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地区彩礼的社会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地区彩礼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黄荣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33期
摘要彩礼是我国农村地区婚姻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积极社会功能,但是,彩礼所引发的婚姻纠纷案件不在少数。本文是基于对此问题的既有研究基础上,试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相关知识分析彩礼的社会功能及引发的社会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彩礼毁婚嫁妆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199-02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婚姻关系中的彩礼也有水涨船高之势,尤其在我国农村地区表现较为突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地区彩礼的形式比较单一,价位也相对较低;近三十年来,农村地区的彩礼形式和价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彩礼相伴而生的问题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一、彩礼的涵义、由来
(一)彩礼的涵义
彩礼,又称为聘礼、纳彩等,是我国一种传统婚嫁习俗。按照这种风俗,男方娶女方为妻,首先应当向女方父母表明结婚意向,同时送上一定价值的财物。至于彩礼多少则视当地情况、当事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而定。
在送彩礼和接受彩礼的过程中,男方给付彩礼是无偿的、自愿的,女方的接受行为也是一样,不需要给付男方同等价值的补偿。双方构成法律上的一种赠与关系,它不同于一般的赠与,而是以婚姻达成为预期结果,很多时候双方对此有明确的表示。女方接受男方的彩礼后怎样处理或预期结果没有达到的情况下彩礼是否返还,往往是双方纠纷的焦点。
(二)彩礼的由来和发展
古代社会中婚姻关系的缔结有六个程序,分别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现代社会中的彩礼就是从这“六礼”逐步演化来的。纳彩,男方家长请人向女方家长表明结亲意向;问名,男方得到媒人的消息后再请媒人去女方家,问清楚姓名、生肖、生辰等具体情况;纳吉,在问清楚基本情况后到算命先生那里去算两人是否合适;纳征,男方送给女方一定价值的聘礼,这是比较关键的环节,女方是否接受对婚姻关系能否建立有重要影响;请期,在前面的各项
准备工作做好后,双方都表示认同这门亲事,男方可以通过媒人向女方家征求意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正式办理婚事;亲迎,新郎亲自去女方家迎娶新娘。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公社的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婚姻形态也转变为以男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当妇女丧失了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主导地位,甚至丧失了其独立性,妇女和奴隶一样成为男子的财产和工具时,妇女便可以进行买卖了”。商周时期出现了以俪皮为礼的买卖婚姻。俪皮就是成对的鹿皮,由于古人以皮为货币,所以俪皮之礼实际上是买卖婚姻的原始形式,俪皮也成为我国最早的彩礼形式。
改革开放后,农村婚姻的缔结过程中,彩礼无论是在品种上还是在价值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品种上来说,1980年男方付给女方的彩礼一般是手表、自行车、衣物和少量的金钱,而现阶段已被摩托车、汽车、商品房、电脑、珠宝首饰等物品所取代;从价位上看,有些农村地区在1980年早期还流行“百里挑一”的说法,即彩礼费用为101元,寓意女方是从一百家里挑出来的,而现在彩礼费用上调了近百倍,如6600元算是少的,寓意“六六大顺”,甚至“万里挑一”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二、彩礼的社会功能分析
默顿认为,功能是一个中性概念,是指“可以观察到的客观结果”,这种后果依照其对社会所起的作用性质不同可分为“正功能”(积极功能)和“负功能”(消极功能)。积极功能与帕森斯的功能概念涵义相同,消极功能是指会导致社会协调性和适应性下降,或者导致功能紊乱的后果。彩礼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是视其对社会系统的维持作用而定。
(一)彩礼的积极功能
1.女方为减少风险可以预先通过彩礼得到补偿。媒人在农村婚姻的缔结过程中起着的牵线人作用,但媒人的介入往往使自由的婚姻变了形。一般情况下媒人是由男方聘选的,在“谈判”的过程中会明显偏向男方。他(她)向男方介绍女方的情况一般是真实可靠的,而向女方介绍男方情况时则有可能添加了渲染的成分;即使媒人在主观上没有偏向,但媒人对于男方及其家庭的情况也难以做到知根知底。因此,女性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防止“婚前信誓旦旦,婚后反目成仇”现象的出现,通过彩礼预先得到补偿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2.彩礼起到了加强婚姻关系稳定性的作用。婚姻关系本质上是当事人的契约关系,为了使这种契约关系得到维持和固化,人们便创造了许多保障机制。一方面,通过宴请亲朋好友等仪式性活动,让人们对婚姻进行无形的监督。另一方面,人们领结婚证书,以法律维护婚姻的合法性。无论是无形的监督还是有形的保障,都存在一定的风险。男方赠与女方彩礼后,情况就变的不同了,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如果毁婚就不得不考虑婚约解除后所要面对的利益纠纷。彩礼在物质利益方面加固了婚姻的契约关系,在无形中起到稳定婚姻的作用。对此,费孝通教授在《生育制度》中有过生动的阐述:“在结婚前,男女双方及其所履行的各种责任,其重要性是,把个人的婚姻
关系扩大成许多人负责的事,同时使婚姻关系从个人情感的爱好扩大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必须履行的义务中,最受人注意的是经济性质的相互服务和相互送礼。”
3.彩礼可以表达男方的诚意和信用的担保。婚姻是人生大事,男方求婚需要表达诚意,诚意又需要具体的载体来表现,彩礼就是一种比较合适的载体。彩礼是一定的金钱或物品,是劳动成果的代表,送彩礼就是把自己的劳动成果送给女方,以表达自己的诚意。婚姻信用是老百姓民间生活的基本信用,女方要求男方提供信用担保也是人之常情。
(二)彩礼的消极功能
彩礼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它的消极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彩礼影响到男方家庭正常的生产生活。现在彩礼价位居高不下,甚至出现相互较劲攀比的趋势,对于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为娶媳妇花费的彩礼甚至可能是整个家庭好几年的收入。有的家庭一时之间很难拿出这不菲的彩礼,就只好向亲朋好友借钱,然后节衣缩食地慢慢偿还。
2.彩礼损伤彼此和气影响婚姻质量。结婚时所要彩礼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可多可少,在女方提出的要求超过男方的预期时,男方会通过媒人再次协商。如果女方坚持不让步,男方也确实无力承担时,双方之间难免会有不愉快,有可能就因为彩礼问题的意见不同而分道扬镳。
3.彩礼可能成为家庭纠纷的症结。既然女方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那么男方家不得不咬紧牙关付出高额的彩礼把媳妇娶回家。顺利结婚之后,当双方生活的并不幸福,整日争吵不休,男方觉得当初付出的彩礼不值得,产生讨回彩礼的想法,女方是不会轻易答应的,由此展开口舌之争。姻亲之间因为彩礼往來而互相怨恨,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因彩礼问题而互相埋怨。富有情感表达意义的彩礼摇身一变,成为操纵婚姻的一种手段,使原本亲切、纯洁、富有情感的血缘、姻缘关系染上铜臭的气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冷漠麻木。
三、彩礼引发的社会问题
彩礼使本来美好纯洁的婚姻蒙上金钱交换的色彩和买卖的性质,有可能因为彩礼方面的分歧而毁掉一份好姻缘。近年来,有关彩礼问题的纠纷已经常见于报端,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一个新因素。
首先,彩礼给农村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但这期间彩礼的费用却由上百元增加到上万元甚至几万元,增长的幅度达上百倍之多。高额的彩礼费用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某种意义上说,因巨额彩礼而导致男方家庭负债累累,影响婚后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婚后家庭的幸福,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