个“远”字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

有时候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变形记。

平常安安静静在墙角的扫帚(形容词原本的状态),突然像被赋予了生命,开始清扫起房间(活用为动词后的动作)。

像“苦其心志”的“苦”,本来形容痛苦的一种状态,现在就像一个小恶魔(比喻“苦”的施加者),拿着小叉子(夸张表现施加痛苦的动作)去折磨心志,让心志变得痛苦。

在诗词里也有很多这样有趣的例子。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这个字啊,就像一个拿着大画笔的画家(把大自然比作画家),一下子把江南岸涂成了绿色。

从一个形容颜色的形容词变成了一个让江南岸变绿的动作,那股子生机就这么扑面而来。

成语中的词性活用

成语中的词性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 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和数词的活用四种。

一、名词的活用
成语中名词活用的现象比较多,可 分为两大类: 一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是名词作状语。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个名词,在某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如果它出现在动词应当出现的位置上,在意 义上又不能用这个词本身所固有的意义把句 子解释通,而应当换成一个与这个名词直接 有关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的意义来解时,就 可以说这个名词活用成动词了。共分三种情 况:①名词的使动用法;②名词的意动用法; ③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鱼肉百姓 草菅人命


幕天席地
3、吾从而师之 4、孔子师郯子

3. 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所谓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就是 指名词活用为动词后没有使动用法和 意动用法的现象。
(1)副词+名词 (2)名词+名词 (3)几种特例
⑴副词+名词
副词在句子中一般只作动词或形 容词的修饰语,名词放在副词(主要 是“不”)的后面,便具有了动词的 性质,活用为动词。
精兵简政 发扬光大 含糊其辞 高视阔步 光宗耀祖 涸泽而渔 独善其身 正本清源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后面
的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成语》中例子有四: 不耻下问 是古非今 不远千里 文人相轻


3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这主要有两种情况:
1、时间பைடு நூலகம்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时间名词都
可以作状语,但意义有所不同。古汉语 中,时间名词放在动词前,用来表示动 作行为频繁不间断的意思。时间名词作 状语,主要有三种用法:

词类活用之——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词类活用之——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词类活用之——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作者:刘金山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1年第45期【技法指津】文言文阅读中最主要的是对实词的理解,而有些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一个词是否活用,可以根据它在句子中的位置,与前后词语组成的关系以及具备哪些语法特点等来判断。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结构,则可能是动宾、主谓结构,那么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中的“衣”是名词,本义为“上衣,衣服”,“衣”后面的“褐”也是名词,指“粗布或粗布衣服”,两个都是名词,所以“衣”活用为动词,当“穿”讲。

2.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修饰动词。

如:(1)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这句话中“王”前有能愿动词“欲”,“王”活用为动词,当“称王”讲。

(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这句话中“穷”,本义是“生活困难”,是形容词,因其前有能愿动词“能”,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走到尽头”。

3.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如:(1)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这句话中的“罾”,名词,本义是“渔网”,用在“所”字后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所网着的”。

(2)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论贵粟疏》)这句话中“贵”“贱”“卑”“尊”是形容词,用在“所”字后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所看重的”“所轻视的”“所轻视的”“所看重的”。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因为副词一般只做动词和形容词的修饰语。

如: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201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第11题)这句话中的“职”,本义为“职责、职业、职位”,是名词,因用在了否定副词“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职”。

文言文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文言文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词语的词性或功能发生临时变化,被用作另一类词语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以及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这一期重点来讲一讲词类活用中的——形容词活用。

在文言文学习中,形容词的活用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它涉及到形容词在句子中的功能变化,包括用作动词、名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今天来讲一讲形容词作名词和一般动词这两种情况。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定语。

如果一个形容词作了主语或者宾语,这个形容词就可能活用为名词了。

举例: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过秦论》)分析:“贤”本是形容词,是“德才优秀”的意思,这里指“贤士、贤人”,作名词。

— 1 —翻译:这四个人,都明达聪慧又忠诚守信,宽容仁厚又爱护人民,尊敬贤才又重视士人。

他们以合众之约击破秦国的纵横之策,把、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等国家的军队都联合到一起。

2.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世家》)分析:“坚、锐”本是形容词,“坚硬、锐利”的意思,这里指“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作名词。

翻译:当地乡官、乡绅都说:“将军您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暴君的恶行、诛灭暴虐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劳应当称王。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分析:“良实”本是形容词,“善良诚实”的意思,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作名词。

翻译: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文言文形容词

文言文形容词

形容词古代汉语形容词的特殊用法主要有四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动词。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一般是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表示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的人或事物。

翻译时,一般以这个形容词为定语,再补出恰当的中心语(为便于理解,可视作是省略了中心语)。

例如:①四美俱,二难并。

(王勃《滕王阁序》)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③义不杀少而杀众。

(《墨子·公输》)④君安与项伯有故?(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例①②加点的字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作主语。

“美”、“难”译为“美好的事物”、“难得的贤主嘉宾”,“小”、“大”译为“小的问题”、“大的问题”。

例③④是形容词活为用名词,作宾语。

“少”、“众”译为“很少的人”、“很多的人”,“故”译为“故交”。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是比较好辨别的,只需看它是否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俗语中也有所保留,如“拈轻怕重”、“挑肥拣瘦”、“高不成低不就”等等。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表示实现该形容词所表示性质、状态的行为。

它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

例如:①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②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③苟富贵,勿相忘。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④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例①②加点的字是形容词活用为及物动词,“善”译为“交好”,“远”译为“远离”。

例③④是形容词活用为不及物动词,“富贵”译为“富贵了”,“明”译为“照明”。

辨别形容词是否活用为一般动词,可参考第二节讲述的辨别名词是否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几种方法。

三、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动词,是指形容词活用为对其宾词含有“致使性”的动词,即表示使其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状态,可译为表“使令”的兼语式。

古文中词类活用

古文中词类活用

古文中词性变化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作乙类词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一判断方法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与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

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二活用形式1.名词十名词(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用作动词。

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后一个名词作动词的,属于主谓结构)例1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 晋军函陵(军,驻扎.驻军)(《烛之武退秦师》)分析例1中“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例2中“军”本是名词,用“函陵”前,活用为动词,是“驻扎”的意思,“军函陵”是动补结构。

2.副词作状语十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3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模仿)(《屈原列传》)例4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寡人之于国也》)分析例3中“祖”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皆”后,活用为动词,是“效法.模仿”的意思。

例4中“王”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不”后,活用为动词,是“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的意思。

3.能愿动词+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例5 左右欲刃相如(忍,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例6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劝学》)分析例5中“刃”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欲”之后,宾语“相如”之前,活用为动词,含有“杀”的意思,“欲刃相如”就是“想用刀杀掉相如”的意思。

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的活用作者:刘长宝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4年第48期【技法指津】形容词活用常见的类型有: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一般是以这个形容词替代跟它性质或状态或特征相关的人或物,翻译时一般要补充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往往有这样几种情况:1.形容词作主语。

如: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前一个“圣”和“愚”,都活用为名词,意为“圣人”和“愚笨的人”。

2.形容词作宾语。

如:倚南窗以寄傲。

“傲”,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自足自得的心情”。

3.形容词前面有“其”字。

如: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短处”。

4.形容词前面有“之”字。

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最后一个“老”,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老者”。

5.形容词前面有数词。

如:四美具,二难并。

“美”“难”,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美好的事物”“难得的贤主嘉宾”。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与动词本身是不同性质的两大实词,但因形容词可以描写动作行为的发展变化,所以也可以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往往有这样几种情况:1.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如: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贵”“贱”“卑”“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看重”“轻贱”“鄙视”“尊重”。

2.形容词放在“能”“可”“足以”“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如: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走到尽头”。

3.形容词带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或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一般动词。

如: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弄错”。

三、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人民的力量减弱”。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几种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几种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几种用法今天咱们来唠唠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超有趣的事儿。

你看啊,形容词就像一个个小懒虫,平常就安安静静地待在那描述东西。

可一旦活用为动词,就像小懒虫打了鸡血,瞬间活跃起来啦。

比如说“善”这个形容词,本来就像个乖乖坐在角落的小绵羊,温温顺顺地表示美好、善良。

但当它活用为动词,就像那小绵羊突然披上战甲,变成了“善待”。

这就好比一个原本只负责貌美如花的小仙女,突然操起家伙事儿开始干活了,从一个安静的美少女变成了活力四射的行动派。

还有“苦”,它本来就像一片乌云,沉甸甸地压在那表示痛苦、苦难。

可一旦活用为动词“苦其心志”,那就像乌云开始下雨,把苦难像雨滴一样洒向人的心智,这就像老天爷故意拿着苦难的小水桶往人脑袋上浇,就想看看你能不能挺住呢。

“美”这个形容词啊,就像一朵娇艳欲滴的花,美美地在那展示自己的美貌。

可活用为动词之后的“美我者”,就像这朵花突然伸出小触手,把别人给变得美美的,就好像花变成了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拿着魔法棒把人都变得像花一样好看呢。

“小”这个形容词像是个小巧玲珑的小精灵,安静地表示体积小之类的概念。

可活用为动词“小国寡民”的时候,就像这个小精灵开始施展缩小魔法,把国家变得小小的,人口变得少少的,就好像它拿着一个超级缩小器,对着整个国家和人民一顿操作,让一切都变得迷你起来。

“老”这个词,本来就像一个慢吞吞的老乌龟,体现着年老的状态。

但活用为动词“老吾老”,就像这老乌龟突然有了超能力,开始把对待老人这件事像传递接力棒一样传递出去,要大家都好好对待老人呢。

再看“高”,就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高傲地站在那表示高度。

一旦活用为动词“高其墙”,就像山峰突然跑到墙边,把墙像拔萝卜一样拔高,仿佛墙在一瞬间就像竹笋一样蹭蹭往上涨,都快捅破天空了。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啊,就像是一场词语的大变身秀。

原本那些安安静静的形容词就像舞台下的观众,突然跑到舞台上变成了活力四射的舞者,给汉语的表达增添了好多乐趣和变化。

古代汉语(九):动词、形容词、名词

古代汉语(九):动词、形容词、名词

【过关宝典】古代汉语(九):动词、形容词、名词第九部分动词、形容词、名词◆模块一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里活动等的词。

古代汉语的动词在句法功能上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

但是,古代汉语动词也有和现代汉语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动宾关系和双宾语结构上。

知识点一动宾关系动宾关系指动词和宾语的语义关系。

在古代汉语中,动词和宾语的语义关系比较复杂。

有些和现代汉语相同,如受动关系;有些则比较特殊,如使动关系、为动关系等。

1、受动关系:受动关系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由主语所表示的人和物发出,而宾语则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这是和现代汉语相同的。

例如: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曹无伤”作“诛杀”的宾语,构成动宾关系。

从语义上看,“诛杀”是由主语“沛公”发出,而“曹无伤”是动作的承受者。

再如,“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齐桓公伐楚》)这里的“蔡”作“侵”的宾语,构成动宾关系。

从语义上看,“侵”是由主语“齐侯”发出,而“蔡”是“侵”的承受者,表示“侵犯蔡国”。

2、使动关系:使动关系是指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表示的人和物发出,而是在主语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具有“使(宾语)……”的含义。

如: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意思是庄公是倒着生出来的,使姜氏受到惊吓,因此起名叫寤生,于是很讨厌他。

这里“惊”不是由庄公发出,而是“姜氏”发出。

因此“惊”表示使(姜氏)受惊。

再如“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

”意思是“因此天下人都认为扁鹊能够使死人复生”,生,表示“使死人复生。

”在古代汉语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都可以和宾语构成使动关系,但总体来说,不及物动词的使用法比较常见。

如,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进之”“退之”表示的是“使冉求勇于追取”“使子路谦让后退”。

(秦王)卒延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归之”表示的是“使相如回去”。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屈人之兵”表示“使他人的军队屈服”。

形容词词类活用判断方法

形容词词类活用判断方法

词类活用是学好文言文的四大要素之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什么是实词的一词多义,什么是词类活用,如何判断,是学习文言文语言规律的关键。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我总结出一套判断方法,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今天店铺就来跟大家分享形容词词类活用,一起来看看吧!形容词词类活用(1)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课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记》)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课文《齐桓晋文之事》出自《孟子梁惠王上》)4、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课文唐韩愈《师说》出自《昌黎先生集》)5、火尚足以明之(课文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出自《临川先生文集》)从以上下划线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虽然如此,它也会活用,这一点和名词不一样。

这种活用,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动词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

概言之,形容词处在它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也会活用。

活用一: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课文《触龙说赵太后》出自《国策赵策》)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西汉贾谊《新书过秦论》)3、大王必欲急臣(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4、臣请完璧归赵(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5、定心荣汝身(课文南朝《孔雀东南飞》出自南朝徐陵《玉台新咏》)从以上下划线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虽然如此,它也会活用,这一点和名词不一样。

这种活用,且必须改变词性才能解通,变为使动解才符合全句的意思。

概言之,形容词处在它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也会活用。

活用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且庸人尚羞之(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课文唐韩愈《师说》出自《昌黎先生集》)3、太子迟之 (《国策燕策三》)4、虽辱而愚之 (课文唐柳宗元《愚溪诗序》)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卷八十一》)从以上下划线可以看出,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并且它是处在该处的位置谓语的位置上,虽然如此,它也会活用,这一点和名词不一样。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几种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几种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几种用法1.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啊,这可有趣得很呢!就像“绿”这个形容词,“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在这里就活用作动词,把江南岸变得绿意盎然,仿佛春天这个调皮的小家伙拿着画笔,刷刷刷地就把江南岸给染绿了,多神奇啊!2. 你知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还有一种情况不?那就是表示使动用法呀。

比如说“富”,“富国强兵”,这里的“富”就不再仅仅是形容富裕的那个“富”了,而是让国家变得富裕起来的动作,就好像是一位智慧的领航员,带领着国家这艘大船驶向富裕的港湾,真的很厉害呢!3.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时候就像一场变身魔法。

拿“苦”来说吧,“苦其心志”,“苦”在这里就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就像生活这个严厉的老师,故意给你的心志加了点苦味的调料,想让你变得更坚强,这是不是很有深意呢?4. 嘿,还有这样的形容词活用呢!“美”这个词,在“吾妻之美我者”里,就活用为动词啦,意思是认为我美,这就像是一面特殊的镜子,在妻子的眼里,我就是最美好的,这种用法是不是很独特呀?5.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一种用法特别酷。

就像“空”这个字,“空乏其身”,“空”变成了使动用法,让身体变得空乏,就好像是命运这个捣蛋鬼,故意把身体里的能量抽空,来考验人的意志,你说有趣不?6. 你有没有想过“正”这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呀?“正其衣冠”,这里的“正”就成了整理的动作,就像妈妈总是会帮孩子正一正歪了的帽子,让一切都变得整齐有序,这种用法是不是很形象呢?7.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可不止一种花样哦。

像“高”这个词,“高其门槛”,“高”在这里就不再是单纯形容高的意思了,而是把门槛变高,这就好比是一个城堡的主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城堡,故意把门槛抬高,挡住那些不速之客呢。

8. 哇哦,“广”这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也很有意思呢!“广结善缘”,“广”在这里就变成了广泛结交的动作,就像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广泛地采集花蜜,与各种各样的花朵结下善缘,你能感受到这种用法的妙处吗?9. 还有“坚”这个词哦,“坚其意志”,这里的“坚”就活用为动词啦,让意志变得坚定,就像是一个打铁的师傅,不断地捶打那块铁,让它变得坚硬无比,这种用法真的很有力量呢!10. 你看“明”这个形容词,在“明其德”里就活用为动词了,是彰显德行的意思。

【推荐】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四种情况-精选word文档 (1页)

【推荐】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四种情况-精选word文档 (1页)

【推荐】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四种情况-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四种情况
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二) 名词的使动用法
特点是;名词用作谓语动词,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三) 名词的意动用法
特点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

(四) 名词用作状语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是古代汉语里一种常见的现象。

它本不属于活用范畴。

只是为了叙述方便,所以放在这里加以介绍。

名词做状语,表现的意义是多样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表示方位或处所,相当于“在……”、“从……”、“向……”。

2、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相当于“用……”、“根据……”。

3、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一样”。

4、表示比喻,“像……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能帮助到您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四种情况
本文是关于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四种情况,感谢您的阅读!
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特点是;名词用作谓语动词,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三)名词的意动用法
特点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

(四)名词用作状语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是古代汉语里一种常见的现象。

它本不属于活用范畴。

只是为了叙述方便,所以放在这里加以介绍。

名词做状语,表现的意义是多样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表示方位或处所,相当于“在……”、“从……”、“向……”。

2、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相当于“用……”、“根据……”。

3、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一样”。

4、表示比喻,“像……一样”。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