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量词的窄域释义
量词的名词解释

量词的名词解释在汉语中,量词是用来表示数量的一种语法现象,用于修饰名词,以描述事物的数量或程度。
它是一种特殊的名词,用于确定名词的数量或者表示一定的范围。
量词在句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句子更加准确、具体和丰富。
下面将对量词进行一些探讨。
一、什么是量词?量词是表示数量的一种语法现象,它用于描述名词的数量或程度。
与之相对的是名词的基本形式,即不带任何修饰的独立名词。
通过搭配不同的量词,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描述一个事件或事物的数量。
二、量词的分类量词有很多种类,根据其表示的性质和用法,可以分为:数量量词、运算量词、顺序量词以及抽象量词。
接下来将逐一解释。
1. 数量量词数量量词是最常用的一类量词,用于表示事物的具体数量或程度。
比如:“一本书”、“两个苹果”等。
它们可以用于描述整数或分数,包括大量词如“亿”、“万”等,也包括较小的计量单位如“千”、“克”等。
2. 运算量词运算量词可以用来表示数量的加减乘除运算。
这类量词一般与基本数字连用,通过运算来表示更具体的数量。
比如:“一半”、“三分之一”、“十倍”等。
通过运算量词,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描述数量的变化。
3. 顺序量词顺序量词用于表示事物的顺序或排列顺序。
比如:“第一”、“第二”等。
顺序量词一般与基数词连用,用于描述事物的次序。
它们既可以表示顺序,也可以表示名次。
4. 抽象量词抽象量词是一类比较抽象的量词,它常用于表示程度、大小等抽象概念。
比如:“非常”、“很”、“多”等。
这些量词常常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使句子更具体、生动。
三、量词的用法在汉语中,量词的用法灵活多变。
它既可以放在名词前面,也可以放在名词后面。
有时候,还可以省略量词。
下面将具体介绍量词的用法。
1. 名词前的量词大多数情况下,量词会放在名词的前面,作为名词的修饰语。
比如:“一本书”、“两个苹果”等。
通过量词,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知道涉及到的具体数量。
2. 名词后的量词在某些情况下,量词也可以放在名词的后面。
现代汉语笔记

现代汉语笔记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狭义的解释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2.汉语从结构上说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3.汉族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春秋时称为“雅言”汉代时“通语”,明代称“官话”辛亥革命后称“国语”,新中国称“普通话”。
4.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5.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6.现代汉语的特点有:㈠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
②元音占优势。
③有声调。
㈡词汇方面①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②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③双音节词占优势。
㈢语法方面①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②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
③词的多功能性。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第二章语音1.语音有三种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语音的物理属性1.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快慢即振动次数的多少,叫频率。
频率越高声音越高。
2.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声体震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振幅越大,声音越强。
3.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振动时间越持久,声音就越长。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三方面的原因①发音体不同。
②发音方法不同。
③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3.语音单位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
气流在口腔或者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气流震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㈡音节是语音结构最基本的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㈢声母、韵母、声调:声母指音节中元音牵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汉语量化名词短语的确约数语义与辖域

2019年3月第46卷第2期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bei U 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M ar.,2019Vol.46 No.2【逻辑学研究】[栏目主持人]北京大学哲学系陈波教授[主持人语]本期发表两篇文章:黄华新和洪峥怡的《汉语量化名词短语的确约数语义与辖域》,以及张玉志和唐晓嘉的《对社会网络中知识流动的逻辑研究》。
据我观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上常发表两类文章:一类喜欢宏大叙事、泛泛而论,内容比较空疏,甚至有点不着边际;另一类则基本上是介绍性和阐释性的,最后加一点无关宏旨的评论,独立研究色彩很淡。
本期所发表的这两篇文章有些不同,它们也有两个特点:一是所研究的问题比较具体,其论述比较细致、深入;二是独立研究色彩很浓。
黄华新和洪峥怡的《汉语量化名词短语的确约数语义与辖域》基于语料库筛选频率副词和量化名词短语共现的语句,对确数和约数两类量化名词短语的辖域进行统计,并把Stee)man 基于组合范畴语法(CCG)给出的刻画量词辖域歧义的新方法,应用于汉语中相关问题的研究,得 到了 一些初步结果。
张玉志和唐晓嘉的《对社会网络中知识流动的逻辑研究》在对社会网络中知识流动进行逻辑研究时,区分出双主体间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流动,提出了“双意向的知识流动”、“单意向的知识流动”和“无意向的知识流动”三个新概念,探讨了不同类型知识流动的特点。
这样的研究范式值得肯定和推荐。
我个人希望,这样的研究型文章在中国人文社科期刊上逐渐多起来,甚至占据主导地位。
若如此,中国的人文社科研究的质量和水准都会得到大大提高,并能逐渐参与到国际学术共同体的对话中去,中国人文社科研究者也会逐渐获得一些国际话语权。
殷切期望这样的局面早日到来。
汉语量化名词短语的确约数语义与辖域黄华新,洪峥怡(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8)[摘要]自然语言中,如果多个量词出现在同一语句中,就可能因为各个量词的相对辖域不遵循表层语序而产生歧义。
现代汉语空间形容词“宽、窄”面积义分析

些不对称的用法 , 本 文将详细阐述。
一
面积 义与 维度 义 的联 系
覆盖 的空 间 , 如“ 操 场很 宽 、 房 子 很宽 , 厨房 很 窄 、 船 舱很
窄” 等 。词典 只注意 到了“ 宽、 窄” 的维度 义 , 而 没有考虑 到 “ 宽、 窄” 的面积义 。
表面积 的 “ 宽” 和表维度的“ 宽” 有 着 紧密 的联 系。
第 5卷 第 3期
2 0 1 3年 3月
当代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Th e o r y a n d Pr a c t i c e o f Con t emp o r a r y Ed u c a t i o n
Vo 1 .5 NO. 3
Mar .2 01 3
( 2 ) 我 被 带 到 一 间 非 常 宽 大 的会 客 室, 周边 摆 满 了
沙发 。
( 3 ) 李莎只好 忍气吞 声 , 按 照指 令搬 到公 寓院子 一 隅
的 窄 小厢 房 里 , 那 里 已经住进 了七八人 , 把 个 小 屋 子 挤 得
满 满登 登 。
事物具有 “ 宽、 窄” 维度 , 却没有提及 和分析 “ 宽、 窄” 的面积
“ 宽、 窄” 在《 现代汉语词典》 中的解 释为 : 宽: 横的距离大 ; 范围广 : ~银幕 l 这 条 马路很 ~ 1 他
管 得 一。
窄: 横 的距 离小 : 路 一 l~ 胡 同。 “ 范围广” 不是“ 宽” 的空间义 , 而是从 空间义 的基 础上 发展而 来 的 隐喻 义 , 在这里, 我们 暂不 考 虑。从 词 典 对
C l a r k指出 , “ 宽” 是用来描 写二 维或多维 事物 的, “ 宽度 ” 相 对 于“ 长度 ” 和“ 高度” 来说是有标记 的 , 因为在运用时 , “ 宽 度” 需要符合更多 的条件 , 如果 事物要有 “ 长度 ” , 仅仅 需要
九年级下册语文词语解释

九年级下册语文词语解释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隧洞suì dòng:即隧道。
2.蜗行wō xíng: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3.淤滩yū tān:淤泥形成的滩地。
4.驳船bóchuán: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如煤、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
5.簇新 cù xīn:极新;全新。
~的大衣。
6.笑涡xiào wō:脸颊上的小圆窝笑时深而明显。
7.喷薄pēn bó: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喷涌而起的样子:~欲出的一轮红日。
8.伤痕累累shāng hén lěi lěi:一般指全身是伤。
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第2课《梅岭三章》1.阎罗yán luó:即间罗王,也称“间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
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2.捷报jié bào:胜利的消息:~频传。
3.血雨腥风xuè yǔ xīng fēng: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
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4.取义成仁qǔ yì chéng rén: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第3课《短诗五首》1.漫漫màn màn:指时间长久或空间广远的样子。
~长夜。
路途~。
2.装饰zhuāng shì:1.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品。
~图案。
她向来朴素,不爱~。
2.装饰品:建筑物上的各种~都很精巧。
3.舵手duò shǒu:1.操舵驾驶船的人。
2.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4.埋没mái mò:使显露不出来,不能发挥作用。
第4课《海燕》1.苍茫cāng máng:空旷辽远;没有边际。
2.高傲gāo ào: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字词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字词1. 两(liǎng)- 词性:数词。
- 释义:数目,二。
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
如“两个人”“两朵花”。
- 例句:教室里有两个小朋友。
2. 哪(nǎ)- 词性:疑问代词。
- 释义:表示疑问,要求在同类事物中加以确指。
- 例句:你住在哪座城市?3. 宽(kuān)- 词性:形容词。
- 释义:横的距离大;范围广(跟“窄”相对)。
如“宽阔的马路”“河面很宽”。
- 例句:这条河很宽。
4. 顶(dǐng)- 词性:名词、动词。
- 释义:- 作名词时,表示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
如“头顶”“屋顶”。
- 作动词时,有支撑、抵住等意思,如“顶天立地”;还有相当、等于的意思,如“一个人顶两个人”。
- 例句:他顶着一个大草帽。
5. 眼(yǎn)- 词性:名词。
- 释义: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
如“眼睛”“眼神”。
- 例句:她的眼睛很大。
6. 睛(jīng)- 词性:名词。
- 释义:眼珠儿。
常与“眼”组成“眼睛”一词。
- 例句:小猫的眼睛亮晶晶的。
7. 肚(dù)- 词性:名词。
- 释义:腹部,胸下腿上的部分。
如“肚子”“肚皮”。
- 例句:他的肚子饿了。
8. 皮(pí)- 词性:名词。
- 释义: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也指物体表面的一层东西。
如“树皮”“果皮”“皮球”。
- 例句:这个皮球是红色的皮。
9. 孩(hái)- 词性:名词。
- 释义:儿童。
如“孩子”“男孩”“女孩”。
- 例句:这个孩子很可爱。
10. 跳(tiào)- 词性:动词。
- 释义: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
如“跳高”“跳远”“跳绳”。
- 例句:他跳得很高。
1. 变(biàn)- 词性:动词。
- 释义: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
如“变化”“改变”。
- 例句:天气变暖和了。
2. 极(jí)- 词性:名词、副词。
- 释义:- 作名词时,指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字词解释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字词解释1、新闻两则业已(yǐ):已经。
锐不可当(dānɡ):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阻遏(â) 阻止:鄂(â):中国湖北省的别称。
豫(yù):中国河南省的别称。
聿(yù):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阌(wãn)乡:河南省旧县名。
2、芦花荡疟子(yàozi):即疟疾,一种急性传染病。
症状是发愣发热,发热后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
尖利:尖锐,锋利能耐:本事;技能。
悠闲:闲适自在。
寒噤(jìn):因寒冷而哆嗦。
阴惨:阴森凄惨。
仄(zâ)歪(wāi):倾斜,歪斜。
央告:恳求。
转弯抹角: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月明风清:月光明亮,清风微动。
形容美好的夜晚。
张皇(huánɡ)失措(cuî):慌慌张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蹿(cuān):向上或向前跳。
阴森:阴沉可怕飒飒(sà):形容风雨声。
闷热:天气很热,气压低,湿度大,使人感到呼吸不畅快。
3、蜡烛拂(fú)晓:天快亮的时候。
瓦砾(lì):破碎的砖头瓦块。
地窖(jiào):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鞠(jū)躬(gōnɡ):弯身行礼,表示恭敬。
颤(chàn)巍巍(wēi):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的某些动作)。
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箱箧(qiâ):箱子。
赃物:贪污、受贿、盗窃等非法获取的财物。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处罚。
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名,说出。
瞥(piē)见:一眼看见。
5、亲爱的爸爸妈妈纳粹(cuì):“纳粹”的称呼来自德语的“Nazi”,即德国国家社会党,这里指以希特勒为头子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和德国侵略军。
肃穆:严肃而恭敬。
荒谬(miù):极端错误,非常不合理。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字词注音解释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后字词注音解释1.新闻两则鄂(è):湖北简称。
豫(yù):河南简称。
绥(suí)靖(jìng):安抚,平定。
阻(zǔ)遏(è):阻止。
锐(ruì)不(bù)可(kě)当(dāng):锋利无比,不可阻挡。
阌(wén?)乡(xiāng):地名,在中国河南省灵宝县。
?负(fù)隅(?yú)顽(wán)抗(kàng):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 2.芦花荡黄梢(huángshāo)白洋淀(báiyangdiàn)竹篙(zhúgāo)疟子(?yàozi)飒飒(sà)泅水(qiúshuǐ)蹿出(cuānchū)吆喝(yāohe)拂晓(?fúxiǎo):又称黎明舀水(yǎoshuǐ):指用瓢、勺或杯子等盛水。
尖(jiān)利(lì):尖锐,锋利。
能(néng)耐(nài):本事;技能。
悠(yōu)闲(xián):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悠然闲静的意思。
寒(hán)噤(jìn):因寒冷而哆嗦。
阴(yīn)惨(cǎn):悲伤凄惨。
仄(zè)歪(wāi):倾斜,歪斜。
央(yāng)告(gào):央求,恳求。
转(zhuǎn)弯(wān)抹(mò)角(jiǎo):形容路弯弯曲曲或走弯弯曲曲的路。
月(yuè)明(míng)风(fēng)清(qīng):只与清风、明月为伴。
域是什么意思

域是什么意思
词义:
①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疆域:区域。
异域。
②泛指某种范围:境域。
音域。
组词:
地域:①指范围广大的地区。
②地方(指本乡本土)。
领域:①国家行使主权的区域。
[近]领土。
②社会活动或思想、学术的范围。
海域:指海洋的一定范围(包括水上和水下)。
区域:地区范围。
界域:两国或两地区交界的地域。
流域: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
西域:汉代指现在玉门关以西的新疆和中亚细亚等地区。
音域:各种乐器或人声所能发出的乐音的高低两极间的范围。
水域:海洋或河流所包涵的一定范围。
异域:外国;他乡;外乡。
疆域:国家领土的范围。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黄廖版)原创:汉硕学习汉硕学习2018-08-16第一章绪论1) 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2) 现代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955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3) 口语: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其特征是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4) 书面语: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
其特征是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5) 文学语言(标准语):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6) 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言的基础的方言。
7) 现代汉语方言: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区域,是局部区域使用的语言。
8) 语言规范化:确定并推广某一语言内部统一的标准。
9) 现代汉语规范化: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方面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第二章语音1) 语音: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 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3) 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4) 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5)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 音素: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7)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
8) 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9) 音节: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言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言单位,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
*10)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11) 韵母: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中文量词大全、按功能归类说明

中文量词大全、按功能归类说明量词 (一)中文里有很多量词,常见的如“只”、“个”,其中有几十个量词在英语里没有对应词.这些量词使得在描述事物时显得丰富多采.为了帮助在美国学中文的学生掌握这些量词,现把它们按功能归类说明,以词组形式出现.1 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位是比较正式客气的用法.条的用法有限.一个人一个大人一个小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画家一个司机一个工人一个农民一个士兵一个朋友一位同学一位老师一位客人一位长官一位代表一条好汉2 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峰.一只狗一只鸟一只猴子一只鸡一只大象一只羊一只猫一只老鼠一只蝴蝶一只虫一匹马一头牛一头羊一头驴一头骡一头豹子一条蛇一条鱼一条虫一峰骆驼3 表示人和动物器官部位的量词:个、只、颗、根、张、片条.除了个和只以外其他大都表示形状.一个脑子一颗脑袋一根头发一根眉毛一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耳朵一张嘴一片嘴唇一颗牙齿一个舌头一个下巴一条胳臂一只手一个手指头一个拳头一条腿一只脚一条尾巴一颗心4 表示植物的量词:棵、株.一棵树一棵白杨一棵草一棵松一株水稻一株麦子一株树一株小草5 表示水果的量词:个.例外:一粒葡萄,一根香蕉.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柿子一个梨一个李子一粒葡萄一根香蕉6 表示植物部位的量词:朵、片、条、颗、粒.大都表示形状.一朵花一朵玫瑰一朵红梅一片叶子一条根一颗种子一粒米7 表示食物的量词.一顿饭一顿早饭一份早餐一份午餐一份晚餐一份中餐一份西餐一份点心一根油条一个包子一个馒头一根鸡腿一个鸡蛋一片肉一块牛肉一个三明治一道菜一道汤一片面包一块蛋糕一根冰棒一片饼乾一粒糖果一片西瓜一根棒棒糖8 表示餐具的量词.一根筷子一把叉子一把汤匙一张餐纸9 表示家庭用品的量词.包括表示电器仪器的量词:台.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条板凳一条沙发一张床一条棉被一条毛巾一根火柴一根蜡烛一盏灯一个灯泡一把牙刷一条牙线一块香皂一块桌布一块手表一面镜子一个脸盆一个桶一只桶一把伞一条绳子一部电话一台电视机一台录影机一盘录影带一盘录音带一个冰箱一根香一帖膏药一服药10 表示穿戴用品和装饰品的量词.一件衣服一件上衣一条裤子一个口袋一顶帽子一条围巾一只手套一只袜子一只鞋一只眼镜一只耳环一枚胸章一枚戒指11 表示建筑物的量词:座、栋.一座城一座桥一条路一栋房子一座别墅一座高楼一幢楼房一座塔一座庙一扇窗一扇门一面墙一堵墙一间房12 表示交通工具的量词:辆、列、架、艘.一辆车一辆汽车一辆自行车一列火车一架飞机一条船一枚火箭一艘军舰13 表示工具的量词:把一把锤子一把锁一把剪刀14 表示文具的量词.一支笔一枝笔一张纸一块墨一方砚台一台电脑15 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一封信一则日记一首诗一篇文章一幅照片一张照片一幅画一台戏一道命令一首歌一支曲子一篇报告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16 表示事件和动作的量词:件、顿、场、通.一件事一个事件一个动作一通电话一顿毒打一顿吵架一顿臭骂一场球赛一场风波一场战争一场大火一个案例一通报告一阵骚动一阵掌声17 表示武器的量词.一把刀一面盾一张弓一支箭一支枪一发子弹一门大炮一枚炮弹一枚导弹18 表示地理天文气候的量词.一座山一道梁一条江一条河一个池子一个湖一个海一个月亮一轮明月一颗星星一个太阳一朵云一阵风一场雨一个响雷一道闪电19 表示形状的量词.条、根、支、道、面、片、张、颗、粒、块.例子请见以上各类.量词 (二)汉语中量词很多,而且很多量词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为了辅助在美国的中文教育,下面搜集很多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的汉语量词.每个分别列出,就其用法加以归纳,并举例说明.为了保持汉语体系的完整性,也搜集少数在英语中有对应词的汉语量词.个“个”是应用最广的量词.主要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有些名词除了专用量词之外也能用“个”.1.用于人:一个人两个小孩2.用于人和动物的一些器官:一个脑子一个鼻子一个耳朵一个舌头一个下巴一个手指头一个拳头3.用于水果: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柿子一个梨一个李子4.用于星球:一个月亮一个太阳5.用于湖海:一个湖一个海6.用于事件、动作:一个事件一个动作洗个澡敬个礼7.用于日期、时间:一个小时两个月四个星期8.用于食品:一个馒头一个面包一个南瓜一个冬瓜一个蛋糕9.用于用品:一个碗一个盘子一个瓶子一个锅一个镜框一个枕头一个盒子一个窗户一个信封一个壁橱一个灯泡一个书包一个箱子一个袋子10.用于机构、组织:一个政府一个机关一个办公室一个医院一个工厂一个幼稚园一个组织11.用于会议:一个大会一个讨论会一个辩论会一个委员会三个议题一个决议一个提案12.用于理想、想法等:一个理想一个想法一个办法一个主意一个建议一个意见一个念头一个梦一个诺言一个设想一个假设一个惊喜13.用于文体:一个谜语两个故事一个笑话一个插曲14.用于词语: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位用于人(含敬意;非敬意场合用“个”):一位同学两位老师三位客人只1.用于动物(多指飞禽走兽和昆虫,特别是不能用匹、头、峰、条等量词的动物):一只鸡两只小鸟三只老虎一只狮子四只蝴蝶2.用于某些成对的东西中的一个:两只手两只耳朵一只鞋一只袜子3.用于某些器具:一只箱子一只口袋一只书包4.用于船只:一只小船一只游艇匹用于马骡等:一匹马两匹骡子头1.用于牛驴骡羊等家畜:一头牛两头骡子2.用于蒜:一头蒜3.用于亲事(前面用“一”):一头亲事峰用于骆驼:一峰骆驼枚跟“个”相近,多用于形体小的东西:一枚戒指一枚五分的硬币一枚邮票一枚纪录章三枚奖章具1.用于棺材、尸体:一具棺材一具尸体2.用于某些器物:一具钟棵用于植物:一棵树一棵草一棵牡丹株用于植物(同“棵”):一株树两株桃树根用于细长的东西:一根管子两根筷子一根火柴一根绳子枝用于杆状的东西:一枝铅笔两枝毛笔三枝蜡烛四枝枪一枝箭支1.用于杆状的东西(同“枝”):一支笔一支箭一支香烟2.用于歌曲或乐曲:一支曲子一支歌3.用于队伍和舰队:一支军队一支抢险队一支救火队一支舰队管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一管毛笔一管牙膏条1.用于细、长、窄的东西:一条线两条腿三条鱼四条黄瓜一条床单2.用于江河街道:一条大河一条大街3.用于以固定数量合成的某些长条形的东西:一条肥皂一条香烟4.用于分项目的事物:一条妙计两条建议三条新闻四条办法5.用于人:一条好汉一条人命道1.用于江河或某些长条形的东西(同“条”):一道河一道沟一道擦痕一道缝儿万道霞光2.用于门、墙等:一道围墙两道门三道防线3.用于命令、题目等:一道命令十道数学题4.用于次数:一道手续三道漆5.用于膳食:一道汤一道甜点心四道菜面用于扁平的东西:一面镜子一面锣一面鼓两面旗子片1.用于成片的东西:一片面包两片药三片饼乾2.用于地面和水面等:一片草地一片汪洋3.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心意等(前面用“一”):一片新气象一片欢腾一片脚步声一片胡言一片真心张1.用于纸、皮子等薄平的东西:一张纸一张地图两张画三张木板十张皮子2.用于床、桌子等有平面的家具:一张床一张桌子3.用于脸、嘴:一张脸一张嘴4.用于弓:一张弓领用于席:一领席颗多用于颗粒状的东西:一颗珠子一颗黄豆一颗子弹一颗牙齿粒用于小圆珠形或小碎块形的东西(同“颗”):一粒米一粒珠子一粒子弹一粒沙一粒药丸一粒盐块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一块桌布两块香皂三块手表方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手帕三方图章几方石碑朵用于花、云或类似行状的东西:两朵玫瑰一朵白云一朵浪花轮1.多用于红日、明月等:一轮红日一轮明月2.用于比赛、会谈:第一轮比赛新的一轮会谈茎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数茎小草数茎白发缕用于细的东西:一缕麻一缕头发一缕烟份1.用于搭配成组的东西:一份饭一份礼2.用于报刊:一份报纸一份杂志3.用于感情:一份情意把1.用于有把手的器具:一把刀一把剪子一把茶壶一把扇子一把椅子2.一手抓起的数量:一把米一把花儿3.用于某些抽象的意思:一把年龄加把劲有一把力气一把好手帮他一把部1.用于书籍作品等:一部字典一部影片2.用于机器或车辆:一部机器两部汽车台1.用于戏剧:一台戏一台话剧一台歌舞2.用于机器、仪器、电器:一台机器一台拖拉机一台显微镜一台电脑一台电视机一台收音机一台洗衣机出用于戏剧:一台戏堂1.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堂家具2.用于分节的课程:一堂课节1.用于分节的课程:三节课2.用于分段的事物:两节车厢三节电池四节甘蔗盘1.用于菜肴:四盘菜2.用于磨:一盘磨3.用于盘起来的东西:一盘录影带一盘录音带一盘电线一盘蚊香4.用于体育比赛:两盘单打用于膏药(同“帖”):一贴膏药剂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一剂药服用于中药(同“剂”):一服药味用于中药:这个方子有八味药付用于中药:三付药顶用于有顶的东西:一顶帽子一顶帐子座用于较大或固定的物体:一座山一座高楼一座水库一座灯塔一座桥一座铜像栋用于楼房:一栋房幢用于楼房:一幢房扇用于窗、门等:一扇门两扇窗一扇磨堵用于墙:一堵墙间用于房屋的最小单位:一间卧室一间客厅三间门面处1.用于住所:几处人家2.用于文字错误:两处印刷错误有几处笔误所1.用于住所:一所房屋2.用于机构:一所医院一所学校辆用于车辆:一辆汽车三辆自行车架1.用于有支柱或有机械的东西:一架照相机一架飞机一架钢琴2.用于山,相当于“座”:一架山艘用于船只:一艘远洋货轮一艘大客船趟用于火车班次:一趟火车最后一趟车好几趟车副1.用于成套的东西:一副象棋一副担子全副武装2.用于脸部表情:一副笑容一副庄严的面孔爿1.用于工厂、商店、旅舍等(同“家”):一爿水果店一爿店咖啡一爿面粉厂2.用于田地(同“片”):一爿地手用于技能、本领等:一手好字一手好菜一手绝活件1.用于衣物:一件衬衫2.用于事情:一件大事3.用于家具、行李:两件家具三件行李桩用于事情(同“件”):一桩心事一桩大事一桩买卖宗用于事情(同“件”或“批”):一宗心事一宗事大宗货物大宗款项项用于事物:一项任务三项纪律第一项议题笔用于款项、生意:一笔钱一笔账一笔生意通用于动作:打了一通鼓挨一通骂顿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三顿饭一顿打一顿骂场用于事情的经过:一场透雨一场大雪一场大战一场大病一场大干一场大哭阵表示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一阵风几阵雨一阵剧痛一阵掌声记用于打的动作:一记耳光喷用于开花结实、成效收割的次数:头喷棉花二喷豆角则用于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三则试题两则新闻四则寓言封用于封起来的东西:一封信一封电报首用于诗歌:一首诗两首词三首曲子篇用于文章:一篇论文两篇报告幅1.用于图画:一幅画2.用于布:一幅布本用于书籍、薄册:一本书一本笔记本一本日记一本账一本名册发用于枪弹、炮弹(同“颗”):一发子弹十发炮弹门1.用于大炮:一门大炮2.用于功课、技术等:一门功课两门技术3.用于亲事、亲戚等:一门亲事一门亲戚家用于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两家商店三家饭店四家银行一家电影院盏用于灯:一盏灯口1.用于家庭人口:一家五口人2.用于猪:一口猪3.用于器物:一口锅两口井三口缸一口钟一口钢刀孔用于窑洞:一孔土窑尊1.用于神佛塑像:一尊佛像2.用于炮:五十尊大炮股1.用于成条的东西:一股线两股道一股泉水2.用于气体、气味、力气等:一股热气一股香味一股烟一股劲3.用于成批的人:一股敌军两股土匪席用于谈话、酒席:一席话一席酒。
现代汉语笔记(黄廖版)

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3.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2分)具体表现如下:⒈没有复辅音;⒉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⒊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二)词汇方面:⒈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⒉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⒊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⒈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⒉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⒊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⒋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⒌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4.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5.语音的物理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四要素)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
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
振幅大,声音就强。
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
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现代汉语下册量词解释

现代汉语下册量词解释
一、概述
量词是表示计算、计量、数量的词语,有助于描述事物的数量和度量单位。
现代汉语中有许多不同的量词,用于表示不同类别的事物。
本文将解释现代汉语下册中常见的量词。
二、常见量词解释
1. 个(gè):用于通用的计数,可用于人、物、事物的计数和描述。
2. 只(zhī):用于鸟、兽等动物的计数。
3. 支(zhī):用于长条形物体,如笔、烟等的计数。
4. 条(tiáo):用于长形物体,如鱼、裤子等的计数。
5. 本(běn):用于书籍、杂志等文献类的计数。
6. 张(zhāng):用于纸张、桌子等平面类物体的计数。
7. 颗(kē):用于颗粒状物体,如珠子、种子等的计数。
8. 头(tóu):用于动物的计数,特别是牲畜。
9. 架(jià):用于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计数。
10. 件(jiàn):用于衣物、器具等的计数。
11. 台(tái):用于电视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计数。
三、结论
以上是现代汉语下册中常见的一些量词的解释。
通过正确使用这些量词,可以更准确地描述事物的数量和度量单位。
请根据语境选择适当的量词,并注意其使用规范。
注意:本文所列举的量词仅供参考,实际使用中应根据语境和习惯选择适当的量词。
汉语量词知识点总结

汉语量词知识点总结量词的种类繁多,根据量词的用途和功能,可以分为普通量词、专用量词、数量衡量词以及单位量词等。
本文将对汉语中的量词进行全面介绍和总结,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语中量词的用法和特点。
一、普通量词普通量词主要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或数量的单位,常见的普通量词有:“个、只、本、张、辆、条、双、对、支、颗、头、把”等。
例如:“一个苹果”、“三本书”、“五条鱼”等。
普通量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一般在名词的前面,用来修饰名词。
二、专用量词专用量词是针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或物体而设定的量词,用来计算这些特定事物的数量。
例如:“本”用于书籍,“头”用于牲畜,“只”用于鸟兽,“条”用于长条形的东西等。
专用量词通常具有明确的意义和范围,适用于特定的物品或场合,学习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学习和掌握专用量词的用法。
三、数量衡量词数量衡量词是用来表示事物的数量、重量、面积等概念的量词,常见的数量衡量词有:“公斤、米、平方米、千克、立方米、克、毫升”等。
数量衡量词通常和表示数量的数字搭配使用,如“一千克大米”、“三百平方米的房子”等。
这些量词还可以用来表示货币单位和时间单位等。
四、单位量词单位量词主要用来表示物体的单位和度量,包括长度、重量、时间、速度等,常见的单位量词有:“米、分、秒、小时、分钟、度、年、月、周”等。
单位量词在句子中的使用要根据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境来确定,学习者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学习和掌握单位量词的用法。
总结:汉语中的量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法范畴,不同类型的量词具有不同的用途和功能,学习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学习和掌握各类量词的用法。
在学习量词的过程中,学习者还需要注意量词和名词的搭配规律,以及量词和数字的搭配规律,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运用能力。
希望本文对学习者对汉语量词的了解和掌握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字多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字多义偶:①偶然:偶尔、偶然②双数:偶数③用木头、泥土等制成的人像:木偶、玩偶漾:①水面微微动荡:漾起、荡漾②液体太满而向外流:漾出、漾奶掠:①轻轻擦过或拂过:掠过、掠影②掠夺(多指财物):抢掠、掠取尖:①物体锐利的末端或细小的头儿:笔尖、针尖、刀尖②声音高而细:尖嗓子、尖声尖气沾:①因为接触而被东西附着上:沾满、沾水、沾湿②稍微碰上或挨上:沾边儿、脚不沾地圈:①圈子:眼圈、圆圈、铁圈②在四周加上限制:圈地倦:①疲乏:疲倦、倦鸟知返②厌倦:孜孜不倦符:①代表事物的标记:音符、符号②道士所画的图形或线条:护身符③符合:符合演:①表演技艺:演奏、演戏②演变;演化:演变、演进③依照程式:演练、演算赞:①称赞:赞歌、赞扬②帮助:赞成、赞同、赞助妆:①化妆:梳妆、妆饰俏丽②女子身上的装饰:红妆③指嫁妆:妆奁剪:①剪刀:剪刀②用剪刀等使东西断开:剪裁、剪纸、剪指甲③除去:剪除咏:①用诗词等来叙述:咏梅、咏雪②依着一定腔调缓慢地诵读:歌咏、吟咏裁:①用刀、剪等把片状物分成若干部分:裁剪、裁衣服、量体裁衣②判断:裁判、裁决滨:①水边;近水的地方:海滨、湖滨②靠近(水边):滨海、滨江荷:①莲:荷花、荷塘、荷包②指荷兰:荷兰豆挨:①靠近;紧接着:挨近、挨边②顺着(次序):挨次、挨个儿蓬:①莲花开过后的花托:莲蓬②使蓬松:蓬着头、蓬头垢面胀:①膨胀:膨胀②身体内壁受到压迫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腹胀、肿胀、肚子发胀仿:①像;类似:仿佛、相仿②仿效;效法:模仿、仿办、仿生学蹈:①跳动:舞蹈②践踏;踩:赴汤蹈火、重蹈覆辙翠:①青绿色:翠鸟、翠绿、青翠欲滴②指翡翠:珠翠赤:①泛指红色:赤豆、赤褐色②空:赤手空拳③忠诚:赤胆、赤诚衬:①衬在里面的:衬衫、衬布②陪衬;衬托:衬托③在里面托上一层:袖衬、帽衬衫:①单上衣:衬衫、汗衫、棉毛衫②泛指衣服:衣衫、长衫透:①渗透、穿透:透过、穿透②透彻:透彻、看透泛:①漂浮:泛舟②广泛;一般地:泛论、泛指③肤浅;不深入:空泛、浮泛饲:①饲养:饲养②饲料:打草储饲翁:①年老的男子:渔翁、老翁②妻子的父亲:翁婿陡:①坡度很大,近于垂直:陡峭、陡坡、陡峻②陡然:陡变壁:①像墙那样直立的山石:悬崖峭壁②作用像围墙的部分:锅炉壁③墙:墙壁踏:①踩:践踏、踏步②在现场(查勘):踏访、踏看欧:①指欧洲:欧洲、欧化②欧姆的简称:欧姆士:①军人:士兵、士气②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舒:①伸展;宽解(拘束或憋闷状态):舒适、舒服、舒坦②缓慢;从容:舒缓、舒徐启:①开始:启程、启用②开导:启蒙③打开:启封殊:①特别;特殊:特殊、殊功、殊效②不同;差异:悬殊骤:①突然;忽然:骤然、狂风骤起②急速:暴风骤雨③(马)奔跑:驰骤涉:①徒步过水,泛指从水上经过:跋涉、远涉重洋②经历:涉猎、涉世未深疲:①疲乏;劳累:疲劳、疲惫、疲困②疲软:疲软政:①政治:政府、政党、各自为政②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民政、邮政载:①装载:装载、载重②充满(道路):怨声载道③又;且:载歌载舞森:①形容树木多:森林②繁密;众多:森罗万象③阴暗:阴森郁:①(草木)茂盛:葱郁②(忧愁、气愤等)在心里积聚:忧郁、抑郁葱:①青色:葱茏、葱绿②常见的蔬菜或调味品:洋葱、葱白湛:①深:湛蓝、精湛②清澈:清湛盖:①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子、锅盖、房盖②打上(印):盖章犁:①翻土用的农具,用畜力或机器牵引:犁杖、犁铧②用犁耕地:犁地栋:①正梁:栋梁、栋梁之才②量词,房屋一座叫一栋:一栋房喘:①急促呼吸:喘息、喘气、喘息未定、苟延残喘②气喘:气喘黎:①黑:黎明、黎黑②众:黎民、黎庶寓:①寄托:寓言、寓意②居住:寓所、寓居③住的地方:公寓则:①量词:一则消息②规范:以身作则③规则:总则、法则窟:①洞穴:窟窿、石窟、洞窟②某类人聚集或聚居的场所:赌窟、贫民窟劝:①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劝告、劝阻、劝解②勉励:劝勉、劝学盘:①回旋地绕:盘旋②形状或功用像盘子的东西:圆盘、算盘、棋盘③盘子:菜盘缠:①缠绕:缠绕②纠缠:琐事缠身③应付:难缠硬:①受外力作用后不易变形:坚硬、硬木②勉强地(做某事):硬撑、硬挺箭:①古代兵器:弓箭、一箭双雕②指箭能射到的距离:箭步、一箭之遥弓:①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弓箭、左右开弓②使弯曲:弓背射:①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射箭、发射②放出:辐射、反射③有所指:暗射、影射猎:①捕捉禽兽;打猎:打猎、猎户、猎取②搜寻;物色:猎奇弦:①弓发箭的线状物:弓弦②乐器上发声的线:琴弦、弦外之音悲:①悲伤:悲惨、伤悲、悲欢离合②怜悯:慈悲、悲悯惨:①悲惨;凄惨:悲惨、惨痛②凶恶;狠毒:惨无人道愈:①病(好):愈合、病愈②副词,叠用,越...越...:愈加、愈来愈好痛:①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病痛、痛苦、疼痛、伤痛②悲伤:沉痛叮:①追问:叮嘱②(蚊子等)用针形口器插入皮肤吸血液:叮咬排:①排成行列:前排、后排②排演:彩排③一个挨一个按次序摆:排队、排榜、排名靠:①接近;挨近:靠近②依靠:依靠③信赖:可靠、靠得住幅:①量词,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一幅、单幅、双幅②泛指宽度:幅度、振幅、幅员审:①详细;周密:审视、审慎②审查:审阅、审稿③审讯:三堂会审肃:①严肃:严肃、肃穆②恭敬:肃立③肃清:肃贪晌:①一天以内的一段时间:半晌、一晌、前半晌儿②晌午:晌饭、晌党悦:①高兴;愉快:喜悦、和颜悦色②使愉快:悦目、悦耳动听熟: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熟悉、熟人、熟视无睹②熟练:熟手③程度深:熟睡悉:①知道:熟悉、来函敬悉②全;尽:悉心、悉知、悉数赛:①比赛:赛跑、比赛、初赛②胜;比得上:赛过疼:①心疼;疼爱:疼爱②痛:头疼、脚疼忧:①忧愁:忧伤②使人忧愁的事:忧患③担心;忧虑:忧国忧民慰:①使人心情安适:安慰、慰劳、慰问②心安:欣慰虽:①虽然:虽然、虽说、虽则②即使:虽死忧荣狂:①猛烈;声势大:狂奔、狂风②精神失常;疯狂:疯狂、发狂③纵情地:狂欢赢:①胜(跟“输”相对):赢家、输赢②获利:赢利益:①好处:利益、受益无穷②有益的:益虫③增加:延年益寿穷:①穷尽:无穷无尽②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贫穷、穷困、受穷将:①将要:将来、即将、将要②保养:将息若:①如果:假若、若是②如;好像:若隐若现、旁若无人③你:若辈截:①切断;割断:截肢、截取②阻拦:拦截③截止:截至博:①多,丰富:渊博、博物馆②通晓:博古通今③博取;取得:聊博一笑伍:①古代军队的最小单位:队伍、行伍②同伙的人:羞与为伍默:①不说话;不出声:沉默、默祷、潜移默化②默写:默写生字局:①形势;情况:局面、结局②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旅游局、公安局棒:①(能力)强;(水平)高;(成绩)好:真棒、功课棒②棍子:棒子羡:①羡慕:羡慕、艳羡②姓慕:①羡慕;仰慕:慕名、羡慕、仰慕②依恋;思念:思慕禁:①忍住:禁不住、情不自禁②禁受;耐:禁受席:①座位;席位:出席、入席、主席台②用苇蔑、草等编成的片状物:凉席、竹席众:①许多人:观念、群众、与众不同②许多(跟“寡”相对):众多、众人、众志成城纠:①纠正:纠正②督察;检举:纠察③缠绕:纠纷、纠缠不清匠:①工匠:石匠、木匠、能工巧匠②指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文学巨匠替:①代替:代替、替补②为:替他难过③衰败:兴替抄:①誊写:抄写、抄笔记②搜查并没收:查抄、家产被抄墨:①写字、绘画用的某种颜料:墨水、油墨②黑或近于黑的:墨菊、墨镜骂:①用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骂人、痛骂、骂街②斥责:责骂缩:①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缩回、缩短②后退:退缩、畏缩不前承:①承担:承办、承担②继续;接续:继承、承上启下③托着;接着:承尘、承重肩:①肩膀:两肩、并肩战斗②担负:肩负、身肩大任扛:①用肩膀承担物体:扛住、扛着、扛起来②支撑;忍耐:扛不住缘:①缘故:缘由②边:边缘③缘分:人缘④沿着;顺着:缘溪而行毕:①完结;完成:毕业、礼毕②全;完全:毕生、毕力③姓戒:①防备;警惕:戒心②戒除:戒烟③戒指:钻戒既:①既然:既然②已经:既成事实顾:①转过头看看;看:回顾、左顾右盼②注意;照管:照顾、兼顾③珍惜;顾念:不顾一切速:①迅速;快:飞速、加速②速度:风速、光速③邀请:不速之客复:①重复:重复②回答;答复:回复③报复:复仇④又:复发恰:①恰恰;正:恰恰、恰巧、恰好、恰如其分②恰当:恰当犯:①发作;发生:犯愁、犯病、犯错误②抵触;违犯:犯法、犯规、触犯缓:①缓和;不紧张:缓和、缓冲②迟;慢:迟缓③延缓;推迟:缓期、缓办婆:①年老的妇女:外婆、老太婆②旧时指某些职业妇女:媒婆、接生婆议:①意见;言论:建议、提议②商议:议论、议和③议论;评说:物议达:①表达:表达、转达②通:四通八达③显达:达官烦:①烦闷:烦恼②厌烦:耐烦③又多又乱:烦杂④烦劳:有事相烦垫:①垫子:草垫、鞋垫、坐垫②用东西支、铺或衬,使加高、加厚或平正:垫桌子、垫猪圈拳:①拳头:拳头、握拳、拳打脚踢②拳术:打拳、练拳③拳曲:拳着腿炸:①突然破裂:爆炸②用炸药爆破:轰炸、炸碉堡③因愤怒而激烈发作:气炸了医:①医治:医院、医术②医生:军医、赤脚医生③医学:中医、西医输:①运输;运送:输血、运输②失败:输赢③捐献(财物):输财助学眉:①眉毛:双眉、迫在眉睫、眉飞色舞②书页上方空白的地方:书眉型:①类型:血型、脸型、新型②模型:砂型否:①表示“是不是、可不可”等意思:是否、可否②否定:否认掩:①掩蔽;遮盖:掩盖、掩护②关;合:掩门③乘人不备:掩杀咬:①上下牙齿用力对着:咬着、咬住、咬紧牙关②受责难或审讯时牵扯别人:乱咬、反咬一口制:①用强力约束:制止、限制②拟订;规定:制定③制造:研制、制造柔:①柔和:轻柔、温柔②使变软:柔麻③软:柔软涌:①从水或云气中冒出:涌出、涌现②水或云气冒出:风起云涌、人如潮涌渴:①口干想喝水:口渴、解渴②迫切地:渴望、渴求、渴念累:①疲劳:劳累②使疲劳;使劳累:累着、累人③操劳:累一天竟:①表示出于意外之外:竟然②从头到尾;全:竟日③终于:有志者事竟成哀:①悲伤;悲痛:悲哀、哀鸣②悼念:哀悼③怜悯:哀怜、哀求反:①颠倒的;方向相背的:反正、反面、反向②反抗:反封建③转换;翻过来:反复、物极必反递:①传送;传递:递给、递交②顺次:递增、递减忍:①忍受、忍耐:忍受、忍不住、忍气吞声②忍心:不忍凑:①接近:凑近、凑到②拼凑;聚集:凑钱、凑拢③碰;赶:凑巧唾:①唾液:唾液②吐唾沫表示鄙视:唾弃、唾面自干沫:①唾液:唾沫②沫子:泡沫、肥皂沫、口吐白沫差:①不相同;不相合:差不多、差得远②错误:说差了③不好;不够标准:差生、太差抵:①相当;能代替:抵得上②抵挡;抵抗:抵制③抵达;到:抵达庄:①村庄:庄稼、农庄、庄园②庄重:庄严、端庄稼:①谷物:庄稼②种植(谷物):耕稼、稼穑(sè)兽:①指哺乳动物:珍禽异兽②比喻野蛮;下流:兽性、兽行、人面兽心存:①存在;生存:生存、生死存亡②储存:储存、封存、存粮③储蓄:存款繁:①繁殖(牲畜):繁衍、自繁自养②繁多;复杂:繁重、繁多麻:①麻类植物:黄麻、大麻②表面不平,不光滑:麻面③芝麻:麻糖较:①比较(高低大小等):比较、较量②具有一定程度:较好、较多③计较:计较杀:①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弄死:杀菌、杀害、喊杀声②削弱、减少:杀价、抹杀幕:①帐篷:夜幕、帐幕②挂着的大块的布、绸等:开幕、闭幕临:①来到;到达:降临、光临②靠近;对着:临街、临近③照着字画模仿:临帖④快要:临走悬:①挂:悬挂②没结果:悬案③距离远:悬隔④公开揭示:悬赏奥:①含义深,不容易理解:奥秘、深奥、奥妙②指房屋的深处:堂奥努:①使出(力气):努力、努劲儿②凸出:努嘴③用力太过,身体内部受伤:努了腰登:①(人)由低处到高处:登上、登机②刊登或记载:登载、登记③(谷物)成熟:五谷丰登任:①不论;无论:任何②任凭;听凭:任性、任意③任用;委任撒:①把颗粒状的东西分散着扔出去:撒下、撒开、撒种②散落;洒:汤撒了藻:①藻类植物:水藻、海藻、金鱼藻②华丽的文辞:词藻旦:①(某一)天:一旦、元旦②早晨:旦夕、通宵达旦③戏曲角色,扮演妇女:花旦、老旦项:①用于分项目的事物:一项、项目②颈的后部:项圈、项背③款项:用项龄:①岁数:年龄、学龄、高龄②泛指年数:工龄、党龄络:①网状的东西:网络、丝瓜络②用网状物兜住:笼络③缠绕:络纱、络线箱:①像箱子的东西:信箱、风箱、镜箱、垃圾箱②箱子:木箱、皮箱、书箱迫:①急促:急迫、迫不及待②逼迫;强迫:饥寒交迫③接近:迫近唐:①朝代:唐朝②(言谈)虚夸:荒唐、唐大无验③空;徒然:功不唐捐警:①警察的简称:民警、武警②戒备:警惕、警备③(感觉)敏锐:机警、警觉眯:①眼皮微微合上:眯缝、笑眯眯②小睡:眯瞪敞:①张开;打开:敞开②(房屋、庭院等)宽绰:宽敞、敞亮寄:①原指托人递送,现指通过邮局递送:寄信、寄钱②寄托:寄存、寄予希望恋:①想念不忘:迷恋、恋恋不舍②恋爱:初恋、恋人陪:①陪伴:陪同、陪客人②从旁协助:陪审、陪练趁:①利用(时间、机会):趁机、趁热打铁②拥有:趁钱窄:①横的距离小:狭窄、窄小②不开朗;(气量)小:心眼儿窄③(生活)不宽裕:窄巴脖:①脖子:脖子、脖颈儿、脖领儿②器物上像脖子的部分:脖儿段:①用于长条东西分成的若干部分:一段铁路、两段木头②段位:九段漆:①[漆黑]非常黑;很暗:漆黑②把涂料涂在器物上:漆成红色胆:①胆量:壮胆②胆囊的通称:胆管③装在器物内部的东西:瓶胆、球胆镇:①行政区划单位:小镇、乡镇②安定:镇静、镇定③用武力维持安定:镇守摊:①摆弄;铺平:摊开、摊牌②量词,用于摊开的糊状物:一摊血、一摊稀泥鼻:①鼻子:鼻子、鼻梁、鼻音②开创:鼻祖犹:①[犹豫]拿不定主意:犹豫②如同:犹如③还;尚且:记忆犹新换:①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交换②变换;更换:换车、换衣服、偷天换日摔:①(身体)失去平衡而倒下:摔倒、摔跤②扔:摔掉③摔打:摔打竖:①使物体跟地面垂直:竖起、竖立②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横竖、竖琴、竖井、横躺竖卧卖:①拿东西换钱:卖菜、卖货、卖木雕②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卖弄、卖功售:①卖:出售、售货、零售②施展(奸计):其计不售构:①构造;组合:构图、构思巧妙②结成:虚构③指文艺作品:佳构端:①端正:端正、品行不端②平举着拿:端饭、端茶③(事情的)开头:开端、发端掏:①用手或工具伸进去取东西:掏钱、掏耳朵、掏口袋②挖:掏洞饭:①每天定时吃的食物:晚饭、早饭②煮熟的谷类食品:稀饭、大米饭堆:①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一堆、一堆黄土②堆积:粮食堆满仓付:①给(钱):付钱②交给:交付标:①标准;指标:标准②标志;记号:标尺、标志齿:①牙:牙齿②带齿儿的:齿轮③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齿儿烛:①蜡烛:烛光、蜡烛、烛台②照亮;照见:火光烛天巧:①(手、口)灵巧:灵巧、心灵手巧②恰好:正巧、恰好③心思灵敏,技术高明:能工巧匠渡:①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渡过、横渡②载运过河:渡船屏:①屏风:屏风、画屏②屏条:四扇屏儿③遮挡:屏蔽晓:①天刚亮的时候:报晓、破晓②知道:家喻户晓③使人知道:揭晓偷:①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偷窃、偷盗②偷盗的人:小偷③瞒着人:偷偷淹:①淹没:淹没②汗液等浸渍皮肤使感到痛或痒:被汗淹逼:①逼迫;给人以威胁:逼迫、寒气逼人②靠近;接近:逼近③强迫索取:逼债、逼租旱:①长时间没有降水或降水太水:旱情、干旱、抗旱②跟水无关的:旱伞、旱冰徒:①徒弟;学生:徒弟②信仰某种宗教的人:信徒腾:①用在某些动词后,表示动作反复:扑腾、翻腾、折腾②升(到空中):飞腾、腾空而起、龙腾虎跃催:①叫人赶快行动或做某事:催促、催快点儿②使事物的产生和变化加快:催肥、催生、催眠术吊:①悬挂:吊灯、吊床、吊窗②用绳子等系着向上提或向下放:吊上去灌:①浇;灌溉:浇灌、引水灌田②指录音:灌唱片熊:①[熊熊]形容火势旺盛:熊熊大火、火势熊熊②哺乳动物:黑熊、熊猫塌:①倒下或陷下:崩塌、塌陷②安定;镇定:塌心③凹下:塌鼻梁露:①显露;表现:露出、揭露②在房屋、帐篷等的外面,没有遮盖:露天、露营、露宿燃:①燃烧:燃烧、燃料②引火点着:点燃、燃放鞭炮缺:①缺乏;短少:缺少、缺人②残破;残缺:缺口③该到而未到:缺席纯:①纯净;不含杂质:纯净、纯洁②纯熟:纯熟③纯粹;单纯:纯粹、单纯冶:①熔炼(金属):冶金、冶铁业②形容女子装饰艳丽:妖冶、冶容盆:①盛东西或洗东西用的器具:脸盆、饭盆②形状略像盆的东西:盆地、骨盆。
窄组词和部首结构

窄组词和部首结构一、窄字的读音窄这个字啊,读音是zhǎi,可千万别读错喽。
就像咱们平时说话,这个音要发得准准的呢。
二、窄字的部首窄字的部首是穴字头。
这个部首可有意思啦,很多跟洞穴有关或者有那种狭小空间感觉的字都带有这个部首呢。
三、窄字的结构窄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穴字头,下面是一个乍字。
这种结构就像是一个小房子(穴字头)下面住着一个乍先生,是不是很有趣的想象呀。
四、窄字的解释窄的意思就是狭小,不宽阔。
比如说我们常说的狭窄的小路,就是那种很窄很小的路,两个人并排走可能都有点挤呢。
还有窄小的房间,空间不大,放不了太多东西。
五、窄字的组词1. 宽窄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词啦,就是形容物体的宽度的不同。
比如“这条河的宽窄不一样”,很直白地说出了河的宽度有变化。
2. 窄道就是那种很狭窄的道路,“前面有一条窄道,大家要小心通过”,感觉就是那种只能一个人慢慢走的小路。
3. 窄巷小巷子往往都是窄窄的,“那个窄巷子里有一家很有特色的小店”,窄巷给人一种神秘又幽静的感觉呢。
4. 心窄这是一种形容人的心理状态的词,说一个人心窄,就是这个人的心胸比较狭窄,容不得人,爱计较。
就像“他这个人心窄,你可别跟他计较太多”。
六、窄字的近义词1. 狭这个字和窄的意思很相近,也表示空间小,“狭路相逢”这个成语里的狭就是这个意思,和窄路相逢差不多啦。
2. 小虽然小的含义更广泛一些,但在形容空间小的时候,也可以是窄的近义词。
比如“这个房间又小又窄”。
七、窄字的反义词1. 宽这是最明显的反义词啦,宽和窄就是相反的概念,像宽马路和窄马路对比就很强烈。
2. 阔阔也表示广阔、宽阔的意思,和窄也是相反的,“阔大的广场和窄小的庭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八、窄字的造句1. 这条窄窄的丝带却有着非常精致的花纹。
2. 那个窄门很不容易通过,我们得侧身才行。
3. 她的心太窄了,一点小事就生气好久。
形容空间小的古量词

形容空间小的古量词
狭窄、局促、狭小、狭隘、窄小。
一、狭窄
宽度小:~的走廊。
~的小胡同。
引证解释: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作家生活失却安全的保障,精神食粮缺乏,生活面狭窄,自然难能有‘伟大的作品’出现。
”
二、局促
狭小:房间太~。
引证解释: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几处的船不是觉着笨,就是觉着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
”
三、狭小
狭窄:房间~。
气量~。
引证解释:瞿秋白《乱弹·谈谈“三人行”》:“尤其是小私有者和小生产者的生活,使他的眼界特别狭小。
”
四、狭隘
范围小:她不愿意生活在~的小天地里。
引证解释:郭沫若《沸羹集·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关于题材问题,一时曾相当狭隘……以为必须直接采自抗战的现实,这可以说是画地为狱。
”
五、窄小
又窄又小;狭小:房屋~。
~的过道。
引证解释:巴金《砂丁》一:“一条窄小的土路在灰白的暮色中伸出来,直通到河边。
”。
【域】_域字的读音域的意思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 域yù ㄩˋ◎ 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外。
异~。
区~。
地~。
领~。
疆~。
详细解析详细字义◎ 域yù〈名〉(1) (形声。
从土,或( yù)声。
土,表示疆土。
“域”本作“或”,与“国”同义。
“从口,从戈,以守一。
一,地也。
”为会意字。
本义:疆界,疆域)(2) 同本义 [land within certain boundaries;territory]域,邦也。
——《说文》。
按,或者,封也,国者,邦也:天子诸侯所守土为域,所建都为邦。
以保尔域。
——《汉书·韦元成传》。
注:“谓封邑也。
”正域彼四方。
——《诗·商颂·玄鸟》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
——《汉书》(3) 又如:域野(境内乡野);域内(域中);域外(境外;国外)(4) 地区,区域 [region;area]出百死,入绝域。
——《汉书》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
——《后汉书·班超传》(5) 又如:异域;西域(6) 范围 [domain]是管仲亦在所去之域矣。
——《韩非子》(7) 茔地,坟地 [graveyard]葛生蒙棘,蔹蔓於域。
——《诗·唐风·葛生》(8) 又如:域兆(坟墓的界址;墓地)(9) 局限 [limit]政治家之眼,域於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
——王国维《人间词话》(10) 又如:域域(形容浅狭无知)字形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字源小篆楷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ern Linguistics现代语言学, 2014, 2, 34-43/10.12677/ml.2014.21006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4 (/journal/ml.html) The Narrow Scope Reading of Quantifiers in ChineseHonghua He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Email: Hehh@Received: Nov. 4th, 2013; revised: Dec. 6th, 2013; accepted: Dec. 17th, 2013Copyright © 2014 Honghua He.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In accordance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all Copyrights © 2014 are reserved for Hans and the owner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Honghua He. All Copyright © 2014 are guarded by law and by Hans as a guardian.Abstract:The narrow scope reading effects of quantifiers are in fact epiphenomena of derivational timing.There is no undoing process in interpretive system of grammar, given that chains are formed either by mov-ing an element lower in the position of tree to a higher position and stay put thereby or by moving only for-mal features [FF] of a element, leaving the element hosting the feature of [SF] behind overtly. This stresses again that movements always take place to a c-commanding position. Narrow scope reading of quantifiers that takes place in A-chains is felicitated by means of Direction-Free Semantic Transmitting Device. In the interpretati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quantifiers is reduced to an ancillary status while the fact that whether a position is syntactically marked becomes crucial. Augmented with the theory of marked syntactic positions, this interpretive approach based on the binding relations accounts that the scope freezing phenomenon is ac-tually a derived fact.Keywords: Narrow Scope; Chain; Semantic Transmitting Device; Marked Position; Scope Freezing汉语量词的窄域释义何宏华清华大学外文系,北京Email: Hehh@收稿日期:2013年11月4日;修回日期:2013年12月6日;录用日期:2013年12月17日摘要:窄域释义现象实际是句法推演过程中时间演算带来的附加现象。
核查过程中只有形式特征发生移位,词汇、语义特征呈显性滞留于原位置,A-语链中语迹的语义解释依赖方向自由式词义传递机制;在语法的解释系统中不存在效应消除过程,移位总是从低处移往高处结构统制位置;化名词词组的强/弱分类对于该问题的解释处于从属地位,结构中的位置有无标记性特征则变得至关重要。
加入了标记性结构位置理论后,以约束关系为基础的释义方法指出辖域冻结现象可以从对窄域释义的分析中推导出来。
关键词:窄域;语链;语义传递机制;标记性位置;辖域冻结1. 引言辖域在量词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量词辖域的研究是以逻辑式为基础层面的句法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1逻辑式句法性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领域:量词辖域,变项约束,Wh-词语滞留(wh-in-situ)的原则与限制,先行词删除规则(“antecedent-contained deletion”),省略,结构重建问题等。
其中,辖域研究是核心,因为上述各研究领域中制定句法原则与区域性限制都离不开辖域这一概念。
反过来,量化领域的研究(quantification)又促使语义研究领域把目光转向辖域这一概念。
以往自然语言语义研究领域中人们注重对个体量词作具体的语义解释,辖域这一概念的引入使人们能够从总体上概括量词这一集合中各元素所显现的共性。
因此,量词辖域的研究对于语言理论的构建,语言学理论的充实与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量词与量词处于具体结构中时,就产生了辖域之间的交互关系,随之就出现了量词取域的问题。
一个成分取宽域,另一个就自然取窄域。
量词的宽域释义较之于窄域释义来得较为明显,一般说来,在表层结构中领先或居上的量词取宽域释义;而量词的窄域释义则较为隐蔽,例如,一个量词虽然在结构中居上,但在取宽域释义的同时仍然有窄域释义。
相反,一些量词,例如,不定指名词词组在结构中居于从属位置时,根据传统假设,在正常释义的语境中就只有窄域释义,但在实际的语义解释过程中其辖域涵盖了结构中居上的相关量词。
(Baker,2001)[1]为了揭示、解释这种与表面现象迥异的释义,句法导向的量词辖域研究领域设计、提出了逻辑式这一概念。
量词的宽域释义不论采用哪种理论机制总是能够得以解释,因此只有其窄域释义才能更清晰地表现出以逻辑式为层面的辖域释义的内部机制。
逻辑式在生成语言学理论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集中探讨主导、限制量词辖域窄域释义的机制对于论证逻辑式存在的合理性显得十分必要。
在下面的论述中,文章主要探讨汉语量词辖域释义中的窄域释义问题。
2. 窄域释义的确立那么,什么是辖域的窄域释义呢?Sauerland(1998) [2]认为,当一个量词有窄域释义时,指的是与其显性结构位置相比,一个经过移位的词组似乎在更低一级的结构层面上确定其辖域,或者说在更低一级的结构中受约。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词序上领先、结构中居上的量词的辖域小于词序上后置、结构中居下的量词(或具有量化特征的词语)的辖域,我们说前者为窄域释义。
2例如,(1) (有)两名学生可能赢得这场比赛(两名> < 可能)3May(1977)[6]首先注意到A-语链中量词的窄域释义现象。
在提升结构中,被提升的主语在其辖域方面有歧义,这是由于在提升主语与其语迹之间插入了一个带有辖域性质的成分所造成。
上面的结构有两种释义,“两名”与“可能”都可有宽域释义,意思大概如下:(2) a. (某)两名学生有可能赢4b. 可能有两名学生会赢关于量词的窄域释义问题文献中时有争论(见Chomsky,1993[7],1995[8])。
鉴于此,我们先简要介绍两例测试A-语链中是否存在窄域释义的试验,判断标准看是否符合语法。
第一例这类测试是由Linebarger(1980,1987)[9,10]做的。
除辖域之外,Linebarger还利用了否定极性词(negative polarity item, NPI)的准允条件。
我们知道,NPI必须受否定意义的词或蕴涵下级的算子的成分统制。
Linebarger所说明的是窄域释义可满足NPI的准允条件。
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汉语极性词“任何”表现出窄域释义的性质。
(3) a. 任何有问题的人i都不能t i入选5b. *任何有问题的人i不能t i入选(3b)不成立是因为“任何”不能得以窄域释义;(3a)中的“都”在显性位置不成分统制极性词“任何”,1句法导向的量词辖域释义的研究始于生成语法的早期阶段。
最早见于后来成为生成语义学家的著作中(参见Lakoff(1971)[3],Bach (1968)[4],和McCawley(1970)[5])。
例如,在Lakoff(1971)中,量词在底层结构(underlying structure)被认为是处在较高一级位置的谓词,在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中,量词通过一种降低程序(lowering process)从底层结构位置下降到表层的结构位置。
2文章在此主要关注A-语链,在A-语链中,相同的结构位置对解释辖域与约束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cf. Fox, 1997[11] and Uli Sauerland, 1998[2])。
3“可能”是一个带有辖域性质的成分。
4我们把例子看作一个符号序列,并不看作一个句子,所以句尾不加标点符号。
这些例子的列举常常是为了讨论抽象的结构,而不考虑具体语境中现实的句子,这也是生成语言学例句的惯例。
5汉语词语“任何”的准允项为“都”,虽与Linebarger(1980, 1987)所谓否定极性词(NPI)有差异,但其表现出的窄域释义的现象与NPI 在其居下结构中的受约现象类似。
这里欲说明的是A-语链中的确存在窄域释义,而且这一现象具有人类语言的普遍性。
然而句中的极性词能够得以准允,准允操作的过程中显现出辖域解释的性质,“都”的辖域涵盖句子主语的辖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