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和个体心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理论要点
生活风格
• 1、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
• 2、六岁之前形成,主要取决于儿童的家庭环境。
• 3、分为健康的和错误的生活风格,健康的生活风 格可以使人达到完美,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有 利于社会目的的实现。错误的生活风格建立在自 私自利的基础上,是与社会目标相背的。
三.理论要点
生活风格
三种途径理解生活风格: a. 出生顺序:强调出生顺序会影响人格形成。 b. 早期记忆:我们对于自己在4、5岁时的回忆会显 示出我们在成人时期的生活风格。 c. 梦的分析:不相信梦是愿望的达成或隐藏的冲突。 认为梦境包含我们对于目前问题的感触(情绪) 以及我们想要如何去做(动机)。
三.理论要点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的生命意义 人类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生命的意义 在于奉献,对他人感兴趣,相互合作。利 他。(社会兴趣)
白求恩
孔繁森
三.理论要点
生命的意义
错误生命意义的特点 • 缺乏同类感和社会兴趣。 • 他们所赋予生命的意义是一种个人所有的 意义。损人为己。
三.理论要点
个体心理学
拉丁文原意是指人的不可分割性。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并非强调个别差 异的心理学。 他所指的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不可 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目的、 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理想的和谐整体。 人性观——把个体看作是为自己的命运负 责、创造性和目标导向性的个体。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分歧
海伦凯勒
张海迪
史铁生
三.理论要点
自卑感和优越感
克服自卑感的两种方式
2、消极的方式:
使用不正确的方式改进自己的环境。
曲解现实(自欺欺人) 超补偿作用:个人为了克服缺陷,付出过分努力。超补偿 作用是神经症产生的根源。 因为气馁放弃任何改进情境的努力。 自卑情结:如果人因为自卑而失去信心,表现出退缩的状 态,其自卑情感就已经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阿德勒称之 为“自卑情结”。
自卑感和优越感
• 人天生就有自卑感。
• 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障碍,
个体就会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觉,从而产生自
卑感。
• 自卑感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完全正常的,正是 它的存在,才促使人寻求补偿。
三.理论要点
自卑感和优越感
克服自卑感的两种方式
1、积极的方式:将自卑感转变为奋发上进的内在动 力,力求补偿缺陷,取得成功。 补偿的方式:觉知到自己的生理缺陷后,集中力 量在低劣的器官上发展其功能。或承认自己的某 种缺陷,发展自己的其他机能以弥补缺陷。(补 偿作用)
一.人物生平
童年时期
• • • • 有佝偻病,声门痉挛症。 三岁时,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 他幼年有两次被车撞的经验 。 四岁才学会走路,在体育运动和室外游时 总是落后于哥哥和其他玩伴。 • 五岁时得了严重肺炎而几乎丧命。
一.人物生平
童年经历的深远影响
• 年幼的阿德勒在心理上始终笼罩着对死亡的恐惧, 因此幼年的阿德勒立志要当一名医生。 • 在幼年时期有着深深的自卑感(身体上的和心理 上的) • 阿德勒的家庭和个人童年经历对其所建构的理论 思想有重大影响,他后来提出克服自卑感和追求 优越是发展的动力,正和他本人的早期经历有密 切关系。
阿德勒 早期经验 和梦 意识 人格 动力 关注 治疗 弗洛伊德 早期经验,梦是探 早期经验,梦是探 索生活的手段 索潜意识的工具 关注,强调意识 强调潜意识 将人格视为一个整 体 社会兴趣,动机 社会定向的自我 将人格视分为相互 冲突的 性本能 生物定向的本我
促进个体社会性的 使被压抑的早期经 生活风格 历意识化
优越情结(superiority complex) :用优越感掩饰 自卑感,其标准是缺少社会兴趣。
社会兴趣
三.理论要点
定义:社会兴趣是指个体为了社会进步而不是个 人利益而与他人合作。 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潜能。 主要是幼年亲子关系形成的。 考察社会兴趣发展状况的3个方面:职业、友谊和 婚姻。 三种导致缺少社会兴趣的条件: • 身体缺陷:导致自卑情结。 • 溺爱与娇纵:导致任性和放纵。 • 被忽视:导致委屈和敌意。
二.著作
《神经症的性格》(1912)
《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 《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 《生活的科学》(1927) 《理解人类本性》(1929) 《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 《儿童的教育》(1938)
三.理wenku.baidu.com要点
• • • • • 1、生活风格 2、生命的意义 3、自卑感与优越感 4、社会兴趣 5、创造性的自我
三.理论要点
自卑感和优越感
追求优越
人总是力图从低劣地位上升到优越地位,从失败
到成功,从自卑到优越,这种动力叫做追求优越。
追求优越实质是追求自尊:心灵以自尊为它的目
标,生命每时每刻指导和激励它的都是对权利与
优越地位的渴望。别人必须向他致敬,成就满足 与自我实现。
三.理论要点
自卑感和优越感
追求优越
追求优越的两种不同方式 (1)怀有社会兴趣——关注社会发展,其成功感和 价值感与其对社会的贡献密切相连。(马克思, 列宁) (2)病态的追求个人优越——只追求个人优越,忽 视其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形成优越情结。(希特 勒)
社会兴趣
三.理论要点
根据社会兴趣的特点,把人分为四种类型: a.支配- 统治型:他们追求优越的倾向特别强烈,不惜利用 或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b.索取型:依赖别人照顾他们。(被娇纵的孩子)
c.回避型 :这样的人缺乏必要的信心解决问题或危机,不想 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试图通过回避困难从而避免任何可能 的失败。(被忽视的孩子) d.社会利益型:即能够正视问题,以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来解 决问题。他认为,前三种类型的人的社会兴趣和生活风格 都是错误的,只有第四种类型的人具有正确的社会兴趣和 健康的生活风格。
五.理论评价
贡献
• 对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人本主义心理 学家,自我心理学的形成和研究都有着重 要的影响。 • 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价值取向。 • 提出了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 推动了心理学走向应用。
五.理论评价
局限
• 仍然带有强烈的非理性主义色彩和生物学 化的倾向。 • 对人性的社会本质的看法仍然是肤浅的。 • 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 科学性不强。他的学说虽然是建立在临床 观察的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的,但后来的许 多研究并未对其科学性提供较多的支持。
三.理论要点
创造性自我
“创造性自我”是一种塑造人格的有意识的主动力量,使 个体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构建自己独特的生活风格。 遗传和环境仅提供了个人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建造人格的 砖瓦和水泥,而创造性自我则提供了建筑的设计风格。
它决定了我们对优越目标的选取、达到目标的方法和社会 兴趣的发展。
人并非由经历决定,而是由对经历的诠释所决定。“我们 被我们赋予经验的意义决定自己”
三.理论应用
阿德勒疗法
• 目标是促进病人的社会兴趣、勇气与自尊 心的发展。 • 来访者不被看作是有病的、需要治疗的, 而被看作是受到了挫折,需要通过鼓励来 改正错误的自我感知。 • 咨询不是简单地由治疗专家开出改变的处 方,它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要由来访者 和治疗师朝着双方的共同目标积极工作。
一.人物生平
求学时期
阿德勒刚入中学时,数学成绩很差,但最 终,阿德勒凭自己的努力成为班上的优等 生。 大学就读于维也纳大学医学系,起先主修 眼科,后转为一般医学,最后则专攻精神 科与心理治疗 。
一.人物生平
1902年,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邀请阿德勒加入精神 分析组织。 1910年成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 1911年,与弗洛伊德决裂创立个体心理学,并成 立自由精神分析研究协会。 1912年更名为个体心理学协会 。 一战期间,阿德勒作为医生到奥地利军队服务。 1920年开办儿童指导中心。 1927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 1932年任长岛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 1935年创办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频繁到各地演 讲 1937年5 月28日.阿德勒在赶往苏格兰阿伯丁市 演讲的途中因心脏病突发逝世。
阿德勒与个体心理学
胡静初
基本架构
• 一.人物生平 • 二.主要著作 • 三.理论要点 • 四.理论应用 • 四.理论评价
一.人物生平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人本心理学的先驱。
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反对弗洛
伊 德的心理学体系第一人。
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会影响
一.人物生平
“思想是从生活中孕育出来的”。 这句话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但 用在阿德勒身上却是极其贴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