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摘要: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感受,丰富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功能化学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设备的普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中学课堂教学不再是一种设想和研讨,而是实实在在在课堂上的应用。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介入了教师们的备课、上课和教学研究中,教师对应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的认识不断提高,逐步建立了新的教学理念。
在备课时,有针对性地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教案库、互联网各网站提供的资源库和计算机教学软件库中的资源,设计教案,选择相应资源组织课堂教学,以提高备课质量。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功能
1.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并引起学生的注意。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前提。
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电脑信息生动地展示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客观地演示错综复杂的化学变化,形象地演示变化多端的化学现象,动态地演示结构精巧的化学仪器装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化学的浓厚兴趣,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2.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把静态事物动态化,微观问题宏观化,抽象问题形象化。
它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运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要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化学研究领域中物质运动的规律,对于某些物质的微观运动和变化规律,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的,而借助电脑信息的动画模拟手段,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从而对化学变化的本质一目了然。
可以动态地,对比地演示一些化学现象,可以有效地展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节反应快慢,为学生进行观察和思维提供时间和空间。
3.利用电脑信息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电脑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过程的应用,使得化学教学过程图,文,声并茂,信息传播量大,速度快,形象,直观而富感染力,加之多种教学组织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各种感知器官密切配合运作,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效率,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处于教育优势中;使学生在各种声像素材的感染下,与教育者达到情感共鸣,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同时,它还使各种风格的教师都有优化自己的教学系统的途径,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4.电脑信息的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作用于学生,可以同时调动视,听,说等多种感官,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体系,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
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
电脑信息的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
二、如何在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
在教学实践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教师要合理正确地把信息技术整合入课堂教学,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三方面:
1.分析教材,合理整合
在信息技术辅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大力加强课前的备课工作。
只有课前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下的备课不应只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查看国内外的教学信息,或者选用市场上出售的教学软件,而更应注重分析教材,研究教材,充分优化教学的过程,创设情景,剖析机理与难点,做到信息技术运用的有的放矢,实现课堂的优化组合。
例如在讲述“电子云”这一概念时学生很难理解h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如何形成“云”。
就这一问题我们利用网上找到的flash制作的小积件模拟电子云的概念。
创设学习情景,向学生展示一个神奇、变化的世界,激发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浓厚兴趣。
2.加强互动,优化设计
现在课堂教学中的主流课件都是使用微软公司的power point
软件,虽然此软件具有易于掌握、操作简单、便于创作等优点,但用久之后会感到,仅使用powerpoint本身所具有的操作功能,制作出的课件,就象用模具铸造工件一样,比较单一,在教学过程中
缺乏灵活性,只能按照既定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无法应对教学中的突发情况,在师生交流中缺乏互动性,教师成了“放映员”,失掉了“主导者”的地位;学生成了“观众”,丧失了“主体者”的地位。
对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掘教学设计软件的潜力,扩大课件的应用范围,比如在课件制作上可以避免采用剧本式的单线流程设计,充分利用powerpoint在编辑模式中可以将编辑对象自由拖动的特点,加入一些教学互动设计,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对一些找规律,分类别的知识点的教学,加入一些教学互动小游戏,采用灵活切换于幻灯片模式与编辑模式的方法,让学生上台拖动图表,进行一些分类别、找规律、连线相互配对的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些课件的设计制作充分优化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剖析机理与难点,做到信息技术的运用有的放矢,实现课堂的优化组合。
此外,为学生展示科普性的视频可以使教学理论联系生产实际,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某些高危险、高毒性的实验也可以适当用视频来展示,以降低对师生的危害。
3.重视参与,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学习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受到充分的尊重。
新课程标准中化学教学活动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调控下进行并逐步走向自主学习的学习活动。
信息技术与化学自主学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正是针对学生认知活动的这一特点,在教师指导之下,借助各种直观、具体的信息手段,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体验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实现主体地位。
对教师来说,可以利用现在发达的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优势,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进行一定程度自主学习,如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利用“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进行学习资料的收集与预习工作,由此萌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在教师提供的资料中阅读,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习对象的主体作用。
学习从属于发展。
这种学习经历将使学生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总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引入化学教学活动中。
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在给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感受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更好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化学教师必须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在不断提高本学科专业水平的同时,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卓有成效地开展现代化的化学教学,迎接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