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江苏电视台节目形态的发展和变革-精品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年来江苏电视台节目形态的发展和变革
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设计的基本模式,它受到传播环境的综合影响。江苏是我国的经济大省,江苏的电视节目形态及其创新和发展,在国内电视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该台1960、1968、1979、1989、1999这5个年头以10月份为主的节目进行考察,梳理60年来江苏电视台节目形态发展的大致脉络,以及节目形态创新的一般规律。
一、1960:电视化是创建时期节目形态的努力方向
1960年5月1日,南京电视实验台(江苏电视台前身)正式开播,江苏电视事业进入了创建时期。在此阶段,电视新闻报道处于初始模式阶段。图片新闻、胶片新闻和口播新闻是该台电视新闻报道的三种形态。在胶片新闻方面,由电视台记者拍摄的新闻影片,比如“江苏处处春”、“盐城赶江南”、“春到梅花山”、“南化新姿”等,在选题上更贴近本省、本市情况,制作周期相对短一些,针对性、时效性也就相对强一些。
在隶属关系上,南京电视实验台是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的电视部,从领导到采编播人员,大多来自广播电台,因此早期电视教育节目带有很深的广播印痕。主要有脱胎于广播讲话的电视讲话、电视座谈会,受邀嘉宾的身份一般都是先进人物和劳动模范。不过,电视的特质毕竟是视听兼备。“电视被认为是一种大众娱乐休闲方式,通俗性、大众性而非艺术性、文化性,才是电视的本质
特征。”[1]为此,在早期的电视社教节目形态上,江苏电视人做出了可贵的努力,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选题策划上尽量贴近群众的娱乐需要。著名运动员和著名艺术家,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或曰明星效应。为此,南京电视实验台邀请的讲话嘉宾,既有登上珠峰的藏族男女运动员,也有著名的影剧演员。由于嘉宾的明星效应,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讲话和座谈节目的枯燥感。
二是资源整合上尽量做到教益与娱乐互补。比如邀请著名影剧演员张辉来到电视台,讲述自己的成长史。电视讲话结束后,
播放他担任主要角色的《家》、《铁窗烈火》等影片,使观众既受到了思想启迪,又得到了艺术享受,力求做到“寓教于乐”。
三是节目样式上积极摸索视听兼备的途径,出现了类似情景剧的节目形态。电视台请来优秀青年女理发师讲述她热爱理发工作、热情为顾客服务的事迹。在这档节目中,电视台的演播室被布置成理发厅一角,嘉宾边讲解边操作,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
四是“乌兰牧骑精神”在电视文艺节目中呈放异彩。在演播区只有8平方米的条件下,电视文艺节目形式有:独唱、独奏、小演唱、诗朗诵,这是在“乌兰牧骑精神”鼓舞下形成的独特形态,是根据简陋的物质条件“设计”出来的一种模式。根据这一模式,节目内容必须十分凝练,形式上必须通俗易懂,民族化、大众化的特征必须十分鲜明。由此可见,按照电视规律办事,是电视节目形态创新的必要条件。
二、1968:思想僵化的必然恶果是节目形态同质化
1968年10月1日,在停办了三年之后,南京电视实验台以南京电视台名称恢复播出。在政治高压的环境中,转播成为规避政治风险的节目形态,并呈现出内容僵化、形式单一的特点。“样板戏”是最常见的文艺节目,“江苏省京剧团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智取威虎山》,一连上演12场,我们也一连转播了12场。”[2]由于这场灾难严重的内乱,江苏早期的电视事业首次遭遇到节目形态同质化局面。思想僵化,排斥“异端”,必然缺乏创新活力。为了缓解这一恶劣状况,该台技术部门曾设法接收北京台和上海台的电视信号,试图以转播上述台的节目来丰富自己的荧屏内容。但由于技术条件所限,这一尝试未果。[3]
三、1979:改革开放是节目形态创新的划时代动力
1979年6月30日,南京电视台改名为江苏电视台,一周播出两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伴随着思想解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浪潮,江苏的电视事业迎来了发展时期,在节目形态上也呈现出万象更新的划时代特点:民生特色曙光初现。
此时的电视新闻,在技术上仍然沿用电影手段,采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但是在选题和叙事手法上,更加关注民生问题,更加贴近群众兴趣。比如在选题上,报道与群众消费需求密切相关的轻工业生产较多。1979年10月份播出“江苏电视新闻”8次,其中4次首播,4次复播。从4次首播的情况来看,共播出新闻17
条,其中轻工业生产的相关报道6条,占35%;农业生产报道2条,占11%。此外,还专门开辟时段,播出介绍电子表和电视机生产的专题片。在11月3日的“江苏电视新闻”中,共播出4条报道,分别是“苏州市公审严重污染环境的重大责任事故案件”、“故事片《爱情与遗产》在南京拍摄外景”、“空军南京医院解剖一具怪胎”、“东海县农业全面丰收”。在内容上,社会和娱乐新闻不仅占据主要篇幅,而且在编排上占据重要位置,而一贯处于
显著位置的农业生产报道却安排在最后播出。“在禁区里迈出谨慎的一小步,实际上折射出政治观念、新闻观念的一大步,电视新闻由此变得有些个性了。”[4]
由于国民经济的复苏,电视行业的电子设备得以不断完善,
电视节目类型随之明显增多,实践比理念更为活跃、超前。在解放思想之初,电视传播理念仍然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当时仅将
节目从内容上划分为“政治节目、知识节目和文艺节目”。[5]随着对电视节目特性的认知不断发展创新,对松散的节目类型加以整合,出现了电视音乐片、电视风光片、电视访问记等节目形态。根据受众需求,设置了三个固定栏目:《音乐欣赏》、《文化生活》、《体育与卫生》,出现了栏目化播出的雏形。1979年10月17日晚,中央电视台“庆祝建国卅周年全国电视台节目联播”,播出了江苏电视台《音乐欣赏》栏目制作的“江苏民歌与‘三笑’”和“江南丝竹”两档节目。这说明,“中国影视的民族特色可以概括为民族化的叙事风格和致力于审美意境的营造。”[6]
思想解放复苏了优秀的传统艺术,也唤醒了受众对优美意境的向往,民族风格浓郁的文艺节目为荧屏平添亮色。
四、1989:群众意识是转型期节目形态改革创新的支撑理念
在新中国迈向第40个春秋的时候,江苏的电视事业也进入
了繁荣时期。不过,电视节目的增量发展,如果不能适时进入深度发展轨道的话,将会面临困局。根据1988年的一项调查,“江苏地区电视观众有3600万,11%的观众认为电视宣传在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方面做得不够。”[7]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电视台的栏目化改革,受到了群众欢迎。
首先,全台实现了栏目化播出,栏目名称“虚实结合”。在栏目化播出的改革实践中,采取了“虚实结合”的做法,即:栏目名称很实,例如《科学宫》、《法与大众》、《衣食住行》等,表面上具有很强的社会约定性;然而实际上,这些栏目的观众定位却很宽泛,以便争取更大规模的观众群。因为各行各业都要学科学,都要知法懂法,都很关注“衣食住行”。
其次,适时引入“杂志型电视栏目”概念。在栏目化播出之初,大多栏目都是在专题片前面冠以片头播出,“不仅内容单一,信息量有限,而且节目常常被做得拖沓冗长。”[8]为了扭转这一现象,江苏电视台提出“坚持内容小块化,把栏目办成杂志型”,[9]建议有些社教节目借鉴晚报的风格,在栏目内设置子栏目,使观众能从不同侧面了解全貌。对新闻性的专栏节目,则应以深度报道为特点,多侧面、多层次、多视角地展现事物,揭示本质。