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及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定义与分类。
输血不良反应就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可发生在输血时、输血后 24 小时内甚至输后几天至几十天发生。按发生时间可分为:即发型输血反应与迟发型输血反应;按免疫学可分为:免疫性输血反应与非免疫性输血反应;其中免疫性输血反应就是输血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反应。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有: (1)发热反应; (2)过敏反应; (3)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4)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5)输血后紫癜; (6)血小板输注无效; (7)循环负荷过重; (8)肺微血管栓塞; (9)溶血性输血反应; (10)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二、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输血过程,及时发现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
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护士应随时观察病人的情况,尤其在输血开始的5-15 分钟,护士应注意严格观察患者情况,就是否有体温升高、过敏反应、荨麻疹。输血后紫癜、休克、全身出血、血红蛋白尿、少尿或无尿等,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
一旦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应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立即通知值班医师与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与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发生怀疑溶血性输血反应或细菌污染输血反应后,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积极治疗抢救;同时抽取病人血样 5ml(1ml 用 EDTA 抗凝,4ml 不抗凝)连同血袋一起送回输血科检测分析;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由血管内溶血引起,尿中含血红蛋白) 。
三、医务人员应掌握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与应急处理措施。
1、输血中或输血后病人出现皮肤痘痒伴潮红或荨麻疹就是过敏反应,多为对血浆蛋白过敏。处理方法就是:停止输血,口服或肌注抗组胺药物,必要时静注地塞米松,再次输血时应选用洗涤红细胞,避免输注血浆及其成分
2、输血性发热反应一旦发生,立即停止输血并及时给予非那根或地塞米松可使临床症状迅速得到缓解。
3、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病人出现寒战、高热、腰部疼痛、面色发红、尿呈酱油色或葡萄色;或在全身麻醉状态下,手术视野过度渗血或出血不止,病人发生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均应考虑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可能。应立即停止输血、抗休克、防止 DIC、保护肾功能。根据病情对症治疗、扩容;使用小剂量的多巴胺、利尿改善肾脏供血,避免用强烈收缩肾血管的升压药;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必要时,在溶血反应发生后
5-7 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4、短时间输入大量血液或输血速度过快,超过病人心脏的负荷能力,导致心力衰竭或急性肺水肿。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路;高压吸氧(氧气通过
30%~50%乙醇更佳) ;速效利尿剂;强心药物(如西地兰) ;镇静剂(可用不啡) ;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或酚妥拉明慢速静滴) ;氨茶碱;肾上腺皮质激素;双下肢下垂,结扎止血带,减少静脉回流,5~10 分钟轮流放松止血带。
5、对于必须继续输血的患者,应在排除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后选用相配合的血液输注,如经不规则抗体筛选、白细胞抗体的交叉配合试验等的血液,或选用特殊制备的血液成分,如去白细胞血液成分、洗涤红细胞、辐照血液等。
6、对有输血不良反应的病例,医护人员应在病历上认真做好治疗与抢救记录。对于严重不良反应应由输血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输血评估会,并将评估意见转报采供血机构 (市中心血站)
。
四、医务人员应掌握发生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不包括风疹与循环超负荷) 的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迅速成立抢救与特护小组积极抢救;同时抽取病人血连同血袋一起送回输血科检测分析、调查原因;留取反应后第一次尿送检,以便快速诊断与及早救治;密切注意观察与记录尿色与尿量,若随后出现葡萄酒色或酱油色血红蛋白尿,或报告有血型错误或血浆呈红色,应尽快采取抗休克与保护肾功能措施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必要时紧急换血;若报告血液涂片发现细菌,病人高热、有中毒性休克征象,应尽早采取抗休克措施与静脉滴注大剂量高效抗生素,病情严重者,可考虑换血。
五、输血科应当按照以下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进一步确定就是否发生了溶血性输血反应。
1、患者与血袋标签,确认输给患者的血就是与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的血。
2、查瞧床旁与实验室所有记录,就是否可能将患者或血源弄错。
3、肉眼观察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血清或血浆就是否溶血。如果可能,该标本应与受血者输血前的标本进行比较。
4、用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5、抗体筛选,抗体鉴定;
6、患者输血前标本 Rh 血型(尤其 D、E)鉴定;
7、ABO 定型要采用抗、抗 B 血清,要同时作正、反定型。
8、患者输血后血标本与剩余血涂片检查与细菌培养。输血后献血员与受血者标本应依法至少保存 7 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输血科主任负责解释上述试验结果并永久记录到受血者的临床病历中。
六、输血不良反应的上报及管理措施。
1、临床输血出现不良反应与发生输血相关疾病时,相关科室医师应详细记录输血反应反馈卡后送输血科,并及时调查处理。
2、当输血反应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血液成分管理不当等系统问题时,输血科主任应积极参与解决。
3、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并向负责供血的市中心血站反馈;医务处必须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反馈,要求达到 100%。
4、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应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制定对策,不断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水平。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
【应急预案】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怀疑溶血等严重输血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往血库按有关流程对输血器材进行封存【处理流程】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 遵医嘱给药→ 严密观察并记录→填写输血反映报告单→上报输血科→怀疑严重反映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采供血机构、医患三方封存实物→输血器具封存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