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儿童教育心理学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教育心理学》作者:阿德勒

书籍概况及作者:这本书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这一问题,提出了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目的。

1870年2月17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富裕家庭,但是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因为他天生体弱多病,直到4岁才会走路。他的父亲鼓励他说:“阿德勒,你必须不相信任何事”就是告诉他,不能让困境束缚自己,不能相信当下的困难就是人的一生,而要勇敢突破,大胆地去创造自己的生活。这种坚强的信念造就了阿德勒的一生。

第一章引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过程。儿童的这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相比成人而言,就比较薄弱。因此,成人必须对儿童就行教育,关注并引导他们的成长。下面,作者对个体心理学展开了一个总的论述。

1. 根据个体心里学的理论,个体的行为是有个体的整个人格发动和指引的,因此,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

2. 人的发展的根本事实是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的、有目的的追求。正是这种有目的的追求主宰了人一生的具体行为,甚至决定了他的思想。

3. 人格的整体性极其独特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并不是建立在客观

现实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之上的。心理学家和小说作者类似,运用一个确定的行为主线、一种生活风格或一种行为模式来构建人物的生活,以确保人物的整体人格不会被破坏。

4. 个体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是以人的自卑感为前提的。所有的儿童都天生有一种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或消除自己的自卑感。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心理补偿。自卑感可能在客观上有助于个体的完善,也可能导致单纯的心理调适。

5. 可以把那些明显具有补偿性的性格特征的儿童分为三类:衰弱或有器官缺陷、受到严厉教育或没有受到父母关爱、被宠坏的儿童。

6. 父母需要关注儿童成长过程中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的晴雨表,在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中起着决定性和指导性作用。社会情感的任何障碍都会严重危害儿童的心理发展。

7. 个体心理学是围绕社会情感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为了让孩子能更好为将来的生活准备,孩子的家长和教育者不应该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关系。

8. 人们对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问题的态度更能表现真实的自我。一是社会关系,不仅仅局限于如何与人交往并结交朋友,还包括友谊、合作、信任、忠诚等。二是个体如何运用自己的一生—职业问题。三是两性问题。个体的生活风格和独特目标,基本能从他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中找到蛛丝马迹。个体的生活目标具有决定性意

义,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并反映在行动上。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指向生活中建设的一面,那么他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有建设性的一面。

9. 个体心理学积极强调把儿童对社会情感的态度看作其发展的检测器,所以,个体心理学很容易确定评价儿童的生活风格。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他是否拥有社会情感,是否拥有勇气和理解力,是否追求对社会普遍有益的目标。随后,我们也会发现他向上的方式的节奏,发现他的自卑感程度和社会意识的发展程度。

第二章人格统一性

儿童的所有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外显,不了解行为中隐含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所做的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

1. 了解个体某一行为所表达的意义的前提是,我们要有某种方法来认识他的整体人格。这个方法不是要描述他做了什么或是如何去做,而是要理解他在面临任务时所采取的态度。

2. 家庭中,往往由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不正确的教育管束,导致孩子养成了一种依赖,甚至说是病态的性格,他们总是把自己凌驾于父母之上,对其发号施令。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或者不合他们的心意,他们就会开始对父母动手动脚,以便引起父母的注意以此来强调自己的地位,虽然其本性并不坏,但这样的一种性格如果不及时纠正,很容易对其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

3.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一个孩子的行为开始变坏,或出现了新的

令人不快的现象时,我们不仅应当注意这种行为开始出现的时间,还应当注意它产生的原因。

4. 儿童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儿童陷入新的困境时,他的行为常常会受制于自己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

5. 儿童获得印象的强度和方式,并不取决于客观的事实或情况,而取决于儿童看待和判断事实或情境的方式。

第三章追求优越极其对教育的意义

1. 除了人格的统一性外,人性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这种追求与人的自卑感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我们不感到自卑或是自我感觉处于下游状态,我们就不会有超越当下的愿望。

2. 在任何环境下,儿童和成人都有一种追求优越的强烈冲动,并且这些冲动是无法避免的。人的本性无法忍受长期的屈从,被轻视的感觉,不安全感和自卑感总是会唤醒人民登攀最高一级目标的愿望,从而获得补偿,然后臻于完美。

3. 我们可以从孩子喜欢的游戏、故事和历史人物中看出他们自我肯定的方向和速度。

4. 健康的儿童会把自己对优越感的追求转变为前进的动力。另一些孩子则总想优于别人,并把这作为首要目标,表现出一种令人诧异的执着。这种优越感夹杂着的雄心过重,但是这点通常会被忽略。

第四章追求优越感的正确引导

1.每个孩子都会去追求优越感,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

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并确保这种追求给孩子们带来的是精神的健康和幸福。

2.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利益。我们有必要教育儿童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一种贯穿所有相互关联的事件的线索。任何事件都是在生命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而且只有参照以往发生的事件才能完全理解。

3.懒惰行为是那些缺乏自信的人的一种自我保护屏障,但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努力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人们越是责备一个懒惰的孩子,就越是正中他的下怀。因为不停的责骂转移了人们对于他能力问题的注意,而这正是他一直期望的。如果孩子真正的发生了改变,那也是因为他的处境发生了改变。(他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让他重拾信心)

4.如果儿童在学习说话的时候没有任何困难,那么久没有人会对他的进步给予特别关注;而如果他在这方面存在问题,他就会成为家里人谈论的焦点;家庭会特别为这个孩子操心,孩子也会过分关注自己存在的问题,他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表达。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动作会导致功能的紊乱。举例:梅林克的童话《癞蛤蟆的逃脱》就是说明这种情况的经典例子。癞蛤蟆遇到一只长有千足的动物,并马上注意到这个千足动物有种值得关注的能力,能很好地支配1000只脚先后迈出的顺序。于是癞蛤蟆问:“你能告诉我你行走的时候最先迈哪只脚,又如何先后迈出其他999只脚的吗?”千足动物开始思考,并观察自己脚的动作,(ˇˍˇ) 想~弄清楚自己如何依次迈出自己的脚,结果最后它被弄糊涂了,最后竟连一只脚都迈不出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