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教案(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欢乐演奏》优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欢乐演
奏》优质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不同乐器的名称和特点
- 能够演奏简单的乐曲,如《欢乐颂》等
-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 乐器:钢琴、小提琴、长笛、鼓等
- 乐谱:《欢乐颂》等简单的乐曲
-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 播放《欢乐颂》,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 提问:你喜欢音乐吗?你知道一些乐器的名称吗?
研究乐器(15分钟)
- 通过展示不同乐器的图片和声音,介绍各个乐器的名称和特点。
- 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模仿演奏各种乐器的声音。
研究乐曲(20分钟)
- 向学生展示乐谱,并解释乐谱的基本符号和表示方法。
- 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老师指导学生各自研究演奏乐曲的一部分。
- 小组内学生互相帮助,共同练演奏。
合奏演奏(15分钟)
- 指导学生按照乐谱顺序和节奏,合奏演奏《欢乐颂》。
- 每个小组轮流演奏一小节,其他小组跟着合奏。
音乐鉴赏(10分钟)
- 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 提问:你最喜欢哪种类型的音乐?为什么?
总结(5分钟)
- 对本课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研究音乐。
- 展示学生在本课中的表现和进步。
作业
- 家庭作业:列举五种你喜欢的乐器,并写出它们的特点。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爱的罗曼斯》-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爱的罗曼斯》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体验过浪漫的情感?”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浪漫主义音乐的奥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通过欣赏《爱的罗曼斯》提升对音乐旋律、节奏的敏感度;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从歌曲中体会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特点,激发对音乐美的追求;强化学生音乐表现力,通过学唱歌曲,锻炼学生的发声、表情、情感表达能力;增强学生音乐文化理解,了解吉他演奏在浪漫主义音乐中的地位,拓展音乐知识视野。这些目标旨在全面提升学生在音乐领域的学科核心素养,符合新教材的要求。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概念。浪漫主义音乐是19世纪的一种音乐风格,强调情感表达和个性化创作。它是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对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欣赏《爱的罗曼斯》这首吉他独奏曲,感受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这首曲子如何通过旋律、节奏和和声表达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旋律与节奏的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学唱《爱的罗曼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模唱、演奏等方式,加强对歌曲旋律和节奏的记忆。
(2)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认识: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使学生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爱的美好,进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欢乐颂》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欢乐颂》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欢乐颂》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体验集体合作的快乐。
本单元通过学习歌曲《欢乐颂》,使学生了解颂歌的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颂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颂歌的魅力,理解颂歌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内涵。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集体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颂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3.集体合作,完成歌曲《欢乐颂》的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示范,让学生感受颂歌的魅力。
2.互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欣赏法:让学生聆听、欣赏优秀颂歌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音频设备:音响、耳机等。
3.视频资料:优秀颂歌作品片段。
4.乐器:钢琴、吉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优秀颂歌作品,引导学生聆听、欣赏。
提问:你们觉得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出颂歌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颂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了解颂歌的情感内涵。
同时,展示歌曲《欢乐颂》的乐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练习歌曲《欢乐颂》,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在练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欢乐颂》,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演唱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优秀的颂歌作品,让学生感受颂歌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欢乐舞》优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欢乐舞》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感受音乐与舞蹈的欢乐。
2. 研究基本的舞蹈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体验舞蹈带来的快乐和自信。
二、教学准备1. 课本《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欢乐舞》2. 音乐播放设备3. 教室内部空间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复(5分钟)- 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基本舞蹈动作,引起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
- 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一段欢快的歌曲,让学生跟着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步骤二:研究舞蹈动作(15分钟)- 介绍本节课要研究的舞蹈动作:弯腰、摆臂、跳跃、扭腰等。
- 按照动作的难易程度,逐个示范并教授给学生。
-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分组互相观摩和互助练。
步骤三:编排舞蹈动作(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已学的舞蹈动作进行编排。
-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自己的舞蹈动作序列。
-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编排的舞蹈,其他小组进行欣赏和评价。
步骤四:欣赏与评价(10分钟)- 选择一段优秀的音乐舞蹈视频给学生观看,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
- 请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表演进行评价,鼓励给予正面的建议和肯定。
- 总结今天的研究成果,强调舞蹈能带来的快乐和自信。
四、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步骤- 舞蹈动作:弯腰、摆臂、跳跃、扭腰等- 欣赏与评价五、作业请学生在家中找一段喜欢的音乐,编排自己的舞蹈,并准备下节课进行表演。
以上为本节课的优质教案,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引导,帮助学生了解舞蹈艺术,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培养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以及体验舞蹈带来的快乐和自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尼亚加拉瀑布》优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尼亚加拉瀑布》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尼亚加拉瀑布的基本情况和地理位置。
2. 能够分析尼亚加拉瀑布的景色、声音和气氛。
3. 学会运用音乐元素来表达尼亚加拉瀑布的特点。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尼亚加拉瀑布的感知能力。
2. 运用音乐元素来表达尼亚加拉瀑布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复音乐元素的基本概念。
2. 研究尼亚加拉瀑布(10分钟)- 介绍尼亚加拉瀑布的基本情况和地理位置。
- 分析尼亚加拉瀑布的景色、声音和气氛,引导学生对其产生感受。
3. 欣赏音乐作品(10分钟)- 播放与尼亚加拉瀑布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并体验其中的情感表达。
4. 音乐元素分析(15分钟)- 介绍音乐元素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概念,并解释它们与尼亚加拉瀑布的关系。
- 使用示范乐器演奏对应的音乐元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5. 创作尼亚加拉瀑布(20分钟)- 给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对尼亚加拉瀑布的印象,使用音乐元素进行创作。
- 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意音乐的表达力和情感传达。
6. 分享和讨论(10分钟)- 让每个小组表演他们的创作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 引导学生评价彼此的作品,分享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的反应,包括表情、动作等。
2. 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分析学生在分享和讨论环节中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1. 邀请音乐家或艺术家来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对音乐和艺术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自然景点,如瀑布或山川,以增强他们对音乐与自然景物的联系。
以上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尼亚加拉瀑布》的优质教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尼亚加拉瀑布的感知能力,并运用音乐元素来表达它的特点。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和创作音乐作品,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与情感体验。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欣赏爱之梦|人教版
5.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合唱、合奏等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本章节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表现、创造和文化理解能力,全面提升学科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旋律、和声和节奏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音准和节奏的把握、情感的表达,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爱之梦》相关的问题,如旋律的特点、歌词的情感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合唱练习。这个练习将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爱之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被一首歌感动,感受到爱的美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中爱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4)音乐文化背景的理解:学生可能对作曲家李斯特及其时代的音乐风格了解不多,难以将音乐作品放置于文化背景中进行深入理解。
举例:如何让学生理解李斯特的浪漫主义风格特点,以及《爱之梦》在当时音乐发展中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示范演唱、互动讨论、小组合作、音乐游戏等,以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欢乐颂》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欢乐颂》人教版 )一.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欢乐颂》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第一单元,本单元以欢乐为主题,选取了中外著名的歌曲和乐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欢乐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本单元的核心歌曲是《欢乐颂》,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广泛影响力的歌曲,曲调优美,富有感染力,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善于模仿,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具有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但在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技能方面,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欢乐情绪,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演唱《欢乐颂》,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探究的精神。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的把握:《欢乐颂》的节奏较为复杂,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节奏感。
2.音乐旋律的演唱:歌曲的旋律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逐步学会演唱,并表达出歌曲的欢乐情绪。
3.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音乐作品中感受欢乐情绪,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不同版本的《欢乐颂》,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欢乐情绪。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节奏和旋律。
3.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
4.情感体验法: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欢乐颂》的乐谱、图片、视频等资料。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播放《欢乐颂》及其他相关音乐作品。
3.教学乐器:准备钢琴、吉他等乐器,辅助教学。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阿尔卑斯山》优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阿尔卑斯山》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阿尔卑斯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 能够欣赏音乐《阿尔卑斯山》,感受音乐中蕴含的大自然美。
- 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 音乐:《阿尔卑斯山》三、教学重点- 理解《阿尔卑斯山》音乐作品的表达意义。
- 学会用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 音乐播放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阿尔卑斯山的图片,向学生介绍阿尔卑斯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并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宏伟景观产生兴趣。
2. 欣赏音乐《阿尔卑斯山》(10分钟)播放音乐《阿尔卑斯山》给学生欣赏,让学生注意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3. 分析音乐(10分钟)与学生一起分析音乐《阿尔卑斯山》的特点和表达意义。
引导学生注意音乐中模拟大自然的声音和景象,以及音乐中表达的宽广、壮丽和豪迈的情感。
4. 表达感受(15分钟)请学生用画笔和颜色,自由描绘他们对音乐《阿尔卑斯山》的感受和联想。
5. 分享感受(10分钟)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对音乐《阿尔卑斯山》的感受和联想,并互相交流。
6. 总结(5分钟)通过讨论和总结,总结学生对音乐《阿尔卑斯山》的感受和对大自然的理解,强化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收集更多有关阿尔卑斯山的资料,了解更多有关阿尔卑斯山的美丽和神奇。
-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创作音乐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七、作业布置请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阿尔卑斯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短文、或创作一首小诗、或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体验和情感。
八、教学反思通过这节音乐课,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阿尔卑斯山》,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和大自然的感受。
课堂上的学习氛围积极,学生踊跃参与。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欢乐节奏》优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欢乐节
奏》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节奏以及节奏对音乐的重要性。
2. 能够听辨不同的节奏,并进行模仿。
3. 能够用乐器演奏简单的节奏。
二、教学准备
1. 课本《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
2. 音乐器具,如鼓、铃铛等。
三、教学过程
导入
- 利用音乐随机播放器播放几段不同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节奏给人们带来的感觉。
-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节奏的理解和感受。
探究
1. 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节奏,以及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些常见的节奏模式,并进行模仿。
实践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并根据老师指导的节奏模式演奏。
2. 对于表现出色的小组,可以请他们进行小型表演,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节奏演奏。
拓展
- 鼓励学生在家里练节奏,可以利用家中常见的物品进行简单的打击演奏。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
2. 小组表演和个别演奏的评价。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了节奏的存在,并培养了他们对节奏的理解和模仿能力。
下节课可以继续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乐谱演奏节奏。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小学音乐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小学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合唱
第一课合唱的基本功
本节课主要讲解合唱团队演唱的基本要素,包括节拍、节奏、
调式、和声。
并通过练营造整齐鲜明的唱词、轻松自然的演唱效果。
第二课合唱的基本技巧
本节课主要讲解合唱技巧的具体应用,如气息控制、喉部保护
等技巧。
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第二单元器乐
第三课乐器的认识和分类
本节课主要介绍器乐的种类和分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
乐器,并明确其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与定位。
第四课钢琴的基本演奏技巧
本节课主要讲解钢琴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手型、指法等,并通过示范演奏,让学生深入研究。
第五课民族乐器
本节课汇集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介绍和演奏,包括笛子、琵琶、二胡等。
通过鉴赏和演奏,让学生感受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
第三单元音乐文化
第六课音乐与诗歌
本节课主要讲解音乐和诗歌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理解音乐表情对于诗歌表达的助力,同时结合经典诗歌进行演唱和表演。
第七课音乐与舞蹈
本节课主要讲解音乐和舞蹈之间的联系,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舞蹈和舞曲,帮助学生把握舞蹈与音乐的配合关系,制造出更加激情洋溢的表演效果。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爱满人间《爱星满天》-人教新课标(2023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爱星满天》这首歌的基本概念、传递的情感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首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传递关爱,让爱充满人间。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另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让我深感他们在开放性问题上的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提升空间。作为教师,我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适时的问题和反馈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鼓励学生们提出疑问,很高兴看到他们敢于提问,这表明他们对知识有着探求的渴望。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保持这种开放和互动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关爱他人相关的实际问题。
2.歌曲学唱: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一起学唱《爱星满天》。通过合唱,体验团队协作和音乐带来的快乐。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合唱成果。
(四主题:学生将围绕“关爱他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合唱技巧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合唱意识,掌握合唱中的和谐与平衡,提升集体演唱效果。
2.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音准把握:特别是高音区的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音准控制是难点,需要教师通过反复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准确掌握。
2023年新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3单元教案
2023年新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1-3单元教案单元1:音乐艺术的魅力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艺术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音乐艺术的分类和表演形式。
3. 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音乐艺术的定义和特点。
2. 音乐艺术的分类和表演形式。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音乐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
2.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音乐艺术的定义和特点。
3. 教学:介绍音乐艺术的分类和表演形式,并展示相关的音乐作品。
4. 练:让学生分组进行音乐艺术表演,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表现能力。
5. 总结:复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概括音乐艺术的定义和特点。
单元2: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一、教学目标1. 区分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
2. 了解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的特点和表演形式。
3. 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区别及特点。
2. 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的表演形式。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播放一段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并区分两者的差异。
2. 引导:讨论学生对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3. 教学:介绍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的特点和表演形式,并展示相关的音乐作品。
4. 练: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的欣赏和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流行音乐和传统音乐的区别及特点。
单元3:音乐与人的情感表达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2. 掌握音乐表达人的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表达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音乐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2. 音乐表达人的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对情感的表达作用。
2. 引导:讨论学生对音乐与情感表达的认识和体验。
3. 教学:介绍音乐表达人的情感的方法和技巧,并展示相关的音乐作品。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唱歌《感恩的心》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唱歌《感恩的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歌曲《感恩的心》的歌词和旋律。
2.学习和掌握歌曲中的重点节奏和唱法。
3.通过音乐欣赏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之情。
4.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表演中感受歌曲的内涵并提高演唱技巧。
5.课堂评价及反馈,指导学生自省及互相比拼提升。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情感引导:播放一段关于感恩的视频或讲述一个感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2.提问引导: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心中感激的人和事,让他们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
第二步:学习歌词与旋律1.歌词学习:o教师先朗读歌词,让学生注意听歌词的发音和韵律。
o学生跟读歌词,并尝试背诵。
o分组朗诵,评比哪组最能表现出歌曲中的情感。
2.旋律学习:o教师先演奏或播放歌曲旋律,让学生熟悉整体旋律。
o分段教授旋律,学生跟唱。
o学生尝试独立演唱旋律,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纠正。
第三步:重点节奏与唱法学习1.节奏练习: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进行专门的练习,例如附点节奏、切分音等。
2.唱法指导:o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
o针对歌曲中的高音、低音或长音部分进行专门的练习和指导。
第四步:音乐欣赏与情感激发1.欣赏原曲:播放原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演唱者的表达。
2.情感分享:学生分享听完歌曲后的感受,进一步激发他们内心的感恩之情。
第五步:实践活动与演唱技巧提升1.小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互相纠正发音和节奏。
2.角色扮演:鼓励学生通过表情、动作和声音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3.模拟表演:小组内进行模拟表演,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第六步:课堂评价与反馈1.学生自评: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互评与讨论: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技巧。
3.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并提出进一步的提升建议。
三、教学意义通过学习《感恩的心》这首歌曲,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掌握了重点节奏和唱法,还能够在实际表演中感受歌曲的内涵并提高演唱技巧。
(完整版)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感恩的心》2.欣赏《欢乐颂》3.学唱歌曲《爱的人间》4.欣赏《爱之梦》《爱的罗曼斯》《爱星满天》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恩的心》《爱的人间》等歌乐曲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父母、老师和身边所有人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团结友爱,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歌乐曲中感受爱,能主动认真地参与学唱、欣赏、表达音乐的学习活动中,能够领会旋律、节奏、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能够从音乐的角度分析、理解歌曲。
3.知识与技能:能深情地演唱《感恩的心》《爱的人间》,并能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简单手语,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能静心欣赏乐曲,记忆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能深情地演唱《感恩的心》《爱的人间》,体会歌曲的情感。
能静心欣赏以“爱”为主题的乐曲,记忆音乐主题。
教学准备:钢琴音响资料教师手语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课型:新授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歌曲《感恩的心》一、导入: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以此导入课堂,并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为什么这么伟大。
二、学习歌曲:1、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师:《感恩的心》特别感动人,下面同学们认真听歌曲范唱。
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2、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准确,那要想学会这首歌曲,我们就要掌握它的节奏。
你发现了这首歌曲的开头与以前歌曲的开头有什么不同?(老师讲解弱起拍,前三拍半空着不唱,同学们在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请学生跟着跟老师一起来按节奏朗诵歌词。
3、唱旋律。
听老师弹琴,学生用“la”来模唱歌曲的旋律。
4、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5、有感情的演唱。
三、学习手语: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四、学生表演一边唱歌一边作手语。
也许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
2023春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023春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目标:本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乐器的分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以及通过合作创作一首简单的乐曲。
教学内容:1. 乐器的分类和特点:介绍常见的乐器分类,如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等,并简单介绍各类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
2. 音乐欣赏:选择几首简单的乐曲,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来了解不同乐器的声音和特点。
3. 合作创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根据自己对乐器的了解和欣赏的经验,合作创作一首简单的乐曲。
教学活动:1. 乐器分类探究:教师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解释,引导学生了解乐器的分类和特点,可以结合音乐欣赏,让学生听到不同乐器的声音。
2. 音乐欣赏分析:教师选择几首简单的乐曲,与学生一起欣赏和分析各类乐器的声音和特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感受和收获。
3. 合作创作乐曲: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乐器分类或一个特定的乐器作为基础,进行合作创作一首简单的乐曲。
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乐曲的节奏、旋律等元素,并协助他们组织演奏和展示。
教学评价:1. 学生的乐器分类和特点掌握情况: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乐器分类及特点的理解。
2. 音乐欣赏分析能力:教师通过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表现和分析结果来评价他们对乐器声音和特点的理解。
3. 合作创作乐曲的成果和表演:教师观察小组合作的过程和演奏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创作和合作能力。
总结: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将了解乐器的分类和特点,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并通过合作创作乐曲,提升他们的音乐表演和创造力。
这将为他们今后的音乐学习和参与音乐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年级下册音乐(人教PEP)Unit1复习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人教PEP)Unit1复习教案目的此教案旨在帮助六年级学生复音乐课程中的Unit 1内容。
通过本次复,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研究音乐的基本符号和乐谱阅读;- 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节拍;- 学会合唱基本歌曲。
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在本节课中,学生将研究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理解:- 解释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传达情感和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讨论一些常见的音乐类型,如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
2. 乐谱阅读本节课的重点是教授学生如何阅读乐谱。
可以使用简单的节奏乐谱,让学生进行以下练:- 辨认和理解乐谱上的音符符号;- 研究简单的乐谱记号,如音高和音长;- 给学生提供一段简短的乐谱,让他们阅读并演奏。
3. 音乐节奏和节拍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会感知和演奏基本的音乐节奏和节拍。
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教授学生如何数拍子和节奏的基本单位;- 引导学生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感知和模仿不同的音乐节奏;-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演奏简单的节奏乐曲。
4. 合唱基本歌曲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合唱的兴趣和能力,可以选择一首简单易学的合唱歌曲进行教学和演练:- 选取一首旋律简单、内容生动的歌曲;- 教授学生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并逐步提高节奏和和声的难度。
教学活动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可以进行以下教学活动:1. 音乐基础知识讲解和小组讨论;2. 乐谱阅读练,学生分组进行乐谱演奏;3. 教授音乐节奏和节拍的基本知识,学生进行模仿和演奏练;4. 使用合唱歌曲进行演唱练,学生逐步提高和声和节奏。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采取以下评估方法:- 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表达;- 乐谱阅读练的准确性和技巧;- 音乐节奏和节拍的演奏表现;- 合唱歌曲的演唱质量和合作表现。
参考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可以准备以下参考资源:- 音乐课本和教辅材料;- 简单的乐谱和节奏练;- 合唱歌曲的歌词和伴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欢乐曲》优质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欢乐曲》
优质教案
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欢乐曲的特点,能够欣赏和演奏
《欢乐曲》。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好《欢乐曲》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 打印好《欢乐曲》的乐谱
- 音乐器材:钢琴或其他乐器
- 小组活动的准备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教师用音乐播放器播放《欢乐曲》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
乐氛围。
-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首曲子有什么特点?”鼓励学生用自
己的语言表达。
2. 欣赏乐曲(10分钟)
- 教师再次播放《欢乐曲》,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注意其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3. 研究乐谱(15分钟)
- 教师发放《欢乐曲》的乐谱,向学生讲解乐谱的基本符号和记号的含义,并示范演奏。
- 引导学生跟随乐谱,分段研究演奏《欢乐曲》。
4. 小组活动(20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位代表演奏《欢乐曲》。
-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协作,互相帮助提高演奏技巧。
- 教师定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 演奏展示(10分钟)
- 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演奏展示。
- 学生可以表演自己的创意或自由发挥乐曲的演奏方式。
6. 总结(5分钟)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乐曲《欢乐曲》的演奏体验和感受。
- 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评价。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欢乐曲的特点,通过欣赏和
演奏《欢乐曲》,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乐器演奏的兴趣。
小组活动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
表达能力。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1单元《游子吟》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游子吟》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歌曲的情感体验非常投入,他们能够较好地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和母爱。在讲授音准、节奏和合唱技巧时,虽然部分学生在这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但通过反复练习和个别指导,他们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情感表达:歌曲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学生需要理解并传达这种情感,使演唱具有感染力。
-歌曲背景:了解《பைடு நூலகம்子吟》的文化背景,理解其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
-合唱技巧:学习合唱中的声部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举例解释:
-音准与节奏: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升降调、附点节奏等,如歌曲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句,要求学生准确唱出附点节奏,保持音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一突破,确保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理解透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游子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离开过家,思念过亲人?”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游子吟》所表达的亲情与思乡之情。
-情感表达:通过分析歌词,引导学生体会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如“母爱无所报,人生有几何”句,要求学生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演唱。
-歌曲背景:讲解《游子吟》的创作背景,如作者孟郊的生平及其创作意图,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佤族的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男子多缠黑色包头,着黑色短衣和宽脚裤。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贯头衣,下着筒裙,佩戴银或竹篾制成的头箍、项圈、项链、腰箍、手镯等首饰
2、通过听、讲、敲等形式,感知、体验民族鼓乐丰富的节奏美,意境美。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钢琴、光盘
教学设计
亮点解读(设计思路)
一、导入
课前播放民族打击乐合奏《丰收锣鼓》
设问:你听到了什么乐器?
二、初识“鼓乐”
1、说一说
师:“鼓”是打击乐器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自产生以来,一直作用于人的生活,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民族的精神,汉语中与“鼓”有关的成语和词语很多。
(1)生边唱边拍节奏
(2)师领唱,生和
师小结:鼓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它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
第5课时
分课时
目标
1、引导学生能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
2、通过参与模仿敲击非洲鼓的节奏,体会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体验和感受非洲“鼓”的艺术魅力。
请几位学生快速说出有关“鼓”的成语或词语。
2、看一看
师:鼓的种类繁多,能叫出名字的就有上百种,你能说出这些鼓的名字吗?
学生:看图片说出认识的鼓的名称。
(堂鼓、八角鼓、战鼓、长鼓、象脚鼓、板鼓、太平鼓……)
三、感受“鼓乐文化”
1、设问: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或听到过鼓乐的演奏?
学生: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扬州市江都区塘头小学音乐学科备课用纸
课题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
主备
时间
2015.3
执教
班级
六()
教学
目标
1、学生在欣赏《滚核桃》、《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巴鲁瓦》。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以撒哈拉沙漠为界分为北非和南非。北非的音乐深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几乎可以说完全阿拉伯化了。所以,今天我们这节课所讲非洲音乐指的是南非——黑非洲,也就是依然保存着自己传统风格的非洲本土的各种黑人音乐。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非洲人独特的生活习性和劳动方式,在茂密的森林里,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鼓声——
1、教师模拟非洲鼓敲击一段节奏,学生猜一猜会是什么用途?
3、复听歌曲
分析歌曲结构:歌曲分两个部分,在音乐中称作为——单二部曲式
说说两段在节奏、旋律、力度上有何不同?
4、再听第三遍
说一说歌曲中的难点并解决,找一找你最喜欢的乐句学一学
5、用”lu”哼唱歌曲旋律,逐句解决难点。
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7、哼唱歌词。
三、拓展活动:
学生活动
(一):待歌曲熟悉后,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RE DO SOL”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传递信息、驱逐野兽。过去,当奴隶贩子捕捉黑人的时候,非洲人就是通过鼓语通知人们迅速逃离,使奴隶贩子一无所获)
师:其实,鼓的功能在非洲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用于音乐外,还有我们刚才所说的能够传递语言和信息——这就是非洲独具特色的会说话的鼓。
2、远在电报电话发明之前,非洲人就已经利用不同的音调来传讯了,在清晨、傍晚比较安静的时刻,鼓声可以传到很远,鼓手们一个接一个重复鼓声,这样可以用惊人的速度准确的传话。
2、教师播放几段民族鼓乐的音乐片段,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进行分析、观察、比较,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鼓乐特点,感受鼓乐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
四、绛州鼓乐《滚核桃》
(1)再来欣赏一段鼓乐,听听与刚才的苏南吹打有什么不同?你能猜一猜它表现了什么吗?
学生欣赏第一遍,分析乐曲——表现了农民秋收时节在房顶晾晒核桃的情景以及他们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2)师简介:
《滚核桃》集中了“花敲鼓”的精华,表现秋收时节,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农民摘回核桃,置于房顶晾晒的场面。表演时,演员们的击鼓云运用了磕、擦、搓、挑、撩、敲、碰等“花敲鼓”击奏法,变化多端,繁简有序,质朴而不失优美,好似核桃干熟之后,风吹自落,沿坡而下,坠地有声,乒乓作响,听来情趣盎然,绕有风味,将农民欢庆丰收时喜悦的心情表现的活灵活现。
亮点解读(设计思路)
一、师生问好:
二、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三、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1、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说一说对歌曲的最初感受:歌曲活泼欢快,节奏紧密。
2、《敲起我的小木鼓》这首歌曲表达了佤族少年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你了解佤族吗?
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
学生:再次欣赏,说说你听出了哪些击奏方法?乐曲分几个部分?
学生创造——分小组尝试击鼓表现下列主题:滚板栗舞龙舟(每小组可任选其一)
想一想,你还能用鼓来表现什么情景,试着做一做。
3、师生小结:说说鼓的作用和意义。
第3课时
分课时
目标
1、引导学生能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
二、认识非洲,初步感受非洲文化
学生活动:
(一)说一说
师:你对非洲有些怎样的印象呢?
学生简单介绍,教师即时补充。
1、早期的非洲史是一部充斥着奴隶贸易的血腥史,不计其数的奴隶被抓获,然后被运到美国。
2、南非物产富饶,黄金储量占全世界一半,其他金属储量居世界之首。
3、原始森林、非洲黑奴……
三、体验鼓语
师:你知道非洲分几个区域吗?
课时总数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分课时
目标
1.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2、掌握好歌曲多变的节奏。
3、能设计简单节奏,为歌曲伴奏
4、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钢琴、光盘
教学设计
聆听一段鼓的语言,请学生展开想象,猜一猜“会说话的鼓”说了些什么?
第4课时
分课时
目标
1、通过多媒体资料,了解有关民族打击乐器鼓的相关知识。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钢琴、光盘
教学设计
亮点解读(设计思路)
一、欣赏《非洲鼓魂》(选段)
(一般非洲鼓语只有鼓手才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即使你会说鲍勒语,你也无法理解,大家都严守秘密,所以这有限的信息就显得非常珍贵而有权威性)
2、按教材中的节奏谱练习“跺脚”、“击掌”。
3、反复跟随录音模唱歌曲,边唱边按节奏跺脚、击掌。
二、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进一步说明非洲音乐节奏对摇滚乐、爵士乐的影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二):用小鼓模仿老师所奏的节奏,并说说它是歌曲中的哪一句?
(三):选择歌曲中的一句用小鼓拍击节奏,让同学听辨。
四:巩固歌曲
1、有感情演唱歌曲
2、用小鼓敲击节奏XXX XXXX | XX XX|,为歌曲伴奏。
七、小结、师生再见
第2课时
分课时
目标
1、初步了解民族鼓乐丰富的表现功能,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3、通过对非洲鼓语文化的探索和学习,让学生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劳动的联系,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准备
钢琴、光盘
教学设计
亮点解读(设计思路)
一、学唱非洲民歌《咿哟勒拉》
1、欣赏歌曲《咿哟勒拉》说一说歌曲唱了些什么?你仿佛能看到些什么?
师:“咿哟勒拉”是刚果民歌中的衬词,本身没有具体含义。歌曲的显著特点是节奏极其丰富,让我们能仿佛感受到非洲丛林里欢腾、激越的歌声和鼓声。
X X X X | X 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 ||
XXXX X X | XXXX X X ||
XXXX X XX| XXXX X XX||
二、学生活动五:唱一唱、敲一敲
1、再看一段鼓的录像,有何特点?(里面有一人领唱,众人随和的歌曲)
师出示旋律——
2、6 2 — | 1 1 1 5 6 — |
Wa wa wei siko laI ko
1、学生活动四:打一打
2、欣赏一段击鼓录像
A、请学生找出中间印象最深的节奏型。
(鼓手根据指挥的动作击鼓,——非洲人学鼓师傅一般不作示范,他只是唱,或者用肢体动作指挥,而你就用鼓把它敲出来)
B、跟随录像一起击鼓。分组练习,再依次加入练习。体会其激烈的鼓点和热情奔放的复杂的多声部节奏。
X X | X X ||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击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重点
难点
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学情分析
本单元以“鼓乐传情”为题,汇集了若干与“鼓”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演唱、创编等音乐活动,初步接触和了解中国和非洲的鼓乐文化,激起学生对鼓乐文化的兴趣。
2、通过参与模仿敲击非洲鼓的节奏,体会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体验和感受非洲“鼓”的艺术魅力。
3、通过对非洲鼓语文化的探索和学习,让学生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劳动的联系,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