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主题

合集下载

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的主题
《》是唐代诗人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该诗对后世诸多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恨歌》的主题:(1)爱情说,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情;(2)讽喻批判说,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

(3)双重主题,在的'前半部分批判的意味比较明显,后半部分中诗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远远大于批判.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极浓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对叙事诗的一大发展创造。

(1)诗人对安史之乱、马嵬之变、平乱回京这些历史事件没有具体展开描写,只是作为抒情的桥梁,一笔带过,而将大量笔墨集中在铺写玄宗对贵妃的苦苦思恋上,写的缠绵悱恻,动人心魄。

(2)人物十分单纯,诗中着力塑造的是李、杨两个人物形象,而且主要是通过心理刻画完成的。

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不仅成功的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有效地推动了悲剧故事的发展。

(3)诗人把人物语言与作者语言融合在一起,运用虚构和想象来发展情节和塑造人物,并以优美的语言创造意境,成为古代长篇叙事歌行中的绝唱。

艺术特色要点: (1)情、景、理的完美结合结构。

(2)语言方面,音节和谐,句式散结合。

(3)主客问答的形式及其作用。

人生启示要点:人的悲剧性命运及以庄禅思想为依托对这种命运的超越,对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愉悦的追求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水**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长恨歌》双重及多重主题说辨证

《长恨歌》双重及多重主题说辨证

《长恨歌》双重及多重主题说辨证《长恨歌》双重及多重主题说辨证《长恨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由白居易所作。

他以诗歌的形式,描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事件。

这首诗作以其复杂深刻的情感维度以及艺术表现力,引发了广泛的研究讨论和评论。

本文将从辩证的角度分析《长恨歌》的双重及多重主题。

首先,从情感角度看,《长恨歌》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诗中描绘了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

同时,白居易也将杨贵妃的不幸命运写入《长恨歌》之中,表达了他对杨贵妃遭遇病痛、被迫离京的同情和愧疚之情。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情感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从政治角度看,《长恨歌》反映了当时唐朝政治的黑暗及宫廷斗争。

诗中揭示了宦官专权带来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唐玄宗被描绘为一个沉迷于淫乐、纵欲放纵的皇帝,对政务不重视,导致朝政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白居易批评和揭示了宦官集团在政治上的腐败和权力滥用,表达了对官僚制度的抨击和对统治者的警示。

此外,从历史意义角度看,《长恨歌》也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

诗作描绘了暴风雨前的宁静与之后的风波动荡,反映了当时政治的不稳定和社会的动荡。

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大量的历史细节,如描写幽冤泉、女儿墙等具体场景。

这些历史描写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对了解唐朝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长恨歌》是一首具有双重及多重主题的文学作品。

通过情感、政治和历史的透视,诗人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与当时政治的黑暗以及历史的动荡相交织,展现了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政治背景。

这使得《长恨歌》成为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作品。

然而,在解读《长恨歌》时,也需要保持辩证的思维,避免过分夸大其中某一方面的意义。

诗作中的情感描写并非仅仅是对爱情的赞美,而是更多地反映了政治和历史的背景。

同样,诗歌描写的政治和历史事件也不是单纯的抨击,而是带有情感和个体的表达。

论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性

论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性

论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性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一首名作,它不仅代表了白居易自己的心声,而且也把当时许多爱国之士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长恨歌体现了双重性,既有悲痛,又有希望;既有忧伤,又有
希冀;既有绝望,又有坚持。

诗中开篇,就以悲戚的语气为人们形象地表达了中国守护古国家王朝的种种不易,二十四桥春晓夜,太行、泰山,“更非一日之寒”,令人回想“十八盘”伊始的凄美情景。

在描写古
老传统的同时,白居易的悲痛也不绝于耳,他深知皇国的一晃,軍士的痛情,连天也暗淡;而另一方面,他用“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思绪表达了对国家的坚定抗争的信念,无论见到多
么凄凉的老实和黑暗,他都没有失去坚持应有的坚决意志和希望。

长恨歌虽然悲伤,但令人深受感动的是它兼具悲痛和希冀的双重性。

一方面,它尊重了古老传统,并把痛楚放进它里面,这里面激荡着战士的拼爱国情;另一方面,它也将希冀融
入其中,它里面闪烁着中华民族的强大而无畏的精神意志,激发着人们奋力拼搏的热情和
梦想,唤起大家一起奋斗实现共同愿望的坚定信念。

正是因为它具有悲伤和希望并存的双重性,长恨歌得以深深打动着无数人的心,也激起了
无数爱国者为恢复祖国大业而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令其中所体现的双重性和千百年之久
仍让历史学者和文学家们探讨不息。

论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性

论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性

论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性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主要作品之一,也是流传最广的抒情诗歌。

诗歌写出一个男子爱上
一个女子,但两人未能在一起,男子深深长期地痛苦憔悴,两人彼此痴恋却终究无奈。


歌具有一定的双重性,表达着充满伤感的思念与哀恸。

从一般角度来看,《长恨歌》中充斥着对爱情的痴恋、思索、憔悴以及幻梦破灭的遗憾与
悲痛,这些都是大多数人的共同情绪,读者可以很好的感受到其中的双重性。

诗人将最真实的感受通过一种双重性的语言形式抒发了出来,这样可以使读者更好地把握到爱情的变化性,更多的感受到痛苦和焦虑等情绪,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碎和不舍这种双重情绪,这使
得本诗歌拥有一种独特的双重性,令人思索不尽。

从文质角度看,《长恨歌》用词妙句地表达了文质双重性。

诗中充满着伤感而安宁的情感,充满着疑惑而强烈的憧憬。

有些地方诗人写的很伤感,表达的情感刚好夹击在疑惑之间,
有些地方又把伤感和疑惑结合起来,表达出爱情的复杂与现实。

“不能真相知,恨不浩然”,用“恨”两个字凝结了双重情绪,这样的描写神魄逼人,让人难以忘怀。

总之,白居易的《长恨歌》充满了双重性,表达出伤感而深沉的情感,这种双重性体现在诗中情感、文质以及用字等方面,使读者可以更充分地理解和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深切的思念和伤情痛愁,同时有助于唤起读者的某种情感共鸣,激发信仰和希望。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长恨歌》主题思想
其一为爱情主题。

是颂扬李杨的爱情诗作。

并肯定他们对爱情的真挚与执著;
其二为政治主题说。

认为诗的重点在于讽喻,在于揭露“汉皇重色思倾国”必然带来的“绵绵长恨”,谴责唐明皇荒淫导致安史之乱以垂诫后世君主;
其三为双重主题说。

认为它是揭露与歌颂统一,讽谕和同情交织,既洒一掬同情泪,又责失政遗恨。

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长恨歌》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

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

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

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

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

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长恨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试析长恨歌的双重主题矛盾

试析长恨歌的双重主题矛盾

试析长恨歌的双重主题矛盾《长恨歌》是白居易成功作品之一,几千年来古今传诵。

诗歌语言通俗易懂,以“长恨”为主线,恨是长恨。

《长恨歌》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时诗人35岁,与友人游玩由景而发,此时期诗人作品多以嘲讽诗为主。

诗人又是以嘲讽的想法,批判君王荒淫误国带来的政治悲剧。

《长恨歌》应从对政治的嘲讽和爱情的歌颂双重主题矛盾分析。

诗人通过直接叙述,直接抒情,借景抒情,让读者从他笔下诗化的一个个小故事,进行揣摩,回味,感受。

全诗分四层分析,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尽日君王看不足”,以“重色”开头,诗中首句奠定了诗的悲剧气氛,统领全诗的“恨”。

在武惠妃病逝后,玄宗寂寞空虚,杨玉环与唐玄宗华清池的相遇,“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两人似乎就相见恨晚。

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两人两情相悦,上演的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铺垫了之后政治社会的衰败。

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安史之乱爆发,“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玄宗逃难,“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禁卫军叛变,被迫赐死贵妃,“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此层诗人有意淡化了唐玄宗荒淫误国引发的安史之乱,而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带给读者悲剧气氛的感染高于历史的理性批判。

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杨贵妃死后,唐玄宗蜀中路上只有“风萧索”,“日色薄”,蜀山依然青,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唯有肠短声。

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

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

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

诗人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引导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篇久为传诵的千古绝作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部经典之作的主题思想吧。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长恨歌》的主题(1)爱情说,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情;(2)讽喻批判说,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

(3)双重主题,在诗歌的前半部分批判的意味比较明显,后半部分中诗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远远大于批判.长恨歌主题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被授周至县尉,当时,他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纪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陈鸿为此诗撰写了一篇《长恨歌传》。

《长恨歌》以其标格卓异的风姿赢得了古今无数的读者,甚至当时长安妓n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①,不仅是作者的自我肯定,也道出了众多读者的心声。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

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题说。

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

此外,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

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的主题:〔1〕爱情说,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情;〔2〕讽喻批判说,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

〔3〕双重主题,在诗歌的前半局部批判的意味比拟明显,后半局部中诗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远远大于批判。

长恨歌唐代: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荣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缺乏。

渔阳鼙煽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引导语:《长恨歌》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优秀长篇叙事诗。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欢迎大家阅读!《长恨歌》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优秀长篇叙事诗。

千百年来,它一直在我国文学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芒,为人民所传诵。

但是,关于它的主题思想却一直被人们争论不休。

《长恨歌》到底表现了什么?是讽刺了统治者荒淫误国?还是歌颂了玄宗和杨妃坚贞的爱情?还是二者兼有?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对这个问题试作一探讨。

一、《长恨歌》的主题是双重的,而且是矛盾的双重主题《长恨歌》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对“汉皇”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纸醉金迷,轻歌曼舞的宫廷生活作了形象描绘,又写了“渔阳鼙鼓”动地而起后,玄宗西逃,杨妃半路惨死马嵬坡的戏剧性转折,写出了一个乐到极处而瞬间破灭的爱情悲剧,写玄宗失去杨妃后的悲悲切切,写他派遣方士四处寻找杨妃的亡魂,终于找到已化作太真仙人的杨妃,然后全力渲染两人之间难以忘怀,无法排遣的深切思念,表现了他们之间坚贞的生死不渝的爱情。

通过以上的描写,一方面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逸纵色,荒淫误国进行了十分尖锐的讽喻揭露,另一方面对于既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这场悲剧牺牲者的玄宗和杨妃二人给予了深深的同情,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调,把这段宫闱艳史美化为真挚爱情的颂歌。

为什么说《长恨歌》是双重主题,而且是互相矛盾的双重主题呢?我们可以通过对这首诗内容的具体分析得到答案。

首先,在这首长诗中,确有明显的讽喻内容,主要表现在诗的前部。

全诗起首第一句就是:“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这是非常重要的两句。

“汉皇”是“重色”的,整天思念“倾国”之貌的美女,可是“求”了多年仍不可得。

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年年满天下搜寻民女,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说“同时采择百余人”,这首诗后面也说了“后宫佳丽三千人”,每次选那么多,后宫美女数千,肯定都是花容月貌,可是却不能满足“汉皇”重色的欲望,仍然“思倾国”,无休止的“求”。

对长恨歌双重主题的理解

对长恨歌双重主题的理解

对长恨歌双重主题的理解一、长恨歌的故事背景长恨歌讲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

唐玄宗那时候可是皇帝,杨贵妃呢,长得超级美。

他们俩在宫廷里爱得死去活来的。

但是呢,安史之乱爆发了,这可不得了,整个国家都乱套了。

在逃跑的过程中,士兵们觉得杨贵妃是祸水,要求唐玄宗处死她,唐玄宗没办法,只能让杨贵妃自缢。

这一段爱情故事就这么被战争和政治搅得支离破碎。

二、爱情主题的体现长恨歌里爱情主题特别明显。

你看,诗里描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那真的是很深刻。

他在杨贵妃死后,“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就说晚上看着宫殿里的萤火虫飞啊飞,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灯芯都挑尽了还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杨贵妃。

这就像现在的人失恋了一样,心里空落落的,对爱人的思念都快把自己淹没了。

而且从他们之前在一起的时候,“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也能看出来他们爱得有多热烈,唐玄宗都不想去上朝了,就想跟杨贵妃腻歪在一起。

三、讽喻主题的体现这诗还有讽喻的主题。

唐玄宗作为皇帝,他太沉迷于爱情,不管国家大事了。

国家治理得乱七八糟,最后导致了安史之乱。

这就像是在警告后来的统治者,不能因为儿女私情就把国家大事给耽误了。

“汉皇重色思倾国”,这里的“汉皇”其实就是暗指唐玄宗,说他因为看重美色,结果差点把国家都给弄没了。

这就好像是在跟那些统治者说,你们可不能像唐玄宗这样,要把国家治理好,爱情虽然重要,但不能为了爱情不顾其他的一切。

四、双重主题的融合这两个主题其实是融合在一起的。

爱情主题是主线,把整个故事串起来,让我们看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动人的爱情。

而讽喻主题就像是一个隐藏的线索,在爱情故事背后,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

如果只有爱情主题,那这诗可能就只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悲剧。

但有了讽喻主题,这诗就有了更深的意义,让我们思考爱情和国家大事之间的关系。

就像我们现在生活中,也要平衡好自己的感情生活和工作学习一样。

不能因为谈恋爱就把学习成绩弄得一塌糊涂,或者因为喜欢一个人就不管自己的工作了。

浅析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主题

浅析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主题

浅析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主题浅析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主题讽喻之中见同情——浅析白居易《长恨歌》的双重主题《长恨歌》是中唐诗人白居易名垂千古的长篇叙事诗,也是我最喜欢的唐诗之一。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

一方面是由于诗歌本身的多义性和作者态度的暧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杨爱情与安史之乱的关系,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但这也丝毫不影响《长恨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对后世深远的影响。

经过仔细的研读和查阅资料之后,我认为本首诗的主题是双重的,不能简单归类为讽喻诗或爱情诗。

作者一方面站在封建统治的角度,委婉地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希望当今统治者汲取历史教训,励精图治,不要荒淫误国。

但全诗,尤其是写到安史之乱杨贵妃被缢之后,作者明显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真挚的爱情和悲惨的结局抱着同情的态度。

甚至到了诗歌后半段,同情远远压过了讽刺。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的爱情誓言和深深的悲剧气氛,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男女读者。

《长恨歌》和白居易的另外一首感伤诗《井底引银瓶》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井底引银瓶》一诗中,作者描写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少女和一青年男子一见倾心,未经父母许可,就与男子私奔结成伴侣。

婚后却饱受男方家庭歧视,“不堪主祀奉频繁”,终于陷于被遗弃又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

作者一方面站在维护封建礼教的立场,对自由婚姻加以劝阻。

毕竟在封建社会,“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另一方面,在封建礼教和爱情的冲突中,对受迫害的天真少女,作者又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并劝勉女孩子要洁身自爱,遵守习俗,避免受到封建伦理宗法的迫害。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误將身轻许人”,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直至今日仍有重大的反思意义。

有了对这首诗双重主题思想的理解,我们就能更好地解读《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历来交锋激烈的爱情说和讽喻说,其实是并不矛盾的。

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研读这首诗歌,理解它丰富的思想感情。

对长恨歌双重主题观点及理由

对长恨歌双重主题观点及理由

对长恨歌双重主题观点及理由
《长恨歌》是一首非常优美而又凄美的抒情诗,它隐喻着人们大多有
着无法突破的限制和恒久不变的憧憬,表达了一种不断孤独而坚定的
坚持。

1. 首先,《长恨歌》以爱情为主题,传达了人们在这个爱情里所承受
的无限苦难。

它夹杂着深刻的哀愁,表达出对困境无法超越的无奈,
以及苦苦挣扎无法实现的恋爱梦想。

通过主人公的无助状态,诗人传
达出一种为爱而无可奈何的痛苦。

2. 《长恨歌》还蕴含着无可奈何的诗意悲剧感。

此首诗歌让人感到无
言以对,它唤醒了他们心中对爱情、对生活等深刻的感受。

它使人对
自己无可奈苦的重压,也使人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3. 最后,《长恨歌》不仅仅强调了爱情的力量,还强调了坚强的毅力。

在人们的挣扎与坚持中,也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诗人在苦苦挣扎中,仍旧清楚的知晓彼此之间的缘分终将拉近,尽管费尽心机仍然遭到无
情的拒绝,但仍旧满怀希望的把握着未来,坚持期盼最终可以实现自
己的梦想。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长恨歌》蕴含着复杂的象征意义,把爱情里隐
藏的哀伤原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它以纯粹、写意的方式抒发出人
们对爱情和生活无比渴望和坚持的情感,启发人们勇敢面对苦难,无畏挑战,奋勇向前。

浅析《长恨歌》多重主题的原因

浅析《长恨歌》多重主题的原因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浅析《长恨歌》多重主题的原因张梦雨 西华大学摘 要:白居易的《长恨歌》主题历来都备受争议,但一直没有一个定论,而之所以产生多重主题,其背后是有原因的,本文试从《长恨歌》创作的社会背景、《长恨歌》与《长恨歌传》内容的比较、白居易本人的诗歌创作原则三方面来分析《长恨歌》产生多重主题的原因。

关键词:《长恨歌》;社会背景;《长恨歌传》;白居易作者简介:张梦雨,女,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090-02一、引言学者们一直以来主要研究的都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主题,却很少涉及到产生多重主题的原因,笔者将《长恨歌》放在它产生的时代,以及将与它有关联的作品放在一起来研究它产生多重主题的原因,而这也有利于辩证地看待《长恨歌》的主题。

二、《长恨歌》的多重主题自《长恨歌》产生以来,人们对这首诗歌的主题就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并且都有对应的论证,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一种统一的看法。

仅从诗歌内容来分析,典型的看法就有三种:第一种看法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爱情说”。

因为诗歌里的“杨家有女初长成”就掩饰了杨玉环的出身,并且诗歌着重表现了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诗歌结尾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更是再次点明了“长恨”的主题以及表明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第二种看法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讽喻说”。

因为诗歌开头便是“汉皇重色思倾国”,而这是暗指唐玄宗的荒淫怠政,再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读者看到的就是一个昏庸误国的君王,至于后半部分的内容写的是“长恨”本身,“长恨”应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恨”。

第三种看法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爱情讽喻说”,即双重主题。

正如诗的内容分为前后两部分一样,前半部分主要批判唐玄宗的“重色”误国,后半部分则是对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的歌颂。

故关于《长恨歌》的主题,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但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辨析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辨析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辨析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具有丰富主题的叙事诗,其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辨析。

以下是从几个方面对《长恨歌》主题的辨析:
1.讽谕说:根据诗中描述的汉皇重色思倾国,以及统治阶级荒淫
误国,可以认为《长恨歌》的主题在于暴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并对此进行讽刺和批评。

这种观点认为《长恨歌》是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警示。

2.爱情说:从诗中描绘的杨玉环与唐明皇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
他们在爱情中所经历的曲折与悲欢离合,可以看出《长恨歌》主题是歌颂杨玉环与唐明皇之间真挚的爱情。

这种观点强调了人性的美好和爱情的崇高。

3.双重主题说:根据诗中描绘的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以
及作者在描写中既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又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认为《长恨歌》具有双重主题。

这种观点认为,一方面是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另一方面是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警
示。

综上所述,《长恨歌》的主题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辨析。

然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长恨歌》都是一部具有深刻思考和独特艺术表达的作品,既展示了白居易作为伟大诗人的才华,又展现了其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批判。

《长恨歌》双重主题解析

《长恨歌》双重主题解析

《长恨歌》双重主题解析《长恨歌》双重主题解析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揭露了唐玄宗沉湎于歌舞酒色的昏庸形象,影射出唐朝动乱衰亡的根由,甚至红颜祸水的社会道德主题也暗含其中。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长恨歌》双重主题解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enxue)。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俗易懂。

伴随着其颠沛起伏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与感伤诗,而真正奠定了白居易在唐代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地位的还在于他两部重要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与《长恨歌》。

从这两首诗的叙述过程中,可见诗人有意将抒情因素强化,声随情起,情随事迁,升华意境烘托气氛,可谓泼墨如雨,务求尽情。

关于《长恨歌》主题问题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出现了爱情说、讽喻说和双重主题乃至泛主题等多种见解,本文拟就此略述己浅见。

说到白居易诗文的讽刺意义与政治教化,“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与元九书》)在他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皆表现出尚通俗,重写实的倾向。

在唐代掀起新乐府运动时他主张:“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

在《与元九书》中白乐天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强调为诗为文当体恤民情,补察时政,旨在“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长恨歌》开篇几句短短的叙述,已毫无遮拦地显露出诗人讽喻说教的面貌,以帝王妃子间的爱情故事作为文学题材本身就包蕴着丰富的历史寓意,何况唐玄宗又是唐朝历史兴衰转折中的.关键人物,因而在后世的品评中难脱“庸君”、“女祸”的历史道德评判。

而篇首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就道出了李隆基的昏庸与好美色,“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对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妃娇媚恃宠的姿态描摹,已暗示出红颜祸水,美人误国的后患。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将宫廷生活的浓艳风流,奢华放逸暴露无疑,“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则更是对唐明皇不理朝政,荒淫无度的谴责。

长恨歌双重主题说简析

长恨歌双重主题说简析

长恨歌双重主题说简析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在地愿为连理枝”四十四句,对李、杨缠绵爱情描写的理解,也是历代学者矛盾集中的所在。

因为,此部分与前部分的主旨似乎不太相符。

是白居易创作至此时被李、杨的爱情故事所感,而转变了诗的主题吗?这也正是双重主题说的观点。

《长恨歌》开篇,便直言不讳,“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一个荒淫好色的封建君王形象便跃然纸上。

而这也正是导致李杨感情悲剧及祸国殃民的根源。

诗中“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句,又刻画出唐明皇得杨贵妃后是如何地沉迷于美色。

又如,诗中描写杨家权势之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以至“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从侧面写出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宠幸之至。

过以上分析,《长恨歌》应该是以讽劝君王“不惑”,劝后人引以为鉴为主要目的的。

从白居易的身世及当时的政治环境可以看出,白居易以为,一个封建君王要能够做到像前期的唐明皇那样,关键在于“不惑”。

因为“不惑”是任用贤人的条件和前提。

这就需要以唐明皇的后半生为鉴。

白居易正是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性的君王来警示今王引以为戒。

因此,诗中有些问题就容易理解了,如写杨贵妃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避唐明皇抢儿媳的史实不谈,将他们的爱情描写得纯真;或后来,写唐明皇至国破妃亡之时仍不悟,还要上演爱情悲剧,把一个何等痴情的君皇展现在读者面前。

然而正因为他是君主,所以他的“痴情”和“重色”才导致了国家的倾亡。

如此看来,诗作表面上的矛盾实非矛盾,而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探讨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探讨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探讨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探讨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此诗可分为三大段,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惊破霓裳羽衣曲”共三十二句为第一段,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爱情效果,以及由此导致的荒政乱国和安史之乱的爆发。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探讨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欢迎阅读!探讨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建国以来学界多次展开讨论,综合各家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三派:其一是讽刺说,其二是爱情说,其三是双重主题说,即既有讽刺又有爱情的双重主题。

讽刺说发端于古人。

南宋陆游说,杜甫的“《哀江头》即《长恨歌》也。

”明代的唐汝询说:“《长恨歌》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

”清乾隆皇帝的八个字下得很准:“哀艳之中,具有讽刺。

”“哀”的“艳,”就是杨玉环,是形式;“讽刺’’唐明皇,是内容。

这几个人都认为诗中的帝王和后妃是否定的对象,诗歌的主题与白居易同时所写的《李夫人》是一样的。

爱情说是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提出来的。

基本观点是诗中帝妃是正面艺术形象。

立论的依据是诗的后半部分对爱情的描写。

但他们无法将其观点贯穿到前半部分,他们也承认诗的前半部分具有讽刺和谴责的意味。

此说的不彻底性使他们在争论中处于少数地位。

讽刺说与爱情说各执一端,那么试图调和矛盾的双重主题说便得以产生。

这一派既承认诗的前半部分具有讽刺意义。

又承认后半部分李杨有诚笃的相爱之情,并认为作者偏重于后一’方面。

因而这一派被认为是折衷派,也可以说是爱情说的支持《长恨歌》的创作及其主题思想派。

列宁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列宁《论民族自决权》,《列宁选集》第二卷512页)去把握那个时代的特殊精神,去体会那个时代所反映出来的特殊情趣。

当然这种特殊的情趣还是由作家的作品反映的,因而就必须先“知人论世,”顾及到作家创作时的各种因素。

从时间上说,杨玉环死于756年,白居易写《长恨歌》是在年,正好相隔半个世纪。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
三、《长恨歌》多反复杂旳主题
对《长》一诗旳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主要有下列几种说法。
1、爱情诗
2、讽喻诗
3、双重主题说:
“爱情”+“讽喻” 4、爱情悲剧、
政治悲剧、
时代悲剧
1、长恨歌主题之爱情说
该说以为,此诗经过描写李、杨爱情 悲剧,歌颂了他们真挚而专一旳爱情。
主要理由: ▲ 从诗旳构造看,贯穿全篇内容旳是李、杨旳爱情。
§ 描写贵妃旳美貌
“回眸一笑百媚生”; “芙蓉如面柳如眉” ;“玉容 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比喻、拟人)
“六宫粉黛无颜色” ; “三千溺爱在一身”(对比、
烘§托刻)画贵妃旳忠贞
“揽衣推枕起徘徊”; “花冠不整下堂来”; “含情凝睇谢君王”;“唯将旧物表深情”;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这种矛盾态度是由帝妃旳爱情特点决定旳:
政治性
所谓“双重主题说”,即以为诗中既有挖 苦批判,又有同情歌颂。
4、长恨歌主题之第四说
爱情悲剧+政治悲剧+时代悲剧
八十年代以来,有学者以为,应 摒弃单一主题说,分三个层次把 握《长恨歌》主题:即从爱情主 题、政治挖苦主题和时代感伤主 题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该说以为白居易经过此诗中李杨旳爱情悲 剧旳描写,旨在挖苦、暴露和批判他们旳
荒淫生活以及由此造成旳误国之罪。
3、长恨歌主题之双重主题说
主要理由:
★ 《长》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写玄宗溺于女色, 不顾国家大事,造成安史之乱;另一方面也着力刻画 贵妃惨死,玄宗怀念,人仙相隔旳悲剧。
第一部分明显以理智驾驭诗笔,讽喻占主导,后 半部分逐渐演变为对有情人生离死别旳同情和咏叹。
五、艺术特色1
多反复杂 主题思想

《长恨歌》主题

《长恨歌》主题

我眼中的《长恨歌》主题思想——爱情才是主旋律对于白居易的《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说法不一,有讽喻说、爱情说和政治说,还有说是爱情与讽喻的双重主题,个人很支持爱情说,因为感觉这个题目中“长恨”两个字就让人很有联想,是因为他们的爱情没有天长地久才会“此恨绵绵无绝期”。

人们历来歌颂的千古爱情绝唱,往往都是没有结局的残缺之美,唐明皇和杨玉环的爱情也是如此宿命,这首诗完整的将历史重现,为的就是将这段千古爱情记录,留给后人作评价。

主题思想要通过对整体诗篇的把握,精读每句话,从中萃取出精华所在。

诗人写的每句诗都是为其中心思想服务的,《长恨歌》写爱情,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基于历史,有证可考。

第一个阶段是“春花秋月,人宫专宠,”是唐杨二人爱情幸福甜蜜阶段;第二阶段就转入了悲情阶段,可分为“马嵬之变,阴阳两隔”和“凡仙两隔,思念永恒”。

第一阶段从开篇就写有所表达,一开始便写到“汉皇重色思倾国”,为下文为“杨家女”的“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埋下伏笔,一个是“沉溺美色”,一个是“倾国倾城”,是后面的唐杨两人爱情的基础。

后又继续叙述,“春寒赐浴华清池”、“始是新承恩泽时”,说明了唐明皇对杨玉环的“宠爱”,“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更是直接突出了“宠”字,此时两人幸福甜蜜。

此时“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都是他们享受爱情爱情甜蜜的写照,有人也把这看成唐明皇失去江山社稷的直接原因,把杨贵妃说成红颜祸水,其实这只是江山灭亡的原因之一,并不能全部怪在杨玉环头上,这是被爱冲昏了头脑的君王和恃宠而骄的贵妃爱情两个人最终酿成的苦果,把国家灭亡只怪在女人身上,是不恰当的。

“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此处反复多次写到歌舞升平,两人沉溺于歌舞酒色,还有“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此句颇有深意,预示着战争将要到来,为后来的悲剧奠定了基调,此处更是一个转折,就是到了唐杨二人分离之时。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辨析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辨析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辨析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争论不休,有所谓爱情说、讽谕说、双重主题说等等。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辨析,欢迎大家阅读!《长恨歌》自产生之日起,对主题的看法、理解就有分歧,时至今日多种主题说仍然存在,综合看大致有三种说法,即“讽谕说“(暴露统治阶级的荒淫,恨其误国)、“爱情说”(歌颂唐明皇与杨贵妃真挚专一的爱情)、“双重主题说”(指爱情悲剧的双重性、人物性格的双重性、作者态度的双重性。

剧中男女主人公.既是悲剧的制造者,又是悲剧的承受者;既是祸国殃民的统治者,又是美好爱情的体现者;作者原本有“惩尤物,窒乱阶”的意图,但在具体描写中赞扬二人爱情的成分却占据了主导地位)。

现在一般都认为:“双重主题说”比较符合作品实际,笔者则认为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篇。

说它是写爱情的,根据是这样:(一)这是一首描写爱情悲剧的长诗。

说《长恨歌》是一首描写爱情悲剧的长诗,一般不会产生歧义。

因为悲剧故事的始末在诗中表达得十分清晰:全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为开端,先写杨玉环入宫,受专宠;次写马嵬兵变及李、杨爱情悲剧结局;再写唐明皇奔蜀及回宫后对贵妃的笃诚思念;最后借助想象的翅膀,写贵妃死后成仙,对玄宗一往情深,并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束整个故事。

该诗不仅故事完整,而且情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诗的后半部分想象、虚幻了一个恍惚迷离,“虚无飘渺”的别开生面的仙境,使杨贵妃死后的艳艳形象再现于蓬莱,沟通了天上人间永远不存在的爱情。

这使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的故事就不再是简单的纪实诗,而成了一个经过艺术再创造的更带有典型意义的悲剧。

这种仙化式的悲剧结局,是作了喜剧处理的。

它不仅写出了李、杨至死不渝的爱情,而且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出了死而复生、恩爱不绝的奇迹。

我们说这是一种主观愿望的表现。

可以说这样处理不是必然的生活逻辑,不是生活中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或者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只是诗人认为应该发生的事情,希望发生的事情,这是一种主观化的情节,不是客观化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们的共同兴趣爱好集中体现在对《霓裳羽衣曲》的喜爱之上,可见精晓音律、喜好歌舞是支撑他们爱情的基石。
而客观上造成的与安史之乱,实质上也不是爱情本身的问题。如果将唐玄宗的爱情与其政治分开来考察,则更可以看出他与杨贵妃的爱情的真挚。这也是作者充分肯定和为之无限伤感的。
所以《长恨歌》是通过李杨情爱悲剧的复杂过程,婉转批评唐玄宗重歌舞情色、忽视国家管理的错误行为,揭示封建帝王荒淫误国、深情无寄的严重后果,并以此作为后世的鉴戒。
另一方面白居易也在史实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从世俗中超越出来,对无法遏制的人性做了充分的肯定,歌颂了李、杨之间真挚的爱情,对他们那种因为特殊的时代原因而被迫生离死别,表达了极大的同情和无限的伤感。
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思想在白居易的诗作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互为补充,共同使诗歌的主题复杂化、深刻化,千百年来深深打动和感染了历代读者。
有了对这首诗双重主题思想的理解,我们就能更好地解读《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交锋激烈的爱情说和讽喻说,其实是并不矛盾的。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研读这首诗歌,理解它丰富的思想感情。
首先来看作者的创作动机。与白居易同时的陈鸿,在《长恨歌传》中云: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鸿与琅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世所不闻者,予非开元遗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今但传《长恨歌》云尔。”
经过仔细的研读和查阅资料之后,我认为本首诗的主题是双重的,不能简单归类为讽喻诗或爱情诗
。作者一方面站在封建统治的角度,委婉地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希望当今统治者汲取历史教训,励精图治,不要荒淫误国。但全诗,尤其是写到安史之乱杨贵妃被缢之后,作者明显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真挚的爱情和悲惨的结局抱着同情的态度。甚至到了诗歌后半段,同情远远压过了讽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的爱情誓言和深深的悲剧气氛,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男女读者。
浅析白居易《长恨歌》易
《长恨歌
》的双重主题
《长恨歌》是中唐诗
人白居易名垂千古的长篇叙事诗,也是我最喜欢的唐诗之一。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一方面是由于诗歌
本身的多义性和作者态度的暧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杨爱情与安史之乱的关系,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这也丝毫不影响《长恨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对后世深远的影响。
对主题的分析,必须建立在对诗作充分的阅读和理解上,我们具体来看白居易的《长恨歌》原文。唐玄宗、杨贵妃都是作者生前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
诗歌前半部分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重色。“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两句诗开门见山,是全诗的总纲。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原因,又总领全诗。接着写道天生丽质的杨家女,终于“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
所谓感其事,自是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生离死别的同情。“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就是说白居易是要借助李、杨故事
,惩戒红颜祸水,阻断祸乱的根源,以此作为将来的鉴戒。
而白居易本人,其《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诗云:“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则点明了该诗的主旨与男女风情有关,所以说从本诗最早的创作时代来看,作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即是十分复杂的。
从唐宋时期的文献也能看出,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本身是真挚感人的。唐玄宗不仅是一位封建帝王,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多才多艺,在宫中也找到了唯一的异性知音,也就是杨贵妃。
《旧唐书》卷二八《音乐志》云:玄宗在位多年,善音乐,若宴设酺会,即御勤政楼。
玄宗好音乐,还擅长于制曲。杨贵妃同样爱好音乐,擅长歌舞。据《旧唐书》记载:“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
诗的后半从“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开始,即为沉重哀伤的悲剧氛围所笼罩。作者极力铺写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忆怀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的种种感触,并借四季景物的变换和孤寂的环境衬托他苍凉伤感的情怀: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终究使唐玄宗沉迷于歌舞酒色,过上了纵欲的生活,“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作者在这里毫不掩饰地揭露了唐玄宗不理朝政,重色误国的罪恶行径。而随着杨贵妃的得宠,“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竟然扭转了封建社会普遍重男轻女的社会心态,这样荒诞的行为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
最终“渔阳颦鼓动地来”,安史之乱爆发,皇帝带着兵马仓皇出逃,杨贵妃由于“六军不发”而被处死,李杨二人天涯永隔。这既是对历史事实的基本概括,也是诗题“长恨”的因由,同时包含一定的讽刺意图。
这段描写回环往复,层层渲染,极其有力地表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之深、之切,突出了李杨二人爱情的真挚深厚。接着作者运用了高度的浪漫主义,写临邛道士鸿都客,为玄宗上天入地寻觅杨妃,而杨贵妃竟在虚无缥缈的仙山出现。“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勾勒出杨贵妃天生丽质和风采神韵。与诗歌开篇“回眸一笑百媚生相比,这里的杨贵妃已经褪尽世俗情味,净化为理想女神,成为了爱与美的化身。
《长恨歌》和白居易的另外一首感伤诗《井底引银瓶》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井底引银瓶》一诗中,作者描写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少女和一青年男子一见倾心,未经父母许可,就与男子私奔结成伴侣。婚后却饱受男方家庭歧视,“不堪主祀奉频繁”,终于陷于被遗弃又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
作者一方面站在维护封建礼教的立场,对自由婚姻加以劝阻。毕竟在封建社会,“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另一方面,在封建礼教和爱情的冲突中,对受迫害的天真少女,作者又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并劝勉女孩子要洁身自爱,遵守习俗,避免受到封建伦理宗法的迫害。“寄言痴小人家女,慎误將身轻许人”,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直至今日仍有重大的反思意义。
同时作者也赋予了杨贵妃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美好品性。她“含情凝睇谢君王”,托道士寄去定情之物,又重申盟誓“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作者深怀着同情,表达了对美的毁灭的无限感伤: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从诗歌来看,白居易对李杨爱情的美化是很明显的。如隐去杨贵妃出于寿邸,整体上强化李、杨感情的力度等。特别是诗歌中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无限思念,已经超越了封建社会君王与妃子的等级制度,升华为男女之间平等坚贞的爱情。试想如果李、杨之间本无真情,安史之乱给予唐玄宗感情上的直接损失,不过是失去一位无足轻重的女子,又怎会有玄宗刻骨铭心的相思之痛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