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心理学打印版笔记

合集下载

《当代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当代教育心理学》这本书讲的是教育与心理发展,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下面几点就是我最深的感触:教育是科学还是艺术?如果是艺术,就需要天赋,灵感,直觉和创造性,这些都是不可言传的;如果是科学,就得掌握某些知识和技能,这些都只能通过学习而获得.人们能从某些教师的经验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并反过来把它应用于课堂.如果把教育是科学这一观点推向极端,教师充其量不过是为每种课堂情景选用了正确的公式而已.一些教育家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极端立场,认为教育要么完全是艺术,要么只能是科学.教学艺术者坚信,好教师是天生的而不是造就的,他们认为行为的基础是直觉.教学科学者则认为,有效教学的基础是科学教学,教师能从教学科学中学到有效的教学行为.当然,大多数一致认为教学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有人曾把教学比作看病,说他们既有科学的一面,又有艺术的一面.说是艺术,是因为它们需要天赋,需要创造性地反复实践;说是科学,是因为它们都包含一套技术程序,都能加以系统地描述和研究,都能传授和改进.一个优秀的教师正如一个优秀的大夫,能把创造性和灵感建立在基本的专业知识之上.时至今日,这样的比拟仍不过时.今天,有关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已发生了新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关心:教师是需要掌握许多科学技能,还是能面对变化莫测的教学环境而进行不断地思索和创造.大多数一致认为教师应当同时兼备技能和反思能力.他们必须能够运用已有的策略,并能发明新的策略;他们必须掌握一些管理班级的常规方法,但也能在情景发生变活时打破常规.一个教师如果不具有计划,演讲,指导,组织管理和编写试题等方面的技能,他是绝不可能成功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也要懂得,教学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宜.新的问题会不断产生,当日的答案行不通时,就要寻找其它方法,甚至一些已经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面对新学生,新情景和新材料时,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动.如果一个教师只学习科学技能,他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艺术的,自我教育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教育家.因此,很显然,教师必须既能运用技能,又能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思考.教育心理学教会了我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让我学会了怎样系统性的分析执教人员和学生们的心理,怎样处理一些在教学中发生的突发事件。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部分绪论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1 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作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交互模式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学习、教学和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涉及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5种要素。

如图所示:2.学习与教学因素(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3)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信息。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帮助师生传递信息。

(5)教学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影响教学过程,后者关系到学生的情感、社会性发展及认知发展。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教学、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2)学生个体因素如学生投入和学习策略,社会情境因素如学校氛围和社会家庭影响都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业成就。

(二)教育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和测量通过对学习与教学行为的描述和测量来界定本领域的概念,是进行学习和教学实证研究的基础。

2.理解和说明旨在理解观察到的学习和教学行为,并找出这些行为的原因。

3.预测和控制运用测量工具与相关理论对学习和教学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提供学习与教学的理论和研究,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教学行为。

教育心理学能够提供学习与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做出有效的教学决策。

2.提供研究视角和方法,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不仅要学习并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总结经验。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笔记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一门交叉学科。

所以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

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

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尝试的。

具有代表性的人是桑代克。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 1877 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到50 年代)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心理测量实际上是进步教育时期的实验教育时期的成果.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 到 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

20 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

在前苏联,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

前苏联教育心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

(完整版)当代教育心理学打印版笔记

(完整版)当代教育心理学打印版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7)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7)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7)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7)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7)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7)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P12) (8)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8)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8)一、研究的方法★ (8)二、研究的步骤 (9)三、研究的有效性 (9)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 (9)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9)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9)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10)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11)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11)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 (11)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 (12)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12)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12)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13)第三章教师心理(重点章) (13)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13)一、教师的角色★P77 (13)二、教师的特征 (13)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 (13)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13)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14)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14)第三节师生互动 (14)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14)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14)三、师生的相互作用 (14)第四节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14)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14)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15)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 (15)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15)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P101) (16)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 (16)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 (16)一、学习的界定 (16)二、学习的作用 (16)三、学习的分类 (16)四、学习的相关概念 (17)第二节学习与脑(略) (17)一、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 (17)二、脑的特异化与学习 (17)三、学习与脑的可塑性 (17)第三节学习理论发展(略) (17)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17)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 (17)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 (17)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7)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 (17)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7)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7)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17)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 (17)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17)二、桑代克的学习律 (17)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8)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斯金纳 (18)二、强化理论 (18)三、行为的学习 (18)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 (18)一、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 (18)二、观察学习 (18)三、行为主义新进展 (18)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18)第一节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18)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19)二、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19)第二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P160 (19)一、认知表征理论 (19)二、认知结构理论 (19)三、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19)四、发现学习 (19)第三节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P165 (19)一、有意义学习 (19)二、认知同化过程 (20)三、接受学习 (20)第四节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20)一、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加涅 (20)三、教学事件 (20)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章)20第一节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 (20)一、建构主义思想渊源 (20)二、建构主义分类 (21)三、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21)第二节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21)一、激进建构主义——冯.格拉塞斯费尔德 (21)二、生成学习理论——维特罗克 (21)三、认知灵活性理论——斯皮罗 (22)第三节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22)一、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列昂节夫 (22)二、情境性认知与学习理论 (22)三、支架式教学 (22)四、建构主义评析 (22)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22)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22)第八章学习动机(重点章) (23)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23)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 (23)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23)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P214 (23)四、学习动机的分类 (23)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23)一、强化论 (23)二、需要层次说——马斯洛★P219 (23)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23)四、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23五、控制点理论——罗特 (24)六、归因理论——韦纳★P226 (24)七、成就目标理论——德维克 (24)八、自我价值理论 (24)九、自我决定理论——德西、瑞安 (24)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4)一、教学吸引 (24)二、兴趣激发 (24)三、反馈与评定 (24)四、奖励与惩罚 (24)五、合作与竞争 (24)六、归因指导★ (24)第九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 (24)第一节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24)二、知识的分类 (25)三、知识的表征 (25)四、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25)第二节知识的理解 (25)一、知识的理解类型与过程 (25)二、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 (25)三、概念的学习 (26)第三节错误概念的转变 (26)一、错误概念及其性质 (26)二、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26)三、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与条件 (26)四、为概念转变而教 (27)第四节知识学习与迁移 (27)一、迁移及其分类 (27)二、迁移的理论与研究 (27)三、为迁移而教★ (27)第十章技能的学习 (27)第一节技能的概述 (27)一、技能及其特点 (28)二、技能与知识及习惯的关系 (28)三、技能的分类 (28)四、技能的作用 (28)第二节动作技能 (28)一、动作技能的结构与类型 (28)二、动作技能的形成 (28)三、动作技能的培养★P311 (29)第三节心智技能 (29)一、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 (29)二、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 (29)三、心智技能的培养 (30)第十一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30)第一节问题与问题解决 (30)一、问题及其分类 (30)二、问题解决的界定 (30)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过程 (30)一、问题解决的模式 (30)二、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 (30)三、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31)第三节问题解决的训练 (31)一、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P343 (31)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31)第四节创造性思维 (31)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 (31)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32)第十二章学习策略(重点章) (32)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32)一、学习策略的界定 (32)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32)三、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关系★ (32)四、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32)第二节认知策略 (33)一、复述策略★P370 (33)二、精细加工策略★P376 (33)三、组织策略 (33)第三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33)一、元认知的结构 (33)二、元认知策略 (34)三、资源管理策略 (34)第四节学习策略的促进 (34)一、促进学习策略的原则 (34)二、常见的学习策略 (34)三、策略促进的方法 (34)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 (34)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 (34)一、品德的基本界定 (34)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34)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35)第二节道德发展的理论 (35)一、道德认知的发展 (35)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35)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35)第三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35)一、品德的内化过程 (35)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 (36)三、品德培养的方法 (36)第四节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36)一、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 (36)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36)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P436 (37)第十四章教学设计 (37)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37)一、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 (37)二、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P444 (37)三、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P446 (37)四、教学目标的设计 (37)第二节选择教学模式★P453 (37)一、直接教学 (37)二、探究学习 (37)三、基于问题学习 (37)四、合作学习★P465 (37)五、个别化教学 (38)第三节设置教学环境 (38)一、课堂空间 (38)二、教学组织 (38)三、教学媒体 (38)第十五章课堂管理 (39)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 (39)一、课堂管理的相关概念 (39)二、课堂管理的阶段性——布罗菲、伊伏特逊 (39)三、课堂管理的目标 (39)第二节课堂管理过程 (39)一、课堂规则和程序的设计 (39)二、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建立(学年开始几周)★P49439三、课堂规则和程序的维持和完善 (39)第三节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40)一、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40)二、行为矫正原则★P503 (40)三、实用行为分析程序 (40)第十六章学习评定(重点章) (40)第一节学习评定概述 (40)一、学习评定的相关概念 (40)二、学习评定的重要性(功能)★ (40)三、学习评定的模式 (40)四、学习评定的方法★ (40)五、教育决策与学习评定 (40)六、良好评定的指标 (40)第二节标准化测验 (40)一、标准化测验的类型 (41)二、标准化测验的优点与劣势★P522 (41)三、测验的新进展 (41)第三节教师自编测验 (41)一、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区别 (41)二、设计测验前的计划 (41)三、教师自编测验的具体形式 (41)四、编制测验的注意事项 (41)五、学习理论的启示 (41)第四节真实性评定与评定结果报告 (41)一、真实性评定★ (41)二、评定结果的报告方式 (42)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P4)2、学习与教学因素教学五要素:* 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2007-08-12 23:05:21|分类:ET- 教育技术|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历史和方法⒈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⒉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⒊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⒋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第一节教学、教师和教育心理学教学:科学,还是艺术?今天,人们越来越关心:教师是应当掌握许多教学技能、还是能面对变化莫测的教学环境进行不断地思索和创造。

教师成长的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教师总想成为一个好的课堂管理者2、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景有关的问题。

3、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某些材料不适合某些学生。

专家教师 :1、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着丰富而详细的分类。

2、能根据自己的一整套理论工作,而不是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当作新情景来处理。

他们能通过直觉预感到课堂里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在某些活动中或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将会看到什么问题。

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1、教学内容—农业社会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信息社会,由于信息量剧增,培养获得、检索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

2、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作用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初创时期(~1920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913~1914 ,此书又发展成三卷的《教育心理大纲》1868 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二、发展时期(1920~60 )弗洛伊德杜威维果斯基三、成熟时期(60~80 )布鲁纳罗杰斯四、完善时期(1980~ )布鲁纳 1994 年总结十几年来的成果:1、主动性,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1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1.教学:科学,还是艺术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了学与教的过程,熟练地掌握了一些教学技能之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既懂科学又讲艺术的教育专家。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理论意义①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等理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2)教学实践意义①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

②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由此教育心理学诞生了。

其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著作的特点是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

(1)桑代克与《教育心理学》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大纲》。

他将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体差异及其原因。

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乌申斯基与《人是教育的对象》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教育心理学当代印刷版笔记

教育心理学当代印刷版笔记

教育心理学当代印刷版笔记教育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个体在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心理行为,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主要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当代印刷版的笔记内容,共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心理学研究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研究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心理现象。

在研究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逐步认识到只有了解个体的认知过程和特点,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因此,了解研究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至关重要。

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个涉及广泛的学科,它与许多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这些分支学科共同构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并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数据。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依据,许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都来自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证研究。

比如,个体差异的心理特点、研究过程的要素、教学策略的选择等,都是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未来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现代社会快速发展,教育也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在这个背景下,教育心理学必须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未来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包括教育科技的融合、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个性化的研究方式等。

这些趋势都将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

总之,教育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和理论知识对于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3章)【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1.1复习笔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1.教学:科学,还是艺术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了学与教的过程,熟练地掌握了一些教学技能之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既懂科学又讲艺术的教育专家。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理论意义①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等理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2)教学实践意义①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

②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由此教育心理学诞生了。

其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著作的特点是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

(1)桑代克与《教育心理学》1903年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大纲》。

他将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体差异及其原因。

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乌申斯基与《人是教育的对象》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当代教育心理学打印版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打印版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7)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7)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7)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7)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7)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7)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P12) (8)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8)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8)一、研究的方法★ (8)二、研究的步骤 (9)三、研究的有效性 (9)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 (9)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9)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9)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10)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11)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11)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 (11)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 (12)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12)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12)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13)第三章教师心理(重点章) (13)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13)一、教师的角色★P77 (13)二、教师的特征 (13)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 (13)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13)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14)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14)第三节师生互动 (14)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14)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14)三、师生的相互作用 (14)第四节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14)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14)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15)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 (15)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16)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P101) (16)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 (16)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 (16)一、学习的界定 (16)二、学习的作用 (16)三、学习的分类 (16)四、学习的相关概念 (17)第二节学习与脑(略) (17)一、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 (17)二、脑的特异化与学习 (17)三、学习与脑的可塑性 (17)第三节学习理论发展(略) (17)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17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 (17)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 (17)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7)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 (17)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7)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7)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17)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 (17)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17)二、桑代克的学习律 (18)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8)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斯金纳 (18)二、强化理论 (18)三、行为的学习 (18)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 (18)一、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 (18)二、观察学习 (18)三、行为主义新进展 (18)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19)第一节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19)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19)二、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19)第二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P160 (19)一、认知表征理论 (19)二、认知结构理论 (19)三、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19)四、发现学习 (19)第三节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P165 (19)一、有意义学习 (20)二、认知同化过程 (20)三、接受学习 (20)第四节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20)一、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加涅 (20)二、学习的条件 (20)三、教学事件 (20)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章)20第一节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 (21)一、建构主义思想渊源 (21)二、建构主义分类 (21)三、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21)第二节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21)一、激进建构主义——冯.格拉塞斯费尔德 (21)二、生成学习理论——维特罗克 (21)三、认知灵活性理论——斯皮罗 (22)第三节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22)一、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列昂节夫 (22)二、情境性认知与学习理论 (22)三、支架式教学 (22)四、建构主义评析 (22)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22)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22)第八章学习动机(重点章) (23)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23)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 (23)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23)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P214 (23)四、学习动机的分类 (23)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23)一、强化论 (23)二、需要层次说——马斯洛★P219 (23)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23)四、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23五、控制点理论——罗特 (24)六、归因理论——韦纳★P226 (24)七、成就目标理论——德维克 (24)八、自我价值理论 (24)九、自我决定理论——德西、瑞安 (24)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4)一、教学吸引 (24)二、兴趣激发 (24)三、反馈与评定 (24)四、奖励与惩罚 (24)五、合作与竞争 (24)六、归因指导★ (24)第九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 (24)第一节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25)一、知识及其含义 (25)二、知识的分类 (25)三、知识的表征 (25)四、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25)第二节知识的理解 (25)一、知识的理解类型与过程 (25)二、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 (25)三、概念的学习 (26)第三节错误概念的转变 (26)一、错误概念及其性质 (26)二、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26)三、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与条件 (26)四、为概念转变而教 (27)第四节知识学习与迁移 (27)一、迁移及其分类 (27)二、迁移的理论与研究 (27)三、为迁移而教★ (27)第十章技能的学习 (28)第一节技能的概述 (28)一、技能及其特点 (28)二、技能与知识及习惯的关系 (28)三、技能的分类 (28)四、技能的作用 (28)第二节动作技能 (28)一、动作技能的结构与类型 (28)二、动作技能的形成 (28)三、动作技能的培养★P311 (29)第三节心智技能 (29)一、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 (29)二、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 (29)三、心智技能的培养 (30)第十一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30)第一节问题与问题解决 (30)一、问题及其分类 (30)二、问题解决的界定 (30)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过程 (30)一、问题解决的模式 (30)二、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 (30)三、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31)第三节问题解决的训练 (31)一、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P343 (31)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31)第四节创造性思维 (32)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 (32)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32)第十二章学习策略(重点章) (32)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32)一、学习策略的界定 (32)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32)三、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关系★.. 32四、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33)第二节认知策略 (33)一、复述策略★P370 (33)二、精细加工策略★P376 (33)三、组织策略 (33)第三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33)一、元认知的结构 (33)二、元认知策略 (34)三、资源管理策略 (34)第四节学习策略的促进 (34)一、促进学习策略的原则 (34)二、常见的学习策略 (34)三、策略促进的方法 (34)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 (34)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 (34)一、品德的基本界定 (34)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35)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35)第二节道德发展的理论 (35)一、道德认知的发展 (35)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35)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35)第三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36)一、品德的内化过程 (36)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 (36)三、品德培养的方法 (36)第四节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36)一、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 (36)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36)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P436 (37)第十四章教学设计 (37)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37)一、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 (37)二、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P444 (37)三、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P446 (37)四、教学目标的设计 (37)第二节选择教学模式★P453 (37)一、直接教学 (37)二、探究学习 (37)三、基于问题学习 (37)四、合作学习★P465 (38)五、个别化教学 (38)第三节设置教学环境 (38)一、课堂空间 (38)二、教学组织 (38)三、教学媒体 (38)第十五章课堂管理 (39)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 (39)一、课堂管理的相关概念 (39)二、课堂管理的阶段性——布罗菲、伊伏特逊 (39)三、课堂管理的目标 (39)第二节课堂管理过程 (39)一、课堂规则和程序的设计 (39)二、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建立(学年开始几周)★P49439三、课堂规则和程序的维持和完善 (39)第三节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40)一、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40)二、行为矫正原则★P503 (40)三、实用行为分析程序 (40)第十六章学习评定(重点章) (40)第一节学习评定概述 (40)一、学习评定的相关概念 (40)二、学习评定的重要性(功能)★ (40)三、学习评定的模式 (40)四、学习评定的方法★ (40)五、教育决策与学习评定 (40)六、良好评定的指标 (40)第二节标准化测验 (41)一、标准化测验的类型 (41)二、标准化测验的优点与劣势★P522 (41)三、测验的新进展 (41)第三节教师自编测验 (41)一、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区别 (41)二、设计测验前的计划 (41)三、教师自编测验的具体形式 (41)四、编制测验的注意事项 (41)五、学习理论的启示 (41)第四节真实性评定与评定结果报告 (41)一、真实性评定★ (41)二、评定结果的报告方式 (42)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P4)2、学习与教学因素教学五要素:* 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当代教育心理学打印版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打印版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P12) ..........................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的方法★ ............................................................二、研究的步骤 ................................................................三、研究的有效性 ............................................................ 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 .......................................... 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 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 .................................... 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 ..................................................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 第三章教师心理(重点章) .......................................... 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一、教师的角色★P77 ......................................................二、教师的特征 ................................................................ 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 ..................................................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 第三节师生互动 ..............................................................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三、师生的相互作用 ........................................................ 第四节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 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P101) ................ 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 ...................................................... 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 ......................................................二、学习的作用 ................................................................三、学习的分类 ................................................................四、学习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学习与脑(略) ..................................................一、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二、脑的特异化与学习 ....................................................三、学习与脑的可塑性 .................................................... 第三节学习理论发展(略) ..........................................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 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 .................................................... 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 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 ......................................................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二、桑代克的学习律 ........................................................ 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斯金纳.............................二、强化理论 ....................................................................三、行为的学习 ................................................................ 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一、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 ........................................二、观察学习 ....................................................................三、行为主义新进展 ........................................................ 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 第一节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二、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 第二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P160 ..............一、认知表征理论 ............................................................二、认知结构理论 ............................................................三、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四、发现学习 .................................................................... 第三节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P165 ..........一、有意义学习 ................................................................二、认知同化过程 ............................................................三、接受学习 .................................................................... 第四节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一、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加涅.................................二、学习的条件 ................................................................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章) ....第一节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一、建构主义思想渊源 ....................................................二、建构主义分类 ............................................................三、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第二节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一、激进建构主义——冯·格拉塞斯费尔德.................二、生成学习理论——维特罗克 ....................................三、认知灵活性理论——斯皮罗 ....................................第三节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一、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列昂节夫.........................二、情境性认知与学习理论 ............................................三、支架式教学 ................................................................四、建构主义评析 ............................................................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第八章学习动机(重点章)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P214 ................................四、学习动机的分类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论 ........................................................................二、需要层次说——马斯洛★P219 ................................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四、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五、控制点理论——罗特 ................................................六、归因理论——韦纳★P226 ........................................七、成就目标理论——德维克 ........................................八、自我价值理论 ............................................................九、自我决定理论——德西、瑞安.................................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教学吸引 ....................................................................二、兴趣激发 ....................................................................三、反馈与评定 ................................................................四、奖励与惩罚 ................................................................五、合作与竞争 ................................................................六、归因指导★ ................................................................第九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 ....................................第一节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一、知识及其含义 ............................................................三、知识的表征 ................................................................四、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 第二节知识的理解 ..........................................................一、知识的理解类型与过程 ............................................二、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 ................................................三、概念的学习 ................................................................ 第三节错误概念的转变 ..................................................一、错误概念及其性质 ....................................................二、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三、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与条件 ....................................四、为概念转变而教 ........................................................ 第四节知识学习与迁移 ..................................................一、迁移及其分类 ............................................................二、迁移的理论与研究 ....................................................三、为迁移而教★ ............................................................ 第十章技能的学习 ........................................................ 第一节技能的概述 ..........................................................一、技能及其特点 ............................................................二、技能与知识及习惯的关系 ........................................三、技能的分类 ................................................................四、技能的作用 ................................................................ 第二节动作技能 ..............................................................一、动作技能的结构与类型 ............................................二、动作技能的形成 ........................................................三、动作技能的培养★P311 ............................................ 第三节心智技能 ..............................................................一、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 ................................................二、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 ................................................三、心智技能的培养 ........................................................ 第十一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 第一节问题与问题解决 ..................................................一、问题及其分类 ............................................................二、问题解决的界定 ........................................................ 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问题解决的模式 ........................................................二、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 ................................................三、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 第三节问题解决的训练 ..................................................一、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P343 ....................................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 第四节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 ........................................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第十二章学习策略(重点章) .................................... 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界定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三、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关系★.........四、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 第二节认知策略 ..............................................................一、复述策略★P370 ........................................................二、精细加工策略★P376 ................................................三、组织策略 .................................................................... 第三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一、元认知的结构 ............................................................二、元认知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 第四节学习策略的促进 ..................................................一、促进学习策略的原则 ................................................二、常见的学习策略 ........................................................三、策略促进的方法 ........................................................ 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 .................................................... 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 ......................................................一、品德的基本界定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第二节道德发展的理论 ..................................................一、道德认知的发展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 第三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一、品德的内化过程 ........................................................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 ................................................三、品德培养的方法 ........................................................ 第四节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一、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 ........................................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P436 .................................... 第十四章教学设计 ........................................................ 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一、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P444 ....................................三、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P446 ........................四、教学目标的设计 ........................................................ 第二节选择教学模式★P453 ..........................................一、直接教学 ....................................................................二、探究学习 ....................................................................三、基于问题学习 ............................................................四、合作学习★P465 ........................................................五、个别化教学 ................................................................第三节设置教学环境 ......................................................一、课堂空间 ....................................................................二、教学组织 ....................................................................三、教学媒体 ....................................................................第十五章课堂管理 ..........................................................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 ......................................................一、课堂管理的相关概念 ................................................二、课堂管理的阶段性——布罗菲、伊伏特逊.............三、课堂管理的目标 ........................................................第二节课堂管理过程 ......................................................一、课堂规则和程序的设计 ............................................二、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建立(学年开始几周)★P494三、课堂规则和程序的维持和完善.................................第三节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一、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二、行为矫正原则★P503 ................................................三、实用行为分析程序 ....................................................第十六章学习评定(重点章) ....................................第一节学习评定概述 ......................................................一、学习评定的相关概念 ................................................二、学习评定的重要性(功能)★.................................三、学习评定的模式 ........................................................四、学习评定的方法★ ....................................................五、教育决策与学习评定 ................................................六、良好评定的指标 ........................................................第二节标准化测验 ..........................................................一、标准化测验的类型 ....................................................二、标准化测验的优点与劣势★P522 ............................三、测验的新进展 ............................................................第三节教师自编测验 ......................................................一、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区别.................二、设计测验前的计划 ....................................................三、教师自编测验的具体形式 ........................................四、编制测验的注意事项 ................................................五、学习理论的启示 ........................................................第四节真实性评定与评定结果报告...............................一、真实性评定★ ............................................................二、评定结果的报告方式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P4)2、学习与教学因素教学五要素:* 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当代教育心理学打印版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打印版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7)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7)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7)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7)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7)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7)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P12) (8)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8)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8)一、研究的方法★ (8)二、研究的步骤 (9)三、研究的有效性 (9)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 (9)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9)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9)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10)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11)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11)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 (11)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 (12)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12)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12)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13)第三章教师心理(重点章) (13)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13)一、教师的角色★P77 (13)二、教师的特征 (13)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 (13)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13)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14)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14)第三节师生互动 (14)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14)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14)三、师生的相互作用 (14)第四节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14)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14)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15)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 (15)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15)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P101) (16)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 (16)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 (16)一、学习的界定 (16)二、学习的作用 (16)三、学习的分类 (16)四、学习的相关概念 (17)第二节学习与脑(略) (17)一、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 (17)二、脑的特异化与学习 (17)三、学习与脑的可塑性 (17)第三节学习理论发展(略) (17)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17)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 (17)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 (17)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7)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 (17)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7)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7)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17)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 (17)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17)二、桑代克的学习律 (17)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8)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斯金纳 (18)二、强化理论 (18)三、行为的学习 (18)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 (18)一、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 (18)二、观察学习 (18)三、行为主义新进展 (18)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18)第一节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18)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19)二、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19)第二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P160 (19)一、认知表征理论 (19)二、认知结构理论 (19)三、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19)四、发现学习 (19)第三节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P165 (19)一、有意义学习 (19)二、认知同化过程 (20)三、接受学习 (20)第四节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20)一、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加涅 (20)二、学习的条件 (20)三、教学事件 (20)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章) 20第一节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 (20)一、建构主义思想渊源 (20)二、建构主义分类 (21)三、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21)第二节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21)一、激进建构主义——冯.格拉塞斯费尔德 (21)二、生成学习理论——维特罗克 (21)三、认知灵活性理论——斯皮罗 (22)第三节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22)一、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列昂节夫 (22)二、情境性认知与学习理论 (22)三、支架式教学 (22)四、建构主义评析 (22)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22)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22)第八章学习动机(重点章) (23)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23)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 (23)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23)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P214 (23)四、学习动机的分类 (23)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23)一、强化论 (23)二、需要层次说——马斯洛★P219 (23)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23)四、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23五、控制点理论——罗特 (24)六、归因理论——韦纳★P226 (24)七、成就目标理论——德维克 (24)八、自我价值理论 (24)九、自我决定理论——德西、瑞安 (24)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4)一、教学吸引 (24)二、兴趣激发 (24)三、反馈与评定 (24)四、奖励与惩罚 (24)五、合作与竞争 (24)六、归因指导★ (24)第九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 (24)第一节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24)一、知识及其含义 (24)二、知识的分类 (25)三、知识的表征 (25)四、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25)第二节知识的理解 (25)一、知识的理解类型与过程 (25)二、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 (25)三、概念的学习 (26)第三节错误概念的转变 (26)一、错误概念及其性质 (26)二、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26)三、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与条件 (26)四、为概念转变而教 (27)第四节知识学习与迁移 (27)一、迁移及其分类 (27)二、迁移的理论与研究 (27)三、为迁移而教★ (27)第十章技能的学习 (27)第一节技能的概述 (27)一、技能及其特点 (28)二、技能与知识及习惯的关系 (28)三、技能的分类 (28)四、技能的作用 (28)第二节动作技能 (28)一、动作技能的结构与类型 (28)二、动作技能的形成 (28)三、动作技能的培养★P311 (29)第三节心智技能 (29)一、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 (29)二、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 (29)三、心智技能的培养 (30)第十一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30)第一节问题与问题解决 (30)一、问题及其分类 (30)二、问题解决的界定 (30)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过程 (30)一、问题解决的模式 (30)二、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 (30)三、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31)第三节问题解决的训练 (31)一、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P343 (31)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31)第四节创造性思维 (31)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 (31)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32)第十二章学习策略(重点章) (32)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32)一、学习策略的界定 (32)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32)三、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关系★ (32)四、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32)第二节认知策略 (33)一、复述策略★P370 (33)二、精细加工策略★P376 (33)三、组织策略 (33)第三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33)一、元认知的结构 (33)二、元认知策略 (34)三、资源管理策略 (34)第四节学习策略的促进 (34)一、促进学习策略的原则 (34)二、常见的学习策略 (34)三、策略促进的方法 (34)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 (34)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 (34)一、品德的基本界定 (34)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34)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35)第二节道德发展的理论 (35)一、道德认知的发展 (35)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35)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35)第三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35)一、品德的内化过程 (35)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 (36)三、品德培养的方法 (36)第四节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36)一、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 (36)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36)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P436 (37)第十四章教学设计 (37)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37)一、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 (37)二、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P444 (37)三、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P446 (37)四、教学目标的设计 (37)第二节选择教学模式★P453 (37)一、直接教学 (37)二、探究学习 (37)三、基于问题学习 (37)四、合作学习★P465 (37)五、个别化教学 (38)第三节设置教学环境 (38)一、课堂空间 (38)二、教学组织 (38)三、教学媒体 (38)第十五章课堂管理 (39)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 (39)一、课堂管理的相关概念 (39)二、课堂管理的阶段性——布罗菲、伊伏特逊 (39)三、课堂管理的目标 (39)第二节课堂管理过程 (39)一、课堂规则和程序的设计 (39)二、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建立(学年开始几周)★P49439三、课堂规则和程序的维持和完善 (39)第三节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40)一、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40)二、行为矫正原则★P503 (40)三、实用行为分析程序 (40)第十六章学习评定(重点章) (40)第一节学习评定概述 (40)一、学习评定的相关概念 (40)二、学习评定的重要性(功能)★ (40)三、学习评定的模式 (40)四、学习评定的方法★ (40)五、教育决策与学习评定 (40)六、良好评定的指标 (40)第二节标准化测验 (40)一、标准化测验的类型 (41)二、标准化测验的优点与劣势★P522 (41)三、测验的新进展 (41)第三节教师自编测验 (41)一、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区别 (41)二、设计测验前的计划 (41)三、教师自编测验的具体形式 (41)四、编制测验的注意事项 (41)五、学习理论的启示 (41)第四节真实性评定与评定结果报告 (41)一、真实性评定★ (41)二、评定结果的报告方式 (42)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P4)2、学习与教学因素教学五要素:* 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笔记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一门交叉学科。

所以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

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尝试的。

具有代表性的人是桑代克。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 1877 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到50 年代)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心理测量实际上是进步教育时期的实验教育时期的成果.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 到 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

20 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

在前苏联,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前苏联教育心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在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3 第6章 认知
学习理论
4 第7章 建构
主义与人本主 义学习理论
5 第8章 学习
动机
4.1 复习笔 记
4.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5.1 复习笔 记
5.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6.1 复习笔 记
6.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7.1 复习笔 记
7.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8.1 复习笔 记
8.2 课后思 考题详解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 育心理学》(修订版)笔
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思维导图PPT模板
01 第一部分 绪 论
目录
02
第二部分 学生与教师 心理
03
第三部分 一般学习心 理
04
第四部分 分类学习心 理
05 第五部分 教学心理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陈琦、刘儒德所著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 的考生,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师生参考。国内外经典教材习题详解系列是一套全面解析当前教育类 国内外各大院校权威教科书的辅导资料。我国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国内外通用的权威教科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 习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试(特别是硕士和博士入学考试)和培训项目作为指定参考书。 但这些国内外优秀教材的内容一般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课(章)后习题一般没有答案或者答案简单,这给许多 读者在学习专业教材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我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一套与国内 外教材配套的复习资料,整理了各章的笔记,并对课(章)后的习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陈琦、刘儒德主编的 《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校采用较多的教育心理学权威教材,并被教育部 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为该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整 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每章的复习笔记以陈琦、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为主并结合 国内其他著名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对各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主要对陈琦、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 (修订版)的课后思考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本书的笔记整理了 部分高校老师讲授教育心理学的讲义和上课笔记,而习题解答则参考了国内外教材的配套资料和相关参考书,如 有不妥,敬请指正,在此表示感谢。本书基本遵循陈琦、刘儒德著的《当代教育心理学》教材的章目编排,共分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笔记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一门交叉学科。

所以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

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

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尝试的。

具有代表性的人是桑代克。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 1877 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到50 年代)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心理测量实际上是进步教育时期的实验教育时期的成果.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 到 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

20 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在前苏联,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

前苏联教育心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7)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7)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7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7)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7)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7)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P12) 8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8)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8)一、研究的方法★8二、研究的步骤 (9)三、研究的有效性 (9)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 (9)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 (9)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9)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10)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11)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11)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 (11)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 (12)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12)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12)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13)第三章教师心理(重点章) (13)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13)一、教师的角色★ P77 (13)二、教师的特征 (13)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 (13)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13)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14)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14)第三节师生互动 (14)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14)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14)三、师生的相互作用 (14)第四节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14)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14)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15)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 (15)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15)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P101) (16)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 (16)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 (16)一、..................................... 学习的界定16二、..................................... 学习的作用16三、..................................... 学习的分类16四、................................. 学习的相关概念17第二节学习与脑(略) (17)一、..................... 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17二、............................... 脑的特异化与学习17三、............................... 学习与脑的可塑性17第三节学习理论发展(略)17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17)二、........... 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17三、............. 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17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17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 (17)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7)一、...................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17二、................................. 华生的行为主义17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 (17)一、.......................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17二、................................. 桑代克的学习律17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8)一、................... 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一一斯金纳18二、....................................... 强化理论18三、..................................... 行为的学习18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 (18)一、......................... 社会认知理论一一班杜拉18二、....................................... 观察学习18三、................................. 行为主义新进展18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18)第一节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18)一、............................... 格式塔的学习理论19二、......................... 符号学习理论一一托尔曼19第二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P160 (19)一、................................... 认知表征理论19二、................................... 认知结构理论19三、........................... 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19四、....................................... 发现学习19第三节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 奥苏贝尔^ P165 (19)一、..................................... 有意义学习19二、................................... 认知同化过程20三、....................................... 接受学习20第四节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20)一、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一一加涅 (20)二、学习的条件 (20)三、教学事件 (20)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章)20第一节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 (20)一、建构主义思想渊源 (20)二、建构主义分类 (21)三、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 (21)第二节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21)一、激进建构主义——冯•格拉塞斯费尔德 (21)二、生成学习理论——维特罗克 (21)三、认知灵活性理论一一斯皮罗 (22)第三节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22)一、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 -- 列昂节夫 (22)二、情境性认知与学习理论 (22)三、支架式教学 (22)四、建构主义评析 (22)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22)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22)第八章学习动机(重点章) (23)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23)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 (23)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23)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P214 (23)四、学习动机的分类 (23)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23)一、强化论 (23)二、需要层次说一一马斯洛★P219 (23)三、自我效能感理论一一班杜拉 (23)四、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一价值理论一一阿特金森23五、控制点理论一一罗特 (24)六、归因理论——韦纳★P226 (24)七、成就目标理论 -- 德维克 (24)八、自我价值理论 (24)九、自我决定理论 -- 德西、瑞安 (24)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4)一、教学吸引 (24)二、兴趣激发 (24)三、反馈与评定 (24)四、奖励与惩罚 (24)五、合作与竞争 (24)六、归因指导★24第九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 (24)第一节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24)一、知识及其含义 (24)二、知识的分类 (25)三、知识的表征 (25)四、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25)第二节知识的理解 (25)一、知识的理解类型与过程 (25)二、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 (25)三、概念的学习 (26)第三节错误概念的转变 (26)一、错误概念及其性质 (26)二、概念转变及其过程 (26)三、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与条件 (26)四、为概念转变而教 (27)第四节知识学习与迁移 (27)一、迁移及其分类 (27)二、迁移的理论与研究 (27)三、为迁移而教★27第十章技能的学习 (27)第一节技能的概述 (27)一、技能及其特点 (28)二、技能与知识及习惯的关系 (28)三、技能的分类 (28)四、技能的作用 (28)第二节动作技能 (28)一、动作技能的结构与类型 (28)二、动作技能的形成 (28)三、动作技能的培养★P311 (29)第三节心智技能 (29)一、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 (29)二、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 (29)三、................................. 心智技能的培养30第十一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30)第一节问题与问题解决 (30)一、问题及其分类 (30)二、问题解决的界定 (30)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过程 (30)一、问题解决的模式 (30)二、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 (30)三、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31)第三节问题解决的训练 (31)一、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P343 (31)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 (31)第四节创造性思维 (31)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 (31)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32)第十二章学习策略(重点章) (32)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32)一、学习策略的界定 (32)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32)三、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关系^ •• (32)四、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32)第二节认知策略 (33)一、复述策略★ P370 (33)二、精细加工策略^ P376 (33)三、组织策略 (33)第三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33)一、元认知的结构 (33)二、元认知策略 (34)三、资源管理策略 (34)第四节学习策略的促进 (34)一、促进学习策略的原则 (34)二、常见的学习策略 (34)三、策略促进的方法 (34)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 (34)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 (34)一、品德的基本界定 (34)二、品德的心理结构★34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35)第二节道德发展的理论 (35)一、道德认知的发展 (35)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35)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35)第三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35)一、品德的内化过程 (35)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 (36)三、品德培养的方法 (36)第四节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36)一、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 (36)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36)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P436 (37)第十四章教学设计 (37)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37)一、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 (37)二、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P444 (37)三、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P446 (37)四、教学目标的设计 (37)第二节选择教学模式★ P453 (37)一、直接教学 (37)二、....................................... 探究学习37三、................................... 基于问题学习37四、................................ 合作学习★ P465 37五、..................................... 个别化教学38第三节设置教学环境 (38)一、....................................... 课堂空间38二、....................................... 教学组织38三、....................................... 教学媒体38第十五章课堂管理 (39)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 (39)一、............................. 课堂管理的相关概念39二、------------------ 课堂管理的阶段性布罗菲、伊伏特逊39三、................................. 课堂管理的目标39第二节课堂管理过程 (39)一、........................... 课堂规则和程序的设计39二、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建立(学年开始几周)★P49439三、..................... 课堂规则和程序的维持和完善39第三节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40)一、............................. 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40二、行为矫正原则^ P503 (40)三、............................... 实用行为分析程序40第十六章学习评定(重点章) (40)第一节学习评定概述 (40)一、............................. 学习评定的相关概念40二、学习评定的重要性(功能)★40三、................................. 学习评定的模式40四、学习评定的方法★40五、............................. 教育决策与学习评定40六、................................. 良好评定的指标40第二节标准化测验 (40)一、............................... 标准化测验的类型41二、标准化测验的优点与劣势★P522 41三、................................... 测验的新进展41第三节教师自编测验 (41)一、............. 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区别41二、............................... 设计测验前的计划41三、教师自编测验的具体形式 (41)四、............................. 编制测验的注意事项41五、................................. 学习理论的启示41第四节真实性评定与评定结果报告 (41)一、真实性评定★41二、............................. 评定结果的报告方式42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P4)2、学习与教学因素教学五要素:*学生一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教师一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教学内容一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教学媒体一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